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朵 - 标记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豆瓣
作者: William J R Curtis Phaidon Press 1996 - 6
This work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 combines a clear general outline wit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rticular buildings. While techn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 are fully treated, the final emphasis is on individuals and on the qualities that give buildings their lasting value. For this revised and updated third edition, an appreciation of regional identity and variety has been incorporated, and also a section on recent architecture. There are many new colour illustrations, plans and drawings. The bibliography and notes have also been extended. This book sets the Modern tradition in perspective, relating it to earlier traditions, and analyzing its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The Arts of China (An Ahmanson Murphy Fine Arts Book) 豆瓣
作者: Michael Sulliv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 2
For the fourth edition of his much-heralded The Arts of China, last published in 1984, Michael Sullivan has thoroughly revised and expanded this classic history of Chinese art from the Neolithic period to the 1990s. He draws o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have enriched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both prehistoric and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on more recent dynasties has led to fresh interpretations of well-documented historical events and artworks. Also, China's dramatic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1980s has triggered an explo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on which Sullivan is the foremost Western authority.
Written in the engaging and lucid style that is Sullivan's hallmark, The Arts of China is readily accessible to general readers as well as serious students of art history. Discussing more than three millennia of Chinese artistic endeavor, Sullivan introduces not only artworks, but also the social,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s in which they were created.
This fourth edition has more than 380 illustrations; many are new and nearly half are in color. With this edition Sullivan has abandoned the Wade-Giles system of romanization in favor of the official Chinese Pinyin, now widely accepted by Western readers. These improvements assure that The Arts of China will remai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widely read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谈美 豆瓣
有2013年3月北平第7次印本
9.1 (27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中华书局 2010 - 8
《跟大师学国学: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书后收录朱先生的《近代实验美学》一文,供读者朋友参考。
唐诗杂论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江苏文艺 2007 - 4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国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
汪曾祺谈吃 豆瓣
8.7 (21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1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2011年5月18日 已读
太适合我这个吃货了啊~
前朝梦忆 豆瓣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7.5 (4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张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其传世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堪称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无忧,性喜游山玩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岁那年,清兵入关,张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转折。他带着幸存的家人逸隐于绍兴龙山,务农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岁方成,是为《石匮书》,书成后不久亡故。
个人历史与家国历史相互映照、无法切割。面对挡不住的历史洪流,还归龙山是张岱的一个选择,能自主画下的一条人生界线。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里一幅幅简约、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镶框着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层层跌宕与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荡之间,隐隐浮现。
