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龙: 一种未明的动物(增订本) 豆瓣
7.7 (23 个评分) 作者: 马小星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 8
暌隔24年,再以新版面世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一个千古难解的谜,一本独辟蹊径的书
带上你未曾消失的好奇心,一起去追索中华大地上的真龙
本书是颇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仅立论新颖,而且举证丰富。作者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并联系多位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它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作者旁征博引,探幽抉秘,对这种古代动物的外形、习性、潜居的区域、出没的规律等,都作了细致的分析。
这是历经24年后作者的首次修订,作者直接参与了校对工作,不但增加了一万五千多字,而且改正了旧版的一些错误。
餐桌上的中世紀冷笑話 豆瓣
Ask the Past: Pertinent and Impertinent Advice from Yesteryear
作者: 伊麗莎白‧阿奇柏德 译者: 何玉方 大寫出版 2016 - 9
中世紀的宴會,想讓客人賓至如歸得讓烤雞啼叫?
文藝復興的仕女想擁有完美眉形,得靠山羊膽汁?
啟蒙時代的海灘時尚,羊毛襪是關鍵配備?
有圖為證,毫無邏輯
讓史學家徹底崩潰、不敢恭維的歐洲奇異生活史!
◎亞馬遜編輯選書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評價
提到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除了騎士、教會、黑死病;大衛雕像與最後的晚餐,
你可曾想像過,在宗教與藝術之外的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樣貌為何?
他們是如何保養身體、穿著打扮、照顧小孩與談戀愛?
◎專業歷史學家的爆笑考究,百幅古書插畫重現昔日的怪誕與創意
耶魯歷史學家伊麗莎白‧阿奇柏德深入中世紀古籍與手稿,
發現19世紀前的歐洲人面對日常各種大小事,展現出獨特的創意與智慧,
從用大象的糞便驅除蚊蟲,到以貓的行為判定出門需不需要帶把傘,
並將這些聰明且怪誕的生活哲學發表在「先人有何妙計?」部落格,
吸引全球無數讀者追隨,成為最受歡迎的歷史部落格。
本書為阿奇柏德博士最新精心收集,
以年代久遠的文字與取自古書的迷人插畫,搭配幽默詼諧的評論,
還原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啟蒙時代歐洲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樣貌,
更為讀者提供了獨樹一格的人生建議,保證讓你捧腹大笑、詫異到搖頭不止!
◎歷史課本沒說過的中世紀,老歐洲人的瘋狂生活與驚人之舉
■ 沒有普拿疼的西元1561年,頭痛怎麼辦?
在頭頂上放一個裝滿水的大盤子,加入一盎司的溶鉛即可。嫌麻煩的話,頭戴馬鞭草花環也有神奇療效。
■ 臉上狂冒青春痘?捨棄藥房吧,直接找肉店老闆!
1665年《保持美麗的祕方》建議,用鴿子血或肉片敷臉,就能恢復肌膚光澤。
■ 如果《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先生想游泳,怎麼穿才得體?
19世紀《沃克男性運動法》明確指出,一個優雅的紳士,必須能夠穿著西裝外套與長褲游泳。
■ 判定一個人是否還活著,比檢查脈搏更牢靠的方法?
1380年《巴塞洛繆夏日醫書》記載,將微烤過的洋蔥湊近人的鼻子,如果他還活著,肯定馬上搔鼻子!
■ 十二世紀的婦女,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一旦開始牙牙學語,可在其舌頭上塗抹奶油和蜂蜜,有助語言發展。
本書特色
1.取自古文本,第一手史料細數老歐洲人的日常。
2.百幅古書插畫,視覺化呈現昔日的生活奇想。
3.題材囊括居家生活、養生、親子、飲食、社交禮儀等各層面,兼具人文與實用價值。
好評推薦
透過作者幽默的評論及對於荒謬言行的洞察力,讓看似遙遠的前人彷彿與我們同處一個時空。他們也會擔心找不到對象、養育孩子或者是該如何除掉臭蟲(秘訣在於火藥粉)。──《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本書趣味性與教育性兼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雜誌》(Johns Hopkins Magazine)
少年盟约 豆瓣
Dance on My Grave
作者: [英] 艾登·钱伯斯 译者: 陈佳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7
《少年盟约》像《挪威的森林》一样寂静哀伤;
像《麦田守望者》一样激烈疯狂;
青春,是一首怎样的歌?
