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空共读
李夕夜,不再沉默 豆瓣
이제야 언니에게
6.6 (8 个评分) 作者: [韩] 崔真英 译者: 山异 花城出版社 2022 - 2
亲爱的女孩,请别再沉默!
韩国文坛ZUI高荣誉“万海文学奖”获奖作品。
韩国读者一致好评:“让我又想起去年初看作家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的感受了。”
“女性主义小说”全新力作,引发万千女性震撼共鸣!
——————————
“应该是我做错了什么,都是我的错,没办法, 谁叫我是女孩子。
我希望有这些想法的女性能够阅读这本书。”——崔真英
——————————
💫编辑推荐
★“侵犯我的是他,为什么人们指责的却是我?”
从11岁起,李夕夜每天都会写两份日记,一份是交给老师检查的日记,另一份是写给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记,在这份日记里,夕夜讲述了自己遭受性侵后心境的挣扎,以及事发前、事发后生活中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处时的变化。
★“从前我因为是个小女孩而被无视,现在成了年轻女人却依然受到怀疑,未来还会因为衰老而遭到冷落。”
他强奸的不是我,而是一个女人。一个容易接近的女人,一个很听自己话的女人,一个可以用力量压制的女人,一个事发之后都在掌控之中的女人,一个不会告诉其他人、也不会惹出问题的女人,更是一个可以再次强奸的女人……
★韩民族文学奖、申东烨文化奖、白信爱文华奖得主,80后新锐小说家崔真英 ZUI高代表作。
《熔炉》作者孔枝泳、“永远的青年作家”朴范信、小说家黄玄进力荐。
“人们可能不清楚,历经过暴力和不幸的人的恐惧总是伴随着疑心。”(黄玄进)
★《82年生的金智英》插画师作画,知名设计师倾情设计,精致封面品质双封。
——————————
💫内容简介
心痛又无能为力的故事,正在你我周遭发生……
从11岁起,少女李夕夜每天都会写两份日记,一份是交给老师检查的日记,另一份是写给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记……夕夜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错。或许这么想反而简单。
本书以日记体的方式呈现,描述少女的李夕夜遭受性侵后心境上的转折,以及事发前、事发后主人公生活上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处时的变化。“从前我因为是个小女孩而被无视,现在成了年轻女人却依然受到怀疑,未来还会因为衰老而遭到冷落。”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才发生这种事,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事还是发生这种事,注定要经历这种事的人生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6日 已读
崔真英 2019 丨夕夜用日记记录了被性侵前后的生活巨变。在性侵发生之前,堂叔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她的亲戚,在这之后变成了让夕夜恐惧的源头。虽然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但是作者处理得过于刻意,或者说缺一点文采,堂叔不出人意外的用了那套侵害者话术,男女朋友、不是第一次、女方主动、自己有头有脸不会做这种事云云;警察邻居朋友也不出意外地否定夕夜,质疑语言和行为完全不像受害者云云。在这个小说里,夕夜一开始就有女性保护自我,诉求法律的意识,但是她没有力量执行到底,因为家人不但不支持,他们的沉默或者让夕夜闭嘴其实是站在了堂叔(男/父权)的一方。夕夜最后躲入了阿姨的庇护内,相当程度上是和原生家庭割席了。受伤害的人还要学习自己慢慢愈合,没有人会负担她们受到的伤害,他们依然一步步晋升更高的社会等级拥有不配拥有的物质条件。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4 (30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韩耀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10
- 茨威格擅长抒写心灵和情绪的激荡,被誉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 茨威格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奥地利籍德语作家,销量长盛不衰
- 收录茨威格经典名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灼人的秘密》《朦胧夜的故事》等
中短篇小说集,收录8篇,其中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等名篇。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广为人知,曾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舞台剧。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Zweig 1922?丨《家庭女教师》:本篇开始于两个小女孩对于家庭教师偷哭行为的好奇,结束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他们不理解老师的孩子在哪里、她为什么难过、母亲为什么必须辞退她、更不理解她最后去了哪里。
