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The Coming Wave: Technology, Power, an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 Greatest Dilemma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Mustafa Suleyman Crown 2023 - 9 其它标题: The Coming Wave
A warning of the unprecedented risks that AI and other fast-developing technologies pose to global order, and how we might contain them while we have the chance—from a co-founder of the pione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DeepMind

We are approaching a critical threshold in the history of our species. Everything is about to change. 
 
Soon you will live surrounded by AIs. They will organise your life, operate your business, and run core government services. You will live in a world of DNA printers and quantum computers, engineered pathogens and autonomous weapons, robot assistants and abundant energy. 
 
None of us are prepared.
 
As co-founder of the pioneering AI company DeepMind, part of Google, Mustafa Suleyman has been at the centre of this revolution. The coming decade, he argues, will be defined by this wave of powerful, fast-proliferating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Coming Wave , Suleyman shows how these forces will create immense prosperity but also threaten the nation-state, the foundation of global order. As our fragile governments sleepwalk into disaster, we face an existential unprecedented harms on one side, the threat of overbearing surveillance on the other. 
 
Can we forge a narrow path between catastrophe and dystopia?
2025年3月19日 已读
这颠过来呀倒过去的,感觉科技的进步-->礼崩乐坏。普通人看看就行,对独裁的决策者来说,凭着书里讲的要他contain这些技术,说服力不够。
Libby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科技 科普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豆瓣
作者: 樊锦诗 / 著者:刘永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5
塑造佛像有哪些规范?
敦煌彩塑如何制作?
北朝彩塑如何融汇中西?
隋代雕塑如何承前启后?
唐代彩塑为什么偏重写实?中唐之后的彩塑为什么渐入衰境?
本书阐释了千余年间的石窟开凿史上,敦煌塑像的发展与演变,详细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现保存有北凉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尊,浮塑1000余身,现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14000余身的发展演变
2025年3月17日 已读
太好了,图书馆有这个。我本是随手借回来,意外读出了好多乐趣。这本书很是外行人友好。每个插图都会细讲手势啊,服饰啊,花纹啊,表情姿势呀,书里也会简单提及技术和审美随时代的变化。
找规律就很好玩,比电子书好的就在这里,可以手指头夹着,前后反复比较。我看前几章的时候不太分得清释迦和弥勒像的区别。感觉这佛长得差不多嘛,网上去搜一搜,再回过头看他们脚的姿势,头上那个髻,明显容易区分很多。另外还看到说,唐朝以前,弥勒居多,后来释迦才更流行,所以唐朝之后的像更可能是释迦佛。想起小时候去参观景点,听到的都是弥勒是未来佛释迦是现在世,我猜想也许咱中国人但凡生活稳定一点,其实是更在意现世的,几百年后的事情都懒得想,谁在乎几十亿年后的佛,那会儿地球都毁灭了哇……这么想,推崇释迦更合理。另外也喜欢唐朝之后佛像更像普通人的解读,随着宗教普及还有技术的发展,神的意象就更接近人了。
小时候去敦煌没看出啥来,就记得大盘鸡和烧烤了,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去看看。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敦煌 漂在加拿大
君幸食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
中餐到底是什么?

从麻婆豆腐、东坡肉、一品锅、醉蟹,到小笼包、刀削面、罗宋汤、慈母菜。

从《礼记》《诗经》《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到晏子、屈 原、苏轼、袁枚。

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也是文明与荒蛮的分界。

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

三十年来,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无论是稻米与大豆的重要渊源、舶来原料的美味诱惑还是佛教素食的悠久历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观察中读到中餐传统的独有智慧,回应时代的提问和挑战。

