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猫 - 标记
戴夫.布魯貝克︰節奏實驗 豆瓣
10.0 (7 个评分) Dave Brubeck Quartet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5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olumbia Records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Dave Brubeck Quartet组合中的灵魂人物中音萨克斯手Paul Desmond写了这一首名叫Take Five的四重奏乐曲,最开始时这首爵士乐以单曲的形式发行,由于采用了极为罕见的5/4拍,这在当时的爵士音乐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并受到广泛批评,但在符合大众口味的金曲排行榜上却可以和彼时如日中天的猫王的歌曲抗衡。
以后的时间证明了,这种复杂节奏改变了当时人们陈旧、萎靡和一成不变的听力习惯,同时在探索爵士节奏的可能性上作出了深远影响。21世纪福克斯公司也曾经将此曲用做电影题头。
由于Paul Desmond在爵士历史上的地位与名气都远远不如Dave Brubeck,《Take Five》的曲作者经常被误以为是Dave Brubeck。而实际上由Dave Brubeck、Paul Desmond、Joe Morello、Eugene Wright组成的四重奏组合在1959年发行的专辑《Time Out》里,Dave Brubeck的确是除《Take Five》之外的所有乐曲的作者,这张专辑中八分之九拍、四分之五拍、四分之六拍等诸多非常规爵士乐节拍也有出现,但《Take Five》在爵士乐史上石破天惊的意义显然非专辑中其他乐曲可以比拟,在后来发行的绝大多数关于Dave Brubeck Quartet的精选专辑中,几乎100%都会收录。昨日之音系列——《Time Out》这就是完美的爵士。
2020年5月12日 听过
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豆瓣
9.8 (246 个评分) King Crims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anctuary
King Crimson / 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這是一張介紹到爛的專輯,提前衛音樂沒談這張專輯,就好像談流行音樂不提披頭四一樣。任何搖滾音樂專輯的書,如果沒有介紹這張,該書可廢。就是因為重要,所以才介紹到爛。許多人不喜歡所謂「前衛搖滾」,但是從沒見過聽完Epitaph時不稱讚的。如果你只打算擁有或聽一張前衛搖滾的唱片,那這張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可以擊敗其他赫赫有名的專輯,如YES的Close to the Edge、PINK FLOYD的Dark Side of the Moon、GENESIS的Selling England by the Pound、MOODY BLUES的Days of the Future Passed。這並不是說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比那些專輯要好,而是這張就足以代表整個前衛搖滾的精神了。
一般提到前衛搖滾,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結構龐大的概念專輯。前衛搖滾樂團的確善於製作概念專輯,但是這張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既沒有重複連貫的旋律、歌詞上也沒有明顯統合的主題、音樂上也沒有使用統一的素材,怎樣看都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整張唱片從封面、音樂、歌詞到演出都顯示出前衛搖滾的風格,這也是少數幾張每首歌都值得介紹的專輯:
以前聽錄音帶時,剛開始就聽到一堆奇怪的聲響,當時還以為錄音帶壞了(台版錄音帶常有的事情),後來聽了別人說,才知道本來就是這樣子的。而接踵而至的是Robert Fripp極為歇斯底里的吉他,具有有濃厚Hendrix風格。另外加上Greg Lake扭曲後令人焦躁不安的聲音,整個氣氛的營造上正如曲名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讓人陷入精神分裂的狀況。這張專輯出版於一九六九年,LED ZEPPELIN正嶄露頭角、THE WHO聲勢如日中天,而這首曲子展現出的力量和THE WHO與ZEPPELIN不相上下,在技術上,也不遑多讓。仔細聽聽看中間稱為Mirror的演奏部分,就可以瞭解到各個團員精湛的演奏技術(先光聽Greg Lake的Bass線條與各樂器的對位搭配就夠了),更重要的是各種樂器音色的配合,展現出一種全新的聲響,這也是前衛音樂追求的目標之一。這首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是KC的代表作,初聽時可能非常難接受,但卻是所有KC迷一致公認KC代表作。KC團員更動之多、風格之多變,所有搖滾樂團無出其右,但這首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始終都他們是演出曲目。KC還出過一張唱片,將不同時代團員現場演出的不同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收在一起。
在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極度不安的結尾後,接下來是風格截然不同的I Talk to the Wind,非常清柔、帶有民謠風格的「小品」(長六分五秒,整張專輯中最短的曲子),這時可以見到多才多藝的Ian McDonald的演出了。雖然KC不是第一個使用磁帶合成器mellotron的樂手,但絕對是第一位成功使用這項合成器的。整個KC的古典音色,也建立在Ian McMonald的mellotron音色上。不過Ian McDonald的會的還不只這些,整張專輯中,只要聽到任何吹奏的樂器,都是他負責的。另外,他也負責vibes(顫片琴)。從I Talk to the Wind這首曲子中,也可以瞭解到,鼓不只是負責節奏與力量,對於營造氣氛也有非常大的貢獻,Michael Giles的鼓有種爵士的味道,但KC的鼓決不是爵士般的即興,而是嚴密配合後的精華。在Greg Lake溫柔純厚的嗓音及Ian McMonald笛子的引領下,我們進入了KC另一個世界。這時有餘裕可以看看KC的歌詞了,然後會發現單字大都看得懂、整句也不難,讀起來非常有詩意,但很難瞭解在說些什麼。前衛搖滾在音樂上追求深度與複雜、在歌詞上也一樣努力。這張專輯的歌詞都是由詩人Pete Sinfield撰寫,是非常典雅優美的詩:
I'm 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side
What do I see
Much confusion, disillusion
All around me
在I Talk to the Wind幾乎沒有出場機會的Robert Fripp,在Epitaph中終於又出現了。光是開頭幾個小節,就展現出與前面兩首曲子不同的氣勢。我第一次聽的時候,真懷疑這是同一個樂團嗎?許多人稱KC為古典搖滾,大概就是因為從這首曲子得到的印象。四樣簡單的樂器加上一個主唱,穿插著笛子,編曲既不華麗、層次也不複雜:Greg Lake低聲吟唱、撥撥貝斯、Ian McMonald淡淡吹出一段旋律、Robert Fripp的幾個吉他分解合絃、Michael Giles敲敲鈸,卻展現出一種遼闊又荒涼的氣氛,有如身置巨大的都市遺跡中。當時他們用的樂器真的是夠簡單了,吉他沒有什麼效果器,要音色自己調。鼓也不像現在一樣,琳瑯滿目,可以把鼓手包得滿滿的。合成器更是可憐,電壓不穩時就會走調。但這都不重要,因為KC的巧思與創意都彌補了這些器材上的不足。我每次聆聽這首淒美又帶有史詩風格的曲子時,都忍不住炫然欲涕,和GL一起唱:Yes I fear tomorrow I'll be crying.
完美的事物通常都不存在,如果有人批評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大概就是落在接下來這首Moodchild上了。在前面三首曲子中,KC玩了重搖滾、民謠、古典、爵士,現在呢?無調音樂出現了。Moonchild的演唱部分誠然極美,歌詞也是,但是這首超過十二分鐘的曲子,在兩分多鐘的演唱之後,就陷入無調音樂的即興演奏中了,這的部分的標題分別是The Dream和The Illusion。我在初聽的時候,也覺得這段甚是無趣,但後來英文進步,看懂歌詞之後,漸漸能瞭解這一大的確是「音樂」,後來有回晚上在黑暗中聽這首曲子,忽然地陷入這段音樂的氣氛中了,的確是夢與幻象。THE DOORS的迷幻力量的確攝人,但是KC的無調演奏在氣氛的營造上也不落人後。KC當然可以把Moonchild變成另一首I Talk to the Wind,但是他們的實驗精神使得他們在音樂上開疆拓土。請不要以為這一段音樂是在亂彈,玩團的朋友請捫心自問,自己能否(或舉出一個團)演奏出一段長十分鐘、迷離、虛幻、難以捉模但氣氛一致的音樂。如果不能,請向KC脫帽致敬。
