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种植人生 (2014) 豆瓣
6.8 (5 个评分) 导演: 顾晓刚
其它标题: Planting for Life / Even If You Walk and Walk
都市白领老贾放弃城市生活,带着妻子回归田园,实践自然农法的种植。他的理念吸引了一批城市仰慕者,而当地的村民却不敢苟同。日出日落,夫妻逐渐失去相濡以沫的情感,只剩下责任分工与义务,家庭与田园生活都面临了困境与裂痕。他们的故事里,有种子的培育,有生命的诞生,有稻谷的丰收,也有爱情的背叛,见证了人生的步履不停。
女儿债 (2014) 豆瓣
A Daughter's Debt
导演: Chao Thao 演员: Lee Her / Pa Kou Lee
其它标题: A Daughter's Debt
An exploration of woman's rights in the Hmong American community as told by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
纪录片创作六讲 豆瓣
作者: 王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 2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配套教材,从纪录片的功能、题材选择,一直介绍到拍摄手法、规律
★ 作者是近来口碑佳作《万箭穿心》《大明劫》的导演,曾执导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永恒之火》,具有丰富的纪录片、故事片拍摄经验
★ 援引片例既有《北方的纳努克》等影 史名作,又有当下争议热门《科尼2012》
★ 图文并茂,介绍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创作特点,以及不同视点的叙述策略
★ 从创作角度切入,具有实用性,语言亲切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配套教材,根据该课程多年积累的教学内容归纳整理而成。作者对纪录片创作的核心观念及规律进行了梳理,从电影史中精选重要作品论述不同类型纪录片的选题思路、叙事策略、拍摄手法、制作技巧。全书由简入繁、以史带论、图文并茂、案例鲜活,从实用角度考察各种创作手法,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对纪录片工作者而言极具启发性,有助于解放观念、放手创作。
地球之盐 (2014)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Le sel de la Terre
9.2 (263 个评分) 导演: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演员: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 维姆·文德斯
其它标题: 제네시스: 세상의 소금 / セバスチャン・サルガド/地球へのラブレター
  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看到巴西巨坑五万掏金者的集体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冲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续着生存。每次的拍摄方案都是经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响。合导的儿子伴着老爸远征,只见他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云温达斯最心仪的传奇摄影师萨尔加多,就是大地之盐。获康城影展某种观点评审团特别奖,入围角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北方的纳努克 (1922)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维基数据
Nanook of the North
8.0 (105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弗拉哈迪 演员: Nanook(Allakariallak) / Nyla
其它标题: 북극의 나누크 / 極北の怪異
本片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比如隐瞒纳努克平时用猎枪狩猎的事实,刻意表现因纽特人的传统鱼叉狩猎法;又比如为了拍摄冰屋内纳努克一家清早起身的场景,去掉一半冰屋采光等。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2015年11月9日 看过
纳努克是在本片公演两年后在一次狩猎旅行中死去的,不是因为这片子饿死的。
纪录片 美国
(2006)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6.2 (56 个评分) 导演: 贾樟柯 演员: 刘小东
其它标题: Dong /
2005年,贾樟柯陪朋友画家刘小东来到了这片孕育着华夏文明的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了反映三峡移民10年巨变,刘小东特意选择了12名拆迁工人作为写生的模特,创作油画《温床》。他以赤裸的躯体反映着内心的坦诚与真实感,在与模特的交流中感受着库区人民的观 念与情感。
2006年,刘小东来到了泰国曼谷采风。在这个炎热的都市,刘小东深入到草台班子的女人中间,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与12名模特的嬉戏、划船,刘小东捕捉到不同文化氛围中人的感情与生活的体验。
本片是导演贾樟柯在拍摄《三峡好人》时的同期作品。
最后的山神 (1992) 豆瓣
7.9 (17 个评分) 导演: 孙曾田 演员: 孟金福 / 丁桂琴
