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少年與沉默之海 豆瓣
作者: 齊格飛.倫茨 皇冠
漢斯在整理阿納遺物的時候,回想起阿納當時來到他們家的情形,以及這三年來的生活點滴。十二歲的阿納,經歷了人生最悲慘的不幸。他的父親是船長,然而不是死於船難,卻是自殺--死在自己家裡,同時也殺了全家人。阿納的父母和二位姊姊都不幸身亡,只有他一個人獲救。漢斯的父親和阿納的父親是老同學,參加完葬禮後就帶阿納回家,讓他能平靜地繼續過日子。
阿納的個性非常害羞,多愁善感,但很會替別人著想。他非常有語言天分,也對航海情有獨鐘。漢斯與阿納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誼。一天,漢斯看見阿納一個人上了接駁船,卻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
德國亞馬遜書店網站:「透過平淡、感傷的文字,講述一個小男孩阿納的生平歷史。這部靜謐、簡潔的故事,使得齊格飛.倫茨躍登德國暢銷作家之列。」
《新蘇黎士報》:「一段謎樣的過去……揭露一個敏感纖細的男孩的靈魂世界……表面平靜安詳,然而底下卻暗潮洶湧,再多親人的關切與朋友的話語也阻止不了悄悄而來的悲劇。」
印度之行 豆瓣
A Passage to India
作者: [英国] E·M·福斯特 译者: 杨自俭 / 邵翠英 译林出版社 2003 - 5
2011年5月16日 想读 图书馆:I561.45/647 一区
B 外国文学
桤木王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米歇尔·图尼埃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 4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汽车修理库老板迪弗热一段富于的经历:他在二战中应征入伍,在争中,他自身嗜血的魔鬼般的本能得到了发挥,这种魔力使他变得像瘟疫一样,把痛苦和死带给所有健康的、美丽的生灵,最后成为纳粹政训学校里一个“吃人的魔王”。
喬凡尼的房間 豆瓣
Giovanni’s Room
作者: 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李佳純 麥田 2003
「我就是這樣遇見喬凡尼的。我們見面的那一刻彼此就有感應。一直到現在還是,雖然到最後落得separation de corps,雖然喬凡尼不久就會在巴黎附近的一個深坑開始腐爛。一直到我死去為止,那些時刻都會存在,彷彿馬克白的女巫頃刻將由地底竄出,他的臉會出現在我面前,臉上記錄著一切的變化,他的聲音和說話的語氣幾乎要漲破我的耳朵,他的氣味將充斥在我的鼻孔。在未來的某些時刻——如果上帝允許我活著經驗那些時刻:在灰暗的早晨,嘴裡滿是酸味,眼瞼乾澀而泛紅,髮絲因暴風雨般的睡眠潮濕打結,我面對著咖啡與香菸,昨夜那個無法穿透的、沒有意義的男孩將如煙一般短暫浮現又消失,我將會再見到喬凡尼,如同那一夜,如此鮮明,如此令我臣服,那條昏暗的隧道裡所有的光都會環繞在他的頭上。」一個年輕金髮的美國作家1950年代後期由家鄉紐約旅居巴黎,好尋找自己,卻在男孩與女孩之間盤旋,在死心塌地的義大利酒保喬凡尼和未婚妻赫拉之間,他註定將永遠失去,那悲劇,永遠將如影隨行喬凡尼房間的幽靈。《喬凡尼的房間》,美國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經典小說,打破當時禁忌,直抵內心最深底處,書名隨後成了不少餐館和某家書店的店名。「然後那扇門就在他的面前。他的四周都是黑暗,他的體內是沉默。然後那扇門打開,他獨自站著,全世界都離他而去。天空的角落好像發出尖叫聲,雖然他什麼都聽不到。然後地表震動,他在黑暗中被向前拋出,他的旅程開始。�我終於離開鏡子前面,開始遮覆我的赤裸,這份赤裸我必須神聖的對待,雖然它從未像現在一樣污穢,我必須以我的一輩子當作鹽來拭洗。我一定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上帝厚重的恩慈,讓我來到這個地方,也會帶我離開這裡。」「要是梵谷是我們十九世紀的藝術家聖人,詹姆斯?鮑德溫就是我們二十世紀的。」——《英倫情人》小說家麥可?翁達傑 (Michael Ondaatje, 1943- )「鮑德溫掌握文字宛如海駕馭著浪,漲潮與拍擊交錯,前進之後撤退,竄升之後躬身而去。思潮轉化成詩,詩點亮思潮。」 ——哈林文藝運動頂尖詩人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 1902-1967)
