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
八尺門的辯護人(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 谷歌图书 豆瓣
8.2 (5 个评分) 作者: 唐福睿 鏡文學 2021 - 12
★「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作品。
★新銳作家唐福睿以所受法學訓練為基底,寫實呈現少數族群、移工在法律制度中的掙扎與社會處境,其寫實手法有如一面照向社會偏遠角落的鏡子,照映出階級下的人性實相。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評審一致盛讚!「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作品
★由執業律師執筆,影視化確定!

「待證事實是什麼?」審判長問。
「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當晚死者遇害前有撥打電話給某人,那個人或許能解答殺人背後的真相。」佟寶駒說。

基隆八尺門,「平春16號」阿美族船長一家滅門命案,
所有罪證均指向該船一名逃逸的印尼籍漁工,罪證確鑿,但疑雲卻重重密布。

出身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佟寶駒,遠離部落多年,卻被迫重回老家,面對充滿敵意的族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必須與鄰居的印尼籍看護工,以及即將成為法官的替代役男合作,跨越種族、語言的隔閡,憑著蛛絲馬跡找出被隱蓋的真相……
2023年9月29日 已读
先创作了剧本,在看到镜文学征文信息后才改成了小说,所以就读感来说还是很“剧本”,几乎没有什么文学手法,语言也是平铺直叙。但就其涉及的题材能看到作者创作这部剧本的野心,也确实在小说和电视剧中都有很不错的完成度。比较显性的讨论话题是死刑的存废(人权问题)、原住民生存问题以及族群认可、台湾渔业监管问题,还有随着故事发展抛出来的一些其他(小)问题:移工的医疗保障、移民政策、司法通译制度、移工低酬劳现状、非法移工的黑户宝宝处置问题,其间还讲述了不少运动(电视剧未体现)。
“因为你想要改变的东西,在体制里面。反抗不是拒绝合作,而是拒绝同化。”
“真正邪恶的是平庸,是不愿为正道放弃执念的人。唯有勇敢牺牲,才能超越光明与邪恶,获得最终的正义。”20230929
2021 中国文学 台湾 虚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6
2023年9月25日 已读
结束于巡庄,搞明白了为什么烧了借据是给皇帝处理问题。第二本看了一天,第三本看了一个多星期...有点疲了,因为明兰也算是当家主母了,比起一个小庶女什么都没有跨上很大的台阶,且书中的顾廷烨更宠。槽点最大的确实是新婚同房,说是写成强奸幼童真的不算过分,在第二册也有注意到顾眼中明兰的“幼”,总之作者写这一部分的时候侧重点令人十分不适。另外一个不适是时不时cue一下红楼梦,而且也不像是什么好话,也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看到过半了反而觉得穿越没必要,因为从嫁人钱到嫁人后都无法体现现代人的性别观,虽然顾廷烨有通房妾室,也和没有也没差别,这一点上挺现代的。除此以外就是盛老爹的人设,书中他应该算是比较称职的父亲,这个家族走的是上坡路,个人喜好上他也不是专宠林氏,也有其它姨娘补充。电视剧省略了明兰给华兰出主意,让她给公公找妾室,有爽到。20230925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二)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十年闺阁,盛家姐妹渐渐长大,青涩褪去后,盛家姐妹也有了各自的心事。
女大当嫁,长辈们处心积虑为儿女谋划婚事,而盛老太太不希望明兰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只盼她一生顺遂,所以早早为她安排了自己中意的人选。
明兰本以为自己将与贺弘文度过平静的一生,谁料却有人步步算计,只为娶自己这个庶女为妻?
