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小说
牙买加客栈 法国人的港湾 豆瓣
Jamaica Inn
作者: [英国] 达夫妮·杜穆里埃 译者: 王东风 / 姚燕瑾 2001 - 6
牙买加客栈 法国人的港湾,ISBN:9787806572085,作者:(英)达夫妮·杜穆里埃著;王东风,姚燕瑾译
笑面人 豆瓣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 鲁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笑面人》是雨果的一部重要名著。小说以17世纪末的英国社会为背景。主人公关伯伦是一个贵族后裔,从小落入儿童贩子之手,被毁客摧残。后被江湖艺人乌尔苏斯收为义子,靠卖艺为生,并与义父领养的瞎眼姑娘蒂相爱。后来由于偶然的因素和英国政坛的需要,关伯伦得以重获爵位,但他却拒绝了这一笔肮脏的恩赐,宁愿回到他的患病伙伴那里去,但这时蒂已身患重病。在蒂离开人世后,关伯伦也投海而死。雨果笔下的关伯伦和巴黎圣母院的卡席莫多属于同一类型,个形丑陋而内心纯洁,但关伯仅供参考具有更为深刻的反抗意识。
内容简介
主人公格温普兰是英国上议员的儿子,是财产和爵位的唯一继承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他父母死后国王命令将他出卖给儿童贩子。儿童贩子在这个孩子的脸上做了毁容手术,从此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永恒的笑容。从两岁起他就和这些人在一起耍把戏,在他10岁那年,为了逃避法律的严惩,狠心的儿童贩子把他抛弃在波兰海岸上,这个孩子历经艰难险阻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在雪堆里救出了瞎子女婴蒂。流浪汉苏斯收养了他们。于是他们相依,为命以卖艺为生,过着流浪的生活,在苦难的生活中,格温普兰和蒂这两个苦命人产生了纯洁的爱情。
有关品味 豆瓣
Expensive Habits
7.3 (6 个评分) 作者: (英)Peter Mayle 彼得 梅尔 译者: 宋伟航 新世界出版社 1998 - 1
从美食到婚姻,从裁缝到贵族,《有关品位》是彼得·梅尔迄今最为有趣的一本书——是加了大量玩世不恭调料的丰盛大餐,必定能让你尽欢。
这本乐趣洋溢的书,里咱的是一些让人不虚此生的小小(以及不怎么小的)挥霍,字里行间不时闪烁机智、热情和犀利的观察。
《出版社周刊》

读梅尔的书是人生一乐。他描述他在研究过程中享受到的乐趣,但不时以其幽默感透悉其中真谛,提醒我们,财富也有其不利之处。
《休士顿邮报》
山居岁月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Peter Mayle 彼得·梅尔 译者: 尹萍 新世界出版社 1998 - 9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作者深具幽默感,在嘲人之外也能自嘲;眼光又极其敏锐,能看出生活中的荒谬情事,这些都极大地增添了本书的魅力。
《泰晤士报·文艺副刊》

引人入胜的乡居记事……彼得·梅尔田园诗般的描绘笔法,让你仿佛亲尝那美酒与美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吹拂着和爽的微风,参与了滚球赛,观看了山羊赛跑。
《星期快报》
重返普罗旺斯 豆瓣
7.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彼得·梅尔 译者: 何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3
《重返普罗旺斯》记叙了作者重返普罗旺斯的经历和感受,这里有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彩之笔,包括在改建后的加油站举行的宴会,一次在马赛的酒店里所尝到的普罗旺斯鱼汤,以及普罗旺斯独有的鼻子学校,种植黑马铃薯的奇怪园丁等等。
逃逸都市,享受慵懒,在普罗旺斯做个时间的盗贼!