柏林谍影 豆瓣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8.7 (3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刘险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柏林墙脚下。利玛斯明白他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的谍网已彻底破裂。屈辱,挫败,颓唐,凄凉。不甘心就此失败的他,决定最后一搏,加入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行动:深入东德,离间对手。然而,阴谋层层包裹着,一波紧似一波,让人猝不及防。他原本以为可以从寒冷中归来,却一脚踏进了刺骨的严冬……
纳粹与理发师 豆瓣
Der Nazi Und Der Friseur
作者: [德]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 译者: 安尼 译林出版社 2011 - 6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转换的故事。雅利安人的儿子马克斯•舒尔茨尽管血统纯正,却从来不知生父是谁,因为母亲常年过着妓女般的生活并导致儿子自幼生活跌宕起伏,饱受身心凌辱。与此同时,马克斯与同一天出生的犹太理发师之子伊茨希•芬克尔施坦,从小形影不离,互相关照。可希特勒上台后,两个人的命运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舒尔茨加入党卫军,杀害了无数犹太人,包括芬克尔施坦一家。战后,为躲过追捕,舒尔茨顶替了芬克尔施坦的身份,化身为集中营幸存者,背着一口袋金牙,巧妙地开始了黑市生意,又凭借酷似犹太人的面孔和从小受到的犹太文化熏陶,成功游荡到以色列,成为犹太人的建国英雄……
男人之间 豆瓣
Between Men
7.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芙·科索夫斯基·赛吉维克 译者: 郭劼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性与性别开始成为美国大学里的重要研究领域,而塞吉维克正是该领域与巴特勒齐名的最具原创性的学者,并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大量读者。 她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区别于“男性同性恋”的重要概念“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本书从社会、经济及权力关系的角度,对欧洲和美国文学史上的一系列小说和诗歌文本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传统异性恋结构是以女性为交易媒介的男-男关系,以及这一传统结构与同性恋之间的博弈关系,同时论述了“同性恋恐惧症”的现象和成因。
致命魔术 豆瓣
The Prestige
8.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 译者: 林玉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1 - 6
执迷,是年轻人的游戏。 伟大的魔术师罗伯特·安吉尔刚入行时,用魔术“表演”招魂,被年轻的幻术师博登当场揭穿。博登推倒了安吉尔的妻子,导致她流产。两人从此结下一生的仇恨。宿怨与野心混合,产生了最可怕的动力。为了击败博登独创的“瞬间转移术”,安吉尔请爱迪生的对手特斯拉,打造原子转移仪器,完成了登峰造极的表演,却产生了蔓延世代可怕的后果…… 博登“瞬间转移术”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还有多少人即将成为这场恩怨的牺牲者? 《致命魔术》 ,你在仔细看么?