Michael Giles的鼓將聽者從夢幻中敲醒,這首標題同名曲在歌詞與音樂上都有著中古世紀的神話傳說氣氛。旋律雖然不如Epitaph般優美感人,但是浩瀚龐大的氣氛過而有之。這首曲子中各項樂器都有發揮,雖然鼓和mellotron引人矚目,但請注意Robert Fripp充滿實驗精神的吉他演奏。另外,各種樂器輪番上陣的間奏也顯示出各樂手獨當一面的技術。尤其是的笛子獨奏,是我在所有搖滾專輯中最喜歡的,從Moody Blues、Jethro Tull、 Genesis到現在的Shadow Gallery都得排在後面。這是我最喜歡的KC曲子,順便想問一下,不知道是否有樂團Cover這首曲子,如果有,請在留言版告知或MAIL給我。
這張專輯的錄音雖然不算發燒,但是由於當初錄音的時間匆促、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仔細的調整聲音上的細節,反而使得各項樂器的質感非常真實,稍微差一點的音響聽,難免會有點刺耳(就像用我現在的音響)。我有CD,是後來Robert Fripp重新混音後發行的。聽說以前的老版本聲音不太好,請避免(不過現在也買不到)。如果你有唱盤,請找尋傳統唱片,就算後來Polydor壓片的都行,因為傳統唱片聲音比CD要好,尤其是Greg Lake的嗓音。我曾見過第一版的唱片,要價六十英鎊(相當於三千元台幣),當然無法下手,但聽說效果驚人。傳統唱片除了音效好之外,封面也是一大要點。這張專輯的封面絕對會名留唱片史,也是我十大「最想收集的唱片夢幻封面原稿」之一,不過Barry Godber年輕就去世了,這是他唯一的唱片封面,很所以大概輪不到我手上。
KC團員與樂風的變化很大,不過頭三張專輯因為受到古典的影響,所以統稱為古典時期。接下來的兩張專輯稱為In the wake of Poseidon和Lizard。而在KC在在一九六九年的巡迴演唱會錄音也在這幾年發行了CD,取名為Epitaph。
第一代KC活動的時間不到一年,解體之後就有許多樂迷期待他們的現場演唱,前幾年終於出了盒裝雙CD。其中有些曲目重複了,不過這並不重要。錄音當然比不上專輯,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套現場錄音中,有好幾首不包含在專輯中的歌,另外,他們的即興演奏也同樣不凡。聽完這張專輯之後,會覺得稱他們為受到古典影響,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KC在舞台上,幾乎什麼音樂都作得很好,而且又作得非常有創意:有爵士的即興感覺、藍調的節奏韻律、重搖滾的衝擊力和古典的浩瀚氣勢,不時又出現民謠的親和力。基本上很難想像他們如果繼續合作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音樂。不過問這個問題就好像問如果莫札特不在三十六歲時早逝,會有什麼作品一般。在一九六九年KC最後一場美國演唱會之後,Michael Giles和Ian McMonald兩人決定求去,而Greg Lake也受邀加入EMERSON, LAKE & PALMER。這個技術與創意俱佳的組合,就此消失。
不過當時他們已經在籌畫下一張專輯了,所以Michael Giles和Greg Lake答應Robert Fripp錄製這張In the wake of Poseidon。老實說In the wake of Poseidon也是一張非常好的專輯,但由於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實在太好太令人震撼了,所以這張風格變化不大的專輯就被忽略了。如果喜歡Epitaph的人,一定也會喜歡標題曲In the wake of Poseidon。另外Cat Food和Cadence & Cascade也都是非常好的歌。
KC的第三張專輯Lizard風格就非常爵士了,雖然有許多著名的樂手前來助陣,但這時的KC(應該說是Robert Fripp)氣力已衰,而且有自溺的傾向,所以除非是樂迷,可以不用收集。
--------------------------------------------
有乐评说过:If there's one group that embodies progressive rock, it is King Crimson.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前卫" "概念""实验"等口号被喊地震天价响时,King Crimson(KC)是当中最优秀的理论与实践者之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当此类经典乐团解体(ELP)或被主流收编(Yes)时,King Crimson仍路遥知马力般的摇滚着。无论现今摇滚的潮流为何,吾人仍不能否认当年KC所创造或遗留下的概念、技巧、精神正影响着现在想要突破的乐团,而他们的成就也成为后世前卫团体所无法突破的"梦靥".
