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
编号645 豆瓣
The Investigation
作者: [韩国] 李正明 译者: 游芯歆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2
他是一名会写诗的囚犯,企图将灵魂送出被禁锢的牢笼!
韩国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李正明最新作品,同名电影拍摄中!
知名作家张铁志、骆以军,电影导演戴立忍联袂推荐
二战时期,在日本占领下的朝鲜,许多宣扬独立自由的知识分子被关押在福冈市的监狱内,遭受到残酷虐待。尹东柱便是其中之一,编号645,一位会写诗的囚犯。他利用帮狱友代写家书的机会,在信件中传达秘密信息,逐步试探审查官的底线,尝试穿越思想的禁区。审查官杉山逐渐被645号的文字所吸引,为了能继续读到他的诗歌,不惜以身犯险。然而有一天,杉山在监狱内惨死,身上唯一的线索是上衣口袋里写着一首诗的纸片。新一轮的调查开启,揭开的将是最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李正明 ?丨应该配合《数星星的夜》一起阅读,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
3.5,小说题材是很不错的,写作手法和谋篇布局也比较老练,不太满意的一点就是写的太长了,作者铺垫了很多来制造几个人物形象的反转。小说的情节推动器是杉山的死亡真相,随着对他死亡原因的调查,出现了小说真正想写的诗人尹东柱。在尹东柱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不吝惜笔墨描写书籍、诗歌、文字的意义,写战争和监狱对其他囚犯的禁锢和摧残。通过杉山被诗歌感动做东柱的同谋让他看书,到真相浮出水面,杉山力所能及的“暴力”使囚犯逃避成为人体实验的候选人,他的改变和挣扎通过他的文字记录仅仅展现了一部分,还有很多是不能被公开的秘密。
联系《呼啸山庄》对小说结构的解析,这本小说人物的介入也在一个巧妙的点,即杉山被谋杀之后,再此之前的故事通过他的记录、崔致洙的口述以及尹东柱的口述补充,在此之后东柱的记忆退化和死亡是通过渡边由一的亲历。所有这些事件对于“我”的冲击延续到了战争结束以后,善良但无法摆脱背叛战友记忆的杉山、给人带去希望说要用双脚走出监狱大门的诗人都不在了。不禁让人思考战争的意义,文字和死亡的关系。
2015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 豆瓣
作者: [韩] 徐承恩 著/绘 译者: 金成林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0
★★★
真情文字×治愈系画作×东方水墨与西方油彩结合的艺术。
在阅读与赏鉴之间,遇见崭新的自我。愿你像一株多肉,可爱而坚定地生长。
……………………
◎ 编辑推荐
★ 全书四色印刷,图文并茂,是作者绘画与散文作品的集合,也是多年来创作的心路历程的呈现,让读者在阅读与绘画鉴赏之间获得共鸣;
★ 故事源自作者自身的真实成长经历,文字清新、治愈、励志,充满诗意与哲思;
★ 作者的绘画风格独特,将东方水墨与西方油画相结合,其“多肉女孩”系列画蜚声海内外。本书精选60余幅作者的经典绘画作品,与诗意文字搭配呈现,温暖蕴藉;
……………………
◎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坚忍和成就的故事。
她是一个从会拿笔开始,就会画画的姑娘。儿时,父亲的强烈反对,让她一开始的艺术之路悲伤而压抑。她把自己关在房间绝食抗议,悄悄躲在被窝里画画。画中少女的泪水,终于让父亲动容:“你喜欢的话,就去做吧!”她的倔强和坚持开出花来,终于走进一所著名的艺术高中。却在毕业展览前夕,被人偷走准备了一个夏天的作品。她沉下心来重新准备,最终被启明大学美术专业录取。
探索自我的道路都不好走。对她来说也是一样。十几年的蛰伏与坚守,终于结出果实。她一路披荆斩棘,成了一名享誉海内外的画家。她在宣纸上泼洒油彩,点缀水墨,将东方艺术材料与西方艺术风格相结合,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她像她笔下的多肉,因为内在是坚韧的,所以能在没有充足水分的沙漠里扎根、茁壮。
她将自己的心路历程用绘画和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所有迷茫徘徊的人。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借阅:应该算是画册吧,很喜欢作者的画风,多肉少女系列也很好看。文字部分简单概括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人生经历的影响,要很努力去生活,且过去经历会不断产生影响。前面写得很克制,最后还是透露父母的分开是因为家暴的父亲。
“就像多肉在任何一个贫瘠的环境中都能维系生命一样……
生命里若是蕴藏着足够大的能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通过进化继续走下去。
像战胜了寒冬的多肉少女一样,经过那份隐忍,最终获得果实。黄金蛋,正在酝酿中。”
