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下載的書籍

Zeitgeist

Zeitgeist @Zeitgeist

187 本书  

需要下載的書籍To Be Downloaded

地獄之行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o hell and bake: Europe, 1914-1949
作者: 伊恩.克蕭(Ian Kershaw) 译者: 林華 八旗文化 2023 - 3 其它标题: 地獄之行: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一)1914-1949
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
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
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
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
通往地獄的道路不是善意,而是「鐵了心要自我毀滅」
誰又會料想到,原本站在世界文明頂峰的歐洲
下一秒卻淪為「野蠻大陸」與「血色大地」
然後又在戰後涅槃重生,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歐洲
二十世紀初,歐洲大陸一片欣欣向榮、歌舞昇平,歐洲人稱呼這是「黃金時代」,歐洲雄踞世界文明之顛,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相提並論。但突然間,享受著這一切的歐洲人被拖進兩場大戰,歷經極深的苦難、哀痛和驚懼,四處滿是復仇、內戰與種族清洗。
對此,歷史學家齊斯.洛韋稱呼歐洲成為一片「野蠻大陸」,提摩希.史奈德也稱呼戰況最慘烈的東歐是一塊「血色大地」,本書作者克蕭則認為歐洲人似乎「鐵了心要自我毀滅」,一步步走向通往地獄的道路。
1914到1949年是個大混亂的時代,克蕭以民族仇恨、國家利益、階級衝突、經濟危機等四條互相交織影響的主線為經,歷史事件順序與各地區不同背景為緯,譜寫這前後達四、五十年歐陸局勢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當下世界或台灣讀者而言,上世紀前半葉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期間交互併發的經濟大蕭條、極權政府崛起、右翼民粹風行、自由民主體制無力面對變局,都似乎能從當代看到非常濃厚的既視感。或許我們沒辦法武斷地說:「歷史終究會再次重演」,但至少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可以好好思索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且義無反顧,一意孤行。
久坐急救运动 [图书] 豆瓣
The Younger Next Year Back Book
9.4 (5 个评分) 作者: [加] 克里斯·克劳利 / [加] 杰里米·詹姆斯 译者: 王盈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 - 3
缓解腰痛、背痛,恢复挺拔身姿,远离久坐危害。
背痛是久坐人士最常遇到的问题,当它发作时,往往让人苦不堪言。患者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找到缓解的方法,但是大多数治疗要么效果欠佳,要么无法持久,甚至完全无效。本书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背痛自救办法,它来自临床经验丰富的脊骨神经医师杰里米和文笔幽默、酷爱运动的畅销书作家克里斯,既严谨可靠又通俗易懂。仅仅通过每日半小时的锻炼和适当的行为改变,你就能轻松找回脊柱中立位、强化核心、唤醒臀部,让背痛得到显著缓解,还能养成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当你的脊柱始终处在健康的中立位时,疼痛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图书] 豆瓣
作者: 约瑟夫·洛克 译者: 刘宗岳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9 - 4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是现在公诸于众的著作是作者研究中国西部的系列著作之一。它叙述的是云南西北部、西康、西藏和四川西南部的纳西人(汉人称之为麽些)所居住的地区。严格地说,已有人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地理学的探险考察,但这一带的一些区域还包括一些很少为人所知,顶多只有两三个欧洲人(包括笔者在内)考察过的地方,如四川西南部的五所等。
世界帝國二千年 [图书] 豆瓣
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作者: 珍.波本克(Jane Burbank) / 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 译者: 馮奕達 八旗文化 2015 - 10
美國大學歷史系學生必備!
用「帝國」而非「民族國家」研究全球史,
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經典之作!
為什麼直至二十一世紀,我們依舊活在帝國的世界裡?
跳脫「民族國家與歐洲中心」史觀,
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帝國的權力政治!
★2011年世界史協會(WHA)書籍獎
★2010年《擇萃》(Choice)傑出學術研究獎
◎羅馬帝國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什麼?為何成為後世帝國的永恆典範?
◎中華帝國歷經多次分合,為何總能一再復興?它和蒙元、滿清帝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穆斯林如何將虔誠的宗教社群步步擴張為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帝國,伊斯蘭勢力至今又如何影響全球政治面貌?
◎蒙古帝國如何處理「差異政治」,促進各區域政權的互動交流,並深深影響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和中華帝國?
◎葡萄牙、荷蘭、不列顛如何橫跨兩大洋,以「貿易飛地」或設置「公司」的多元權力形式,建立全球殖民帝國?又如何崩解?
◎美國的建國終極目標其實以民主自由為名,行帝國擴張之實?