中餐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如果中餐有世界观,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厨和餐桌间往复流转。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场宴请、一段旅程、一次告白。
2025年3月16日 已读
很有诚意地推介中餐了。我刚翻开的时候还想,哎呀这么多好吃的不配点照片更形象一点?读到后面庆幸:还好没有照片,不然不得把人馋死😅 一边读,一边想起来小时候吃鱼舌头,只是快要想不起来那种触感了。
书里说什么西方文明觉得小块吃肉不阳刚,中国文化里又觉得整块吃肉返祖……我说有些男的怎么这么多讲究。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文化 漂在加拿大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 豆瓣
My First Book of Comparisons
作者: [英] 克莱夫·吉福德 著 / [葡] 安娜·塞沙斯 绘 译者: 王达威 漓江出版社 2021 - 4
巧用科学对比法的儿童认知绘本,为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20个精彩章节,从深海到太空,从远古到当下;
轻松掌握“高矮轻重长短”等抽象概念;
培养孩子的认知力、观察力、思维力
◎ 编辑推荐
☆著名英国科普作家及葡萄牙先锋插画师合力创作,作者屡获国际大奖。
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备的儿童科普绘本,英国著名作家倾心创作。作者作品曾荣获2014年度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2019年度蓝彼得非虚构图书奖、史密森学会奖、美国纳帕奖金奖、塞恩斯伯里图书奖等众多奖项。作品曾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广受好评。
☆科学实用的对比认知法,意想不到的趣味例子,轻松了解各类抽象概念。
用对比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清晰、容易理解。让孩子轻松理解长度、高度、重量、距离、时间等概念。来比一比航天飞机和黑白兀鹫的飞行高度、深海挑战者号和南象海豹的潜水深度、美洲狮和人类的跳跃高度……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对比!
☆20个精彩主题,广阔的知识面,为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威风的恐龙、巨大的机器、离奇的气象、高耸入云的建筑,还有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广阔的太空和人类自身。丰富精彩的主题、生动有趣的知识、亮丽活泼的插图,为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插图活泼而不失严谨,知识竞答板块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培养孩子认知力和思维力。
大量精彩手绘插图,不仅能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更能直观体现出不同事物的对比结果,让孩子的认知过程更轻松。部分章节设有特色知识小竞答板块,引导主动孩子观察、思考、辨识。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儿童科普绘本。运用对比的方法,带领孩子探索许多有趣的事物,包括神奇的动物、巨大的机器、高耸入云的大厦,还有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广阔的太空和人类自身。通过对比,孩子能够更好地注意到两种事物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地方,从而了解事物的高度、重量、速度等。
本书涉及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能够在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书中还设有知识小竞答板块,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培养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 媒体推荐
克莱夫·吉福德以他的非虚构类书籍的质量和准确性而闻名,也曾被提名并赢得了许多奖项。本书插图鲜亮,内容便于儿童阅读,是一本非常有趣、有价值的书。书中提出的观点是通过比较事物来了解它们。
你很少能看到地球上最大、最高和最长的生物出现在同一页纸上,也很难理解不同的生物跑得有多快。难怪你永远抓不到你的宠物猫——它们跑得比人类更快!而且,你可能也不知道猫体内的水分比狗少!
本书涵盖的范围从季节变化,到飞向高空的动物和交通工具,强大的机器和微小的生物,还有其他很多内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会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会学到很多东西。——爱阅读(儿童图书推荐组织)
白金数据 豆瓣
プラチナデータ
6.9 (43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王蕴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
凶手,竟然是我自己?!
傍晚六点十二分,数学天才蓼科早树和哥哥被杀死在七层的房间里。整栋大楼的走廊、电梯都装有监控器,24小时有人查看,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七层只有蓼科兄妹二人。楼层的门禁,并未遭到破坏。现场留下的枪属于此前犯下数起案件的NF13。而蓼科早树身上的毛发却属于另一个人——我?!
《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推理天王东野圭吾的烧脑巨献。拥有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远远超越“推理小说”范畴。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是自我救赎,也是对人性的深层读写。
2025年3月12日 已读
以前以为大家都是或多或少在“安全”和“自由”之间做选择。现在发现不是的,还有特权阶级,凌驾于这两个选择之上😬
VancouverLib withCYTang 图书馆 小说 心理
Kid Gloves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Lucy Knisley First Second Books 2019 - 2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If you work hard enough, if you want it enough, if you’re smart and talented and “good enough,” you can do anything.
Except get pregnant.
Her whole life, Lucy Knisley wanted to be a mother. But when it was finally the perfect time, conceiving turned out to be harder than anything she’d ever attempted. Fertility problems were followed by miscarriages, and her eventual successful pregnancy plagued by health issues, up to a dramatic, near-death experience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
This moving, hilarious, and surprisingly informative memoir, Kid Gloves, not only follows Lucy’s personal transition into motherhood but also illustrates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from all angles, including curious facts and inspiring (and notorious) figures in medicine and midwifery. Whether you’ve got kids, want them, or want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there’s something in this graphic memoir to open your mind and heart.
2025年3月8日 已读
这本书很棒哎,随手借回来没想到是知道的创作者。书里细致地讲了她从最初备孕到怀孕生产的全过程,还有此间的detour和最后生产时遇上生命危险的艰辛。她也把流产的两次经历画了出来,真勇敢呀。这里面的有些细致的感受,我也开始体会到了。
更好的是,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关于女性身体和怀孕本身的科普。借由插画的方式,相对不那么尖锐,而且对我们这种生物知识极度匮乏的人非常友好。推荐大家有机会都可以读一读。
里面老美关于生小孩的坊间传闻乐坏我,什么如果你怀孕的时候盯着猴子看,你生出来的小孩就会像猴子。物理大哥听了说,咱们去动物园吧啊哈哈。
RichmondLib 图书馆 怀孕 漂在加拿大 绘本
现实主义者 豆瓣
K.O. à Tel Aviv
8.3 (33 个评分) 作者: [以] 阿萨夫·哈努卡 译者: 张琦 后浪丨广东旅游出版社 2021 - 2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以色列国宝级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首部自传漫画合集
※《鼠族》后又一惊艳世界的犹太作者漫画,英、法、美、西班牙等多国争相引进
※现实主义者的另类创作,254个日常片段,一场270页的视觉盛宴
※揭开以色列的神秘面纱,还原当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
------
◎ 编辑推荐
🎪“他一幅画包含的信息量堪比一本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首部自传漫画作品集。同为犹太漫画家,哈努卡作为《鼠族》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犹太漫画狂潮。
其代表作《现实主义者》集插画与短篇漫画于一身,最早来源于哈努卡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以其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来记录他所在城市——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作者融合墨比斯、罗伯特·克鲁伯的绘画风格,以纯粹且精妙绝伦的图像和极少的文字,戏剧化地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而趣味十足、时而苦中作乐,但都令人上瘾!
2015 年入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2016 年获艾斯纳奖最佳引进作品奖,从法国、美国、英国再到韩国,《现实主义者》被多国争相引进,在各大网站上均是好评连连,更有读者曾言“从头到尾读了几十遍,从来没有厌倦过!”
🤹‍♂️成年人生活不易,一本展示当代社畜生活图鉴的漫画样本
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开始,哈努卡一家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面对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适合自己的……他是幻想破灭的平民,是缴械投降的丈夫,是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是焦虑不堪的父亲,是社交恐惧的普通人,也是自我怀疑的艺术家。有时候,变得现实并不是自愿选择,而是生活所迫。通览全书,灵感枯竭、房贷压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诸多问题在这本自传漫画中逐一呈现,尽显“现实主义”的本色。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幸福瞬间,让人感叹即便辛苦,人间也依然值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通过漫画家之笔,了解极具神秘感的以色列文化
作为艺术家、丈夫、父亲以及一名普通的以色列公民,阿萨夫·哈努卡用时而离经叛道,时而超现实的幽默漫画记录着自己国家的日常生活。在书中,哈努卡一家居住的特拉维夫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生活习俗足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以色列充斥神秘感的生活环境。与“圣诞节”类似却没有圣诞老人的“光明节”,人人盛装打扮、上街狂欢的“普林节”,全天不许工作的犹太教重要节日“安息日”,全家人一边围坐在一起吃“逾越节晚餐”一边纪念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逃离埃及的“逾越节”……在作者笔下,这些节日偶尔充满“磨难”,却无不妙趣横生,让读者们得以一窥犹太民族的独特文化。
💣战火连天的国度,流淌不息的生活
在以色列生活,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就是“战争”。哈努卡善于以一种幽默又感性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危机感似乎充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哈努卡儿子的小学同学一家要搬到波士顿住两年,不再回到这所小学了;几个好友打算把公司迁往中国,直到局势稳定了再回来;同事举家奔赴柏林;姐夫提议作者一家去澳大利亚投奔他,至少能避一避“战争”,哪怕“战争”尚未爆发,危机感却在每个人心中蠢蠢欲动……逃生演习、时常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过后亲朋间的致电询问……对今天的国内读者来说难以想象的事情,却是作者“此时此刻”的日常。《现实主义者》恰似一扇窗户,读者得以透过它了解以色列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度的现实状况以及中东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
📕精装本极具收藏价值,可平摊的装订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可以平摊的装帧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在非凡的画面与幽默又不乏深刻的故事里。封面选用作者一幅流传甚广的插画作品,内封采用醒目的红色+书名压印,颇具冲击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上看,《现实主义者》都是漫画爱好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以色列著名漫画家、插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自传漫画合集。故事主角是一位幻想破灭的平民、缴械投降的丈夫、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自我怀疑的艺术家、形影不离而焦虑不堪的父亲……在这个时而战火连天的国度里,哈努卡一家人过着危机四伏的生活:人们嘴里不断提起战争,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避难演习成为常态,新闻里播报的是哪里又发生了爆炸……但这些只是这部漫画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哈努卡一家的日子和普通家庭没什么分别,同样要面对债务危机、房东毁约、夫妻吵架、亲子关系等种种难题。哈努卡用一种难得的精妙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以非凡的图像创作将他的所思所想呈现了出来。
◎ 媒体推荐
“这些短故事往往就像梦境的闪回,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射出的光芒。而它真正的力量就在于,成功地将讽刺与梦幻交织在了一起。”
——法国《读书》杂志
“妙不可言。”
——法国《世界报》旗下杂志《M》
“令人着迷、引人入胜的视觉按摩,向罗伯特•克鲁伯和墨比斯致敬。”
——法国著名综合文化杂志《电视全览》
穿越羅浮宮 豆瓣 Goodreads
La Traversée Du Louvre
作者: David Prudhomme / 喬一樵 译者: 喬一樵 大辣出版 2022 - 1
「感覺像走在一本巨大的漫畫裡頭。」
漫畫家×藝術作品×參觀者
另一種凝視羅浮宮的角度