原本是两个成年人的性事,因为男方不承担责任,是所有的错都需要女方来承担。她在被情人抛弃、未婚怀孕、失去工作后不堪打击,选择轻生解脱。
两个娃娃是女娃娃啊,她们的恐惧,确实是性别可能对未来的他们会带来的伤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记得第几遍看了,这一遍非常流畅。篇名“陌生”就已经解释了男人完全不记得有这样一个人。这种极端的爱,看看就行,没什么值得歌颂和模仿的。女人这样的一辈子虽然她不悔,但没多大意思。文字是真的厉害。
2016 奥地利 奥地利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拓跋史探 豆瓣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田余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
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伦的子贵母死制度,暴力离散母族、妻族部落组织,巩固了拓跋君权和北魏政权,把拓跋部落联盟带进文明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拓跋珪的野蛮手段使拓跋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也留下了后遗症,以致后人不知道把拓跋史诗中充满野性的历史素材如何裁剪成皇帝认可的体面的国史。北魏国史大狱之兴以及北魏史学不振,根源盖出于此。
书中发表“猗卢之碑”残石版资料,亦将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执着于历史新知的获取需要学界长远积累的愿望,修订本对原书有较多改动,订正了一些使用和认知史料的不足,也有若干见解上的变动。仍然意在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奉献给同好读者,共做进一步的考索。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田余庆 2003 丨北魏史研究成果集结,主要内容为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度、贺兰和独孤部落离散问题、拓跋和乌桓共生关系以及北魏史料考察。 子贵母死制度:背景是拓跋部无序继承的传统、强大外戚部族强力干预拓跋事务、拓跋从联盟共主整上升为专制国家,出于这些需要,道武帝需要扫除障碍而摸索出了子贵母死这种运作方式,并逐渐制度化。。 离散部落:用以杜绝外家为乱,从巩固帝业的角度来审视,和子贵母死制度的目的是一致的,子贵母死制度是离散部落的延续。因为两者内蕴想通,所以不同篇目交错提及。 共生关系:拓跋和乌桓的共生关系是趋同的表现,正是因为拓跋包容了乌桓和其他族变成了更有生命力的新拓跋部,才能完成结束十六国纷争的时代任务。 代歌:前有邓渊崔浩国史冤案,后才有百余年史风污染。P231 后之视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019 中国史 中国大陆 历史 非虚构
我聽見你的聲音 豆瓣
너의 목소리가 들려
作者: 金英夏 译者: 安松元 漫遊者文化 2020 - 5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2012年度選書
《猜謎秀》、《黑色花》之後,「孤兒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不懂悲傷、不知道自己不被當人看、痛苦時只會以憤怒表現的靈魂,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見其他孤單存在的故事。
我認為現代人某種程度認為自己是「孤兒」……必須獨自在這陌生的世界生活。因此,我覺得「孤兒」或是「孤兒般的存在」,對現代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角色。――金英夏
「聽說我出生在路和路相遇的地方,以後應該也會繼續住在路上,有這種預感。」
傑伊:出生在高速巴士轉運站廁所的棄嬰,後又遭吸毒的養母遺棄,被抓到孤兒院兩年後,開始在街上遊盪,最後成為飆車族首領。他在街上目睹了弱肉強食,也學會了以暴制暴,甚至自稱能感知物體與人類的痛苦,吸引了大批追隨者……
「我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出現的不速之客。沒有任何人需要我……唯一願意和我這樣的人在一起的,只有傑伊。」
東奎:幼時罹患失語症,無法與傑伊以外的任何人交流。歷經媽媽不倫、爸爸再婚,受繼母猜忌,他再次遇到傑伊,決定找回兩人之間的連結……
故事以圍繞著傑伊的人物群為核心所構成,一個接著一個,讓不同的聲音彼此呼應:罹患失語症的童年玩伴東奎;對傑伊一見鍾情的富家女木蘭;靠援交買食物的翹家少女;送披薩外賣維生的少年;以公權力恃強凌弱、人稱「騎哈雷的條子」的朴勝泰;曾經收留傑伊的女人Y,以及,記錄下這些人活過痕跡的作者……
在追溯傑伊的過往而展開的故事中,我們能發現傑伊的憤怒、東奎的悲哀,孤兒們的暴力,還有在野生現實世界流浪的青少年與成年人,他們寂寞而荒涼的生活中,所有的悲傷。
在文壇出道十七年,金英夏以十七歲少年的生命和死亡,預告自己小說世界的轉換。本書是《猜謎秀》、《黑色花》之後,「孤兒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敘述的是傑伊和東奎這兩個「孤兒」,還有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遇見的其他孤兒的故事。
2023年3月7日 已读
金英夏 2012 丨这个作品如果有其现实意义,比如影射街头流浪少年生存状态、社会对于孤儿的救济程度、孤儿院的管理制度,以及青少年跷家的动机分析等,那这个深度就有了。如果仅仅是用文字来写孤儿的这种无可依靠,打拼街头江山就局限很多。女孩子卖淫然后消费,看着难受,因为没有意识。开篇对车站各类人群像刻画就立刻被吸引,文字功力还是不错的。
