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赵南栋 豆瓣
9.5 (20 个评分) 作者: 陈映真 九州出版社 2020 - 6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文小说经典,陈映真小说全集大陆首次出版。人的体温,人的骨头,人的勇气。走过台湾当代历史的后街,一个知识人书写他所身处的时代,最激荡的历史、最炽烈的梦想、最苛烈的青春,和狂飙般的生与死。《赵南栋》收录脍炙人口的名篇《山路》《铃铛花》《忠孝公园》等七部中短篇作品。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讲读书目,被湮灭的历史,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灵魂,台湾左翼青年的前世今生。究竟人当如何活着?他们曾在暗夜里行路,为了信仰丢却性命,最终没有留下名字。“我写这些故事,其实就想告诉人,人的精神水位曾经这么高过。这样朗澈地赴死的一代,会只是那冷淡、长寿的历史里的,一个微末的波澜吗?”
★白先勇、侯孝贤、林怀民、杨照、蓝博洲、许知远 诚挚推荐。“那是我第一次认识陈映真先生的作品。肿着脸,眼睛眯成一条缝,一面读一面哭,哭完再读一遍……这几年重读《山路》《铃铛花》,仍会湿了眼眶。对于弱小的、边缘的人物,他有不渝的爱,对于人世间的不公不义他充满愤怒。这么久以来,他一直在感动着我们。”(林怀民)
【内容简介】
“请硬朗地战斗去罢。”
《赵南栋》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83-2001年的7部中短篇小说,包括脍炙人口的名篇《铃铛花》《山路》《忠孝公园》等。这一段书写主要是对历史的反省,讲述二十世纪“最激荡的历史、最炽烈的梦想、最苛烈的青春,和狂飙般的生与死”,台湾左翼青年的前世今生。穿越时光的烟尘,噙着热泪,以灵魂的战栗谛听那逝去一代的风火雷电,与被暴力和谣言所欲湮灭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正面相遇。被追捕沦为山洞“野人”的莺镇老师高东茂,怀着宗教般赎罪意志的“山路”少女蔡千惠,颓废虚无度日的狱中左翼后代赵南栋,难以返乡的大陆台籍老兵杨斌……陈映真通过力透纸背的书写,将所有被时代压制、涂销的声音与足迹救赎回来,重新赋予那些历史“后街”上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以眉目与声音,再现他们的现实与理想、软弱与崇高、绝望与希望,淬炼出人之为人的高贵,以及信仰一词的全部重量。
七篇小说劈开笼罩整个二十世纪的茫茫夜雾,掘开历史的幽暗岩层,擦亮人的神性之光。这是最真实的历史,与最真实的诗,为百年离乱的台湾进行精神塑型。
【名家推荐】
林怀民(作家、云门舞集创办人)——十六岁那年,我鼻窦炎动手术。朋友带了陈映真的小说来探病。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先生的作品。肿着脸,眼睛眯成一条缝,一面读一面哭,哭完再读一遍……这几年重读《山路》《铃铛花》,仍会湿了眼眶。对于弱小的、边缘的人物,他有不渝的爱,对于人世间的不公不义他充满愤怒。先生不呐喊不控诉,始终以独特的温婉的“陈映真语气”感动、激励着我。丧志,或觉得自己有“堕落倾向”时,我回去读陈映真。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看理想策划人)——陈映真的小说,带着一种日本文学式的柔美、曲折、迂回。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各种价值上的探问。他带给读者的不是说教和灌输,而是刺激你不断地反省、怀疑、提问。这才是一个左派应该具有的批判精神。左派的爱,指的是去爱那些在社会上所有被侮辱、被伤害,同时还发不出声音,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人。
侯孝贤(电影导演)——陈映真的小说有他的一种能量,这种感动力量可以透过小说形式直接影响到我。陈映真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还是最根本、最简单的他的“人格”。我想拍他的小说《铃铛花》《后街》《面摊》。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陈映真是我的偶像。他既代表知识分子永不停息的批判精神,拒绝与时代潮流妥协;他也充满平民意识,关切小人物的内心与命运。
迈克尔·K的人生与时代 豆瓣
Life & Times of Michael K
9.2 (8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J.M.库切 译者: 黄昱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整个世界肯定只有我才知道我在那里,我可以认定我已经失踪了。
------------------------------------------------------------------
在战火纷飞的南非,迈克尔·K踏上旅程,带生病的母亲回她乡下的家。半路上母亲死了,留下迈克尔·K一个人在这混乱的世界里,他身边是四处游走的残暴军队。迈克尔遭到了关押,然而他无法接受禁锢,决心要有尊严地活下去,于是逃了出来,去了一个谁也找不到他的地方……
战争中没有女性 豆瓣 Goodreads
У войны не женское лицо
9.2 (40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鱼王 豆瓣
Царь-рыба
8.9 (63 个评分)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 夏仲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4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
Wanderers 豆瓣
作者: Kerri Andrews Reaktion Books 2020 - 10
This is a book about ten women over the past three hundred years who have found walking essential to their sense of themselves, as people and as writers. Wanderers traces their footsteps, from eighteenth-century parson’s daughter Elizabeth Carter— who desired nothing more than to be taken for a vagabond in the wilds of southern England—to modern walker-writers such as Nan Shepherd and Cheryl Strayed. For each, walking was integral, whether it was rambling for miles across the Highlands, like Sarah Stoddart Hazlitt, or pacing novels into being, as Virginia Woolf did around Bloomsbury. Offering a beguiling view of the history of walking, Wanderers guides us through the different ways of seeing—of being—articulated by these ten pathfinding women.
