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
爱你的一万种方式 豆瓣
You’re Dad
5.6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莉兹·克里莫 译者: 七英俊 2022 - 5
"你是爸爸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 但你一定有一位很爱你的爸爸。   他也许不善言辞,总是默默担起一切; 他也许忙于工作,很少与你朝夕相处; 但他也用肩膀扛起过你小小的身体,在背后偷偷关心你……   那都是他爱你的方式。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Liz Kerrimo 2021 丨虽然知道会比较水,但是没想到这么水,保守估计花了我 3 分钟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没看出来这本讲爸爸漫画中“爸”的特点在哪里,也就是说漫画并没有呈现“爸爸”在陪伴幼崽过程中的不可代替性,参照妈妈的不可代替性,又或者很难从漫画中呈现吧。看了等于没看的感觉...
2022 绘本 美国 虚构
务虚笔记 豆瓣
9.3 (21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务虚笔记》内容简介: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2022年10月27日 已读
史铁生 1996 丨毫不夸张地说给我看抑郁了,但还是要夸写得好。“务虚”大概是相对于“务实”,也可能是反口号的一种表达,在内容表现为小说的不确定,书中的很多人物有共性有特性,在写作之夜他们有时候是甲但有时候又成了乙。让我抑郁的很大原因是,他们人生的难处,存在于他们出生之前,存在于出身,在成分,在阶级。那个质问学校自己考不上为什么不提前告诉自己的那个谁;那个因为不让父母立刻死去放弃爱人一夜白头的谁;那个被冠以叛徒骂名几十年的谁;读完理不清这些人的人生和人际关系,但是故事被断断续续道来,他们被时代、被运动、被不能说的东西影响改变的过程令我难过。史铁生在讲含含糊糊讲他人故事的背后,能联系起很多以前读过的真实的回忆录、传记。而这本书关于生死、孤独、性与爱的剖析和思索,应该也能见诸作者其他作品,看得出来作者哲学功底不浅。
2011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梦里花落知多少 豆瓣 Goodreads
5.8 (281 个评分) 作者: 郭敬明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 - 11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郭敬明出版第二部小说,此作一改《幻城》的奇幻风格,从天上回到人间。小说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年青人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幽默生动。主人公是一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友情、爱情都在经历着蜕变,那种成长的快乐和忧伤很能引起年轻读者的共鸣。
2022年10月25日 已读
郭敬明 2003 丨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抄袭作,从人物关系的设定,情节的发展,到雷同的某几句话。庄羽的原作设定是已经有了几年社会经验,以及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第一人称叙述,而郭的改版是一群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原作的故事发展有推进,有小高潮,抄袭作除了结尾大放料急转直下外,前面平铺直叙,描绘友情,回顾逝去的爱情,与上司没有火花地相处,日常工作和聚会,翻起来巨快,人物塑造也很偏平。今天在这本里读到了韩寒《青春》相同的感觉,“处女”在书里有一种难以表述的微妙感,讽刺意味强烈,但“处女”又怎么了呢?小说改了火柴的结局,原作躲过去没事了,在这里坐牢了,一种正确。2020 年 12 月 31 日郭敬明微博长文向庄羽道歉。
2003 中国大陆 虚构 青春小说
圈里圈外 豆瓣
6.7 (14 个评分) 作者: 庄羽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 1
2003年11月,以《幻城》一书一举成名的郭敬明以30万册的首印数出版新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书出版后疯 卖,没多久销售突破50万册,就在郭敬明掀起新一轮热潮时,在《东方周刊》供职的女作家庄羽站出来指称:《梦里花落知多少》有超过7处情节与她的作品《圈里圈外》雷同,有些语言和人物性格完全模仿《圈里圈外》。孰是孰非,并不重要,对读者来说,这文字才是最重要的。
2022年10月25日 已读
庄羽 2004 ?丨郭敬明抄袭没有可以狡辩的。重看的着重点不是人物的感情线,而是庄羽作为一个女性作者对于书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以及感受当时青春小说的尺度。确实,不管是作家、空姐还是演员、妓女,小说中的女人都是独立靠自己吃饭的,男人靠不住也不至于要吊死,离开了他们自己也能靠本事吃饭。18 年前的书,里面而关于嗑药、嫖娼,疏通关系往局里面捞人,都是稀松平常的事,现在看应该也算是北京纪实,当时执法力度以及官僚腐败的日常吧。不过现在难道没有吗?但是现在不能写了,“护苗行动”呐。关于张萌萌这个人物形象,从原来涉足张小北李穹婚姻的第三者,到勾引高源的心机女,但是作者转眼用又用初晓发现了她身上正面的点,性格上的有点以及为了事业的敬业心,也不完全作为小三来塑造。虽然这里不存在女性友谊,但这种从对立到欣赏的转变,不容易。
2004 中国大陆 虚构 青春小说
您可疑的近况 豆瓣
장국영이 죽었다고?