书名对这个“特异能力”是富于杰伊的强烈感知能力,指向万物有表达,这个设定猜测应该和前两部相关,某种隐喻。
2020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莫言长篇小说全编 豆瓣
作者: 莫言 2017 - 4
2022年11月27日 已读
莫言 1987-2009 丨2022.02-2022.11 以后再也不想读莫言了。优点:莫言的小说一直在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小说的取材大部分来自农村底层,反映当时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政策、苍山县蒜薹事件、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等等,他的立场是普通人民的立场,但是微妙的是他会很好地把握问题揭露的尺度,很多时候我觉得问题挖得深了,他好像突然站到了对面为他们解释。语言上他的书写非常不吝惜描写场面,我甚至觉得是缺点,但是描写确实往往很富有想象力,对于歇后语的使用也是得心应手。缺点:每本书几乎都离不开“屁屎尿屌肛奶”等低俗字眼,频繁得令人不适,也很频繁地写各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性交),包括但不限于乱伦。厌女更是贯穿长篇始末,他笔下的女人命运悲惨,但书写并不体现作者的同情,身为女人活该的感觉,是我再也不想读的主要原因。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十三步 豆瓣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前无老师,后无徒弟”的先锋小说代表作;
荒诞而真实的“变形记”,为普通教师鸣不平的话题之作;
大胆的艺术实验,莫言自己也要用六种颜色的笔做记号的奇书。
————————————————————
《十三步》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88年。本书描述了一个极贴近现实生活但又充满荒诞色彩的故事: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在劳累致死后离奇复活,以为他已死去的妻子不让他再进家门。殡仪馆美容师李玉婵将复活的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物理教师张赤球,让他代替张赤球讲课,同时让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赚钱。真实的张赤球成了没有身份的孤魂野鬼,有家不能归;真实的方富贵面对尴尬的双重身份,无所适从。每个人都在荒诞的境遇中逐渐失去本性,走向必然降临的厄运……
本书写出了“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的荒诞生活,同时也通过娴熟使用汉语人称的变化,亦即叙述视角的不断转换,最终达成全新的小说结构。
2022年11月27日 已读
莫言 1993丨其实还是”笼中叙事“这个书名更符合一些。莫言在后记中写”“小说所反映的问题再当时是富有挑战性的,是切中时弊的,今天读起来已经疲软无力”,其实我还真没读出来主要是要写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因为感觉很多提到的问题在别的长篇中都有更针对和夸张的描写。学校基于提高财政支持力度考虑需要一个上课时猝死的老师,让他不能复活还是挺讽刺的。活着是春蚕,死了更要物尽其用。但是写一堆乱搞男女关系不知用意,也可能是莫言小说习惯如此,在“性”议题的基础上作文章,部分驱动力是女人无法满足的欲望和控制欲。打油诗写“当年所谓先锋,皆垂垂老矣”,技巧上的尝试和探索不过是为了突破自己和标新立异,并不建立在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和思想的传递的基础上,读感糟糕也不纠结。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四十一炮 豆瓣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四十一炮》就是要掀起一场文学叙述的强劲风暴,射出震撼人心的激情炮弹。小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改革为背景,在两条亦真亦幻的叙述线索的交替缠绕中,再现了一段混沌虚实、光怪陆离的历史真实——在物欲被神化的扭曲时代里,人性与物化、道德与金钱、信仰与权力、农村与城市在那里强烈碰撞。在作家汪洋恣肆的叙述中,四十一发炮弹无所顾忌地轰隆,昭示着彻底的瓦解、决裂,也寓意着再生。当作家敢于把社会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出来的时候,或许正是社会和环境向着更完美、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起始。
本书获得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成就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22年11月21日 已读