悠遊推薦
陳貺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小莊、61Chi――《羅浮7夢》漫畫作者

除巧妙的情節安排外,普魯東採取一種細膩而輕盈的畫風。全書以鉛筆與彩色鉛筆繪製,清淡而中性的色調中時而出現一些凸出的大紅色,令人想起法國大插畫家桑貝(Sempé)的平易近人。――陳貺怡
這筆觸太銷魂太有趣,無論如何都想收藏!——小莊
生活中處處是觀看與被觀看的樂趣。——61Chi


兩百多年歷史的羅浮宮,橫跨六千年,穿越古代至今,裡面的館藏左品大約400,000件,更是從新石器時代到近代,應有盡有(卻僅有近9%被展出,約35,000件)。

極具特色又占地廣幅的建築,展間長達12公里,僅有3成對外開放。但即便這樣,若每件作品花10秒觀看,也需要4個晝夜才能看完。(這還沒計算移動的時間⋯⋯)

川流不息且人山人海的參觀者?沒錯,它每日平均參觀人數可是高達近3萬人、最高單日甚至一天有5萬的參觀人次?!(每日在羅浮宮拍的照片可以高達35萬張)。

跟隨普魯東尋找走散的女伴的腳步,一同參觀羅浮宮,透過不同的視角看這座遠近馳名、縱橫古今的博物館。在他眼中,羅浮宮如同一本巨大的漫畫,帶領參觀者與讀者一同進入這本「書」,當中的作品與參觀者,都是故事的一環,透過輕快與幽默的方式,一同穿越羅浮宮。