男人 豆瓣
Un Uomo
作者: [意大利] 奥里亚娜·法拉奇 译者: 毛喻原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2
本书是以著名反独裁战士、希腊抵抗运动发起人和领导人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为原型的纪实小说。
1967年8月,帕纳古里斯暗杀希腊军政府总统帕帕多普洛斯未遂,被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1973年8月20日,帕纳古里斯被特赦。两天后,法拉奇慕名前往雅典对他进行采访,两人迅速坠入爱河。1976年5月1日,帕纳古里斯在雅典死于一场可疑的车祸,年仅37岁。1979年7 月,《男人》出版,两年中仅在意大利就销售了150万册,并获得意大利维莱吉奥文学奖。
《男人》不仅仅是法拉奇为她挚爱的男人书写的传记,它还是一封漫长的情书。她说:“当没有指针的时钟指明我记忆中的道路时,长眠地下的你就是我唯一可以向其倾诉衷肠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可以与其对话的人。”
这是一个单打独斗、孤身搏击、遭迫害、受欺凌、不被人理解的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拒绝向任何教会、恐吓、潮流、思想教条和所谓的绝对原则妥协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渴望自由的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听天由命、有独立思想,并因此被人们杀害的男子汉的悲剧故事;这是“世界第一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一生唯一挚爱的男人的故事。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2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众树歌唱 豆瓣
作者: 【美】庞德 等 译者: 叶维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众树歌唱》由著名诗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编选、翻译,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湾初版问世后,对当时整整一代诗人产生巨大影响。著名诗人北岛、杨炼、多多等都曾表示从此书受益良多。在初版时译介十二位诗人四十余首诗作的基础上,《众树唱歌:欧美现代诗100首》又由叶维廉先生新增译庞德、艾略特、威廉斯、史蒂文斯、罗斯洛斯、斯奈德、罗登堡、里尔克、艾吕雅、亨利·米修、勒内·夏尔等十一位欧美著名诗人的五十余首经典诗作。
外出偷马 豆瓣
Ut og stjaele hester
8.4 (9 个评分) 作者: 佩尔•帕特森 (Per Petterson) 译者: 余国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5
佩尔•帕特森,帕慕克之后,最受瞩目的“都柏林IMPAC文学奖”得主!
其代表作《外出偷马》,自出版后,仅挪威一地就狂销23万余本,盘踞畅销书榜70多周,版权已售出49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去偷马。他是这么说的,人就站在小屋的门口,在我跟父亲来这里过夏天的时候。那是我十五岁,一九四八年七月初的某一天。
《外出偷马》由67岁的老年传德写起。这个痛失所爱的男人,失去了“与人对话的兴趣”,准备退隐山林独居,平静地度过余生。一次与邻人的偶遇,让他又回忆起与父亲在山林中度过的那个夏天,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而他余生的命运也在那个夏天被永远注定。
《外出偷马》,欧洲最优秀小说家之一帕特森的大师之作。
你往何处去 豆瓣
Quo Vadis
9.0 (1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亨利克·显克微支 译者: 林洪亮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5
《你往何处去》是闪耀于世界文学长廊的璀璨明珠、历史小说领域的巅峰杰作,作者以史家的视角、文学的手法为我们再现了基督教兴起与罗马帝国瞬间衰落的历史真相。该书在20世纪末的末世悲凉气息中首次出版,甫一问世便奇迹般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迅速被翻译成英、德、俄、法等40多种文字。《你往何处去》将一对深情男女置于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残酷镇压的大背景之中,用小说的笔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保罗、彼得、皇帝尼禄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史笔栩栩如生地展现基督教在兴起时期受到世俗力量血腥镇压的历史真相。罗马大火与使徒殉道,既将小说推向了高潮,又深邃地揭示了罗马帝国衰落的历史密码……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 豆瓣
作者: 【芬兰】亚托•帕西里纳 译者: 武忠森 漓江出版社 2011 - 6
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集体跳海。
不准谈论快乐的事,不准说活着真好,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死”!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因为一次意外的自杀未遂,经商破产的雷罗南总裁和丧妻失志的坎裴南上校,在生命的交叉路口相遇了!小小的偶然拯救了两个大男人的性命,还让他们决定刊登广告,寻找和他们一样想死的人,共同找出完美而精彩的死法!
这群志同道合的自杀者成立了一个找死俱乐部,由坎裴南上校指挥,带领他们来一场有效率又震撼的“集体自杀”。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想到的最佳死亡方式,就是乘着游览车,一路冲进欧洲最北端的冰冷大海!