莫言 2003 丨用莫言自己的话是说“《四十一炮》所展示的故事,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诉说就是目的,诉说就是主题,诉说就是思想。”但是作者还是把罗小通这个人物与格拉斯《铁皮鼓》里面不愿意长大的奥斯卡进行对比,罗小通是成人的身体,孩童的思想。就人物塑造上,罗小通对吃肉的欲望和执念,比起《丰乳肥臀》里上官金童对吃奶的欲望,也不算极端而让人印象深刻了。看了三十多万字,最后讲述者的爹把他老婆砍了,怀疑她给自己戴绿帽子,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影响了作为男人的尊严。可是这个男人好多年前就和别的女人私奔还生了孩子,扔下老婆孩子不管不顾。还看了一堆这个被扔下的孩子怨恨自己娘不给吃肉,输出一堆厌女思想和骂娘言论,慕爹派。可惜他爹就是废物。“四十一炮”语带双关,一炮两义。“野骡子”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贬义,服了。不看也罢。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中国通史(上下册)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傅乐成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9 - 7
本书为我国历史事实与演进过程的一个简要叙述,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而客观的概念。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1960年代前二三十年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虽新颖动人,也不予采用。
本书所述,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本社此次引进出版,配有适量插图,重点在于战争地图,对每副战争地图皆有数百字详尽说明,以方便读者对史事有更为感性、系统的认识。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傅乐成 1960 丨找到了网上最后被删减两章的 PDF 但是这遍没有看。比起吕思勉版,确实是门槛低很多的通史,适合我比较粗线条地捋一遍,因为很多细节看了也没太懂什么意思,也记不住。政治史部分,通史读来还是几句几行概括几朝几代的盛衰,其实大江山也不容易,但这一遍会更加觉得朝代的更替需要枭雄但也真的非常需要时机。打下来的江山,守江山不易,其实前面如果是盛世,能力差点的领导人还是可以混一混的,但是基础不好就非常难了。喜欢傅乐成的一些总结性的点评,甚至是没有结论、存疑的判断。总体来说很不喜欢看打仗,特别是某某朝的武功,但在作者的评价里,对外能不能行,和老百姓过得好不好,都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作战图好评。
2019 中国台湾 历史 非虚构 鱼空共读
数星星的夜 豆瓣
7.5 (35 个评分) 作者: 尹东柱 译者: 全勇先 / 全明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5
【编辑推荐】
☆数十年来,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他的诗歌朗诵会及纪念活动源源不绝,似乎每个时代都需要他的诗歌予以见证。他长眠于其出生地中国延边,他的墓地常有闪电光临。
☆一个被“掩埋”的朝鲜族诗歌天才,一份被忽视的“特殊文学遗产”。他只活到28岁,数十年来,每一首诗都在敲打人心!
☆著名作家、《悬崖之上》编剧全勇先与姐姐全明兰联袂翻译,文字精雕细琢,打造典藏译本,致敬诗歌与母爱。
☆“他留下了纯净如美丽星星般的诗歌。”尹东柱的诗克制而又暗含激情,天真而又富有深意,谦逊而又充满个性,诉说着浓浓的乡愁、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对身份认同的疑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无论相隔多久多远,都能抵达人内心深处。
☆精装锁线裸脊装帧,内文采用进口轻型纸,柔软轻便易翻阅;装帧精美,封面精选臻质雪松绿特种纸,烫金工艺,经典大气、颇富质感,适于典藏和赠与,附赠精美藏书票。
☆韩国“国民主持”刘在石,顶流偶像权志龙、防弹少年团,新锐实力青年演员姜河那等文艺界名人诚挚推荐。
☆直到死亡那一刻,让我仰望天空,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序诗》
—————————————————————————————————————
【内容简介 】
他生于中国,死于日本。他远离故土,失了姓氏,却以笔为戈,在28年的短暂生命中,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写作,以最单纯的文字,为最残酷的时代证言。
本书收录了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91首诗歌和4篇散文,道出了在日治的黑暗年代,他对故土、人民的热爱,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尹东柱 ?丨诗并没有好到惊艳,但是结合这些诗创作时作者的年龄和创作背景,给人一种很干净纯粹的难得感。后记中讲不管是中国、朝鲜还是韩国诗,诗歌没有国界。其实也是结合尹东柱遭遇人体试验终岁二十八,大家去纪念他来记住表达反法西斯的态度是一样的。
最喜欢的一篇是《集市》——
一大早
女人们把枯萎的生活
装进一个一个筐子里 满满的 顶在头上
背着 扛着 抱着 拎着
聚集在一起 不停汇聚到集市上
把艰难的生活
一样一样摊开在地上
推过来搡过去
为各自的生活呼喊撕扯
一整天称量琐碎的生活
用斗 用秤 用尺
直到天黑
女人们才把苦涩的日子和筐又顶在头上 回家
2021 诗歌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您可疑的近况 豆瓣
장국영이 죽었다고?
