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革命师生 (1966) 豆瓣
其它标题: 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
1966年8月31日下午,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和首都的五十万名红卫兵和革命师生。
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心连心——毛主席第七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 (1966) 豆瓣
导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66.11.12新华社)
据新华社十二日讯: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第七次接见和检阅文化革命大军的喜讯传到各地,全国到处一片欢腾。广大革命群众纷纷举行集会、座谈,纵情欢呼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生产建设的大好形势。他们怀着最幸福、最豪迈的感情表示:一定不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信任和期望,坚决按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夺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参加接见的一些负责同志说:“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我们伟大领袖这一亲切的教导,给全国广大干部无限鼓舞和力量。他们说:毛主席最关心群众,和群众心连心,时时和广大群众在一起,这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最光辉的典范。在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深入、更广泛、更健康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敢字当头,到群众里面去,和广大群众在一起,坚决站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立场上,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十六条,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
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 (1966) 豆瓣
1966年5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按上级指示做出了关于宣传“文化大革命”的安排,并且制定了这场革命中关于电视节目的具体措施。当时,报道毛泽东的活动被视为“高于一切”的事情。7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8月北京电视台摄制完成并播出电视纪录片《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而且本片的拷贝被寄往全国各地电视台与外国电视机构。
独立纪录 豆瓣
作者: 朱日坤 2005 - 8
作为当前社会最重要的影响记录形式,纪录片在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正在而且不可避免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中国的纪录片年代正在来临.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运动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王兵等一系列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以及制作人出现了.对于纪录片,中国的纪录片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梳理.但是,更广泛的适合传播的书籍或者影像资料一直未出现.
本书首次用通俗化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对中国独立纪录片人及其作品进行了全景式的纪录.
钢铁麦克 (2017) 豆瓣
7.6 (10 个评分) 导演: Billy Starman 演员: Dana "Showtyme" Burton / MC Webber 王波
其它标题: Story of Iron Mic
2002年,客居上海的美国人Dana Showtyme创办了“Iron Mic”(钢铁麦克)说唱比赛,参赛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式即兴说唱,两人对决一人胜出,以现场观众的喝彩声作为评判标准。这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说唱比赛,一代又一代的说唱歌手选择从这里开始,展示技艺并表达对Hip-hop文化的理解,Iron Mic冠军曾经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Hip-hop活动,Iron Mic见证了“说唱音乐”这种文化形式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它的故事便是一部浓缩版中国说唱音乐进化史。《钢铁麦克》——一部关于中文自由式说唱的纪录电影,集合众多Iron Mic冠军选手的采访,并收录了创始人Showtyme十几年来积累的视频素材。什么是Freestyle Battle?用中文怎么说唱?中国说唱的前路在何方?这些都是本片想与观众共同探讨的问题。
2017年12月29日 看过
采访与素材之间的互动,采访与采访之间的隔空对话都是亮点。
VICE 中国 纪录片 音乐
八廓南街16号 (1996) 豆瓣
导演: 段锦川
其它标题: No. 16, Barkhor South Street
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这个居委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从治安管理到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问题,从人口管理到商业摊点整治,从解决居民纠纷到文化扫盲,居委会的权利和事务是极其具体而且琐碎的。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日常对话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日常對話
8.3 (178 个评分) 导演: 黄惠侦 演员: 黄惠侦
其它标题: 日常對話 / Small Talk
每天早上,我的母亲总是先于我醒来,她会先准备好我的午餐,然后出门。
每天傍晚,我的母亲会在外面吃过晚餐之后才回家,静静地梳洗完毕后就又回到属于她的房间,打开收音机关上房门,在晚上九点睡去。
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里,但几十年来,我们就像是同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唯一的交集是她为我准备的吃食,我们之间没有嘘寒问暖、没有母女间的心里话、没有“我爱你”。
当我注视着她,我知道在那震耳欲聋的沉默之下,藏着让她难以面对、无法言说的秘密。我知道在紧闭的双唇背后,是令她窒息且摆脱不去的耻辱。
这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与她开启对话,但我真的准备去好面对她将给出的答案了吗?
