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Great Maps 豆瓣
作者:
Jerry Brotton
DK
2014
- 8
Great Maps superbly illustrates map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analyzing each map visually with the help of pull-outs and graphic close-up details. It traces the history of maps chronologically, featuring key cartographers and telling the story behind each map: why it was created, who it was for, and how it was achieved. This amazing guide draws together navigation, propaganda, power, art, and politics through the world’s greatest maps.
色彩的秘密生活 豆瓣 Goodreads
The Secret Lives of Color
7.9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卡西亚·圣克莱尔
译者:
李迎春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9
什么颜色令画家为其举行盛大的葬礼?
什么颜色是中产阶级的代表色?
什么颜色是导致凡·高的《向日葵》逐渐枯萎、褪色的罪魁祸首?
《色彩的秘密生活》揭秘色彩背后的奇闻逸事:从人类文明、科学艺术到坊间八卦,讲述75段引人入胜的色彩简史!
※一部色彩改变世界的历史:石灰白预防鼠疫,卡其色改变了战争,粉色降低罪犯的攻击性……
※一部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宝典: 10大色系,75种颜色,从寻常的金黄到鲜为人知的天芥紫,将每种颜色的历史娓娓道来!
※一部趣味性与权威性兼具的颜色简史:30余页、600余条注释与参考书目,支撑趣味历史的是背后的严谨考据。
※一部备受推荐的榜单书:被评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英国BBC 诚意推荐好书,是《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榜单书。
◎内容简介
《色彩的秘密生活》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媒体推荐
文字优美……满是引人入胜的色彩轶事和历史考据。这本优雅的色彩宝典包含了你对色彩的疑问的全部答案。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好书评语
不仅仅是色彩的历史,也是有关科学与艺术的故事。卡西亚· 圣克莱尔这本富有趣味的书真正地将二者变得生动、轻松。
——《 华尔街日报》
圣克莱尔这一系列有关色彩文化与社会的秘史,兼具科学性、幽默感和艺术史考据性。
——《 出版人周刊》
一席色彩的自助盛宴。
——《Nature》杂志
什么颜色是中产阶级的代表色?
什么颜色是导致凡·高的《向日葵》逐渐枯萎、褪色的罪魁祸首?
《色彩的秘密生活》揭秘色彩背后的奇闻逸事:从人类文明、科学艺术到坊间八卦,讲述75段引人入胜的色彩简史!
※一部色彩改变世界的历史:石灰白预防鼠疫,卡其色改变了战争,粉色降低罪犯的攻击性……
※一部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宝典: 10大色系,75种颜色,从寻常的金黄到鲜为人知的天芥紫,将每种颜色的历史娓娓道来!
※一部趣味性与权威性兼具的颜色简史:30余页、600余条注释与参考书目,支撑趣味历史的是背后的严谨考据。
※一部备受推荐的榜单书:被评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英国BBC 诚意推荐好书,是《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榜单书。
◎内容简介
《色彩的秘密生活》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媒体推荐
文字优美……满是引人入胜的色彩轶事和历史考据。这本优雅的色彩宝典包含了你对色彩的疑问的全部答案。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好书评语
不仅仅是色彩的历史,也是有关科学与艺术的故事。卡西亚· 圣克莱尔这本富有趣味的书真正地将二者变得生动、轻松。
——《 华尔街日报》
圣克莱尔这一系列有关色彩文化与社会的秘史,兼具科学性、幽默感和艺术史考据性。
——《 出版人周刊》
一席色彩的自助盛宴。
——《Nature》杂志
记忆之场 豆瓣
9.8 (6 个评分)
作者:
[法]皮埃尔·诺拉
译者:
黄艳红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当代法国史学界里程碑式的历史著作。
*1993年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法兰西学术院戈贝尔大奖获奖作品。
*2016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
*“lieu de mémoire”(“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国语文词典。
*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写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不可错过的作品。
*本中译本从原书5000页135篇中精选了11篇;全译本翻译出版工作正在进行。
内容介绍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自2015年出版推出后广受欢迎,此次推出精装本,在装帧升级的基础上,对译文也做出了再次审校。
媒体评价
这本书的作者们——法国当代一些最卓越的知识分子,运用“记忆之场”的概念,探讨了诸如凡尔赛宫的象征意义、查理曼大帝不断变化的遗产、记忆在构建历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法国地区主义的无所不在等一系列主题……值得那些对法国引以为豪的国家认同感兴趣的人阅读。
——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
剖析、解释和赞扬法国人对自己过去的迷恋的一次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时报》)
它大胆、卓越、雄心勃勃,旨在书写一部新的法国历史,一部不是政治或社会的,而是文化和知性的历史。
——Library Journal(美国《图书馆杂志》)
一项伟大的成就。
——The New Republic(《新共和》杂志)
《记忆之场》也许是关于法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的历史文献之一。……这一史无前例的系列作品是在法国的民族身份经历关键性的变革、法国正挣扎着为自己下定义的时候写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作品记录了法国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以及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记忆之场》英文版介绍
*1993年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法兰西学术院戈贝尔大奖获奖作品。
*2016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
*“lieu de mémoire”(“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国语文词典。
*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写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不可错过的作品。
