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长恨歌 豆瓣
7.8 (164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8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
兄弟(上) 豆瓣
8.2 (18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豆瓣
8.5 (34 个评分) 作者: [意] 奥里亚娜·法拉奇 译者: 毛喻原 / 王康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3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本社会历史、真诚忏悔与虚构故事的混合物,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和“想象力这颗卵子”天然受孕的结果。
它的主题不仅涉及文学史上从未接触过的内容— 一个未婚母亲与她腹中胎儿的一段旷世未有的缠绵恋情,而且涉及作者对人类生与死、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无论从哪方面说,这本书都是法拉奇的不朽之作。
金锁记 豆瓣
8.8 (16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哈尔滨出版社 2005 - 6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喜宝 豆瓣
7.2 (13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2
读书就是这样好,无论心不在焉,板着长脸,只要考试及格,就是一个及格的人。你试着拉长脸到社会去试一试。这是一个卖笑的社会。除非能够找到高贵的职业,而高贵的职业需要高贵的学历支持,高贵的学历需要金钱,始终兜回来。
富家女勖聪慧热情地邀请刚认识的剑桥高材生姜喜宝参加自己的家宴,有意制造机会以撮合她和哥哥勋聪恕。聪慧的父亲勋存姿,也向喜宝展开追求。喜宝在其父亲、儿子的双双夹击下,非常现实地选择了父亲,她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甚至更多。喜宝做了勖存姿的女人后,虽然得到了金钱与物质上的满足,但却耐不住感情与生理上的寂寞和空虚。勖存姿发现喜宝另有所爱,竟冷酷地当着喜宝的面,枪杀了她的男友。喜宝绝望了,但她怎么也逃不脱勖存姿的牢笼。几年后,勖存姿去世,喜宝变成最富有的女人,但是……
生活在别处 豆瓣 Goodreads
Život je jinde
8.5 (128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袁筱一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5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2010年12月6日 已读
爱情,革命。原来在他这里,永恒的话题是,离开。|p.s.隐约记得我上次拿起他的书,差不多是十年前了。
图书馆 大学 小说 捷克
為甚麼男人有乳頭? 豆瓣
作者: Billy Goldberg / Mark Leyner 译者: 殷麗君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2006 - 7
15歲以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喝咖啡會阻礙發育嗎?(咦,什麼的發育?)
# 吻痕是什麼?(這事兒跟榮譽徽章有關,瞭了嗎?)
# 為什麼有人肚臍外凸,有的內凹?(我敢發誓,這和醫生的打結技術無關。)
# 陰莖也會骨折是真的嗎?(雖然這答案讓人很沈重,但這是真的,唉唷喂呀!)
25歲以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手大,『那個』也大?(這樣的話,大鼻子情聖就不用幫別人寫情書了……)
# 男人的精子會用完嗎?(嗯,我們有非常重要的壞消息要告訴你……)
# 男性穿的內褲種類會影響生殖力嗎?(不孕和內褲沒關係,倒和興奮度比較有關聯。)
# 隱形眼鏡可能跑到腦袋裡面去嗎?(還有些小東西如果跑到不該去的地方,也是會讓人掛急診的,像是:保險套和車鑰匙。)
35歲以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真的有一種藥可以讓人說實話嗎?(那要看,妳想拿來做些什麼呢?)
# 被口水噴到和被尿噴到,哪一種比較衛生?(這可是醫學院裡沒有教的喔!)
# 男人有沒有更年期?(症狀:疲倦、憂鬱易怒、脂肪增加、性慾降低……咦,聽起來和中年危機沒什麼兩樣耶!)
# 人工代糖會導致頭痛嗎?(這題沒有明確答案,但的確有些事保證會讓你頭痛,例如:一大早起來幫孩子做數學作業。)
45歲以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真的有去除皺紋的方法嗎?(A酸、換膚?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冷凍』……)