我们又是否都能够好好面对那些已经被埋藏许久的过去?
艺术的力量 (2006) 豆瓣 TMDB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艺术的力量
9.4 (80 个评分) 导演: Carl Hindmarch 演员: 西蒙·沙玛 / 安迪·瑟金斯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2017年12月5日 看过
摒弃科普腔,构建西蒙·沙玛眼中的艺术史。解说夹叙夹议,既能贴合极具表现力的画面,又能单都成篇,且独白部分与搬演部分的场景氛围高度统一。《伦勃朗》和《卡拉瓦乔》两集里甚至出现了“搬演采访”。
BBC 剧集 纪录片 英国
西洋艺术史 (2006) 豆瓣
Landmarks of Western Art
第一集:后中古时期 The Late Medieval World
中古世纪时,欧洲最有势力的组织就是教会。当时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同时也对当时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许多艺术家都是负责制作教会手稿的画家。他们全心描绘宗教主题,沿用古老的艺术手法,传达出净化人心的主旨。乔托、范艾克、波提伽利等人的作品都是此时期的杰作;不过在中世纪晚期,艺术面临重大变革,这股新兴风潮将导致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第二集:文艺复兴时期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西方世界在脱离中古世纪后,西方艺术也迈入新纪元。15世纪末,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辉煌年代的开端。1500年代左右,艺术家开始受到"天才"般的敬重,他们得创造出哥德中前所未有的杰作。其中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婓尔、提普及达文西等,都受到宗教等人士的赞助,展开了一项野心勃勃的计画。"文艺复兴"这个字的意义就是重生,也就是重现罗马和希腊的古典世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学术、哲学等教条,发展了以"人"为中心思想,这一些艺术家以崭新的角度观察世界,创作出人类前所未有的杰作。而『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圣母昇天日』等名作即为他们留给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
第三集:巴洛克时期 The Baroque
巴洛克时期始於1600年代,约在1715年结束。"巴洛克"这个字用来描述和古典及文艺复兴艺术相反的东西。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的艺术首重和谐、平衡及比例,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却恰恰相反,那时期的艺术家喜爱斜角取线,充满戏剧性和热情。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提倡整体圆满,所以巴洛克时期的作品看起来更充满动感。巴洛克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多样化,此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画家;如卡瓦拉乔和林布兰特,还有像卡拉西等画家及贝里尼等雕塑家。
第四集: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 From Rococo to Revolution
洛可可时期和新古典时期的画作是本及的主题。"洛可可"这个字的来源代表的是"华美的装饰"。他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但表达的更私蜜、更强烈的感情,作品中充满了感官上的喜悦。新古典主义的起源可以回溯十八世纪前半,他们反对洛可可的装饰风格,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简约艺术风。他们深受所谓的"古代艺术的简约沉稳风格"所啟发。新古典主义的色彩运用较为谨慎,线条十分简洁,降低了色彩的运用,似乎是将知性至於感性之前的艺术风格,主题线条鲜明,背景则很简约。本集中霍加斯、华鐸及盖兹波洛的作品将近入眼帘。
第五集: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
1789年都被认为是现代思潮的开端,当然在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法国大革命开啟了艺术史上的新页,在这段期间艺术家创造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佳作,我们将这段时间统称为浪漫时期。浪漫时期的作品不仅要美观、和谐、注重比例,另一方面更力图呈现出历史和自然的壮阔。
浪漫主义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而感情则成为浪漫主义表现的重点。当时表现个人的感情比表现群眾的反应还更重要,所以浪漫主义首重的是自画像及情感,所以浪漫主义紧接着新古典主义兴起,代表了感情压倒了理性。在康斯塔伯及哥雅等人作品中,我们可以一见古典画风逐渐褪去后、充满浓厚浪漫画风的杰作。