*本中译本从原书5000页135篇中精选了11篇;全译本翻译出版工作正在进行。
内容介绍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自2015年出版推出后广受欢迎,此次推出精装本,在装帧升级的基础上,对译文也做出了再次审校。
媒体评价
这本书的作者们——法国当代一些最卓越的知识分子,运用“记忆之场”的概念,探讨了诸如凡尔赛宫的象征意义、查理曼大帝不断变化的遗产、记忆在构建历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法国地区主义的无所不在等一系列主题……值得那些对法国引以为豪的国家认同感兴趣的人阅读。
——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
剖析、解释和赞扬法国人对自己过去的迷恋的一次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时报》)
它大胆、卓越、雄心勃勃,旨在书写一部新的法国历史,一部不是政治或社会的,而是文化和知性的历史。
——Library Journal(美国《图书馆杂志》)
一项伟大的成就。
——The New Republic(《新共和》杂志)
《记忆之场》也许是关于法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的历史文献之一。……这一史无前例的系列作品是在法国的民族身份经历关键性的变革、法国正挣扎着为自己下定义的时候写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作品记录了法国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以及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记忆之场》英文版介绍
欧洲中世纪史 豆瓣 Goodreads
Medieval Europe: A Short History
9.0 (53 个评分)
作者:
朱迪斯.M.本内特
/
C·沃伦·霍利斯特
译者:
杨宁
/
李韵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是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豆瓣
9.4 (33 个评分)
作者:
王力 主编
/
马汉麟 等执笔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编辑推荐
你知道武王克商的繁复真相么?你知道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猫的最早实物么?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袴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你知道最古老的酒瓶出现在6000年前么?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么?你知道中国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么?
精彩内文:全彩版在黑白版的基础之上,精勘精校,完善并增补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考古新知,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图片解析力。
精良印刷:内文选用优质日本进口纸张,用顶尖级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印刷,并根据文物实物对印刷颜色做了校正,以期对文物影像做到高度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你知道武王克商的繁复真相么?你知道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猫的最早实物么?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袴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你知道最古老的酒瓶出现在6000年前么?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么?你知道中国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么?
精彩内文:全彩版在黑白版的基础之上,精勘精校,完善并增补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考古新知,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图片解析力。
精良印刷:内文选用优质日本进口纸张,用顶尖级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印刷,并根据文物实物对印刷颜色做了校正,以期对文物影像做到高度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末代皇帝 (1987) Min reol 豆瓣 TMDB
The Last Emperor
9.3 (1832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演员:
尊龙
/
陈冲
…
其它标题:
The Last Emperor
/
末代皇帝溥仪(港)
…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火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苏联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苏联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欧罗巴一千年 豆瓣
Centuries of Change
作者:
[英] 伊恩·莫蒂默
译者:
李荣庆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7
☆印刷、火器、方言、时间计量、知识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城市化……哪个是给人类社会带来最大影响的改变?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彼得·阿伯拉尔、教皇英诺森三世、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哥伦布、马丁·路德、伽利略、马克思……谁是改变世界最大的人?
☆为了安全便利的生活、为了追求财富,人类不断打破神圣、地理、等级、语言、时间等的边界。11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见证了这些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现代生活。
☆然而,石化燃料即将告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类,还能继续前行吗?
---------------
本书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文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档案学硕士伊恩·莫蒂默对欧洲自11世纪至20世纪以来社会基本面貌、政治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全面梳理。作者将写作重心放在了每个世纪与此前世纪相比较而言发生的变化之上,由此凸显了欧洲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一趟关于探险、发明、革命与剧变的旅程,莫蒂默教授娓娓道来,哪十个人、五十件大事,改变人类的生活。计算机的出现比全民教育更重要吗?废除奴隶制比发明计算机更重要吗?还是发现美洲大陆最重要?是移动电话、冷冻食品、避孕方法,还是时钟、枪支、印刷书籍的出现,改变人类的生活呢?