小说以两位十六岁的少年为主角,将新闻、案件报告及课堂作文和少年日记等各种文体糅合在一起,讲述青少年成长中的友谊困惑与迷茫。文字既细腻柔情,又疯狂执迷,弥漫一种清新、哀伤的气息,作者也因此被读者称为“青春代言人”。非常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阅读。
这是一本讲述少年情谊的青春小说。国内创作的青春小说,多是异性情感为主线,而这本小说以同性情谊为主题,讲述了少年在成长中对于友谊的渴望与坚守。在一段歃血为盟般的友谊里,两位性格与生活完全不同的好友既收获了相遇、相知的惊喜与狂热,又尝到了相异带来的矛盾与困惑。他们的故事对于许多青春期的读者而言,会是一本“自己”的书。
少年情怀总是诗,十六岁那年的夏天,两个异质少年的爱与哀愁。
英国第一青春文学作家钱伯斯最受欢迎的作品:点评最多、译本最多、改编最多;
全球热销三十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最佳青少年童书”。
如果十六岁就看过这本书,我的人生或许会少些磨难与曲折。
——读者留言
2018年4月10日 想读
B
男孩与鹰 豆瓣
A Kestrel for a Knave
作者: [英] 巴里· 海因斯 Barry Hines 译者: 仲文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1
畅销四十年的英国国民读物,二十世纪最佳英国电影第七名《Kes》原著小说
《卫报》票选「全球最佳五十部小说改编电影」第六名
如果你以为这会是一个煽情的、温馨的男孩与宠物的故事,那你要失望了!
比利是个没什么光明未来在等待他的男孩。同学欺负他、捉弄他、嘲笑他,认为他无药可救,因为比利跟他们一样,没什么不同,永远会被困在这个煤矿小镇里。家人不关心他,单亲妈妈每天打扮花枝招展,只为寻找自己的第二春而忙碌;身为矿工的哥哥,则把他下人般使唤、打骂。比利知道自己并不讨喜,但他也不是太在乎,日子一天一天过,随便这世界要怎么对待他,他都接受。
无奈,但无法改变。
直到凯斯的出现,比利从凯斯雏鸟时开始训练牠,在这段过程中,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爱与信任,也知道,就像他自己一样,它或许可以接受训练,但永远不会驯服……
「这不过是一本薄薄的书,写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和一只鹰,但它就这么奇妙地引起了共鸣。几十年过去了,有些读者其至告诉我,这本小说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巴里•海因斯
希姆莱兄弟 豆瓣
The Himmler Brothers
作者: [德] 卡特琳 ·希姆莱 译者: 吴林昊 / 裴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 8
希姆莱家族的后人透过重重史料,以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无与伦比的勇气还原了纳粹魔头海因里希·希姆莱及其兄弟的生平。书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都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以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从家族成员的视角写出的希姆莱,是对后人观察和认识此人的重要补充。
这是一本极其睿智的书。
——德国《斯图加特报》
官方的说法和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故事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坚信“过去有好日子”的老一辈人和那些不愿直面历史事实的后代,这些人的态度助长了新纳粹势力的抬头。是时候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英国《卫报》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把“党卫军全国领袖”这个万恶的形象还原到了他所出身的那个极其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之中。
——英国《每日镜报》
