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科伦拜校园事件 (2002)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Bowling for Columbine
8.3 (45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Jacobo Arbenz / Mike Bradley
其它标题: Bowling for Columbine / 科伦拜恩的保龄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滚滚红尘——中国知青民间记忆之红土地篇 (2005) 豆瓣
导演: 刘春 / 丁立收 演员: 陈晓楠 / 邓贤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特别节目。
本片通过辗转云南、四川、重庆和上海,采访了“共和国最不幸的一代”,把您带到那个充满激情又荒谬的年代,让最有代表性的知青讲述亲身的经历,回忆那段岁月到底留给了他们什么?他们说“我们能熬过苦难,但决不赞美苦难!”谨以此片祭奠所有辉煌的噩梦中悄然死亡的青春。
老摇滚 (2014) 豆瓣
6.7 (23 个评分) 导演: 侯祖辛 演员: 侯牧人
其它标题: My Dad's a Rocker
影片讲述了中国早期摇滚人侯牧人的女儿侯祖辛,带着导演身份诚挚纪录中国摇滚人三十年来的沉浮与坚持。是父亲也是主角的侯牧人身患脑梗,这种病会反复发作,使肢体瘫痪或眩晕,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昏迷,甚至死亡!可怀揣着摇滚音乐人的执着和热血,侯牧人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
影片结尾时,侯牧人唱起他在脑梗后写的第一首歌《像个傻逼一样的活着》时,台下观众泪流满面,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张楚也流下了泪水。当老炮们听到那些音乐,想起那些往事的时候,重燃心中的情怀,正应了片尾的那句话:“老去的只是身体,而非灵魂”。@
残缺影像 (2013)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L'image manquante
8.2 (28 个评分) 导演: 潘礼德 演员: 兰德尔·杜丝 / 让-巴蒂斯特·普山
其它标题: L'image manquante / 被消失的影像(港)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看到了、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画面。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缺失的画面。这是一张由红色高棉在统治柬埔寨时期拍摄于1975年及1979年之间的照片。这一张照片并不能证明红色高棉的暴政,但它足以令人思考、反思及还原历史真相。我在祖国的档案、证件及宣传资料里寻找无果。现在我知道了,这张照片的缺失自有其理由,我停止了寻找。这张照片是否淫秽下流,毫无意义呢?我决定自行制作一张照片。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并非一幅画面,而是用电影手法对调查过程加以记录。某些画面本应缺失,由其他画面来代替;这里有生命、斗争、痛苦、美丽、消失脸庞的悲伤、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有时甚至是优雅和勇气:但绝不是遗忘。
生活而已2 (2012) 豆瓣
8.4 (10 个评分) 导演: 魏晓波 演员: 魏晓波 / 谢芳
其它标题: The Days 2
故事梗概:
W和X自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也这么折腾过来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将面临婚姻问题。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
导演阐述:
这是我第二部自己拍自己的纪录片,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活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事自己不说,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细节,甚至是一些让我反感的细节。当然,本片也可作为研究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婚姻状况的样本。
真实的游戏 豆瓣
作者: 孙红云 2013
《真实的游戏:西方新纪录电影》完整而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新纪录电影兴起的语境、原因、美学与文化特征、主要代表人物与作品,并进而分析了西方新纪录电影与中国新时期纪录片的关系,尤其是可能带来的启示。其学术价值在于积极建构了西方纪录片研究的历史坐标与理论框架,其应用价值在于为正在困境中奔突的中国纪录片寻找借鉴与路径。
翡翠之城 (2016) 豆瓣
7.0 (19 个评分) 导演: 赵德胤
其它标题: City of Jade
聚焦他的哥哥,一個挖玉石的人。緬甸玉礦區也是鬧獨立的戰區,但玉石工不斷湧去,甘冒戰火和沙土淹埋的危險碰運氣。哥哥16 年前曾挖到寶,但都揮霍掉,半個錢沒拿回家,也逃不掉礦工宿命染上毒癮。趙德胤拿起影機走進礦區跟他算這筆賬,發現了哥原來有個留學夢,自己卻實現了。鏡頭前的無情真相驚擾了拍攝計劃,翡翠之城的面相沒錯有他哥,但也有他自己。
玻璃工艺 (1958)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Glas
8.6 (11 个评分) 导演: 伯特·汉斯特若
其它标题: Glas / Glass
In 1957, the Royal Leerdam Glass Works commissioned Haanstra to make an informative promotional film in black and white. This resulted in the accomplished 25 minute Speaking of Glass. On entering the factory, however, Haanstra noticed that a mechanical stacking machine was malfunctioned because of one broken bottle. Amused by its robot like but futile movements, Haanstra agreed to make the film, but only on condition that he could make a separate short on glass. The film gives an intriguing view of the process of glass blowing and the mechanical way in wich glass objects are made. Glass, his greatest success to date, even won an Oscar, the grand prix of Hollywood and Holland's first Academy Award.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第2版) 豆瓣
Documentary Storytelling: Making Stronger and More Dramatic Nonfiction Films
作者: [美] 希拉·柯伦·伯纳德 译者: 孙红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 3
