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601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11年11月29日 已读
她是为什么老得这样快,突然就被时间摧残了,或者是带着时间回过头来以摧残之躯写修饰过后更为真实的自己。
20世纪 法国 需重读
平静的生活 豆瓣
La vie tranquille
8.3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文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3
这是杜拉斯的第二本小说。绝望的爱、时时笼罩的死亡,正是杜拉斯笔下永恒的主题。
偏僻的乡村中,弗朗索瓦丝在孤寂中渴望生活,渴求爱情。舅舅与弟妹私通,她向弟弟告发,舅舅被弟弟打死;弟弟的情人爱上了她的情人,弟弟绝望自杀;她逃离到海滨城市,却又在阳光灿烂的沙滩上目睹一个男人溺水身亡。感性而清醒的语言,笼罩在死亡阴影中的情节,生活就在表面的平静和内心的挣扎里缓慢又迅疾的逝去……
本书由北大法语系资深教授、博导王文融女士根据伽里玛出版社2003年法文版新译。
2011年11月28日 已读
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风格,但毕竟和她后来的不同,一切都纯粹得很。这本书是合我心意的,带了绝望的爱,显得完全没有道理。
20世纪 法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6 (338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喧哗与骚动 豆瓣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2011年4月8日 已读
第二部分没有休止的无标点使我没有读下去的兴趣。尤其在这静不下来的时间。会重新读的。而且,这样的经典,必须让我给五星。
20世纪 美国 需重读
蒂凡尼的早餐 豆瓣
Breakfast at Tiffany's
8.3 (5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 董乐山 / 朱子仪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10
清晨时分,纽约第五大街上空无一人,穿着黑色晚礼服,颈上挂着假珠宝项链,打扮入时的霍莉·戈莱特丽独自伫立在蒂梵尼珠宝店前,脸颊紧贴着橱窗,手中拎着一个牛皮纸袋,边吃着袋里可颂面包、喝着热咖啡,边以艳羡的目光,观望着蒂梵尼店中的一切……然而,霍莉心中真正“想”吃的,不是什么早餐,而是晋身蒂梵尼所影射的上流社会。霍莉这位外貌清秀俏丽的年轻女子,为了金钱,也为了完成她十四岁以来的梦想---和最爱的哥哥佛雷德一起到墨西哥牧马,她整日追逐名利,周旋在众多英俊的富豪巨子、政界名流之间,成了红牌交际花。为了赚取一小时五十美元的交际费,她甚至不惜到监狱与黑手党老大“社交”,直到某日楼下搬来一位言谈举止温文儒雅的男士。他本名为保罗·瓦杰克,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大作家,却仰赖有钱女人的“馈赠”维生。
两人同是拜金主义者,有趣的是,随着两人之间逐步的交往,彼此的距离就拉进了一点,而内心世界也多解放了一些,慢慢地,两个人萌生了一段相知相惜的情愫……坠入爱河的保罗·瓦杰克,洗心革面,不再做午夜牛郎,并向霍莉表露了爱意,霍莉却宣布巴西富豪追求她的消息。不久,霍莉邀请保罗共进早餐,并亲自下厨。从未做过料理的霍莉,边听着葡萄牙语,边在脸盆大的沙拉碗中,堆放了满满的莴苣,随兴地淋上橄榄油与红醋,接着,颇有韵律感地拌匀三者。
保罗向霍莉求婚,霍莉却顾左右而言他,自冰箱取出一瓶红酒,说她将和巴西人贺西结婚,虽然事实上,贺西尚未向她求婚。保罗再度向她求婚,她又说她准备了“墨雷”调味的鸡肉沙拉。压力锅这时扑扑作响,等到霍莉趋身向前想熄火时,只听到一声爆炸声,鸡肉与汤汁飞溅四处,霍莉情急之下紧抱保罗。即将远走巴西的霍莉,着手开始学习葡萄牙文,另一方面学习做拉丁美洲的菜肴。这道失败的“墨雷辣酱鸡肉沙拉”,似乎预言了她的美梦──建造一座巴西农场,当有钱的巴西家庭主妇──终将如泡沫般瞬间幻灭。然而,这顿高潮迭起的早餐,最终如何收场?
保罗·瓦杰克绝望之际,却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使得两人之间的恋情因祸得福。警方以涉嫌贩毒之名逮捕了霍莉。最后,霍莉戴着保罗送给她刻着蒂梵尼字样的戒指,怀抱着失而复得的小猫---或是她失去的浪漫天真,与保罗相拥于倾盆大雨中。毕竟!世间还有什么比和相爱的人,相拥一起吃顿“爱情早餐”,来得更甜蜜幸福的奢侈呢?
