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局部 第一季 (2015) 豆瓣
9.5 (220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 (2009) 豆瓣
世界の名画 ~華麗なる巨匠たち~
演员: 大塚宁宁
01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02 哈布斯堡时期
03 法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04博斯(约1450~约1516)及埃尔格雷科(1541–1614)的画作
05梵蒂冈的收藏
06维也纳分离派代表画家 克里姆特(1862~1918)及席勒(1759-1805)
07佛罗伦萨画派早期代表 波提切利(1445--1510)
08 西班牙艺术第4次辉煌代表画家~浪漫主义先驱 戈雅(1746--1828)
09 德国 北部文艺复兴代表画家 丢勒(1471--1528)
10 开启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家—卡拉瓦乔(1571--1610)
11 西班牙艺术第3次辉煌~南欧巴洛克绘画的代表~维拉斯奎兹(1599-1660)
12 西方油画之父~威尼斯画派领袖 ~提香(1490--1576)
13 卢浮宫的收藏
14 法国洛可可时期的重要画家 华铎(1684--1721), 布歇(1703—1770),弗拉戈纳尔(1732--1806),维杰勒布伦(1755-1842)
15 米勒〔1814-1875〕(注:米勒在巴比松住的时间很长,但是米勒的风格,按照画史的严格区分,不应划进巴比松画派。)
16 维梅尔(1632--1675)
17 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鲁本斯(1577--1640)
18 文艺复兴三杰之 拉斐尔(1483--1520)
19 印象派创始人 莫奈(1840--1926)
20 后印象派三巨匠 之 梵高(1853-1890)
21 欧洲现实主义绘画巨匠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1606—1669)
22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 蒙马特尔之魂 罗特列克(1864-1901)
23 印象派 雷诺阿(1841—1919)
24 现代绘画之父 后印象派三巨匠之 塞尚(1839—1906)
25 印象派发展过程
26 风景画 透纳(1775-1851),康斯坦布尔(1776-1837),克劳德洛兰(1604-1682)
27 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28 奥赛博物馆之收藏
29 库尔贝(1819--1877)
30 老勃鲁盖尔(约1525—1569)
31 名画与美女
32 马奈(1832—1883)
33 塞冈提尼(1858-1899)美术馆、汉罗扎夫妇的收藏
34 马蒙丹美术馆的魅力
(来自网络)
艺术的力量 (2006) 豆瓣 TMDB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Season 1 所属 : 艺术的力量
9.4 (80 个评分) 导演: Carl Hindmarch 演员: 西蒙·沙玛 / 安迪·瑟金斯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文艺复兴 (2010) 豆瓣
Renaissance Revolution
8.9 (11 个评分) 导演: 兰德尔·赖特 演员: 马休·柯林斯
The new series on Renaissance painting, written and presented by Matthew Collings, begins with an artistic investigation into one of the most radiant and beautiful images in all of art history, The Madonna of the Meadow, painted in 1505 by Raphael.
Renaissance ar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21st-century heritage industry but when Raphael was alive, it was a startling new form of visual expression, and Raphael's vibrant 'realism' was striking and fresh. It became the model for western art for the next 400 years, right up until the birth of Modernism.
As much as it was a cultural 'rebirth', the Renaissance was also a revolution in ideas about reality. Matthew Collings sets out to remind us of how radical Renaissance paintings were when they were made, as well as opening our eyes to what is still truly great about them. In this programme he deconstructs The Madonna of the Meadow with the help of the very latest high-resolution digital technology, which allows him to explore the inner secrets of Raphael's painterly effects with a clarity and at a level of detail never before seen on television.
As Matthew says, it is a journey 'to the other side of an illusion', revealing how Raphael created the alluring images that were so appealing to his wealthy Renaissance clients - including the Pope - and which entranced artists for centuries after his death. Matthew explains the secret to Raphael's vibrant colour harmonies, which the artist grasped intuitively, long before the advent of colour 'theory'; and Raphael also knew how to exploit colour effects to create the impression of extraordinary depth in his paintings.