本书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怎样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角与体验。从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撰写拍摄计划,到摄影和剪辑的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建议。此外,书中汇集了大量真实案例,以及十多位当代顶尖纪录片大师和专业人员的特别访谈。本书为希望吸引到更广泛观众的纪录片制作者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新版本中增加了许多当代焦点问题,比如对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关注,对《超码的我》、《轮椅上的竞技》、《时光如水》、《决堤时刻》等近几年纪录片佳作的分析。
北京的风很大 (1999) 豆瓣 TMDB
北京的风很大
7.4 (76 个评分) 导演: 雎安奇
其它标题: There's a Strong Wind in Beijing
一个手持话筒、身边跟着摄影师的、时入画时出画的胖小子在四处正在大拆的北京街头,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拣破烂的流浪汉、推婴儿车的老人、羞涩的外地民工、一脸严肃的武警战士、匆忙的上班族、带着中国姑娘的老外、前卫的都市新新人类,等等),突兀地将话筒伸过去,问“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路人的反应迥异:不置可否、“大”或“不大”、反问他们是干嘛的、骂他们是神经病、似话痨搬瞎扯上半天,等等。
期间,胖小子会因人改变问话的内容,如是一对男女,是“你们幸福吗?”如是正在吃饭的,是“我可以和你们一道吃吗?”如是警察,是“警察叔叔,我捡到一分钱。”等等。而后来,镜头对准了一对孩子患了白血病的外地夫妻。
大号的我 (2004)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Super Size Me
7.3 (63 个评分) 导演: 摩根·史柏路克 演员: 摩根·史柏路克
其它标题: Super Size Me / 슈퍼 사이즈 미
这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针对麦当劳快餐和美国人身材肥胖等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摩根策划了一个“以身试法”的实验方案:在一个月里,除了去麦当劳点餐,他不再吃别的食物。在一日三餐麦当劳对肠胃狂轰滥炸后,摩根发现了自己身体急剧的变化:体重飞涨30磅,血压飚升,精神倦怠,呼吸闷滞,性生活质量骤降。摩根用亲身的试验结果,告诉那些依恋速食快餐的人们,回归健康膳食是如何的迫切。否则,就像摩根的遭遇一样,连女友都快要被吓跑!
落地窗 (2006) 豆瓣
导演: 刘德东
该片是与张同道导演的纪录片《小人国》同一素材的不同剪辑版本,数年后重新被发掘。
一样的孩子世界,不一样的解读与感受。看过张以庆《幼儿园》和张同道《小人国》的朋友们,来看看摄像师眼中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吧。
【导演介绍】
刘德东:1965年出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长期从事纪录片的摄影工作。
摄影作品:
2000年至2001年拍摄纪录片《祖屋》,2001年6月8日获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 “银屏奖”。
2001年拍摄纪录片《远山的瑶歌》,2001年度荣获第八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大奖、最佳摄影奖”;2001年度瑞士第18届南北国际媒体提名奖、匈牙利国际艺术节提名奖;中国电视一等奖。
2003年拍摄纪录片《幼儿园》,2004年6月获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 2004年12月获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2008年4月获第四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多哈)“最佳儿童和家庭类长片特别奖”。
2002年至2004年拍摄纪录片《船工》
2009年拍摄纪录电影《小人国》与电视系列纪录片《成长的秘密》。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2010) 豆瓣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9.1 (108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普莱斯 演员: 比尔·坎宁安 / 安娜·温图尔
其它标题: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 街拍皇帝
这是一部关于街拍鼻祖比尔·坎宁安(Bill Cunningham)的纪录片。已入耄耋之年的比尔依然是纽约时报的一名摄影师,拥有自己的板面专栏“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他从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并享受工作。在比尔的镜头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着装出位有个性,比尔都乐于捕捉你的美。几乎所有的时尚界人士都认识并尊重这位摄影顽童,就连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女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也说:“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然而,这样一位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时尚且功不可没的老人,依然住在狭小工作室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街拍照,不过老人家却觉得这样最好,对他来说,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无关紧要,能够自由地捕捉新鲜,才是他的追求。
本片推出后深受欢迎,先后在悉尼电影节、南塔基特电影节、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和阿布扎比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殊荣。
2016年3月27日 看过 浮华也需要关注,但关注者总是孤独。
纪录片 美国
被遗忘的时光 (2010) 豆瓣
被遺忘的時光
9.3 (24 个评分) 导演: 杨力州 演员: 陈嘉桦 / 许景珍
其它标题: 被遺忘的時光 / The Long Goodbye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许景珍站在亡夫张国栋上校的墓前,却不知张国栋是谁……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陈良文吃饭的速度很快,吃完之后却马上不认账说没吃……
血管型失智老人水妹把另一位失智老人尹顺周当成神父,睡觉吃饭都去磕头……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尹顺周对人的防备心特别重,认为身边很多人是共产党……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杨阿蟳从前跟丈夫杨祥永环岛,现在却认不出回家的路……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王怀义已经94岁高龄,却还想要寄照片给“70岁”的父亲……
