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我相信我能飛 豆瓣
作者: 大衛盧卡斯 格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說這個世界全是黑暗和腐朽,那是謊言;
但是,真相又遠非肉眼能夠看透。
在一間豪華舒適的書房一角,佇立著一座小女孩的雕像,離雕像不遠的地面上則鋪了一張虎皮地毯,老虎的兩隻眼睛向上凝視著。雕像有個名稱叫做菲絲,意思是『信念』。
女孩雕像坐在那裡好幾個世紀了。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和大樹,從來沒說過一句話。那個下午,陽光在她的臉上游移。忽然她眼裡閃過靈光。那細微的靈光,似乎觸發了雕像,雕像說話了――儘管她不能眨眼、不能轉動――她仍舊是開口說話了。她懷疑為何自己是雕像,而不是真實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對於女孩雕像的問題,則是給予模糊的解釋和迂迴再迂迴的答案。他告訴女孩雕像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關於雕像的來歷、關於他自己的故事:有些聽起來奇幻到不像真實,而有些聽起來則是真實得幾近虛假。
女孩雕像說服自己,認為自己是真的女孩,只是被人給下咒變成雕像,她是真實存在的;這樣,她總有希望可以哪一天找到方法,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則是想像自己會飛,那麼牠就是飛行地毯,而不只是一張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
【故事寓意】
當我們以為現實跟想像是兩回事,也就阻斷了許多可能,以及改變世界的創造力。女孩雕像菲絲想像自己是真的,她就可以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毯想像自己會飛,牠就是飛毯,而非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相信想像的力量,我們可以因此創造現實,改變現實,或許,這是《我相信我能飛》最重要的寓意。
论科学与艺术 豆瓣
Si le Rétablissement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 A Contribué Á Épurer les Mœurs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何兆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文章的写作秉承了卢梭一贯的写作风格,饱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有教益。译者译笔纯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社会科学经典作品。
译者序言
前记
序言
论下列问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译名对照表
2013年8月15日 已读
argument的范文啊。那啥,我觉得人家论没有帮助,不见得是败坏好么……
RA 哲学 图书馆 法国
转角遇见李清照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王芳芳 文化艺术 2010 - 3
《转角遇见李清照》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意识解读宋朝著名词人和词作,在讲述词人生平、解剖古人心态和情愫的同时,也串联编织出两宋时代的人文画卷。《转角遇见李清照》将对诗词的解读,融入历史风貌的描述和世态人心的剖析中,达到词、史、事、人交融。既有故事亦有情意抒写,缅怀盛世古人时亦不乏风趣的指点评价,是关于宋人宋词的独特读本。
2013年8月15日 已读
诠释过多就矫情了。还是东坡爷爷可爱,“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另,这男人的相思呀,一句足矣。“人去香犹在”,嘿,之后酒继续喝,书继续读,妞继续泡,功名继续逐。
RA 中国 图书馆 诗词/诗歌
自深深处 豆瓣 谷歌图书
De Profundis
8.3 (12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碰上你,对我是危险的,而在那个特定时候碰上你,对我则成了致命。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你的确真心爱过我。即使你拒绝收我的信,我也会照写不误,这样你就会知道,不管怎样,总是有信在等着你。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同性恋伙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王尔德在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内写成的,信中充满了以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同时还集中阐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生活观。