每次的度假都如同去完成公务,全身披佳各种包裹,五天之内豪迈地遍游欧洲,像一群被赶的鸭子,走马观花,行色匆匆,也许只有普罗旺斯——世界上惟一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玩得非常开心的地方,能让我裹足不前,在这里,时间不受到崇拜,瞬间倒有了独特的意味。
另外那个女人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多丽丝·莱辛 译者: 傅惟慈等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快到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那段日子,年逾八旬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就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连续几年都是人气最旺的竞争者之一,每次却跟这份殊荣擦肩而过。这事情惹得莱辛苦的爱好者们忿忿不平,也让舆论界大惑不解。其实按文学批评一般标准而言,这位“祖母级”作家早已到了要什么有什么的境界,她的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惊的创新手法,因而总能及时把自己推到前卫行列。
《另外那个女人》收入多丽丝·莱辛以下6个中短篇小说:“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爱的习惯”、“喷泉池中的宝物”、“另外那个女人”、“老妇与猫”、“海底隧洞”。这些小说以当代欧洲特别是英国生活为背景,体现了一个严肃作家在题材、主题和风格上的追求和探索。她的绝大多数中短篇是写实的。如“喷泉池中的宝物”,是相当完美的传统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以及她们面临的当代两性关系格局,笔调节制,暗藏讥讽。“海底隧洞”是反映青少年心理的。“另外那个女人”的女主人公是个插足的第三者,她等待着情人了断和妻子的关系。最后,她不堪忍受这种精神折磨,直接去见那位妻子,于是典型的婚外情纠葛有了出人意料的发展。
莱辛的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往往幻化出石破天惊的创新手法。她不变的基调是对人类历史和现实处境的深切关注,其中包含对人类弱点的透彻理解,这是一份罕见的才情。“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爱的习惯”、“另外那个女人”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营造出两性关系中某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而且看上去还是老派的写实套路,这种大巧若拙的效果可看出作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另外,莱辛把一种微妙而有趣的叙述语式引入了现代小说。她的作品可以说是最具有解读价值的文本。
2009年2月18日 已读
老妇与猫有种无动于衷的悲惨,够恐怖
欧洲小说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豆瓣
Yann Andrea Steiner
7.5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文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8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之一。
2009年3月9日 已读
诗一样美。源泉和小男孩的寓言令人难忘
欧洲小说
牛虻 豆瓣
The Gadfly
作者: [爱尔兰] 伏尼契 译者: 李彭恩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 1
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受忏悔神父的诱骗而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的秘密,导致同志被捕,自己也被朋友误解,于是佯装自杀,设法奔赴南美。13年后,在南美漂泊历尽磨难的亚瑟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以“牛虻”为笔名,以笔墨为武器继续着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他发表文章,揭露、讽刺教会的反动本质和欺骗行为。在一次偷运军火准备起义的行动中,牛虻被捕,经受了敌人的酷刑和实为自己生父的神父蒙太里尼的劝降,最后英勇就义。牛虻死后,丧子之痛和深深的悔恨摧毁了蒙太里尼的意志,他在复活节作完疯狂的演讲之后,黯然辞别人世。
2009年3月10日 已读
我没觉出它是革命小说= =
欧洲小说
中国北方的情人 豆瓣
L'amant de la Chine du Nord
8.0 (3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施康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5
《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杜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是她得知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改写《情人》而成的。相对于《情人》,这部作品是更深情的描写,更缠绵的叙说,是杜拉斯的顶峰之作。
2009年3月11日 已读
仅次于情人的故事。算是电影教科书(亦或是和电影叫板
欧洲小说
命运交叉的城堡 豆瓣
Il Castello Dei Destini Incrociati
7.7 (3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宓 译林出版社 2008 - 3
《命运交叉的城堡》是一部由图画和文字组合的小说。卡尔维诺选择塔罗纸牌,来构建小说的叙事结构。塔罗纸牌是十五世纪起风行意大利和欧洲的一种纸牌,可供四个人游戏,也可用于占卜。
