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意象派诗选 豆瓣
作者: [英] 彼得·琼斯 译者: 裘小龙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5 - 8
意象派是20世纪初在西方诗坛兴起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本书选译了英美十多位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意象派诗人的作品,其中包括庞德、乔伊斯、D.H.劳伦斯、玛丽安娜·摩尔等。除诗作外,本书还辑有原编者导论、十三位老意象派诗人小传和数篇介绍意象主义的短文。本书中文译本首次出版于1986年,曾对中国当代诗坛产生重要影响,是读者了解世界诗歌的必读书目。
没有个性的人 豆瓣 Goodreads
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罗伯特·穆齐尔 译者: 张荣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4
也许我们有理由害怕:如果不把自己的个性塞进某个公共认可的口袋里,那我们的个性就会像粉末一样四散而开。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有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在故事开始时32岁,他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描绘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同他一起经历乱伦的爱的胞妹阿加特等等。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 豆瓣
Mr Gwyn
作者: [意大利]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译者: 陈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4
这本书适合所有醒着做梦的人。——《晚邮报》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长期雄踞意大利各大文学榜单,风靡欧洲。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
在西班牙小旅馆度过了一段漫无目的时光后,他回到伦敦成了一个生活中的隐形人。他从经纪人老友汤姆那儿找来一个名叫吕蓓卡的女孩,帮他一同置办工作室,为一些人“写”画像,进入了一种孤寂而缓慢生活。有一天,老友汤姆得了重病,并在格温为其“写”完最后一幅画像后猝然长逝。此后,格温先生彻底消失了踪迹。
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开始了。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帝京景物略 豆瓣
作者: (明)刘侗 / 于奕正 译者: 孙小力 注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7
《帝京景物略》可谓集历史地理、文化和文学著作三者于一体。此书首先应当作历史地理类著作来读。它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资料;其次应当作文化类著作来读,它对当时北京的园林文化、民俗、外国宗教在中国京城的传播等,都有较为具体的描述;再次应当作文学著作来读,它是竟陵派幽雅隽洁文风在地理游记著作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可把它作为晚清小品文的典范来阅读、欣赏。
法律与文学 豆瓣
作者: 苏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6
本书试图拓展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法律与文学。我将主要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尽管运用的材料是文学的、历史的并因此是地方性的,我的根本关切却是当下的、现实的因此是一般性的。这种关切表现为,首先,我试图从理论逻辑上阐明——而不是传统的“讽喻”或暗示或影射——这些问题对于今天中国法律与秩序之建构形成的相关性;其次,在这一努力中,我希望创造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作为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的可能,以及更一般地——与我先前努力一致——创造在中国思考我们的、同时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的可能性。前者关注的是法律制度;而后者关注的是法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