8.0 (8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劲旭 译者: 安松元 2022 - 8
★在这持续“断连”的世界,每一个没有惊吓的日子,都是莫大的惊喜
★韩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坐标——金劲旭 作品中文版首度出版
★一位在中文世界“迟到”太久的作家,一次打破成见的韩国文学阅读体验
★本书收录的《张国荣死啦?》获韩国日报文学奖
★作者已收获韩国最重要的三大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现代文学奖
★作者金劲旭专诚为中国读者作序
-----
金劲旭是韩国文坛深受瞩目的中坚作家。他的创作多样化,擅长从其他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寻找灵感,发掘素材,因此文化评论家金圣坤评价他“以电影式的想象力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篇章”。
——《外国文艺》
金劲旭是不断进化的小说机器。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徐英彩(首尔大学教授)
金劲旭的这些作品是脱口秀气质的小说,诙谐曲式的小夜曲,像故事杂志一样好读的纯文学。每一篇都与生活中的“丧失”有关,却并不苦涩。
在写实的基础上,他的小说常常比“正常”的世界荒诞一点点。而那多出的一点点荒诞,是金劲旭小说世界的标志,是他的读者间的接头暗号,也是某种更本质的真实。
——本书中文版编辑
-----
这里出场的人全都近况可疑:分手了,离婚了,失业了,破产了。
他们流连于以互联网为轴心的虚拟空间,沉浸在手机、电影、电视剧层层包围的虚拟文化里,持续断连、重接。他们通过拒绝人际关系,勉强得以存在。
没有霸气,没有对世界的指责,也没有对未来的展望。
他们只是漂流。
2022年10月25日 已读
金劲旭 2005 丨前三篇不错。小说创作时间早,当时网络使得文化有了更快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与人联结的方式,失意的人有了匿名在另一个世界倾诉的能力。《费尔》中画中的拉拉小姐影射的是生活中的“我”,有意思的是这个短篇的教练很典型,不管是爱国思想、厌女思维。《您可疑的近况》面对前女友的骗保行为,直面旧情和现实生活的压力,毫无动摇地选择当下。《浪漫叙事》很多金句,但我居然猜到了那个电影的结尾《瑟堡的雨伞》,激动一下子。“医生用手术刀切开胸部,植入填充物,女人的胸部立刻膨胀起来。我不知道她的自信心是否也随之膨胀起来。不过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因注射生理盐水膨胀起来的不是“她”的胸,而是“他们”的欲望。我对血淋淋的乳房满怀同情。”学到一句怼人的话,可以针对一星运动或者刷分行为:裤子都不脱,你就打飞机?没读过就没有发言权。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食草家族 豆瓣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由六个梦境组成的长篇小说;引发文坛震荡,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作;
表达莫言渴望通过吃草净化灵魂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膜拜;
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与迷幻荒诞的想象,浓墨重彩的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抒写。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畅销“莫言长篇小说全编”系列,全新修订升级
《食草家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创作完成于1987年至1989年,是“莫言长篇小说全编”(修订版)系列中的一册。小说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由六个故事构成“六梦”,描写了生活在贫瘠而又富饶的大地上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据说,在高密东北乡有食草家族的存在。三次蝗灾,见证了食草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近亲通婚的后代,手脚生蹼膜的一对恋人被处以残酷的火刑;受尽虐待的双生子展开懵懂的复仇游戏;被扔在狗窝长大的二姑,派来一对儿子疯狂杀戮。传说,一个男孩与红色小马驹变成的女人结为夫妻,食草家族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与迷幻荒诞的想象,浓墨重彩的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抒写,在这部奇特的作品中达到既互相冲突又浑然一体的融合。
2022年10月19日 已读
莫言 1991丨在“再看一本莫言真的要吐了”和“坚持一下还剩3本就看完长篇了”之间挣扎看了半本,再坚持多看几页我真的要吐了,越看越反胃,毫不夸张。写的什么东西哦。恐怕仅仅是对某些经典拙劣的模仿吧,大长段多是多,但真的感觉没必要,整体就是感觉废话多,越看越不能忍。腰封上写着“表达了我对性爱的看法”,说实话毫不感兴趣,或者说之前看的其他书也已经看明白了作者的性爱观是个什么雕东西。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悲伤逆流成河 豆瓣
5.1 (152 个评分) 作者: 郭敬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5
你曾经有梦见这样无边无际的月光下的水域么?
