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豆瓣
10.0 (9 个评分) Jascha Heifetz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4年9月3日 出版发行: The Heifetz Collection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Smetana: Má Vlast 豆瓣
9.8 (8 个评分) Rafael Kubelik /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7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Orfeo
Borodin: String Quartets Nos. 1 & 2 豆瓣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22日 出版发行: Chandos
玻罗定小传--- written by 陈方騮
玻罗定(Borodin, Alexander Porfir'yevich)
提到玻罗定,似乎应该要先介绍一下「五人组」(The Five)。 所谓「五人组」指的是十九世纪时的五位俄国作曲家,包括:巴拉基雷夫(Balakirev)、玻罗定(Borodin)、库宜(Cui)、穆梭斯基 (Musorgsky)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
这五个人都不是科班出身的音乐家,如玻罗定即同时为一名优秀 的化学家。以巴拉基雷夫为首的这五位作曲家致力於发扬俄国的民族音乐,并在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建立自由音乐学校(Free School of Music),与由安东?鲁宾斯坦所创立沿袭德奥学院派传统的圣彼得堡音乐院(St. Petersburg Conservatory)呈现明显的对立 状态。此种衝突后来则是由柴科夫斯基将二派所长融合於他的音乐创作之后,才使俄国的音乐发展日趋统一。而「五人组」此一名称是在西 元1867年由俄国的乐评家史塔索夫(Stasov, Vladimir)首先使用了 mugochaya kuchka(''The Mighty Handful'' 强力集团)一词而来。
玻罗定是俄国贵族盖地亚诺夫(Gedianov, Luka Stepanovich) 亲王的私生子,他的姓氏是因为将他登记於王子家中农奴名下所致。他的母亲安东诺娃(Antonova, Advot'ya Konstantinovna)专心在 家中教养他,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语言,包括:德文、法文、英文及义大利文。八岁时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他的才能,他能立即在钢琴上 弹出听到军乐队所奏出的曲调,为此他的母亲又特别请了军乐队队员来教他吹奏长笛,培养他在音乐方面的兴趣。
同时他对科学研究也有高度兴趣,西元1850年他进入医药外科学 院就读,第三年时成为俄国化学之父齐宁(N. N. Zinin)的学生, 1856年完成学业。接下去的数年间,由於学术研究的需要,他前往欧洲的布鲁塞尔、巴黎、海德堡、热那亚及罗马等城市,直到1862年9月 才又安定於家乡圣彼得堡,任教於母校。他在这段时间裏的音乐创作有限,且受德国音乐影响甚大。
1862年他认识了巴拉基雷夫,在巴氏的影响之下,玻罗定又开始 创作乐曲,而且是属於真正的俄罗斯音乐。由於他仍相当认真於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因此无法花下许多时间於音乐创作上,只留下数量 有限的作品,较为人所知的有二首交响曲、二首絃乐四重奏曲及最著名的管絃乐曲《中亚细亚草原》(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他并写了四齣歌剧,其中大家熟悉的应该是《伊果王子》(Prince Igor),玻罗定从1875年就开始著手谱写这首作品,然而一直到他过世 (1887年),仍未完成全曲。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六曲) 豆瓣 豆瓣
9.8 (71 个评分) 史塔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所有演奏版本中,最爱还是史塔克1992年在RCA的录音。”日本乐评家武田明伦如是推荐。在1999年的“名曲名盘300”中,此录音版本更名列第5,乐评界与古典发烧友一致高度评介!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史塔克、罗斯特罗波维奇、傅尼叶、马友友等无数大师都屡次争相诠释这一纪念碑式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经先后五次灌录巴赫的这一惊世巨作,都获得了极好的评论,并为他带来了1998年度葛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荣耀。本专辑收录的是他在70岁高龄之际,于RCA灌录的第五次录音。史塔克认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能更接近这套乐曲的真理。
对比以前的四次,此第五次演奏里,细节更多,表现也更精确,史塔克在展现着他的速度与演奏力度的同时,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风格诠释着,琴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毅。
马友友:独奏YO-YO MA Solo 豆瓣
马友友 类型: 古典