第六集: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时期
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兴起於法国巴黎艺术的流派,这一群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同於当时的学院派艺术的作品,他们的画风更加自由、色彩更丰富。
印象派兴起的部分原因,乃因新古典主义盛行50年后,已变的太古板、太学院派了;而浪漫主义又太过於沉溺在个人的内心世界。印象派的艺术家想要记录下来的,是人们肉眼看见的外在世界。这个时期的另外一项重大成就,就是色彩的运用及视觉的呈现,在结合了以上这些因素后,印象派大师塞尚、秀拉一一在画坛扬名立万,而莫内的『睡莲』及梵谷的『向日葵』更是此时期不世出的杰作。西方艺术史上又进入新的里程碑。
渡口 (1998) 豆瓣
导演: 郭熙志
《渡口》取材于郭熙志的家乡铜陵,地点是有着140年历史的清字巷渡口,时间是渡口所属轮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制的1998年,事件是下岗工人砸了渡船,渡口被迫停渡。郭熙志没有拘泥于“三一律”,而是选择受到停渡事件影响的三个家庭作为“人物”,用镜头“关注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自己生存的选择”。
辛普森:美国制造 (2016) 豆瓣
O.J.: Made in America 所属 电视剧集: 辛普森:美国制造
9.6 (188 个评分) 导演: 伊斯拉·埃德尔曼 演员: O·J·辛普森 / 罗伯特·卡戴珊
继《纽约灾星》和《制造杀人犯》 之后又一部极佳的纪录剧集。本作是导演伊斯拉•埃德尔曼摄制的5集纪录电视电影。将震惊美国的著名橄榄球运动员O.J. 辛普森杀人案事件再度搬上荧幕,通过对辛普森人生轨迹的深入展现,探究美国社会最关注的两个话题:种族和名人……
2017年11月21日 看过
《纽约灾星》是“白杀白”,案件既没有“美国梦”的经典模型,也没有浩大的种族背景,且剧集分割有故作悬疑,抻长影片时间的嫌疑;《辛普森:美国制造》为“黑杀白”,整体解构和细节处的冲突展现有条不紊,前期交待的人物生平,强调的人物特质、种族冲突,都在庭审时发挥作用,处处是妙笔。
剧集 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纪录片 美国
沉默之像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Look of Silence
8.5 (43 个评分) 导演: 约书亚·奥本海默 演员: Adi Rukun / M.Y. Basrun
其它标题: The Look of Silence / 沉默的眼睛 (香港國際電影節)
一户人家讲述了自己的儿子被谋杀的场景。而谋杀他儿子的人就住在街道的另一边。直到今天依然权力在握,没有人敢于去追究他的责任,也没有人敢于去杀了他报仇。在官方的报道中,侩子手成为了英雄,而英雄,又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传说。在沉默中,家庭在哀嚎,而事实又消于隐匿……
关爱之家 (2007) 豆瓣
9.4 (7 个评分) 导演: 艾晓明
其它标题:
纪录片《关爱之家》简介:
《关爱之家》起因于《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的长篇报道《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影片记录了河北邢台农村妇女刘显红打官司的故事。她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毒,决定公开身份、起诉医院,历经艰险终于获取赔偿。以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影片通过几个家庭的遭遇和感染者成立“关爱”小组集体维权的努力,呈现出在基层农村涌动的公民权利意识。尽管追求法治的路困难重重,但由于社会关怀、媒体介入和法律援助,政府也转变了态度,并出台了改善感染者处境的政策。在通往社会公正的道路上,《关爱之家》呈现了爱与社会改变的可能性。
Care and Love
The high profile success of 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winner of Oscar's Best Documentary this year—has encouraged worldwide attention on 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 Almost at same time, two works on the subject have spreaded among the HIV/Aids activists and NGOs in China, The Central Plains (2006), and Care and Love(2007), directed by Ai Xiaoming, a professor from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filmed by herself and Hu Jie.