2013年8月15日 已读
观全篇,一个满心念叨“你这个贱人,花我的钱,收我的礼物,败坏我的名声,毁灭我的灵感,害我又是生病又是上法庭又是进监狱…遇上你我是倒了十八辈子的霉啊可我还是爱人渣你啊”的伤心人跃然纸上。王尔德真是今古第一怨妇,鸡毛蒜皮啊,爱短怨长。只是在看到一句话之后全盘释然。“你的确真心爱过我。”
RA 书信 图书馆 情书 英国
听其言也 豆瓣
作者: (美)乔志高 2002 - 10
《美语录》一系列的书一共有三辑,里面搜集了乔志高过去多年来陆续用中文写的介绍美国通俗语言的文章。本书《听其言也》为《美语录》的第二辑,书中所收文章生动有趣,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这就是纽约 豆瓣
Here Is New York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E·B·怀特 译者: 贾辉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1
“E.B.怀特随笔”由作者本人选定,囊括了这位最伟大的随笔作家最重要的随笔作品,中文版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名曰:《这就是纽约》。其中《这就是纽约》系怀特最为知名的随笔作品之一,1948年,《假日》杂志上全文刊登了这篇散文,此后不久,又出了单行本。2001年,经历了9.11之后的美国人再度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根本没有读懂这些铅灰色的预言:“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曼哈顿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数百万人化为灰烬。死灭的暗示是当下纽约生活的一部分:头顶喷气式飞机呼啸而过,报刊上的头条新闻时时传递噩耗。”
2013年5月31日 已读
几年前随手借出过原版,没看完不了了之。[想不起来在哪个图书馆弄到中文版所以是缘分未尽^_^]大爷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温情脉脉的笔触,让我对那里那个年代那样的生活心驰神往。想说看得时候心里头直犯嘀咕,明明书里大部分都在讲缅因州的退休农场生活跟纽约有半毛钱关系。最后一篇戏说纽约,浓墨重彩倒也够分量。但是在我看来远不如笔下的缅因州美啊。[佛罗里达躺枪得说]
RA 图书馆 美国 随笔/散文
行者无疆 豆瓣
7.2 (105 个评分) 作者: 余秋雨 华艺出版社 2001 - 10
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的这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作者在旅程中的全部感受,为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
书中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书的装帧设计力求与内容谐调统一,特制的正文纸和书中的图片,刻意做旧,配以精致的装饰图案,给人以欧洲古典华美的感觉。
音乐事情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网络与书编辑部 现代出版社 2005 - 5
● 黎锦晖与何日君再来(郝明义)
什么人参予了现代第一批白话文国语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
什么人参予了最早也最长寿儿童刊物的编辑与出版?
什么人写了第一出儿童歌舞剧?
什么人早期大力推动音乐的数字简谱?
什么人打破了清末民初女性不得登台表演的禁忌?
什么人写了近代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 音乐创作人访问:罗大佑
将来的墓志铭,你希望怎么写你自己?
这个问题我想过,应该很简单,「这是一个以旋律表达生命的人」,类似这样。旋律对我来讲是最重要、最不能放弃的……
● How to Write a Song (雷光夏)
那一年的夏之末,那确实是新旧世纪明显展开交替的时间引发点。台风将来的前夕,黑夜城市似乎飞起的错觉,创作音乐的工作室里是谁不小心洒出了油画用的松脂油……岛屿上短暂秋天将来的湿度包围,嗅觉上则充塞植物再制品的醚味。
● EL AMOR BRUJO爱情魔术师(成英姝)
我让A坐在摄影棚的高脚凳上头,背景用的是蓝色,我本来想选白色,但是后来我觉得蓝色比较好。 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拍照,可是我还是决定让他坐在摄影棚。我们只是随意聊天。他现在在一个公立机构的游泳池当救生员,这是一份临时工……
……
阅读的风貌 豆瓣
作者: 网络与书编辑部 现代出版社 2005 - 5