无声起伏的黑色的巨浪,在地平线上爆发出沉默的力量。
就这样,从仅仅打湿脚底,到盖住脚背,漫过小腿,一步一步地,走向寒冷寂静的深渊。
你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么?
在很遥远,又很贴近的地方响起来。
像是有细小的虫子飞进了耳孔。在耳腔里嗡嗡地振翅。
突突地跳动在太阳穴上的声音。
视界里拉动出长线的模糊的白色光点。
又是什么。
漫长的时光像是一条黑暗潮湿的闷热洞穴。
青春如同悬在头顶上面的点滴瓶。一滴一滴地流逝干净。
而窗外依然是阳光灿烂的晴朗世界。
就是这样了吧。
2022年10月17日 已读
郭敬明 2007 丨还是一版一印。当时能看到的只是少年少女之间没有道明的情愫,然后易遥在绝境中跳楼轻生了。现在回过来看,撇开一堆毫无意义的矫情,把故事情节剥离出来,还是有值得说道的。比如易遥和齐铭的两位母亲,同样强悍,生活水平的差异仅仅是丈夫挣钱有脸面和丈夫出轨离婚没脸面而已,这两个女人本身并无太大差别,都是成长于市井见识浅短的小人。易遥的怀孕其实是她和那个不负责的男人共同造成的,但是男子表示拒绝承担就消失了,怀孕的所有后果都是易遥一人承担,包括身体伤害、流言蜚语和学校的公示批评,意外怀孕男女所需承担的代价天差地别。林华凤把自己作为妻子的失败,把对男人的怨恨发泄在女儿身上,某种程度验证了上野《厌女》的母女部分。最后易遥的轻生,是两个男同学的不信任对她的打击,小说最后结局结构上很不平衡,女人都这么脆弱自己找死
2007 中国大陆 虚构 青春小说
请照顾好我妈妈 豆瓣
엄마를 부탁해
8.0 (24 个评分) 作者: [韩]申京淑 译者: 薛舟 徐丽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3
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五个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 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拼尽全力,离开家乡,一路成长,却终于长成 了父母的客人。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
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
缔造300万册畅销奇迹的韩国文学神话,
获第五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申京淑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2022年10月16日 已读
申京淑 2008 丨读下来感觉不是很流畅,不确定是原文还是译文的关系。分别从女儿、儿子、丈夫和本人的视角去构建母亲和妻子这个形象,事实是每一个单一角度的形象都不是母亲的全部,甚至不是单一角度的真实的母亲。母亲一辈子的损耗都在为别人奉献,在她的认知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子女的将来,为了支撑自己的家。但现在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写女人一辈子为别人的小说,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生育和养育子女的,书里的父亲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轨,弟弟的去世懦弱地怪罪于妻子,最后把妻子遗忘在地铁站,对比一下吧,我觉得这种无能还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母亲也不是完美的,对大儿子偏心甚重,并且因为成绩好而格外宠爱,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啊。
2021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远大前程 豆瓣
Great Expectations
作者: [英] 狄更斯 译者: 王科一 2022 - 4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狄更斯晚年技巧炉火澄清之作,金句频出
◎《笨拙》杂志名画家哈利•福尼斯插图
◎BBC评选“英国小说百强”位列第四