Care and Love draws its inspiration from 'Investigation of HIV/AIDS in Xingtai', a feature article written by Wang Keqin, a senior journalist at China Economic Times,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Liu Xianhong, a woman villager who contracted HIV through a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childbirth. The film documents how she publicized her story, filed a lawsuit with her 8-year-old son against the local hospital and eventually received compensation. The film also records the sufferings of several families and a collective effort to defend their own rights by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who set up an organization, 'Care and Love Group'. The film reveals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in rural areas. Growing social concern, media intervention and legal aid have force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compromise and modify their policy, and improve the situation for AIDS patients. Care and Love thus shows the possibility for social change on the way to social justice.
上海青年 (2015) 豆瓣
8.8 (8 个评分) 导演: 高子鹏 / 吴梦 Meng Wu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共产党培养最成功的一代”的知青,他们那被国家所决定的命运,和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即使在几十年之后,如今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依然是清晰可寻的。本片所拍摄这群从1963年到1966年支边新疆的十万“上海青年”,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历史背景,相较于其它知青群体,因其所经受的不一般的磨难,从而使得所谓时代的烙印在他们身上就显得格外的深刻。尤其是在经过回城返沪后三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上访维权活动中,他们通过对自身身份的不断地反省和认识,而慢慢体认着他们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与这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两个季节 (2008) 豆瓣
7.6 (5 个评分) 导演: 赵珣
其它标题: Two Seasons
影片概述: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每个孩子都要进入的中学时代,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教育话题。一所中学的一个年级,在不停的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家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并彼此掣肘。
导演阐述:
在进入电影学院学习纪录片之前,我是武汉六中初中部的一名语文教师。在离开后,我会常常回味这段生活,想念其中的许多细节,并思考什么是当代基础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006年,我开始筹备自己的毕业作业。在导师指导下衡量了诸多选题,而最终选定了回到武汉六中拍摄以基础教育为核心话题的纪录长片。在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一段熟悉的生命体验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我的毕业作业,拍摄跨度两年,集中摄制时间约六个月,最终在100余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完成纪录长片《两个季节》。
这部纪录片,体制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最后做的,是教育中人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教学运行的常规,也不是个体生活的展示,亦没有将体制问题搁置到台前;而是着重展现人与人的关系,在相对关系中寻找当代中国教育的有点和痼疾,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人如何相处,以何种方式完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思考。
沟通和交流、阻碍和隔膜,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个体人格与时代特征,是我关注的重心。
平衡 (2000) 豆瓣
9.2 (30 个评分) 导演: 彭辉 演员: 奇卡·扎巴多杰 / 杨欣