2019 画册 虚构 韩国
鲸鱼安慰了大海 豆瓣
作者: 燕七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5
《鲸鱼安慰了大海》收录燕七诗138首,老树画30幅。精美彩印,值得收藏。
最简单的词语,最简单的句子,最简单的诗,映照的却是尘世的一切。“我哭,诗中已先替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替我笑了”。诗人并不替我们哭或笑,只是把我们感觉到而没有说出的悲喜呈现到我们眼前。
————— ———
1. “最天真的诗人”燕七,用138首天真之歌,道尽了尘世的悲与喜、欢聚与离别、自然与文明、苍老与天真。著名画家老树画画极为欣赏这些诗:“燕七的诗清简,质实,明净,了无尘世的阴暗和心机”。最明净的诗,替我们找回曾经有过的天真。
2. 老树画画30幅精美插画,题写书名,并为诗集绘制封面图《鲸鱼安慰了大海》。诗画和谐,浑然一体。
3.一部可以听的诗集。著名演员陈赫,朗读《鲸鱼安慰了大海》;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雷平阳、张执浩,分别朗诵《生而为人》《清明》;著名小说家曹军庆,朗读《喜欢是简单的事》;畅销书作家何三坡,朗读《小火车》;诗人、翻译家李以亮朗读《野火》……百位大咖献声,书中配有二维码,扫码收听。
————— ———
我从不对你说,喜欢你
我不给你尘埃给树叶的压力
我从不骗自己说,喜欢你
我是善良的蜜蜂给自己留了一点点蜜
——《从不对你说》
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
你走了那么久
还没有回到我身边
——《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燕七 2019 丨不少令人心动的诗句,但总体来说语言过于浅白,经不起细读。
最喜欢的一篇:《生而为人》
“梅树的香气引来很多人围观
有的人伫足欣赏
有的人折断它的枝桠
它疼得全身发抖
生而为人,我们也一次次被折断,被掠夺
最终像梅树,一样沉默”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诗歌
离别的山谷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5 (6 个评分) 作者: [韩] 林哲佑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1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别於谷”(意为“离别的山谷”)的江原道旌善郡的小火车站。这里住着两名站务员男子和两名女性居民,还有其他人。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被边缘而淘汰的事物,这就是这个消逝的简易火车站和它的隐喻。在这个小站里并不只有沉重与痛苦。因伤感幽深而美丽、因美感深远而哀伤的故事,如质感深邃的黑白照般展现在眼前。别於谷车站年龄最小的站务员——郑东秀被称为“诗人”。有一天,“首尔茶座”的出台小姐在深夜醉酒后给他打电话诉苦后寻了短见。她为什么突然自杀,为何曾经总是给自己打骚扰电话?郑东秀陷入了困惑(“秋——别於谷的诗人”)。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站务员。老申在战争中逃难时失去了父亲和妹妹,跟母亲相依为命。他勤奋读书,考中公务员,当上了火车站站务员。他在执勤时未能及时发现蹲在身后的人就发出了信号。火车开动了,一个年轻人命丧黄泉。这场事故,害得老申一辈子不能晋升,并使他走向堕落的深渊。在巧遇那位青年的遗孀和他的女儿后,老申迎来了幸福的新生。但好景不长,当妻子得知“老申就是引发前夫失事的元凶”这一真相后,溺水自杀,女儿则因恨他而离家出走。(“夏——离别的山谷”)。“冬——归路”,是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全纯礼老太太一生凄惨的经历。她每天都拉着一个箱包、以蜗牛般的缓慢步伐走到别於谷车站,要买没有终点的火车票。她曾经被日军拉到中国的牡丹江当“慰安妇”。她想找到回家的路,但永远不可能了。在最后一个故事,“春——手指”中,在车站站前开面包店的女子在孩提时遇上了一个逃兵,随口告发了他而使对方引爆手榴弹自杀。从此,她因沉重的负罪感,一直厄运缠身。原来,那位逃兵就是郑东秀的父亲。当然,直到小说结尾,郑东秀却还依然蒙在鼓里!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林哲佑 ?丨韩国文学佳作。和《百年旅馆》一样,作者擅长群像的刻画,小说通过别於谷串联很多人物,通过不同人的人生经历展现这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当然还有这些事件对于普通人命运的影响。最好的当然是《冬——归路》阅读这篇慰安妇题材的短篇,因为有了之前金息《最后一个人》的基础,没有补充太多新的慰安妇生活的细节,但读来文字依然有痛感,不忍卒读。她们被欺骗贩卖到日本军营,以赚钱的名义被无止尽地进行精神和肉体的剥削,得不到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对待,面对性疾病只能通过对身体有慢性不可逆转伤害的药剂治疗,经受不住的女子运气好的抓住机会轻生了,运气差的死不了或者受尽病痛折磨而死去。勉强活到战后的人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努力去生活也会受到慰安妇经历持续的伤害,日本、南北朝鲜政府都没有给到他们应有的补偿。
