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成為冒險家!圖解戶外活動完全指南 豆瓣
作者: 拉克蘭.麥克林 Lachlan McLaine 译者: 郭騰傑 悅知文化 2016 - 1
最受歡迎的7種戶外活動必備知識。
市面上唯一全圖解式的荒野探險工具書,簡明易懂。
從情境到各種危險與求生術,出門帶上這本書就對了!
2024年8月29日 已读
科普挺好玩的,但是有些章节是不是太硬核了😅 上来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分别是穿越沙漠和穿越冰河……然后因为都是详细图解,那个鱼钩钩到手指里再取出来的过程看得我好痛啊。
但我跟这书也算有点儿奇妙的缘分。傍晚散步的时候,水泥路靠近泥土的地方有很多大大肥肥的蛞蝓,我脑子里不禁闪过一个念头,哎呀虽然看着不像美味,但以前人要是不得已会不会把这个煮来吃。闪过则已,没有多想。然后今晚居然读到这本书的最后,写道,“某些蛞蝓体型庞大,一餐吃三个或者四个就可以很有饱足感。蛞蝓可以生吃,但煮熟的会比较美味。”哈哈,人生不经意间往往也抓不住的疑问,也许处处藏着解答呢。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户外 漂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
森林、冰河与鲸 豆瓣 Goodreads
8.7 (81 个评分) 作者: [日]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译者: 曹逸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2
编辑推荐:
1、“摄影界的芥川奖”得主佳作重现:“一张照片,一盒卷。”甄选120幅标志性的极地摄影作品,记录星野道夫旅居北极二十年光影。
2、作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首次披露:收录《西伯利亚日志》(1996年6月30日~7月27日),记录星野道夫最后时光的点滴瞬间。横跨白令陆桥,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英雄的最后一抹色彩。
3、六十四开文库本,向日文初版致敬: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森林、冰河与鲸》是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曾连载于《家庭画报》,后因作者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袭击,不幸离世,戛然而止。这部夹杂着人类学田野笔记的趣味的图文旅行手记,被星野道夫研究者誉为高峰和经典。书中,他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开始,一路向北,跨过白令海峡,再向西,完成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从美洲到亚洲的文化寻根之旅。途中,作者记录下与部族长老的会面,以及找寻神话起源的经过,以及森林、冰河与鲸,三个关键词串联起一个永恒的主题——时间。回到洪荒,从自然中获得直觉与领悟,坚持不懈地用照片与文字去表现真理,以体验和温度,得到幸福。
2024年8月27日 已读
渡鸦是万物的创造者,多神奇的信仰啊。这本书很轻,图书馆刚入手就被我借来了。开本很小,可以平托在掌心。很质朴动人的文字,某页一首印第安人的诗歌,让我读着读着流出了眼泪。
好几张照片是UBC人类学博物馆里与渡鸦相关的展品,就在我现在居住地的几公里之外,感受到了奇妙的缘分。之前去玩并没有特意留心渡鸦,如果我在去逛博物馆之前就读过这本书就更好啦。
最近一个人去林子里转悠得多了些,觉得自己离想象星野道夫描述的,在某时某地,天地之间只有自然和自己的感受更接近了一些。
摘一小段我最喜欢的。“这只看着我的白头海雕没有活在过去,也没有活在未来。那样的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活在这一刹那,活在这个瞬间。而我也只凝视着当下的这个瞬间,一如许久以前的童年时代。……不断流逝的现在所拥有的永恒性,还有那寻常事所蕴含的深远,都教我如痴如醉。”
RichmondLib 图书馆 摄影 日本 海洋
漫画八卦文学小史 豆瓣
Les Classiques de Patrique
作者: [法]德尔菲娜·帕尼柯 译者: 万洁 2020 - 11
"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书,叫“99% 的人都读不进去 , 却值得一读的经典”。
你的书架上有积了灰的《伊利亚特》和人物名字都傻傻分不清的《罪与罚》吗?文艺青年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玛格丽特·杜拉斯,你兴致勃勃地把她们的作品买回来,然后束之高阁?当你面对这些经典名著不知该怎么读、该读哪里时,这本脑洞清奇、画风独特的漫画会帮大忙。
这本另类古怪、俏皮可爱、处处散发着幽默感的文学漫画,包含了 8 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借助既是“文学顾问”又是“搞笑担当”的小泥人之口,对作品、作家以及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帮你在有限的篇幅内轻松读懂大部头,找到通往文学世界的捷径。"
编辑推荐:
★漫画领读经典,是一块通往文学世界的敲门砖:古老如《伊利亚特》,厚重如《罪与罚》,晦涩如《奥兰多》……99%的人听过,但读不完、不读懂,本书让你成为那1%中的人。
★趣味八卦+花式吐槽:领读者小泥人,一个被文学耽误的段子手,用年轻人最喜欢的方式讲文学,干货与八卦齐飞。
★仅用十余页,就能读懂一部大部头:沉重的大部头在此“瘦身成功”。有限的篇幅内重点鲜明,故事主线,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一读就懂。
★书后添加延伸阅读,补充更多文学小常识:8页的延伸阅读,补充了一些漫画中没有的小常识、小八卦,并提供相关阅读书单。让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为之后的深入阅读铺路。
★随书赠送精美模切书签,让呆萌的小泥人形象陪伴你的阅读。
媒体评论:
"作者以古怪的幽默感搭配稚拙的线条,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令读者对文学经典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沉浸其中。
——丹尼尔·米拉,记者,职业撰稿人"
忍不住想打扰你 豆瓣 Goodreads
7.8 (23 个评分) 作者: bibi园长 南海出版公司 2021 - 9
随手一翻,嘴角一弯。
其实最珍贵的爱,就藏在很小很小的事情里。
◇ 超人气原创治愈小漫画“bibi动物园”首次结集成书!
