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美学散步 豆瓣 豆瓣 谷歌图书
8.1 (42 个评分) 作者: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 6 其它标题: 美学散步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
爵士乐如何思考 豆瓣
Thinking in Jazz:The Infinite Art of Improvisation
作者: [美]保罗·F.伯利纳 译者: 任达敏 译林出版社 2019 - 8
人们通常认为,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的艺术。即便是两位素不相识的爵士乐手,只要一同登台,就能演奏出一连串和谐而美妙的音符。这些精彩绝伦的乐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乐手们是怎样学会即兴演奏的?
在保罗·F.伯利纳看来,爵士乐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其发展贯穿着艺术家的一生。艺术家不 仅受到早年音乐环境的影响,而且随后在更大范围的爵士乐社区内经历磨炼,培养独奏能力,以及在乐队中协作的能力,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即兴演奏技艺。本书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历时超过15年,采访了逾50位知名乐手,广泛引用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诸多案例,且综合了乐谱分析,全面地再现了爵士乐富于变化的思考方式。本书是爵士乐研究的里程碑作品,曾获艾伦·梅里亚姆音乐学奖。
春天终将来临 豆瓣
SPRING CANNOT BE CANCELLED:DAVID HOCKNEY IN NORMANDY
9.0 (5 个评分) 作者: 大卫·霍克尼 / 马丁·盖福德 译者: 万木春 审订 / 胡雅婷 杨素瑶 译 2022 - 1
“我们失去了与大自然的联系,这是相当愚蠢的,因为我们是它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其外。疫情迟早会结束,然后呢?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食物和爱,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就跟我们的小狗鲁比一样……艺术的源泉是爱。我热爱生活。”
——大卫•霍克尼
年届80之际,大卫•霍克尼第一次寻求宁静的村居生活,寻求一处可以观看日出和季节变换之地,一处可以抵挡世界的疯狂之地。因此当新冠病毒和封锁袭来时,在“大花园”的生活变化甚微,一年以前,霍克尼在诺曼底历史悠久的农舍中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以便描绘春至之景。事实上,他从强制性的隔离中获得了乐趣,将其当作让自己加倍投身于艺术的良机。
《春天终将来临》是一篇令人振奋的宣言,它证实了艺术转移注意与鼓舞人心的能力。本书基于霍克尼和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德之间大量的全新对谈与通信,盖福德是霍克尼长期的友伴及合作者。与他们的交流相配的,是一系列霍克尼在诺曼底所画下的iPad素描和油画,均为未发表过的全新之作,以及凡•高、莫奈、勃鲁盖尔等人的巨作。
我们可以看到霍克尼是如何被他那富于感染力的热情和惊奇感一直驱动前行。他背道而驰的一生,受公众瞩目60年之久,同时却在批评家的视野和历史之中缺席。他完全被法国北部的四英亩土地吸引了,同样吸引他的还有数十年来让他着迷的那些主题:光线、色彩、空间、感知、水流、树木。他有很多可以教给我们的事情,不光是关于如何观看……亦是关于如何生活。
别的国家都没有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澳)陈志勇 译者: 栆泥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1 - 6
一家人搬到陌生的国家,检查老房子的楼板时,发现房间之间的破洞竟然通往一个室内庭院:里面的季节与外界正相反,参天大树、褪色的壁画令人着迷,不时飘来奇异的花香。他们觉得这事根本不可能说给别人听。直到一天,邻居轻描淡写地提起:“我们会在室内庭院里烤肉,你知道吧,每户人家都有,如果你能找到的话……”
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华裔画家陈志勇用炭笔画、油画、剪报、拼贴等多种形式,将奇幻元素嫁接到日常生活场景之中,结合梦境般的超现实画面,讲述了15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带领我们发现那些隐藏于平凡生活中的不可思议的秘密。这些故事看似荒诞,却饱含真实的情感与思考。读后,让人不禁回想起生命中的某个片段,领悟到只属于自己的一份感受。也许是被有趣的幻想和好玩的情节吸引,也许是感受到对现实的批判与讽刺,也许还能读出爱与快乐、宽容与和解、遗忘与铭记……这些口吻淡然的故事,体现了生命中的诸多况味,娓娓道出那些流失在时光中的幸福、诗意与温暖。