史景迁认为张岱不仅是史家,也是热爱历史的文人。他书写张岱的一生、内心转折及过往追忆的同时,更深层探讨张岱身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借由回忆以及修史确立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得与失之间,唯有捕捉消逝的回忆,以书写对抗遗忘,才能坦然面对、甚或抵抗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这一点,无疑反映了历史与书写的本质与关系。
谁家有女初长成 豆瓣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 4
《谁家有女初长成》是严歌苓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有作品《谁家有女初长成》《天浴》《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白蛇》《魔旦》《拉斯维加斯的谜语》《后记》。
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至高至上的人性,精湛而独特地描绘了非常年代和特殊社会时空下,一个个男女生命在同性和异性之间那种不可遏止的残酷而又迷人的生命恋情,细致而深刻地展示了人类强大隐秘情感世界深处惊心动魄的另一面。
中国和美国,现实和历史,作家自由神奇的笔,自由驰骋于两个大陆、两种文化的现实历史中,在它们的自足中,在它们的对抗和对话中,建构自己沉静而空灵的小说世界。
缜密审美的语言,卓越天才的叙事,颤栗生命的心理刻画,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神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011年2月15日 已读
看似不痛痒甚至轻巧地有些戏谑的叙述,其实每一个子都包含了最沉痛的血和泪
人性 女性 小说 感情
金陵十三钗 豆瓣
8.0 (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 1
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
2011年2月11日 已读
胸闷难受到死。。。哭也哭不出来。。。这哀痛无影无形,却又那么真实沉重
中国 人性 历史 女性 小说
扶桑 豆瓣
7.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 10
扶桑,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女子;克里斯,一个同时代的白人少年。他们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识,发生了恋情。因为扶桑是个20岁的中国妓女,而克里斯是个家境殷实的白人少年,这爱情不仅凄迷,而且成了命运的挑战。
性格即命运,因为扶桑怪异的性格,也使得她在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中挣扎起来。从被卖为妓女,到被人轮奸,到与自己的丈夫失之交臂,这一切仿佛都无法在扶桑的内心印上烙印。她从从容容地听从本能的体认,以三寸金莲走过一个又一个灾难。扶桑的性格在作者如此刻画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
2011年2月10日 已读
在图书馆一下午一口气读完的,故事情节不复杂 ,但讲的蛮引人入胜的~就是人称老变来变去有点让我头晕……多条线索同时进行还是要保持清晰度啊@@
中国 人生 女性 小说 爱情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豆瓣
作者: Robert Venturi Museum of Modern Art 1977
First published in 1966, and since translated into 16 languages, this remarkable book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document in architectural literature. As Venturi's ""gentle manifesto for a nonstraightforward architectur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expresses in the most compelling and original terms the postmodern rebellion against the purism of modernism.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s serve as historical comparisons and illuminate the author's ideas on creating and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was the winner of the Classic Book Award at the AIA's Seven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ook Awards.
2010年12月16日 已读
竹马青梅 豆瓣
作者: [美国] 艾米 2010 - 7
《竹马青梅》讲述了:文革期间,派驻某校的军代表爱上了该校女老师陶今芬,但陶已有丈夫,且有一女。因缘际会,大浪淘沙,陶今芬的丈夫被查出家乡还有一个老婆,犯了重婚罪,于是被戴上“坏分子”帽子,遣送回乡劳动改造,与陶今芬的婚姻遂告终结。笃信“爱情高于一切”的陶今芬因此恨上了军代表,而她五岁的女儿岑今却与军代表的儿子卫国结下了深厚友谊。若干年后,岑今与卫国再度相逢,爱情之火迅速燃烧,但此时的卫国,却不能延续竹马青梅的恋情。
又若干年后,岑今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爱上了 一位华人留学生Victor。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纠结在这一对小恋人身上,血缘,基因,伦理,道德,迷雾重重,矛盾深重。一个人能不能同时 爱两个人?竹马青梅是否就是最佳配合?无意中的兄妹乱伦究竟有没有罪?
海报:
2010年8月8日 已读
故事讲得不错,可是远不及《山楂树之恋》震慑人心……
小说 爱情
红楼小讲 豆瓣
8.2 (12 个评分) 作者: 周汝昌 北京出版社 2002 - 1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2010年7月17日 已读
貌似是刚上初中读的~作为红学启蒙不错~@@
红学 红楼梦
红楼真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7
《红楼真梦》虽然这个“真”字还可以推敲,但我的本怀确实在此一字上:“真”,从头到尾永远是我寻求的最高目标。若用“寻梦”为题名,那么所“寻”何“梦”?不是别的,仍然是追索雪芹原著之真,即其本来宗旨与基本精神。——周汝昌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豆瓣
作者: 刘心武 2010 - 3
CCTV《百家讲坛》3月火热开播 又一场“红学”讨论热潮即将引爆!
2005年,刘心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掀起了红楼梦研究与讨论新高潮
同名图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创下了过百万的销售记录
2010年,李少红忠于高鹗续书的新版《红楼梦》开播之际
《百家讲坛》携手刘心武向高鹗续书发起颠覆性挑战
揣摩曹氏原意,解开《红楼梦》八十回后全部谜底
只要存善意,不怕大争论!
