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
玫瑰的秘密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威廉·巴特勒·叶芝 译者: 黄声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什么时候繁星在天空四落而散,如同铁匠铺中的火星,然后消逝?毫无疑问,你的时光已经到来,你的狂风在劲吹,遥远,最为神秘而不可亵渎的玫瑰啊!
跟随叶芝的步履,寻找远逝的天真,感悟随时间而来的智慧,窥视生命有限的窄缝出生无限的冥想。我们将远离这阴部的尘世,跟随精灵的脚步起舞…… 当代最伟大的诗人,“爱尔兰的灵魂”、“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巴特勒·叶芝将带你领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爱尔兰,骑士、精灵、吟游诗人的精神家园,一个浪漫、爱情、幻想、理智、自然秩序、民间传统相交融的世界……
本书是叶芝散文性作品合集,展现了爱尔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秘密的玫瑰》中的故事围绕着“超自然与自然之间的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同时也展现了精神与自然秩序之间的斗争;《凯尔特的曙光》是叶芝所搜集整理出的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红发汉拉翰的故事》则是以主人公汉拉汉为线索的民间故事。
2013年5月30日 已读
奇迹时代的余温遗梦,阴沉凉寒天气滋养出的冷清清的诡秘。对火焰的爱惧,玫瑰开的是真理门亦是死亡门,红色,遮蔽在阴沉凉寒中,看到黑色的无家可归的游吟诗人。枯萎苍白嶙峋蹒跚,我且大笑,因为我还年轻,蜡烛一样在不断融化的世界,加百利从水中走出。
20世纪 英国 预言咏
隔壁女子 豆瓣
隣りの女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张秋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五则在追寻与放弃中摆荡、思索幸福或不幸、游走于信任与背叛,关于爱情与家庭的故事。 向田邦子以细腻的观察力剖析男女间的爱欲纠葛,深刻描绘猜疑、谎言与寂寞,在不尽的余韵中令人回味再三。 她怀着秘密的恋情猝然而逝,却为我们留下最美丽深刻的爱情佳作!因为无法拥有,才会渴望自由和独立。
向田邦子在该书中说:“女人一旦结了婚,这两样就全都失去了。不能够爱上别人,谈恋爱也成了滔天大罪,在以前甚至会被杀头。结了婚的女人,都是做好赴死的决心才谈恋爱的。”
2013年3月12日 已读 《春天来了》一篇最得我心,《隔壁女子》看得人心疼但结局如印度电影般落俗套,《核桃里的小屋》叫人哀恸。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一说言过其实,或者说根本不是一路的文风。
20世纪 日本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豆瓣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
8.6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btr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1
保罗·奥斯特自传作品,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寻。
2013年2月28日 已读 32岁。读书过程也包含着比较过程。记忆之书结构采拟法国实验派写法,非典型自传亦是一部个人思想史,而此等境地我还离得很远。
20世纪 美国
第五个孩子 豆瓣
7.7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多丽丝·莱辛 译者: 何颖怡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