8.0 (8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劲旭 译者: 安松元 2022 - 8
★在这持续“断连”的世界,每一个没有惊吓的日子,都是莫大的惊喜
★韩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坐标——金劲旭 作品中文版首度出版
★一位在中文世界“迟到”太久的作家,一次打破成见的韩国文学阅读体验
★本书收录的《张国荣死啦?》获韩国日报文学奖
★作者已收获韩国最重要的三大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现代文学奖
★作者金劲旭专诚为中国读者作序
-----
金劲旭是韩国文坛深受瞩目的中坚作家。他的创作多样化,擅长从其他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寻找灵感,发掘素材,因此文化评论家金圣坤评价他“以电影式的想象力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篇章”。
——《外国文艺》
金劲旭是不断进化的小说机器。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徐英彩(首尔大学教授)
金劲旭的这些作品是脱口秀气质的小说,诙谐曲式的小夜曲,像故事杂志一样好读的纯文学。每一篇都与生活中的“丧失”有关,却并不苦涩。
在写实的基础上,他的小说常常比“正常”的世界荒诞一点点。而那多出的一点点荒诞,是金劲旭小说世界的标志,是他的读者间的接头暗号,也是某种更本质的真实。
——本书中文版编辑
-----
这里出场的人全都近况可疑:分手了,离婚了,失业了,破产了。
他们流连于以互联网为轴心的虚拟空间,沉浸在手机、电影、电视剧层层包围的虚拟文化里,持续断连、重接。他们通过拒绝人际关系,勉强得以存在。
没有霸气,没有对世界的指责,也没有对未来的展望。
他们只是漂流。
2022年10月25日 已读
金劲旭 2005 丨前三篇不错。小说创作时间早,当时网络使得文化有了更快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与人联结的方式,失意的人有了匿名在另一个世界倾诉的能力。《费尔》中画中的拉拉小姐影射的是生活中的“我”,有意思的是这个短篇的教练很典型,不管是爱国思想、厌女思维。《您可疑的近况》面对前女友的骗保行为,直面旧情和现实生活的压力,毫无动摇地选择当下。《浪漫叙事》很多金句,但我居然猜到了那个电影的结尾《瑟堡的雨伞》,激动一下子。“医生用手术刀切开胸部,植入填充物,女人的胸部立刻膨胀起来。我不知道她的自信心是否也随之膨胀起来。不过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因注射生理盐水膨胀起来的不是“她”的胸,而是“他们”的欲望。我对血淋淋的乳房满怀同情。”学到一句怼人的话,可以针对一星运动或者刷分行为:裤子都不脱,你就打飞机?没读过就没有发言权。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食草家族 豆瓣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由六个梦境组成的长篇小说;引发文坛震荡,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作;
表达莫言渴望通过吃草净化灵魂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膜拜;
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与迷幻荒诞的想象,浓墨重彩的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抒写。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畅销“莫言长篇小说全编”系列,全新修订升级
《食草家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创作完成于1987年至1989年,是“莫言长篇小说全编”(修订版)系列中的一册。小说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由六个故事构成“六梦”,描写了生活在贫瘠而又富饶的大地上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据说,在高密东北乡有食草家族的存在。三次蝗灾,见证了食草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近亲通婚的后代,手脚生蹼膜的一对恋人被处以残酷的火刑;受尽虐待的双生子展开懵懂的复仇游戏;被扔在狗窝长大的二姑,派来一对儿子疯狂杀戮。传说,一个男孩与红色小马驹变成的女人结为夫妻,食草家族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与迷幻荒诞的想象,浓墨重彩的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抒写,在这部奇特的作品中达到既互相冲突又浑然一体的融合。
2022年10月19日 已读
莫言 1991丨在“再看一本莫言真的要吐了”和“坚持一下还剩3本就看完长篇了”之间挣扎看了半本,再坚持多看几页我真的要吐了,越看越反胃,毫不夸张。写的什么东西哦。恐怕仅仅是对某些经典拙劣的模仿吧,大长段多是多,但真的感觉没必要,整体就是感觉废话多,越看越不能忍。腰封上写着“表达了我对性爱的看法”,说实话毫不感兴趣,或者说之前看的其他书也已经看明白了作者的性爱观是个什么雕东西。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请照顾好我妈妈 豆瓣
엄마를 부탁해
8.0 (24 个评分) 作者: [韩]申京淑 译者: 薛舟 徐丽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3
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五个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 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拼尽全力,离开家乡,一路成长,却终于长成 了父母的客人。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
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
缔造300万册畅销奇迹的韩国文学神话,