【內容介紹】

大衛和阿珍漫步在羅浮宮博物館的走廊上。大衛一位圖像創作者,他正在準備創作BD Louvre當羅浮宮遇上漫畫系列……他身處於館中,被如此多的精美畫作包圍,這時他被出版商的一通電話打斷,以至於分心與阿珍走失了……
於是他繼續前行,一邊陶醉讚嘆在偉大作品之中,一邊尋找阿珍。一路上,他遇到了〈林布蘭〉、〈梅杜莎之筏〉、〈蒙娜麗莎〉,甚至埃及文物……
作者普魯東以其銳利的眼睛,觀察羅浮宮作品與遊客之間,勾勒出一張張圍觀群眾與作品展間的神情,而這些又變成了另一種藝術。

最後,普魯東附上你所不知道的羅浮宮100問:
★關於羅浮宮:2,410個窗戶、40部電梯28個機械梯15 個升降梯8,000個火災警報器……
★關於作品:最大件:委羅內塞的〈迦拿的婚禮〉(Les Nocesde Cana de Véronèse),大約70平方公尺……
★關於參觀者:2011 年總參觀人次:近 9,000,000人,67% 來自國外,33% 來自法國。
★關於工作人員:大約2,200名工作人員在羅浮宮裡工作……
2025年1月9日 已读
这里面角角落落的每一抹红色都好美丽,饱满。卢浮宫真的有粒子加速器吗,这么炫酷!
画得好啊,参观画作的路人的脸,连整过容拉过皮的都能一眼看出来……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绘本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6-魏晋南北篇 豆瓣
作者: 肥志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20 - 5
★这群还原历史又不忘耍宝的宝藏喵咪回来了!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6·魏晋南北篇》是肥志精心编绘的历史漫画系列续作第六卷,告别纷乱的“三国”,喵咪们将带大家进入一段更加动荡的岁月。它不仅“冷”且“乱”,同时是一个风云迭起,充满分裂融合和权谋争斗的疯狂时代。
★第六卷选取并梳理了关键的人和事作为叙述线索,刘裕、拓跋焘、冯太后、宇文泰等历史人物将化身“喵咪”,重现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春秋变换!
★白痴皇帝在位,“人丑心黑”的南风喵和八个不靠谱的诸王,如何把刚上线的晋朝引向地狱模式?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到底是怎么逆风翻盘,让雄极一时的霸主扑了?北魏的拓跋焘喵和刘宋的刘义隆喵,到底大战了多少回分出胜负?南北朝大剧,谁又是结局中的胜者?
★一次故事与画面的双重审美之旅,一场没有血浆却充满跌宕的历史体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6·魏晋南北篇》再次为大家演绎历史的多种可能。
2025年1月9日 已读
用🐈的好处是,我以后怕是再也忘不掉贾南风皮肤黑了😅
不过这么多皇帝讲下来,为了争老大手段用尽不顾民生疾苦的也多的数不过来。为啥贾南风热爱争夺权力要被后世批评得这么厉害。
VancouverLib 历史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I Need Art: Reality Isn’t Enough: A memoir in images from the iconic South Korean Sally Rooney illustrator Goodreads
作者: Henn Ki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3 - 10
Everything I feel from read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commit to paper in black pen


And gradually, blot by blot, stroke by stroke,


A new mode of expression emerges.


At this point, it's just scribbles in a diary


Not yet reborn as “Henn Kim” of the fu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pression and creativity, love and family, books and this personal and vulnerable memoir by the iconic South Korean illustrator explores her life from the ages of seventeen to thirty-three through image, text and poetry. From what nearly broke her to what saved her, everyone will find something to comfort them in Henn Kim's world.



Praise for Starry Night, Blurry Dreams :

'A compelling and unique collection that is more than worthy of a place on your bookshelves' Red



'A poignant commentary on the complex emotions that affect all of us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from heartbreak to fantasy to sorrow' Creative Review
2024年12月31日 已读
她的痛苦是真的痛苦。
只是里面又有东亚人民的压抑,又有美国人民的让人不适的那种流于表面的positivity。我读着就不太能共情。
画还是好看的。
RichmondLib 图书馆 心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安乐侦探 豆瓣
安楽探偵
5.8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小林泰三 译者: 曹逸冰 2022 - 8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致命的恶意,来自你身边的哪个人。
◇日本知名科幻小说家、星云奖得主小林泰三短篇连作集
◇极端奇怪的委托人×超级懒惰的名侦探。侦探极其懒惰,从不离开办公室,他的推论是什么? 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虽然你小心翼翼地避免被骗,但在你发现真相之 前,你就会落入他们的陷阱!