62岁的孟金福是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他和妻子丁桂芹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靠天吃饭的他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保有最虔诚的敬畏。他会在树上刻出山神的模样,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分出一点献给山神,祈求一家平安无忧。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帮助鄂伦春族同胞走出森林,到定居点居住。然而自幼生活在山林中的孟金福最终带着妻子回到这里,靠打猎为生。生活虽然艰苦,却自幼快活,但树木不断遭到砍伐,动物随之减少,这些都让孟金福忧心忡忡。山下定居的生活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鄂伦春人的习俗,孟金福怀念山上的岁月,子辈们却在山下闹市文明中乐享太平……
2015年11月8日 看过 “塔河县热烈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五十周年大会”上高声播放着《越来越好》。
中国 孙增田 纪录片
和凤鸣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和凤鸣
8.4 (42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演员: 和凤鸣
其它标题: He Fengming / Chronicle of a Chinese Woman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在之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本片2007年在日本山形市举行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钢拳信条 (2014) 豆瓣
Fist & Steel
导演: Victor Alonso Berbel
其它标题: Fist & Steel
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忠实以及勇气方能取最终的胜利,这是片中地下拳击训练场不变的信条。影片记录的是来自巴塞罗那的工人阶层们聚集在此,通过拳击展露他们的感情。
黎明印象 (1953)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aybreak Express
8.0 (7 个评分) 导演: 彭尼贝克
其它标题: Daybreak Express
一部纽约的风情片,地铁沿线的都市风景随着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的爵士乐律动起来,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本片经常被看作真理电影(cinéma-vérité)的先驱,导演D.A. Pennebaker受美国画家约翰•斯隆(John Sloan)作品的影响,决心拿起摄像机拍下纽约地铁沿线的风光。当年的Pennebaker还是一个门外汉,他不懂得剪辑和拍摄,只知道一边放音乐一边拍下他所认为恰如其分的画面。整个拍摄过程花费三天时间,素材随后被锁入柜中,等到多年后Pennebaker真正懂得剪辑时影片才最终完成。
之时 (2009) 豆瓣
导演: 高巍 演员: 高虎 / 痛苦的信仰
其它标题: The time of ten years
影片为痛仰乐队主唱高虎的音乐纪录片,片中拍摄及整理的素材跨度十余年,这十年也是中国摇滚乐艰辛成长的岁月。“时间已远,我要留下一点光亮。”
摇滚南京 (2014) 豆瓣
6.7 (6 个评分) 导演: 姚梦野 演员: 李志 / 高川子
其它标题: Nanjing Rocker
本片通过对三位南京摇滚客生存现状的真实呈现,以及多位南京摇滚资深亲历者的真诚讲述,让热爱摇滚乐的观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走近真实的南京摇滚。
说到摇滚,我们自然会想到北京。与北京相比,南京从来都是一座很难躁起来的城市。这个城市由于介乎南北之间的地理位置而显得有些尴尬,对于前卫的外来文化这里保有最大的包容,但当这些外来文化真正在这里落地生根之后却又大多变得不温不火。从90年代初起,这座似乎缺乏摇滚气质的城市,却始终与摇滚有着不解之缘。20多年来,始终有一群背着吉他的年轻人在这个城市里游走,用他们的歌声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
我要上迷笛 (2015) 豆瓣
导演: 王骞
也许你的乐队停滞了,排练房拆掉了;也许你不再只听摇滚,不再像少年时对一切满腔愤怒;但是迷笛一直都在,我有幸用镜头留住了一些片段,聊以纪念那个夏天所有的激情与热忱、愤怒与困惑、光荣与梦想。
关于四个乐队,关于一个男孩,关于所有摇滚之梦。
2015年9月23日 看过
为了今晚的语文作业,唯唯大概不能看完所有的演出了。
摇滚 纪录片 音乐
算命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算命
9.1 (280 个评分) 导演: 徐童 演员: 历百程 / 石珍珠
其它标题: Fortune Teller / 占い師
历百程孤独半生,40多岁的时候碰到石珍珠——她因为残障,在老家倍受虐待,两人从此开始一起生活;
他们住在北方某个城乡结合地带,历百程以替人算命维生。来找他算命的主顾常常是妓女,她们都各怀心事;
因为冬天太冷,又碰上扫黄打非,老两口回到老家青龙。在那里,他们去过石珍珠的娘家,又回到历百程的老宅。
春天的时候,他们重新上路,赶赴庙会,等待时来运转……
以长卷的篇幅,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算命》的场景随人物转徙,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提供的社会背景中,让人看到小人物微不足道,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
在这个过程中,它试图洞彻人性。《算命》对残障和社会边缘人物的呈现,从不同角度,但象《麦收》一样,充满了道德挑战的味道。
=============================================
影片概述 . . . . . .