◇ 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朦胧的好感、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点点滴滴的温柔,汇成一个更温暖的自己。
◇ 整个世界都在催你长大,但bibi动物园会一直守护你 的纯真。
◇ 一次次小反转,带来一个个小惊喜,读完一篇,暖一整天~
----------------------------
《忍不住想打扰你》是一本治愈系陪伴型漫画集,收录近两年发布在“bibi动物园”各平台账号上的42篇精选内容。这些小漫画以4-10格的篇幅为主,以暖萌的画风和戳人的对话,记录日常生活的暖心时刻。
bibi动物园是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有爱有趣的小故事,一次次小反转,带来一个个小惊喜。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朦胧的好感、陌生人的善意,点点滴滴的温柔,汇成一个更温暖的自己。
在bibi动物园,我们都是被爱着的。
越南旅繪手帖 豆瓣
作者: Rose 邱湘涵 台灣東販 2023 - 1
手繪溫度×實景照片×親身體驗
以超過200幅插畫帶你遊逛越南
胡志明市‧大叻‧富國島‧下龍灣‧美奈
用手繪呈現5大城市的在地風景
隨書附贈療癒插畫明信片&作者特製手機桌布
從沒想過,卻踏上了繪畫的道路。
一開始只是用色鉛筆在筆記本記錄回憶,
後來放上網路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食旅插畫日記,
藉由繽紛的色彩且充滿療癒感的插畫,吸引了許多粉絲。
2019年搬到越南生活後,也用插畫記錄下異國生活的每個瞬間,
包含當地朋友介紹隱身公寓頂樓的餐廳、
道地又合台灣人胃口的小餐館、
越南粉絲推薦的清新文藝咖啡廳、
巧克力控的甜點天堂、
街邊的法國麵包小攤、當地超市、周末市集……
一個個景點都在Rose的筆下化成療癒的景致。
以胡志明市為據點,前往南北越。
不只是分享在地美味,
透過探訪有悠久歷史的教堂、郵政局等建築,
也能一窺越南過去被法國殖民統治所遺留的影響;
而市立美術館內的展示的戰爭相關主題作品,結合越南諺語
「當敵人來到了家門前,就算是女人也得開門迎戰。」
更是讓人腦海浮現出持續長達20年越戰時代的景象。
除了居住的胡志明日常,
也前往富國島與動物近距離玩耍、
在美奈體驗荒漠中的飛車奔馳、
於花都大叻欣賞繡球花海、
到下龍灣挑戰獨木舟等,到南北越挑戰各式體驗。
跟著Rose的繪畫足跡,一同探訪旅遊書外的越南。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劃排序)
艾比大口吃越南/旅居越南人氣部落客
李佳芸/說走就走去找越南女神粉專版主
周欣毅/交通部觀光局駐胡志明市辦事處主任
輔大猴/漫畫家
凜小花/網路人氣繪畫講師
◎好評推薦
Rose色鉛筆手繪的溫潤層次,透過走訪越南大小巷弄,更顯越南風情與美食。──施宜新(旅居胡志明市繪本畫家)
2024年8月11日 已读
感觉在那住一个月,平时上上班周末出去玩儿应该蛮开心的。我之前觉得住在北美,要是问我什么菜我能天天吃的话,我估计会选越南菜。
VancouverLib 台湾 图书馆 绘本 美食
斜眼小狗 豆瓣
Le chien qui louche
作者: 艾堤安.達文多 译者: 喬一樵 大辣 2015 - 9
到羅浮宮,除了三寶,你看見了甚麼?
不論是顏色太過造作的夕陽,或是過度僵硬的靜物畫……
那些終其一生未獲肯定、籍沒無名的畫家作品,
究竟有何資格,與偉大的藝術品一同掛在羅浮宮的牆上呢?
甚麼樣的作品,可以送入羅浮宮?