《马友友:独奏》时空是古典的,灵感是现代的,Whisky是浓烈的,大提琴是优雅的;五个不同国度的音乐片段,在马友友的巧妙诠释下,虚构的隔阂,拉出深刻而绵延的感情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忽新忽旧,带给你多层次的优雅与时尚。虽然SOLO是丝路计划的一小步,却是友友热切的邀请你加入“丝路会员”的一大步。所以请你放松自己,想象自己迷惑在友友大提琴中,享受特调“民歌味”十足的美国咖啡,搭上“中国小调”的东方快车做一趟丝路的华丽冒险,一路上或许你会听到和蔼可亲的奇怪叔叔“齐尔品”跟你聊聊他的中国体验,或许你还会认识一位来自“塞拉耶夫的大提琴手”聆听那段丝丝入扣的动人故事,一同落泪,顺利抵达终点,等你一同买醉,进入东方式幻想中。



☆突破格局的优雅大碟、超越世纪的多元风格
☆收录五个不同国度的音乐片段,你可以看见一幕幕东西交融的故事。
☆展现不同以往的民歌马友友
☆收录中国音乐家盛宗亮为他所改写的《七首中国小调》
☆古板不落后,复古又新潮将带给古典音乐全新的音乐概念专辑

聆听马友友的琴声——感受自然、和谐、清新、极致的东方韵美。全新专辑《独奏》——带给你跨越东西文化的新鲜感受!!

01 MARK O'CONNOR Appdlacbia Waltz 马克·欧康诺:《阿帕拉契华尔兹》(民歌马友友)
02—08 B RIGHT SHENG Seven Tunes Heard in China 盛宗亮:《七首中国小调》
Ⅰ.Seasons 四季谣
Ⅱ.Guessing Song 猜谜歌
Ⅲ.Little Cabbage 小白菜
Ⅳ.The Drunken Fisherman 醉渔翁
Ⅴ.Diu Diu Dong 丢丢铜仔
Ⅵ.Pastoral Ballade 牧歌
Ⅶ.Tibetan Dance 西藏舞曲
09 DAVID WILDE The Cellist of Sargjevo 戴维·怀尔:《塞拉耶佛的大提琴手》
10—13 ALEXANDER TCHEREPNIN Suite for Solo Cello 齐尔品:《大提琴组曲》
14—16ZZOLTAN KONALY Sonata for solo Cello,Op.8 高大宜:《大提琴独奏鸣曲》
2014年3月3日 听过 唔……怎么感觉挺奇怪……奇妙呢?中国小调也是,小白菜什么的- -
Classical cello 马友友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 豆瓣
Herbert von Karajan / Christoph Eschenba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DG
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 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 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音乐意气风发, 主部主题坚定有力,副部主题优雅柔美。 整个乐章旋律虽然平稳,但渐渐装饰得异常华丽,主奏钢琴的技巧性很强。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A大调,2/2拍子,三段体。 曲调抒情、柔美,平缓如歌的主题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钢琴若无其事地奏出了回旋主题,显得非常轻快,错落有致的节奏显得朝气蓬勃。随后是管弦乐充满气势的反复,主奏钢琴在发展部分,充分体现出作者日趋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后,在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下,全曲结束。
---------------------------------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 (作品56号) 与那些具有反映历史重大题材与博大精深充满人类至爱、每个音符都迸发着思想火花的交响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这首《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愤世嫉俗的贝多芬在写作他的《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取悦于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的主要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而创作.这位鲁道夫公爵曾经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曾经给予过贝多芬以极为丰厚的报酬与物质资助, 从而使贝多芬能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而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确实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遂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 以示回报.运用什么体裁写作使贝多芬大伤脑筋, 虽然当时公爵已做了贝多芬多年的学生, 但据资料证实, 鲁道夫公爵的琴艺仍属极为一般.贝多芬为了让这位特殊的学生能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中具有显山露水公开上台演奏的机会与能力, 于是在反复思量后便决定采用以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创作.