人们应当向卡特琳•希姆莱的勇气致敬。她的书不仅讲述了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侧写。全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她对自己的种种发问。
——英国《每日电讯报》
有的人没有 豆瓣
作者: [英]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 译者: 曹洁然 2017 - 10
克里斯托弗是个信仰骑士时代的传统道德的贵族绅士,正直隐忍,洁身自好。而西尔维亚是个典型的交际花,有着众多情人的她过着终日纸醉金迷的生活。然而意外的怀孕让她不得不为了挽救名声,嫁给了保守的克里斯托弗。婚后枯燥无味的生活和丈夫的冷漠隐忍都让西尔维亚抓狂,她开始用尽一切手段来刺激克里斯托弗。西尔维亚与旧情人私奔成了二人矛盾的开始,然而两人的宗教信仰都不允许其离婚。就这样,这段勉强维持的婚姻让两个人陷入了无尽的折磨中。意外的机会克里斯托弗认识了思想激进,学识深厚的现代女性瓦伦仃,进一步的接触让这两个看似不同世界的人相爱了,可世俗的羁绊却阻挠着两人对这段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尔维亚也意识到了婚姻的危机,开始收敛自己的生活努力的挽救婚姻,向丈夫示好。一战的到来,克里斯托弗参军让这段三角关系爱情面临考验和抉择。
英国现代主义奠基人经典作品
奥登 格雷厄姆•格林 朱利安•巴恩斯 安东尼•吉伯斯 汤姆•斯托帕德激赏佳作
入选“二十世纪百大最 佳英文小说”
第1次世界大战百年纪念 中文版首次出版面世
HBO、BBC、VRT联合制作同名迷你剧集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担纲主演
称得上伟大 作品的英文小说数量不多,《列队之末》是其中一部。
——W.H.奥登
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部书,我想,这是一部被人们遗忘了的伟大作品。我现在依然不断地重读它,依然迷恋着它,捧起来就不想放下。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假如现在就把这部书埋藏起来,三百年后再取出,得到它的人一定能得到二十世纪初英格兰的详实图景。
——《书商》
废土 豆瓣
Wastelands
7.6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约瑟夫·亚当斯 编 译者: 姚向辉 等 新星出版社 2017 - 10
核战、生化灾难、宇宙浩劫,末日都有结束的时候。
你游荡在人烟稀少的世界中,四处搜寻食物,对抗变种人,试图重建文明。
你偶尔会为死者垂泪,可内心深处却庆幸自己是活下来的那个。
人人都爱看末日后的故事,因为我们暗暗盼望成为幸存者,盼望一切能重头再来。
废土的故事无非就是这样。
构造另一个宇宙 豆瓣
桃源郷の機械学
作者: [日]武田雅哉 译者: 任钧华 中华书局 2017 - 5
这是一本带你穿梭另一个宇宙的“旅游指南”!
•《山海经》明明是怪物志,为什么写得像食物志一样?
•昆仑、浑沌、葫芦……这些发音相似的词语里,藏着宇宙的源头?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真的存在吗?
•猪八戒怎样经历了从黑猪变白猪的漂白之旅?
地理、文学、建筑、盆栽、金鱼、食品、 怪物传说……
种种乍看不合常理的故事和图像背后,
隐藏着中国人世代累积的世界观与时空思维。
对中国人来说,内藏无限大宇宙的葫芦,也是通往异界的传送装置。
一座庭园、一幅画、一头犀牛、一张地图……都是一道任意门,
炼丹术、壶中天、宇宙文、永动机……中式奇谈怪论,可真惊人!
翻开书页,且让我们穿过月洞门,进入充满奇思异想的桃源乡,
看看中国人的葫芦里,到底藏着怎样的宇宙?
这趟旅程没有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景致迷人。
这本书所涉及的学问,从地理学、天文学、妖怪学、神话学,一直到植物学、历史学、文学……无所不至。看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乃让人不得不好奇:这样古灵精怪的学者,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台湾作家、出版人 傅月庵
本书延续了武田雅哉对怪物的一贯热情,对古往今来的中国奇异幻想如数家珍:从猪八戒惊人的食量到传说中的“昆仑”,从桃源乡的不死药到脑电,从地生羊到江青、彼得大帝对永动机的迷恋……经他的友情提示,我们中国读者也许会惊叹:我们原来是这样一个可以若无其事地讲述种种不可思议故事的有趣民族啊!