爱德华·蒙克 (1974) TMDB 豆瓣
Edvard Munch
7.8 (12 个评分) 导演: 彼得·沃特金 演员: Geir Westby / Gro Fraas
其它标题: Edvard Munch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蒙克作品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 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花絮:
彼得·沃特金(Peter Watkins)1974年执导的这部影片记录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华德·蒙克的一生,被英格玛·伯格曼评价为“天才之作”。这部影片被认为是表现艺术创作过程的最佳作品之一,它不仅聚焦于蒙克早期循规蹈矩的岁月,还深刻地展现了情感、政治和社会的剧变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MoC这次发行的是原始的 211分钟电视版本,这也是本片地位和评价最高的一个版本。依彼得·沃特金斯所言,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影片。当他被蒙克的画作触动之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说服挪威电视台拍摄这部影片。影片1976年3月在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之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褒扬。《时代》杂志在评论中用到了“催眠”一词,的确,Watkins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将观众拖进了1884年的挪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争议性、得到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回溯了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也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的经历。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女艺术家:波普艺术的半边天 (2014) 豆瓣
Pop Go the Women: The Other Story of Pop Art
导演: Jude Ho 演员: 阿拉斯泰尔·苏克
其它标题: Pop Go the Women: The Other Story of Pop Art
Pop Go the Women: The Other Story of Pop Art The story of pop art has been culturally canonised as the preserve of a ground-breaking gang of boys, focusing on the likes of Roy Lichtenstein, Andy Warhol, Peter Blake, Richard Hamilton, or Tom Wesselman. Just like Andy Warhol's soup cans or Lichtenstein's comics, women were simply commodified objects. However back in the day, pop art was not just a boys' club. The scene was full of female artists, tussling with sexuality, violence and consumer culture every bit as much as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Strangely, their work has been consigned to the margins of history - they started out together, shared the same art dealers and were shown in the same exhibitions, but as the boys' prices skyrocketed, the girls' stayed put. By the end of the sixties they had pretty much been erased from the pop narrative. In this Culture Show special, Alistair Sooke tracks down the forgotten women artists of pop, finding many of them are still alive and working, their art and their stories ripe for rediscovery. Artists include Pauline Boty, Marisol, Rosalyn Drexler, Idelle Weber, Letty Lou Eisenhauer and Jann Haworth.
和马塞尔·杜尚下棋 (1963) 豆瓣
Jeu d'echecs avec Marcel Duchamp
导演: 让-玛丽·德罗 演员: 马塞尔·杜尚
其它标题: Jeu d'echecs avec Marcel Duchamp / Games of Chess with Marcel Duchamp
对话马塞尔·杜尚 (1956) 豆瓣
A conversation with Marcel Duchamp and James Johnson Sweeney
导演: Robert D. Graff 演员: 马塞尔·杜尚 / James Johnson Sweeney
其它标题: A conversation with Marcel Duchamp and James Johnson Sweeney / 与马塞尔杜尚的谈话
195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出品,马赛尔·杜尚与詹姆斯·约翰逊·斯威尼(时任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主任)的对谈。
展现 (2019) 豆瓣
导演: 看鉴 演员: 鞠白玉
《展现》中国首档人文艺术短视频。艺术评论家带你看懂艺术展,通过高端艺术品,和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传奇经历,给你展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中国古文化在当代的延续。
二十世纪艺术之书 豆瓣
The 20th Century Art Book
6.4 (5 个评分) 作者: [英] 费顿出版社 译者: 邵沁韵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 - 11
现当代艺术是一面现实之镜,镜子里是每一个“你”
全景式现当代艺术图鉴,尽览莫奈、毕加索、弗里达、霍克尼等500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45种风格流派,来自26个国家、超过90个艺术机构提供的500幅作品高清大图……
👩‍🎨 编辑推荐
☆ 全景式现当代艺术图鉴,美学爱好者的灵感之书
500个艺术家,42种风格流派,来自26个国家、超过90个艺术机构提供的500幅作品高清大图,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达达、波普……20世纪的艺术创新颠覆传统美学,突破大众想象,每翻开一页都是一次新的头脑风暴,足不出户领略世界艺术风潮。
☆ 费顿出版社精心打造,再版十余次的“艺术经典”
国际艺术出版领导者费顿出版社重磅打造,“艺术之书”经典系列之一,继《艺术博物馆》《艺术三万年》之后的又一本重量级大开本艺术出版,全球现当代美术馆热潮下的看展必备书目。
☆ 文字精简、功能性强,现当代艺术不再是“看不懂”的艺术
每幅图片配有艺术家的风格解读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附录部分帮助读者轻松梳理繁杂的艺术主义和流派,注重全书呼应,完美的图文比例打造轻松阅读体验,人人都可看懂20世纪艺术。