2023年9月18日 已读
第二册结束于王氏给如兰和明兰准备嫁妆,华兰在夫家快熬出头。副标题虽是说闺阁十年,主要讲的是三兰的婚嫁之事。电视剧比较大的改动是原著回酉阳其实有两次,第二次遇上兵乱。而顾二表白心意说出来谋划已久这件事全部是在袁文绍家的亭子里,并没有马球场的再次表白。但是表白的台词和筹谋的内容电视剧非常忠于原著。墨兰的谋划也没有多次私会甚至偷情珠胎暗结这么严重,这里整合了电视剧明兰非穿越的设定,扳倒林噙霜变成为明兰的谋划。
看电视剧我觉得很突兀的是顾廷烨的决定娶明兰的时刻,那个江边的夜晚关于蓉儿的教养的讨论,原著并没有,书中的顾廷烨在提亲前只见过明兰三次,在第二次见到明兰扔墨兰泥巴的时候决定要娶她,作者还专门为他写了篇番外来记录这个过程。
明兰这个人物的设定,到目前为止看到的都是随波逐流过古代生活的打算,所以在顾廷烨表白她发现自己本性被压抑,其实她在选择这样装的过程中并没有内心斗争过,反而因为偶尔的真实性情流露而吃亏。用电视剧的说法叫出头。
另外两个配角比电视剧详细而丰满的一是海氏,特别是在处理墨兰与明兰打假和发卖林氏仆从两件事上,能看出来非常有能力。
二是华兰,虽然在婆家出处受制于婆婆,但并不像电视剧表现的那么弱,也是个极有手段的人。
有注意到这一册两个地方铺垫了顾廷烨视角看盛明兰的娇嫩。20230918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豆瓣
5.5 (20 个评分)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电视剧大框架是比较忠于原著的,但也有不少改动。设定是穿越,姚依依到的时侯她小娘已经难产去世,基本上是从到老太太跟前生活开始写。三个兰在庄儒的学塾上了没多久课,因为齐衡的到来,平宁郡主要求避嫌而停止。和小公夜之间也没有那一段开始和戛然而止,娃娃只是普通的礼物,回酉阳老家仅仅是参加允儿的婚礼和把明兰记到大夫人名下。第一本主要写一个长大的过程,十岁之前利用童稚装傻,开始搬出去独立居住以后开始显现手段。但明兰一直都是很有分寸的,用现代成年人的智商来分析厉害是不难的。和祖母的感情也是非常真实,可以说书里解释了祖母难相处的原因,她喜欢的是“不争”。王氏也确实没有刘琳演的那么讨喜。
第一册止于襄阳侯府一日游,顾廷烨在最后两回才出场,第一次和明兰照面,并责问了与嫣然婚事有变的原因,第一印象是年纪不小且有点剽悍。齐衡在最后表白了心意也只是说很想见明兰,被强调两人身份差别以及私下见面于明兰名声不利。人物塑造上电视剧的小公爷比原著加分很多。总体来说聚焦于宅斗,能做的事都得在礼仪、规矩范围内。很多话说一半藏一半。这一册并没有感觉很辱女,穿越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朝代,要求一个新时代女性独立闯出一片天?20230917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诅咒兔 豆瓣
저주 토끼
7.1 (31 个评分) 作者: [韩] 郑宝拉 译者: 田禾子 2022 - 9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诅咒兔:一个因为个人私怨而进行的诅咒/报复故事。故事中的兔子是会在晚上啃食纸张和木头的,如果和人在一起,则会渐渐吃掉人的大脑,让人陷入情绪暴躁、反应迟钝、无法控制便溺和最终虚弱致死的程度。制造诅咒用品需要一定的约束。
头:一个由人的排泄物长成的人,取代了生产排泄物的人。“头”说自己并没有求着被生下来,她口中的“我”是造物者,给于恩惠的人,所以应该善待自己。这个故事的关系可以用在某一些亲子关系上,特别是那些单纯的情欲结合生下来得不到爱的孩子。
冰冷的手指:“我”被“我”撞死的故事?隐隐感觉是出轨当事人被报复,恐怖感来自构建的事实和因果不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感知,而是一个不确定是谁的声音。
月经:非常窒息的一篇。意外怀孕(设定是吃避孕药吃多了怀孕),必须找个男性孩子才能正常发育,找不到可以结婚的男性,抛出有孩子的信息后相亲人源源不断,更有82岁老人想要娶继室。总结就是男人和生育令人窒息,女人因为生理条件可以怀孕而受苦。
再见,我的爱人:机器人伴侣想要成为主人唯一的伴侣,但实际上使用时间相比人类寿命非常短暂,主要是机器的更新换代很快,旧的型号和产品被淘汰。基于此,发生了一起谋杀案。
捕兽夹:极度贪婪的男人,从利用一只狐狸赚钱,变成利用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赚钱。本质还是诅咒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得到这样一个闭环,没想到篇名居然是“捕兽夹”。
伤疤:从有意识开始就受到伤害的一个人,逃出洞穴后被人类利用来打架赚钱,通过一个女人了解到真相后复仇成功。最后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本质还是一个复仇故事,很多侧面刻画了人性的贪婪和丑陋。
我的快乐之家:目前感觉最瘆人的一篇。四楼的鼠害、地下室的阴森、孩子手中的锁。锁应该有象征意义,相争夫妻之间的利益,同时也表示丈夫一直吸食妻子劳动成果的事实。丈夫“意外”去世后,孩子变得更具体清晰,孩子应该代表了女性的自我和意识。孩子和房屋分不开,以后这栋房子可以让她生活得很好了。男人,piss off。
重逢:最后一篇应该是脑洞最小,历史的沉重感最深刻的一篇,特别是关于很多人被束缚在过去的论述。
短评:阅读过程中给每一篇都写了读感,因为确实感觉每一篇都有可记录的点和感想,最后发现太长了...