《三重协奏曲》(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形式与大型的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形式.虽然这一形式并非由贝多芬所创立, 并且这首乐曲的艺术成就和音乐价值在音乐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经典之作, 但是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却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Classic Yo-Yo 豆瓣
9.3 (6 个评分)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9月18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al
SONY CLASSICAL最近特别从马友友历年获得格兰美奖与奥斯卡金像奖肯定的许多张专辑中,精挑细选出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曲目,完成了这张马友友20年来最完整的精选集。堪称是让乐迷接近马友友音乐魅力的最佳入门教材。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干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发烧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
惟一巴羅克 / 馬友友演奏巴羅克大提琴曲 豆瓣
9.4 (7 个评分) yo-yo ma 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馬友友在一九九三年接受荷蘭音樂會大會邀請,前往演出。馬友友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一直在尋找各種靈感以增加他對大提琴演奏的認識,音樂會大會堂的邀請,讓馬友友興起了以古樂器探討大提琴的念頭。因為荷蘭正是近代古樂演奏的重鎮,於是他提議邀請傑出的古樂指揮家兼管風琴 家湯庫普曼率領他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樂團與他合奏。結果於是造就了這張馬友友錄音生涯中獨一無二的專輯。為此,馬友友特別請英國著名的古樂製造家將他手中的史特拉第瓦里琴改回巴洛克琴的型式:琴弦間距拉大、琴馬變厚且將四弦拉在一個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腸弦、弓也改成大弧度的古弓。而為此馬友友更煞費苦心的調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風格,讓自己在本片中完全變成一個專門的古大提琴演奏家。
本片中馬友友演奏了兩套不同風格的樂曲:第一套是由庫普曼依巴哈作品所作的改編曲。庫普曼特別為馬友友改編了一些知名或少為人知的巴哈清唱劇作品,身為巴哈清唱劇全集錄音貢獻者之一,庫普最深知這些樂的睛妙之第,他的改編,不僅讓馬友友古大提琴演奏充滿迷人的美感,更讓人對巴哈這些優美的音樂有了新的體驗。片中庫普最選了一首包凱利尼最常為現代大提琴家演奏的協奏曲,這質是音樂學者葛魯茲將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作品。另一首則是極少為人演奏的作品,這也是從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曲子。庫普曼在此為馬友友寫了極為艱難的裝飾奏,馬友友的演奏讓他驚歎不可能!
金色卡拉扬 karajan gold 豆瓣
赫伯特 冯 卡拉扬 herbert von kajaran / 安娜 苏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金色卡拉扬》为庆祝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大师之一赫伯特·冯·卡拉场诞辰100周年,DG公司推出了名为《金色卡拉扬》的精选集,专辑收录了卡拉扬指挥的《卡让》前奏曲,莫扎特《小夜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拉威尔《波莱罗》,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等老少咸宜的古典名曲,想要认识卡拉扬的伟大指挥艺术,《金色卡拉扬》堪称最佳选择。
2014年2月20日 听过
有好多“最爱”的曲子,感动哭了TAT(不过,说不定这就是最大众的口味吧……)
Classical Karajan
大江光の音楽 豆瓣
海老彰子 / 小泉浩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10月21日 出版发行: コロムビアミュージック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2013年10月14日 听过 大江光,大江健三郎之子,正常标准评判下的智障人士,同时也是一位作曲家。当初在书中读到这些事情时,曾想象他的音乐世界会是怎样的世界。却没想到,是这样恬静而优雅的古典小品,觉得很意外,也感到不可思议。音乐真是能够跨越阻碍的奇妙语言。