🎨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艺术之书》是对二十世纪艺术的一个全方位记录。它在包含标志性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是未来艺术方向的一种指引。500位艺术家按字母顺序并列,每一位艺术家配都有其权威作品的彩色图版,并附上精辟的文字,阐明了图像和创作者的情况。书中的交叉引用帮助读者建立艺术家之间的联系,书最后的博物馆和画廊目录列出了向公众展出的作品。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邀请大家探索艺术不断扩展的边界的书。
💥 媒体推荐
“这本图文并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500位现代艺术家的庆典,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
——《泰晤士报》
“揭开了20世纪艺术的神秘面纱。作为一本有用的基本参考书,它以易于使用的A—Z格式记录了你可能需要了解的每一位艺术家。”
——《家居廊》
爱上莫奈 豆瓣
作者: 郑治桂 / 郑丽卿 2019 - 11
莫奈被世人誉为“光影魔术师”,他在光影上的造诣无人能比。从清晨到暮色,从春时到冬日,他用画作定格大自然中难以捕捉的光影时刻。他的生命跟妻子分不开,从少女到少妇,他用画笔注视着挚爱女子的青春身影。他的生活与花园分不开,为了使吉维尼花园日益完善,他花了毕生精力,并认为那才是他“最美丽的经典之作”。莫奈的一生,是与美丽相遇的一生,他让印象成为永痕,让自然蕴藏无限。《爱上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通过画家传记、182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导览式地讲述了莫奈的一生,让人在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了解莫奈的生平与理念。
凡.高的肖像 豆瓣
Vincent’s Portraits
作者: [英] 拉尔夫·斯基 译者: 耿炜 2019 - 9
本书是荷兰著名画家文森特·凡·高的肖像作品集。画家凡·高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每张自画像都反映了他某个阶段的内心情感。本书以肖像画为主线,对每副画作进行分析,讲述了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生平。书中描绘了每幅画的背景,并用文字加以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画像所想传达的色彩与感情。
2021年12月22日 已读
创作一直在治愈他自己吧
梵高 艺术
光与影之舞:莫奈作品赏析 豆瓣
Monet
作者: [意] 西莫娜·巴托勒纳 译者: 黎茂全 2018 - 6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西莫娜·巴托勒纳著的《光与影之舞(莫奈作品赏析)/影响世界艺术史的艺术大师》针莫奈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莫奈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莫奈不同的面貌。
深渊里的向日葵 豆瓣
作者: [意] 保拉·拉佩利,阿尔弗雷多·帕拉维奇尼 译者: 戈丽霞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 - 6
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画色彩瑰丽,线条奇幻,风格独特。本书针对凡高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凡高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凡高不同的面貌。
局部:陌生的经验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奈良美智 豆瓣
作者: 奈良美智 译者: 袁璟 / 唐诗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2 - 1
奈良美智解读奈良美智——
“读完这本书,能对我有多一点点的了解,那就好了!”
-----------------------------
奈良美智即将在上海举办中国首展,这本书是他面向中国读者制作的首本书籍,也是他时隔多年的全新“自传”。
他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童年记忆、音乐、文学、在德国求学和生活的时光(1988—2000)、对自我的探索、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当代艺术等都是他的灵感来源。在书中,奈良美智首次全面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既是对自我的一次回顾与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启程。
本书由自传《半生》、从七个角度(成长经历、美术、音乐、文学与电影、陶艺、旅行、与他人的联系)展开的深入访谈、近年展览、摄影作品、年表等内容组成,还收录了其生活照、经典及最新作品,是一本由奈良美智本人语言主导的史无前例的“奈良大全”。
2022年7月13日 已读
进行了一场therapy,以及这个人了解了一点:-D
艺术
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 豆瓣
5.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奥斯丁•克莱恩 译者: 张舜芬 / 徐立妍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4
1. 《纽约时报》、亚马逊畅销书排名第1位、好评如潮的创意营销书。《出版人周刊》称其在社交网络时代“在安全范围内提供了实用的自我营销策略”。
2. TED演讲者创意分享:晒对了,全世界都为你点赞:别人在朋友圈、微博晒自拍、晒孩子、晒吃喝,你来晒创意、晒灵感、晒工作、晒收获,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到伙伴,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
3. 10堂创意课+手绘涂鸦,所有人都能轻松读完、迅速学会的创意小书:10堂自修课直观教你学会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玩转社交媒体,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提升能力水平、改变思维方式、激发创意灵感的绝妙方法。
这是一本关于社交网络分享的创意集合。如今的社交网络似乎只是“刷”时间的娱乐方式,但晒自拍、晒食物的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你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作者努力给出的建议,是教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晒出有意义的东西,进而吸引同好,让机会找到你。作者提供了10条简单的自我营销之道,短小精悍但内容丰富。读者可以从中收获灵感,“晒”出不一样的自己。本书语言风格诙谐、幽默,配以大量的手绘插图、涂鸦,辨识度高。
《出版人周刊》:有些人天生就懂得行销自己,但也有些人觉得要把作品推到世人眼前,简直困难得不得了。如果你属于后者,这本书会教你几招有效的方法,让你既能分享作品,又不必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书中的建议聪明又有用。
《图书馆期刊》:这本书和《偷师学艺》都堪称经典,不管经过多久,读者都可以不断回头从书中找到依然实用的建议与秘诀。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是写给有心从事创作的年轻人,那你就错了,因为对每个有心创作,或是想重拾创作的人来说,这本书都能大大鼓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