《第五个孩子》是莱辛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充满哲理意味的“恐怖的好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当一个异于常人的孩子诞生后,和睦家庭随之发生的变化。莱辛将主人公班置放在一个渴望幸福、快乐、安定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在书中,大卫和海蕊一结婚后,渴望多子多福,生了4个孩子后,家庭生活和乐融融。但海蕊怀了第五个孩子班时,身体出现异状。等到班出生后,即具有蛮力,随时要攻击其他孩子,加上他的反应又异于常人。此时,整个家庭便面临重大的转变,家人日益陷入恐慌。父亲大卫终于无法忍受。将班送到了所谓的“疗养院”,在那里班受到监禁,并受到不人道的对待。终日牵肠挂肚的海蕊又将班接回家中,短暂平静之后的家庭再次陷入恐慌和怨恨。莱辛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和惶惑。
《第五个孩子》的续集《浮世畸零人》则描述了长大成人后的主人公班的遭遇,他对温情的渴望,对寻找同类的希望,无不令人伤感唏嘘。
2012年11月15日 已读
是翻譯的問題么,感覺保羅的事說得虎頭蛇尾的,不通順的句子也多,出版社該註意了。對於那個都是畸形孩子的收容所印象頗深,幾月或是幾年的疼痛難捱能消他們多少罪惡?這樣說來人間即是小地獄。
20世纪 英国
列克星敦的幽灵 豆瓣
レキシントンの幽霊
7.9 (3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9
《列克星敦的幽灵》是村上春树1991-1996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共7篇。
独处于郊外旧宅给人看家,夜半客厅里居然响起了恐怖的说笑声,捱到天亮去窥看却无人迹可觅(《列克星敦的幽灵》);肌肉冰冷的手指挂霜的“冰男”娶到了娇妻已是大幸,当上了冷库保管员也算是人尽其才,可他还不安分偏要去南极生活定居(《冰男》);近乎完美的妻子偏生有购衣癖,一个房间整个改建成了衣装室,待她死后那密密麻麻的衣服真叫他愁死(《托尼瀑谷》);“我”的好友刚被台风卷走,却又横浮在第二波巨浪的浪尖上冲“我”咧嘴一笑,这一笑吓得“我”四十年连游泳都怕见(《第七位男士》)……
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奇特、诡异,充满神秘恐怖色彩,与作者其它作品风格上较有区别,是他受美国文学影响的产物。其中《列克星顿时的幽灵》和《冰男》曾收入漓江出版社的短篇小说集《象的失踪》中。
卡车 豆瓣
Le camion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3
本书包括电影剧本、拍摄说明以及与米歇尔·波尔特的相关谈话。本次出版,补全了原作家出版社的中译本被删掉的后半部分。
由杜拉斯和影星热拉尔·德帕迪约扮演的两个角色坐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杜拉斯讲述着一部电影,电影里的女人搭上一辆卡车,与司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谈话不时切换到卡车绕着巴黎行驶和停下来让女人搭顺风车的镜头。德帕迪约就是卡车司机,杜拉斯就是搭车的女人。对一部潜在电影的口头描述和电影可能形成的图像两者并置起来。
跑吧!美乐斯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沈曼雯 / 叶婉奇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1
内含太宰治著名作品:
《斜阳》
《晚年》
《跑吧!美乐斯》
《东京八景》
《他已非昔日之他》
.
.
在《跑吧!美乐斯》中,太宰治从自我毁灭与冲突矛盾中走出,逐渐重新整理自己,回顾反省过去。
《跑吧!美乐斯》改编自古希腊神话,残暴的君主因疑心病滥杀无辜而激怒了纯朴的牧羊人美乐斯,美乐斯暗杀未遂而被捕,在被处决前美乐斯与国王约定给他三天时间筹办妹妹的婚礼,如果三天后不回来,自己最好的朋友将作为人质任由国王处置……到底是等的人比较痛苦,还是被等的人比较难过?
.
.