小说整体构思很巧妙,题材也足够深刻。作者后记将该小说称为“被捆绑在往昔日子里的人,或者是拒绝忘却的人们的故事”,非常到位。
2019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蔓蔓青萝(全2册) 豆瓣
6.4 (18 个评分) 作者: 桩桩 重庆出版社 2007 - 10
她既没有改造古代世界赢得古人景仰的宏愿,也没有成为万事通万人迷KTV麦霸的潜质,为什么会一觉醒来就从二十岁的现代大学生变成了异时空里的六岁小女孩?面对着一心让女儿攀龙附凤的宰相老爸,她只想快快长大,带着美貌娘亲早早跑路,免得被他打包发售……什么四皇子子离和小王爷刘珏,她一个都不要!然而按照穿越定律,跑也是没有用的,临南城的一场大战,把她重又拉回了刘珏身边,拉回到波诡云谲的宫廷斗争里……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桩桩 2007 丨重看才发现这么长,李青萝女扮男装与子离相识相交的部份篇幅很短。捉弄刘珏隐瞒身份也维持了没太长时间就被揭穿了身份。但是印象中这两个设定很清晰。也是我看的比较早庶出小姐想方设法逃离的一部小说,包括在外面开酒楼挣钱。不过这些设定现在看来都比较小儿科,很多其实是不太现实的。
比较好看的男女主角的定情,刘珏在追妻三年中情根深种,李青萝被他实际行为打动。刘绯(子离)选择权利也比较复合人设和常理。只看了60%,后面跳到结局,因为登上帝位后的感情牵涉不太想看了,更有敌国王爷因为一眼青萝女装爱上她更是离谱,属于烂尾之作。现在回头来看桩桩的文笔,着实很一般,情节发展有时候还不错,但是女主文采厨艺理财武艺上的技能,都不太真实。没有《永夜》好看,不过也算是玛丽苏经典了。
2007 大陆 虚构 言情
再見繪梨 豆瓣
さよなら絵梨
9.4 (27 个评分) 作者: 藤本樹 译者: 趙秋鳳 東立出版社 2023 - 1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藤本树 2022 丨很巧妙的构思。优太父亲的话“你已经能够自己决定要怎样回忆起一个人”确实有点到我,影像记录的内容、拍摄选取的角度都决定了这个人在永恒活下来的面貌。这一点电影是比文字和音乐更好的方式。漫画的情节设置上非常有立体感,特别是嵌套母亲的短片和绘梨重生的设定。读这本书的今天正好释出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的消息,不算意外,毕竟之前身体就不太好了,举办音乐会、坚持出新专辑,这些作品都能让生命从瞬息变永恒。与漫画主题相通。
2023 日本 漫画 虚构
告别圆舞曲 豆瓣
La valse aux adieux
8.6 (7 个评分)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余中先 2022
★ 米兰·昆德拉最珍爱的小说作品
★ 一场黑色爱情游戏变奏曲
★ 关于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追问
《告别圆舞曲》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
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出轨的小号手、美国商人、医生、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透视了捷克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和心绪。作品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人物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且不时流露出“昆德拉式”的讽刺,在貌似轻松之中透出浓郁的悲剧气氛。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Kundera 1973 丨辛露娜的部分是他选择了自己孩子的父亲选择的是身份,而不是真实性,最后他通过一次做爱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却因为意外被谋害了生命。奇妙的是,找出命案凶手仿佛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此之上关于自杀和他杀认定的讨论,赋予了文本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每一个人物又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小说内容也再一次提醒我司考文学作品中的出轨、通奸或者一夜情,应该能怎么去理解文化背景和小说发展的需要。医生的角色像是什么职能单位的化身?(看评论联系了陀,才发现是那么明显。
