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脸的历史 豆瓣
作者: [德] 汉斯·贝尔廷 译者: 史竞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6
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前所未有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
本书从石器时代最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媒制造的脸为终点。汉斯·贝尔廷在宗教面具、舞台面具与演员的脸部表情、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发现了种种企图征服脸的尝试。而由于脸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生命不断地进入图像,最终却与一切再现规范和阐释标准相对抗。甚至近代欧洲的肖像绘画所生产出的也大多只是一些面具。电影虽然以无可比拟的私密性对人脸进行了展现,但这种将人类第一次真正付诸画面的诉求也宣告失败。
本书充满了打破流行观点的真知灼见,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画像的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世界名画家全集--莫奈 豆瓣
作者: 何政广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 1
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但长寿(享年86岁),而且画作数量惊人。他常对同一画作主题在不同时间中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创作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麦草堆》、《浮翁大教堂》、《白杨木》等连作皆为家喻户晓。
本书共收录莫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300多幅,从早期讽刺画作品谈起,图文并茂地叙述了莫奈的生平与艺术,特别介绍玛摩丹美术馆及莫奈在吉维尼家中花园的水光世界,包括其永垂不朽的《睡莲》、《日本桥》等系列作品。系统性的整体介绍,可使读者心领神会莫奈画作的无限魅力。
莫奈 豆瓣
作者: 骆秋涵 2010 - 4
《西方绘画大师•莫奈》主要内容:19世纪60年代,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其灿烂夺目的光彩照耀着整个欧洲和世界画坛,掀开了西方现代绘画史上崭新的一页。一百多年以后,尽管现代艺术流派纷呈,印象派绘画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仍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奠基人,莫奈当之无愧。他辛勤耕耘,不倦探索70年,为印象派的产生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为人类留下了两千多幅油画、五百多件素描。莫奈的艺术成就,为后人展现了无限宽广的探索发展空间,直到今天,他的作品无论在哪里展出都会引起轰动,受到人们狂热的崇拜。《西方绘画大师•莫奈》收录了其多幅优秀作品,具体内容包括《草地上的午餐》《花园中的女人(局部)》《特鲁维尔海滩上的卡美伊》《海中的渔船》等。
印象派大师:莫奈 豆瓣
作者: 莫奈 / 雅昌艺术图书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4 - 3
中国大陆第一次的莫奈专题特展“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于3月8日在上海K11开幕。本次展览将掀起对印象派的全新议论、重新诠释艺术在中国社会的角色,以及给予艺术家,艺术学生和社会全新的艺术灵感和源泉。特展所展示的55件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迹、12幅其他印象派画家大师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众多莫奈艺术生涯各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呈现,让中国观众不用走出国门,就能零距离欣赏到印象派大师的作品。
编辑推荐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庆典活动的重头戏,“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将见证艺术家的创作生涯、情感和生活。
名人推荐
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本次展览精选了40于幅莫奈真迹,“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给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探寻艺术家真实的生活。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豆瓣
Claude Monet
作者: [法]让-雅克•莱维柯 译者: 范炜炜 2020 - 10
莫奈曾说:“当我更加专注地凝视布丹的作品时,眼前蒙上的布仿佛突然被扯了下来:我豁然开朗,终于领悟到了绘画的潜能。”本书从前辈大师布丹及容金德开始,追溯印象派奠基人之一莫奈的艺术源头,以一幅幅画为路标,从《日出·印象》到《撑阳伞的女人》,从“鲁昂大教堂”系列到“睡莲”系列,带你回顾莫奈跌跌撞撞的绘画冒险之旅,进而走近印象派的历史。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大量莫奈本人、亲友及同时代的画家、作家、评论家甚至政治家的话语,力求全方位地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莫奈。
这是意志坚定者的作品,莫奈无比沉着冷静,始终在追逐难以捕捉的光线效果。——画家保罗·塞尚
莫奈用饥渴的目光观察着这个世界,他沉迷于空气中悬浮的一个个光点,这些光点在他眼中如同宝石般珍贵。——画家约瑟夫·拉卡斯
他仅凭双手便将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展现于画卷之上。——作家居伊·德·莫泊桑
普罗米修斯这位被处死刑的泰坦巨神,曾将藏于阿魏茴香枝里的火种带到人间,而莫奈这个普通人类的代表则计划征服来自上天的光线,为人们呈现事物最迷人的视角,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政治家乔治·克里孟梭
油画的光与色 豆瓣
作者: 凯文·D.麦克弗森 译者: 赵春园 / 张晓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 6
《油画的光与色》会教你怎样去欣赏美丽的色彩,教你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色彩以及作画的程序,这也会有助于你建立起足够的信心。你将领略小小调色板的威力,学会了解光和影,学会从开始就使你的构图简洁明快而又富有感染力,学会掌握你的工具。按部就班地深入示范有助于你理解如何去接近某个目标。通过一些方案与实例,学着大胆确定地作画。如果你想用丰富而干净的色彩作画或者学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察自然,那将会发现《油画的光与色》的真正价值。
波提切利 豆瓣
BOTTICELLI
作者: [意]廖内洛·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 译者: 北寺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4
奠定百年费顿历史地位的经典画册,收藏级的印装质量
重新定义艺术出版的标杆之作
...................