作者艾堤安.達文多於繪製作品期間,幾乎跑遍博物館內每個角落,觀察作品、也觀察人群,最後選擇自己一貫的風格,關注羅浮宮中最不受注目的部分:名作旁受冷落的作品,和被當成隱形人的警衛,加入幽默的生活對白,將這兩者交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這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對貝農家三個大男人的描寫,他們一頭熱地希望將祖先所畫《斜眼小狗》展示於羅浮宮中,雖然粗野天真,卻流露出不矯揉造作的真性情。作者從這個角度切入,將學院派藝術與平民藝術、純美術與漫畫之間做出有趣對比,雖有碰撞但絕非銳利的批判,偶有嘲諷但並非相互否定。絕妙的取材與敘事方式,達文多讓他筆下的平凡,具有神奇的滲透力,直抵讀者的內心。
關於【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誰會想到,羅浮宮竟然會舉辦漫畫原畫展覽,並出版一系列的漫畫創作?
這個迥異於羅浮宮常態的漫畫創作出版計劃,並不只是一次文化機構與「新興藝術家」之間的委託創作,而是以自由創作的形式,邀請藝術家進行完全屬於個人的、原創的圖像式探索。因此這個活動並不限於某個特定媒材或風格,藉此向當代漫畫藝術的多樣性與豐富致敬,並映射羅浮宮館藏多面向、多重形式的本質。此系列創作計劃從2005年啟動,至今仍然進行中,囊括法、日兩國12位漫畫大師作品,包括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恩奇.畢拉(Enki Bilal)、荒木飛呂彥、谷口治郎等,為這次跨域合作留下珍貴記錄,也成為漫畫藝術愛好者注目收藏的一套夢幻逸品。
中文版目前已出版:《衝出冰河紀》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羅浮宮守護者》谷口治郎
森林100层的房子 豆瓣
作者: [日] 岩井俊雄 译者: 刘洋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6
住在森林附近的小音是个爱弹琴的小姑娘,一天,屋外传来了美妙的乐曲声,小音循着声音来到森林里,发现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这是一座100层的房子,房子里住着热爱音乐的小动物们,他们都在努力练习乐器,这是为什么呢?书中藏着许许多多种乐器……圆号、铜钹、小提琴、竹笛、吉他、非洲鼓……你还能找到更多的乐器吗?
石头剪刀布传奇 豆瓣
The Legend of Rock Paper Scissors
作者: (美) 德鲁•戴沃特 (Drew Daywalt) / (美) 亚当•雷克斯 (Adam Rex) 译者: 余治莹 文汇出版社 2018 - 7
阅读这个关于传奇游戏的史诗级故事,在孩子每天都在玩的游戏里,完成孩子的正向竞争观启蒙!
每个孩子都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现在,来读一读关于这个传奇游戏的故事,看看“石头、剪刀、布”在输掉游戏和赢得游戏时的表现吧!
这是一个让孩子们着迷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极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故事借由孩子们每天都在玩的游戏,帮助爸爸妈妈完成了孩子的正向竞争观启蒙——
“石头、剪刀、布” 在打败别人时,不趾高气昂,在被别人打败时,也没有沮丧和自我否定。跟着三位小伙伴一起,孩子们会发现,与自己的小伙伴共同享受旗鼓相当的欢乐,才是竞争和比赛的意义所在。
你离开之后 豆瓣
Dancing at the Pity Party
9.5 (6 个评分) 作者: [美] 泰勒·费德尔 译者: 尤采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如果你现在还在寻找有什么方法能帮你走这段路,泰勒想告诉你:“这本书是为了我、你和过世的人写的。”
这本书是插画家泰勒?费德尔写给母亲的回忆录。泰勒刚上大学时,她深爱的母亲便被诊断出癌症未期。一年后,母亲去世了。母亲走后,泰勒一直与悲伤共处,在人前强颜欢笑。直到了十年后,泰勒才决定敞开心房,用文字和画笔描绘出失去挚爱亲人、却难以向他人倾诉的感受。书中有着泰勒从小到大与母亲相处的温暖回忆、母亲从患癌到去世过程中令人心碎的琐碎小事,以及出失挚爱的母亲后却难以言喻的悲伤感受和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这本回忆录情感真挚坦率,又有小小的幽默,任何失去过亲人的读者都会感受到治愈。
2024年7月25日 已读
很感人,我一边读一边跟着流泪。失去过至亲或者好友的人们,或深或浅,想来某一刻感情是相通的。有时我看完一个新剧,就想,我的某位朋友若还在世的话,也许会一起追这个的吧。
VancouverLib 亲情 人生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家庭变奏曲 豆瓣
Home After Dark
9.4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斯摩尔 译者: 姚丽蓉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 - 5
原生家庭的不幸、边缘群体的艰难、校园霸凌的阴影……