爱、死亡与后人类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吴冠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本书聚焦于“后电影时代”的话语和思想,旨在通过重铸电影哲学的方式,在学理思想层面哲学性—分析性地重新探讨电影,从而在后电影时代捍卫电影的进路,回应“后电影状态”对电影构成的一系列关键性的瓦解和冲击。作者通过与精神分析和后人类主义思想与电影的“遭遇”来重新煅铸电影的哲学地基。这是一次思想的探险,深度的捍卫,也是对“迷影”时代的重新召唤。
手绘日志创作秘笈 豆瓣
作者: 吉娜·罗西·阿姆菲尔德 2015 - 2
《手绘日志创作秘笈》独家揭秘了12位艺术家的创作秘笈,帮助你挥别“没有时间”创作的烦恼,手把手教会你娴熟驾驭日志创作的各种技巧,让你轻松画出12个月的无限美好。书中有20多种使用混合媒介的详细方法,教会你如何在日志中增添属于自己的色彩、风格和生活小物件。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豆瓣
DESIGNING DESIGN
8.8 (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纪江红 / 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最权威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独家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ESIGN[建筑师的通心粉展]、HAPTIC——五感的觉醒、SENSEWARE[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G.哈耶克中心的标识系统]、白、无印良品[历年视觉推广方案]、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竞赛]、EXFORMATION[四万十川、度假地]、设计到底是什么?[人类史起源的考察]……
时装设计行业职场指南: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 豆瓣
【美】Lisa J. Springsteel
作者: 【美】Lisa J. Springsteel 译者: 申思 / 王成刚 2015 - 5
《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是一个权威的资源,教你如何在充满竞争的时装设计世界中生存并获得成功,并且是以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写作的。本书通过对众多传奇时装设计师进行采访,包括Manolo Blahnik、Ralph Rucci、Reem Acra、Anna Sui、Peter Som和Stuart Weitzman,提供了重要的简介和宝贵的建议。
基于与顶尖设计师合作和作为一名时装记者的多年经验,Lisa J. Springsteel阐述了一名志向远大的时装设计师应该了解的所有东西,包括:选择大学教育项目,从实习转向全职工作,创建引人注目的个人作品集和简历,在时装设计业谋得一份工作
小顾聊绘画 豆瓣
6.9 (13 个评分) 作者: 顾爷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艺术普及达人顾爷全新作品,讲述他最向往也最欣赏的艺术时代——文艺复兴。一生未娶的痴情人—波提切利 ,脾气暴躁的肌肉控—米开朗琪罗 ,德艺双馨的实干派—提香,异想天开的梦想家—达芬奇,画如其人的小鲜肉—拉斐尔……
9位骨灰级艺术大咖,9段奇妙的艺术故事,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一场“人”代替“神”的艺术轰趴一触即发……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豆瓣
7.7 (48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 - 7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偷”师学艺 豆瓣
Steal Like an Artist :10 Things Nobody Told You About Being Creative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奥斯丁•克莱恩 译者: 嵇小庭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9
《偷师学艺》是一本教你如何去“偷取”创意灵感的书,告诉你10个不为人知的独门秘籍,提出能改变你一生的原则,是作者对艺术思维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帮助读者发掘自己的艺术天赋,让生活更有创意。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创,艺术也只是一种偷窃,但是你知道怎么偷?又如何用吗?优秀的艺术家如何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你不需要是个天才,你只需要做你想做的事。
