图书馆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豆瓣
作者: 莊祖宜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3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
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及對廚房百態、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的觀察心得。
1998年秋,作者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文化人類學。學院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舒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珈,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與疏解壓力。每天下課買菜做菜成為她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
婚後,伴隨丈夫學習的因緣,作者因著廚藝夢想的覺醒進入了劍橋廚藝學校研習專業廚師課程,自此從學院走進廚房,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追尋另一個夢想。
作者回憶以前每次跟人家說她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人家他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如果他們得知作者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在美國,作者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的勇氣似乎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2006年9月,作者開始於網上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也算是作者的一卷網上田野筆記。作者回頭看一些早期的篇幅,驚訝自己當初揉個酥皮麵團也緊張兮兮,站幾個小時就喊累,才發現兩年下來自己不只廚藝精進,思考也越來越像個廚子,就是人類學家說的,已經 「土著化」了。這些筆記內容林林總總,有些談人物,有些談烹調技巧、食材特性,貫穿其間的主軸是作者從一個愛做菜的研究生變成餐廳裡專業廚師的學習過程、所思所感。在此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希望讀者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動刀玩火、烹魚割肉的樂趣,下回上餐廳吃飯時或許能想像一下桌上的菜是怎樣一群人為你準備的。如果看了這些經驗能讓讀者們也想進廚房發揮一番,那就再好不過了。
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 豆瓣
作者: 孙涛 2010 - 1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看你能在上面画些什么”,老天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张纸,有的光滑些,有的粗糙些,别管是哪一种,你拿到了就无法更换。而画些什么,主动权在你手中!要想描绘出多彩而美丽的人生,只凭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心,用脑。拥有了智慧,你就可以像那些广告人一样,天马行空,纵横驰骋。
在当今世界,你的心能跑多远,你的领地便有多大。广告亦如是,你的创意有多精彩,你的消费者便有多忠实!
20世纪摄影 豆瓣
作者: [美] 鲁埃尔·戈尔登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 1
对迫切想了解世界上最知名的摄影家的您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的指导性读物。这里留有本世纪初先驱者们的足迹,同时还有那些意欲将我们带入未来实验的艺术家们的身影。 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条目下包括有每位摄影家最有趣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另外,著者还对艺术家们及作品做了中肯的评价,其中包括照片的技术背景、艺术家主要生平的精确描述,以及其创作生涯的发展与演进。
本书前言
<b
身体的故事 豆瓣
作者: 阿夏 2003 - 4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简介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The Pulizer Photography Prize)是美国普利策奖(由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发起)中的一部分,它代表了美国新闻摄影界成就的顶峰。首届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每年的获奖照片都构成了美国记忆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虽然它们大多反映的是美国生活,但其影响力己成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简介
1955年创立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因每年在荷兰举行,又称“荷赛”。40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世界优秀人体摄影作品
人体摄影的历史几乎跟摄影技术的发展同步,而且早在19世纪中时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认为美好的人体形象尽可能唯美地展现给世人。
在摄影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几个主要的流派中,人体摄影无一不占据其重要位置,它所给人们展示的美感也是其他物体所不能企及的。而且人体摄影对人体艺术、人体、人的关心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心。这种关心在现代人日益迷失自我的时代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优雅 豆瓣
A Guide to Elegance: For Every Woman who Wants to be Well and Properly Dressed on All Occasions
6.0 (5 个评分) 作者: [法] 热纳维耶芙·安东丽·德阿里奥 译者: 曾淼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 1
这本书是法国时尚界泰斗——热纳维耶芙·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的经典之作,自推出以来,畅销欧美,成为时尚女性的必读。本书被誉为有关时尚的圣经,作者以她优美的笔触,提出了细致绝妙的建议,告诉你如何永远保持别致、优雅和迷人的仪态。今天的女士们也许都需要聆听她的教诲。
从日常的配饰到小小的拉链,德阿里奥夫人对所有时尚问题都做出了凝炼隽永的评述。而且她还对你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方面提出了忠告,比如:与女伴一起购物(你最好别这么做)、婚姻和性事。
理想国与哲人王 豆瓣
9.2 (28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
《理想国与哲人王》(新版)收录了王小波的部分杂文。为了避免陷入一味赞美死者的俗套,读者可以在探讨王小波杂文的思想渊源的同时探讨其意义和局限,得出自己对王小波的看法。王小波去世以后,中国文化界对他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部分人文学者认为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家,但大多数文化界人士仍然对他和他的作品保持沉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乃是王小波的思想渊源:他所师承的英美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在中国知识界是接受者较少的流派,在文学界的影响更小。所以,细致地把握王小波的思想渊源对理解王小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处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真正把握王小波作品的意义和局限的前提之一。
肯德基 豆瓣
作者: 卞君君 2009 - 8
《肯德基:中国式进化》肯德基是具有高关注度的公司,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一家大家都很熟悉的企业,一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
全视角的记录,全方位的阐述,第一本最全面介绍中国肯德基历史 和经营、管理的书。最熟悉的事物背后的故事你我知道多少?