模糊的身份与性向,一个男孩私密又残酷的青春体验
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获奖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书籍
入夜后,何以为家
◎ 编辑推荐
🌈美国男孩与中国家庭,酷儿群体与校园暴力,边缘小镇中边缘人的痛苦与失意
暗淡的战后美国,罗素与父亲为生计几经辗转,最终落脚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边缘小镇。敏感、缺少男子气概的青春期少年被排挤、霸凌,处处面临着无法融入的困境。只有为他送来饭菜的房东中国夫妇和那位向他示好的男孩沃伦,为他冰冷的生活带来短暂的温暖。
美国人与中国人、异性恋与同性恋……不同国家、种族、性取向的人们拼凑出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镇众生。
☔️一个伤痕累累的童年,一个男孩私密又残酷的青春体验
父母遗弃、校园欺凌、流言蜚语……罗素稚嫩的双眼见证了埋藏在亲情、友情以及社会深处的裂缝。罗素纵然内心有众多情感,也只有用冷漠来对抗生活的残酷。被抛弃和背叛的经历让罗素变得懦弱,而懦弱又让他反过来疏远对他好的人。但在内心最深处,他仍渴望着爱与被爱。
✍️简约的线条、灰色的世界,苦楚与伤痛的循环
冷漠、失望、仇视、悔恨、渴望……这些情感在《家庭变奏曲》的冷淡而克制黑白灰基调下,化作了轻盈的铅笔风格线条,背后却是沉重的现实。简洁的对话与清淡的灰色图像描绘出罗素内向又封闭的心理世界。分镜时而规整、时而流动,在完整展现罗素生活的现实世界同时,还将读者引入到这位青春期男孩千变万化的内心,直面他的执着与挫败、他懵懂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 内容简介
13 岁少年罗素被母亲抛弃后,和冷漠的父亲一同来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马什菲尔德小镇上生活。那里的生活对罗素来说并不轻松:他刚到学校就遭受高年级学生的欺凌,随后结识了拥有同样遭遇的同学沃伦。当为人善良的沃伦选择对他敞开心扉时,罗素却心生畏惧、选择逃离。之后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库尔特和威利,然而新的友谊也并非罗素想象中那么美好……
相较友情上的挫败,父母的遗弃更是罗素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而唯一真正关心他的,是他曾经的房东——一对中国移民夫妇……
◎ 名人推荐
“《家庭变奏曲》感人至深。戴维· 斯摩尔是当今大师级叙事者之一。”
——杨谨伦(Gene Luen Yang),《美生中国人》《拳手与圣徒》作者
“一个大师级的图像叙事者,精准地捕捉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青春期男生的内心世界。他们每天都不得不去想怎么逃避校园霸凌,这种感觉使我产生共鸣!”
——罗伯特· 克鲁伯(Robert Crumb),《起源之书》作者,地下漫画标志性人物
“戴维· 斯摩尔的新作《家庭变奏曲》不仅讲述了罗素的青春期,同时也讲述了每个人的青春期:它告诉我们应该信任谁不该信任谁,告诉我们同龄人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告诉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要成为怎样的人……一本精彩的作品,也是作者继《缝不起来的童年》后的另一杰作。”
——洛兹· 切斯特(Roz Chast),《纽约客》特约漫画家
“想象一下《蝇王》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两本书合为一体,甚至有着更多让人痛苦
的真诚。《家庭变奏曲》是一部让人不易忘怀的、充满意外的作品。简而言之,这本漫画有电影般的图像和令人炫目的绘画。”
——朱尔斯· 费弗(Jules Feiffer), 畅销书《杀死我妈妈》三部曲作者
2024年7月25日 已读
画风很残酷。唯一被温暖刻画的是中国移民家庭,只是阿姨被画成是传统的东方眯眯眼,眼睛永远是个缝。心里有倾诉欲望,却去跟没有同情心,不可能理解也不会尝试理解的同伴分享,然后进一步受到伤害,这是为什么呢。为了不孤独吗?
还挺美式青春的。
VancouverLib 图书馆 图像小说 漂在加拿大 美国
圖繪韓國料理 豆瓣
La Cuisine Coréenne Illustrée
作者: 露娜・京(Luna Kyung) / 安芝(Ahnji) 译者: 黃意閔 大塊文化 2022 - 1
讓人食指大動的韓食圖鑑
食材×食器×食譜×技巧×文化
一本搞懂韓國料理精髓
說到韓國料理你會想到什麼?
下班舒壓就要吃韓式炸雞配啤酒、回老家總是會扛回一大堆小菜、寒冷的街頭少不了誘人的辣炒年糕,還有因為《寄生上流》爆紅全球的炸醬烏龍麵⋯⋯回想韓劇、韓綜裡韓國人的生活場景,總是少不了這些美食!這些韓國料理不只好吃,也藏有滿滿的文化密碼等著我們了解——
➤ 不只三菜一湯,韓國餐桌上的小菜數量竟有玄機?
➤ 用手捧碗吃飯是大忌!筷子只能拿來夾菜?
➤ 吃飯如果約在菜包飯餐廳,代表我們之間不來電?
➤ 過生日必喝海帶湯,但大考前先不要!?
➤ 要如何用「聲音」來形容一道好菜?
從家常小菜、傳統美食,到街頭小吃,各種美食一應俱全
一秒到韓國,展開一場能吃下肚的文化饗宴!