在《作者的话》里总结了一本小说集写“不公正时代的弱者复仇故事”,涉及现实的一些不公平很常见,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贫富差距、婚内出轨、社会对于女性的(生育)要求、强者对弱者的利用。虽然小说利用脑洞(本质是幻想性的设定,并不科学)或意外,来完成报复,但也只是爽在文本里。读完只能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不公平很难用可行的方式来消弭或报复。
所有的篇目都很好读,大部分主角甚至没有名字,有的是身份的代称,男人、女人或孩子,可能就是用这些代词表达一种普遍性。总体来说,脑洞不小,文学性不强。
女性主义角度最窒息的篇目是《月经》和《捕兽夹》。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窄门 豆瓣
8.1 (17 个评分) 作者: [法] 纪德 译者: 桂裕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2
《窄门》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的小说:阿莉莎因母亲私奔心灵受创,宗教情绪增强,把自己献身于上帝,认为这样做在精神上与爱人更加接近。阿莉莎死后,人们从她的日记中了解到,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感受着可怕的孤独。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故事和我想象的“那种”名著完全不一样,没什么情节,人物也比较简单,但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很细腻。讲实话我不理解阿莉沙的选择,但我能理解作者塑造一个人物的合理性。宗教信仰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爱情与之相比可以很轻可以被牺牲。通过信仰来实现的“自我”又很重,重到可以牺牲“自己的”和“爱人的”感受。爱一个人,要用对方也认可的方式,爱不能太自私。
“在最后这次会见中,我的爱情发展到了极点,它似乎耗费了我的全部热情。”仿佛流星划过天空后无尽的黑夜。
2015 法国 法国文学 虚构
嘉莉妹妹 豆瓣
作者: [美] 德莱塞 译者: 潘庆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8
本书是由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著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 嘉莉是个俊俏的农村姑娘,她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来到了芝加哥谋生。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梦,迎接她的是失业和疾病。走投无路下,她先后成为推销员德鲁埃和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的情妇。由于偶然的机会,她成了走红一时的演员,挤上了上流社会,实现了她的梦想。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虽然这个故事写了一个不太让人喜欢的女主角和令人讨厌的男主角,但私心觉得作者写得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一些议论性的段落,去点评人物的选择和某些通常性的规律。
读之前看到评论说嘉莉是女版的于连,顿时丧失了阅读欲望。直到开始看发现作者的语言和翻译都很通俗和流畅,属于名著中比较简单的小说,除了篇幅稍长了点。
嘉莉的出场是进城务工者,寄人篱下遇到了非常精打细算的姐姐和姐夫。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让她落入了进程火车上遇到的猎艳男子的圈套。虽然德鲁埃是出于玩弄的心态接近和交往嘉莉,但他也确实给嘉莉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接近其他上流男性的机会和偶然参与戏剧演出的机会。从这几点来说,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当然他图谋的是嘉莉的美貌和肉体,但这也是年轻的嘉莉的固定资本。
与赫斯特伍德的交往,嘉莉是被动的。从头到尾都显示出没有接触过诱惑的容易被欺骗,先欺瞒已婚,然后被骗到纽约假结婚。她并不爱赫斯特伍德,仅仅是享受自己被珍视和宠爱的感觉。从她可以忍受赫斯特伍德日渐贫困和不断提出的节省开支的要求,也能看到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贫困,因为这些本也不是她和这个男人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但是她也不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精明性格,因为她直到看到这个男人的不作为、不得不出去找工作才行动起来,在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决定离开拖累她、毫无上进心的赫斯特伍德。另一方面她会因为自己让他难堪而难过,某种程度上精神上是受到操控的。
嘉莉的成功并不完全来自她的聪明,也因为她曾经好学、领悟力高和年轻貌美。她在舞台上体现出来的喜剧效果着实是有点被强行附加的成功。而赫斯特伍德的结局,则完全来自他自己的作死。文中作者有一句话“下坡路是不大会有停靠站头的”,他因为认命于年纪大不肯好好找工作,又不断自我欺骗未来会更好,临到没钱了也不肯抛弃自尊心去找发迹的嘉莉或者是老婆孩子,最后自己孤独地了断,没有任何人记得,想必尸体也未必能被认领。
社会变革之际,还是能看到社会的活力,很多机会在等待有准备的人。同时工业化对底层人劳动力的压迫必然造成罢工等反噬,而只有最底层的人团结起来才能与镇压势力抗衡,才能成功,才能改变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
2018 美国 美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玛格丽特·米切尔 译者: 傅东华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4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成名之作,书写了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作品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人公斯佳丽曲折悲哀的婚姻故事。适合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以及其他希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学习者使用。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第一遍读的关注点更多的在斯嘉丽、白瑞德和艾希礼三个人的感情和斯嘉丽个人的成长上。这一遍感觉有点烂尾,特别是斯嘉丽和艾希礼两个人突然距离拉近那一下。作者把思嘉的成长和坚强更多得归结到她爱尔兰的血统上,把她精于算计、具有生意头脑来自父亲郝嘉乐的遗传。其实思嘉变成能在亚特兰大坠落支撑起陶乐一家,能在战后把握住扶澜的店铺和尚未买入的工厂,这些也有白瑞德的功劳。因为是白瑞德一直在影响着她不要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惧怕别人的口水。是因为有那么一个人一看看透了另一个人,还愿意花那么多年支持她个性的发展才有了供所有人依靠的郝思嘉。
从希礼的角度写战争的本质也是非常直接的,他在战争初期就清楚地知道旧的时代和旧的生活方式已经随着战争的开始不会再回来,不管战胜或者战败。战后对于南方上层阶级的“改造”是民族融合的阵痛,也是种族平权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从南方还是北方来描述这个过程本质都是一样的。
翻译真的不习惯,槽点太多了。除了中式人名,最不习惯的还是“小娼妇”之类古典文学的用法。
2008 美国 美国文学 虚构
鲤·来不及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 - 1
2011年1月,鲤创办两年后,第十本主题书《鲤•来不及》上市。粗略地追溯一下,“80后”这一名词,大约诞生于2000年前后,从那个时候起,这一代人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说,却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过。我们早慧,却晚熟,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扮演着最初的角色——一个旧传统里的不和谐音符,所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或许不用再过十年,它们就会被完全吞没。
我们是流水线上的一代,被制造、命名,分送到既定的位置,呈现给大众。流水线只负责装配,却不能帮助人成长:80后呈现出的群像,就像是一群握在媒体手中的空心玩偶。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被摇撼,信息塞满各种缝隙,核心价值却摇摇欲坠。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和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么?我们能够让脚步变得更踏实徐缓么?我们能够主导自己吗?我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带来改变吗?我们需要一场彻底而毫无顾忌的表达,然而我们还能等来吗?