毕加索的秘密 (195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 mystère Picasso
8.6 (29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巴勃罗·毕加索
其它标题: Le mystère Picasso / 神秘的毕加索
《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亨利—乔治·克鲁佐,1956年|8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次作画过程。1956年盛夏,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一间画室里,面对难耐的酷热及聚光灯的强烈辐射,毕加索兴致昂然地挥笔作画:生动的线条在画纸上迅速游走和变形,一朵花先是变成一条鱼,接着变成一个美人,然后变成一只公鸡,最后变成了牧神。本片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07—1977)以拍摄悬疑片著称(据说希区柯克眼中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人,他就是克鲁佐),代表作有《乌鸦》(1943)、《恐惧的代价》(1953)等。克鲁佐在拍摄这部美术纪录片时,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传记式或说教式拍摄模式。本片虽然也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电影艺术自身的特质,即只有电影能够在瞬间截获并表现时间的流动(巴赞为本片写作了影评《〈毕加索的秘密〉:一部伯格森式的影片》,见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14页)。本片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画作的详细过程,观看本片成为近距离接触这位绘画大师的最有效途径。本片拍竣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因此本片显得更加珍贵。此外,本片摄影师克劳德·雷诺阿是著名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孙子、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侄子。本片荣获195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16年3月23日 看过 “克鲁佐通过这一处理,使观众姑且认为‘除了绘画之外’黑白色的现实世界就是世界自然的真实(如此不露痕迹,我们唯有认真思索才可揭示出这一特点)。”
法国 纪录片
流浪北京 (199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流浪北京
8.0 (66 个评分) 导演: 吴文光 演员: 张慈 / 牟森
其它标题: Bumming In Beijing /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纪录片的)该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这群人中有作家有画家也有导演,尽管各有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的原因,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他们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表面上他们都很乐观,那是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现实越来越严峻时,他们中的多数人,随其时的出国潮想方设法走出了国门,想在国外追求人生价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艺术家尊严的几位,有的终获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精神分裂。
英和白 (1999) 豆瓣
7.8 (20 个评分) 导演: 张以庆 演员: 白玉陵
其它标题: 英与白
白(白玉陵),一个有着意大利血统、年届不惑的女人,在业已过往的14年时间里,她将人生中最美的时光献给了另一个生命。那是一只名叫英的雄性大熊猫,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只可被驯化的大熊猫”,它和驯兽员白在武汉杂技团寂静的大院里长相死守。言语在方寸空间里永远失去效力,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可将彼此的心意传达。她熟悉它的生活规律,它似乎明白她的心意。她们甘于这份寂寞,在繁华闹市乱中取静,固守着这块几被人遗忘的角落……
本片荣获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音效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编导奖。
请为我投票 (200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Please Vote for Me
8.3 (248 个评分) 导演: 陈为军
其它标题: Please Vote for Me / 请投我一票
湖北武汉常青第一小学,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民主的含义,于是在班中组织了一次班长的民主选举活动。候选者总共有三人:成成,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颇有心计的他在这次选举中不遗余力,志在必得;罗雷,作为这个班的前任班长,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威信和指挥力;许晓菲,三个候选人中唯一的女孩,乖乖女甚至爱哭鼻子,似乎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三个孩子围绕班长的职位展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本片荣获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会金奖以及儿童评委会第二名。
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1996) 豆瓣
8.9 (9 个评分) 导演: 孙曾田 演员: 柳芭 / 熊成华
其它标题: Fading Reindeer Bell
柳芭是世代生活在兴安岭山林中的鄂温克人,这个民族自古有饲养驯鹿的习俗,其中的神鹿更是象征了鄂温克民族的起落与兴衰。她的外婆是一位萨满法师,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老人每救一条性命,便要相应失去家族内一位男性亲人的性命。某天,爱跳爱唱的柳芭终于走出森林,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成为呼和浩特某出版社的编辑。然而都市生活让从小生长在灵性之地柳芭倍感压抑,失去青梅竹马的伤痛更令其难以承受。最终,柳芭逃回了森林,但她很快便痛苦地发现,经过城市钢筋水泥的磨蚀,她已经无法适应家乡的生活。她就如同一个无根的灵魂,哀伤痛苦,四处漂泊……
后续:2003年,结婚生子的柳芭溺死在家边的河中,42岁。本片荣获1998年德国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会奖、1998年第七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1998年中国纪录片学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