※编辑推荐※
☆ 出版于上世纪的经典艺术家专著全新再版。本书设计独到,细节考究,接近原作的高质量全彩图片画幅可观,是读者的收藏之选。
☆ 甄选近五十幅波提切利的重要作品——从广为人知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到各类宗教画、肖像画和素描,印刷质量卓越。
☆ 本书作者文杜里出自艺术史世家,擅长风格分析,治学严谨,撰述鞭辟入里且富有启发性,梳理波提切利的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改变。
...................
※内容简介※
五百年来,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44—1510年)美妙的画作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他的宗教画的吸引力、神话画摄人心魄的优美和肖像画的精美带领观者进入超凡脱俗的美的理想世界。波提切利享有几个佛罗伦萨最伟大的家族的资助,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期在美第奇家族的人文主义社交圈里度过;至于他的作品,不论是宗教题材还是世俗题材,都在精妙的构图中将装饰性线条和古典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从《维纳斯的诞生》及《春》到《三博士来朝》及西斯廷礼拜堂里的系列湿壁画,这本精美的画册用华丽的大幅面插图将波提切利的主要作品一一呈现,还原大师笔下的绚烂色彩和精致的装饰细节,以讴歌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的巨匠。除了艺术史家廖内洛·文杜里撰写的经典的评论之外,本书新增一篇由波提切利专家亚历山德罗·切基执笔的序言,向新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们阐明波提切利作品的辉煌成就。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 豆瓣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an Art
作者: (荷)曲培醇 译者: 丁宁 / 吴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5
本书关注以19世纪为中心时段的西方艺术,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装饰艺术,涵盖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的演进,立体呈现构成艺术场域的艺术家、美术学院、批评家、画商、各类购买者等要素的变化,更将艺术的演变置于19世纪西方政治、经济巨变的背景中,助读者全面把握这段艺术史错综复杂的线索,了解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学院规则走向艺术自由的精彩历程。
含574幅插图,特设39个专栏介绍特殊的艺术作品、艺术技法或历史背景,另附大事年表、术语表,以及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含影视资料推荐)。
基于我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是迄今最好的一本关于19世纪西方艺术的教材。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将历史、观念、艺术作品熔铸成一个整体,并清晰阐述了主要的艺术史议题。
——加布里埃尔•韦斯伯格(Gabriel Weisberg),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曲培醇的《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堪称力作。她将自己广闻的博识、细腻的感悟和谨严的思考熔于一炉,从而使一段特定时期的欧洲美术史变得如此清晰、生动而又引人深思。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 豆瓣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郭硕博 2019 - 11
西方经典思想家对于艺术的论述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研究中仍有所欠缺。尼采的美学思想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中流砥柱,“艺术作为权力意志的*体现”是尼采美学体系结构中*的部分,并对西方后现代及当代艺术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厚影响。然而,在中国当前的权威学术资料中缺少尼采对艺术论述的集中整理。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史划为五个部分,其中*重要的部分为西方现代美学阶段,包括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语言及符号学,而尼采作为现代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对现代以及现代之后的思想文化艺术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原著的研读翻译尤其重要。但由于尼采思想本身的晦涩语言以及后期结构的不完整性,关于尼采对艺术论述的中英双梳理与翻译暂为空白,即译著的主题。
本书选取了尼采论中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的章节,按照原著编号794—853段逐一翻译。本书没有章节式的划分,而忠于原本所使用的编号以及时间标注的排序形式,未以译者意志做任何改动、编排和划分,充分尊重尼采本人由于特殊的健康原因所造成的短碎片式的哲学思考,以及尼采集中论述权力意志作为其*表现的形态(即艺术)之观点的充分呈现。全文总共60小节,每一小节按德文、英文、中文的顺序编排。每一小节为一个目录。一方面着手于对西方经典原著一手资料的阅读与逻辑梳理,且所选用的参考资料均使用权威版本,另一方面集中呈现尼采对艺术的精彩解读与分析。这对于艺术美学领域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不是天才 豆瓣
作者: 苏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1
《不是天才-当代艺术家们的故事》是苏也首部讲解当代艺术的作品,作者以一种直观的理解,带我们走进当代艺术深处,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争议却又不断受到赞誉的背后故事,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话题的开头,引发每个人的关注与思考,为对当代艺术抱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直观的当代艺术观看指南,吸引更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及好奇心。 作者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有参加过多次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及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直观感受。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当代艺术的生命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记录新的时代,更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手段去表达和再现我们生活的世界。
如何让艺术懂你 豆瓣
The Art of Looking: How to Rea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作者: [美]兰斯·埃斯普伦德 译者: 杨凌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8
过去的一百年间,艺术世界的风景发生了急剧变化。观者在一件件艺术作品前大为迷惑,这些作品是种挑衅吗?艺术家是否只是在讲内行笑话?