与时间的竞赛,或许注定要输,但是必须参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小我们被如此教导,却还没有来得及明白时间长河到底是什么。最后却只怕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来不及。
在《鲤.来不及》中,几位不同年龄的作家畅谈他们如何用写作来对抗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日本女作家青山七惠替80后群体表达与现实世界相遇时的焦虑。台湾女作家朱天心在深度访谈中提及《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的中年危机,并奉上散文《童年往事》再次定格少年刻度。阎连科则以作家的姿态直面死亡带给他的恐惧。特约作者困困发出提问:凭什么作家的老与死那么郑重其事,那么富有审美意义,那么崇高呢?
小说部分青年作家张悦然,周嘉宁、颜歌、春树、桃之夭夭也都带来自己的最新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因出版小说集《地铁》而在科幻小说及纯文学界都获得广泛声誉的韩松,也奉上了他的最新短篇小说《闭幕式》,并且畅谈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从这一期开始,一个名为“声纳”的别册将与大家见面。它试图以更接近创作的本来面目的方式,收聚那些真挚的声音,呈现一种冷静独立的观察时代方式。青年作家AT的《作者之心》通过对创作过程的展示以及文本的剖析,展示如何为作品注入生命。所选的兩篇读者来稿《萌》和《北方的赋格》,在结构和叙述中都展现了迷人的面目。以此为开端,未来的《声纳》将会收纳更广泛的来自读者的回声。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这一期真不错,特别是沙龙部分。《来自天国的人口普查员》,篇名很有意思,总结了很多自杀的作者,重点绍介了菲利普·罗斯和恰克·帕拉尼克的作品。《如何与世界相遇》专访青山七惠。《初夏荷花时期的击壤歌》专访朱天心,从作品衰老的部份去贴近这一期“来不及”的主题,朱天心受访的对谈内容比后一篇她自己写的《童年往事》深刻很多。阎连科《一个人的三条河》也非常诚恳地谈到了自己曾经对死亡和疾病的惧怕。小说部分收录《林垦支持者》(收录于罗恩·拉什《炽焰燃烧》)、《哦,约瑟夫,我很累》(收录于理查德耶茨《恋爱中的骗子》)。别册《声纳》部份《作者之心》不错。另外韩松的一偏对于科幻文学的介绍展示了非常大的阅读量,有很多应该是都没有中译的。这一册《鲤》基本达到了我对Mook的预期,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电影,提供国内新生代作家展示平台。严肃文学与青春文学占比适当。
2009 中国 杂志书 虚构 青春文学
掌中之物 Goodreads
若初文学网
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以及一段处处是错的纠缠⋯⋯<br />前,她送他进监牢,直至确定他被执行死刑,方才安心。<br />后,他扯她入地狱,亲眼看着她被侮辱伤害,却仍不解恨。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报复,也是一场隐忍持久的复仇。<br />傅慎行原本一直以为,何妍会是他的掌中之物的。<br />简单一句话:前期男主虐女主成渣,后期女主虐男主成灰⋯⋯<br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看前面,别幻想男主心慈手软,看后面,也别指望女主善罢甘休。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哈哈哈谁建的条目!应该算是完整的二刷,读得很慢享受前期傅慎行虐何妍的过程,与小五品评何妍夫妇闺房情事、让兄弟作贱何妍、在众目睽睽下播放暴行视频、亲手把她送到性虐狂手中。这一遍也丝毫没有动摇何妍一点都不爱傅慎行,从来都只有虚与委蛇,猜测他的行动、安抚他的情绪、假意讨他欢心。傅慎行发现自己爱上何妍后央求她教他怎么去爱,他愿意去学,可惜他们的相守建立在强拆基础上,他永远也得不到何妍的信任遑论是爱。但他一次次被欺骗一次次尝试去相信和爱何妍,应该是有带来一点感动的。还是那句话梁远泽这个人物塑造太完美了,傅慎行情感上没有一点可趁之机。梁活着对于何妍精神的滋养太重要了。留下傅的孩子已经是很仁慈的结局,如果这个孩子打掉了,那沈知节的人生就真的什么都没留下,何妍不会永远记得他。