第一回 厉百程算定孤单命  唐小雁棒打无赖汉
第二回 厉百程且说结婚事  小神仙画符财运红
第三回 小神仙进货大悲院  尤小云问事行宫村
第四回 放生养生兄弟俩各有说道  改名改命唐小雁泪流无成
第五回 避严冬厉百程返青龙县  看哥嫂老两口奔白虎沟
第六回 回娘家石珍珠记忆尤在  扒祖坟石大哥是为后人
第七回 找残联碰钉子冷脸官腔  住旅店嫖暗娼吐露私情
第八回 四兄弟大难压身是凶宅  一把牌江湖游戏只为财
第九回 三春归燕郊自有操练  五更赶辛集直待运来
尾 声 混江湖厉百程善恶掺半  度红尘石珍珠无益无害
=============================================
徐童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这是他《麦收》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之前有摄影作品,也写过小说。
皮克斯的故事 (2007) 豆瓣
The Pixar Story
8.8 (34 个评分) 导演: Leslie Iwerks 演员: 斯泰西·基齐 / 约翰·拉塞特
其它标题: The Pixar Story / 皮克斯传奇
这部花费6年时间制作而成的纪录片,聚焦了动画业巨头皮克斯的发展史。片中主要采取的是面对面采访的形式,还穿插了皮克斯创作的一些顽皮形象的短片,其中更包括拉塞特获得学生奥斯卡奖的短片作品。众多被访问者——从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比利·克里斯托到乔治·卢卡斯以及众位皮克斯的动画制作人——都尽可能详尽地解释了每部影片要达到特定艺术效果所需的技术条件。
摇滚多多 豆瓣
6.3 (7 个评分)
影片《摇滚多多》简介
当摇滚乐出现在中国,很多人的生活开始一言难尽。二十年,这个中国摇滚乐可以纪念的年份,《摇滚多多》拍摄了中国各阶段摇滚艺人的访谈、生活片段、及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的青春。在《摇滚多多》拍摄的180天里 崔健、唐朝、黑豹、张楚、何勇 、超载、子曰、瘦人、沙子、王岚、谢天笑、二手玫瑰、痛仰、废墟、液氧罐头、夜叉、 杂音、重塑雕像的权利、 颜峻、黄燎原、迷笛、摩登天空、曹操、郝舫…… 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名字如此真实的出现在镜头里,故事太多,因为摇滚多多。
谨以此片献给二十年来前仆后继的青春
影片人物:崔健 丁武 李彤 张楚 何勇 高旗 李延亮 秋野 戴秦 王岚 谢天笑 刘冬虹 梁龙
高虎 张智勇 周云山 张宇 胡松 付多 华东 颜峻 黄燎原 张帆 郝舫 池磊
沈黎晖 姜世隆 曹操 史少伟
片长:107分钟
毛泽东在2013 (2013) 豆瓣
导演: 李杨
其它标题: 走近拥毛派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凤凰网策划纪录片《毛泽东在2013》。探寻在毛泽东去世37年后,有哪些人还在怀念着他?他们怀念毛的时候,到底又是在怀念什么?
疯马歌舞秀 (201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Crazy Horse
6.6 (18 个评分) 导演: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演员: Naamah Alva / Daizy Blu
其它标题: Crazy Horse / 疯马俱乐部
世界最着名的无上装艳舞俱乐部、巴黎的“疯马”再度登上银幕。由82岁的美国纪录片名导弗雷德里克‧韦斯曼执导的《疯马歌舞秀》威尼斯、多伦多和圣巴斯蒂安电影节上映。影片从年轻的舞蹈家PhilippeDecouflé被聘用为新节目编舞开始,向人们展示了“疯马”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从舞女到经理、看门大妈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韦斯曼是美国60年代“直接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他的镜头不流露主观性,并且摈弃了采访或者旁白,都是通过海量的拍摄素材在剪辑室里“诞生”一部电影。《疯马歌舞秀》也是这样,影片活色生香,让观众接受了一番美胸和大腿的洗礼,丝毫不会顾忌女权主义者的目光。1996年法国人自己也拍过一部纪录片《疯马秀》,该片因为有着后来走入了主流时尚界的蒂塔‧范‧提斯而值得特别的瞻仰。
疯马俱乐部和旗下的代表节目裸体歌舞秀起源于1951年,以口味纯正的法式风格和浪漫艳舞而着称。其特色就是将裸体、灯光、布景、舞美相结合,营造出声、光、色、裸的“新境界”。关于疯马歌舞秀的纪录片有很多,从1977年开始,到2010年都有不少部关于歌舞秀和歌舞演员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被制作出来。但是这些电视节目大多带有猎奇和纯粹记录的特色,制作相对粗糙。
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这次拍摄的《疯马歌舞秀》是他的一部全新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将放弃他在过去的四十年中长期使用的16mm的胶片带来的粗糙影像,他更换了摄影设备,使用了高清晰度的摄制装置。他的这种风格上的转变是为了捕捉到疯马歌舞秀在电光声上的美轮美奂和歌舞演员们的完美肉体而产生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一共在疯马俱乐部里呆了11周,他和他的摄影师约翰‧戴维进了一切可能,拍摄下了歌舞表演以及演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这将成为怀斯曼拍摄过的最香艳的纪录片。
麦收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麦收
7.1 (97 个评分) 导演: 徐童 演员: 牛洪苗
其它标题: Wheat Harvest
时值六月,麦尖已经泛黄。苗从北京回到河北老家。他爹趴在炕上输液;她娘出门赶集了……生活好像从来就是这样,平常,没有意外。
早先一段日子,在北京东郊,一个叫高西店的混乱肮脏的街边,在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转灯的昏暗的小发廊里,苗这个才满二十岁的农村丫头,她的妓女生活便露出一角……
她说决不跟客人动感情,却瞧上一个叫强的嫖客……
姐妹儿间虽说隔着心眼儿,却不耽误一块去找乐子……
她瞧不起高西店的老板娘,因为她"太贪财了"……
她忘不了先前带她来北京入行的头一个老板——陈哥,可惜,去年冬天他出了事……
她爹病重,她把所有的钱都贴给家里,自个儿打算揣着一百块钱再回北京混……
一晃,麦子熟透了,可阴雨连天,不能开镰……
本片围绕麦收的前后,记录了一个人的两种处境,两种生活。一个人又是怎么去应付招架这一切的……表达出了复杂人性的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