悼念集 豆瓣
In Memoriam
作者: [英]丁尼生 译者: 张定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0
一部日记式的整体,一部由一个男人的自白浓缩而成的日记。这是一部我们一个字都不能错过的日记。——T.S.艾略特
童年并不幸福的丁尼生进入剑桥大学后可谓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年,而这快乐大部分来自他结交了亚瑟·亨利·哈勒姆。哈勒姆既是丁尼生志同道合的友人,又是最早肯定丁尼生 诗歌天赋的批评家,还与丁尼生的妹妹订立了婚约。但在相识五年后,哈勒姆因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
《悼念集》中的诗歌陆续写于哈勒姆去世后的十余年间,不仅记录了丁尼生从悲恸抱憾到重新振作的心境变化,还记录了他对信仰的怀疑与再度坚定,被T.S.艾略特称为“一部日记式的整体”。《悼念集》既有充沛直接的情感,又有深邃的静观沉思,而以精湛的诗艺出之,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悼念集》出版后,批评界一致好评,大众读者也争相阅读,从此丁尼生成为国民诗人,并接替华兹华斯继任桂冠诗人。
华宴 豆瓣
作者: [美] 宇文所安 译者: 劉晨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7
本书为我社《海外汉学新视野丛书》之一。为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自选论文集,共选入17篇文章,时间跨度从上古至民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新颖且深刻的历史解读,尤其关注文学史的书写与传统文化在全球主义文化氛围中的命运与走向。内容涉及中国文学史的海外书写、海外汉学与本土汉学的差异、物质文化与文本,佛教与唐诗、性别与文体,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进行了新颖的解读与反思。宇文所安教授为顶尖的汉学家,本书选文主体典雅精工,并由田晓菲教授及其学生翻译校对,是汉学研究的精品著作,同时极具可读性。
潮汐图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8.6 (79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1
这真是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南方叙事,一座早该由广东人吐露成型的海市蜃楼。我需要再三重读,好看清林棹如何放荡她那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从珠江江底泥层疍艇的尸身,打捞出十九世纪海洋帝国那水彩般的残影。
——梁文道
幻象中蕴含着自然饱满的躯体,方言里埋藏着民族丰盈的神识,以缜密的虚构技艺,林棹描画出一个特殊时空的异样风姿。
——黄德海
一八二〇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自杀,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这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文本及其不满 豆瓣
作者: 黄子平 译林出版社 2020 - 6
黄子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文学与批评,是黄子平人生取道的线索。概言之,本书从“文”与“评”出发,汇编黄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华,将他批评文字中“疏阔幽默”的文学性和散文杂感里“笔露机警”的批判性结合起来,从文本与批评的维度,汇编他在各处的文本研究和杂感文字,在“彷徨于无地”的地上,找寻作为批评家的坐标点。
本书转借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书名,从带着个体生命体验的海南插队岁月到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涯,为读者先行勾勒黄子平个人肖像;进而借他独特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视野,杂糅他在两岸三地和海外的不同时间发表的评论、访谈、讲演,从鲁迅、张爱玲到赵树理、汪曾祺、王安忆、黄春明,以此为读者展现另类阅读中国与中国文学的方式。
白痴 豆瓣
ИДИОТ
9.4 (110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庄子讲义 豆瓣
作者: 陈引驰 译者: 郝润华 / 杜学林 校注 中华书局 2021 - 9
陈引驰教授是《庄子》乃至道教佛教文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他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庄子》精读”课历来是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本书即以课程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可称是陈引驰教授《庄子》研究的全面体现。全书共九章。引言统说道家老庄,更通过对老子与庄子的关系和区别的讨论,阐明庄子的特殊之处。以下八章,章概述庄子其人、其书,第二至六章分别从《逍遥游》《秋水篇》《齐物论》《养生主》和《外篇》逐段讲解,选目与次序均精心设计,重在贯串与打通。第七章统讲《庄子》的美学观念,第八章讲《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全书统合,形成对《庄子》来源、其人其书本身,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完整阐释。
静静的顿河 豆瓣
9.5 (6 个评分) 作者: [苏] 肖洛霍夫 译者: 金人 / 贾刚 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8