出生于英国Dorset城的吉他手Robert Fripp二十二岁时与兄弟档Peter Giles、Mike Giles共组<Giles Giles and Fripp>乐团并于1968年推出同名专辑,为KC的开端。1968年秋诗人Pete Sinfield与吉他手Ian McDonald等人加入经历一段人事变化后,终于在诗人Pete Sinfield的词"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中找到了他们要的团名:King Crimson。
1969年七月,KC在伦敦海德公园免费演唱会与Rolling Stones共同出场。这是KC的首次公开亮相,他们以爵士/古典/前卫表演风格演出了首张专辑中曲子,令人印象深刻。
在许多老KC迷眼中,第二代的king crimson似乎是真正成熟起飞的开始。原先曲高和寡的诗人Pete Sinfield求去,由较能令人了解的Richard Palmer-James代替。原先任性狂飙的铜管乐器组合也被小提琴天才David Cross的高超琴艺取代,表现出跟从前截然不同的曲风。John Wetton较为人所知的是他在七十年代末组的UK及八十年代初组的Asia,相较那些同样是all-star的超级乐团,其实我个人更欣赏他在KC时期的表现。这时Robert Fripp带领KC到真正科技/前卫摇滚,而不再是以前的古典/艺术摇滚的范畴。展现出紧凑、团结、兼顾商业色彩与音效实验的崭新组合。
大家或许想问,king crimson到底是不是一个"团"呢?其实由KC在八十年代后的发展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基本上,king crimson只是一个持续由Robert Fripp主导,类似Alan Parson在Alan Parsons Projects的地位,由当时精英乐手所合组的音乐计划罢了。无论您认不认同,至少这样才能合理解释KC长达十余次(!)的改组。1981年四月,Robert号召另一群乐手组成Discipline,但在同年十一月发表同名专辑时又把团名改回king crimson。有了几乎全新的组合、全新的面孔、全新的理念,重新出发的KC的确是令人期待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乐迷都喜欢八十年代KC的组合。相信有很多老乐迷认为三阶段的KC应有三种不同的团名以资区别;而且他们不习惯新主唱Adrian Belew所带来的新观念,认为参入太多流行音乐元素,且缺乏从前迷人的即兴演奏。个人认为就实验创意而言,Discipline跟下一张Beat是并驾齐驱的。Adrian并未忘记KC式前卫的理念,关键在成就能不能被我们认同罢了。
2020年5月11日 听过
Supergrass 豆瓣
7.8 (9 个评分) Supergrass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The hit British alternative rock group's third album. Self titled with 12 tracks, including the hit singles 'Pumping On Your Stereo' & 'Moving'. 1999 release. Standard jewel case.
2020年5月11日 听过
Orphans/夜去(DVD付) 豆瓣
8.5 (22 个评分) cer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17日 出版发行: バウンディ
本作は前作「Yellow Magus」から1年ぶりの新作。橋本翼(G, Clarinet)がバンドのために初めて書き下ろした「Orphans」と、バンドの新機軸を感じさせる「夜去」という表題曲に加え、ライブでも披露されている小沢健二「1つの魔法(終わりのない愛しさを与え)」のカバーが収められる。なおシングルは初回生産限定アイテムとなり、最近のライブ映像を収めたDVDが特典として付く。
2020年5月10日 听过
The Life Pursuit 豆瓣
8.3 (19 个评分) Belle & Sebastia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atador Records
Highly ancticipated new album from Belle & Sebastian features more of their simple, melodic, moody, and poetic songs. Advanced Japanese release. EMI. 2006.
2020年5月10日 听过
Favourite Worst Nightmare 豆瓣
8.4 (112 个评分) Arctic Monkey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23日 出版发行: Domino
While this sophomore release is unmistakably Arctic Monkeys, everything's a little more muscular and aggressive. Each song is embedded with revelatory moments, as if some sort of critical mass is achieved through skillful song craft and sharp arrangements until an explosive release of energy or emotion is inevitable. Arctic Monkeys have exceeded expectations with this record.
2020年5月5日 听过
雷蒙斯同名专辑 豆瓣
8.2 (68 个评分) Ramon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6年4月23日 出版发行: Sire