我装作老成,人人就传言我老成。
我假装是个懒汉,人人就谣传我是懒惰虫。
我假装不会写小说,人们就谣传我不会写。
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
我充阔,人人以为我是阔佬。
我故作冷淡,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
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不由得呻吟时,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我想和那些不愿受人尊敬的人同行。
不过,那么好的人可不愿与我为伍。
2012年11月9日 已读
這樣的才氣恣肆得讓人喘不過氣,即便翻成中文了仍是沉甸甸的字一個個往眼裡砸,絕望成那樣卻終究透露著沒落地主的懦弱,最終免不了一死也避免不了對他的嗤之以鼻,或許我是把虛偽的高尚當真實道德了。
20世纪 日本
浮世畸零人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多丽丝·莱辛 译者: 朱恩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浮世畸零人》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所著。《浮世畸零人》是《第五个孩子》的续集。莱辛叙述班离家出走后,过着流浪生活的故事。班四处飘泊,时时受人欺负、骗钱和利用。如毒贩詹士顿暗中利用班,在他皮箱内藏了毒品,走私到法国尼斯,以赚取巨款,而美国人亚丁,因班奇形怪状而带他到巴西拍电影。这些人只有将班当成工具,以遂行私利。不过,莱辛弘调人间仍有爱的存在。例如老妇人爱莲、丽妲、妓女德蕾莎都十分善待班。她们并没有将班当成异类,而是将他视同一般人。最后,班在巴西还被研究中心的史蒂芬抓走,以便探讨班这个异类。不过,十分关心他的德蕾莎却把他救出来。在结尾,莱辛以超现实的笔法,让班掉落于山谷中,并在空气中消失,而且暗示班已经回到他的异类族的怀抱中。
2012年11月1日 已读
這樣的存在最後總免不了一個死亡。但是,我們何嘗不都是這浮世中一零落的畸人?
20世纪 英国
忧国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9
编辑推荐
怪异鬼才最有争议的日本作家,生与死、活力与颓废的交织和循环,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尽美之境。
内容简介
日本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宁静与暴力,诡异与崇高,热爱与仇恨,欲望与纯洁,繁复与极简,都在日本艺术中得到极端化的表现,有时候甚至融为一体。而在文学上,三岛由纪夫就是最好的例子。
《忧国》是“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系列之一。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这四个故事,就像四个世界,每一个都色彩绚烂到极致,穿行其中,你要小心被吞噬。
2012年10月22日 已读
鮮花盛時的森林極好,憂國那篇讓人讀得不記得要吐息。餘下兩篇未免平凡了點,他還是適合細枝末節的小情緒,那些看慣的人事有過的念頭,卻衹有他寫得清楚。越是絢爛得歇斯底裡越是要死得肝腸寸斷,拭劍而刃菊才是美惡之本色。以大海喻愛之未知,直叫人要說『真的是這么回事呢。』
20世纪 日本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豆瓣
Other Voices, Other Rooms
7.9 (2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 李践 / 陈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2
本书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23岁时的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围绕着一名少年寻找自我的历程展开各方面的议论,对孤独、恐惧、爱情、寻根、成长等主题进行了探索。这是一部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诗意、奇特而复杂,其中充满了比喻和象征,是有声有色的文字游戏:华丽、璀璨,大胆地炫耀写作技巧,具有鲜明的实验性。作者将其思想用半隐秘的语言流动式地环环相扣地表达出来,显示了其对语言惊人的驾驭能力,被誉为“20世纪中期文学的试金石”。
2012年10月17日 已读
一个23岁时写的本子可以这样行云流水,我要么是再不敢动笔,要么是再不敢懒散了。
20世纪 美国
爱在蓝色时代 豆瓣
Love in a Blue Time
作者: [英国] 哈尼夫·库雷西 译者: 吴忆枝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1
《爱在蓝色时代》是库雷西一部风靡世界文坛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蓝色时代》、《我们不是犹太人》、《好的,宝贝》、《你的舌伸进我喉咙深处》、《照片,忧郁的你》、《我的儿子,宗教狂》、《厕所狂想曲》、《夜灯》、《近来》和《苍蝇》等十个中短篇小说。小说以描写爱情的体验为主,写出了当代人总在摆荡之间的爱情体验和选择。作者用东方移民的视角观察着西方社会,将人与人的关系与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些小说成功地捕捉了当代人的爱情情绪,在细致、诚恳的笔触下,在其对生命多变本质的了解中,存在罕见的美感,故事铺陈强而有力,艺术性很高。