《静静的顿河》(1928—1940)是一部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维舟 新星出版社 2014 - 9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是对逝去年华的一次怀念,真实再现了于九十年代度过青春期的那一代人的迷惘。所记人物,细节丰沛、性格各异,均基于彼时之真人真事。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辑《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包含11篇散文,独立成篇,分别叙述11位高中同学的个人际遇与浮沉;第二辑《平生风义兼师友》,为单独的长篇,怀念少年时代挚友张晖,得见一代学人之精神不死;最后一辑《一个夏天分两次结束》,记叙高考前后的一段青春记忆。三个部分彼此交织,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
人类学 豆瓣
作者: 康赫 作家出版社 2015 - 1
封底文字
一队又一队人形,从各个方向鱼贯入城。历史和历史尺度已经毁坏,积习统治了本能。欲望撕开面纱,为人颁布法则:欲望面前机会均等。
南方人麦弓和他的伙伴从各自身体内部倾听幼年的回响,一道道禁令:“你不许!”,“自制!自制!”,然后一个缓慢的声音:“自我是一个神话,但你要全力维护。尊严与作为只此一道。”
小说展现示了文学书写最广为人知的野心,语言的,叙事的和文学史的。它以连续九个月里,上百人缠根错节的谱系,从历史与当下的结合点,深入时代废墟,以复合声部勘察动荡的人心。在这幅波澜壮阔、逶迤幽深的意识画卷里,我们的时代无处藏身。
这是当代汉语写作久经蓄积后从观念、能量,到技艺、手法的一部集成之作,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世界级收获。
中国的一日 豆瓣
作者: 茅盾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11
《中国的一日》初版于1936年。它由一则征文启事而发轫,迅即在全国激起回响,“收到的来稿,以字数计,不下六百万言,以篇数计,在三千篇以上”。编委会从中“严格选取”四百六十九篇,计八十余万字,四个月后编辑成书,堪为当年文化街的一大盛事。它记录下了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里,全中国各个阶层、各种处境、各种职业的人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把那会儿的城市的慌乱、农村的崩溃、富有者的荒淫、饥饿者的挣扎、小市民的彷徨、求索者的奋勇……都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破晓时分 豆瓣 Goodreads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朱西甯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5
听这索链,多少罪!多少孽!和多少冤苦,在一片黑森里摸索而来,在冰霜上滑来。

《破晓时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十三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人物从《铁浆》中的血气英雄扩展至普通市民,北地乡野传奇与台湾市镇风情相映照,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春去也》写春日里剿丝师傅的绵绵情思,《白坟》缅怀英雄的陨落,《偷谷贼》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写已婚男子的意识流遐想。《福成白铁号》分别以一家四口人的视角,述说牢笼般滞闷的都市日常与生之疲倦。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一幕震慑人心的悲剧,追问“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

破晓时分,天地不仁,欲与悔、罪与孽,纠结消长,彰显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灵。在《破晓时分》中,健朗悲壮的北地文风仍存,同时进行丰富面向的现代主义叙事探索,开启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
棋王 豆瓣 Goodreads
8.8 (128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This book collects the classic three kings series, precious documents, illustrations and the author's interview with Today magazine, showing Mr. A Cheng as a word craftsman.
Paradise 豆瓣
作者: Abdulrazak Gurnah The New Press 1995 - 5
A finalist for the 1994 Booker Prize, England's highest honor for works of fiction, Paradise is at once the story of an African boy's coming of age, a tragic love story, and a tale of the corruption of African tradition by European colonialism.
Sold by his father in repayment of a debt, twelve-year-old Yusuf is thrown from his simple rural life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precolonial urban East Africa. Through Yusuf's eyes, Gurnah depicts communities at war, trading safaris gone awry, and the universal trials of adolescence. The result is a page-turning saga that offer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a seldom-chronicled part of the world.