·
艺术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存在周期远超出其特定时代的语言。美国资深艺术评论家兰斯·埃斯普伦德在本书中结合自身多年的艺术鉴赏经验,将内含于艺术的 语法逻辑细细道来。书中以对于艺术基础要素的分析开篇,随后深入解读了十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引领读者去观看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够以艺术家看待艺术的方式去审视艺术。
·
【编辑推荐】
★资深艺术评论家分享艺术鉴赏之道
兰斯·埃斯普伦德基于多年的艺术鉴赏经验,对艺术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他引领读者接近那些陌生的艺术品,进而独立运用欣赏技巧与艺术品展开交流,像艺术家那样思考。
·
★走近现当代艺术,让艺术真正与你有关
作者通过自身欣赏艺术的经历,引导你建立自身审美体系,同时与艺术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属于自己的私人体验。对艺术的经验,尽管我们全都可以参与分享,但那归根结底是属于自己的,就像对爱的体验一样。
`
★从基本要素到个案分析,深入剖析艺术的魅力
书中以对艺术基础要素的分析开篇,对于贯穿于艺术史中的深层次审美标准进行了阐释,随后,在对于十件当代作品的细致解读中,展示了艺术欣赏的各个角度。由此,读者可以由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实际逐渐深入,成长为独立的艺术鉴赏家。
·
★业内专家、多家媒体盛赞
本书得到了艺术评论界以及包括《华盛顿邮报》《科克斯书评》等美国主流媒体以及资深策展人约翰·埃尔德菲尔德和奥斯卡获奖导演罗伯特·本顿的好评,被赞为“富于洞察力”而又“毫不晦涩”的艺术赏鉴理想读物。"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豆瓣
7.9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巫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新艺术的故事 豆瓣
作者: [英] 保罗·约翰逊 译者: 黄中宪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
继《艺术的故事》之后,与贡布里希比肩的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以独到的眼光、轻松而通俗的文笔,撰写了又一部值得艺术爱好者们收藏的通识类艺术史作品。
保罗摒弃了西方传统上以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为本位的视角,重拾了对于纳维亚艺术、俄罗斯与美洲艺术的关注,带领我们进入孕育了大量艺术瑰宝却备受冷落的“视野盲区”,发掘了一连串尚未被理解的新事物和新观点。
本书收录了300幅珍贵插图,着重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写实主义涌现的17世纪早期,风景画繁荣期,以及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作者将带你跨越时间轴线,深入已消逝的文明空间,展开一次追逐美与智慧的旅程。
--------
保罗•约翰逊作品:
《美国人的故事》
《英雄》
《创作大师》
《知识分子》
《摩登时代》
《英国人的历史》
《犹太人的历史》
《当代》
《文艺复兴》
《丘吉尔》
《乔治·华盛顿传》
【编辑推荐】
与贡布里希比肩的资深作家保罗•约翰逊,以独特而前卫的历史学视角,带你深入孕育了大量艺术瑰宝却备受冷落的“视野盲区”!轻松幽默的文字,300幅珍贵插图,娓娓道来30000年迷人的艺术故事,是艺术爱好者不能错过的刺激体验!
----
▶与贡布里希比肩,却更接地气的资深作家
——保罗•约翰逊,英国知名记者、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长期从事艺术相关研究。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0年百大人物,曾任《新政治家》编辑,并定期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每日电讯报》等知名报刊、杂志撰写文章。身为畅销书作家,他的文笔通俗,著作涵盖历史、哲学及宗教等多个领域,包括《知识分子》《犹太人的历史》《当代》等。
----
▶独树一帜的历史学视角
——不同于市面上编著而成的艺术史,保罗•约翰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旅行观察,从个人视角出发,再现了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他追踪消逝文明的线索,将敏锐的世界史眼光融入迷人的艺术故事,继而惊喜地发现在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埋藏着尚未被发掘的新事物、新观点!