◎帝國時代是否已然終結?當前中國、美國、歐洲與俄羅斯四強鼎立,均以民族國家為政權形式的外衣,和古代帝國的同異又是什麼?
近百年來,帝國霸業似乎讓路給了主權平等的民族國家,人們甚至一度將民族與主權視為人類歷史發展的歸趨。然而,於《世界帝國二千年》一書中,歷史學者珍.波本克與弗雷德里克.庫伯除了直指民族國家的弊病,並點出「帝國必然會分裂、發展成為民族國家」此觀點有何謬誤之外,更強調相對於排外、對內追求一致且有明確領土邊界的民族國家,帝國是種更值得我們探究的政體。
我們對於帝國的傳統印象為何?是侵略,是殖民,是殺伐。不過,波本克與庫伯卻告訴我們,自西元前三世紀的羅馬與中國,再到十三世紀的蒙古汗國,以至近代殖民帝國,對於歐洲、亞洲、非洲、美洲與大洋洲等全球勢力範圍,帝國從不只是侵略佔領。無論是「中間人」的派任與監督(如奧斯曼帝國的奴隸官員),還是形成中央官僚(中華帝國)、建立「貿易飛地」(葡萄牙帝國)或設置「東印度公司」(荷蘭與不列顛帝國),領土的控制都仰賴於帝國多元的權力形式。帝國也不只是殖民剝削,帝國必須協調治下各民族的宗教與文化「差異」,而有效運作「差異政治」,如羅馬帝國朝「同化」發展或如蒙古汗國傾向善用「差異」,均有助於維持秩序、集中稅收與招募兵員。帝國更不只是殺戮征伐,帝國間的互動也帶來了統治手法的模仿與創新,不僅對不同民族與國家造成影響(如俄羅斯帝國承繼了拜占庭與蒙古汗國的統治套路),也轉變了思想(啟蒙思想)與意識形態(民族革命)。可以說,帝國在世界史上長期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自覺地維持其征服的各民族的多樣性,更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環境,讓人們在移民、殖民、奴隸及貿易網絡中,透過民族或宗教社群相互交流。
儘管在歷經二千年的發展後,於「打倒帝國,建立國家」的口號與抗爭下,帝國時代已逐漸終結,但關於「誰屬於這個國家」之爭議所引發的種族滅絕行徑,以及因各國實力不平等所引發的強國支配弱國之現象,卻又讓人對於民族政體有所質疑。而時至二十一世紀,我們也看到了復興的中國與俄羅斯、整合的歐洲,以及自許「世界警察」的美國——當前世局似乎仍是由昔日帝國所構成。或許,無論多麼想把民族放在政治想像的中心,經久不衰的帝國政治及其遺緒仍不斷在形塑我們的世界。
《世界帝國二千年》為全球帝國政治史的經典之作,不僅顛覆了「民族國家合乎自然且不可或缺」的迷思,更以「權力、差異與互動」為論述核心,闡明了世界史上各帝國對於權力的爭奪、運作與鞏固,如何塑造社會與國家,激發野心與想像力,開啟或終結政治的可能性,影響力持續至今。
本書特色
一、經典性:美國大學歷史系學生必備!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必讀之作!用「帝國」而非「民族國家」研究全球史的經典鉅著。
二、顛覆性:跳脫以「民族國家與歐洲中心」解釋世界史,而以全球視角,具體描述和分析二千年來各帝國的統治策略,以及帝國之間的交流互動如何推動世界史的發展。
三、議題性:透過往昔帝國運作,審視當今中美歐俄四強鼎立的「新帝國世界」,並反思在帝國與民族政體之外,還有哪些政體能夠促成世人對政治歸屬、機會平等與相互尊重的期盼。
名人推薦
「以探討帝國與國家關係的書來說,我腦海裡最好的就是這一本。」──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作者
「本書對許多研究帝國的論著提出了重大修正,也因此注定成為經典之作。書中處理的主題龐大又切合當代需要,筆調流暢,從羅馬與漢代中國一路寫到今天,包羅萬象、不偏不倚。了不起的成就。」──傑瑞米.阿德爾曼(Jeremy Adelman),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面世的時間恰到好處,內容也很重要,強調帝國自古以來的經久不衰,跨越各個歷史時期來到今日。兩位作者力陳非西方帝國經驗的重要程度,藉此模糊了前近代、近代,以及去歐洲化的歷史之間的界線。」──羅伯特.提格諾(Robert Tignor),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本傑出的作品重新界定了帝國與殖民研究的領域。作者小心翼翼,沒有為了死板狹隘的定義問題削足適履,減損帝國經驗的複雜與多樣性,而是另闢新徑重述帝國的故事,點明帝國如何千秋萬世,帝國如何造就,以及帝國如何崩潰。無人能出其右。」──羅納德.格里戈.薩尼(Ronald Grigor Suny),密西根大學歷史學教授
「這部鉅著探討的主題相當龐大。要是有誰以為帝國史只跟不列顛,以及十九世紀時一些模仿不列顛的歐洲國家有關,那本書可是會讓他大吃一驚。在波本克與庫伯眼裡,帝國史就是世界史。兩位作者也指出,不同的人群因為海納百川的理想所組成的邦聯,也能算是帝國;有些學者對國界的概念非常反感,因為國界讓窮人進不了富國,作者的論點在這些學者間也大為流行。他們如是說,『主權可以分享、可以分層,也可以徹頭徹尾地轉變』。」──《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兩位作者以『帝國如何處理差異』的問題為宗旨,分析最為多樣的帝國支配布局,靠著對既有文獻的浩瀚知識,就世界史來了一回全面探討。」──《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帝國與民族國家、國民與公民,包容與排擠間的關係,有時既不穩又複雜,若想用文字呈現出這樣的關係,《世界帝國二千年》可說是提供了相當有效的表達方式。」──《世界史通訊》(World History Bulletin)