---------------
继《坎特伯雷故事》后,最有趣的欧洲生活记述。——《卫报》
莫蒂默独创的书写风格,是我们这个时代卓越的作品。——《泰晤士报》
感人的成就!莫蒂默引领读者清晰见识千年来的人类生活。——《出版人周刊》
以文学之笔,生动描绘千年来的众生相。——《每日电讯报》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彼得·阿伯拉尔、教皇英诺森三世、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哥伦布、马丁·路德、伽利略、马克思……谁是改变世界最大的人?
☆为了安全便利的生活、为了追求财富,人类不断打破神圣、地理、等级、语言、时间等的边界。11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见证了这些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现代生活。
☆然而,石化燃料即将告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类,还能继续前行吗?
---------------
本书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文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档案学硕士伊恩·莫蒂默对欧洲自11世纪至20世纪以来社会基本面貌、政治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全面梳理。作者将写作重心放在了每个世纪与此前世纪相比较而言发生的变化之上,由此凸显了欧洲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一趟关于探险、发明、革命与剧变的旅程,莫蒂默教授娓娓道来,哪十个人、五十件大事,改变人类的生活。计算机的出现比全民教育更重要吗?废除奴隶制比发明计算机更重要吗?还是发现美洲大陆最重要?是移动电话、冷冻食品、避孕方法,还是时钟、枪支、印刷书籍的出现,改变人类的生活呢?
---------------
继《坎特伯雷故事》后,最有趣的欧洲生活记述。——《卫报》
莫蒂默独创的书写风格,是我们这个时代卓越的作品。——《泰晤士报》
感人的成就!莫蒂默引领读者清晰见识千年来的人类生活。——《出版人周刊》
以文学之笔,生动描绘千年来的众生相。——《每日电讯报》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Las Venas Abiertas de América Latina
7.8 (36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王玫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2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掀开拉美百年孤独的历史真相,深入审视拉美的政治经济环境。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本罕见的历史记述与调查。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用大量富有说服力而鲜少被披露的材料,剖析了拉丁美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五百年来得崎岖历史,揭露了这片大陆贫穷与动荡的根源。这也许是自马克思以来对原始资本积累的最好描述。
★本书自问世以来,曾被拉美数国独裁政府列为禁书,但仍不断再版,并陆续被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巴拉圭前总统费尔南多·卢戈、约翰·伯格、法国《世界报》等推荐。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开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开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本书试图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入历史。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本罕见的历史记述与调查。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用大量富有说服力而鲜少被披露的材料,剖析了拉丁美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五百年来得崎岖历史,揭露了这片大陆贫穷与动荡的根源。这也许是自马克思以来对原始资本积累的最好描述。
★本书自问世以来,曾被拉美数国独裁政府列为禁书,但仍不断再版,并陆续被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巴拉圭前总统费尔南多·卢戈、约翰·伯格、法国《世界报》等推荐。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开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开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本书试图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入历史。
溪畔灯微 豆瓣
作者:
刘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5
196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在失学两年半后,意外收到重获上学资格的通知,怀着要马上奔回课堂的迫切心情,我独自一人,在晚上九十点钟,沿一条20华里的山路摸黑走出深山。那片深山,不仅有很多的山猪,还有当时还没有灭绝的山牛、老虎和其他野兽,春天更是毒蛇复苏出没之季。我一路上挥动着手中的棍棒,心中充满对山林的恐惧,更怀有对求学的憧憬。山路沿着一条山溪延伸,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任何村落人家,漆黑一团,一路伴我行走的,是潺潺溪水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依稀看到远处村落的微弱的灯火……
这条路我当时只走了两个小时,但后来半个世纪的人生道路,我一直觉得都是这条路的延伸,自己永远只是在这条路上前行着。这是我通向知识、思想、学问之路,无论一路有多少崎岖,黑夜如何笼罩,潺潺清澈的溪水都在伴我行走,远方微弱的灯火,在我前方闪烁,驱策我前奔。
只有真正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才会真的体会到真正的中国的样子。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不论是傅衣凌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还是费孝通的社会人类学调查,都是要走下去,走到中国的基层社会中,那里才能看到中国社会的脉络、机理和生发的理论。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是富于层次、富有多样性的,我们希望多一点点理解和了解。
本书是作者在读书时所思所想的话题,集中在社会经济史研究、地方文献的价值、区域的实践、“齐民社会”与传统乡村,回顾了四十年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传统、路径及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
这条路我当时只走了两个小时,但后来半个世纪的人生道路,我一直觉得都是这条路的延伸,自己永远只是在这条路上前行着。这是我通向知识、思想、学问之路,无论一路有多少崎岖,黑夜如何笼罩,潺潺清澈的溪水都在伴我行走,远方微弱的灯火,在我前方闪烁,驱策我前奔。
只有真正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才会真的体会到真正的中国的样子。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不论是傅衣凌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还是费孝通的社会人类学调查,都是要走下去,走到中国的基层社会中,那里才能看到中国社会的脉络、机理和生发的理论。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是富于层次、富有多样性的,我们希望多一点点理解和了解。
本书是作者在读书时所思所想的话题,集中在社会经济史研究、地方文献的价值、区域的实践、“齐民社会”与传统乡村,回顾了四十年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传统、路径及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 豆瓣
作者:
陈葆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3
乾隆皇帝是中国帝制史上一位盛世之君。他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在清初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宗教、艺术和文化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业绩和影响。有关他的记载史不绝书。但是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深处主要的关切又是什么?《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结合艺术史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藉由相关图像和史料,从人性的角度和常理心,去观察和剖析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和他对待所藏艺术品的态度。作者细腻而深入地解读乾隆皇帝在处理以上种种问题时,心中可能经历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以及他的抉择和表现,据此勾勒出这位历史名君个人的内心生活与价值取向。