----
▶带你深入已被人们遗忘的“视野盲区”
——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希腊罗马古典艺术本位,作者重新梳理人类进程与艺术发展之间的明暗关联。他将带领我们进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俄罗斯、南北美洲的广袤地区,探索这些孕育了大量艺术瑰宝却备受冷落的“视野盲区”。
----
▶浑然天成的前卫观点
——从洞穴画到浪漫主义,从巨石宫殿到摩天大楼……跨越30000多年时间轴线,你将会发现,决定艺术发展方向的,远不止“时代”在发挥力量!保罗•约翰逊将为你揭秘画作、雕塑、建筑相遇相知的潜在途径。艺术,原来可以如此融会贯通!
----
▶文笔轻松幽默、娓娓道来
——不同于贡布里希这位纯粹的学者,保罗以通俗幽默的语气讲故事说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风景画繁荣期,到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 在不知不觉中,你已沉醉在古老的艺术世界。
----
▶300幅高清插图,精美的装帧工艺
——全书内含300幅高清插图,三本小巧的单册携带便捷,收藏在精致的套盒中大气美观。比起拜访博物馆里孤独的藏品,这样自由游逛于艺术发展的大环境,才是艺术爱好者不能错过的刺激体验!
加德纳艺术通史 豆瓣 Goodreads
Art Through the Ages
作者: 弗雷德·S. 克莱纳 / 克里斯廷·J. 马米亚 译者: 李建群等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 1
根据西方艺术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12版翻译出版。
著名学者海伦•加德纳的《世界艺术史》自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因广受好评而不断再版,成为读者最多,流传最广的英文艺术史书籍。同时还被美国许多大学选为艺术史专业的教材,又是一本颇具权威的艺术通史类教科书。该书遵循加德纳的基本框架,以“全景化”的视角来阐释艺术发展的主旨,内容从史前到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及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体现出权重平衡的整体观和客观性。在全面的基础上,加德纳艺术通史还注重图像完整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它在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学术地位,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老师以及有这方面兴趣的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帮助。相较之前的各种版本,本书新增了丰富的图像与文字资料,并且图像和翻译的质量也有大幅提高。
蒙克:痛苦的表达 豆瓣
作者: [法] 法比耶纳·艾丽斯 译者: 李磊 2019 - 10
我的每一笔都在捕捉那些压倒性的情感。
——
蒙克
在本书中,读者能欣赏到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蒙克的60余幅作品。他主张以绘画来表达自我情感,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从清冷的北欧自然风光,到亲人的离逝画像,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些情绪可以在《呐喊》这样的著名作品中得以体现。
※※※※※※※※※※※※※※※※※※※
☀中国国家地理2019重磅推出 艺术启蒙系列“纸上美术馆”,家庭必备的艺术入门读物
☀把美术馆搬回家,从文艺复兴到浮世绘,从达·芬奇到梵高,19位画家,19本书,尽览世界名画
☀翻开书本,如同走进“纸上美术馆”;贴心的随画解读,带你一起感受艺术的温度
☀原版由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世界各大美术馆供图,高清画质,同类书中优质水准,色彩逼近原作,细节一览无余
☀8开大开本精装,特选高档进口哑粉纸印刷,品质媲美国外原版画册,值得收藏
维米尔 豆瓣
VERMEER
作者: [英]路德维希·戈德沙伊德 译者: 北寺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4
奠定百年费顿历史地位的经典画册,收藏级的印装质量
重新定义艺术出版的标杆之作
...................
※编辑推荐※
☆ 出版于上世纪的经典艺术家专著全新再版。本书设计独到,细节考究,接近原作的高质量全彩图片画幅可观,是读者的收藏之选。
☆囊括维米尔现存的36幅作品——从广为人知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倒牛奶的女仆》到各类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印刷质量卓越。
☆本书作者戈德沙伊德既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史家,也是一名知名的出版人,治学严谨,撰述鞭辟入里且富有启发性,灵活的语言和诗意的敏感性讲解维米尔的存世之作。
...................