2012年10月10日 已读
前几篇的感觉很惊艳,但从《我的儿子,狂热者》之后就基本那回事了。跳不出巴基斯坦英国混血裔的生活圈子,才华总归有限。
20世纪 英国
恶之花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钱春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3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正如诗集初版时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恶之花》“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
2012年9月22日 已读
评分是给编者的,我讨厌“要看到其中反抗法国政坛的一面”这种序文,狗屁不通。波德莱尔让我很有认同感,他看到腐尸时联想到恋人,是期待其永生的同时冷眼看她腐烂衰败的矛盾。他让我有和诗人睡觉的冲动, 完事后各自冲向自己的书桌,他写别西卜仪式的放荡形骸,我写世事无常四大皆空。一笑。
20世纪 外国文学三 法国 预言咏
老妓抄 豆瓣
7.8 (52 个评分) 作者: 冈本加乃子 译者: 萧云菁 重庆出版社 2012 - 6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
──川端康成
冈本加乃子以非常华丽绚烂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对生命的热情与渴望。
——文洁若
悲伤随着岁月年年加深,
我却越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川端康成最惋 惜的文学奇女
新井一二三最钟爱的作家
成熟名作她个性刚烈,生活奇特,却能以平稳细腻的笔触,娓娓叙述着女性的恋、稚、慈、灭,放射出飘邈慈悲的光环和蛊惑生命之极光。
她总是将头发梳成西式发型,穿着和服,带着忧郁 的表情。
她的唇,有如年轻女孩般微翘,
当嘴角分别往两边靠拢时,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度回到忧郁的表情。她的双手直直地垂在修长身体的两旁,走起路来就像在轻甩脚踝一般。有时她会一直逛着同一个地方,有时又像风筝线一样,突然飘到远处的卖场里伫足。除了大白天的空虚感之外,对于其他事物,她似乎毫无知觉……
累积财富之后仍充满生命活力的老艺妓,看中出入自家的电器行青年,在保障青年生活不虞匮乏下,让青年尽情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发明工作。描写同时拥有如清纯少女般天真无邪的思想、以及老女人的执着妄想,被称为首屈一指名短篇小说的杰作。本书收录日本国民必读作品〈家灵〉,描写怀才不遇的雕金师,对自己无法达成的梦想所怀抱的悔恨。收录冈本加乃子成熟期作品共九篇,深度凝视女性对性的感叹、没落望族的悲哀、生命的悲叹……。
《家灵》一篇选入日本教科书,为日本国民必读作品。
2012年7月26日 已读
一个女人也可以丰盛深奥如斯,不是不惊讶的。
20世纪 日本
寻羊冒险记 豆瓣 Goodreads
8.1 (13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 8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继处女作《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珠游戏》后的第三部小说,与上述两部作品构成“我与鼠”系列三部曲。小说极富寓言性与神话色彩,作者认为该小说的创作“顺利到最后,在恰到火候处止笔”。《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的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村上因此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赏。
一头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失踪了,它的宿主、黑社会头子命在旦夕。潦倒的东京青年职员无意中得到羊的照片,不料就此成了黑社会的胁迫对象,携着女友踏上了寻羊冒险之旅。在北海道的雪山绝地,他终于到了照片的拍摄者——不,那只是其阴魂,因为这位绰号“鼠”的朋友,已经与那罪恶之源同归于尽了。
2012年6月16日 已读
这分给得手可能紧了点。虽然这个故事设定,悬念度和隐喻说起来很到位,难能可贵的是这是村上第一个把握得住的长篇。作为一个短篇还写得磕磕绊绊的实在没资本说人家吧?总觉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更带感,哦,像徒手建了一个世界。这本就单薄了,什么神秘的黑社会老大,什么有能力统治日本的羊,空洞了吧?不过能感觉出来是1Q84的前身,村上君我没说错吧?艾妈,蚊子真闹。不码了。
20世纪 日本
奥丽芙·基特里奇 豆瓣
Olive Kitteridge
8.6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译者: 张芸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9
《大方》创刊号口碑佳作《药店》全本
一部易读而难忘的大师级杰作
关于孤独 关于悲伤 关于爱
荣获美国文学最高荣誉普利策小说奖