——书评人 飞氘
时间的噪音 豆瓣 Goodreads
The Noise of Time
7.6 (43 个评分) 作者: [英] 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 严蓓雯 译林出版社 2018 - 1
1937年5月,列宁格勒某处公寓楼里,一位三十岁出头戴着眼镜的男子在电梯门前等待着,腿边靠着一个小行李箱。他们总是在午夜来抓你,与其穿着睡衣被从公寓里拽出来,他宁愿收拾妥当,一夜又一夜守在电梯门前,等着被捕。
他就是肖斯塔科维奇,一个终其一生都在等待枪决的人。他把怯懦给了权力,把勇气给了音乐。本书是朱利安·巴恩斯为自己的英雄写下的人生小传。
这也是巴恩斯继《终结的感觉》后首部长篇小说,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纪念,献给那怯懦却从未真正屈服的音乐之魂。入选《每日邮报》《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新政治家》《观察家》年度好书!
女性贫困 豆瓣 Goodreads
女性たちの貧困:“新たな連鎖”の衝撃
7.5 (161 个评分) 作者: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李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9
本科毕业又如何? “其实助学金也是负债。如果说我欠债六百多万,男人听了会怎么想呢?”——二十四岁的小爱
结婚也摆脱不了贫困 “二十几岁的单身妈妈们人际关系薄弱,容易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有的人是受丈夫虐待,衣服都来不及换,身无分文就逃了出来。”
——“东京都爱心单亲家庭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色情店成为“救命稻草” “这种工作工资高,如果女儿将来说想干这一行的话,我觉得我会同意。”
——二十一岁的小花
本书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等节目集结而成,重点关注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等在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值得中国读者了解、反思并引以为戒。
绿萝之舟 豆瓣
ポトスライムの舟
7.2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津村记久子 译者: 叶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6
本书是长篇小说。描写了在生活的底层苦苦度日的女性形象,作者的表现手法未见丝毫的夸张,这样的生活在眼下的日本社会带有普遍性。“绿萝 仅仅是一种观叶植物,主人公的梦想犹如一叶飘摇的小舟,颠簸在无依无靠的惊涛骇浪之中,这简直就是当今日本社会惨淡现实的暗喻。
恺撒 豆瓣
Caesar: The Life of a Colossus
8.5 (8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译者: 陆大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7
他是伟大军事家、仁厚的管理者、精明的立法者、
才思敏捷的作家,大独裁者、风流倜傥的浪子
……
牛津大学罗马史专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作品
权威、全面、详细、好读的恺撒传记
一部极富魅力的罗马史书
·
·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是史上最著名的罗马人。他是极富魅力的领袖人 物、引诱女性的风流浪子、卓越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军事天才,赢得了历史上一些最宏伟的胜利。
·
在这部权威性传记中,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将凯撒至于他所处的地中海世界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这个丰富但动荡不安的社会,正是这 个社会创造了这样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男人。
·
·
【编辑推荐】
·
戈兹沃西既是古罗马史领域的学者,也是一位职业作家,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旨在根据西塞罗、普鲁塔克、撒路斯提乌斯、苏埃托尼乌斯等人的记述以及恺撒本人的《战记》,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社会的大背景下复原恺撒的一生。戈兹沃西将恺撒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从童年到成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在此过程中恺撒展露了其政治才能,在攀登权力高峰的过程中他也有不错的机遇;成为执政官后如何通过对外征服确立其崇高的威望,在此过程中,他展现了与其政治才能相当的军事才能;最后,通过内战战胜其政敌,恺撒成为事实上的君主。
·
戈兹沃西认为恺撒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身份是不能分割的,在当时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背景下,两者联系极为紧密,因此他的著述避免了一些描述恺撒的著作要么将其视为一个政治家,要么将其视为一个军事家这样一种侧重其中一个方面的倾向,而是对二者予以相同的重视。
家守绮谭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梨木香步 译者: 田肖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3