保护眼睛大作战 [图书] 豆瓣
作者: 陶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6
《保护眼睛大作战》是一本给孩子的眼健康科普漫画故事书。在本书中,临床一线眼科医生陶勇化身可爱正义的光明使者陶小淘,来到眼球帝国,结识了一群小眼球朋友,并与他们一起探索神秘的眼睛世界。眼睛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眼球运动的秘诀是什么?眼睛的“排水系统”如何工作?眼睛过敏了怎么办?……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漫画形式活泼、轻松有趣,描绘和讲述了可爱的小眼球五口之家的日常故事,和大朋友、小朋友们分享正确的用眼护眼知识。这是一堂给青少年的眼健康科普知识课,带领大家重新认识眼睛,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更美。
政治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A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作者: 金英敏 译者: 陳牧謙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3 - 12
★繼政治思想史大師蕭公權後 第二本暢銷於西方的中國史★
中國歷史三千年,蘊含著複雜多元的文明,然而「中國」是什麼?如何形成開展?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否為大一統概念的延續?迄今仍是常被忽略的課題。本書從歷史事件、思想家言論、經典文本與注疏等素材,議題式探究時代、人民與政治思想間如何拉鋸與磨合,如何以文化回應與認同自己的位置。
「中國」是國家?抑或地理名詞?
「專制」與「大一統」並非認識中國史的絕佳視角?
在朝代更迭間,人們該如何應對新變革?新舊王朝的思想觀是否有延續?
中國在二十一世紀作為全球大國迅速崛起,然而全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忽視或過度簡化塑造中國的漫長歷史,以及在國際轉型上的複雜思想和理想。在大眾的認知中,中國一直是作為單一且固定的國家存在,然金英敏教授提供了新的視角,探問中國歷朝的政治秩序和思想,真的超過兩千年從未改變?
每個朝代的開展或能視為一個嶄新秩序,
更是思想家與傳統道德互動、形塑敘事視角的契機。
作者循著中國歷史的進程,以影響中國深遠的孔子時代為開篇,結束在當今中國對全球新秩序的探索。分別探討各朝代不同時期的政治特徵與社會願景,用跨領域的研究思路,從文學、經濟、藝術、哲學等方面挖掘線索,傾聽人民的聲音、釐清政府的態度,再賦予獨到的論述,並運用豐富的學術研究來佐證,深刻地挑戰了中國政治思想的傳統觀念。
★作者給讀者的建議★
學習中國政治思想除了能讓視野更為開闊之外,究竟還能從中學到什麼?有的人可能免不了想問:我們到底能學到哪些教訓?是能理解善治的本質,還是能了解當今的問題?有的人甚至會說,只要我們將中國政治思想加以更新,以適當的方法重新構想,便有望能為今日的世界找到政治秩序的理想。我的心願相較之下簡單許多:中國政治思想本身就富饒興味。這並不是說中國政治思想能夠為善治的本質給出絕對的答案,而是我們能從中找到豐富的資源,以此反思自己關心的政治議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該忽視觀念跟歷史現實之間的聯繫,以此照見當時時空中的政治經驗。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專文導讀
「本書以長時段通史維度書寫中國政治思想的同時,亦強調超越國族主義史觀的一元論述。……雖以書寫中國政治思想為綱,卻不以目的論式的敘事強調政治思想對於中國大一統局面的延續性影響,而更加側重中國政治思想的內在多元性。」
明清与李朝时代 [图书] 豆瓣
明清と李朝の時代
作者: [日] 岸本美绪 / [日] 宫岛博史 译者: 王欢欢 / 刘路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4 - 2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明清两朝的中国史、李朝时代的朝鲜史。亦可以说是一部以明清和李朝历史为主轴的东亚史。作者在东亚多样的国际关系和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描述了迎来传统封建王朝最终阶段的明清两朝以及两班官僚制度形成的李朝时代的实相。明清史部分,特别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对明朝的建立与发展、守成与衰落,明清鼎革的过程,以及清朝的盛世与危机进行了解读;朝鲜史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朝鲜的宗族制度、两班阶层、科举与派阀之争。终章以“家”为主体,对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比较。