《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年度好书”
海岸,平静的克劳斯比小镇,脾气暴躁的奥丽芙·基特里奇有一个“好好先生”式的丈夫和一个与她日渐疏远的儿子,生活看上去水波不兴,却有股股暗流涌动。
在镇上,奥丽芙也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其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一个想自杀的忧郁青年,一个患上厌食症的年轻女孩,一个数年如一日在酒吧弹琴的未嫁女子……这些怀着饥饿、揣着梦想的人们,在欲望与寂寥之间挣扎徘徊。她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也分外清醒地咀嚼着人生的孤独和难堪。
作者以极富张力的笔触探索了作为生命底色的种种矛盾与悲哀,却也揭示了人生中毕竟抹不去的温柔与希望。
行文雅致,不断累积的情感深具震撼力,女主人公奥丽芙直率、有缺点但十分迷人。——普利策奖授奖辞
作品探寻的主题是世人对彼此微乎其微的了解,为了得到自己所求而奋不顾身的努力,还有微末事物中蕴含的救赎力量。——《人物》
2012年6月14日 已读
不能随随便便把爱放走,好像它是餐盘上一块等待分发的果馅饼,错过这轮还有下轮。不,如果爱就在眼前,要么抓紧,要么放弃。假如说,她的餐盘上曾经装满了亨利的好,让她觉得难以负荷,每次都主动拂去一点,那是因为她以前不懂得一个人人都该懂的道理:时间会冲淡一切的记忆和感觉。《一个跳芭蕾女人的故事》做最后修改的时候,把这本再读一遍。
20世纪 美国
小毛驴之歌 豆瓣
作者: [西班牙]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译者: 孟宪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7
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生于西班牙南部一个家道殷实的农家。中学毕业后,他从父命北上首都马德里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专业毫无兴趣,乃弃法从文,专心致志地从事现代诗歌的创作。他敢于突破旧体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一代新风,是名符其实的西班牙现代抒情诗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毫无矫揉造作之风,实为心迹流露,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有:《悲哀的咏叹调》、《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永恒》等。195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中篇散文诗《小毛驴之歌》在二十几个西班牙语国家中享有盛名,尤其深受青少年欢迎。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
2012年4月26日 已读
从译者最后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其受希梅内斯语言风格影响之深,又或者说这是西语的特点:肆无忌惮地描绘眼前的一切景象和心中所想,以看似最稚嫩和直接的语言;大胆地描写裸露的肉体和自己的情欲,但并不引起邪念。有时候我觉得,西班牙民族的语言是孩童的语言,它适合用来描绘景物,也适合写抒情诗歌。一个同学说这本并不如小王子好看,我表面上对此不置可否,但心里却觉得小王子终究有些法式的矫揉造作,那些道理那些无奈的语言,是圣埃克苏佩里要他说的,而非是他自己想说。但希梅内斯并不写大道理,他写一条路边的总是被欺负的癞皮小狗被一个粗暴的人射杀,但他不指责不讲道理不摆事实,他说,那人也在悔恨自己的粗暴,而小狗完好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他给普拉特罗拔掉蹄子上的刺,他给普拉特罗用树藤去掉嘴里的蚂蟥,那些都是真的,起码我希望都是真的。
20世纪 西班牙
发条橙 豆瓣 Goodreads
A Clockwork Orange
7.9 (85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伯吉斯 译者: 王之光 译林出版社 2011 - 7
Youth is bound to pass. No doubt about it. It is merely an illustration of animal behavior. Or rather, a trinket sold at street vendors, an iron-plated clockwork doll which walks once wound up. A Clockwork Orange is a fantasy novella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problem boy from the future society of Britain. He plunged into crime driven by adolescent hormone before he was deprived of his free will as punishment. When he reentered society after rehabilitation, he realized he was just a clockwork orange in the hands of God.