百张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专辑
033 - Ramones - 1976 - Ramones
Original Release Date: 1976
Number of Discs: 1
Label: Rhino / Wea
纵使美国纽约市传奇性punk-Rock乐队Ramones的乐队生涯,亦随着其告别巡回演出之完满结束而在96年划上句号,但在这年间,我们却感觉到乐队的音乐精神仿佛仍没有离开过。闻说歌手joey Ramone正在灌录他的首张个人大碟;鼓手Marky Ramone及其乐队the Intruders刚在早前发表了他们的the Answer To Your Problems专辑。更重要的是,随着一套Ramones的anthology式双cd专辑hey Ho Let's Go!之面世,一方面是对这对乐队崩乐先驱做出崇高的致敬意义,同时也好比悄悄地燃起一次Ramones热似的。
从74年组成到96年解散,经历了二十二年的长路远征,毋庸置疑的Ramones事实上最历史悠久,最长寿的punk Rock乐队,但不要忘记,Ramones也是最早出现在乐坛上的punk Rock队伍,在这个双重意义下,才是他们最难能可贵之处。
姑且无论早年曾有过the Stooges或thewho这些获誉为proto Punk的乐队存在,但Ramones才是摇滚式上第一队开宗明义的punk Rock乐队;三个chord的简约摇滚曲式,短小精悍的平均不超过两分钟的歌曲长度,急激快板的节奏,嘈噪的吉他声,口号似的歌唱,Yobbish的态度,简单的黑白唱片封套设计,只花雕了六千二百美元的唱片制作成本,在他们与76年发表的首张同名专辑里已标志着这种punk Rock之蓝本。而他们永远是皮褛加窄身牛仔裤加冬菇式长发的打扮,亦俨如成为乐队别树一帜的标记。
Ramones的出现促使了纽约市的punk Scene的形成,被公认为纽约崩坛头号乐队的他们,那仿佛是继the Velvet Undergroud后埋藏在地下音乐圈的另一颗炸弹。早年发迹且活跃于纽约市曼克顿区bowery Street之表演场地cbgb的Ramones (他们曾是cbgb的驻场乐队),便在当年联同television,Patti Smith Group,Blondie,The Dead Boys,Talking Heads等队缔造了这块传奇性纽约崩乐胜地。甚至笔者所收集到的一套摄制与78年的cbgb纪录片,便更实行以Ramones的成名作 blitzkrieg Bop为标题,可见他们之代表性。然而Ramones之影响力不独在于美国本土上,他们的启蒙性甚至被视为英国punk Movement之源头----乐队在76年7月首次登陆英伦,于伦敦roundhouse之演出,正式触发起英伦punk Movement衍生的历史性时刻,随即冒起的sex Pistols,The Clash,Buzzcocks等乐队身
上都不难找到源自 Ramones的熏陶。在近期于uncut杂志的访问中,Joey Ramone便不讳言的说:"Ramones触发了punk的开始,当我出道时我想我们是世上最积极的乐队,是punk Movement的蓝本,是malcolm Mclaren取材的源头,我犹记得我听闻达一个说法是sex Postole表示过:'我们希望做出犹如Ramones的声音。'即使joe Strummer也说过the Clash是听着Ramonesde唱片下学习弹奏音乐的"。Ramones影响着英国punk Scene的爆发,然后英国则令punk变成一股一发不可收拾的音乐文化革命。
Punk Rock的出现是因为一种年轻乐队认为那些是七十年代的恐龙级/大使级摇滚乐太高不可攀,从而锐意重拾回rock 'N' Roll最原始基本的音乐精神,Ramones亦是如此。本身热衷于六十年代摇滚乐的他们,Ramones的音乐风格其实是改良自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的 rock 'N' Roll根源曲式,只是他们透过粗犷,吵杂,急激而不修饰的手法演奏出来。同时亦带出了犹如60's-Pop于surf-Pop般的快板节奏,Joey的主唱曲调往往是以调子流畅押韵见称,加上他们在歌词见透过虚无主义的笔触下所流露出的黑色幽默题材,Ramones的音乐所予人是绝对愉快的聆听经验,亦开启了所谓punk-Pop的门户。乐队在76年至78年间所发表的四张专辑:Ramones,Leaves Home,Rocket To Russia和road To Ruin,都是他们最典范的作品,像blitzkrieg Bop,Judy Is A Punk,Pinhead,Sheena Is A Punk
Ricker,Rockaway Beach,I Wanna Be Sedated,Suzy Is A Headbanger等Ramones的"国歌",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到了九十年代,像green Day,Rancid,The Offapring等西岸punk Pop巨星,便显然是承袭了与仿效着Ramones的乐风而来。此外,在日本大阪市,有"女版reamones"之称的shonen Knife;在北京,也有大唱<<你是我的雷蒙斯>>的新裤子。
来自纽约市皇后区的Ramones,也由歌手 ramone(原名jeffey Hyman),吉他手jonny Ramone(原名john Rcummings)和鼓手tommy Romone,低音吉他手dee Dee Ramone(原名douglas Colvin)作构成的阵容最为原装。其实原先他们是一队只有joey,Johhy和dee Dee三人的乐队,而tommy则是其经理人,后来经过执位后才变成这个Ramones的经典阵容。但像每一队历史悠久的乐队般,Ramones亦饱尝成员进进出出的经历,尤以鼓手的位置最不稳定。在77年的rocket To Russia后,Tommy便离队变成乐队的间歇性唱片监制,鼓手空缺由来自voidoids的marky Ramone补上;在乐队于83年发表过第七张大碟subterrnean Jungle后,Marky一度退出,鼓手位置便由richie Ramone取代;但合作了三张专辑后,Richie有为之告辞,虽然空缺曾由blondie的clem Burke取代;但最后还是由marky归队补上,而低音吉他的dee Dee亦在89年的brain Drain专辑后离队,并化名为dee Dee King作个人发展(曾出版过一张声名狼藉的rap Music唱片),由cj Ramone(原名christopher John Ward)取代他的位置,直至最后因joey亦有意离队,乐队便做出了解散的决定。