以色列 豆瓣 Goodreads
Israel: A Concise History of a Nation Reborn
8.3 (26 个评分)
作者:
[以]丹尼尔·戈迪斯
译者:
王戎 译
/
宋立宏 校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9
v 以色列是 个小国,但建国以来 直吸引着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许多人青睐,也常常成为抨击的对象。
v 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 个小国?
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众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
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策?它的未来将会怎样?
v 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 个个里程碑式事件,向我们介绍 位位凭借满腔热血和强大灵魂在关键时刻改变國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也指出了这个國家犯下的错误,追溯了其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全面地证明,以色列最主要的目的和最重大的成就是实现犹太民族在现代的重生。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國家的灵魂。
v 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 个小国?
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众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
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策?它的未来将会怎样?
v 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 个个里程碑式事件,向我们介绍 位位凭借满腔热血和强大灵魂在关键时刻改变國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也指出了这个國家犯下的错误,追溯了其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全面地证明,以色列最主要的目的和最重大的成就是实现犹太民族在现代的重生。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國家的灵魂。
我的应许之地 豆瓣
My Promised Land: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Israel
7.9 (16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阿里·沙维特
译者:
简扬
/
有2016年4月3印本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我的应许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国史,也是百年来犹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作者阿里•沙维特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引子,通过亲身经历、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个体故事,试图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历史,以引出更深层次的以色列国家思考,并对中东地区的纷争渊源进行了历史性梳理。
《我的应许之地》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9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剧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泪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荣耀之国,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局势中,顽强推动了绝密的以色列核计划;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在哪里;以及今天引领世界潮流的互联网以色列新兴企业,还有在那些特拉维夫蓬勃发展的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满活力的弹丸小国,完成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
《我的应许之地》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9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剧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泪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荣耀之国,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局势中,顽强推动了绝密的以色列核计划;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在哪里;以及今天引领世界潮流的互联网以色列新兴企业,还有在那些特拉维夫蓬勃发展的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满活力的弹丸小国,完成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
Modern China 豆瓣
作者:
Rana Mit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4
China today is never out of the news: from human rights controversies and the continued legacy of Tiananmen Square, to global coverage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Chinese "economic miracle." It is a country of contradictions and transitions: a peasant society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futuristic citie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that is modernizing as rapidly as possible, a walled-off na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at the center of world trade. This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ffers an indispensable starting point for anyone who needs to quickly know the themes and controversies that have shaped modern China. Prize-winning author and scholar Rana Mitter examines the modern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and thriving cultural scene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wider world. This lively guide covers a range of social issues from the decline of footbinding and the position of women in society, to the influence of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he rol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diaspora. It covers many prominent figures as well, such as the Communist leaders, the last emperors, and prominent writers and artists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