在中世纪某个不确定的年代,在森林中的一座孤独的城堡里,许多过往旅人前来投宿。这些旅人聚在一起,他们素不相识,都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塔罗纸牌成为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他们按照每张纸牌上的图画,讲述各自的冒险经历。这些贵族、贵妇人、骑士、农民、工匠、马夫,等等,讲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其中既有关于爱情、死亡、冒险、恐怖的故事,又有被出卖的国王、受伤害的少女等趣闻轶事。他们的命运遭际在这里交叉、联结,城堡便具有了一重象征的意义:“命运交叉的城堡”。
《命运交叉的城堡》最先于一九六九年以豪华版刊印,仅在少数人中间传阅,一九七三年改由埃依纳乌迪出版社推出大众版,得以广泛流行,风靡一时。
风雅生活论 豆瓣
作者: 巴尔扎克 / Honoré de Balzac 译者: 许玉婷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巴尔扎克在前言中证明,他在一个永不发生变化的社会里,自命为风雅教授是有道理的。
伟大的文明产生的不朽、宏伟的艺术让位于风雅——这一全新的概念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仪表和个人的虚荣。
论文从原因谈到结果,从风雅生活的基础知识谈到服装款式,不要认为这样就丧失了力度和深度。因为一提起巴尔扎克,任何时尚爱好者都会想到他是哲学家、美学家。在简单-整洁-和谐三件套之上,论文的作者发现了作为风雅构成要素的必不可少的统一性。这个统一原则对巴尔扎克的作品体系影响深远。
《风雅生活论》把转瞬即逝的时尚提升为有自己原则和规律的生活方式,创建了社交人的唯物主义——其理念等同于智者的唯物主义,初步推动一种风流雅士的时尚文学。这篇论文之后,诗人和小说家得以大谈服饰和饰物盒而不用担心有失身份。
2009年5月2日 已读
巴尔扎克是不是有点偏执呢?当然犀利是很犀利……
欧洲小说
疯狂 豆瓣
作者: 本雅明·莱贝特 / Benjamin Lebert 译者: 齐快鸽 译林出版社 2002 - 10
《疯狂》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趣味十足和充满自嘲意味的笔法,描述了寄宿学校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骚动不安的灵魂。主认公莱贝特是个左半身瘫痪少年,因功课不好曾多次转学。为了让他能够勉强毕业,家人最后把他送往一所寄宿学校。在那进而,他虽然学到了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知识,但依然不努力学习,数学根本学不进去。他不仅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且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胡搞瞎搞,干了一些疯狂的事;酗酒、吸烟、夜闯女生宿舍、逃学去慕尼黑、到酒吧寻求刺激等等。他自以为干这些荒唐的事,好让自己变成一个“大人”,但是他最终也搞不明白,他们干的这一切算是什么。他困惑、迷惘,陷入沉思之中。最后,莱贝特因学习成绩不及格,常常惹是生非,又被学校勒令退学。在学期结束的前一天,父亲又把他接回了家。
存在之难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科克托 译者: 刘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8
《存在之难》:这是不是一本会在热情的读者和保守的读者间引起争议的书?对一方来说意味着胜利,对另一方来说却是让步。您甚至可以听见他们的对话!最后,一位先生说:“好吧,我来发表我的看法。我同意您的意见,这本书,是的,引起了您足够的重视。它不是那么科克托,此外,我们私下里说……那么少的步行虫,您的作者,那么少的蜻蜓……”他是这么看的,我也一样,我几乎认不出“让”了:生硬,像虫鸣般尖锐,魅力来自他的流畅和干脆。
《存在之难》是一本独特的书,一本写在路旁的书,一本关于流放和对流放的恐惧的书。少有的桑多-索斯比尔的风格,鲜有弗莱格利的特色。要有勇气承认:科克托占据了灰色阴郁的天空一角。
2009年5月6日 已读
电影笔记外加思绪点滴_x000d_
欧洲小说
大卫·科波菲尔(上下) 豆瓣
David Copperfield
8.4 (31 个评分) 作者: 狄更斯 译者: 庄绎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3
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他和母亲横加虐待。母亲不久去世,科波菲尔沦为孤儿,他找到了姨婆,在她的监护下开始新的生活。世事变迁,亲情友爱令人欢欣,风波和伤痛予人磨练,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作家,并与至亲爱人幸福地结合。作品言语诙谐,爱憎分明,情节曲折,画卷宏大,体现了狄更斯一贯的风格。是狄更斯爱好者们的必读杰作。
2009年5月10日 已读
很平庸的主人公,很出色的配角们。完毕
欧洲小说
悉达多 豆瓣 谷歌图书
9.0 (246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 校注 丁君君 译者: 杨玉功 译 / 丁君君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3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2009年5月19日 已读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单从实质来讲,我想为它打无数颗星。
欧洲小说
男人和男孩 豆瓣
作者: [英] 托尼·帕森斯 译林出版社 1900 - 1
《男人和男孩》讲述诱惑无处不在,率性地游走于当代都市生活之中的时尚族群会因为什么而动心、相爱、结婚,什么时候会坚守一段感情,什么时候会选择放弃?英国著人气偶像作家托尼·帕森斯对这一迷题的探讨取得了令人跌破眼镜的成功。哈利·塞弗是伦敦的精英族群,拥有人人称羡的工作与人生。但在偶然与同事发生一夜情之后,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至,令他的人生陷入低谷。但在此过程中他也渐渐悟出爱的真意,并做了他此生最艰难的决定。
奥威尔经典文集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乔治·奥威尔 译者: 黄磊 2000 - 4
《奥威尔经典文集》包括《动物农庄》、《一九八四》以及九篇随笔,
《动物农庄》以寓言的形式嘲笑苏联的社会制度,《一九八四》幻想人在未来的高度集权的国家中的命运。而《奥威尔随笔》则以风格明晰简练著称。
2009年5月21日 已读
后面的短篇更好。尤其是寄宿学校部分
欧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