逝去的好友从绘有岸边芦苇的卷轴里划船过来,来时风雨交加;花朵累累的百日红爱上了代为照看房屋的书生,最爱听书生念书,情绪时常起伏;滑溜溜的绿色碟状物体,竟然是迷路落难的河童;通往敦贺的神社在每年的第二百一十天举行镇风的神祭,这一天所有的风虫蜂拥而来;家中不请自来的名叫五郎的狗,竟然是附近地区有名的仲裁狗,声名传到了铃鹿山……
书生绵贯征四郎清贫如洗,他应逝去的好友高堂之父的邀请,前去看顾京都附近的老宅,奇异的事件从此接连出现……
这本书也是一曲对古早年代悠悠田园风光的讴歌,在那个连钢笔和墨水尚未现身于世的年代,人与大自然相互信任、浑然一体,万物有灵,鸟兽花草随时幻化成人,如同好友近邻一般与你擦肩而过。
卡夫卡谈话录 豆瓣
Gespräche mit Kafka: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
9.3 (9 个评分) 作者: (奥) 卡夫卡 口述 译者: 赵登荣 漓江出版社 2015 - 2
《卡夫卡谈话录》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诺施记述的卡夫卡即兴谈话录,雅诺施比卡夫卡小二十岁,是其同事的儿子,经常去卡氏就职的布拉格劳工工伤保险公司探访他。卡夫卡作为“相当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儿子”和公司法律处处长,一辈子生活在威压当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专横如暴君,对唯一幸存的长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大学时甚至逼其放弃酷爱的文学专业,改修法律,影响笼罩其一生。
“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职员生涯的万般无奈,令表面的卡夫卡之下顽强生长着一个文学的卡夫卡。本书谈话发生的时间跨度,在1920年3月底雅诺施初次拜访卡夫卡和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离开保险公司去疗养之间。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工间休息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环形道的边走边聊,见证了晚年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才”的许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
亚特兰蒂斯:基因战争 豆瓣
The Atlantis Gene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A.G.里德尔 译者: 邢立达 / 何锐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5 - 10
两千年来,一个古老的组织誓言保守人类起源的秘密,竭尽全力寻找一个自远古时代便已存在的宿敌,这个庞大的威胁具有消灭人类族群的邪恶力量,而所有一切物种本质谜团的线索,都指向失落的神话之城亚特兰蒂斯……
从事自闭症研究的遗传学家凯特,无意中发现智人突变转化的关键要素“亚特兰蒂斯”,竟也是1918年杀死全球五千万人超级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的始作俑者,却因此莫名遭到神秘组织伊麻里的追缉。
在地下反恐探员大卫的协助下,两人发现伊麻里掌握人类自古至今的历史进化秘密,与其背后的恐怖动机。原本互不信赖的凯特和大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携手合作,一起解决这桩危及全世界的跨国阴谋,而亘古以来关于人类进化的最大谜底也即将揭
写作课 豆瓣
THE KITE AND THE STRING:HOW TO WRITE WITH SPONTANEITY AND CONTROL—AND LIVE TO TELL THE TALE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丽斯·马蒂森 译者: 王美芳 / 李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8
22年写作课导师创作与授课经验精华总结,带你上一堂既有料又有趣的写作课。
•小红帽就该遇上大灰狼,学会制造麻烦
•主线清晰大过锦上添花,不要舍本逐末
•少一些心路历程,人物得行动起来
•卖关子是一门学问,保持“不确定”的吸引力
•克服对角色的保护欲,具备“虐待才智”
……
马蒂森是一位极聪明又优秀的老师,她的所有建议都来自对学生具体创作案例以及文坛巨匠经典作品的深入剖析。她的分享细腻周到,极富洞察力与同理心,让你在写作这条路上找到共鸣,找到平衡的心态,找到自己的世界。
民国帮会要录 豆瓣
作者: 万仁元 / 方庆秋 1993 - 1
本书以青红帮的组织活动资料为主,兼收一些会党的活动资料。
秘密结社与中国革命 豆瓣
作者: 三谷 孝 译者: 李恩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 9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种秘密结社的存在并非奇闻,它们有的甚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本书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国民革命、工农运动、南京政府以及抗日战争这一“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为背景,以红枪会、小刀会、大刀会、天门会为主角,试图具体地去揭示这些民间秘密结社在当时的历史大舞台上所展示的最后的活动。关于他们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如与国民党各派系、军阀各派系、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