2022 捷克 捷克文学 法国文学 虚构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3年4月1日 已读
Salinger 1951 丨高中尝试阅读但没读下去的名著之一,这次读才发现这么有趣好读,看中文都能感受到Fucking含量很高。
小说情节不复杂,主人公霍尔顿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的离校/家经历。他内心根本无所谓被开除,学校的表现也只是尊崇内心真实的表现。因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遇到的陌生人,他对人的评价最频繁的形容词是“虚伪”,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一切都很假,人和人之间不是感情链接的。结合小说背景,可能是利益或者金钱吧,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其实很好,但他对于父母提供的条件并无半分感激和珍惜,预感自己活不了了的感情寄托也只是妹妹而不是父母。所以游荡在街头的与其说是一具没有归属感的肉体,不如说是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的灵魂。“麦田守望者”意向真好,在利益社会应该是不被理解的选择,但有种纯真的可贵。
要重读的~
2018 美国 美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女王回到城堡 豆瓣
作者: (马来西亚)黎紫书 / 凌鼎年 蔡晓妮 主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9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十
余年,2006年至2009年间到中国大陆游历,现居英国。
《女王回到城堡》作品包括黎紫书多年的佳作。《女王回到城堡》内容
有《简写》、《花开》、《春晓》、《山云》等名篇,供读者阅读。
2023年4月1日 已读
黎紫书 2010 丨2010年编的微小说集,近百篇微小说读下来联想到了卡夫卡,特别是体裁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些篇目,主题上涉及很多方面,比方说童年、代际关系、夫妻感情等等。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同名小说《女王回到城堡》写的是母亲来到女儿和女婿家里,但是被当成外人对待,几天后回到自己的家里,感觉就像女王回到了城堡。非常好地写出了老人与子女之间的隔阂,老人心理上孤独的状态,以及有生活观念差异引起的代际关系的体现。《红色的声音》写了邻居之间的冷漠和由家暴产生的女性自杀事件。《人瑞》有点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意味,《消失的赵露》到《够了》的几篇有点科幻的感觉,《窃形记》致敬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胜利者》小说构思比较有意思。整体来说语言很一般,不管是取材、写作技巧还是遣词造句都看不到出彩之处,反而一些有一些取材生活的体现。
2010 虚构 马来文学 马来西亚
冥土旅行 豆瓣
8.6 (5 个评分) 译者: 周作人 译 / 钟叔河 编订 2019 - 7
《冥土旅行》是周作人译古希腊、英国、法国和日本剧本、小说、散文选的作品集,为“苦雨斋小书之一”。书中《<徒然草>抄》所译日本兼好法师《徒然草》,是与《枕草子》并称为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之作,叙四季物色,记世间人事,周作人推崇此书文字高雅,趣味浓厚,论理深刻,抄译后禅意盎然,温润而动人,闪烁着理性思辨的光辉。
2023年4月1日 已读
周作人 1927 丨小体量译文集,收录译作五篇。《冥土旅行》是对话体喜剧,和收录在《陀螺》的《娼女问答》都出自路吉亚诺思;《爱昆虫的小孩》所写法布尔的少年生活,很像《朝花夕拾》的回忆叙事,一个爱上昆虫和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过程,《昆虫记》居然有十一卷那么长,节选名著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育婴刍议》和《婢仆须知》都非常有意思,讽刺文那种暗戳戳的酸爽;《徒然草》翻译佳,“听人说是永久独居”。总体来说内容上文学性比较强,结合绍介的时代,选文眼光真不错。
2019 中国文学 大陆 虚构
锁春记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张欣 作家出版社 2007 - 1