Classical 大江光 日本 纯音乐
马克西姆:钢琴名作变奏曲1&2 豆瓣
9.2 (5 个评分) Maksi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马克西姆:钢琴名作变奏曲1&2》是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为EMI古典制作的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专辑包含了古典和流行的两个主题。专辑是由包括尤斯、赫吉克、托加·卡什夫等在内的国际知名的制作人和作曲家与马克西姆在英国和克罗地亚共同完成。

特别推荐:马克西姆还以帕格尼尼的旋律为基础,为这张专辑创作了一首曲子《飞絮曲》,这首曲子放在包括里斯特的《死之舞》、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和斯克里亚宾的《升D小调钢琴练习曲》这些非常受欢迎的古典作品当中仍然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颠覆古典旋律,变奏华美乐章。EMI 钢琴魔术师-马克西姆 2005年最新完美大碟《钢琴名作变奏曲1&2》。

art I 第1部分
01 kolibre 蜂鸟
02 piano concerto no.1 in b flat minor.3rd movement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03 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04 totentanz 死之舞
05 olympic dream 奥林匹克之梦
06 amazonic 亚马逊之魂
07 'leeloos'tune 利鲁的主题
08 procession of the sardar 高加索素描:沙达的行列

Part II 第2部分
09 bohemian rhapsody 波希米亚狂想曲
10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展览会上的图画
11 etude in d sharp minor.'patetico' 升D小调钢琴练习曲
12 nocturne in e flat maior 降E大调第2号夜曲
13 aria from goldberg variations 戈德堡变奏曲中的抒情调
14 pagrag 飞絮曲
交响情人梦 最终乐章 原声带 豆瓣
9.7 (12 个评分) 郎朗 Lang Lang
发布日期 2009年12月9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関連キーワード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飯森範親(cond) のだめオーケストラ セルゲイ・エデルマン(p) チェコ・フィルハーモニー管弦楽団 ズデニェク・マーツァル(cond) ロンドン・フィルハーモニー管弦楽団 ラン・ラン[郎朗](p)
2009年12月公開の映画『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最終楽章』の中の登場楽曲をくまなく収録したオフィシャル・アルバム。 (C)RS
初回特典有(初回生産分のみ特典)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映画で遂に完結!全新録音のオフィシャルアルバム。世界最高峰“ラン・ラン”参加!
原作コミックはもちろん、ドラマ化・アニメ化と大きな社会現象をも巻き起こした「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が映画化、遂に完結を迎えます。ストーリーはスペシャルドラマの続編として、のだめと千秋の音楽的な成長、そして二人の恋の行方を中心に進んでいきます。はたして、二人の恋のフィナーレはどういう結末を迎えるのか?フランス・チェコ・スロバキア・オーストリアにて撮影された映像で、テレビシリーズでは描ききれなかったスケール感、そしてオーケストラ生演奏さながらの大迫力の演奏に胸が震えます!
前・後編の2作品として映画化される完結編で使用される楽曲は全て新録音され、オーケストラはもちろん登場楽曲を隅々まで再現。2006年結成以来多くのレコーディング、コンサートで精度を高めてきた飯森範親指揮“のだめオーケストラ”他が演奏します。そして“のだめ”の劇中ピアノ演奏には、世界最高峰のピアニスト“ラン・ラン”が参加!自由奔放かつ繊細、そのレパートリーの多彩さと観客を魅了する演奏で世界を魅了し続けるラン・ランは、まるで“のだめ”自身とも。当初は協奏曲の録音のみを考えていたスタッフですが、劇中の“のだめ”の演奏はすべて自分が演奏したいという想定以上の嬉しい申し入れにより、映画前後編にわたる“のだめ”のピアノは完全にラン・ランによるパフォーマンスという奇跡が実現しました。
本作は、その劇伴曲をくまなく収録するオフィシャルアルバム。なんと映画公開前に発売されるため、作品に思いを馳せながら公開を心待ちにお楽しみ頂けます!