在乐坛上屹立了二十多载,纵使Ramones仍一直把持着鲜明的punk Rock的旗帜,但却不代表他们是一队一成不变的乐队。队员的替换跟不同的唱片监制合作,仍往往令Ramones的每张专辑能出现或多或少的不同。 Marky加入后所发表的road To Ruin不但在音乐质感上有所提升,连歌曲长度也相对地增加,成为他们首张超过半小时长度的专辑;由phil Spector监制的第五张专辑end Of The Century让他们重拾回60's Pop的根源,也是他们最富装饰性的一张唱片;81年pleasant Dreams由英国乐队10cc成员graham监制下,令他们的手法倾向重型,唯独一曲we Want The Airwaves却流露了多少new Wave式倾向。83年的subterranean Jungle时的两位监制ritchie Cordell和glen Kokotkin是生产p0wer Pop的美国独立唱片品牌beserkley之创办人,故此也令他们重投punk的原始张力;在84年too Tough To Die里既可看到他们对西岸的hardcore Scene作回想(Endless Vacation),也显示了一种post-Punk的低调趋向(I'm Not Afraid Of Life),而碟内由eurythmics成员dave Stewart监制的howing At The Moon则是他们向电气化new Wave曲式作探讨之意图;甚至乎连前卫乐手bill Laswell,也曾为他们在brian Darain(89年)是时期为乐队监制过i Believe In Miracles这首平平无奇之作。当然,Ramones所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还有他们在80年代带来过rock 'N' Roll High School这套b级电影,而他们另一次跟电影扯上关系,便是89年为stephen King的电影pet Sematary撰写主题曲。
Hey Ho Let's Go!(名字取自blitzkrieg Bop内的一句口号)这张anthology专辑是对roamones二十多年来的音乐历程做出的总结。八十多页厚的书册正记载了乐队的历史故事与珍贵照片,而双cd内所选辑的五十八首作品,那几乎集齐所有Ramones的代表作,然而也倒有一些漏网之鱼,像欠缺了suzy Is Headbanger和用作炮轰里根总统的bonzo Goes To Bitberg,便总有多少美中不足。
有人说过punk Rock乐队只能是昙花一现,每每总会随着青春的消逝而终结。但Ramones在二十年来却能矢志不渝的坚守着punk Rock的态度,从没有像主流妥协也没有变质,他们在乐队的告别专辑adios Amigos里重玩tom Waits的i Don't Wanna Grow Up,你会发觉是那么寓意深刻。
2020年4月26日 听过
黄色潜水艇 / Yellow Submarine 豆瓣 豆瓣
9.4 (145 个评分) The Beatl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动感电影《黄色潜水艇》上市30周年纪念特辑采用全球最新[5.1环绕音效科技混音]录制,自1965-67年创作的经典作品完整收录。30年前您若错过一次,这次岂能错过千禧年全球最大盛事,改写音乐历史的巨人――[披头士合唱团]。披头士创下多项历史记录,拥有如此高的成就,这些荣耀应归功于热情的披头迷。

《99全新数位混音版》共收录披头士15首歌曲,所不同的是30年前版本只有6首披头士作品,这张CD将原来《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漏收的这9首重新加入,并全部数位化。
2020年4月22日 听过
Coming Up 豆瓣
9.2 (145 个评分) Sued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9月2日 出版发行: Nude
时代总需要一些东西好让自己铭记.Coming Up正是这样一张专辑.所有人都看到Suede的成功和一炮而红,所有人都看到Dog Man Star的深邃和内涵,所有人都知道下一张专辑他们会有多么大的压力.人员变动之后Suede献上不同以往的流行化的专辑.不得不说这一张专辑是自信的,就旋律来说大气了不少.美妙的吉他曲是这盘专辑的亮点.每一首歌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一提的是这盘专辑半数以上的曲目都被用来作单曲,由此可见专辑的质量以及Suede的进步.
2020年4月22日 听过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豆瓣 Eggplant.place
9.1 (434 个评分) 拉娜·德雷 Lana Del Re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30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is the sixth studio album and fifth major-label record by American singer Lana Del Rey, set to be released in early 2019.[1][2] The lead single, titled "Mariners Apartment Complex", was released worldwide on September 12, 2018, and the album title was announced on September 18, 2018.