《蒂凡尼的早餐》的出版,有如一道亮丽的闪电划向战后的美利坚,引起巨大轰动,美丽的女主人公和风流倜傥的作者,立刻双双成为文坛的宠儿。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7项奥斯卡大奖,奥黛丽·赫本深植人心的完美形象将影片推上了影史经典,多年来魅力不减,始终让人众津津乐道。
这本书除卡波特的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外,还收入了最新发现的遗作《夏日十字路口》。
2011年3月20日 已读
更喜欢第一个故事。因为那像我。
20世纪 美国
卡车 豆瓣
Le camion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天天晚上拦汽车,拦卡车。然后她对车里的人谈她的生活。
每天晚上她对谁都是第一次谈她的生活,人家听进去多少,这个她不在乎。
在同一时刻什么都谈,也就是谈爱。
他们关在同一个地方,度过一段时光,难以转身,动弹不得。
影片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此。
也只是有了对方,他们两人才能说是存在的。
故事到此结束了。
2011年1月31日 已读 她写的总是浅淡的分离。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遇到,平添一点波澜。
20世纪 法国
毁灭,她说 豆瓣
Détruire dit-elle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毁灭,她说》讲的是森林边缘的旅馆中,两男两女的爱情四重奏。马克斯?托尔和施泰因都是阿丽莎的情人,两个男人又都喜欢上伊丽莎白?阿里奥纳。他们互不嫉妒,却嫉妒伊丽莎白和阿丽莎两个女人在一起。背景空茫无为,人物笼罩在浓雾里,陷人模棱两可和纠缠不清的关系中,笨拙地挣扎,试图活下去。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豆瓣
L'après-midi de Monsieur Andesmas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的主要内容是:昂代斯马先生坐在一个孤独的房子前,在一座孤独的山里。远处不断传来歌声,昂代斯马先生回忆着,他的爱,疯狂地付出,透射在一头金发的女儿身上。一个黑洞,深不见底。这样的疯狂,欲望。爱的欲望。产生于缺失与依赖的欲望。除了女儿,他不知如何安放心中漫溢的情感。一座房子不算什么,他有钱,他可以买。买下整座山,甚至整个小镇。只要女儿愿意,他能付出的他都愿意付出。只要,只要女儿不离开,不长大,不从他手里脱离变成另一个男人的宝物。是的,他有钱,很富裕。但是,他怎么买也买不到女儿的爱。歌声不断传来,一首爱情的颂歌,多么优美的旋律,仅仅是文字就可以让人听见天籁。昂代斯马先生不断构想女儿,那个在建好的露台上活动的她,那个在水塘边玩耍的他,那个贪馋的她,永远不会长大就连女儿的车停在了广场上都刻意不看:他拒绝失去。他顽强抗争。
2011年1月25日 已读
我想,如果她和纳博科夫合作,会写出真正的洛丽塔。
20世纪 法国
长别离 豆瓣
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8.7 (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陈景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长别离》的主要内容是:大家都在看着。在黛蕾丝和流浪人之间的闲人当中,有人接替黛蕾丝叫喊。但他没有听见近乎发狂的妻子的喊声。在位“顾客”与他擦肩而过,回头叫他。阿拜尔•朗格洛瓦转身,在沉沉黑夜里,他缓慢地、异常缓慢地举起双手,就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人们停止叫喊。黛蕾丝沉默了。阿拜尔•朗格洛瓦仍然举着双手,他完全僵住了,像等候枪决一样,他在等候。由于他所等待的枪决并未发生,他是否又产生了希望呢?突然,他拼命地朝塞纳河边逃去。一些旁观者去追他。黛蕾丝立在原地未动。远处传来汽车刹车声,是末班车吗?
2011年1月21日 已读
如果有一天你不记得我。
20世纪 法国
琴声如诉 豆瓣
Moderato cantabile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琴声如诉》内容简介: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安娜在同他谈话当中,自己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她自己所属富有的资产阶级社会中逃出去了,从对她冷漠无情的丈夫那里挣脱出来了。从某种情况看,她“包法利夫人”化了……一天,她没有带孩子,又一次去看望肖万,吻了他——他们都知道,仅此一吻即可,他们的爱情告终。
2011年1月21日 已读
实话说我没明白她的意思。可能是私情的题材让我盲目了。
20世纪 法国
广岛之恋 豆瓣
Hiroshima mon amour
7.1 (9 个评分) 作者: (法)杜拉斯 著,谭立德 译 译者: 谭立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广岛之恋》内容简介:一个法国女演员在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后的广岛邂逅了一名日本男子,两人产生一段短暂的爱情,引起了法国女人对往日恋情的回忆。
女人是来自法国的女演员,在她到日本广岛拍摄影片时,与一位日本建筑工程师邂逅相爱。然而此时两人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有妇之夫。女人的拍摄工作已经结束了,她就要离开广岛……这注定是一场被扼杀的爱情,短暂而永恒。
2011年1月21日 已读
对不起,我只是在你身上找到了适合的爱情。
20世纪 法国
直布罗陀水手 豆瓣
Le Marin de Gibraltar
7.1 (7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金志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直布罗陀水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不幸的男人,在意大利一个小渔村罗卡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决定抛弃女友和工作,跟这女人走。女人有一艘游艇,她的全部生活就是走遍世界寻找她爱过的直布罗陀水手。他上了船,他要邦她找到她的心上人。然而,爱情在这个想改变生活的男人和这个追寻旧爱的女人之间产生了。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他们的海上旅行在他们微妙的感情交流中度过。如果他们找到直布罗陀水手,那将是他们爱情的结束。
天堂对话 豆瓣
作者: [美国]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张文 北京出版社 2004 - 8
房龙的《天堂对话》一书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政治、音乐、地理等知识领域,同时,时间跨度也是相当大的。在《天堂对话》一书中,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想像力,不拘时空限制,采用古今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几十位在人类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这本书通过对邀请历史人物出席晚宴的情景描写,主动地烘托出了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铺述基础上不露声色地表达出自已的人生观和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可谓《天堂对话》的最大特色。从文学的角度看该书确有一定的研究与欣赏价值。并且,读一读这本书,既可以大致了解一批著名历史人物的情况,了解一些他们生存年代的社会背景,又可以补充人类文学方面的知识。当然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不过要想有所收获还需通过认真的思考。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与一些历史名人会面的有趣场景。他们中有孔子、柏拉图,还有伏尔泰、托马斯、杰斐逊等。本书主要介绍了同伊拉斯谟一起度过了一个极为愉快的夜晚、为伊拉斯谟安排房间,接待沉默者威廉和乔治・华盛顿将军、托马斯・莫尔爵士是老友伊拉斯谟的贵客、我们惊喜地结识了巴赫家族和勃鲁盖尔家庭、幸会语言文学艺术大师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比斯尼亚和昔兰尼加两大主教让我们重返即将被遗忘的世界、笛卡尔和爱默生的到来使我们忘记了上周的不快、风流女性:伊丽莎白女王与西奥朵拉皇后、罗伯斯兹尔和托克马达带来一场难忘的噩梦、佛陀致歉等内容。