《锁春记》讲述了金融界精英庄世博年届四十,事业蒸蒸日上,感情却危机四伏。三个性格、背景各异的女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因庄世博在她们生命中的意义而发生变化。沉静自若、独立自我的查宛丹原是击剑运动员,庄世博的结发妻子;人淡如菊、高洁睿智的大学教师庄芷言是庄世博的妹妹;时髦漂亮、出身低微的电视台主持人叶丛碧是庄世博的情人。作者满怀理解和同情,敏锐地抓住当代女性面临的重重无奈、压力和困窘,描写了她们背后的痛苦和艰辛。正如王尔德所感叹的“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犯骇人听闻的错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痛惜的人生。
张欣说:“我选择写这样一个故事,来源于对女性世界的巨大困惑。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是正面的,坚韧的,始终如一的。我有许多女性朋友,尤其是成功人士,她们的执著可以说无坚不摧,但对于执著背后的痛苦和艰辛,几乎很少被人关注或者关心。
2023年4月1日 已读
张欣 2007 丨先看了眼电视剧,马伊琍咏梅于和伟主演,看弹幕发现是骨科。原名《夜凉如水》,载于收获2006年第4期。三个女人围绕一个男人的故事,现实中的身份分别是妻子、妹妹和情人,但是精神上妹妹承担了这个男人母亲、妹妹和情人的角色。“我有许多女性朋友,尤其是成功人士,她们的执著可以说无坚不摧,但对于执著背后的痛苦和艰辛,几乎很少被人关注或者关心。”作者的这段表述和小说最终呈现程度是不相匹配的。三个女人围绕着一个男人不断被消耗,而被滋养的这个男人是不自知不感恩不珍惜的。他被看到的是事业和前途,理所当然地享有人生所得。作者展现女人背后的痛苦和艰辛,但是小说对于女性感情付出的单向性是没有思考的,女人为什么要无坚不摧?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女人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离婚后的宛丹可能会有新的生活,而另外两个人却没有了。
2007 中国文学 大陆 虚构
我有破坏自己的权利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韩]金英夏 译者: 薛舟 / 徐丽红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我有破坏自己的权利》几乎是韩国著名作家金英夏的成名之作。自写成之后,被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荷兰、波兰、土耳其等国不断翻译着。本小说围绕着“自杀”主题,对韩国当代的忧郁存在进行深刻而冷静的对视。它描写了一位虚拟职业者“自杀引导代理”如何在社会上寻找合适的“委托人”从而帮助其自杀的故事,情节看来荒诞,但内容却存在着本质上的真实,揭发了被遮闭的内心恐惧与生存的绝望感。小说穿越的场景人物很宽泛,有首尔也有维也纳,有韩国人也有香港人,叙事上可作先锋文本典范,故事上可作通行小说理解,严肃,但好读。
2023年4月1日 已读
金英夏 2005 丨“破坏自己的权利”更直接地表达是“自杀的权利”。小说就故事性而言是不太强的,但是构思可以说比较巧妙,特别是叙述者自杀向导这个身份的设定,并不是直接表明的。正如冗长的解读文章所写的,小说中自杀的两个人,部分是受到了冷漠的对待,才走向了死亡。小说的地位可能要放到韩国文学研究的视角,去解析这个小说前后对于韩国文学的影响。能看出来对于性和自杀主题的描写,“在韩国这样一个遵循儒家规范的国家”,是具有叛逆意识的。代序解析了金英夏的多部小说,而读到这本的时候里面提及的其他作品竟然都已经看过了,意外地顺畅。补充了《哥哥回来了》对父亲形象的深化解读: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国家、社会、民族理念的没落。
2015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黄柠檬 豆瓣
레몬
6.4 (8 个评分) 作者: [韩] 权汝宣 译者: 叶蕾蕾 2022 - 11
美丽女高中生海彦离奇死亡,警方锁定两名嫌疑人,案件却以一人辍学、一人出国告终。
当年的悬案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波及的人生却止步不前。妹妹多彦与妈妈相依为命,她不再写诗,开始整容,似乎要一点一点把自己变成姐姐。
黄柠檬,是姐姐遇害时穿着的裙子的颜色,是诗歌社团前辈诗里写的柠檬点心。一转念间,它化为复仇之光透射进妹妹黑暗的人生。
她找到当年的嫌犯之一,眼前的景象却使绵绵恨意化为无尽的悲凉。而在她所不知道的地方,有人也数年如一日地承受着诅咒。
权汝宣的文字像精心切割的宝石,角度稍加偏转便折射出斑驳陆离的光芒。
2023年4月1日 已读
权汝宣 2019 丨非常简单的一个谋杀和复仇故事。谋杀动机不很足,复仇过程也没有直接记叙。终点不是写悬疑或者推理,而像作者在最后写的“平凡”和“不平”。
全文用不同的人物来补充不同视角的信息:多彦—尚熙—多彦—Christ(泰琳?)—多彦—泰琳—尚熙—多彦。
是一起司法没有实现正义,而通过个人努力去达成的案件。如果我没记错可以参考《第八日的蝉》和《彷徨之刃》。
唏嘘的是错判对韩万宇人生的影响,平凡的人被强行扭转无法反抗的落魄一生。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特工皇妃楚乔传 豆瓣