2020年4月21日 听过
The Division Bell 豆瓣
9.1 (170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作为后 Roger Waters 时代的 Pink Floyd 推出的第二部专辑.标题为“Cluster One”的开篇曲是一首旋律舒缓的演奏曲,它宣告了摇滚史上最具迷人色彩的合唱组合 —— 艺术摇滚的至尊 Pink Floyd 的重新回归。
2020年4月20日 听过
Unknown Pleasures 豆瓣
9.4 (230 个评分) Joy Divisi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Qwest / Wea
Unknown Pleasures is the debut studio album by English rock band Joy Division, released on 15 June 1979 on Tony Wilson's Factory Records label.[1] The album was recorded and mixed over three successive weekends at Stockport's Strawberry Studios in April 1979 and was produced by Martin Hannett, who incorporated a number of unconventional recording an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to the group's sound. The cover artwork was designed by artist Peter Saville. It is the only Joy Division album released during lead singer Ian Curtis's lifetime. Factory Records did not release any singles from Unknown Pleasures, and the album did not chart despite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the group's non-album debut single "Transmission". It has since received sustained critical acclaim as an influential post-punk album, and has been named as one of the best albums of all-time by publications such as NME, AllMusic, Select and Spin.
2020年4月20日 听过
Entertainment! 豆瓣
8.9 (59 个评分) Gang of Fou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8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Int'l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energized, and memorable music of the U.K.'s potent post-punk era of the late '70s and early '80s came from the trailblazing band Gang of Four, and it all started with 1979's stellar Entertainment! Dave Allen, Hugo Burnham, Andy Gill, and Jon King fused punk, funk, explosive prog-rock, and literate and often incendiary lyrics into a signature, groundbreaking sound that would influence countless bands to come. The original album's brilliant 12 tracks are now remastered and bolstered with four tracks from the rare Yellow EP, plus four never-before-released-songs-making this watershed disc sound bigger and better than ever.
2020年4月20日 听过
固態生存者 Spotify 豆瓣 苹果音乐
9.6 (131 个评分) Yellow Magic Orchestra 类型: 電子音樂
发布日期 1979年9月25日 出版发行: Alfa
2003 reissue of the Japanese progressive rock act's 1979 album. Epic.
2020年4月20日 听过
别介意 豆瓣
9.3 (521 个评分) Nirvan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effen Records
乐队介绍:
90年代,美国的失业危机重新抬头,朋克乐在音乐界再度爆炸,西雅图的Grunge音乐风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Nirvana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乐队由Kurt Cobain和前The Melvins的成员 Krist Novoselic组建,Dave Grohl在录制第二张唱片(Nevermind)固定了的鼓手位置,Kurt Cobain负责主音和吉它, Chris负责低音吉它。
1988年11月Nirvana推出了第一张Single:Love Buzz/Big Cheese,1989年6月发行第一张专集"Bleach"。Nirvana的第一张专辑,Dale crover负责Floyd the Barder, Paper Cuts, Downer的鼓,其余由Chad Channing负责。唱片的录制费用是6.17,付钱的是Jason Everman,他在唱片里面连名字都未给提起。唱片的录制时间是30小时。 Downer只收录在CD版本里面。唱片由Sup Pop Records发行,92年4月Geffen公司Remaster发行。
1991年四月,Nirvana正式和Geffen Records 唱片公司签约。同年九月,专集"Nevermind"发行,刚推出5周销量就已达到50万张,并且在排行榜上势如破竹,节节上升, 92年1月11日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唱片,全球的销量超过一千万大关。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在美国BILLBROAD公告排行榜上迅速攀升。(Nevermind)使Nirvana步向成功,同时也开始了一个神话和一场心灵的悲剧。