这条街名气最大的天才侦探,接到很多奇怪的客户委托。他和他的助理在不离开房间的情况下破解了一个个神秘谜团,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真相。
人气偶像讲述了被狂热中年男粉丝执着模仿的恐怖。
一个减肥狂女人控诉自己被某人灌了胖药。
…………
一步都不愿离开自己事务所的懒散侦探,一个个巧妙的陷阱圈套和黑色幽默贯穿整个故事,一桩桩离奇的谜案,真相究竟是什么?
2024年12月31日 已读
物理大哥借的。我还琢磨小林泰三不是写科幻的吗?
我侦探小说还是看得少哇,读完才知道安乐椅侦探居然是专有名词!半夜给我看睡着了又醒过来,导致罪犯反复作案哈哈。
私生篇还是挺让人感慨的,明星很多人爱,可是爱多少都有占有欲吧。想起来看娱乐新闻里粉丝的评论,没有一次不觉得可怕……这还只是评论呢,现实生活呢?
RichmondLib withCYTang 图书馆 小说 悬疑
人类简史 豆瓣
Sapiens:The Birth of Humankind
9.3 (7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比利时]戴维•范德默伦(David Vandermeulen) 译者: 王卉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0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知名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知名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作,历时两年。画风精美,故事新鲜有趣,既有美的阅读享受,又充满机智的见识,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人类简史》出版十年之后,尤瓦尔·赫拉利教授带着崭新的问题,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次回看人类历史。这一次赫拉利教授进入书中,化身为向导,穿越到远古历史的真实场景中,观察智人起初作为一种卑微的动物如何生存,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时发生了什么,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最终命运如何,智人在7万年前突然开了挂一样迅速跃至物种之巅,秘密究竟是什么?
跟随尤瓦尔·赫拉利教授一起开启这趟历史狂野之旅的,还有一大群漫画角色——尼安德特人、原始人比尔、虚构博士、猛犸象、洛佩兹警探、亚当斯基律师等等,还不快加入他们乘坐历史的狂野列车兜个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将戏剧性叙事、分镜设计与丰富知识完美配合,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场景带入感十足。用真人秀的形式重现人类的进化,借当代艺术杰作展现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首次相遇,以侦探电影的方式讲述猛犸象和剑齿虎灭绝的故事,还有纸牌游戏上的6个早期人类物种、虚构博士扮演的超级英雄等等,让我们身临其境。
人类几百万年的旅程时而有趣、时而悲惨,但总是扣人心弦。
----------
编辑推荐:
1. 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看人类历史,全球30多个国家同步出版。
《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1600万册、“文津奖”获奖图书《人类简史》。本书是对《人类简史》的全新视觉化改编,精彩的漫画故事让你脑洞大开,犹如观看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携手全球知名漫画艺术家跨界合作,历时两年精心创作。
尤瓦尔·赫拉利携手两位知名漫画艺术家,历时两年共同精心创作了这部精美宏大的知识漫画。全书共248页,每页的彩色图版平均修改达12遍。尤瓦尔·赫拉利的机智问题,法国漫画家的高级画风,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扣人心弦的跨界演绎,让这部知识漫画成为惊艳之作。
赫拉利教授说:“我很高兴能在这个项目上与戴维和达尼埃尔合作。他们的才华和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把智人的想法传播给新的受众,其中包括大量新的剧情反转、笑话和惊喜。”
3.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一次狂野的历史穿越之旅。
尤瓦尔·赫拉利化身为漫画人物角色进入书中,作为向导,与一系列角色相遇和对话,原始人辛迪和比尔夫妇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虚构博士是超人女英雄,象征着智人成为地球统治者的超能力,博学多识但总是丢三落四的生物学教授萨拉斯瓦蒂,令人着迷的猛犸象,一对儿尼安德特人,调查生态连环谋杀案的纽约女警探洛佩兹,经验丰富的律师亚当斯基,还有尤瓦尔·赫拉利聪明伶俐又充满好奇心的外甥女佐伊,每个角色都有让人着迷的个性,在书中起到关键作用。
4. 精致、高级的欧漫画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分镜设计与文字完美配合,是知识读物,也是艺术佳作。
5. 满满的知识点和睿智的见解,《人类简史》知识漫画的世界观更清晰、更简洁。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尤瓦尔·赫拉利世界观的再次精彩传达——历史始于认知革命;学会用火是人类迈向原子弹的第一步;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初丰裕社会,比生活在现代社会可能更快乐;人类发明了工具和武器,还发明了法律、宗教、国家、公司;人类征服世界,靠的不是枪炮,而是虚构的故事;我们可能是生物史上最致命的物种;人类不能成为自己工具的奴隶。
----------
推荐:
以史学家的积淀,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理性,总览人类从10万年前看似不起眼的动物到主宰世界的上帝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人类简史》能够爆炸性地跻身国际畅销书的行列,原因很简单。它解决的是历史和现代世界最大的问题,而且是用令人难忘的生动的语言写成。你会喜欢的。