为什么在餐饮文化大国中国肯德基能够狂飙突进.在除西藏以外中国所有的地区开出2400多家餐厅,稳稳占据中国快餐连锁业龙头地位?
为什么它比麦当劳早3年进入中国.却让这一全球快餐连锁霸主苦苦追赶近20年仍只能望其项背?
从中中国餐饮连锁企业能够学习些什么?跨国企业能够体悟些什么?失败绝非偶然,成功亦或有道。经营企业如履薄冰,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导致不可逆转的灾难。本书作者在持续8年对肯德基的观察报道、研究的基础上,叙述了肯德基自1987年进八中国后22年的发展历程从团队供应链拓展战略产品服务危机处理企业文化等各个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记录了肯德基中国进化的全轨迹,揭示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土化。这既是一部企业发展史也是一套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的操作准则。
余欢 豆瓣
7.5 (72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1
《孤独地像一颗星球》:陈朗、杨如意、郭小蕾三个女孩围着一盘清清爽爽的土豆丝,陶醉地吃着,她们分别已经27岁,28岁和25岁。分别穿着红色、黑色和白色的裙子。她是最喜欢的食物分别是西瓜、西瓜和西瓜,而她们最讨厌的动物分别是蟑螂、蟑螂和蟑螂。她们有过的男朋友分别是3个、2个和0个。她们平均每哭一场的间隔分别是3天、5天和4天,但平均一天微笑的次数是29次、15次和138次。她们的政治立场分别是“自由主义”、“什么他妈的政治观”和“我希望熊猫永远不灭绝”。她们理想分别是“一个悄悄在夜总会唱歌的著名学者”、“Max Studio总裁的情妇”和“12个孩子的奶奶——这12个孩子的头发要有各种颜色。”她们对生活充满了斗志,虽然她们也不知道这斗志来自于信心还是恐惧。窗外是一个叫做妞约约的沸腾的城市,而这座城市和它的沸腾,说到底,和她们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爱呢》:客观地说,王徽对网恋这一套失去耐心,不是没有理由,任何东西,吃多了就会腻味,网恋当然也是一样。看准一个漂亮女孩,死皮赖脸地给人发信,约她出来,找一个餐馆请她吃饭,故作幽默或者故作深沉,百般地讨好,仔细揣摩对方一颦一笑的含义,第一次面试之后,还要及时跟进……这一切繁琐的搔首弄姿,来个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只是让人觉得麻木。这一切都让王徽怀念人类还是猴子的时代,那个时候找老婆,哪有那么复杂,对着竞争对手脖子一咬,然后直接把母猴子给强奸了,多么简洁明了。而现在,程序何其繁琐,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程序,都必须注入饱满的热情。而热情这个东西,又不是精液,今天休息一晚上,明天它又涨了上来。热情这个东西,甚至都不可能是水稻,一年两季,年年如此。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石油,在地底下蕴藏千百万年,才能产生那么一点能量,并且用完了就用完了,是不可再生资源。
路上有惊慌 豆瓣 Goodreads
8.6 (17 个评分) 作者: 饭饭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9
《路上有惊慌》是饭饭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饭饭的多篇散文,包括《在库斯马库斯拉大街》《我的巨型石头耳坠》《一个小孩忧伤的时候》《影视剧OK带》《论居家生活不应摔盘子》《基于透视原理实现的空调功能》《家庭购物划算程度排行榜》《情趣之家购物法则》《在附近酣睡的男人》《催人泪下的国家机器》等。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豆瓣
9.1 (9 个评分) 作者: 谭五昌 / 海子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 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 本书汇集了海子精短、优秀的抒情性诗歌作品多篇,它们将海子优秀诗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精髓真正而充分地显露了出来,旨在通这过种方式,让人们对海子的诗歌及海子本人能够获得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黄俊朗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4 - 3
杰伦与新兴鬼才作家黄俊郎的首度合作即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黄俊郎现为华人版图出版社的一员,大家口中的ㄚ郎,出版过《这本书》、《第二本书》两本脍炙人口的图文书籍,同时亦是华人版图中的首席平面设计师,他的经历可谓多才多艺。这本书很另类,又很单纯,看后你自己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