◎名翻译家王科一先生经典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获企鹅-兰登独家授权装帧,通过原版装帧、传世插图和经典译本,以真正配得上其文学地位的版本,逼真还原一代英国文学巨匠狄更斯神韵雅趣。
2022年10月13日 已读
Dickens 1860-1861 丨第一次读狄更斯,不愧是狄更斯,不愧是世界名著,最后三分之一读得停不下来,突然很多线索串联起来。
看似皮普的远大前程在资助人的身份浮出后破灭了,但实际上他在伦敦查明的真相,对好友的默默帮助,已经是他通往远大前程的重要部分,善良和正义克服了虚荣和浮夸。而皮普在爱上艾斯黛拉的过程中无法自拔?的过程,也增加了人物的丰满度。当时的伦敦和乡下是非常鲜明的等级,上等人对应的是什么呢?乡下人目不识丁的乔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典型,但是这样的乔是多么善良,靠自己的打铁手艺养家,在妻弟绝境时伸出援手帮助他还清债务。简单查了文献,没想到对于这部作品的女性形象研究也很多!(果然过两天写短评就写不到读时灵光闪现的点
2022 英国 英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台北人 豆瓣
9.1 (95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白先勇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白先勇 1971 丨终于看了久闻大名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一把青》《孤恋花》《游园惊梦》等名篇。附录一关于过去和现在、灵与肉的解读非常到尾了。能感觉到白先勇小说人物塑造的地位和重要性。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白先生冷静的比较,无法从过去走出来的人,五一不是从旁人的角度去写他们的这种状态,而过去的生活巨变或经历的苦难,几乎不多加描绘,这一片空白给了读者很多想想空间。语言上有很多吴语词汇,对于那些出生上海的人刻画加分不少。“一个作家,无论怎样客观地写小说,他对自己比亚人物所怀的态度(同情或不同情、喜欢或不喜欢),却都从他作品之“语气”(tone)泄露出来。”P238,这一句非常好地解答了我不喜欢莫言的原因。白先勇的小说就感受不到男性作者的气息,说是女性写的我也能接受。
2015 中国台湾 中国文学 虚构
百年旅馆 豆瓣
作者: [韩] 林哲佑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小说用史诗般的笔触聚焦在三个聚集在“百年旅馆”中的人物的身上,用他们各自的故事展现了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抗争的韩国的一百年的血泪史。在这百年的沧桑中,饱受冤屈而生不如死的生者,以及无辜丧命、至今仍不甘离去而游荡在人间的冤魂,谁能来抚慰他们的伤痛?作家直面过去,用文字倾诉了往事,他们的故事。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从这部小说里,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鲜活的生命和我们温热、柔软的胸膛中跳动的心脏发出的低声地呼喊:“勿忘我!勿忘在历史中受难的死者的生者。”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林哲佑 2015?丨小说非常巧妙地将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事件的人安排到了一起,他们的共同点是看似普通,但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创伤——失去了朋友或亲人。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还要生活下去,外在和内在表现出一种分裂感。小说旨在让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上受难的死者和生者,其实是不要忘记每一段历史,而他们的存在残酷历史的铁证。越是受伤害是无辜的普通人的事件,越不能被忘记。韩国文学对于历史事件的改编重现,这种审查宽松的出版制度,真的好让人羡慕。ps 版权页没查到原著出版时间,但好像居然是韩方赞助的版权。