2011年1月10日 已读
如果不是他那个悲剧的写孔子,我会毫不犹豫给五星。而因为这篇,我发现他更多的还是有一种历史的片面观,有时我对这种片面是深恶痛绝的。即便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一个片面。
20世纪 美国
1984 豆瓣
9.4 (25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周静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9
1949年6月,《1984》在英国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60年来,《1984》对全世界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英国《卫报》、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英美法德多国将此书列为中学生必读书。
此外,《1984》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音乐刷、网络版连环漫画,甚至还有一档红遍全世界的电视真人秀《老大哥》……英国调查表明,乔治·奥威尔仍是当今最受同行热爱的作家。
2011年1月10日 已读
就是他妈的共产党。人类就是战胜不了自私,承认了吧。
20世纪 英国
大眼睛的女人 豆瓣
Mujeres de ojos grandes
作者: 〔墨西哥〕安赫莱斯·玛斯特尔塔 译者: 詹玲 译 / 段若川 校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9
每一轮圣洁的月华下,每一个大眼睛的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你,也是这世代相传的奇女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本书缘自一段真实的经历。作者的女儿幼年时曾患重病,昏迷不醒达数天之久。为了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世代相传的奇女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生活值得她付出努力活下去,作者从家族故事中取材,并发挥想象力,在女儿床边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传奇。讲完三十九个大眼睛女人的故事后,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女儿健康地活了下来!
《大眼睛的女人》有如一幅充满魔幻色彩的拉美女性群相,睿智幽默,热烈奔放,性感撩人。
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 豆瓣
Pantaleón y las visitadoras
9.3 (6 个评分) 作者: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孙家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一位刚被擢升为陆军上尉的潘达雷昂,接受了一项为秘鲁军队创建性服务的绝密任务。为了严格执行分配给他的任务,潘达雷昂全家搬到了位于森林地区的依基托斯市去完成使命。他鬼迷心窍,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结果反而使得他自己运转起来的机器出现了险情。1973年出版并拍成影片的《劳军女郎》的故事就这样启动了。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利用这个故事暴露了相对于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而言号称典范制度的虚伪性。可以说,这部小说相对他所有作品来说是一种转型,显示了作者在文学里运用戏谑和幽默的才能,从而也就丰富了他的文学天地。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豆瓣
Veronica Decide Morrer
7.7 (67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保罗·柯艾略 译者: 闵雪飞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二十四岁的维罗妮卡厌倦了死水般的日子,决定服药自杀。 醒来时,她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家精神病院,四肢捆绑、一丝不挂,并且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只剩下最后一周时光。 在与疯人们的相处中,她出乎意料地体验到人生的欢愉和真实的自我,深深爱上梦想成为画家的英俊男子爱德华。生活的热望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 可是,已到尽头的生命如何挽回?
祖与占 豆瓣
Jules et Jim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亨利-皮埃尔·罗什 译者: 夏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一九零七年,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
他们的生活里有许多女人,所有的女人都很美丽,他们有时候自己发现,有时候互相赠与:因为他们两个除了使对方高兴以外并不想别的。
经过绿西、杰特薇德、欧娣、玛歌塔之后,出现了凯茨。她们之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
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
他们经历种种幸福和怀疑、嫉妒和背叛、天堂和地狱。
但是,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7.9 (348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于1981年,是雷蒙德•卡佛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本书由十七篇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如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这些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
2010年12月17日 已读
爱情不过是一种精神错乱。
20世纪 美国
海边的卡夫卡 豆瓣 谷歌图书
海辺のカフカ
8.5 (14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其它标题: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