11处特工皇妃
作者: 潇湘冬儿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4
本书是湖南卫视热播剧《特工皇妃楚乔传》原著小说,讲述了穿越女特工楚乔在乱世混战中,从一名女奴成长为心怀苍生的巾帼将军,同时收获了志同道合的爱情,涉及权谋,暗战、沙场、宫廷各种时热门题材,故事步步惊心波澜壮阔,讲述一个特工皇妃的乱世复国史,一个巾帼红颜的千里帝妃路,是一本女性励志故事。
2023年4月1日 已读 潇湘冬儿 2011 丨这个小说无疑是个大女主小说,把楚乔的个人战斗能力和领兵作战能力都神化了,很多一看就不现实的东西出现,比如以万为单位的作战人数。 最好看的依然是诸葛玥和星儿的感情线(太长了真的太长了感情线稀碎),基本上看不出明显的情动时刻。甚至可以认为诸葛玥在发现被幼年的楚乔欺骗的时候,已经是情根深种了,只不过这种感情在 8 年的离别中变得更加深刻,也让他看到了星儿是施与一点恩会加倍回报的性格。他的付出是让楚乔做想做的事,尊重他选择燕洵,用克制的方式表达爱意,甚至做好了所爱之人嫁于他人的准备,丝毫没有动一点点威胁强迫之心。他顶着所有人都不支持不理解的压力去爱她和支持她。不过关键时刻他的守护还要有燕洵的帝王心来成全。 Anyway,抄袭可耻!北伐、登上历史舞台什么的太出戏了!和燕洵十年没上床也是醉了
2011 大陆 虚构 言情
兰陵缭乱3 豆瓣
5.8 (5 个评分) 作者: Vivibear 2008 - 7
一个美男盛出的王朝,一个最温情的女子。史上第一绝色人物兰陵王颠覆性传奇。
属于她的宿命,在出生那天起已经开始改变。
她是天真明媚的绝色女子,他们是风华绝代的世家公子。生存于南北乱世,挣扎于禽兽王朝,上演着曼妙离奇、清绝感人的家仇、国恨、爱情、亲情、友情的一幕幕。看世事缭乱,她笑,她哭,她喜,她悲,她乐,她怒……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心底那抹与生俱来的温情与善良,犀利地刺破黑暗,呈现着最美丽的性灵。
高湛坐稳了皇帝的宝座,高长恭立势要保卫整个国家。
纷扰的南北乱世,决定了高长恭的宿命。
她最终戴上了那张狰狞的面具。
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她是天真明媚的绝色女子,而是让世人惊骇的的兰陵王。
从此披荆斩棘,成为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
2023年4月1日 已读
VIvibear 2008 丨重读:重温了一下花匠木易。最后一部主要是和九叔叔决裂、在漠北和恒伽定情、被高纬毒害、被宇文邕掉包囚于周宫,最后被救。
宇文邕多年的爱简单来说是“慕强”吧,因为兰陵王的人强激起了他作为男人、作为帝王的征服欲。所以他的爱应该强调记忆里马上战场耀眼的长恭和周宫消沉下去长恭的对比。但是这里没有发生关系不符合这个人的感情和特点,应该要有才对,其实并不影响长恭和恒伽最后的复合,因为情势所迫,恒伽不会在意。
斛律恒伽简直完美,他是第一个发现长恭女性身份的,以一种只有自己知道的隐密快感看着长恭成长。为了她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用时间、陪伴和等待让感情变质。最后的牺牲更是不用说
女性欲望书写:高长恭在恒伽表白之前是没有喜欢的人的,也从来没有女性的生理欲望,可以说是言情小说读者群体的限制20230304
2008 中国大陆 虚构 言情小说
兰陵缭乱Ⅱ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Vivibear 2008 - 6
一个美男盛出的王朝,一个最温情的女子。史上第一绝色人物兰陵王颠覆性传奇。
属于她的宿命,在出生那天起已经开始改变。
她是天真明媚的绝色女子,他们是风华绝代的世家公子。生存于南北乱世,挣扎于禽兽王朝,上演着曼妙离奇、清绝感人的家仇、国恨、爱情、亲情、友情的一幕幕。看世事缭乱,她笑,她哭,她喜,她悲,她乐,她怒……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心底那抹与生俱来的温情与善良,犀利地刺破黑暗,呈现着最美丽的性灵。
高湛坐稳了皇帝的宝座,高长恭立势要保卫整个国家。
纷扰的南北乱世,决定了高长恭的宿命。
她最终戴上了那张狰狞的面具。
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她是天真明媚的绝色女子,而是让世人惊骇的的兰陵王。
从此披荆斩棘,成为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
2023年4月1日 已读
VIvibear 2008 丨第二部止于高湛决定向孝琬下手。第二部是高长恭兰陵王事业的上升期,铺垫了斛律恒伽的动情和默默守护的多年,写了宇文邕与高长恭的交手和喜欢,这份感情开始只是周与齐的距离,随着交战身份揭露变成了战场上敌我的距离。高湛这边,一直在和士开的谗言中做着一件又一件让高长恭痛苦,让两个人的信任破灭,距离越来越远的事,但也因为他的牌越打越烂给了一直在长恭身边的恒迦更多机会。和亲事件、战场排兵布阵、政治上阴谋构陷都写得很简单,读过历史再回来看言情小说的这些部分,真的非常小儿科。在此表达对抄袭的失望,可惜了高湛和斛律恒伽的人物塑造。