中国 未出版 虚构 言情小说
我曾纯粹爱过你 豆瓣
偏执狂
作者: 艾小图 2013 - 7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这么一个人。你疯狂热切的爱过他。痴迷得不顾一切,为他做了一切可笑的傻事。你用尽全身力气去爱,不求任何回报。就算他是你人生中无法企及的光,你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大二那年,陆则灵就遇到了这个人。她爱他爱得魔怔,爱得全无矜持。她不求回报,不怕受伤。只求轰轰烈烈爱过一场。即使他不应允,不动心,不理解,也绝不动摇,不放弃,不后悔。
真爱很短,岁月很长。总要有那么一次,纯粹去爱,输掉世界也无妨。谨以此书送给那些岁月里,最纯粹的爱情,最美好的我们,还有为爱全心付出过的你。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再一次因为虐文过了一遍。最虐的依然是则灵舍弃所有陪在男主身边,然后用一个孩子的生命祭献给这段爱情。后面的追妻火葬场杀伤力一般了,因为男主也没有什么顿悟的时刻。是因为不习惯失去才发现已经不是原来的感情。这个故事好就好在短和流畅。
2013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鲤·暧昧 豆瓣
7.2 (19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 3
暧昧的情愫总是存在于我们的血管里,给她一点空间,她就兀自悄悄滋长。她带给感情更多距离,更多想象,更多欲言又止的空间。这期张悦然将带领我们讨论,如何用暧昧去丈量从我到你的距离究竟有多远,那份节制,那份止步不前,又是因为什么。
《鲤•暧昧》重新解剖暧昧的文化内核,暧昧文化的起源地在东方,含蓄,留白,余音绕梁。《鲤》以朱天文的《巫言》、日本“阴翳”大师谷崎润一郎的《细雪》两部作品来重温东方古典文化中的那份独特而微妙的含混之美。
时至今日,暧昧的词义已经发生改变,香港可算将现代暧昧演绎之极致的典范,不信想想王家卫电影里晃动的2046字牌,以及《花样年华》里旗袍下踌躇的高跟鞋。《鲤》将带我们潜入香港最暧昧的角落,采访最懂得这份暧昧的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葛亮,带我们回到上世纪40年代,看看那时在港大念书的张爱玲对于香港的暧昧,是如何体会又是怎样诠释的。香港诗人及摄影师廖伟棠告诉我们,香港的那些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是如何在暧昧的空气里生活并创作的。还有著名词人林夕的独家专访,看这位“最懂暧昧的人”如何袒露心扉,而他用“从未热恋已相恋”来解释“暧昧”,可谓精准至极。
星座专家闹闹、装帧设计师友雅、青年导演程亮、书评人btr对暧昧也各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我们为什么而暧昧,我们是否对心灵之间的距离产生了畏惧感?
在新增的随笔栏目里,张悦然则用一篇《自残》讲述了自己从童年以来最隐秘的习惯,以此寻找自己,洞见灵魂。 路内、周嘉宁、苏德继续奉上他们的最新短篇小说,卡波特的短篇小说丝毫不逊于他的《蒂凡尼的早餐》。还有初次登场的比目鱼和木偶,编者却有信心他们的小说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鲤•暧昧》在有些专题之前,特意增添了张悦然和周嘉宁两位编者的对话作为开篇,表达了她们对这个专题的个人看法,以及她们在策划这个专题中的所想所思,使读者有一种现场感,充满沙龙气氛。这种沙龙对话的形式将在以后的期目中得到延续。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重读:当年买这本书的时侯对“暧昧”的理解产生了中学时代朦胧的感情,文艺上大概只有杨丞琳和王菲的两首《暧昧》了。
廖伟棠写香港的暧昧,是大陆与香港文化之间的一种关系(现在看又截然不同了);葛亮从《重访边城》的出版写张爱玲和香港的暧昧;btr写港乐和自己的听歌经历,硬扯上听者和歌者的暧昧;林夕访谈录,“从未热恋已相恋”,这才是暧昧;于是写朱天文《巫言》里的暧昧;默音写谷崎润一郎《细雪》的评论,暧昧的点落到电影里贞之助和雪子之间;黎戈写《尺牍情挑》卡米耶和罗丹、阿娜尼斯·宁和亨利·米勒...