明清时期是东亚古代传统社会最后的繁荣时期,在繁荣的背后是传统的朝贡贸易、国际秩序的变动。本书在梳理这一时期明清与李朝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将其放在东亚乃至亚洲的广阔视野之下描写,以整个东亚为宏观背景,既是国别史,也是东亚史。其内容和史料新颖丰富,描写和论证生动细致,思想观点精辟深刻。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无论是专业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思想启迪。
俄羅斯一千年(下) [图书] 豆瓣
Russia: A 1, 000-Year Chronicle of the Wild East
作者: 馬丁.西克史密斯 Martin Sixsmith 译者: 周全 左岸 2016 - 2
BBC Radio 4 朗讀選書
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成功奪權後,俄羅斯並沒有得到平靜,人民也沒有得到民主參政的權利。列寧用恐怖手段剷除異己,繼承者史達林也不斷清算政治敵人。二戰中,俄羅斯有了團結一致對外戰鬥的理由,但戰爭結束後,在冷戰結構中,人民又落入政治鬥爭的危機裡。
共產黨從來沒有實現人民專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生命如同蚍蜉,不斷被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勢力掃蕩。即便到了當代,普京仍以新沙皇的形象,掌握大權。
作者曾為BBC駐俄特派員,蘇東波期間正好在現場,目睹歷史性轉變的諸多關鍵時刻,也採訪了多位當事人,除了延續上冊歷史文獻的爬梳,更加入個人經歷和觀察,讓讀者更能感受俄羅斯歷史的戲劇性轉變,和帶給人類政治文化的啟示。
《俄羅斯一千年》含有許多必要成分,使之成為獨領風騷的俄羅斯通俗歷史撰著。本書帶有口語敘述、個人經歷,以及奇聞軼事的風格……研究仔細並且立論紮實。──《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一部生動活潑的敘事史。──奧蘭多.菲格斯,《星期日泰晤士報》
‧西克史密斯有辦法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複雜的資料。──《泰晤士報》
‧西克史密斯既具有批判性又積極深入。──《獨立報》
俄羅斯一千年. 上 [图书] 豆瓣
Russia: A 1, 000-Year Chronicle of the Wild East
作者: 馬丁.西克史密斯(Martin Sixsmith) 译者: 周全 左岸 2015 - 11
俄羅斯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度:她既是一個具有精緻文化與藝術巧思的民族,也是一個長期受「鐵腕」統治的專制國家。
曾經擔任BBC駐莫斯科特派員的馬丁.西克史密斯,試圖追蹤現代俄羅斯的諸多謎團,結果一路上溯千年來到俄國深陷麻煩的過去。這本引人入勝的歷史論述說明了,千餘年的歷史進程如何形塑俄羅斯看似分裂的民族性格,以及對此有所認知,將如何協助我們理解現在的俄羅斯常常令人感到困惑的國家行為。
《俄羅斯一千年》名列《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想要瞭解俄國的複雜政局及其在現代世界所處的獨特位置,本書是必備讀物。
得獎與推薦記錄
‧《俄羅斯一千年》含有許多必要成分,使之成為獨領風騷的俄羅斯通俗歷史撰著。本書帶有口語敘述、個人經歷,以及奇聞軼事的風格……研究仔細並且立論紮實。──《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一部生動活潑的敘事史。──奧蘭多.菲格斯,《星期日泰晤士報》
‧西克史密斯有辦法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複雜的資料。──《泰晤士報》
‧西克史密斯既具有批判性又積極深入。──《獨立報》
帝国的开端 [图书] 豆瓣
The Origin of Empire:Rome from the Republic to Hadrian 264BC–AD138
作者: [美] 大卫·波特 (David Stone Potter) 译者: 王晨 九州出版社 2024 - 7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罗马极有张力的历史阶段,主要介绍了那些导致罗马巨变的政治事件和历史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本书以一个连贯的叙事将这些事件和人物串在一起,易读却不失准确性,同时以更加批判性的视角看待那些“光荣的罗马伟人”。无论读者是第一次还是第无数次阅读这段历史,相信都能从本书中得到不少有趣的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了从布匿战争到哈德良之间的罗马的故事。在这段罗马历史中最具张力的段落,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型。本书聚焦这段时期的文化、政治和民间的转变,其中包括与汉尼拔的战争、迦太基的毁灭、奥古斯都的帝国建设和哈德良著名的长城,这一过程导致了君主制的建立和领土的夺取,而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国家。这本书以一种生动的、学术性的方式来探寻一个重要的时代。