2008 中国大陆 虚构 言情小说
珀涅罗珀记 豆瓣
7.2 (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韦清琦 2020 - 8
在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为了践行当初的誓言,启程前往特洛伊,并用武力夺回被掳走的海伦。而珀涅罗珀——奥德修斯的妻子、海伦的堂妹——面对丈夫的生死未卜,聪明地愚弄了众多的求婚者。最终奥德修斯归来,和儿子忒勒马科斯一起斩杀了求婚人,绞死了与求婚人偷欢的十二个女仆。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巧妙改编了这一段故事,从珀涅罗珀自述角度切入,将珀涅罗珀在冥界的回忆与众女仆合唱词组织在一起,使得这个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展示了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呈现了别样的文学形式。
2023年4月1日 已读
Atwood 2007 丨述神话系列第二本,阿特伍德功力了得,主要还是体现在女性叙事上。围绕两个问题:“是什么把女仆们推向了绞刑架?珀涅罗珀扮演了何种角色?” 阿特伍德开篇就化身珀涅罗珀说这个故事是具有训诫意味的故事,“一根用来敲打其他妇人的棍棒”,因为神话里这是一个“忠贞的妻子”的形象。书中的珀被父亲“像一袋肉似的被交给了奥德修斯”,婚前得到了母亲“水从不反抗”的明示。新婚夜守门人站在门外防治新娘逃脱和亲友听到新娘尖叫破门。新婚夜仿佛是父权牢笼到夫权牢笼的转移。随后面临丈夫对妻子如果不忠的恐吓。瑟瑟发抖。 十二女仆在奥德修斯回来后被杀死。在辩护律师的指控中,女仆被杀的原因是未经允许发生性行为。她们其实是求婚者身边的探子,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她们是被牺牲的无辜者,是被珀涅罗珀背叛的战友。能写成这样已经远超预期。
2020 加拿大 神话 虚构
哥哥回来了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薛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6
《哥哥回来了》收录金英夏的八个短篇小说,包括发表于《现代文学》上、获得2004年怡山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哥哥回来了》。他对当代韩国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显示出了他解构传统命题的杰出才华,既开拓了其本人的写作领域,又赢得了批评界的好评。
2023年4月1日 已读
金英夏 2010 丨虽然平淡,但是写了一种家庭组织形态,没有担当但是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屈从于暴力但日渐强大的哥哥,盘算精明但又割舍不了亲情的母亲,还有语带讥讽冷眼旁观的妹妹。甚至也点出了无能父亲欲望无处发泄的猥琐属性:凡事作为父亲应该具备的一切,爸爸都没有。
“一定是臭丫头消解了哥哥旺盛的性欲。反正男人这东西,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会无精打采。”P6
妈妈是婚姻制度的消费者。她从来都昂首挺胸,坚决主张自己的权利。P44
自燃的丈夫、炸铜像的男人、搬家发脾气的男人、看女同学胸部的男人、睡新人的导演、杀旧情人的男人...集子塑造了很多平凡的小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点几乎都与荷尔蒙相关。意外的是在金英夏笔下读出了对政治家的讽刺,政治家的立场也是基于事业发展前景变化的。
2014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雨天的书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雨天的书》收录散文五十四篇,是周作人自编 集中著名、有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本书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的风格特色,也就 是“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 影响深远。
2023年4月1日 已读
周作人 1925 丨周二真是越看越可爱。令我哈哈大笑的一句是说不懂为什么一个人要把自己看成粪,把唾液精血都看成是污秽的,真是这样应该用一把净火自焚。读来也没有哪篇文章特别喜欢,但是作者很多方面的意识都令人好感倍增。比如女儿十二岁了却找不到合适的性启蒙读物而焦虑;义和拳即使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依然是对本国人残杀的匪徒,中国人不可忘记;研究神话得心平气和研究,持怀疑和宽容态度;作不必要恶事的人比生活所迫作恶的人更恶,例蓄妾和卖女;通过实践去探索“此路不通”的经验;花了好几篇文章来为“神话”辩护,看到了神话的文学性……