——贾雷德·戴蒙德(社会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人类简史》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有趣并具有挑衅性,是因为它是一个浓缩的、全面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些核心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得以建立本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非凡文明,但这并不是既定的。这本书让你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经历之短暂有了一种洞察。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前总统)
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我们的历史,你读起来就很难放下……我向所有对我们物种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主席)
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这本。《人类简史》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无以伦比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自己,审视我们的地球。
——林建华(北京大学前任校长)
我以前说过,将来也一定会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它几乎改变了我看待一切的方式。我非常认可这本书。
——克里斯·埃文斯(知名演员、“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主演 )
尤瓦尔·赫拉利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讲述人类历史和展望我们未来的方式,将让你大吃一惊。
——娜塔莉·波特曼(知名演员,《这个杀手不太冷》《黑天鹅》主演)
2024年12月30日 已读
凭借对话和图像,我感觉创作者可以相对浅显地去描述一个概念。这本书还蛮好读的,喜欢这个画风。
想到咱们的祖先靠会八卦以及虚构(能让同类相信的)故事的能力,赢过了更强壮的黑猩猩和尼安德特人……俺不禁八卦得更起劲了😉
VancouverLib 以色列 历史 图书馆 法国
邻居 豆瓣
火の粉
6.9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雫井脩介 译者: 吕灵芝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5
1.千万别放他进来!!!人性惊悚、熬夜必看、令人窒息的致“郁”佳作,恐怖来袭!
2.日本热门推理作家雫井脩介恐怖书写!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他却……意想不到的故事走向,432页酣畅阅读,与脑洞和恐怖共同呼吸。
3.推翻“边界感”的人际制约,以文字上演“爱即毁灭”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我!的!心!意!呢?!
4.在日累计销量突破720000册,持续热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日本推理小说口碑佳作!
5.封面细节感拉满!若隐若现的窥视之眼、小丑般笑而不语的嘴角、亦正亦邪的双面孔,是挣扎?还是救赎?是温柔?还是杀意?
6.特邀新锐设计师精心绘制,精美呈现令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逼视”“窒息”“操控”感——恐怖艺术,跃然纸上。
7.特别收录彩蛋卡书签,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由你亲手发掘!
两年前,杀害邻居全家老小最后却被判无罪的武内真伍,突然有一天搬到梶间勋家隔壁当邻居,而梶间勋正是宣判武内无罪的前法官。
亲切的笑容、贴心的赠礼、协助照顾老人……武内的善意很快掳获了梶间家人的心。
但是,自从武内搬来之后,梶间家周遭却接连发生匪夷所思的事件。长寿老人突然去世,相爱和睦的年轻夫妇反目成仇、孩子无论怎么安抚都止不住要夜夜啼哭,甚至对其他幼童暴力相向、家里的窗户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打开、老人的墓碑上突然出现了曾经堕掉的孩子的名字、想要帮助这一家人的男人突然失踪遇害……
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一个他们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人的存在,直到他说:“为什么你不能接受我的心意呢?”
2024年12月29日 已读
杀人犯是很恐怖的,对吧。可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四世同堂家庭生活里的种种破事,婆婆和媳妇之间也好,丈夫和妻子之间也好,巨婴儿子……各种小算盘,还有男人从家庭事务中全然隐身的画面,我觉得可比这里的杀人犯让人窒息多了……
RichmondLib withCYTang 图书馆 小说 悬疑
夜间巴士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左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8
《夜间巴士》是知名漫画家左马长篇漫画代表作。
长长的列车穿过隧道进站后,一个戴眼镜的女孩下了车,在向导的指引下,她阴差阳错地搭上一辆夜间巴士,继续回乡之路。
然而,眼前熟悉的环境渐渐陌生,植被茂密的丛林、垒石头的怪男孩、UFO观光胜地、小镇居民的午夜大迁徙……各种奇异的景色从身畔掠过,她踏上了一条时空扭曲的路,这辆神秘的夜间巴士会把她带往何方呢?
【媒体评价】
★读者一定会惊叹于左马这种如临其境般的想象。——《出版人周刊》
★左马可谓是中国风格漫画的领军人物,在向家庭致敬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一位青年艺术家的迷人形象。——Booklist
★左马的漫画总是发生在我们熟悉的地方,其中的奇遇、怪想都像童年的一个个梦境。——《界面文化》
【名人评价】
★在我们看不见的虚幻时空里,有一辆以人生不同阶段为站点的夜间巴士,如果逝者是留在车上向终点驶去的人,而与她中途告别下车的其实是我们。——胡晓江(漫画家)
★左马非凡的创作力就是用ZUI稚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的情感,令我感慨这太难了,他做得好。——刘冬子(漫画家)
★这是献给奶奶的书,也是借奶奶的幻境完成了左马的奇想。——撒旦君(漫画家)
★画中的黑色边框与形体隐藏着无尽的思念。以漫画的方式为逝去的亲人做些什么,其间的经历怕是常人难以想象。我很敬佩左马。——王烁(漫画家)
★左马在他的漫画里越直接地面对他自身的处境和疑惑,把他的情感毫不掩饰地释放出来,就越感动我。——烟囱(艺术家)
