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圣桑”
全部 | 书籍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16) | 游戏 | 演出
Saint-Saens: Danse Macabre [音乐] 豆瓣
9.8 (10 个评分) Charles Dutoit / Kyung Wha Chung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5月12日 出版发行: Decca
这张碟是Decca的“Ovation”系列里的精华之一,三星带花名盘。迪图瓦指挥爱乐/皇家爱乐乐团演奏,郑京和小提琴,录音地点是著名的伦敦金韦斯大厅。迪图瓦以其敏感度,极力发挥出圣桑音乐特质,管弦乐处理令人愉悦。《骷髅之舞》充满了想象力,《年轻的海格勒》则是一首较具企图的乐曲,优雅动听;而《英雄进行曲》华丽灿烂。
《死之舞》是根据法国诗人卡扎里斯的同名诗篇改编的,描写死神在墓地里为一群骷髅拉小提琴的故事。尽管是描写死神的,但其中的旋律特别是小提琴却很动听。《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毛骨悚然,但细听之下却发现是一首非常优美和富有想象力的交响诗!是法国近代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继《动物狂欢节》后最为世人熟知的名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曲调,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死神在墓地里为一群骷髅拉小提琴的“派对”场景。
尽管音乐是讲述所谓“不吉利的东西”,但由于旋律娓娓动听、高潮时澎湃激昂,再加上以小提琴、木琴、鼓乐打击为主的大型管弦乐作鸣奏,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大批骷髅闻曲起舞的“卡通”形象。不仅没有幽怨、恐怖的感觉,还焕发出一种热闹、激扬的舞会气氛,使人百听不厌!
唱片为Decca的Ovation系列之精华,由指挥大师迪图瓦指挥爱乐及皇家爱乐乐团倾力演奏。录音更采用了笛卡独门的ADRM模拟转数码秘方,令声音(特别是小提琴)纯净、顺滑,充满模拟味道。需要留意的是此碟电平极低,因此最强音与最弱音之间的动态对比非常明显,给重播器材带来严峻考验。尤其在《骷髅之舞》高潮时,各种敲击与管弦乐的强奏如金鼓齐鸣,低音冲击力犹如五雷轰顶,震天动地!第四段《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更有蜚声国际的韩籍小提琴家郑京和的演出,小提琴和大鼓的刚柔交替带来了震撼的戏剧性hi-fi效果,残响的延伸和舞台感的深阔完全将昔日伦敦金韦斯演奏大厅活现眼前。
同碟中还收录了《年轻的海格勒》和《英雄进行曲》,都是名演录。
圣桑《骷髅之舞》:
不可回避的优美旋律,骷髅之舞,邪恶而又让人惊艳的音乐力量!
这不是一首歌曲,而是一首不可回避的优美旋律!一首能让你热血沸腾的曲子!好嘲弄出名的圣—桑就是围绕着这样一个相当明确的标题,怀着一种可怖的寓意,来构筑他的这首作品的。这是一则古老的神活所叙述的万圣节之夜,据说每年十—月一日,所有的鬼魂在午夜里都聚在一起狂歌乱舞。乐曲开始时,竖琴在弦乐器持续和弦的陪伴下,准确地拨出十二个附点二分音符,宣告“鬼魔的时辰”已经到来,墓地的石门随即大开,众鬼魂那从自己的墓穴里爬出来,为首的一个拿着一把小提琴,这就是死神;现在,他正在调试他的乐器 ---按作者的要求,乐队的独奏小提琴的调弦比较特别,它的第四根弦(E弦)调低半音(成bE),同第三根琴弦(A弦)构成一个减五度音程,因此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接着诸鬼魂的群舞便开始了。
交响诗《骷髅之舞》 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 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象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木琴的乾枯音色,描写了骷髅在跳舞中的互相碰撞声。乐曲根据诗的内容,从半夜的钟响开始,先用竖琴在D音上反复了十二次,表明半夜零点的到来。突然,独奏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作品要求小提琴用特殊的调弦,形象地刻画出骸骨的击碰声。接着由长笛以弱音奏出富有特征的主题,小提琴奏出坟墓的主题,也就是第二主题,描绘出深夜墓地寂静和恐怖的气氛。整部作品具有神秘、恐怖的特色。
法国作曲家圣桑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但真正著名的并不多,而这首管弦乐交响诗《骷髅之舞》却是他最为著名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根据法国诗人卡扎利的诗歌而作: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脚跟着节拍起舞,
死神也敲着基石,
在深夜里猛奏舞蹈的音符;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深夜里寒风呼叫,
菩提树的呻吟像海浪呼啸,
发亮的骨架,
带着帷帐在东奔西逃;
咕咕,咕咕,咕咕,
骷髅拥抱着狂舞,
带给人们恐惧和痛苦,
嘘,
舞蹈的声浪已经停止,
骷髅们仓皇逃跑,
因为已鸡鸣破晓。
Saint-Saëns: Carnival Of Animals [Carnaval des Animaux] [音乐] 豆瓣
8.0 (5 个评分) Gidon Kremer / Martha Arger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8年5月2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Martha Argerich, Nelson Freire pianos
Gidon Kremer, Isabelle van Keulen violins
Tabea Zimmermann viola
Mischa Maisky cello
Georg Hortnagel double-bass
Irena Grafenauer flute
Eduard Brunner clarinet
Markus Steckeler xylophone
Edith Salmen-Weber glockenspiel
《Ferdinand》
for speaker and solo violin
Gidon Kremer violin
《Tier-Gebete》
for speaker and piano
Elena Bashkirova piano
《Little Sad Sound》
Alois Posch double-bass
Elena Bashkirova, Gidon Kremer speakers
圣桑作品精粹 [音乐] 豆瓣
Henryk Szeryng / Edouard van Remoortel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hilips
《圣桑:作品精选:动物狂欢节;死之舞》由普列文指挥区茨堡交响乐团。“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圣桑:《动物狂欢节》,《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三交响曲》,拉威尔《鹅奶奶组曲》!