一篇神奇的文章《地窖里的鼹鼠》作者是女祭司,从星相的角度写卡夫卡的性格,婚姻和生平,外行的我看上去写得有理有据,不知道是不是胡掰扯。暧昧不明的主体是卡夫卡的人格。
《见字如见心》应该是最接近我当时心境的青春小说。小说讲述有一个能在失恋时陪伴的蓝颜,很多年以后两个人尝试在一起,发现不合适,却退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了。
张悦然的《自残》:叛逆、疼痛、成长。文章末段写道“我是否还住在我的身体里面。”正好在读宇文所安,也有一篇相关:《自残与身份》,探讨“一个与身体脱离的自我的概念之源头”,青春文学和学术评论的不同角度,高下立判。
《薄荷,玫瑰,冠兰,西红柿》:看到“《宗教大判官》”这几个字的时候就get了出处,但这篇文章没有挑明。
周嘉宁《钻石天空》应该算是题材最深刻的了。少女的性启蒙、单亲家庭(父权制)下的成长、公车上的性骚扰,文章最后是很绝望的被动接受了所有。文章名字来自The Beatles《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2009 中国 杂志书 虚构 青春文学
此致,爱情 豆瓣
你好,中校先生
作者: 苏格兰折耳猫 2012 - 11
《此致,爱情》讲述梁和人生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入她的生命。顾淮宁,职业军人,持重沉稳,拥有简单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一桩军婚外加一位高深莫测的中校先生,随之而柬的,是一场跨越婚姻围墙的骏坚战。婚后,两人别别扭扭地相处,自认为楣处和谐,却都有隐藏很深的秘密。顾淮宁的过去和无情,在他们之间设下层层漳碍。再加上潜伏在两入周围的追求者以及家庭的矛盾,使这段爱情步履维艰。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军魂小说,先婚厚爱。这一遍终于看完了,也没很想看,算是放松。
完全不明白男女主为什么会结婚,顾淮宁原先在飞机上的那次偶遇,情感上完全不足以支撑两人第二次在医院相遇时完成结婚这个决定。一般来说,都是一方预谋在先,另一方看来的闪婚其实并不是,这一本真的两个人都没什么感情基础。
此外婚后也是毫无看点,只能算是围绕“军旅”这个题材展开了,几条男女主被其他人喜欢的支线都不算深入。
性格上梁和没什么主见,只能用简单来总结,叶老这条线也比较突然,算是给一个高干身份;叶淮宁就是那种很有主见说一不二的军人特点。但是现在我对男主军人这类设定很不感冒,除了体力好也没别的了。
2012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奔跑吧,爸爸 豆瓣
달려라, 아비
7.1 (25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10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 首部短篇小说集
九个故事 惊喜文坛
《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 来颖燕 作序《她知道如何描写孤独》
“最初的写作阶段总是最能显现出小说家的原始性力量……金爱烂在这本最初的集子里,显露出独特的描写孤独的天分,她让孤独这样近,又那样远。”
《奔跑吧,爸爸》是金爱烂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九篇作品。这些小说写还未出生就被爸爸抛弃的孩子,写女大学生如何选择光顾哪家便利店,写永远有失眠理由的职场社畜,写五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合租,写一个青年用小说的句子便条贴满首尔的出租屋……相较金爱烂后期写法上更为成熟、关涉面更广的作品,它们更显轻盈灵动,书中塑造的多位“爸爸”表现出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此可窥见作者的文学原动力。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金爱烂首部短篇集。 《奔跑吧,爸爸》作者用这么轻松的方式去描写抛弃怀孕妻子离家而去的、不负责任的男人。爸爸的形象需要靠女儿的想象来填充,母亲一个人承担了抚养女儿的重任。“妈妈独自在半地下的房子里生下了我”,想到了《多雅生活》里面对地下室生活的描写,《寄生虫》也丰富了我对韩国底层生活环境的一些想象。 《我去便利店》这篇很细腻。一方面是内向人格湾千弯百绕的小心思,另一方面是你以为自己受到过度关注,但其实只是顾客A而已。ps.2003年这个时间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 《爱的问候》意外的是和同名篇目一样回到了缺失爸爸(的爱)这样的设定。应该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男人在没有准备好当父亲的时候既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又没有做好避孕措施。大背景是韩国1953年以来就设有堕胎罪。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豆瓣
8.5 (19 个评分) 作者: Twentine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6 - 9
如果那个夜晚,杨昭没有接到那个电话,
大概她这辈子都遇不到陈铭生。
如果没有陈铭生,她或许就这样平淡地过一生,
只是,她遇到了陈铭生,那“或许”也就不会出现了。
她与他都庆幸,那个夜晚的相遇,
让他们成了彼此最无法割舍的安息之地。
只是这样的时光太短暂,
就像是一个故事刚有了开篇就戛然而止。
她开始尝试开启新的故事,
但没有成功。
如果生命变成只能用“很多年过去了”来形容,
还不如成全这个故事的结局。
让无畏世俗的种子,藏在某个角落,开出明艳的花,
如同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完整怒放!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重读:这次读纸书发现观感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段落都太短了,几乎都不足一行。这在当年用手机读的时侯完全没感觉到。
这一遍我想记录的是出现了四次的“陈铭生,我来找你了。”
第一次出现在杨昭第一次没有提前告知,就上陈铭生家找他,靠猜敲对了门。虽然才见了没几面,这种主动,作为成年人都心知肚明了。第二次出现的时侯,陈铭生刚得知自己以前的工作需要自己,面临舍弃当下继续过去的重大抉择。杨昭电话里三言两语试出了他撒谎隐瞒行踪的行为,去他家里找他。第三次的这句话出现在杨昭去病床前看陈铭生,两人很久没见又可能面临生死相隔,这句话是表白终于能够彼此陪伴了。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杨昭写的小纸条上,她尝试了过一个人的日子,然后还是决定去找他。
电子书和纸书除了杨昭最后亲吻了陈铭生的全身,包括性器的删减,还有《后记》里作者说杨昭特别的“性癖”改成了“癖好”。其实这没什么,要不怎么说“慕残”呢,对于残缺美的喜爱,甚至产生欲望,我觉得很正常。
2016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他人 豆瓣
다른 사람
7.8 (8 个评分) 作者: [韩] 姜禾吉 译者: 简郁璇 台海出版社 2023 - 4
★韩国文学至高荣誉——韩民族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中央日报》推荐好书。《他人》体现出女性对女性的诚实。
她们都是受害者,她们也是加害者。不仅是来自受害者的漫长煎熬与群体自白,更是一面残酷的镜子,直射每个人内心的阴暗。
★“姜禾吉是韩国文学的未来”,赵南柱、崔真英外,韩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他人》是其代表作。
本书从不同人物视角,拼凑出三个东亚女孩的人生。从家乡到都市,从校园到职场与家庭生活......她们为何竭尽全力,想做“他人”?《他人》作为姜禾吉首部长篇作品即斩获第22届韩民族文学奖。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一部必看的东亚女性小说。
一部勇触敏感话题的作品,撕开社会厌女面目,揭露女性焦虑与恐惧。这明明是我的身体、我的人生,为何我却控制不了?