★左马在有轨跟无轨之间,留下足够的碎片,巴士上的故人相遇,然后分离,故人们都是碎片的样子。——李清月(绘本画家)
★故事富有诗意和个性化特点。梦幻般的情节和高度渲染的氛围让我觉得他是继柘植义春后新一代极具艺术性的漫画家。——马修·佛赛(绘本作家)
★幻境与回忆的冒险,虚妄与现实的交织,有人在回忆的逝去中离开,有人在亲情的回溯中归来,这是两代人的回家之旅。——陶朗歌(漫画评论人)
香港百年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雪姬 / Suki Yeung PCuSER電腦人文化 2021 - 6 其它标题: 香港百年:住公屋、飲杯茶、賭馬仔,尋訪在地舊情懷,重溫久違人情味
從大牌檔到老香港風華,從建築丰采到街邊樣貌
收錄超過百幅手繪插畫,貼近香港人心聲的傾吐
一筆一畫繪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見證新舊光景,最暖的溫情細訴 ~
「蛇竇」是什麼?「蛇王」又在哪出沒?人情味大牌檔在哪?
在香港「搭枱文化」很常見,那「藤條炆豬肉」滋味又如何?
茶餐廳、路邊攤檔,港劇和電影裡公屋「師奶」的真實生活是……
原來,賽馬在早期是只有洋人才能參與的活動,華人不能玩!
過去英女王、菲立普親王曾經造訪過的地方有哪些?你知道嗎?
或許,世人已來不及參與香港的那段閃耀,但仍可透過文化和古蹟,去認識與了解她。
沒有過去的建設和付出,何來今天的進步繁榮!
很現實的,正因為社會動盪才使人們開始關注過去,
並重新審視所有歷史,讓人們肯定香港百年的存在。
過去── 那些充滿香港集體印象的百年印記,因時代而逐漸淡忘。
現在── 透過手繪記錄,本書帶你回味經典時刻,重拾久違風範。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自19世紀開埠以來,香港從漁港到國際金融中心,
歷經百年,這段 made in HK 驚豔、璀璨且迷人的發展史。
從香港人的日常飲食文化、街邊建築風格等人文、生活角度,
看前人們如何辛勤開拓,成就了小島東方之珠的繁盛奇蹟,
與後人協力傳承、守護,那將面臨波瀾風霜的美好老味道。
一個香港人的真情細訴 ❤ 一份難以割捨的舊情懷
西元1841年1月26日,是「香港」開埠的日子。
直到180年後的今天,這才發現,原來香港人已默默地關注起自身的歷史了。
某天,百年古蹟因一場清拆工程而被意外發掘並破壞,普通的香港小市民為了保護古蹟,
竟奮不顧身的擋在推土機前,不理會推土機正在運作的危險,也堅持爬上控制台強行阻止。
這為的是什麼?正是用盡自己的方法,
保護香港人所重視的百年歷史,並喚醒人們要積極保育具歷史價值的人事物。
從英國殖民歷史到回歸中國,香港的建築、生活甚至是文化,都值得世人認識和記憶。
★ 承傳歷代的「獅子山精神」,讓香港人的故事永遠流傳 ★
2024年12月28日 已读
有些地方很熟悉,有些地方的话,以后希望有机会去看一看。我对甜甜的豆子实在没兴趣,所以无数次从公和豆品厂前经过都没想过进去试一下,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店名是“荳品廠”,但是剩下来所有的豆制品都用的是简单的这个“豆”字。不晓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
其实是还算温和的一本书。文字中流露了不少对过去的怀念,提到多次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富有“人情味”。我想,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艰苦和人情冷漠本身会不会也是此消彼长的,跟大英帝国来又走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大呢……除此之外,书里其实提到了被殖民者统治的时候,本地人都是二等公民,从日常聚集地到精神病院都是洋人国人分开的,但是又在提到英女王和菲利普亲王的时候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热爱。
RichmondLib 图书馆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绘本
别逗了,费曼先生 豆瓣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R.P.费曼 / [美] R.莱顿 译者: 王祖哲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6
《别逗了,费曼先生》是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 最为著名的自传,书中的这些故事,是科学怪才理查德·费曼和拉尔夫·莱顿高高兴兴打鼓的七年之间,零散而随意地积累起来的。一个人的一辈子,竟然能发生这么多奇妙而发疯的事情:在大学宿舍里愚弄同学、观察蚂蚁、模仿猎犬嗅气味、不可思议的计算能力、撬开了装着原子弹保密文件的九个保险柜、在酒吧的厕所里跟人打架、看裸体舞表演、在巴西打桑巴鼓、学日语的尴尬、画儿画得相当不错、愚弄精神病医生、破译玛雅天文学古本,等等。这些令人发笑的故事,表现的是费曼坦率诚实的品格、自由的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作为他生活轴心的物理学研究,其实是这个大玩家用全部的好奇心和热情来玩的一个玩具。
2024年12月23日 已读
今年早一点看了部费曼的纪录片,所以在图书馆看到这本就借回来。费曼是个妙人,书也是好书,但是没想到译者是个最大的地雷。读前几章的时候,我老有种错觉,觉得费曼的自我认识怎么像是一个爱遛鸟玩乐的北京少爷,我不是在看王世襄吗?
然后才意识到是翻译特地的选择。我知道是想表现出费曼爱玩乐好奇心强的本性,但是这些词语的选择非常违和,非常破坏阅读感,尤其是之前对费曼哪怕有少少了解的人。另外我比较生气的是,有些有名的人名,译者似乎没有尊重大众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且对里面物理知识一窍不通的我,还发现有个地方的数字错了。
当然这些不能掩盖费曼本身的魅力。我喜欢他说的那一句,发现了所做事情的欢乐,“我已经得到了我的奖赏”。看到有女性评论说费曼是有意思的理工男“爱了爱了”,我觉得有些讽刺。不是,这么一本自传看下来,难道没看出来费曼对女性似乎并非良人吗?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科普 美国
Americana 豆瓣
作者: Luke Healy Nobrow 2019 - 8
This intimate, engaging autobiographical work from an Irish visitor to the United States recounts the author's own attempt to walk the length of the USA's west coast. Healy's life-changing journey weaves in and out of often humorous reflections on his experiences in America and his development as an artist, navigating both the trail itself and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ho attempt to complete it. For fans of Cheryl Strayed's Wild.