【媒体推荐】
这套丛书均由罗马史研究专家执笔,代表了学界对罗马文明兴衰史的最新诠释,面向研究者和广泛公众群体,是最新最完整的讲述罗马兴衰的丛书。——黄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这套丛书由三位罗马史专家执笔,以四部曲的形式呈现罗马作为城邦的崛起,作为帝国的开端、胜利与悲剧。在宏大的框架之下,作者运用细腻清晰的笔触和翔实而多元的资料,融合了欧美古典学界过去数十年对历史分期等诸多问题的新思考。这一系列作品还将视野延伸到罗马帝国的历史与“欧洲的诞生”以及“西方的崛起”的关系之间的叙事。每卷末尾均附有作者精心撰写的延伸阅读,反映了进入21世纪后的罗马史研究新成果,为读者提供深入探索的机会。——刘津瑜,美国埃默里大学罗马史贝蒂·盖奇·霍兰讲席教授
一段引人入胜的时期的非常易读的历史著作。——《BBC历史杂志》
本书将全面的叙述和详细的分析——关于罗马帝国的征服和内部动荡背后的因素——结合在了一起。一个无价的资源。——凯瑟琳·斯蒂尔,格拉斯哥大学古典学教授
波特的书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庞大的代议制共和国蜕化为专制政体的过程,清晰易懂。——史蒂夫·多诺霍《公开信评论》
波特以独到的见解、博学的知识和引人注目的细节,重新呈现了这个史诗般的故事。他的方法脱颖而出,以清晰的视角揭示了流血、苦难和持续的冲突,它们最终导致了共和国的自我毁灭和罗马和平的意外出现。这本书应该会震撼那些宽厚的古罗马崇拜者,让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理查德·塔尔伯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学凯南讲席教授
DK目击者旅游指南:意大利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国DK公司 译者: 潘天慧 2015 - 3
《目击者旅游指南:意大利(全新改版)》对意大利的风情、意大利的历史,意大利东北部,意大利西北部,意大利中部,罗马和拉齐奥区,意大利南部,游客指南和游客须知等进行了翔实介绍,最新的热门景点有详细的中英文对照,方便读者了解和查阅,精美的图片和超完备的景点立体图,让读者的精神畅游其中,完全不用担心会迷失自我。在介绍完每个景点后,书里还提供了该目的地景点吃、喝、玩、乐、住、行的详细资讯,因此读者可以放心出游。本书包含了大量的旅游资讯、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信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方位了解意大利。做道听途说者,不如做目击者。现在就出发吧!人在旅途。
西班牙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国DK公司 编 译者: 任淑杰 2009 - 1
《西班牙》通过地图、照片和图示向你介绍了西班牙六个地域以及伦敦地区的重要景点。所谈论的话题涵盖了从房屋和著名的花园到西班牙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旅游者须知中能找到有关旅馆、饭店和客栈的信息。游客指南则包括了从交通到人身安全的各种信息。
欧洲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国DK公司|译者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 6
目击者旅游指南:欧洲,ISBN:9787503241222,作者:英国DK公司 编,姚雁青 等译
大英博物館裡的東南亞史 [图书] 豆瓣
Southeast Asia: A History in Objects
作者: 亞歷山卓.葛林 译者: 葉品岑 聯經出版公司 2025 - 1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四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多彩多姿的東南亞文明,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璀璨文明、豐饒物產,
掀開東南亞豐富且多元的文化面紗。
從六千年前的遺跡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代文物,本書透過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四百餘件文物,帶領讀者探索東南亞豐富深邃的歷史底蘊。橫跨現今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汶萊、菲律賓、新加坡和東帝汶等國,這片土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孕育出燦爛的原住民文化,更吸納中國、印度的文明精髓,融合了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多元信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東南亞文化。翻開本書,一同走進這片文明交匯的沃土,共同品味其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吳哥窟:高棉帝國的中心,石造的宗教寺廟建築群,並以宏偉細緻的浮雕聞名於世。吳哥窟的建築遵循宇宙原則,包括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以及四周的山脈和海洋。