本書內容涵蓋食材、食譜、手法、技巧、餐桌禮儀、歷史典故⋯⋯一切有關韓國飲食的文化、典故和大大小小知識都在書中,如果你對韓國飲食有興趣,這本書有一切關於韓食文化的解答!
➤ 美味的韓式炸雞怎麼炸?
➤ 要醃出道地的辛奇也有小技巧?
➤ 傳授常備小菜的四種基本技巧,簡單的食材就能做出豐富變化!
➤ 揭開韓國醬料的美味方程式,包飯醬、各式醃醬、沾醬,在家自己調!
豐富圖解配上簡單食譜,讓人人都能輕鬆上手、在家動手做,讓身為烹飪初學者的你,也能悠遊自在探索韓國飲食的文化與知識,邀請你一同探索迷人的韓食風情!
本書特色
★旅法韓國美食家精選逾60道韓食
《圖繪日本料理》姐妹作,內容淺顯易懂,一本寫給所有人的韓國料理全書!
★料理名稱中韓對照+全彩圖解
不只學做韓國料理,更是學語言、學文化!要了解一個國家,就從飲食開始!
★收錄地方特產+各地辛奇地圖
南北韓的泡菜有什麼不一樣?盛產柑橘的濟州島竟然連柑橘都能做成辛奇?一張圖看見韓國風土民情!
2024年7月24日 已读
中日韩的饮食相似之处还挺多的。但是有一点,作者说人家北韩美食比南韩少很多,是因为人家不对外开放交流所以美食总类少,感觉原因里面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餐桌礼仪和生活相关部分读来隐隐不适,加班啦,补习啦,女人不上桌啦,等谁先吃啦……东亚文化手拉手。
原来2022年出的书泡菜就不叫泡菜了,中文名称译作辛奇。本书作者绷住了坚持不谈来源和相似,只有一道菜讲明了是外来食物——元朝成吉思汗的鞑靼牛肉,不晓得是嫌弃呢还是抬举哈哈。
Richmond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美食
杀死一只知更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bird: A Graphic Novel
7.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哈珀·李 / [英] 弗雷德·福德姆 译者: 刘勇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本书为《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图像小说版本,由哈珀·李遗产委员会官方授权引进。
美国大萧条时期,南方小镇梅科姆,六岁的小女孩斯考特与十岁的哥哥杰姆,原本享受着宁静悠闲的夏日时光,却在不经意间,随律师父亲阿蒂克斯一起卷入了一桩不公正的案件。于是,成人世界的复杂和不完美提前在两个孩子面前慢慢展开,两颗纯净的心灵受到接二连三的震动……而父亲阿蒂克斯则为他 们注入了持久的力量。这股力量从此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不害怕面对偏见、不公甚至恶意,又能够温柔而坚定地守住心中的善良与正义。
这是一部永恒经典的成长小说,普利策奖和奥斯卡奖都不足以衡量它的价值。故事中的父亲阿蒂克斯·芬奇为成长教育提供了绝佳典范,在美国电影学会评出的“百年银幕英雄”中高居榜首。
2024年7月23日 已读
书名真是久仰,不过我少年时候不爱读名著,所以一直没机会翻开。
图书馆看到有图像小说,降低了门槛,就借回来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在夏天读完的书。开头大半让我想起来怪奇物语,和放暑假小朋友之间的独特又温暖的友情。后面的话,爹被塑造成了近乎完美。
物理大哥说他当年研究生院orientation也在书单里列了这本书,看来美国人也认为这是了解他们文化的一个入口。他觉得英文太多了看得头晕,翻两页放弃了哈哈。
VancouverLib 儿童 图书馆 图像小说 漂在加拿大
图说中国绘画史 豆瓣
Chinese Painting: A Pictorial History
9.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高居翰 译者: 李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4
本书是1958年由瑞士人史基拉策划的一套亚洲艺术丛书之一,以编入他当时已获盛名的欧洲艺术丛书。经喜龙仁推荐,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居翰获得了写作本书的机会,完成一部精简、创新、又具可读性的艺术通史。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 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自1960年首度出版英文、法文、德文版以来,它一直是西方最受欢迎的简明《中国绘画史》,不断再版。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大量名作,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实在的例子、具体的描述、渐进的叙述、专业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进入历史的轨迹。
高居翰写作的特点是直接从对画面的观看和体验入手,带领读者进入绘画史的理解,而不是套用文字记载的生平、风格等等来进行概念性的描述,这在三联已出版的几种学术专著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而这本书原本就是为西语世界的普通读者所写,比为专业读者所写的研究性著作更普及,对画面的分析也就更细腻。
2024年7月21日 已读
标记了“想看”,一晃十年过去了,呀。
我没有绘画的基础,所以有些地方只能尽力体会了。感触比较深的是,这些名画里面,好多的人物的刻画,都是minimal的。读的时候,我是先观察画,再回头来看解读,结果发现我常常把画里的人(们)给漏掉哈哈。就好像画家的技术,心境乃至理想,全都分配在了山水上,画块石头都比人物用心。而里头的一两个小人人,跟乐高拼图里头最后的点缀一般,可有可无似的。另外我好奇的是,如何才能解读出,画家在画的过程中,改变了心意呢?