两岸三地50位尊荣读者的共同推荐!阅读是一种饮食,给大脑的饮食。进入21世纪之后,阅读的饮食发生了质变与量变!《网络与书》Net and Books系列,历经四年策划,汇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国际作者的共同参予,提出——阅读的热情与主张!本书以人类六千年阅读的历史与发展为主题,从图像到文字,如吴哥窟壁上的雕刻,到古腾堡的活版印刷;再从文字回到图像,如 WWW(全球信息网)的使用,全都是一种阅读。此外,还介绍六个和网络相关的人、四个谈书的观点、历史名人的读书地,以及几米和谢春德的访问。
词典的两个世界 豆瓣
作者: 网络与书编辑部 现代出版社 2005 - 5
本书谈词典的四件事情:1)词典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2)词典的内部世界,以及编辑词典的人物与掌故。3)怎样挑选、使用适合自己的词典――这个部分只限于中文及英文的语言学习词典,不包括其他种类的词典。4)词典的未来:谈词典的最新发展趋势。
黑夜里最黑的花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洁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
我一直觉得,那些美好的影片,其意义是超出电影之外的,我们可以从中唤醒自己成长期的一丝丝纤细的记忆,也可以从中获得激情和感动,这种激情和感动对成年的我们依然是礼物。
华丽转身 豆瓣
作者: 洁尘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0 - 10
编辑推荐:本书是中国当代随笔作品集,是一个唯美者的电影随笔,作者洁尘是新生代随笔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内视型,书房型写作的女作家。本书共由爱慕和眷恋二部分组成,共收录38篇随笔作品,作者挑选了近年来的一些电影和特别偏爱的电影,用文字这种形式来固定作者的爱慕和眷恋。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被电影迷乱的作者的创作风格和风貌。
碎舞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洁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3
我们都知道,画家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创作的风格,许多传世的作品背后总有一段或美丽或伤感的故事,而这也许就是后世理解其作品的出发点。面对这些广为人知的故事,流传甚广的作品,如何感悟却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青年女作家洁尘以她独特的感受为我们展现了德加、高更、莫迪利阿尼等艺术大师的全新面目,使我们得以从她那非常富有个人色彩的视角来领略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感悟这些作品体现出的人生态度……
浮士德 豆瓣
Faust
9.2 (39 个评分) 作者: 歌德 译者: 钱春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 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水仙已乘鲤鱼去 豆瓣
7.5 (64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作家出版社 2005 - 1
璟小时候奇胖,母亲常冷嘲她的丑陋。11岁,奶奶、父亲先后亡故,母亲曼改嫁开画廊的陆逸寒,住进桃李街3号。璟受到继父及其儿子小卓的关爱。然而因受精神刺激,罹患暴食症——常常突然无比饥饿,夜半跑去厨房狼吞虎咽吃下整个冰箱的食物。
璟爱上继父,被母亲发现,被送往寄宿学校,开始制止暴食。三年后,出落成一个美少女回到桃李街3号。母亲早已又嫁他人,陆逸寒在她回家的第二天车祸而亡。璟打工维持自己和小卓的生活,最好的朋友优弥因她之故被关进监狱。艰苦的生活使她变得自闭。
陆逸寒真正的心上人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女作家从微,璟想抵达陆逸寒的内心世界,开始写作。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万般艰苦,终于成功,不幸小卓又因心脏病离世。过度打击使璟暴食症复发,她的编辑沉和带她去南方休养。
沉和帮助璟找到偶像从微,万没想到的是,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璟将其接回桃李街3号,准备和沉和一起照料从微相依为命。一场神秘的无情大火,使沉和、从微都葬身火海,璟又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又是一年岁末,璟到医院准备打掉与沉和的孩子,正碰上来做检查准备生孩子的母亲。曼意味深长地向璟微笑,好像看到了二十几年前的自己。
誓鸟 豆瓣
6.9 (47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 11