★獵頭文化:獵頭活動不僅是爭奪資源和領土的行為,同時也具有政治和宗教性質。獵頭常在群體中重要人士過世後舉行,頭顱是值得敬畏的,在生死儀式中的重要元素。
★檳榔用具:二十一世紀前,檳榔流行於東南亞各階層和年紀,從個人食用,到宴客、正式儀式中,都發揮重要作用,是藥品、宴客用品和禮儀用品。檳榔相關用品的形制,也與身分地位相關。
★紋身:過往東南亞許多社會都有紋身的習俗,紋身是死後世界重要指引。不同紋身圖樣也象徵著身分地位,亦可作為個人成就的象徵。紋身期間必須遵守特定的習俗及儀式。
★東南亞織物:織與染主要與女性相關。在某些文化中,男性在使用織布機時觸摸是禁忌,女性則在編染的過程中,須遵守各種身體及精神限制。織物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依照不同的設計、形式、穿著的方式和原料,展現不同的社會地位、宗族、婚姻狀況、年齡和性別。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亚历山德拉·格林(Alexandra Green) 著;花蚀 译 方寸MUSEON009 精装 大开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Unknown Author 译者: 花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 - 10 其它标题: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跟随季风,探索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 精选大英博物馆400余件、时间跨度约6000年东南亚文化艺术藏品,讲述从在多文化融合中前行的东南亚文明史;
★ 从珍贵的金银器、瓷器、雕塑和串珠,到日常使用的皮影、蜡染布料、乡土乐器与编织器物,本书展示的藏品涉及东南亚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
★ 400余张高清全彩图片,大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拍摄,中文版原版复刻;
★ 东南亚文化与宗教资深爱好者、前果壳网新媒体主编、自媒体人花蚀翻译;
★ 170*240精装大开本,使用120g艺术纸,大英博物馆指定印厂全彩印刷,视觉效果出类拔萃。
稳定的季风与山海并存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南亚的气候与物质条件。这里是南亚次大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中心,历史上中国、印度乃至阿拉伯文明随着东来西往的商人来到这里,与本地的一切交汇。16世纪,欧洲人抵达东南亚,将这里带入大航海时代,东南亚逐步成为开放与多样性并存的国际化区域。从 世界遗产吴哥窟与婆罗浮屠,到手工艺、表演和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元素,随着季风而来的新思想不断被融入本土框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艺术特征。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精选400余件时间跨度约6000年的大英博物馆珍贵藏品,展示在东南亚这片土地上不曾间断的跨文化互动。这些藏品涉及东南亚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珍贵的金银器、瓷器、雕塑和串珠,到日常使用的皮影、蜡染布料、乡土乐器与编织器物,在呈现原材料、艺术审美和制作技术多样性的同时,也清晰地追溯了东南亚区域内部在文化与历史上的深刻联系。
古墨西哥 [图书] 豆瓣
作者: (意) 玛丽亚·隆盖 译者: 刘慧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 5
◎溯源中美洲文明变迁 灿烂而神秘的玛雅、阿兹特克文化
9个古墨西哥民族历史,14个文化领域,23个古代遗址,500+珍贵图片
中美洲文明简史+宗教民俗文化,文物展+古遗址旅行导览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特奥蒂瓦坎、瓦哈卡、埃尔塔欣、玛雅、阿兹特克……等9个古墨西哥民族历史,更有各文明发展阶段年表清晰呈现。
★家庭教育、衣食住行、乐舞游戏、文书历算、神灵宗教、祭祀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仪式球赛,展现中美洲文明的灿烂、血腥与神秘。
★穿越山海丛林,探寻失落世界的文明遗址:从阿尔班山的宏伟城市、蒂卡尔丛林中的阶梯金字塔,到湖中都市特诺奇蒂特兰、海滨悬崖的图卢姆……