获第五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申京淑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2022年10月16日 已读
申京淑 2008 丨读下来感觉不是很流畅,不确定是原文还是译文的关系。分别从女儿、儿子、丈夫和本人的视角去构建母亲和妻子这个形象,事实是每一个单一角度的形象都不是母亲的全部,甚至不是单一角度的真实的母亲。母亲一辈子的损耗都在为别人奉献,在她的认知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子女的将来,为了支撑自己的家。但现在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写女人一辈子为别人的小说,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生育和养育子女的,书里的父亲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轨,弟弟的去世懦弱地怪罪于妻子,最后把妻子遗忘在地铁站,对比一下吧,我觉得这种无能还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母亲也不是完美的,对大儿子偏心甚重,并且因为成绩好而格外宠爱,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啊。
2021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远大前程 豆瓣
Great Expectations
作者: [英] 狄更斯 译者: 王科一 2022 - 4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狄更斯晚年技巧炉火澄清之作,金句频出
◎《笨拙》杂志名画家哈利•福尼斯插图
◎BBC评选“英国小说百强”位列第四
◎名翻译家王科一先生经典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获企鹅-兰登独家授权装帧,通过原版装帧、传世插图和经典译本,以真正配得上其文学地位的版本,逼真还原一代英国文学巨匠狄更斯神韵雅趣。
2022年10月13日 已读
Dickens 1860-1861 丨第一次读狄更斯,不愧是狄更斯,不愧是世界名著,最后三分之一读得停不下来,突然很多线索串联起来。
看似皮普的远大前程在资助人的身份浮出后破灭了,但实际上他在伦敦查明的真相,对好友的默默帮助,已经是他通往远大前程的重要部分,善良和正义克服了虚荣和浮夸。而皮普在爱上艾斯黛拉的过程中无法自拔?的过程,也增加了人物的丰满度。当时的伦敦和乡下是非常鲜明的等级,上等人对应的是什么呢?乡下人目不识丁的乔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典型,但是这样的乔是多么善良,靠自己的打铁手艺养家,在妻弟绝境时伸出援手帮助他还清债务。简单查了文献,没想到对于这部作品的女性形象研究也很多!(果然过两天写短评就写不到读时灵光闪现的点
2022 英国 英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百年旅馆 豆瓣
作者: [韩] 林哲佑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小说用史诗般的笔触聚焦在三个聚集在“百年旅馆”中的人物的身上,用他们各自的故事展现了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抗争的韩国的一百年的血泪史。在这百年的沧桑中,饱受冤屈而生不如死的生者,以及无辜丧命、至今仍不甘离去而游荡在人间的冤魂,谁能来抚慰他们的伤痛?作家直面过去,用文字倾诉了往事,他们的故事。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从这部小说里,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鲜活的生命和我们温热、柔软的胸膛中跳动的心脏发出的低声地呼喊:“勿忘我!勿忘在历史中受难的死者的生者。”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林哲佑 2015?丨小说非常巧妙地将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事件的人安排到了一起,他们的共同点是看似普通,但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创伤——失去了朋友或亲人。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还要生活下去,外在和内在表现出一种分裂感。小说旨在让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上受难的死者和生者,其实是不要忘记每一段历史,而他们的存在残酷历史的铁证。越是受伤害是无辜的普通人的事件,越不能被忘记。韩国文学对于历史事件的改编重现,这种审查宽松的出版制度,真的好让人羡慕。ps 版权页没查到原著出版时间,但好像居然是韩方赞助的版权。
2019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天堂蒜薹之歌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莫言新版题记:“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
*朱伟老师点评:莫言笔下沉重而有质感、有密度的土地,是真实到刻骨的中国乡村。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一部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刺激,放下手头的创作,在35天内写成的“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小说主线是天堂县的三个农民因参与聚众请愿,被政府追捕归案、关押入狱、审判定罪的过程。小说一边叙述三人被抓、被关过程中遭到的打 骂、侮辱,一边穿插他们的回忆——贫瘠的生活,官吏的压迫,追不到的幸福,不值钱的人命……逐渐勾勒出政府号召大种蒜薹,结果蒜薹滞销后不闻不问,农民被逼走投无路,只得聚众冲入政府,酿成轰动一时的“蒜薹事件”的始末。
本小说采用多人称、多主线穿插并进的叙事结构,同时以民间艺人的演唱贯穿终始,结尾又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交代后事。如莫言所说:“如果要理解‘结构就是政治’,请看我的《酒国》和《天堂蒜薹之歌》。”
2022年10月7日 已读