2024年12月20日 已读
很厉害,感觉靠着青年人的硬气走下来了PCT。作者徒步的历程,穿插了身为爱尔兰一家移民(又回流)的历史。不过作者的外公吧,作为年轻人见识过纽约了,还决定要回爱尔兰开火车也很神奇。嘴上说着在美国的生活只是survive,所以要回到家乡。然而家乡的mortgage一部分是远在美国打工“survive”的姐姐们承担的啊。
读这历程吧,让我有种是不是不仅仅是一部分中国或是印度人,而是全世界各地都有爱美国(梦)而不得的人。少小离家,错过家乡亲人的婚礼,葬礼,新生的婴儿……这一点原来是四海皆通的。
RichmondLib 图书馆 徒步 漂在加拿大 爱尔兰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Goodreads 豆瓣
8.0 (72 个评分) 作者: 杨素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 - 1
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 要建在地 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字”。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该设立一个碑帖专区,大量地买,做成特色。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外文童书区,在碑林区工作的外国人不少,如果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看见母语故事,一定很激动吧。还应该有一个漫画专区,把这个区域做好了,这几个书架也可能会成为漫粉聚集地, 也许周末会被读者挤满吧……
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选出1万种图书来。不曾想,一个小小的书目触动了各方利益,一场“书目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到西安碑林区挂职一年,主持西安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在确定图书馆书目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潜规则和来自各方的阻力,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理想与现实得到了最大的平衡。
★本次事件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爱奇艺的关注和报道,杨素秋被誉为“公共选书人”
2024年12月18日 已读
有些地方好散,我读着读着还偶尔还会心生疑虑去看看封面,再确认一下这本书到底叫什么。感觉跟西安的关联比跟图书馆的关联还大点哈哈。
然而瑕不掩瑜。因为这里提到的图书馆,不仅仅是关于书和读书人,还有建成一个图书馆这样一个建筑项目,或者买书和书商打交道,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掀开来一层幕帐瞥见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的种种观察体会。以前学理论,俺对公共服务的理解是方程,不等式,限制条件和最优解,难得看到这本书里会落到微观处讲执行,还有权力的角力。
我能感觉到作者已经尽全力减少可能有的负面评论了,尤其是对政府工作方面。进烂书拿40%的回扣,或者群众批评反对特定书目什么的没有让我太意外,但作为图书馆的挂职领导还要研究给更高的领导点菜的艺术,安排座位的讲究……我读着真荒谬。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在美術館裡逛一天 谷歌图书
作者: 妮雅.古德(Nia Gould) 典藏藝術家庭 2021 - 07
歡迎來到美術館!一群動物好朋友們,要到美術館學習現代藝術。
美術館裡有許多畫作和雕塑品可以欣賞,不論是色彩繽紛或是新奇且神祕的作品,這裡通通都有。以現代藝術史的「流派」來做為分界的一間間展覽廳,展示著受到相同的事物或風格所啟發藝術作品。
從印象派到超現實主義,從莫內到馬諦斯,在每一間展覽廳裡,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的名字及了解到他們所代表的流派和想法。
老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去看馬諦斯的作品,貓咪們也準備到超現實主義的世界一探究竟了!還在等什麼呢?快跟著動物們一起進入美術館吧!
現代藝術史大集合:從一間間的展覽廳進入不同的藝術流派,以淺顯易懂的時代背景介紹、風格的描述及代表的藝術家們,欣賞不同時期的作品和著名的藝術家,並有重點式的歸納整理,邀請藝術入門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
動物們看名畫:以每種動物本身的習性為出發點,並將特性及角色融入藝術作品中。
跟著線索走,故事有趣又好玩:每一個環節都有線索可以尋找,將美術館的展覽廳變得生動有趣,適合剛接觸現代藝術史的讀者,拉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年代表及詞彙表:在書的最後,整理出簡潔的時間軸及重點的名詞解釋,在參觀完不同流派的展覽廳後,能快速的再次總覽。
自家的深夜食堂 豆瓣
作者: (日)安倍夜郎 译者: 贺包蛋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3 - 9
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深夜食堂》的爱好者们,是否也想在自家轻轻松松享受漫画和剧中的美食呢?
在《自家的深夜食堂》里,四位日本人气烹饪专家贴心为你整理了来自《深夜食堂》的75道美食食谱,让你的自家厨房摇身一变成为正宗“深夜食堂”,烹制剧中专属的温暖味道。
这里有只需5分钟就能快速出锅的精选菜品;肚子咕咕叫时让你大饱口福的料理;身体不适时让人身心都暖和起来的治愈系菜肴;想小酌一杯时的简单下酒菜;还有节食中饱餐一顿也不会发胖的晚餐……
让我们跟着《深夜食堂》的指定食谱,一起动起手来吧!说不定,您自家才是最舒适惬意的“深夜食堂”呢。
2024年12月9日 已读
这里面好多油炸的食物啊!难以想象谁深夜会自己去做炸物,多难收拾啊……不过味噌里加芝麻酱是个好想法,有机会我也去试试。
RichmondLib 图书馆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