★510幅高清图片,种类丰富,囊括建筑遗址、航拍摄影、手绘建筑、平面图纸、手绘城市全景、陶像石雕、壁画浮雕、饰品珍宝、彩绘抄本,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古墨西哥》展现了中美洲完整的历史面貌,从早期的奥尔梅克文化,到后古典时期的历史变迁,再以西班牙的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的到来作为终结。然后从宏观的历史走向具体的历史,家庭教育、衣食住行、乐舞游戏、文书历算、神灵宗教等等,深入古墨西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揭开中美洲灿烂而神秘的文明内在。之后本书将沿着一条考古路线,从平原到山野,从密林到海滨,走近中美洲“失落的世界”,亲临历史遗址现场。
古埃及 [图书] 豆瓣
作者: [意]阿尔贝托·西廖蒂 译者: 陈小红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23 - 9
◎尼罗河流淌的文明之脉,黄沙之中的神庙陵寝
5000年埃及历史大纲,7位旅行家、考古探险家,300+珍贵图片,27处神庙陵寝古迹
古埃及文明简史+考古发现史,也是文物展+古迹旅行导览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从地理环境与史前历史开始,开启古埃及五千年的历史线索,更有历史阶段年表直接呈现,清晰梳理埃及王朝史。
★跟随旅行家、考古探险家的步伐,配以人物像、手稿、绘画、壁画临摹、考古现场摄影,讲述19—20世纪埃及历史与古迹被重新发现的故事:贝尔佐尼、塞加托、商博良、罗塞里尼……
★从尼罗河三角洲的塔尼斯启程溯流而上,抵达阿布辛贝神庙,历经27处陵寝、金字塔、神庙与古城遗址,摄影、复原图、平面图结合解说文字,展现清晰的古埃及文明全景。
★300+高清图片,神庙陵寝、壁画雕塑、金棺珠宝、风土人文、航拍摄影、遗址平面图、手绘建筑剖面图、手绘埃及古迹地图,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古埃及》将从埃及的地理与世界观谈起,简明地梳理埃及五千年历史。再跟随旅行家、考古探险家的步伐,配以人物像、手稿、绘画、考古现场摄影,讲述19—20世纪埃及历史与古迹被重新发现的故事。之后,本书将沿着尼罗河溯流而上,从三角洲的塔尼斯启程,抵达阿布辛贝神庙,历经27处陵寝 、金字塔、神庙与古城遗址,摄影、复原图、平面图结合解说文字,展现清晰的古埃及文明全景。
以色列 [图书] 豆瓣
Israel:Splendour of The Holy Land
作者: [以] 莎拉·科查夫 译者: 李巧燕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 9
◎金色圣地的千年历史,文明十字路口的古代遗迹
3000年以色列历史,27幅圣地古地图,耶路撒冷的10个面向,26 处古代遗址,400+高清图片
以色列文明简史+地图发展简史,也是航拍影展+文物展+古迹旅行导览。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历经迦南、古以色列、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奥斯曼等阶段,一直到以色列建国,追溯这片土地被多元文化与宗教影响的动荡历史。附有历史大纲清晰呈现五千年历史。
★探寻古代地图中的圣地与圣城,《圣经》地图、马德巴马赛克地图、海图、伊斯兰世界地图、近代地图……重构出不同阶段的世界图景想象。
★飞越以色列,航拍展示其壮美山河。再漫步耶路撒冷,穿梭于耶路撒冷的集市街巷、城门堡垒,从不同宗教的视角展示圣城:圣墓教堂、圆顶清真寺、犹太会堂……
★游历圣地26 处古遗址,古代的犹太会堂、《圣经》故事的发生地、罗马时期的繁荣古城、十字军与希律王的堡垒、沙漠中的纳巴泰古城……恢宏的古文明在历史的废墟中依次浮现。
★400+高清图片,遗址文物、宗教器物、壁画建筑,亦有城市人文、风景地貌、航拍摄影,古代地图、水彩绘画、遗址平面图、手绘城市复原图、手绘以色列古迹地图,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以色列》将从史前开始回顾以色列的文明史,并从《圣经》地图、海图、伊斯兰世界地图、近代地图里,重构出不同历史阶段对圣地的认知。再跟随航拍熟悉这片土地的山川地理,穿梭于耶路撒冷的集市街巷、城门堡垒,分别从三个宗教的不同视角发现圣城文化。之后,游历圣地26 处古遗址,古代的犹太会堂、《圣经》故事的发生地、罗马时期的繁荣古城、十字军与希律王的堡垒、沙漠中的纳巴泰古城……恢宏的古文明在历史的废墟中依次浮现。
古代中国:尘封的辉煌 [图书] 豆瓣
Ancient China: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its Origins to the Tang Dynasty
作者: [意]毛里齐奥·斯卡尔帕里 译者: 许家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 5
◎汇集全球华夏文物 游历神州古迹风土 追溯时间尘封的华夏历史
跨越8000年历史,7个文化领域,7类艺术品,11处陵寝石窟,450幅珍贵图片
朝代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展+古迹旅行导览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除中外各大博物馆精选藏品,更有知名古董商埃斯卡纳奇和戴克成经手文物和私人藏品,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难得一见。