其它标题: Balance
《平衡》是近几年来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彭辉用了3年时间来记录,又浓缩在70分钟内播出,使大家感受到了时间空间和事件的震撼力,这是时空张力和对客观再现的综合表现。此片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最高奖项: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这在其他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而事实上,在这部纪录片中,解说词也是多余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广袤的青藏高原,接着是巍巍的昆仑山脉,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可可西里”无人区,也就是本片拍摄地点。奔跑着的藏羚羊,滑翔着的斑头雁,寥寥几笔为观众点出了这个世界第三大无人区,野生动物的天堂,更是藏羚羊家园的“可可西里”。以此作为之后片中表现“西部野牦牛队” 保护藏羚羊及其他种种问题设下铺垫。没有多余的画面与解释,简洁有力而大气。
片中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即便用了防风罩,依然抵不住肆虐的大风,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牦牛队的工作环境。在环保主义者杨欣过生日片段中,大家为他学唱生日歌也是自然音响之一,毫不粉饰的音响带来了体现情感的最佳效果。
主人公扎巴多杰坐在卓乃湖前对着镜头讲述。他让我们知道了“索南达杰”,西部工委第一任队长,同18名盗猎者搏斗而牺牲。因此,扎巴多杰自愿请命成为“西部野牦牛队”队长,来到可可西里进行艰苦的工作。片中引用了故事片《索南达杰》的片断,把现实中索南达杰牺牲时,冻僵的躯体仍保持着握枪姿势的情形同演员再现的情形一同展现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震撼。这也是片中的一个亮点,对观众来说,会牢牢记住这一细节。
除此之外,片中还引用了一些资料,例如,偷拍的藏羚羊绒围巾交易现场、5000美金一条、800公斤羊绒来自中国等数据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强调了“反盗猎”的必要性。也突出“平衡”这一主题。
导演彭辉也是幸运的,因为扎巴多杰本人就是个具有相当震撼力的人物,并且善于表达,他的个人魅力足以打动每个人。在镜头前,他毫不掩饰,非常直接自然地表达一切,对盗猎者强烈的愤慨,对政府某些官员的指责,对自己工作的执着。很多信息是通过扎巴多杰的表述传达给观众,这是此片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五一,五二 (2009) 豆瓣
6.9 (7 个评分) 导演: 魏晓波
其它标题: 5152 / March In Chinese Fashion
拍摄于2008年,内容是中国的爱国者抵抗家乐福超市。
天堂之门 (1978) 豆瓣
Gates of Heaven
7.7 (7 个评分) 导演: 埃罗尔·莫里斯 演员: Lucille Billingsley / Zella Graham
其它标题: Gates of Heaven
这是一部纪录片,讲1970年代美国两所宠物公墓的情形。一所经营不善,地主收回地盘作他用,于是倒闭,埋在地下的动物要被挖出来,迁墓。老板在镜头前叙述那段时光,愤然激动,怪罪于一种将动物尸体分解后再利用的工厂,动物的皮毛筋骨都能寻得用途。这工厂的老板也上镜头,铿锵说着自己的经营理念,说处理动物尸体的市场前景是多么广阔,以及这服务的绝对必要性——如果死的是羊、是马,是动物园的大象,宠物公墓只能干瞪眼。
片子后段是另一间运转良好的宠物公墓,导演采访了老板,老板的两个儿子,各色的顾客。镜头前的言谈中,我们晓得这公墓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宠物提供体面的墓地,提供祷告,提供缅怀的好环境。死去的宠物们得到一种尊严,这尊严来自与主人的朝夕相处,来自人们对于动物的良好感情。当然,这种情感只是影片的底色,导演借此要说的,是当是社会涌动的暗潮,是美国梦的一种变迁。比如公墓老板的两个儿子,一个文化不高,曾做销售员,后来卖保险,总结出许多在尘世中打拼奋斗的经验,但他还是在宠物公墓中寻得新的勃勃生机;另一个有过典型的大学生活,研究过高级的学问,玩过乐队,爱摇滚,有不成功的恋爱,经历各种思潮,如今安分守在小镇,打理公墓事务,清闲时放摇滚碟片听;或是将一只先锋牌的大音响拉出屋外,对着埋葬宠物的墓地,拨起吉他的弦。
深入川普之地 (2016) 豆瓣
Michael Moore in TrumpLand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其它标题: Michael Moore in TrumpLand
Oscar-winning filmmaker Michael Moore dives right into hostile territory with his daring and hilarious one-man show, deep in the heart of TrumpLand in the weeks before the 2016 election.
2016美国总统选战正酣之际,迈克摩尔带着他的个人秀深入最支持特朗普的地区进行表演,并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摩尔之前就 “警告大家特朗普有可能获胜”。早前,他就向公众宣布自己在十月份会有大动作,并且在 Facebook 上说自己要去俄亥俄威明顿市的一个 “共和党小城” 演出,“那里有25000个注册选民,却只有500个民主党人。”
说到拍片的目的,他说:“我就是想问问这些选民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并且为这场有史以来最疯狂的选举做一场更加疯狂的演出。”——《VICE中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