找死团踏上了这趟跑遍欧洲的最后旅程,可是随着终点的接近,原本死意坚决的自杀者们,开始出现奇妙的变化:有人尽情挥霍最后的生命、有人爱上了身边的伙伴,还有人则感觉活下来似乎也不赖……当游览车开到最北端的海角,当死亡的大门就在眼前,当我们要一起跳海的时候,生命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转弯呢?
亚托•帕西里纳以其一贯黑色幽默的笔调,叙述生命中沉重和无奈的一面;透过书中角色荒谬而荒唐的际遇,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充满了许多未知,即便遇上最绝望的困境,也不一定是最后的终点!
枪,偶尔有音乐 豆瓣
Gun, with Occasional Music
7.7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纳森·勒瑟姆 译者: 姚向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8
融合了雷蒙德•钱德勒式的风格,菲利普•迪克式的想象的科幻推理杰作
一次黑暗、幽默的后现代狂欢
1994年入围星云奖短名单;1995年《卢卡斯》杂志年度最佳处女作;1995年《轨迹》杂志年度最佳小说;1998年入选《审理》杂志“100部今生必看的科幻图书”。
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未来世界里,动物能够像人一样说话行事;婴儿有个大脑袋,也能想成人一样说话;问问题成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禁忌;广播里播放的是音乐新闻;人们吸食各种毒品,或振奋心情,或者遗忘过去。管理这个世界的是异端调查局,一旦发现有人犯罪,就会扣除他们的摩羯点,等摩羯点数扣除到零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投进冰箱里冷藏,等刑期过后,才放出来。一个带有浓厚的反乌托邦色彩的世界设定。
私家侦探康拉德•麦卡夫特的侦探所里来一个年轻人,他被异端调查局怀疑是杀死医生梅纳德•斯坦亨特的凶手,为洗脱嫌疑,请求麦卡夫特的帮助。麦卡夫特慢慢地卷入了案件中。他穿行于城市的各个地方,带出了这个世界光怪陆离的场景、法则,和各种人物,有吸食遗忘剂、住豪华别墅的女人、有跟成人说话的婴儿脑袋、有带枪的袋鼠、有调查局探员、有同样做私家侦探的猿猴等等。案情在不断受阻中慢慢明朗,但就在麦卡夫特快要找到真相的时候,他因为耗竭了所有摩羯点数,被投入了冰箱里,直到六年后才出来……
————————
勒瑟姆创作了一个雷蒙德•钱德勒和威廉•巴勒斯的结合体,是一笔来自达希尔•哈米特和赫胥黎馈赠的遗产。只能以此描述这部融合了黑色推理、科幻、反乌托邦色彩的惊艳之作。
——美国亚马逊读者
融合了钱德勒的风格与菲利普•迪克的想象,一部大胆而富有自信的初试啼声之作。
——《新闻周刊》
一部杰出的处女作,对科幻和神秘小说来说是一种可喜的新声音。
——《书单》
这部生动的作品节奏快速、活泼,充满了幽默的想象力和古怪的困境。
——《出版人周刊》
同名电影将由《坏中尉》的制片人波尔斯基兄弟监制出品,2012年上映
非普通读者 豆瓣
The Uncommon Reader
8.0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伦·贝内特 译者: 何宁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非普通读者”活动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30489/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 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水仙号"的黑水手 豆瓣
作者: [英] 康拉德 译者: 袁家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新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对整个航行没有出过一点力,却处处表现出“暴躁和怯懦”。最后,惠特死在船上。海员们为他举行了水葬,惠特的尸体刚一掉在海里,海面上就刮起了一阵怪风,此后一切正常,“水仙号”抵达英国,海员们登陆后四散而去。惠特这个独特的形象激起过评论家们的巨大兴趣,评论《水仙号》成了解释惠特的意义,结果又多少康拉德评论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实,惠特不过是陆上千千万万具体社会现象投向大海的阴影的焦点。康拉德把人类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