★揭开博物馆生硬的文物标签,让文物回到鲜活的历史文化背景,回到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回到安放它的大地风土、殿宇陵寝。从建筑到音乐,从贵族墓葬到农民日常,还有陶瓷、玉器、青铜、金银等7类艺术品。
★殷墟周原、中山靖王墓、娄睿将军墓、新城公主墓、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配以考古历史、出土文物、遗址建筑的介绍,加之复原图、摄影图,仿佛亲临历史现场。
★450幅高清图片,文物珍品、古迹摄影、考古现场、复原建筑、纹样临摹,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开篇回顾了中国从旧石器时代至盛唐的历史,讲述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兴起、动荡与繁盛。继而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建筑到音乐,从贵族墓葬到农民日常,全景式地展现古代中国文化。艺术品也按照主题陈列:陶瓷、玉器、青铜、金银、漆器、绘画和石刻,将每种艺术的发展史娓娓道来,穿插着精美藏品的讲解。之后,本书走进石窟、墓葬,身临考古现场,触摸历史的遗迹,在神州之上开展了一趟跨越时空的访古之旅。
鸟瞰古罗马 [图书] 豆瓣
Voyage chez les Empereurs Romains
作者: [法] 卡特琳·萨勒 /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译者: 谢强 / 郭畅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5 - 6
从罗马到东罗马,从恺撒到查士丁尼
罗马皇帝恢宏的宫殿彰显帝国统治者至高权力
也暗含着其内心深处的梦想
历史复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联手古典文化专家卡特琳·萨勒
五十幅复原图,配合深度解读,重现罗马帝国皇宫的奢靡与华丽
既是罗马宫殿指南,又是呈现古罗马皇帝权力与生活的全景画卷
·
编辑推荐
★跨越4个世纪,50幅复原图,饱览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皇帝家苑。
从独裁者恺撒的多处宅邸,到尼禄堪称艺术品的金宫;从著名建筑师皇帝哈德良为自己打造的蒂沃利别墅,再到查士丁尼大帝位于拜占庭的大皇宫。本书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描述,搭配精美的建筑复原图,带领读者走进古罗马皇帝的住所,近距离观察皇帝们的日常生活与政务活动。
★深入建筑细节,重现古罗马帝王与贵族奢华生活场景。
两位作者于书中详尽展示建筑布局、装饰艺术、园林设计等细节,生动再现了古代精英阶层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精致的马赛克地面还是宏伟的浴场设施,每一处都彰显了主人的地位与品味。
★皇居从不只是住所,它是皇帝内心的外显,也是皇帝构建权力的一环。
本书探讨了古罗马皇家建筑在艺术与政治层面的深层联系,分析建筑风格如何映射皇帝的权力理念与统治策略,乃至皇帝的内心与性格。比如,帕拉蒂尼山的宫殿群从奥古斯都时期的简朴到图密善时期的宏大,反映了皇权不断集中与神化的过程;提比略在卡普里岛的朱庇特别墅,处处显露其焦虑不安的性格;哈德良别墅融合希腊、埃及等多元文化元素,彰显皇帝的文化修养与帝国的开放包容。建筑的轴线布局、规模尺度、空间布局等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成为皇帝彰显权威、笼络人心的重要工具。
★以点带面,展现古罗马帝国社交与文化风貌。
借助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住所的介绍,展现罗马帝国时期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氛围。从奴隶制度到宗教信仰,从文学创作到占星术研究,本书广泛涉及古罗马社会的诸多层面,描绘出古罗马社会的复杂图景,帮助读者从独特视角理解罗马帝国的兴衰与文化特质。
·
内容简介
罗马的大多数皇帝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宫殿,其奢靡与华丽可同世间任何宫殿媲美。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重现了这些面积和奢华程度都令人瞠目的皇帝住所,让读者可以走进皇帝的私人房间,漫步在他们的花园,参与他们的休闲活动。巴黎南泰尔大学拉丁与古代文化名誉教授卡特琳·萨勒的精彩解读,将进一步展示古罗马统治者的精神迷宫,剖析古罗马帝王居所如何成为权力几何学的具象载体。尼禄的镀金穹顶于幻想中开始旋转,卡里古拉的船宫在纸面上又一次航行,历史角落中的奢靡狂欢、权力焦虑与审美野心于砖石中苏醒——本书既是建筑考古学的盛宴,亦是解码古罗马权力基因的密钥,让沉睡两千年的权力空间重新呼吸。
创建日期: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