2012年4月19日 已读
透着暴力的黄,透着黄的暴力,看似维护治安的疗法,是为国家机器服务的手段。给人类以选择善恶的能力最后成为恶人,还是剥夺他们的权利使之成为顺民。当没有人能对恶做出恶的回应的时候,让他们成为这样人的人便是最恶的。没有1984的刻薄到位,却是另一种疯狂。
20世纪 英国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豆瓣
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谭立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3
母亲、二十岁的约瑟夫和十六岁的苏珊,正在位于租借地中央那所破败不堪的吊脚楼里艰难地生活着,而且不断地受到被地籍管理局收回这块租借地的威胁。约瑟夫的愤怒和爱情,苏珊的逆来顺受,某位若先生为勾引年轻姑娘而设的计谋……怎么办?母亲从未丧失毅力和希望,她精打细算,怀着一种谨慎、狡黠而清醒的热情策划着,她多么害怕与她的孩子们的最终分离——尽管她知道这是不可抗拒的。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法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谭立德女士根据伽里玛出版社1950年法文版新译。
2012年4月13日 已读
母亲希望的破灭结果是死,而她的死带给苏珊和约瑟夫的是离开平原的力量,这是不是另一种希望我不知道,但实话说我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她的愤怒和绝望。看评论说杜拉斯爱翻来覆去写自己的经历,在盐泽地建造堤坝的苦日子和一个矮富挫上床的事也是源自于此。我曾以为她的青年时代是在法国南部某风光宜人的地区度过,弹着埃尔拉钢琴吃着又少又精致的法国菜,笔下那些所谓支那的殖民地不过是度假消遣灵感的来源。可见我肤浅了。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描绘不来那种松软的地下埋葬的都是孩子尸体的话。也写不来那样的利欲熏心的嘴脸和可怜的命运。先这样吧,网卡爆了。
20世纪 法国
床笫之间 豆瓣
In Between the Sheets
7.9 (4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周丽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床笫之间》是麦克尤恩继《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是作家重要的成名作。本书共收七个短篇,与《最初的爱》一脉相承,却又更加成熟,更加大胆,更加尖锐,更加阴郁与绝望,更加现实又更加魔幻,也愈发逼近你拒绝观看的真相,挖掘你隐藏最深的意识深处的欲望与幻想。“恐怖伊恩”不折不扣的代表作。
一朵桔梗花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連城三紀彥 译者: 鍾肇政 林白出版社 1985
由於花朵的特色所致,歷史上總是有許多文人把花的形象借喻成個人或是生命的流轉凋零,而本書的作者也用同樣的方法把書中的小人物的生命和花做結合。這部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短篇作品集屬於作者筆下“花葬系列”的代表作,共收錄有《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蓮寺》、《菖蒲之舟》。
本書的背景時代位於大正與昭和初期,當中的人文景色與環境好像是作者的自行想像,然而作者卻能透過個人的書寫,帶領讀者進入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與風氣。或者正是處於時代風氣轉換的時空,裡頭的人情義理與生活風尚,標誌著舊時代人民情感的婉約與內斂,在作者含蓄不外顯的筆鋒之下,更能讓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小小情愫發酵。
書中的篇章主角多為黑社會與青樓女子一類人物,他們處於社會底層,近似於被整個大時代所拋棄。但是或許正是因為和社會環境的強烈對比,反而更突顯這些人物的渺小,進而帶出更深層的悲劇性與哀愁。連城三紀彥在小說中描寫複雜的人性因素,兼顧推理性與文學性,在兩相結合的狀況下,又加入出人意表的結局,或許這是別人津津樂道於他作品的原因。
以花的凋謝比喻生命之殞落,無法逃離的宿命之感濃厚地黏合於故事之中。人難逃一死,但如何在生命的某個地方發散出人生的熱力與激情,或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2011年12月8日 已读
每个故事都是一声日式的叹息。
20世纪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