我挺喜欢高居翰把一幅幅画拿到一个时代,以及画家本身的经历面前来映衬着鉴赏。篇尾学生对高居翰的描述让我脑补出了一位,满脸笑眯眯,叼着烟斗,听学生辩论的好脾气老爷子。有机会再找点他的书来读~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图鉴 漂在加拿大
回答不了 豆瓣 Goodreads
8.2 (129 个评分) 作者: 匡扶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10
每个深夜,睡前你想到的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
在漫长的日复一日里,你是否觉得生活挺没劲的,但在某个瞬间又生机勃勃、斗志昂扬起来?
爱情、工作和生活日常,是在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坚定无比的?
又是否有一个时刻让你觉得如此虚弱无力?
你对未来最美好的畅想是什么?
……
这本书试图描述这些问题,并给出一些解答。
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你呢?你有哪些问题?
把它们写下来,
十年后,二十年后,
看看时间会给你怎样的回答。
感动百万读者的11个小故事。
你有想过,当下你的生活里的难题,都应该如何解决吗?
对此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匡扶摇精准地捕捉到现代社会里人们最在意的问题:
爱情、亲情、事业、奋斗、房子、老年生活等等。
那些问答、对话和想法就出自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我们自己。
故事里描述的是我们当下最真实的想法、最直观的感受,也碰触到我们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正是这些真实和感动,让每一个故事都成为刷屏的存在。
一如我们无法逃过这个时代。
2024年7月18日 已读
我不喜欢最后一个故事,有点刻意深沉的感觉。
其他的,读着觉得真诚,偶然会有意外感。还不错。读这本是因为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偶然看到,图书馆逛的时候觉得眼熟,就抓回来了。缘分😃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生活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豆瓣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First Loves and Last Tale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 肖晓 / 周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2024年7月18日 已读
没想到老爷子已经去世快十年了。知道读的是遗作,总不免是带着伤感的。作者所有的观察,设想,思考……都会在这本书里画上句号。躁郁症的一篇读得我心有戚戚,“我们所处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多么狭小的山脊,而躁狂和抑郁的深渊在两侧张着血盆大口等我们坠落。”
说句题外话,读这类书常常让我觉得人真的是个spectrum。有的人要靠吃药,治疗药物或是毒品,来找到“自我”,而另一边,有的人,觉得摄入咖啡或是酒精都是对自我的损害和扭曲。这个对于自我的认知差别,多有意思。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神经科学 科普
数学的雨伞下 豆瓣
Le théorème du parapluie: ou L'art d'observer le monde dans le bon sens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卡埃尔·洛奈(Mickaël Launay) 译者: 欧瑜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 6
法国数学学会“达朗贝尔奖”得主新作
数学,是理解世界本质与万物关联的工具
◎ 编辑推荐
生活的故事 / 思考的乐趣 / 奇妙的亮点
现实中的挑战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你不知所措吗?
数学如同一把神奇的雨伞,让我们鼓起勇气走向真相。
·学会“解决问题”,体会理解世界的乐趣
什么是数感?大小、多少、高矮,该如何正确度量?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乘法”的还是“加法”的?
如何合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探索世界运转的齿轮
引力、维度、时空、黑洞,人类如何认知、探索这些基本而伟大的概念?
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本福特、闵可夫斯基……科学巨人们伟大在哪里?
◎ 书籍推荐
撑开数学之伞,享受思考之趣。
——汤涛院士
作者把数学比喻成一把理解世界的雨伞,实在是太贴切了。不敢探索世界的人,就没办法体会思考的乐趣;而不了解数学思考方法的人,就没办法看得更深远。
——范兴亚,北京四中数学社
幽默、严谨、想象、悬念,全都在这段从超市开始的快乐旅程中。这本书带我们走向无穷和更广阔的世界。易懂的例子、明确的解释、普遍的规律——我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数学!
——亚马逊读者
“惊讶”是哲学思考的起点,而“惊讶”总在观察世界之后。作者唤醒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敬畏,让我们对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反思。更可贵的是,这本书能引发读者的求知欲:了解更多,培养自己。这本书尤其应该推荐给那些不服输、爱学习的青少年!