Disc:1
01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Allegro non troppo
02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
03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Molto moderato e maestoso
04 Le Carnaval des Animaux:Introduction,And The March Of The Lion
05 Le Carnaval des Animaux:Hens And Cocks
06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ast Animals
07 Le Carnaval des Animaux:Tortoise
08 Le Carnaval des Animaux:Elephant
09 Le Carnaval des Animaux:Kangaroos
10 Le Carnaval des Animaux:Aquarium
11 Le Carnaval des Animaux:Persons With Long Ears
12 Le Carnaval des Animaux:Cuckoo In The Forest
13 Le Carnaval des Animaux:Birds
14 Le Carnaval des Animaux:Pianists
15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ossils
16 Le Carnaval des Animaux:The Swan
17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inale
18 Danese Macabre,Op.40:Symphonic Poem After
19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Op.22:Andante sostenuto
20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Op.22:Allegro scherzando
21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Op.22:Presto

Disc:2
01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Op.28
02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Le cygne
03 Piano Concerto No.4 In C Minor,Op.44:1 Allegro moderato
04 Piano Concert No.4 In C Minor,Op.44:2 Allegro vivace - Andante - Allegro
05 Symphony No.3 In C Minor,Op.78 Organ:1 Adagio - Allegro moderato
06 Symphony No.3 In C Minor,Op.78 Organ:Poco adagio
07 Symphony No.3 In C Minor,Op.78 Organ:2 Allegro moderato - Presto - Allegro moderato -
08 Symphony No.3 In C Minor,Op.78 Organ:Maestoso - Piu allegro - Molto allegro Liste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圣-桑:动物狂欢节 [音乐] 豆瓣
未知艺术家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 圣桑:动物狂欢节》全球最负盛名的古典音乐童话。全世界的大人和小朋友都知道的古典音乐作品就只有《彼得与狼》了。《天鹅》是古典音乐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片段之一,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展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01-21 彼得与狼 Peter and the Wolf Op.67
圣-桑 Saint-Saens
动物狂欢节 Carnival of the Animais
22 序奏及狮王的行进 Introduction and Royal March of the Lion
23 公鸡和母鸡 Hens and Cocks
24 野马 Wild Asses
25 乌龟 Tortoises
26 大象 The Elephant
27 袋鼠 Kangaroos
28 水族馆 The Aquarium
29 长耳人 Personages with Long Ears
30 林中杜鹃 The Cuckoo in the Forest
31 大鸟笼 The Aviary
32 钢琴家 Pianists
33 化石 Fossils
34 天鹅 The Swan
35 终曲 Finale
Romance [音乐] 豆瓣
Han-Na Chang / 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5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Album Summary
Title
RomanceComposers
Pablo Casals (1876 – 1973), Alexander Glazunov, Antonín Dvorák, CAMILLE SAINT-SAENS, EDOUARD LALO,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amille Saint-Saëns, Antonín Dvorák, Edouard Lalo, GlazounovArtists