2019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天堂蒜薹之歌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莫言新版题记:“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
*朱伟老师点评:莫言笔下沉重而有质感、有密度的土地,是真实到刻骨的中国乡村。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一部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刺激,放下手头的创作,在35天内写成的“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小说主线是天堂县的三个农民因参与聚众请愿,被政府追捕归案、关押入狱、审判定罪的过程。小说一边叙述三人被抓、被关过程中遭到的打 骂、侮辱,一边穿插他们的回忆——贫瘠的生活,官吏的压迫,追不到的幸福,不值钱的人命……逐渐勾勒出政府号召大种蒜薹,结果蒜薹滞销后不闻不问,农民被逼走投无路,只得聚众冲入政府,酿成轰动一时的“蒜薹事件”的始末。
本小说采用多人称、多主线穿插并进的叙事结构,同时以民间艺人的演唱贯穿终始,结尾又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交代后事。如莫言所说:“如果要理解‘结构就是政治’,请看我的《酒国》和《天堂蒜薹之歌》。”
2022年10月7日 已读
莫言 1988 丨小说以 1986 年苍山县的“蒜薹事件”为题材。这起官逼民反的蒜薹事件,与农业税废除之前的斗争相似,总是一部分人的愤怒和勇敢为更多人带去正义和利益。小说对于乡下换亲、冥婚等落后的婚恋观有详细描写,父母之命干涉婚姻自由,说明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山东乡下婚姻法的执行力度很一般,但可笑的是对维权民众的执法力度很到位。金菊这个人物的命运果然不出我所料,因为父权制下是容不下女性反抗的精神的,哪怕反抗了最后肯定是失败的,她的悲剧不仅仅是来自原生家庭,更来自高马。女人不是物品更不是生产工具,是应该被尊重的个体。在台北人中读到一句书评解释了我不喜欢莫言的原因,他笔下的女人命运悲惨,但书写的语气并没有作者的同情。面对不作为政府的一种聚众维权式反抗,面对一则政府丑闻的新闻尺,作为原材料的文学创作尺度,以上三点对比今日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豆瓣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2
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2022年9月30日 已读
石川啄木 1910丨第一次读石川啄木,感觉甚是可爱。《一握砂》里面《爱自己的歌》、《烟》和《难忘记的人们》所选诗歌都很契合主题,写自己的感受、时间的流逝、难忘的人,生活以诗歌的型式被记录下来,带有一点文学色彩,但又很朴实,好几则末句甚至有横批的读感。只是没想到作者竟然在那么年轻的时侯创作了这些文字,也感谢周作人的译文,一点也不觉得古早,都来非常舒适。只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译文中的“可悲”“悲哀”等词所对应的原文是不是有比中文更丰富的含义?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告别天堂 豆瓣
7.3 (52 个评分) 作者: 笛安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5 - 1
《告别天堂》是我刚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确意味着我和我自已的少年时代告别,可是我却并不觉得它是一本“青春小说”,或者说,并不全是。因为对于这个故事,“青春”只是背景,“爱情”只是框架,“成长”只是情节,而我真正想要讲述和探讨的是“奉献”。
2022年9月25日 已读