# 為什麼變老之後需要的睡眠時間比較短?(事實是反而增加了,但是腳抽筋、睡眠中暫時停止呼吸,總是會打斷你的美夢。)
# 變老之後味蕾會退化是真的嗎?(是的,當你終於有錢有閒吃大餐時,壞消息是,你卻可能『食之無味』了!)
# 紅酒對健康真的有益嗎?(總算有些好消息,你可能會天旋地轉,但或許不會心臟病發,今晚就來杯紅酒吧!)
生命八卦 豆瓣
作者: 袁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
从美国归来的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他的经典口头禅:有什么科学根据?《生命八卦》的科学根据来自哪里呢?自然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信息,以及主流综合性媒体的科学板块。袁越从中寻找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最新报道,一旦发现感兴趣的话题,便动用一切可靠的搜索引擎,寻找一切有价值的素材,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把科学新知通过一个有趣易懂的故事告诉读者。
主要篇目:男人为什么长乳头/有机蔬菜也靠不住了/为孩子做个备份/兔唇、叶酸,和那些关于健康的忠告/抑郁症到底应该怎么治/锻炼的误区/万能流感疫苗
斗妻番外篇(I/II) 豆瓣
作者: 于晴 飛田文化 2005
<凤一郎的冬天>
太平盛世?这就是太平盛世吗?
为何这样的盛世未及他穷困的家乡?
所以他被卖了……不为赚钱,只为家里少个人抢饭吃!
可,有谁会要他?这样一张天生异貌,谁见了不怕……
啊──这阮家小小姐,这力大无穷的阮家小小姐啊,
她轻一拍,桌子顿时碎屑纷飞……她真的只有六岁吗?
瞧她一听到背书,身子居然缩得比他还像个小老头;
还有她那个闷葫芦似的小师弟,竟连背书、罚跪也能睡着!
所以,他成了他俩的伴读……
怪了,只是伴读……为何他会全身热气直窜?
他的冬天,开始有暖意了……
<花前月下>前篇
唔,胭脂水粉?
老板说,抹上这个,意中人肯定心动不已。
只是心动,不是冲动,应该不打紧吧!
嗯,她的「晋江工程」进度落后;东方非又超前过多,
有时平衡一下,也是好事……
这花前月下之约……值得期待了!呵!
花前月下之约后……
三题定胜负!
输了离房;赢了……满室春意烧不尽……
呃,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呀!
他说,她总是教他心痒难耐……尤其是那骨子正气!
他还要她爱他入骨……在她贫乏的情趣之下!
心痒难耐?爱他入骨?
这……她、她也会呀!瞧──
她扑──扑上他的床!
她啃──啃到他满意为止!
结果是……
原来,这档子事,她总厚颜不过他,
她的「晋江工程」,到底还是要由他来完成……
在他们成婚后的日子……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呀!
VINCENT VAN GOGH 豆瓣
作者: Francesca Castria Marchetti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2003
Product Description:
This exciting new art series combines the most popular artists with expert text and a fresh, unique, format destined to appeal to children and adults alike. Each of the Rizzoli Quadrifolios features sixteen foldout pages that open into huge poster-sized reproductions of the work, allowing readers to feel as though they have leaped into work itself. The series begins with two artists whose work continually compels audiences: Michelangelo and Van Gogh. Vincent Van Gogh features a variety of the best-known paintings by the Dutch artist, whose work continually breaks records at auctions. A tour of Van Gogh's portraits will travel to major American museums throughout 200 and 2001.