Han-Na Chang, Antonio Pappano, Orchestra dell' 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Catalogue Number
0094638239024
发烧大碟-弗雷默:圣桑《动物狂欢节》 [音乐] 豆瓣
England's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 Louis Frémaux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4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Klavier
☆美國發燒獨立名廠Klavier Records鎮山之寶
這張「動物狂歡節」錄音無須多言,它是早年美國發燒獨立名廠Klavier Records(發燒友通稱老K)兩張鎮山之寶之一(另一張為馬斯奈的「馬斯奈/領袖」)。當年和「領袖」這二張CD在老發燒友之中人手一張應不為過。
「動物狂歡節」是聖桑五十一歲時到奧地利旅行,受好友委託為該地狂歡節所譜。全曲十四段音樂透過聖桑別出心裁的構思描繪出動物滑稽的形態,曲趣非常輕鬆活潑。雖然不是所謂的嚴肅大曲,但優美動聽,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當年聖桑在創作此曲時所描繪的雖然是動物,但是這些音樂或多或少借用了一些當時作曲家的作品,而且他也幽默的諷刺了這些作曲家的形象,因此聖桑生前並不准這部作品出版,一直要到他死後才公諸於世。
此版本的動物狂歡節的樂團編制不大,錄音並不是非常刺激,但為何它如此知名?原因就在整張唱片的質感,這種質感表現在它非常真實的樂器音色以及清甜的音質上,再加上大小適中的音場、正確的樂器形體比例、絕佳的定位、良好的暫態反應及飽含光澤的空間堂音,更重要的是旋律好聽,其中更有人人都知的「天鵝」一曲,可以說本片它無處不美、無處不發燒。
所以除了音樂的美感之外,本片也是調整音響器材與鬥機的利器,難怪發燒友趨之若鶩。另外該一提的是美籍鋼琴家奧格東在輯中里托夫與佛瑞另外兩曲中的鋼琴表現敏銳而活力十足,演詮極富魅力。以本片連古典音樂入門者都適合的曲調,及發燒級的錄音效果,
法国乐坛的巨匠 [音乐] 豆瓣
Camille Saint-Saens
发布日期 1997年5月19日 出版发行: 英国ORBIS出版集团
法国作曲家。1835年10月9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出身于诺曼第附近的贫苦农家,母亲是水彩画家。父亲在圣-桑两个月大时去世,圣桑由母亲和伯母共同抚养,伯母是音乐家,于圣桑两岁半时开始教他弹琴。
圣-桑拥有惊人的音乐天份,五岁时写出附有钢琴伴奏的歌曲,七岁开始跟随史塔马替学琴,并和马雷登学作曲,十岁时和比利时的小提琴家贝塞姆斯合作演出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几个月后更举办首次钢琴独奏会,演奏曲目包括巴赫、韩德尔、莫扎特及贝多芬等人的作品。1848年进入巴黎音乐院选修风琴和作曲,隔年获得院中风琴比赛第二名,1851年更获得首奖。
1852年首次竞争罗马大奖时失利,不过稍后以一首圣赛酉里颂歌得到巴黎圣赛西里音乐协会首奖,该曲并于同年十二月演出。
这一年圣桑还认识了李斯特,两人结为好友,李斯特的音乐对圣-桑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1853年从音乐院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到圣梅丽教堂担任风琴师。1853 年发表第一号交响曲,1856 年完成第二首交响曲,不过后来他却舍弃了这首曲子。
1857年获聘为玛德林大教堂风琴师,1861 年出任尼德麦尔音乐学校钢琴老师,这是圣桑一生中唯一从事的正式教职,
佛瑞当时便曾受教于圣-桑门下。
1864年第二度角逐罗马大奖再次失败。1865 年完成第一部歌剧,之后又陆续写了《黄衣公主》等几部歌剧,不过初演时成绩都不理想。1868 年获颁法国政府荣誉勋章,表彰他对法国乐坛的贡献。
1875年圣-桑写了最著名的歌剧《参逊与黛丽拉》,不过遭巴黎歌剧院拒演,首演拖至1877年在李斯特的支持与指挥下于威玛演出。
1875年结婚,婚后三年的某一天长子不慎从窗台上落地身亡,几个星期后次子也突然夭折。接连失去两个孩子,他认为是因妻子疏于照顾,因此决意不再与妻子共同生活。同年圣桑利用和妻子度假的机会偷偷地溜走,妻子发现圣桑失踪后以为是发生了意外,几天后收到了圣桑来信表示决定永远不再回到她身边了。
1881年圣-桑入选为法国国家艺术院院士,巴黎的各大歌剧院才开始主动表示乐意演出他的歌剧作品。1883年,歌剧亨利八世首先登场,1892年参逊与黛丽拉也终于在巴黎演出,极为成功。
1886年完成了C小调第三号交响曲,由伦敦爱乐交响乐团举行首演,是圣-桑为了追念李斯特而写的作品,除了在结构上与传统交响曲不同外,更别出心裁的运用钢琴与管风琴。这首曲子推出后大受欢迎,成了圣桑所有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曲目。
18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颁赠荣誉音乐博士学位,事实除了音乐外,圣桑也曾深入钻研天文学和物理学,是位业余科学家。此外他也写诗、写剧本、写评论文章,写哲学著述,而且精通多种语言,所以圣桑在音乐家当中可算是最博学的一位。
圣桑一生酷爱旅行,足迹遍布全球,他曾数度旅居北非,而阿尔及利亚组曲及非洲幻想曲就是描写他对北非的印象,另外他也曾访问中南半岛。1906年圣桑首次造访美国,并举行了多场音乐会。1916年应法国政府邀请,代表法国出席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二度游美,此行他还顺道游历了南美洲各国。
1920年,85岁的圣-桑仍然到希腊及阿尔及利亚旅游。1921年冬天前往阿尔及利亚避寒,却突然去世于异乡,遗体被运回巴黎安葬,葬礼极为盛大而隆重。
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五岁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
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 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