笛安 2005丨其实是笛安的“告别青春”。比十年前读的时候感觉好很多,一则现在看到大长段不会头疼,二则近年来读了不少多视角叙述的小说,虽然叙述口吻上不太能体现性别和个性差异。青春小说只会提到上床做爱这件事,会因为发现对方出轨而陷入失恋的巨大深渊无法自拔,但是不会具体写做爱这件事,写情欲的发生,写具体过程,写身体欲望高于理性的不得已。不能接受的是里面男生口口声声都把方可寒称为婊子或者贱人,但是她做这些的动机却不充分,生病久矣?特别是一次招待五个人就离谱……男主角动不动就打人也垃圾。把前期天扬的纯情和后期的堕落归于失恋,但她看不明白江东口口声声的爱但又要和别人上床不过是男人的自私罢了,并没有更高尚的理由。方可寒就是那时候小说故意的塑造反面角色,如果能把她的行为写合理,写她性格的闪光点,那女孩的成长部分就更完整了。
2005 中国大陆 虚构 青春文学
再见,冥王星 豆瓣 Goodreads
7.0 (13 个评分) 作者: 夏茗悠 新世界出版社 2009 - 1 其它标题: 再见,冥王星
《再见,冥王星》讲述转瞬即逝的美丽年华华丽低调再次盛放,单影,一个平凡的成绩中下的高二女生,一个孤独的认为自己的命运与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相连的女孩,一朵炎炎夏日悄悄开在墙角的小白花。
被老师嫌弃,被同学排挤,被父母忽视,连唯一的朋友韩迦绫也一直利用她,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一个男生的视线——穿着再普通不过的裙装校服,像自然光下用DV摄成的一段失色的映画,孤单又压抑,让他的心瞬间崩陷一块。
时光静静流逝,男生和女生,平淡却心酸地度过那些温暖或黑暗的日子。
帅气的、聪明的、受欢迎的少年。
平庸的、愚钝的、遭孤立的少女。
喜欢的心情终于有一天在距离面前悲哀地灰飞烟灭。女生提出与男生分手,男生出国留学,女生经过努力意外考上一类本科。
两年的时光,女生几乎以为自己获得了重生,神奇地长高,成为别人眼中大眼睛、长腿长发、有点冷傲的美女,却一刻无法忘记从前的自己,不能够忘记那个跟她说“我在乎的”、听得见她内心哭泣、给过她温柔关怀的美丽少年。要如何才能原谅自己,没有与他一同走向未来?
最后的最后,单影拼命赶往机场,去告诉那个回国又匆匆离去的男生,三年后,请一定一定回来……
《再见,冥王星》:冥王星并不孤单,如果你相信它有唯一的卫星卡戎与它的相恋。
2022年9月19日 已读
夏茗悠 2009丨(跳看《前篇》+《番外》以及正文前三话和最终话)对夏茗悠在《萌芽》上连载的《冥王星》短篇非常偏爱,所以当时出了单行本就买了。但其实这本已经不是顾旻的故事,而是单影——连女主角名字都这么形单影只。夏茗悠非常喜欢而且擅长写自卑的女生,那些不被关注的、容易被忽视的班级中平平无奇的女孩子。可能受到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善与人交流,但内心渴望被关注和爱,那个年纪(17岁呜呜呜太遥远了)也还是会有喜欢的男生。顾鸢看到了单影的特别,好在小说最后也给了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比较绝的是,顾旻在意的林森不过如此,反而是写了愚人节玩笑的樊程是真的关注并喜欢了顾旻很久,却不敢说,这个反转挺绝的。
2009 中国文学 虚构 青春文学
尘埃星球 豆瓣
6.8 (69 个评分) 作者: 落落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6
正值花季的少年夏圣轩和夏政均是离异家庭的单亲子女。两家比邻而居,两人既是朋友又如兄弟,有一种专属于少年间的微妙的羁绊。但是由于两人父母再度结合,使少年们的心中产生了矛盾和抗拒,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并因为一次不幸的事故,让两个人的少年之间的关系陷入更大的危机……亲情,友情,爱情。如何做出抉择。摆在两个少年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2022年9月19日 已读
落落 2006丨记忆中仅仅是落落的小说没有散文好看,对这本小说写什么完全没有记忆。本来想重温一下,看了几页不断告诉自己真的没必要。也许这是一个短篇就可以写完的小说,扩写成一个长篇,因为第一章看下来没什么实质信息,也不觉得是有很多重要的铺垫必须得交代。太多内容不理解好好的非得分成几段呢?从这本来看,落落不会写小说,最起码不会写长篇小说,还是散文的路子,不是多加对话就行了。还是不知道写了个什么故事,并且书评也查不到复述梗概(15%弃,最近翻出来好多古早的书清理的时候会顺便翻一翻标记一下,也算是更正豆瓣评分...