也有一些立场的表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不相信因为是国家所以当爱……不过这只是个人的倾向。
从《自己的园地》到本书也有思想上的变化,简单说是看到了自己的无知,所以不认为可以被称为“文学家”。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虚构
黑色花 豆瓣
검은꽃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盧鴻金 漫遊者文化 2020 - 3
◎榮獲2004年東仁文學獎
吹著笛子的太監、賤民孤兒、叛教的神父、能降神的巫師、
見風使舵的小偷、身上泛著鹿血氣味的少女、認不清現實的王族、
夢想建設新大韓的退伍軍人……
他們是離鄉背井,偶然在歷史的塵埃中開花之人,
就算活得事與願違,仍要在這片黑色大地上,植下夢想與生命。
「我總是被那些遠赴他鄉,然後消失無蹤的人所牽動,這次也不例外。那些在一九○五年離開濟物浦,到達地球彼端的馬雅遺址後,在叢林中於焉蒸發的人,他們始終吸引著我,於是我開始翻閲資料。」(金英夏)
․․․
1905年,日俄戰爭正激烈,英國輪船「依爾福特號」載著1033名朝鮮人駛離濟物浦港,朝着他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墨西哥駛去。這些朝鮮人中有王室貴胄、巫師、神父、職業軍人,出身各異。他們離開即將滅亡的國家,期待著更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他們是「大陸殖民公司」為了提供墨西哥農場短缺的人力需求,而被賣掉的債務奴隸。下船之後,等待他們的是陌生的環境,以及農場裡殘酷的強制勞動。
四年過去了,他們與農場主的合約期滿,大部分的朝鮮人都在墨西哥紮下了根基。然而得到「解放」之後,他們的國家卻已然滅亡,沒有地方可以回去。此時墨西哥的革命之火卻正開始燃燒,有些人因此捲入當時的內戰漩渦、甚至被利誘到瓜地馬拉,參與一場根本與己無關的戰爭……
「金英夏巧妙地將墨西哥的歷史和社會結構,與韓國人的故事編織在一起,這部小說談論剝削與貪婪,也帶出幾位韓國主人翁用盡氣力適應嚴酷生存條件,展現出的韌性和尊嚴……金英夏取材之廣、探索之深,他的創作才情在這部令人屏息的故事獲得充分證明……這部小說用一種卡夫卡的風格,召喚、告知,並打破了我們內在的凍結之海。」──List Magazine
「《黑色花》是一曲西西弗斯式的輓歌,卻有著普羅米修斯那樣的雄壯氣魄。金英夏講述的儘管是韓國移民心懷理想,卻最終潰敗於歷史和命運的悲劇,但是我們能夠發現他們是儘管理想落空,最終仍落實到太陽之下、大地之上的人。他講的是一個普遍的故事。」──薛舟(翻譯家)
「金英夏以自然界並不存在的「黑色花」來作比喻,正如同「活死人」這個詞一樣,只是意味著想像性組合,實際上並無存在的可能。「黑色花」在象徵的意味上雖然存在,實際上卻是無法存在的形象,亦即幽靈的另一名字。」──徐希遠(文學評論家)
․․․
《黑色花》是金英夏完成自我蛻變的全新力作,他結合現實與虛構,擷取20世紀初韓國移民前往墨西哥的那一小段真實歷史,在日俄戰爭、大韓帝國滅亡、日本殖民,以及墨西哥革命等時代背景下,寫下一個個小人物的命運流轉。階級的重組、身分的追尋、安身立命的渴望、宗教的衝撞,他描述這些消失在時間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在章節中譜出一首首令人低迴的生命悲歌。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以版畫家楊忠銘老師的美柔汀版畫作品「有花豹的風景」為主視覺。
幽暗的黑色背景彷彿是叢林一隅,行走的掠食者花豹代表著危險,可以視為無情剝削的農場主,或者那片陌生的中南美洲土地。
整體氛圍感覺暗示著那些飄洋過海到大洋彼岸的朝鮮移民,即將面對的未知與殘酷命運。
2023年4月1日 已读
金英夏 2012 丨3.5,到第一部结束都想给四星,但是后两部涉及政治和革命与第一部内容上衔接松散,而且在篇幅上第一部占用了大部分。第一部主要在劳工问题上,反映了墨西哥农场的债务奴隶问题,当然也是一段不断被书写的历史。上船的背景是国家的弱势,很多人登船最主要是受到金钱、平等世界等等诱惑,而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付出的是什么。等到了农场困在债务和温饱中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后来很多人离开了农场,有的人参加了墨西哥革命,有的人受雇于危地马拉革命,还有人回到农场,或者自己做点其他营生,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没了,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还是有重建故国的精神上的需求,毫无疑问是天真的设想。除了阶级在贫困中消失,人性的恶也在困境中显现,把信烧毁的翻译官、变成监工鞭子手的小偷……女人的惨更不用多说,家暴性侵拐卖三连。
2020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