-
贞雅无法忍受男友的施暴,将自身遭遇发布到网络诉诸公评。起初大众与她同一战线,却在同事爆出不利于她的聊天截图后,舆论瞬间反转,贞雅成为“说谎精”“活该被打的女人”。这让她想起自己两个大学同学,秀珍和宥利。被妈妈抛弃、由外婆抚养长大、大家都说没家教的秀珍,居然厚脸皮搭上了全校完美的学长;而外形出众的宥利,却因为全身散发着主动气息,被男人们唾弃........
本书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拼凑出三个女孩的人生,她们都竭尽全力,想做个与自己无关的“他人”,却用自己所受的伤,伤害了彼此。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越看越觉得写得好。又是一本多角色叙述的小说,开始的时侯甚至觉得优点混乱,直到贞雅开始调查宥利死前经历了什么,才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小说开头男友施暴、网络世界对女性的恶意这么简单。
小说对女性成长过程的难处细节描写太多了,不胜枚举:贞雅的实话污名为撒谎精、谣言背后是来自曾经的朋友秀珍;秀珍无法拜托春子女儿的标签,而在被性侵后更不敢寻求正义,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宥利被贴上了“吸尘器”的标签,一直承受着来自男友无法拒绝的性侵,哪怕性病缠身。当然小说也塑造了康贤这样“成功”的女性角色,深谙社会规则。
其实令我最难过的是贞雅和秀珍没有成为朋友;宥利最难的时候求助于贞雅,却遭到了拒绝!来自同性的伤害丝毫不亚于异性。女性过得很难的时候却没有因为大家都是女性而互相帮助。
2023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他人 豆瓣
作者: 姜禾吉 译者: 简郁璇 时报出版 2019 - 8
我想成為無情踐踏我的人,不再被隨意對待的人,
成為與自己徹底無關的──他人。
與其再次被強暴,不如成為強暴他人的人?!
#MeToo後,她踏上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未知旅程
貞雅再也無法忍受男友的施暴,將自己的遭遇上傳到網路訴諸公評。起初大眾與她同一陣線,卻在同事流出不利於她的對話截圖後,輿論瞬間翻轉,貞雅成為了「活該被打的女人」。
「金貞雅是說謊精,是個跟吸塵器沒兩樣的女人。」
這句話讓她想起她的大學同學,秀珍和宥利。
秀珍總坐在教室最後面,嘲笑老師、排擠同學。那個被媽媽拋棄、由外婆撫養長大、沒家教的女人,居然厚臉皮的主動勾搭上全校最完美的賢圭學長。
漂亮的宥利,走到哪都是男生注目的焦點,但她一開口,男生的眼神就起了微妙變化。因為她總是用全身心在呼喊:快向我搭話!聽我說!──那女的太容易把了。
沒有人知道,她曾為保護自己,無情甩開了她的手;
她鼓起勇氣、開口求助時,她卻冷漠的轉身離開;
她為了忘掉難堪的過去,徹底與她斷絕關係……
貞雅、秀珍、宥利,竭盡全力想當個與自己無關的「他人」,
卻用自己所受的傷,傷害了彼此。
#貞雅
他動手打我,但我仍試著理解他,因為我不想承認自己是會被男人毒打的女人,所以我接受了他說:他也被我傷害,他的人生很辛苦,他真心感到抱歉,還有──他真的很愛我。
#秀珍
究竟能讓我不會被盯上的是什麼?變強就行了嗎?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什麼老覺得是我毀了自己?被「也許我不值得被愛,我大概就是那種可以被強暴的女人」的想法糾纏不休……
#宥利
倘若是性侵,那麼每次都該拒絕才對。但她很害怕若這麼做,自己真的會成為孤零零的一個人。因此她告訴自己:男人沒有那麼惡劣,在得到想要的之前,男人都非常溫柔。
姜禾吉以性暴力、霸凌為主題,赤裸揭開潛藏社會的各種暴力型態,以不同人物的視角,拼湊出三個女孩的人生。看不見的傷口被漠視,求助的吶喊被迫消音,而能將這個故事畫上句點的,正是你。
──是的,現在輪到你了。
过去的生命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的新诗集,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北新书局初版,为《苦雨斋小书》之五,有序一篇,收作品三十五篇。