2009 中过大陆 虚构 青春文学
少年來了 豆瓣
소년이 온다
9.2 (178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1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2022年9月17日 已读
韩江 2014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人称叙述我比较出戏。个人认为作为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记录成分太少,小说更着力于呈现人的感受和情绪,很多对尸体的描写其实都是人震惊恐惧愤怒的表达,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而不是资料的化用。光州事件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突然和残暴,很多学生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做个志愿者或者工会工作,会面临这么大的危险,又或者被捕后遭受如此漫长而残酷的拷问。作者用不同的篇目从不同人的视角去呈现光州事件,为往生者痛心的同时让人为幸存者所面临的创伤而难过。作为我们,经历过相似历史事件的我们,再次看到当少年、学生、老百姓在枪弹之下,肉体是多么不堪一击,武力、镇压、流血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已。(《出租车司机》居然是因为这个题材被禁的,怪不得禁得很彻底
2018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堂吉诃德 豆瓣 Goodreads
9.1 (37 个评分) 作者: [西] 塞万提斯 译者: 杨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6
本书是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诃德一方面脱离现实,爱幻想,企图仿效游侠骑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是一个可笑、可叹、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学中一个不朽的典型。
2022年9月14日 已读 塞万提斯 1605-1615丨杨绛译本。读了没读完。有点一根筋的愚笨,讲实话人物塑造并不吸引我,虽然是经典的名著形像。围绕这的叙事宛如一部公路电影,纯线性叙事。勇和憨。但是也是有不少暴力的一部名著。(下次一鼓作气读完,计划明年吧(信息补充:作者 1616 去世)
2015 虚构 西班牙 西班牙文学 鱼空共读
上海往事 豆瓣
作者: 毕飞宇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 - 4
2022年8月30日 已读
毕飞宇 1995?丨小说《上海往事》读感不及剧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好,更喜欢剧本的名字和简练。但是小说的叙述手法很强,从年届七十的“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忍不住要点出一些偶然事件的重要性,或者自己看到真相是因为冥冥中注定等。也因为当时的我少不更事,看不到小金宝的真实感受,才用现在的我去点评当时小金宝的被动、伪装和真心。两条线一条是黑帮权力之争,一条是小金宝被圈养但实际和二把手偷情;不管是谁都没有给她真心,她本来知道自己的位置,但还是想骗自己能得到幸福。私奔奔不了,所以活也活不下去了。小说这么暴力给人感觉黄黄的,居然写上床一点都不让人心动……结尾带阿娇去大上海让人绝望,那个年代女人就是让人玩弄的,少女更是被老头子偏爱。如果不是写作手法,这本质就是个黑帮爽文,但我看不了一点真爱都没有的黑帮文。
1995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檀香刑 Goodreads 豆瓣
9.0 (57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檀香刑》,给人一种穿行在现实与幻象之中的错觉。故事的地基架构在1900年戊戌变法前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德国人在山东强行修建胶济铁路的大背景上,而人物间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色彩斑斓的民间故事、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又营造了一种富有原始神秘色彩的文学叙述氛围。正是在这种时而真实、时而魔幻的叙述中,小说呈现出一幅大开大合、活色生香的高密东北乡图景,活跃在这幅图景中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他们上演的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那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那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戏,共同呈现了高密东北乡摇曳多姿的广袤大地。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恣肆的语言建构之下的戏台上,关于痛苦、死亡、尊严、欲望、友谊、忠诚等一系列命题的大戏正在上演……
本书获得2002年首届“鼎钧文华奖”,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22年8月29日 已读
莫言 2001 丨个人认为全书写得最好的两句:您这官,是为上司当的,不是为老百姓当的。要当官,就不能讲良心;要讲良心,就不要当官。
叙述手法上比较特别:《凤头部》用四个人的叙述拼凑了故事的大概,《猪肚部》讲述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豹尾部》交代故事结局以及每个人的结局。视角上最精彩的当数小甲部分,作者正是借他来讲一些魔幻现实的东西,比如每个人的本尊等等。赵甲作为一名刽子手,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技术工,其实站在了大清朝传统封建思想之上,誓死捍卫的是皇帝和老佛爷,但他仅仅是狐假虎威,并不真正代表权力。权力的代表者是袁世凯,但他掌权并且有自己的算盘。这让还想着大清朝好的钱丁左右为难,一面看着大清危,一面看着百姓难。写刑法残酷,其实写权力可以作践生命到什么程度,让人死这件事如何取得最大的威慑效果。猫腔写太多,性别观依然落后。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