本书出色的诠释了主题,幽默行文,时尚而又文艺,轻松的拆解人生,揭露了创意的真相:没有什么是原创的,所以不要害怕受到影响,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混合之后成为另一种面貌,借此走出自己的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本书值得每个人,特别是设计类师生阅读。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豆瓣
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Susan Weinschenk 译者: 徐佳 / 马迪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5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博士Susan M. Weinschenk之手,内容实用,示例清晰,以创造美观实用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设计师必须了解的100个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都配以权威经典的示例,并给出即学即用的设计建议,篇幅简短,让你轻松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拓展视野,创新思维,为你的设计打造全新用户体验。
最丰富的认知常识:从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等方面出发,直接剖析认知心理,全面深入了解用户。
最有趣的设计指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示例,基于认知原理给出密切相关的设计小贴士,让枯燥的设计心理学变得趣味横生、易学易用。
最严谨的设计手册,本书以科学研究和作者30多年的设计经验为基础,观点均引证自国外正规专著和论文,以最权威的心理学知识,为你的设计加分!让设计有理有据,不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
本书适合平面、网页、交互、移动应用等各类设计人员阅读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人如何观察
人如何阅读
人如何记忆
人如何思考
人的动机来源
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如何感知
人会犯错
人如何决策
创意灵感的咖啡因 豆瓣
作者: [美] 斯蒂凡·穆默 / [美] 温迪·利·奥尔德菲尔德 译者: 文学武 2010 - 1
《创意灵感的咖啡因:250个唤醒创意灵感的练习》内容简介:也许你会喝杯咖啡,补充能量,提神醒脑。如果在一整天中,你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时时需要有好的创意出现,或者为了想出更好的创意而努力,你的大脑需要更多刺激的时候,你又能怎么办?现在,你可以查阅——《创意灵感的咖啡因》。
这是一本短小精干、目标明确的创意练习集,它可以激发你的创意,帮助你寻找你所需要的灵感。其中,你会发现:
五十多个提升大脑思维活跃度的练习。这些练习简短、有趣,目的是激发创意灵感、引发思考。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或者当你需要创意灵感的时候,停下来做一个练习,开动你的大脑。
“我来试一试”。从插图家到摄像师、教授,他们都对自己试过的某个特定练习给出反馈信息,而且还就如何运用、改进或者修改这些练习让它们更为有效提供了更多的建议。
对出色艺术创意家的访谈。了解这些主管、建立和工作室负责人、设计师、商店老板、插图家和动画师是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创意的重要性。
唯一阻碍你达到创意思维新台阶的事情是不行动。有了这本趣味盎然、激发灵感的书,你就会知道如何用快速、可定义的方式集中自己的创意重心。《创意灵感的咖啡因》是帮助你挑战自己、改变视点的基础,是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开始创意思维!
创意日志 豆瓣
作者: 偌·斯凯林 译者: 姒一译 2012 - 2
《创意日志:激发灵感的365个练习》内容简介:每天做一些,改变你生活!
每天进行创作实践,这样的理念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会为你提供无穷的灵感:选择一个主题以及使用的工具,并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天都做一些练习。《创意日志:激发灵感的365个练习》的作者偌•斯凯林完成了365个创意项目,现在,他邀请你也加入到他的行列中,共同寻找创意的灵感!