※内容简介※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年)是荷兰黄金时代最受喜爱的艺术家之一。他笔下宁静、精致的室内场景从心理层面为我们展现了17 世纪尼德兰的日常生活,带领观者走进自然又复杂的场景之中。他对女性书写或阅读情书、男男女女一起喝酒或演奏乐器的场景进行了密切且敏锐的观察,并为其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这本精美的画册还原了维米尔细腻的笔法和他使用当时新发明—暗箱—的证据,以讴歌这位荷兰巴洛克绘画巨匠。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倒牛奶的女仆》,到自传性作品《绘画艺术》和著名的城市风景画《代尔夫特风景》,本书用华丽的大幅面插图和多幅清晰的细节图为您呈现维米尔现存的36幅作品。除了艺术史家路德维希·戈德沙伊德撰写的经典的评论之外,本书新增一篇由维米尔研究专家韦恩·弗拉尼茨执笔的序言,为新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们介绍维米尔的作品的辉煌成就。
达达与超现实主义 豆瓣
Dada & Surrealism
作者: [英] 马修·盖尔 译者: 张微伟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 - 9
叛逆、偶然、无意识、非理性
重回1916,见证艺术史中的革命性运动
◎ 编辑推荐
☆ 拒绝约定俗成,追求意念自由释放——奇怪的主题、无序的色块、难以理解的诗歌、别具内涵的雕塑。与专业人士一起了解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叛逆”潮流,赏析达达与超现实主义的表象与内涵。
☆ 艺术源于生活——一战的冲击,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动摇,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成为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萌芽的催化剂。探索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这一革命性艺术运动的思想内核。
☆ 详实的内容,精美的插图。从马塞尔·杜尚和拉乌尔·豪斯曼,到马克斯·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和萨尔瓦多·达利,从绘画、拼贴画、雕塑、集合艺术,到摄影、照片蒙太奇、电影剧照、平面设计。展现艺术家们的奇思妙想,欣赏不拘一格的艺术创作。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专著,分析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梳理艺术家们的艺术理念,展示艺术家们的独特思想。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从马塞尔·杜尚和拉乌尔·豪斯曼,到马克斯·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和萨尔瓦多·达利,从绘画、拼贴画、雕塑、集合艺术,到摄影、照片蒙太奇、电影剧照、平面设计等,详细展示了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艺术中丰富的多样性。
超现实主义 豆瓣
作者: [美]埃米·登普西 译者: 郭澍 未读·艺术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达利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呈现出幻觉中的景象
马格里特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转化为神秘的图景
奥本海姆用毛皮包裹杯盘制造出可怕的诡异感
邮递员舍瓦尔以拾来的“宝贝”搭建出理想宫殿
-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受欢迎、影响最广泛的艺术运动之一,它打破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壁垒,揭示出现实固有的诗意和陌生感。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促使其产生和发展的艺术理念,看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电影等不同方式探索和展示现实的另一重境界。
超现实主义宣言 豆瓣
Manifestes du surréalisme
7.8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布勒东 译者: 袁俊生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超现实主义,就是当代艺术的入场券!
——20世纪影响巨大的文艺经典,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以革命性理论掀起西方现代史上辐射最广的美学风暴。
.
★时代的机械师、超现实主义的缔造者安德烈·布勒东思想经典合集,以创造性突破,缔造独一无二文艺运动,全面引领先锋艺术的革 命性创新。
.
★作为一种革命思潮,超现实主义对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绘画、电影和生活都产生巨大影响,成为通往现代文艺精神的必经之路,理解西方文艺发展的必读书。
.
★布鲁姆《西方正典》书目推荐,毕加索、达利、贝克特、布努埃尔、金斯堡皆被照亮,福柯将布勒东称为“我们时代的歌德” 。
.
★法国文学研究学者、翻译家袁俊生先生精心修订重版。
.
★精装典藏本,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整体装帧,亚洲知名拼贴艺术家詹雨树创作封面视觉
.
【内容简介】
.
奇异、疯狂、直觉、非理性、反逻辑、梦幻全能……
超现实主义革命,是梦的浪潮!
.
作为一种革命思潮,超现实主义要求对社会进行深刻的变革,其意图创造一种包含着“诗歌、自由与爱”的光明。而作为先锋艺术的重要思想源头,超现实主义对整个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美学、绘画、电影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书收录了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等作品,这些文章最终确立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布勒东赢得了巨大声誉,使他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

从沉醉中获取革命的能量,这便是超现实主义的所有作品和活动的目标。
——本雅明
.
★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诗歌形式,它是信赖自我精神的呐喊,并决心彻底砸碎束缚它的桎梏。若有必要,甚至可用锤子砸碎它。
——阿尔托
.
★超现实主义,当下独一无二的文学运动。
超现实主义者以他们全然反叛的魔幻青春对抗世界,对抗肉体,对抗灵魂。
……同时,他们也回身反抗起自己最爱的人,并享受着其中的欢愉与痛苦。
——塞尔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