周氏在序文中说:“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他所说的诗,指的都是新诗,即“这些‘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而且,其中的《西山小品》二篇,本来就是散文,原系以日文写成,曾刊于日本杂志,后又自己译成中文,一九二二年二月刊于《小说月报》十三卷二号。将其入集,大概是作者认为,“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意,亦即是过去的生命”的“别种的散文小品”,其实也就是诗的缘故吧。
《昼梦》和《寻路的人》二篇,也是标准的散文——散文诗,后者曾收入晨报版《自己的园地》作为代跋,北新版将其抽出,又改入《谈虎集》了。
本社一九八七年七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本加校重版。
原未入集的和周氏后来写作的“文句都是散文的”诗作,有的虽是游戏文章,但于了解作者思想情绪仍有参考价值,重版时搜集到的有一十五首,遂援《知堂杂诗抄》例编为“外编”。
2023年6月30日 已读
周作人 1929丨周二的诗集,简单翻过,看了和没看差不多...三篇同名《小孩》、绍兴方言《题半农《瓦釜集》》有意思。(已经在考虑读完卖掉了...
2021 中国文学 周作人 虚构
着迷 豆瓣
作者: 阿司匹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 - 6
沈如归半生污秽黑暗,却在坠落悬崖之前抓住了一缕光,从此有了渴望。
他离开的那天,藏了多年的秘密被公之于众,慕瓷才知道他那般拼命并非为名为利,而是为了她。
十年爱一人,五年换余生。
这一次,换我等你。
2023年6月25日 已读
看了popo版和简中版第一章。
本来以为是有肉的剧情文,结果只能说是有点剧情的肉文。所以在去掉h的部分出版时,基本上就重写了,偶尔能看见一些相似的内容,但是一版基于多肉一版基于清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读感了。
popo版写得也很差,没什么现实逻辑为了肉而肉。无非就是想写个暗恋文,然后用了强取豪夺的伎俩,在交待十年等待和设计接近部分也很敷衍。沈如归为爱从黑走到白没有任何无法脱身的难,怎么可能就只是扳倒一个老大而已。比起上半年读的暗恋文《初恋》(by雪莉)差得太远了,这本不知道能不能蹲到出版(虽然我也不会买,只是觉得写得好的作者应该赚钱
2022 虚构 言情小说
寻找金福真 豆瓣
作者: 南山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 - 3
“妈妈,为什么你一点都不重要,我一点都不重要?
而我的女儿要用她死去的哥哥的名字?”
豆瓣阅读“女性视角的悬疑小说”最佳新人奖,
读者激赞:不逊于任何一本我看过的国内悬疑小说
📖编辑推荐
◎“妈妈,为什么你一点都不重要,我一点都不重要?而我的女儿要用她死去的哥哥的名字?”金福真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她的前半生勤劳、本分,也有过痛的时候,但想不明白,渐渐就不想了,麻木了,日复一日埋首于没有喘息的日常生活——直到她杀了人。
◎豆瓣阅读“女性视角的悬疑小说”ZUI佳新人奖。读者激赞:“不逊于任何一本我看过的国内悬疑小说”“有纪实文学的冷峻和故事会的人生百态”。
◎随书附赠独立成册的番外《星期天女孩》。
📖内容简介
2010年圣诞前夜,金福真在回家路上,遭遇抢劫,误杀了对方,开始逃亡。其间,她认识了流浪人员老酉和小春,跟他们一起流浪。但没想到的是,接连卷入几起错综复杂的命案。金福真不禁自问,怎么越逃罪孽越深,越背离初衷?
与此同时,警方调查一起溺水案,发现死者身上有金鱼印记,而这也正是十几年前别墅悬案的唯一线索。很快,警方锁定嫌疑人金福真,开始寻找她。
2023年6月19日 已读
意料之外,并不仅仅是是一个悬疑而已,更多的是关注流浪乞讨人群的生存状态。还有女性在婚姻里的无法选择,不管多难她们的选项里都没“反抗”这一项。作者一开始就没有想把凶手作为最大的谜题去写,而是将凶手的作案动机,情绪失控的深层原因来作为侦查案件的最终谜底来讲述。
金福真七年的乌龙是猜到了,有点像莫泊桑的《项链》,丈夫真是坏透了。老酉的冷漠嗜血无法共情但结合成长环境可以理解。
作者的文笔在推理小说作家里还算可以了,至少悬疑皮下面的核心还是挺能顶的,甚至觉得结尾写得很不错。
《寻找金福真》的书名有点没有契合到最后,又或者“金福真”可以理解为“女性”的代号。
2023 大陆 悬疑 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