《创意日志:激发灵感的365个练习》为你提供了365个创意小练习,你可将它们作为自己创意之旅的始发点,在书中的空自处进行速写、写下想法,或从中选择一些项目进行,记录其实践过程。
书中还收录了22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创意项目实施中的感悟,这些都可以给你提供参考和帮助,鼓励你完成整个创意项目。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这些练习中锻炼新的设计技巧,如褶裥、烘焙土、纸雕塑,等等。
通过《创意日志:激发灵感的365个练习》《创意日志:激发灵感的365个练习》,你可以为自己“充电”,并由此获得灵感。你会发现,在生活中每天做一些小事就能改变整个创意流程,当然,它们也能改变你的生活。
手绘的奇思妙想 豆瓣
8.4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丹尼·格雷戈里 译者: 姒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 1
《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内容简介:这是一条通往艺术家脑海,探索最原始的创意思路的捷径。书中收录了许多画作、涂鸦作品、实验性的或是经由细心观察才绘制而成的作品。书页中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色彩,空白处则有许多购物清单和电话号码;封面上是饱经旅行风霜的印迹,它们曾被装入背囊中、口袋里,也曾掉落在雨里,或是遗失在草丛中。
书中向你展示了一种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在金色的画框中,无法见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只要它存在,便需要被欣赏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当他们翻开这些速写簿,都会将头深埋于其中,被那些速写作品和点滴的记录完全吸引,然后翻至下一页。每一次翻阅都会带来无穷的惊喜。这些打开的画纸就像一则故事、-篇日记,甚至是一段生活。每一本速写簿都是生活的缩影。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书册的厚薄程度,将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翻过一张张画纸,你仿佛能看见时光的飞逝,看见其中闪现的创意,看见作者的种种冒险、经验教训、想法、失误以及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墨迹,在读者面前如花一般盛开。
无论你是否是一名艺术家、设计师、作家,还是音乐家或是注册会计师,我都希望你能在绘画生活的冒险中,获得知识和无尽的艺术财富。
绘画的头脑风暴 豆瓣
作者: 皮亚塞纳·山姆 / 菲利普·贝弗利
本书整理了简单易学的创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包括:线条和记号;调子和造型;构成、透视和视角;动态和姿势;图案和肌理;观察、探索和想象六章。
行为设计学 豆瓣
made to stick
作者: 奇普·希思 (Chip Heath) / 丹·希思 (Dan Heath) 译者: 姜奕晖 中信出版社 2018 - 11
★ 揭秘创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逻辑说服力,一本书解答“为什么有的创意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
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破除“知识的诅咒”,将创意黏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深刻且持久的影响力
★ 硅谷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学习“行为设计”。罗振宇在2017年年会上说过:“所有创业家和投资人都应该学习行为设计。”行为设计学理论源自斯坦福大学教授、行为设计掌门人BJ Fogg,人称“百万富翁制造机”,他的学生包括Instagram创始人和Facebook小程序的开发商。行为设计对商业的影响和其带来的潜在收益,值得所有创业者和投资人学习。
透视画法入门 豆瓣
Perspective Drawing Handbook
作者: [美]约瑟夫·德·阿梅利奥 译者: 赵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 - 1
★持续畅销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出版至今55年,深刻影响全球艺术家,欧美读者五星推荐。
★150幅手绘图示例,图解透视画法的视觉原理。
★全面、基础、化难为易,重点展示透视技法在绘画中的实际运用。
★可为艺术学生、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学习透视提供简明易懂的指导和坚实的基础。
本书用超过150幅简明清晰的手绘图例,展示各种物体在不同角度的透视画法,描绘了空间感和纵深感,演示了灭点和视平线,直观解释了深度、畸变、阴影等基本概念。配合通俗易懂的解说,读者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学会透视技巧的同时,纠正绘画中的误区,真正理解透视的原理,从而更加得心应手地描绘出真实准确的画面。
Figure Drawing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Michael Hampton Michael Hampton 2009 - 8
Figure Drawing: Design and Invention is an instructional figure drawing book geared towards the novice and experienced artist alike. This book emphasizes a simplified understanding of surface anatomy,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cs of the figure, facilitate invention, and ultimately create a skill-set that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other media. In addition, this book focuses very strongly on practical usage, making sure the artist is able to assimilate the steps presented here into a cohesive working process. (Fourth printing, September 2011)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豆瓣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9.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贝蒂·艾德华 译者: 张索娃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9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了绘画的5种基本技能,打破了初学者对于绘画的畏惧。作者通过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证明绘画完全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而掌握这项技能的关键就在于大脑转换到一种视觉的特殊模式,学会像画家那样看待事物。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通过这种新模式的思考和使用大脑能量的新方法,学习者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本书是所有对绘画感兴趣,并想要通过绘画认识自己大脑工作情况,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激发自己潜在创造力的人的不可多得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