好色的哈姆莱特 豆瓣
7.4 (14 个评分) 作者: 小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3
另类解读经典情色文化,图文再现历代欲望心理。
《好色的哈姆莱特》包括《好色的哈姆莱特》、《画春宫的女人们》、《黄段子和小册子》、《吉吉的身体》等十余篇文化散文。题材另类不羁,文字亦庄亦谐。博学的作者将邀您共游古希腊、古罗马、夜幕下的巴黎街头,从康康舞、希腊古瓶和太阳马戏中读出细节的低语,读出风尚的演变和传承,读出道具不同而欲望如一。关于性,上帝所没有说的,小白将向您娓娓道来。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豆瓣
作者: 莊祖宜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3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
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及對廚房百態、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的觀察心得。
1998年秋,作者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文化人類學。學院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舒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珈,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與疏解壓力。每天下課買菜做菜成為她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
婚後,伴隨丈夫學習的因緣,作者因著廚藝夢想的覺醒進入了劍橋廚藝學校研習專業廚師課程,自此從學院走進廚房,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追尋另一個夢想。
作者回憶以前每次跟人家說她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人家他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如果他們得知作者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在美國,作者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的勇氣似乎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2006年9月,作者開始於網上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也算是作者的一卷網上田野筆記。作者回頭看一些早期的篇幅,驚訝自己當初揉個酥皮麵團也緊張兮兮,站幾個小時就喊累,才發現兩年下來自己不只廚藝精進,思考也越來越像個廚子,就是人類學家說的,已經 「土著化」了。這些筆記內容林林總總,有些談人物,有些談烹調技巧、食材特性,貫穿其間的主軸是作者從一個愛做菜的研究生變成餐廳裡專業廚師的學習過程、所思所感。在此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希望讀者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動刀玩火、烹魚割肉的樂趣,下回上餐廳吃飯時或許能想像一下桌上的菜是怎樣一群人為你準備的。如果看了這些經驗能讓讀者們也想進廚房發揮一番,那就再好不過了。
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 豆瓣
作者: 孙涛 2010 - 1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看你能在上面画些什么”,老天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张纸,有的光滑些,有的粗糙些,别管是哪一种,你拿到了就无法更换。而画些什么,主动权在你手中!要想描绘出多彩而美丽的人生,只凭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心,用脑。拥有了智慧,你就可以像那些广告人一样,天马行空,纵横驰骋。
在当今世界,你的心能跑多远,你的领地便有多大。广告亦如是,你的创意有多精彩,你的消费者便有多忠实!
20世纪摄影 豆瓣
作者: [美] 鲁埃尔·戈尔登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 1
对迫切想了解世界上最知名的摄影家的您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的指导性读物。这里留有本世纪初先驱者们的足迹,同时还有那些意欲将我们带入未来实验的艺术家们的身影。 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条目下包括有每位摄影家最有趣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另外,著者还对艺术家们及作品做了中肯的评价,其中包括照片的技术背景、艺术家主要生平的精确描述,以及其创作生涯的发展与演进。
本书前言
<b
身体的故事 豆瓣
作者: 阿夏 2003 - 4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简介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The Pulizer Photography Prize)是美国普利策奖(由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发起)中的一部分,它代表了美国新闻摄影界成就的顶峰。首届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每年的获奖照片都构成了美国记忆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虽然它们大多反映的是美国生活,但其影响力己成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简介
1955年创立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因每年在荷兰举行,又称“荷赛”。40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世界优秀人体摄影作品
人体摄影的历史几乎跟摄影技术的发展同步,而且早在19世纪中时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认为美好的人体形象尽可能唯美地展现给世人。
在摄影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几个主要的流派中,人体摄影无一不占据其重要位置,它所给人们展示的美感也是其他物体所不能企及的。而且人体摄影对人体艺术、人体、人的关心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心。这种关心在现代人日益迷失自我的时代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优雅 豆瓣
A Guide to Elegance: For Every Woman who Wants to be Well and Properly Dressed on All Occasions
6.0 (5 个评分) 作者: [法] 热纳维耶芙·安东丽·德阿里奥 译者: 曾淼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 1
这本书是法国时尚界泰斗——热纳维耶芙·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的经典之作,自推出以来,畅销欧美,成为时尚女性的必读。本书被誉为有关时尚的圣经,作者以她优美的笔触,提出了细致绝妙的建议,告诉你如何永远保持别致、优雅和迷人的仪态。今天的女士们也许都需要聆听她的教诲。
从日常的配饰到小小的拉链,德阿里奥夫人对所有时尚问题都做出了凝炼隽永的评述。而且她还对你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方面提出了忠告,比如:与女伴一起购物(你最好别这么做)、婚姻和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