在神奇的南洋历时700天,张悦然从历史遗迹中寻找一个断了线的故事,在亲历的大海啸中收到撞击,从一枚贝壳中得到神秘的谕示,从而诞生出这部瑰丽动人的长篇小说。在大航海时代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美丽的中国女子远下南洋,海啸夺走了她的记忆,她在大海里,岛屿上颠沛流离,被欺侮,被抛弃,经历生育,病痛,牢狱之苦,她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只为寻找遗失的记忆。
海盗,歌女,宦官,部族首领,西洋牧师,他们的命运在南洋旖旎的风光里交汇,张悦然延续她华丽,残忍的笔触,增添了魔幻的色彩,书写了一部慑人心魄的悲剧。
九州·羽传说 豆瓣
8.0 (58 个评分) 作者: 今何在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6
在九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存着这样一个像精灵般的族群:他们身体轻盈,能在月圆之夜凝出双翅振翅高飞。他们的名字叫做羽人。
这是一部羽族王朝的兴衰史。羽族第二王朝的后裔翼氏,联合第一王朝的后裔风氏,阴谋推翻了第三王朝的统治,恢复了自己的王者之位。然而翼氏因实行不得民心的“鉴空诏”,将羽民分为九等,导致下层羽民怨声载道,终致暴动,新的王朝建立。但是新羽王懦弱而保守,羽族在他的领导下日渐衰微。此时,人族的野尘军团借着千年难遇的“辰月之变”,将羽族的精英——鹤雪团一举歼灭。至此,鹤雪者成为了历史,鹤雪永翔之术成为了一个远古的神话。
向异翅与风凌雪就相逢于这样的一个乱世。他们一个是暗月的后裔,天生黑翼,他的飞翔永远意味着灾难、仇恨与战火的降临;一个是明月的使者,拥有羽族最洁白的羽翼。面对纷繁诡谲的政变与战争,是爱情还是阴谋?是正义还是私欲?当初一起牵手走过风雪走过青涩岁月的爱侣,最终是否能一起走进春天……
基督山伯爵 豆瓣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9.1 (237 个评分) 作者: 大仲马 译者: 周克希 / 韩沪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为拿破仑送了一封信,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还在临终前把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他设法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他的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小王子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Le Petit Prince
9.1 (119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马振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务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小王子》不仅赢得了儿童读者,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
年华是无效信 豆瓣
7.5 (105 个评分) 作者: 落落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5 - 2
在任何传说中,友情永远以无暇而美丽的姿态根生在青春的土壤上,迎风摇曳她们美好的叶瓣。女孩子们将友情具象为结伴成行、同喜同悲、片刻不离等等亲密的举动,好像生来就是双生花那样地相互依靠。但在高中女生宁遥心里,在她每时每刻都与好友王子杨在一起的时候,却隐藏着异常强烈而真实的厌恶感。如同气味强烈的酒精,向内心不断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每当宁遥无处诉说的时候,她便去学校体育仓库后找写满了许多人的涂鸦的墙。在那里,她可以将对好友的种种不满和厌恶一一倾吐,只为了在面对她的时候能够将一切掩盖得结结实实,两人继续着亲密的朋友关系,没有任何疑点。
就在宁遥以为一切可以继续这样的状态,直到她们走过这段青春时,由于结识了男生陈谧而变得心情动荡的她,被王子杨发现了秘密,两人因此而有了一次严重的冲突。宁遥忍不住在墙上又一次写下对朋友的不满后,这一泄露秘密的字句却被王子杨发现了。
尽管有无关的男生萧逸祺撒谎为宁遥顶罪,让即将破裂的局面又回到了平静的过往。可事情却有了大大的不同。发现事实而佯装被骗,继续在宁遥身边的王子杨,和内心充满了对好友的愧疚,忍不住想补偿的宁遥,两人在随后的生活中开始了自觉与不自觉的纠缠。既有不断产生的温情,又有主动兴起的恨意……而那些矛盾看似尖锐,却又缓缓流动着青春的热度。
在她们两人异常的友情之花下被牵连进来的陈谧和萧逸祺,两个个性迥然的男生也逐渐染上了被动的色彩。四个人之间的排斥与依赖,喜爱与憎恶,全都因为体育仓库后的那面墙,而变得难以预测。
那些在美丽的传说中以晶莹姿态舒展的青春情感,最后将以分离作为终结,又或者,如同投错了地址的信笺,落在荒芜的人世外,而每一笔记载下的句子,都带着温暖而美好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