——保罗•勒利弗埃尔,CultureTop书评人
◎ 内容简介
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现实经常会挑战我们的感官和直觉,让我们震惊不已。这时, 数学就像一把雨伞,当撑开这把雨伞时,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特的世界,有了迈向真相、 行走在谜团中的勇气;当收起这把雨伞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已大不一样,所谓的“理 所应当”和“显而易见”将被摒弃,现实背后隐藏的真相将带来巨大的启发。这就是数学的 力量。 从代数、几何到相对论,从温度计到黑洞,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阐释了如何更好地 思索、观察与理解世界。让我们带上好奇心,撑开数学这把大伞,在宇宙的奥秘中漫步,体 会解开疑惑后,如雨过天晴般的愉悦。
本书适合对数学、物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2024年7月10日 已读
我好反感评论这类书的时候说文科生理科生啊,什么毛病。读书的时候尽力去想象书中的analogy,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多一点在作者循序渐进阐述的一个个道理上,(哪怕仅仅是自己觉得)想通一点是一点嘛。不过到后面咋全在讲物理了,这数学的雨伞打起来,走过的是物理世界的大雨嘛哈哈。
我觉得数学是一扇又一扇的门,若能打开不同的门,我们便会窥见不一样的世界。作者有一句无关数学的评论我觉得很有趣,“这种绝对的、没有任何希望的主观性不仅限于颜色。或许味道、声音和气味也是如此。你尝到的咸味可能是别人尝到的甜味,你听到的低沉声音可能是别人耳中的尖利之声,你闻到的玫瑰香气可能是别人鼻中的丁香芬芳。生活也许只是一群各自谈论不同事物的人之间的一种巨大误解。”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数学 法国 漂在加拿大
随风去野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白关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1 - 6
🍃 编辑推荐
🚴当我们骑上车,开始一段旅程,起点和目的地都不重要,只有风中的旅程才是全部。
🚴 不要去找寻意义,去主动与世界相逢。
🚴 说走就走的骑行,一辆自行车,三年半时间游历中国,七本日记,四万多张照片,遇到野孩子乐队,遇到人生伴侣,看过ZUI美的日出和所有好天气,当你决心去做一件事,全世界的好运气都会落到你身上。
🚴 通过一个漫画人物狼苍苍,呈现了骑行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六个地方遇到的人和事,画风写实自然,不夸大生活的苦楚,不鼓吹旅行改变生活,展现了许多平凡人之间的温柔和善意,治愈人心。
🚴 追随着风的旅程,像奇遇人生,陪伴我们找到生活里一切快乐和不快乐的答案。
🍃 内容简介
2010年,白关辞掉了原画师的工作,决定骑行全国,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每天重复的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意义了。然后他花了三年半时间,骑行全国30个省份,画和写下了7本日记、拍下四万多张照片,从2014年至今,都在创作骑行绘本。
本书是他历经云南、西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六地的骑行手册,通过一个漫画人物狼苍苍,记录了这一路旅途所见的人和事,像狼苍苍一样勇敢而浪漫、独自上路的路,生活里好似只有爱与自由的野孩子乐队,想成为海鸥、始终活在路上的老谢,野蛮生长、独行五年的大侠老王……一个个人,一段段故事,狼苍苍作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旁观者,展现了种种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孤勇而果敢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很多温柔的瞬间,世界的善意。
你如果问,那他找到生活的意义了吗?或许这已经无关紧要,找寻意义或许最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主动与世界相逢的心。
2024年7月7日 已读
温哥华图书馆选书的水准还是蛮高的哈哈,这趟遇上很多很棒的书。
作者很幽默的呀,画画里抓住了关于大自然和人的无数生动细节。从骑行者的眼睛映衬出来的大好河山,谁读了不心动想要去走一遭。
看着里面描绘的骑行和住青旅的经历,我想起来爱参加火人节的朋友给我描述的情景,虽然发生的事大相径庭,也不乏有骗子行为,可此间陌生人彼此之间激励与共享的精神,诚恳找寻自我的旅程,莫名让我觉得相似,以及感动。
另外书里的一个小观察。咋有人可以每天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有个问题想不明白,许是关于人生,许是关于世界,然后突然决定抛妻弃子,离家出游找寻答案,还能被人敬佩并且奉为“大侠”。看到这里我笑了,你换个女的这么做试试看?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旅行 漂在加拿大
Brave New Words 豆瓣
作者: Salman Khan Viking 2024 - 5
“A timely masterclass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of learning in the AI era.”
—Bill Gates
“This book is required reading for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
—Adam Grant,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Hidden Potential and Think Again, and host of the podcast Re:Thinking
“Read this book. It’s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important account of how AI will transform the way we learn.”
—Walter Isaacson,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From the founder of Khan Academy, the first book on the AI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its implications for parenting, and how we can best harness its power for good.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the AI revolution is coming to education. In Brave New Words, Salman Khan, the visionary behind Khan Academy, explores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GPT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learning, and offers a road map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o navigate this exciting (and sometimes intimidating) new world.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Khan examines the ins and outs of these cutting-edge tools and how they will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learn and teach. For parents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success, Khan illustrates how AI can personalize learning by adapting to each student’s individual pace and style, identifying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offering tailored support and feedback to complement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struction. Khan emphasizes that embracing AI in education is not about replacing human interaction but enhancing it with customized and accessible learning tools that encourage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prepare students for an increasingly digital world.