国宝 豆瓣
国宝
8.1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田修一 译者: 伏怡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9
★超越《恶人》《怒》,吉田修一至高杰作
★“艺术”“文学”双冠王:第69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第14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金宇澄 姜广涛 史航 推荐
热爱的,终会遇见。坚守的,不会辜负。
从出身黑道的绝世美少年,到问鼎巅峰的歌舞伎演员,一代宗师的养成。
时代如潮,岁月滚滚,以少年之勇抵挡时光磨砺,以孤身之力成就艺术传奇。
歌舞伎与能剧、文乐并称日本三大国剧,唯有问鼎艺术巅峰的名伶,方能荣享“人间国宝”的称号。歌舞伎四百年薪火相传,如今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听来“门槛之高”,表演的却是活生生的人。《国宝》既真实再现了歌舞伎世界极致的美,又生动地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
压倒性的余韵,读到末尾失声痛哭。太了不起的一本书,让人看见美的真髓。
———————————————————————————————————————
歌舞伎原是庶民艺能,四百年薪火相传,如今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听来虽令人觉得“门槛之高”,表演的却是活生生的人。《国宝》既真实再现了歌舞伎世界极致的美,又生动地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感谢吉田先生打破“门槛”,让读者能无障碍地感受歌舞伎的魅力。
——尾上菊之助(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
作者此番叙事的斑斓与壮阔,让我读完已觉老之将至,所谓一篇读罢头飞雪。千秋一瞬,情深不寿,感恩岁月的宽宏大量。
——史航
———————————————————————————————————————
1964年元旦,长崎私房料亭老店“花丸”。一场腥风血雨的帮会斗争,一片闻之心惊的哀嚎嘶吼,可谁又能想到,竟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国宝级的歌舞伎演员。他的名字,便是立花喜久雄。生于黑道家族,却有着惊为天人的俊美容颜。时代与命运挟裹着众人,将喜久雄的人生引向始料未及的方向。投身梨园的男子们与走上发展之路的日本一起,在时代与命运的浪潮中摸爬滚打,精进演技。至亲师友的爱恨情仇,丑闻与荣耀交织,信任与背叛交错。戏剧,电影,电视,演艺圈,一路见证时代的流转变迁,在狂喜与绝望中游走。攀上人生的巅峰之后,看到的究竟是怎样的风景?
“只消唱出这一句,剩下的身体全都记得。何时哭,因何笑,动怒的样子,欢喜的神情,一切全都记在了这一副身体里。需要的,只有炫目的灯光和雷动不息的掌声。有了这些,演员站到哪里都是舞台。只要有看客说想要看戏,哪怕只有一人,其他再无须任何东西。
“我们这演员实在生性笨拙,连做个笑脸讨好人都不会。眼睛里只看得见自己走的路,这些年来也领受了诸多看客的训责,只怕根本不配做什么当世的名角儿。可即便如此,从这歌舞伎座的大屋顶上看下去,这笨拙的演员,和当年那个为了替父报仇,而在学校晨会上冲将出去的心性纯直的少年,仍是同一个人。
“所以看官,请主动与他搭个话。所以看官,请把灯光照在他身上。所以看官,请为他鼓一鼓掌。”
金瓶梅的艺术 豆瓣
8.7 (26 个评分) 作者: 孙述宇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 8
金庸、傅聪、梁羽生盛赞的《金瓶梅》研究者
李欧梵、商伟、田晓菲、杨早共同推荐
广受赞誉的《金瓶梅》研究经典之作
寥寥数万字,妙解《金瓶梅》的欲望与罪恶、悲悯与救赎
☆编辑推荐
◎文字简练、内容详略得当
文字优美,篇篇珠玑,阅读门槛低,尤其适合对《金瓶梅》感兴趣、有误解的读者。
◎真正抓住《金瓶梅》内核的赏析
作者与《金瓶梅》心肠相通,他以悲悯宽和的态度,引领读者从《金瓶梅》关于欲望、罪恶表象中,发现故事背后“人生的本来面目”。
◎旧版高分,影响深远
本书的很多洞见在当代《金瓶梅》研究上具有首倡意义,比如发现《金瓶梅》对死亡的关注、用释家思想理解《金瓶梅》等,自1978年初版以来已逾40年,还在不断影响一代代的研究者。
◎双重维度了解《金瓶梅》的价值
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两个维度,对比分析《金瓶梅》的写作艺术,充分认知《金瓶梅》真正的文学高度和文学价值
☆学者推荐
古今中外对《金瓶梅》的评论众多,可谓仁智互见。孙述宇先生《金瓶梅的艺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分析,以其犀利的眼光、爱惜的情怀,更因为深深了解西洋小说历史而能够对中国文学传统中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产生格外深刻和独到的反观,特别于我心有戚戚焉。虽然最初写于四十多年前,今天重读,还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希望哪怕没有读过小说原作的人,也来读一读这部论著,也许可以对小说形式的艺术,对《金瓶梅》,对我们的人间世,都能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孙述宇关于《金瓶梅》的讨论,点出了这部衍生自《水浒传》的“同人文”最有趣的双重性:一方面,《金瓶梅》表现出惊人的写实能力,对市井社会的再现远超母本《水浒传》;另一方面,意图劝人向善的冲动又制约着作者的妙笔。《金瓶梅》就在纠结中走完了全程,也成就了它相对寂寞的声名。读读孙述宇教授这本书,能让你从头开始认知《金瓶梅》这本无法入选“古典名著”的奇书。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学经典所开启的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众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学高度。同时,作者以与《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肠,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尤其是对宋惠莲、应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进行解说,透彻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