卡拉杨百分百 豆瓣
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2月5日 出版发行: Phantom Sound & Vision
为了使更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更广泛地欣赏与了解卡拉扬这些经典演奏,EMI唱片公司特别从他众多的录音中精选出了一套由六张唱片所组成的《卡拉扬百分百》,这些作品都是卡拉扬指挥生涯中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这100首乐曲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充分表现出卡拉扬指挥艺术的多样性。鉴于monsolo乐友还未发布卡拉扬EMI录音全集之管弦乐作品中后部分,又查阅了AnyMix乐友的百分百系列全集计划中未列出这套,故斗胆在此发布。
2011年12月4日 听过
最初找来这套专辑是因为想听听gypsy maid的原版,结果呢……【铁砧大合唱】太有感染力了有木有````和Rin酱一同迷上了T.T`````嗯,整套专辑都相当经典,听【溜冰圆舞曲】会不会又很感慨……_x000d_
Classical Karajan Opera Orchestra
Chopin: Nocturnes 豆瓣
9.7 (47 个评分) Maurizio Pollin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5年11月14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进口CD:肖邦 18首夜曲》“钢琴诗人”肖邦是著名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浪漫派的代表人之一。肖邦的一生虽然仅短短的三十九年,但他的创作延续了三十年为人类留下了相当数量的艺术珍品。

Disc 1
01 Nocturne No.1 in B flat minor,Op.9 No.1
02 Nocturne No.2 in E flat,Op.9 No.2
03 Nocturne No.3 in B,Op.9 No.3
04 Nocturne No.4 in F,Op.15 No.1
05 Nocturne No.5 in F sharp,Op.15 No.2
06 Nocturne No.6 in G minor,Op.15 No.3
07 Nocturne No.7 in C sharp minor,Op.27 No.1
08 Nocturne No.8 in D flat,Op.27 No.2
09 Nocturne No.9 in B,Op.32 No.1
10 Nocturne No.10 in A flat,Op.32 No.2

Disc 2
01 Nocturne No.11 in G minor,Op.37 No.1
02 Nocturne No.12 in G,Op.37 No.2
03 Nocturne No.13 in C minor,Op.48 No.1
04 Nocturne No.14 in F sharp minor,Op.48 No.2
05 Nocturne No.15 in F minor,Op.55 No.1
06 Nocturne No.16 in E flat,Op.55 No.2
07 Nocturne No.17 in B,Op.62 No.1
08 Nocturne No.18 in E,Op.62 No.2
09 Nocturne No.19 in E minor,Op.72 No.1
马克西姆:精选集 豆瓣
9.6 (10 个评分) 马克西姆 / Maksim Mrvica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20日
《马克西姆:精选集》是来自克罗地亚的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马克西姆的专辑被誉为最畅销古典跨界唱片,他曾荣获克罗地亚格莱美博灵奖颁发的4项大奖,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马克西姆甚至被邀请作为博灵颁奖盛典的开场表演嘉宾——这是一项有史以来从未被授予一位古典音乐家的荣誉,他的演出获得了轰动。他先后到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表演,略带东欧国家的忧郁气质令人无法阻挡。出色的外型加上精湛的琴艺,所到之处都获得热烈反响。日本媒体称他“钢琴王子”,香港媒体则叫他“师奶杀手”,人气超旺。
马克西姆用特殊的方式来阐释古典音乐,并坚信他的音乐一定能够引起年轻乐迷的共鸣。为了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欣赏他的音乐:“我希望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的情境。”于是在马克西姆的现场演奏中,观众会看到激光束、干冰、电视墙…等等非常摩登的视觉效果。同时,他优雅的姿态和最具时尚的衣着,让年轻人疯狂不已!最重要的是,他坚信音乐本身的魅力。
2009年马克西姆空降中国,11月来华发行其重量级精品合辑,他的专辑一直荣登古典白金唱片大碟的行列。聆听过他音乐的人都被他多设计的迷幻般舞台表演而深深打动,汶川地震纪录片的那曲“出埃及记”(Exodus)感动着无数中国人,让中国开始更加关注这位跨界古典音乐圣手。为配合这次时隔6年的中国巡演,马克西姆特别在中国地区发行了此张全新精选大碟。而且还收录了4支于2008年在中国宜昌为配合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拍摄的音乐录影带。精选的曲目更是通过网络面向全中国的马克西姆乐迷征集。
跨界“钢琴圣手”马克西姆炫音强势登陆中国!重量级全新精选大碟宣告新古典时代到来!
★CD特别收录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马克西姆乐迷征集的18首绝对重量级精选曲目!
★DVD独家收录4支2008年中国宜昌奥运圣火传递活动音乐录像,唯美的宜昌风景加动情的钢琴吟诵将您带进全新古典音乐幻境!
2009年马克西姆钢琴独奏音乐会中国巡演(以下8个城市演出配合专辑销售和宣传)
11月5日 深圳
11月6日 广州
11月7日 上海
11月10日 北京
12月4日 青岛
12月5日 杭州
12月11日 重庆
12月13日 长沙
2011年9月21日 听过
从头惊艳到尾>.<~!最适合昏昏欲睡的时候用来振奋精神哈~ 话说,听到《野蜂飞舞》时我笑了……尽管明明是儿时的心头痛来着= =
Classical piano 纯音乐 马克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