莫言 1988 丨小说以 1986 年苍山县的“蒜薹事件”为题材。这起官逼民反的蒜薹事件,与农业税废除之前的斗争相似,总是一部分人的愤怒和勇敢为更多人带去正义和利益。小说对于乡下换亲、冥婚等落后的婚恋观有详细描写,父母之命干涉婚姻自由,说明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山东乡下婚姻法的执行力度很一般,但可笑的是对维权民众的执法力度很到位。金菊这个人物的命运果然不出我所料,因为父权制下是容不下女性反抗的精神的,哪怕反抗了最后肯定是失败的,她的悲剧不仅仅是来自原生家庭,更来自高马。女人不是物品更不是生产工具,是应该被尊重的个体。在台北人中读到一句书评解释了我不喜欢莫言的原因,他笔下的女人命运悲惨,但书写的语气并没有作者的同情。面对不作为政府的一种聚众维权式反抗,面对一则政府丑闻的新闻尺,作为原材料的文学创作尺度,以上三点对比今日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少年來了 豆瓣
소년이 온다
9.2 (174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1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2022年9月17日 已读
韩江 2014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人称叙述我比较出戏。个人认为作为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记录成分太少,小说更着力于呈现人的感受和情绪,很多对尸体的描写其实都是人震惊恐惧愤怒的表达,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而不是资料的化用。光州事件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突然和残暴,很多学生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做个志愿者或者工会工作,会面临这么大的危险,又或者被捕后遭受如此漫长而残酷的拷问。作者用不同的篇目从不同人的视角去呈现光州事件,为往生者痛心的同时让人为幸存者所面临的创伤而难过。作为我们,经历过相似历史事件的我们,再次看到当少年、学生、老百姓在枪弹之下,肉体是多么不堪一击,武力、镇压、流血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已。(《出租车司机》居然是因为这个题材被禁的,怪不得禁得很彻底
2018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堂吉诃德 豆瓣 Goodreads
9.2 (36 个评分) 作者: [西] 塞万提斯 译者: 杨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6
本书是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诃德一方面脱离现实,爱幻想,企图仿效游侠骑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是一个可笑、可叹、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学中一个不朽的典型。
2022年9月14日 已读 塞万提斯 1605-1615丨杨绛译本。读了没读完。有点一根筋的愚笨,讲实话人物塑造并不吸引我,虽然是经典的名著形像。围绕这的叙事宛如一部公路电影,纯线性叙事。勇和憨。但是也是有不少暴力的一部名著。(下次一鼓作气读完,计划明年吧(信息补充:作者 1616 去世)
2015 虚构 西班牙 西班牙文学 鱼空共读
檀香刑 豆瓣 Goodreads
9.0 (57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檀香刑》,给人一种穿行在现实与幻象之中的错觉。故事的地基架构在1900年戊戌变法前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德国人在山东强行修建胶济铁路的大背景上,而人物间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色彩斑斓的民间故事、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又营造了一种富有原始神秘色彩的文学叙述氛围。正是在这种时而真实、时而魔幻的叙述中,小说呈现出一幅大开大合、活色生香的高密东北乡图景,活跃在这幅图景中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他们上演的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那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那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戏,共同呈现了高密东北乡摇曳多姿的广袤大地。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恣肆的语言建构之下的戏台上,关于痛苦、死亡、尊严、欲望、友谊、忠诚等一系列命题的大戏正在上演……
本书获得2002年首届“鼎钧文华奖”,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22年8月29日 已读
莫言 2001 丨个人认为全书写得最好的两句:您这官,是为上司当的,不是为老百姓当的。要当官,就不能讲良心;要讲良心,就不要当官。
叙述手法上比较特别:《凤头部》用四个人的叙述拼凑了故事的大概,《猪肚部》讲述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豹尾部》交代故事结局以及每个人的结局。视角上最精彩的当数小甲部分,作者正是借他来讲一些魔幻现实的东西,比如每个人的本尊等等。赵甲作为一名刽子手,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技术工,其实站在了大清朝传统封建思想之上,誓死捍卫的是皇帝和老佛爷,但他仅仅是狐假虎威,并不真正代表权力。权力的代表者是袁世凯,但他掌权并且有自己的算盘。这让还想着大清朝好的钱丁左右为难,一面看着大清危,一面看着百姓难。写刑法残酷,其实写权力可以作践生命到什么程度,让人死这件事如何取得最大的威慑效果。猫腔写太多,性别观依然落后。