But Brave New Words is not just about technology—it’s about what this technology means for our society, an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ors, guidance counselors, and hiring managers who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AI in education and the workplace. Khan also delves into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AI and GPT, offering thoughtful insights into how we can use these tools to build a more accessible education system for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2024年7月6日 已读
还行,我还以为最后他会跳出来说,没想到吧嘿嘿嘿这本书一半是ChatGPT 写的。
难得听这么新的书,怎么说呢,就是会觉得前方和AI并行的路,又光明动人,又惊险万分。
Libby 图书馆 教育 漂在加拿大 科技
藏狐砂冈先生 豆瓣
チベットスナギツネの砂岡さん
8.5 (8 个评分) 作者: (日)Q桑 译者: 陈文娟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0
百万读者催更的人气漫画,“残念猫”作者又一暖萌力作——藏狐先生来啦!
藏狐砂冈先生因长相严肃、沉默寡言,常被误认为是个“人狠话不多”的狠角色,其实却是位外冷内热的好好先生,总是默默善待着身边的一切:用小零食慰藉心情低落的同事、趁下属去厕所的间隙悄悄买单、在大热天为快递员递上一杯冰咖啡。作为父亲,砂冈先生更是一位合格的奶爸,独自抚养着女儿砂奈子,奋战在育儿第一线……
本书是漫画家Q桑继《残念猫》系列之后的又一人气力作,丧丧的画风中蕴含着抚慰人心的温柔力量,作家糸井重里特别推荐,称本书为“漫画史上最沉默的温柔”。
爱的缓刑 豆瓣
Le Sursis
7.8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皮埃尔·吉布拉 译者: 杜江鑫 / 方堃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7
战火中的炙热爱情能够战胜命运的玩弄吗?
德占法国下的乡村小镇如何在二战的阴影下喘息和抗争
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书商选择奖”
...................
※战火中的爱情炙热而珍贵,却难以换来命运的仁慈,徒留下无限唏嘘。
《爱的缓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爱人在看似平静的法国南方小镇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默默经受着正义和信仰的考验。爱情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慰藉,也是他们心中的火种,但这颗火种却未必能让他们逃脱命运的安排。
※写尽德占法国下的人物百态,带读者走进二战时的法国。
《爱的缓刑》以德占法国为背景,以一个平凡的乡村小镇为焦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精神状态和对时局的态度。抵抗组织成员、政府警察、亲德民兵、普通百姓,众多人物被作者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让读者看到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法国人民生活样貌。
※画面唯美、色彩丰富,展现法国南部小镇的迷人风光。
全书画面唯美,人物刻画精致细腻,风景描绘真切动人,用色丰富柔和,仿佛一本法国南部人物风光画册,给阅读带来美的享受,有极大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以二战重要战役推动情节发展,歌颂正义,控诉战争的残酷。
书中提到了若干二战时期欧洲战线上的重要战役,故事的情节被战局的变换所推动,人物的命运被战事的进展所牵引。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二战的历史,了解那个时代的放弃和坚守与今日相比有着怎样完全不同的分量。
...................
※内容简介※
1943年,第二次世纪大战正在欧洲战场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而法国政府已在德国法西斯的淫威下屈服。法国南方小镇的青年朱利安由于不满被政府强制送往德国做劳工,在半途中跳下火车,偷偷返回了家乡。他藏在一座被民兵查封的屋子中,靠姑妈的接济度日。从藏身之地,他能窥伺小镇中的各种动向:人们恬静的生活日常、女友的举手投足、抵抗组织的地下活动、德军和民兵的暴行……
在朋友的引导下,朱利安的思想渐渐成熟起来,开始帮助抵抗组织,同时他和女友相见,度过了一段浪漫甜蜜的秘密时光。外面的世界水深火热,乡下的小镇却静谧异常,这意味着朱利安和这里的人民被战争赦免了吗?或者,他们得到的只是短暂的缓刑?
...................
※媒体推荐※
吉布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因战争而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在读过《爱的缓刑》之后,谁还能认为漫画只是未成年人的消遣读物呢?作者笔下细腻的文字、绝妙的线条和色彩给整个故事覆上了一层浓浓的诗意,使它时而激动人心,时而又忧郁伤感。阅读《爱的缓刑》就是一种享受。
——法国亚马逊书评
说到《爱的缓刑》,书写特殊历史时期的浪漫爱情一向是吉布拉最拿手的。他总是能用优美的旁白和巧妙的对话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他的故事中完美的结合。此外,除去文字,我们不能不提到图面。他的笔触总是那么精致而优雅。在《爱的缓刑》中,他从金色的秋天画到洁白的冬天,再到鲜绿的春天,那是一片让人无法不爱上的风光。他笔下的塞西尔,柔美性感中同时具备柔弱和坚强的特质,那是一个让人无法不为之倾心的女人。《爱的缓刑》已经问世20年了,如今我们仍然能肯定地说:它在当代图像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Bdgest漫画评论网站书评
...................
※获奖记录※
1998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书店选择奖”
1998年法国尚贝里国际漫画节“最佳绘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