--------------------------------------------------------------------------------
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貌究竟是怎样的?这是“红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200多年前,高鹗对《红楼梦》进行了四十回续写,完成了目前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
今天,刘心武先生通过文本细读与原型探佚等手法,为读者带来了后二十八回全新解读,全面颠覆高鹗续书观点。是为《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高鹗续书观点
⊙ 全本《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续书四十回
⊙ 香菱嫁与薛蟠,后被扶正,死于难产
⊙ 贾政罪名不重,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 惜春在家族受打击后被安顿在拢翠庵修行
⊙ 袭人于贾府落难时离开,“伤心岂独息夫人”
⊙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病死于贾府中
⊙ 巧姐遭奸兄贾蔷、贾芸陷害,后嫁与周姓富户
⊙ 茜雪被撵出后,从此杳无音信 八十回后真故事
⊙ 曹雪芹写完了全本《红楼梦》,共一百零八回
⊙ 香菱是照应全局之女子,有命无运,悲惨结局源于夏金桂
⊙ 贾政并非忠臣,“姽婳将军诗”埋下荣国府败落根
⊙ 惜春于皇帝打击前逃脱两府,缁衣乞食,流落街头保全身
⊙ 袭人离开贾府并非背叛,是为了保全宝玉和宝钗的奉献
⊙ 王熙凤“扫雪拾玉”境况堪伤,押赴金陵途中投河而亡
⊙ 坑害巧姐的奸兄是贾兰,后巧姐与板儿成婚
⊙ 狱神庙有重场戏,茜雪慰宝玉,小红探凤姐
--------------------------------------------------------------------------------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继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作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红楼探佚心得巨著。
在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后原貌众说纷纭之时,刘心武先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2010年3月,刘心武先生再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秉承“文本细读”的理念,对高鹗后四十回续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性的颠覆,以十五讲篇幅,将八十回后真故事及红楼中人的跌宕命运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讲座文案的基础上,扩展修订出了本书。
曹雪芹是否写完了《红楼梦》?原本《红楼梦》并非一百二十回,证据何在?贾迎春同为庶出,为何没有探春般的自卑情绪?香菱是照应《红楼梦》全局的人物,有何依据?惜春并非出家拢翠庵,而是逃离贾府,流落街头,缁衣乞食?袭人离开贾府的举动,是背叛,还是奉献?这些谜题背后的真故事,且听刘心武先生娓娓道来。
2010年7月14日 已读
基本上是前两本《揭秘》的综合~刘心武算是有理有据比较中肯~就是觉得对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的解读有点离奇~~~
中国古典文学 探佚 红楼梦
采桑子 豆瓣
8.3 (23 个评分) 作者: 叶广芩 北京出版社 2009 - 1
《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  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010年5月24日 已读
这一类的题材很对我的胃口,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个别对人物的刻画有些单薄,有些情节和情感的处理不太自然……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最喜欢的还是老七啊@@
中国当代文学 人生 历史 家庭 小说
豆汁记 豆瓣
9.4 (11 个评分) 作者: 叶广芩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9 - 1
《豆汁记》为当代女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集,收录有:《豆汁记》、《黑鱼干岁》、《老虎大福》、《山鬼木客》、《瘦尽灯花又一宵》、《逍遥津》、《三击掌》、《黄连厚朴》、《长虫二颤》、《猴子村长》十部作品。全书文笔流畅,生动有趣。
《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豆汁记》为当代女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集,收入了她的十部中篇小说。
2010年5月22日 已读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Goodreads
爱你就像爱生命
8.5 (45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 王小波 朝华出版社 2004 - 5
王小波是一个即浪漫又专情的人,他写给妻子李银河的书信一直以“网络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每一篇都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李银河个人的感情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被收藏的书信数量不多并且比较零散,许多读者引以为憾。《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国内首次成书的王小波李银河书信独立版本,书中收录的情书篇幅比过去公开过的书信多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