2017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生者的眼睛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아름다운 그이는 사람이어라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Zhongguo you yi chu ban gong si 2022 - 8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心灵的破碎与重生
那天以后,人生不可扭转地改变了
但伤痛过后,还要继续前行
🔸编辑推荐
《潜入谎言之海》姊妹篇
那一年,在春天的大海上,年轻的生命被弃置不顾……
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因沉船事件而发生重大人生转折的人们在哀痛中前行的八个故事。作家金琸桓采访诸多相关人员,倾听微小的声音,记录守望的姿态,用小说抵御“强制遗忘”。
“要承受巨大的悲痛,不一定需要同等的喜悦。一个小小的喜悦,也能熬过巨大的悲痛。”
作者如实呈现了相关人员承受的巨大伤痛,同时展现了主人公在与其他人的联结中彼此抚慰、在黑暗中相互照亮的可能。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当时船上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然而悲痛过后,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饱受创伤的船难生还者偶然遇到在沉船上见过的一双眼睛;承受丧妻之痛的海关工作人员接到为死者盖出境章的请求;船难的生还学生如今成为教师,带领学生乘船出海旅行……
本书收录八篇与世越号沉船事件中的人有关的短篇故事。作家金琸桓以温柔的笔触书写无法挽回的灾难,亦让微弱的希望之光照临哀痛的人。
🔸名人推荐
哪怕是现在才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想必也可以从书中看到关于这个时代的激烈譬喻。再者,金琸桓选择了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路,应该可以成为他在世越号之后做出耀眼“献身”的线索。
那天之后,很多作家感到苦恼和悲痛,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去行动,去写作。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世越号之后才认识的金琸桓,他就是“世越号的人”。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
本书在写作上,采取了相当了不起的策略:他把同一件事所弥漫的涟漪,派分给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腔调、口吻、声调诉说。读者于是洞见了,从船难中幸存的那些人,何尝不是行入另一道幽谷。
金琸桓在此的调度相当完美,八位主角的身份、功能均不同,一定有一位的声音,跟我们是近似的,一旦感到近似,在那瞬间,我们也钻进了角色的内心,体悟到身为罹难者家属、生还者,以及 协助生还者的相关人员的痛苦,而若我们理解了这份痛苦,也不难同理,为什么至今仍有人在光华门广场进行悼念与抗争,因为这份痛苦尚未得到应有的正视。
——作家 吴晓乐
2022年8月26日 已读
金琸桓 2017 丨首先:一定要先看《潜入谎言之海》再看这本。这本小说集是写给生还者的,我记得《潜》中写到了生还者面临的精神创伤,一方面看着同学沉没在面前却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回到学校面临空荡荡的教室,活下来的惊险喜悦无法cover失去的创伤。作者再次借生还者的立场质问了事发当场让大家不要动的指令,以及大家会服从的心态——相信险境下的所谓专业和权威。作者很会写主要是八个小说的构思,写了很多种职业,后记中写到很多是作者访谈的对象,切入的角度看似无关生还者,却兜兜转转得能联系上。我喜欢小说笔触的细腻和柔软,很多观查、感受和描写不像是一个男性作家的手笔,非常厉害。但总体读感比之《潜入》还是差一点的。
2022 纪实小说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豆瓣 谷歌图书
우리가 빛의 속도로 갈 수 없다면
8.3 (80 个评分) 作者: 金草葉 译者: 胡椒筒 聯經 2022 - 3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嗎?
韓國最受關注的新世代小說家金草葉,以七篇短篇小說,創造了一個能以光速前進的烏托邦,在那個世界,人類可以在太空旅行,科技構築出完美的環境,與外星生物的接觸不再是想像,甚至能將死後的靈魂上傳至雲端。
但在那樣高度進步的宇宙裡,我們依舊,還是會孤獨……
▎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
「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新人類』,我們真的就能從此幸福嗎?」
▎光譜
「與外星生物溝通,情感是否能夠超越語言?」
▎共生假設
「這個世界的集體記憶,其實都來自對外星故鄉的永恆思念?」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超越時間的思念,如何跨越空間傳遞給對方?」
▎情感的物質性
「你願意購買凝聚成實體的憂鬱嗎?」
▎館內遺失
「死後上傳的靈魂,還有機會被活著的人理解或原諒嗎?」
▎關於我的宇宙英雄
「為了見到宇宙另一端的風景,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嗎?」
面有殘缺的少女、被外星人綁架的生物學家、在廢棄太空站等待多年的老人,找不到母親心智的女兒,以及經歷重重訓練的太空人,透過他們的故事,金草葉寫出了這世代最溫柔的科幻小說,像個暖心的擁抱般,帶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完美與缺陷,找到人與人之間,從溝通、理解到包容甚至於愛的可能。
2022年8月22日 已读
金草叶 2019 丨看第一篇的性质最高也最喜欢,后面随着描述科学世界的内容不知所云而渐渐感到乏味。解读中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排挤弱势群体和少数人,而是在告诉我们可以憧憬共同生活的世界。”金草叶的小说所关注的女性、身心障碍者、移民和未婚妈妈等弱势群体,还是在解读点出来才恍然大悟。阅读过程中我过于把关注点放在科幻这方面的虚构上,而忽视了选择的人群和小说传达的旨意,甚至好几个结尾都觉得没把力用在点上,等待反转,意犹未尽。Anyway,作者和我同年,但人家从工科出发把科幻小说写成这样,非常优秀了!
2022 科幻小说 非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