在「Nevermin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NIRVANA把以前Singles的Side-B的和一些还没发行过的歌收集在一起,于1992年12月15日,推出专集「Incesticide」。这是一张典型的地下音乐专辑,他们表示推出这张唱片的目的是为了试试听众和电台DJ接受地下摇滚的极限。
Nirvana凭这次转入大唱片公司之后的强力出击在Billboard排行榜上取得了爆炸性的效果。他们的冲击力是如此的强劲,又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之外,甚至连《纽约时报》的商业版都以他们做封面,当华尔街的分析家和工业巨头们都在时间关注那些身穿花格衬衫的破落音乐家们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Nirvana的确将伟大的音乐带给了更多的听众。
表面上,轰鸣扭曲的吉他声与愤怒的吉他声与愤怒而具侵略性的击鼓已成为成长中的Grunge一族的必修课,实际上,《Nevermind》是一张伟大的流行乐专辑,像“Smell Like Teen Spirits”就抓住了MTV时代人们的距离感和不满情绪,但却不失精彩的噱头和出色的旋律——并且编曲上的精致巧妙绝不输于任何一张Beatles的专辑。同时Kurt Cobain的演唱与歌曲创作洋溢着天才与灵感,就长那些与他齐名的人也很少有如此泉涌才思,有不少人认为Nirvana不过是“一招鲜,吃遍天”,但只此一招便已为他们在另类摇滚史上赢得无可置疑的一席之地。
其中,主打歌曲更被认为是颓废摇滚的坐标。Nirvana深深的影响一代西方青年,他们的衣着,发型和言行都受到人们的疯狂追逐。主唱Kurt Cobain的自杀更为乐队添上神秘的色彩。闲话少说,去买来听听吧。
专辑介绍:
“Smells Like Teen Spirit”集美妙旋律和狂暴情绪为一体,这首歌中最为人注目的特点是不把一切归咎于上一代人,它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自身的缺陷。这同样也是列侬的特质,既自由而潇洒地谈论和描述自己的困惑和梦想,毫无畏惧、毫无拘束。如果 Cobain 不曾写下这首歌,他的传奇和他艺术的成就就会打点折扣,因为正是这首歌,成为了所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感同身受的青年的共同呐喊,成了全世界那些精神上似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们得到无限满足的欢叫,成了一切在残酷现实面前梦想破灭者的呻吟,成了依然保持最后理想者疲于奔命时的狂野呼告。“Polly ”是以一个1987年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写成的,Cobain 十分痛恨对女性的不公和不恭,他总是为他这一代人里也有歧视和蹂躏女性的人感到惭愧。“Something In Way”是 Cobain 在 Aberdeen 桥下凄凉经历的记录,他奇特的视角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毛骨悚然,而这就是 Kurt·Cobain 。专辑的封面照片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也成为媒体和听众注目的焦点,关于这幅封面照片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
2020年4月20日 听过
いいね! 豆瓣
7.4 (14 个评分) Sunny Day Service サニーデイ・サービ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9日 出版发行: ROSE RECORDS
元日に深い悲しみをたたえた名曲「雨が降りそう」を発表し、さらに新ドラマーに大工原幹雄を迎え、再び3人体制となって歩み始めた2020年のサニーデイ・サービス。
そんな彼らが辿り着いた真新しい地平、それがこのニューアルバム『いいね!』。
通算13枚目にして、まるでバンドを始めたばかりのような純粋さがみなぎり、ソングライター曽我部恵一が描く風景はどこまでも広がります。
エレキギター・ベース・ドラムという最小限のバンドアンサンブルに立ち帰り、彼らのルーツとなった音楽性がたっぷり詰まったこのアルバムは、サウンドこそ違えど、1995年のデビューアルバム『若者たち』を彷彿とさせます。
サニーデイ・サービスが、サニーデイ・サービス足るために高らかに鳴らした傑作の誕生です。
2020年4月18日 听过
Deep Purple 豆瓣
9.8 (21 个评分) Deep Purpl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2月14日 出版发行: EMI Europe Generic
2020年4月17日 听过
サラヴァ! 豆瓣
8.2 (21 个评分) Yukihiro Takahashi / 高橋幸宏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5年4月4日 出版发行: King Record
坂本龍一の贅を極めたオーケストラ・アレンジが華を添えた、高橋ユキヒロのソロ第1作。パリを舞台に繰り広げられるアンニュイでゴージャス、洗練された美意識で綴られる物語の数々。山下達郎、吉田美奈子等超一流ミュージシャンが総結集したジャパニーズ・シティ・ポップスを代表する名盤中の名盤。
2020年4月17日 听过
YASHINOKI HOUSE 豆瓣
8.6 (66 个评分) never young beach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5年5月13日 出版发行: Roman Label / BAYON PRODUCTION
never young beach 成立於 2014 年春天,最初為由主唱安部勇磨及吉他手松島皓的雙人宅錄組合,在吉他手阿南智史、貝斯手巽啓伍、鼓手鈴木健人陸續加入後正式開始樂團活動。
隔年發行的首張專輯《Yashinoki House》受到唱片行大賞提名,never young beach 更打破新人樂團的前例,於同年七月站上 FUJI ROCK 苗場食堂舞台,充滿夏日風情的明亮聲線和略帶復古風味的旋律安排,有著日本 70 年代經典樂團 はっぴいえんど(Happy End)的影子,也被稱為「西海岸的Happy End」,在成團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抓住日本樂迷的耳朵,成為不容錯過的東京樂團之一。
2020年4月17日 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