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映像与幻想 豆瓣
作者: 万翔 2015 - 8
本书突出了对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从语源、历史地理、文献学等角度的介绍。彼此缺乏直接交往的东西方古文明之间,对对方的记载更多的是绮丽的幻想。从幻想——西方文献之镜——中中国形象的历史里,可以看到的不只是对方的映像,也是西方世界自己的形象。
2017年2月22日 想读
海妖之歌 豆瓣
作者: 程方毅 2015 - 9
本书集中讲述神话、故事和动植物艺术形象在欧亚各文明之间的流传,其中既包括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孙悟空故事、灰姑娘童话、海妖传说等,也包括一些已经湮没无闻,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
2017年2月22日 想读
邱处机与成吉思汗 豆瓣
作者: 杨军 2014 - 4
1222年,在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强国花剌子模的前夕,他派密使前往山东,邀邱处机前来与自己见面。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刚刚拒绝了金朝、南宋皇帝多次邀请的邱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的诏书后马上启程,不顾自己已经73岁的高龄,率十八弟子赶往万里之外的中亚去见成吉思汗,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在中亚兴都库什山脚下成吉思汗的大营中,邱处机与成吉思汗第一次见面。此后他们一共进行了三次谈话,每次谈话成吉思汗都将身边的人全部遣出帐外,就连一路陪同邱处机师徒从山东来到中亚的刘仲禄也不例外。密谈后,成吉思汗甚至还专门下令:有关内容作为最高机密,绝不许外传!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究竟谈些什么,能使这位蒙古帝国的缔造者如此重视?随邱处机远赴中亚的弟子李志常,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契丹族官员耶律楚材,从各自的角度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记录,他们的记载留传下来,使我们可以揭开这一秘密。
2017年2月22日 想读
草原霸主 豆瓣
作者: 马健 2014 - 1
1715年,沙皇宫廷正在为彼得大帝新诞生的王子举行庆典,乌拉尔地区矿主向彼得大帝呈上了一份独特的贺礼。这是一批装饰着雪豹、鹿、狮等动物纹的金器,它们做工精湛、造型生动、充满张力。因此,欧亚草原上掀起探险热潮,沉睡千年的游牧王者的坟冢被渐渐打开。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展示着草原霸主昔日的辉煌。古典史家笔下神秘尚武的斯基泰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竟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
2017年2月22日 想读
莲花上的狮子 豆瓣
作者: 尚永琪 2014 - 4
《莲花上的狮子——内陆欧亚的物种、图像与传说》一书以狮子影像东来之路为主要线索,将雄猛的狮子与宁静的莲花相牵,将智慧与慈悲相连,讲诉欧亚文化交流中宽厚相容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亚洲狮的栖息地,但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狮子作为贡 品被西亚、中亚的国家进献到中国皇宫,自此之后,历代都有狮子被 贡献到朝廷的皇家苑囿,而狮子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 图样,在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上层统治者用狮子的图样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仁厚,而底层百姓则用艺术化的可爱狮子造像来守护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与理想。
2017年2月22日 想读
玛拉兹英灵录 卷一 豆瓣
Gardens of the Moon
作者: [加] 斯蒂芬·埃里克森 译者: 林南山 重庆出版社 2015 - 7
在英灵早已化为冰冷尘埃的时代,我们翻开这些古老的文字:
冰冷的、没有温情的文字,
记载了已逝的英灵,以及一个战痕斑驳的帝国。
它的火种已经熄灭,
它的生命不复灿烂。
唯有记忆,
在我浑浊的目光中闪现。
好好听着吧!
好好听着这随历史气息直冲而出的词句。
传奇在我们的故事 中依然延续,
结束,而又重生。
一次次循环往复。
永不停息,永无终结……
2017年2月8日 想读
新日之书(全4册) 豆瓣
The Book of the New Sun
作者: [美国] 吉恩·沃尔夫 译者: 栾杰 新星出版社 2014 - 10
数百万年后的未来,太阳中心出现了一个不断吞噬能量的黑洞,人类的摇篮“兀司”(即地球)已成为一潭被遗忘的死水。由于日光渐暗、能源枯竭,文明全面衰退,人类重回蒙昧时代。
故事发生在南美大陆上最繁华的城市涅索斯,主角塞万里安是一个出身卑贱的拷刑吏学徒。出于青春期的热血和冲动,他救下了叛军首领沃达勒斯,后又因触犯会规而遭流放。
塞万里安趁夜启程,一书一剑行走天涯,殊不知召唤新日的重任已悄然落在了自己肩头……
2017年2月8日 想读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德烈·艾席蒙 译者: 吳妍蓉 麥田出版社 2009 - 4
這個世界再無祕密。愛上你就是我唯一的祕密,而我只願與你分享。
怎麼樣的渴望,能如此灼燒靈魂;怎麼樣的思念,能刺痛每一根神經末稍,
想要靠近,不敢靠近;想要推開,不捨推開;
當猛烈的火焰包裹住兩人,
這世上,只剩彼此搏搏狂跳的心。
我喃喃向你說:請,以你的名呼喚我。
愛是如此費解、難以掌控,又令人渴望不捨。曖昧、疑猜、猶豫,愛在心中燒出一生難以抹滅的印記……
「回頭再說!」
這般隨興又草率的招呼,是少年對這位夏季訪客的第一印象。
義大利里維埃拉這年的夏天,比過往十五年還要炫目。突如其來又猛烈的愛,彷彿林中奔出的獸,攫住兩人的身與心。關係的曖昧、情欲的流動、對彼此的著迷、猶疑、試探,在焦躁不安的夏日裡形成一股令人恐懼卻又執著不放的暗流。從兩人靈魂深處萌發出來的,是一段僅僅為時六週的愛情故事,以及為一生留下印記的經驗,因為他們在里維埃拉與羅馬悶熱夜晚裡發現的,是此生恐怕再也無法尋得的東西:完全的親密關係。
安德列·艾席蒙針對人的激情,寫出坦白、不濫情、令人心碎的悲歌,精明捕捉到伴隨吸引力而生的心機,這一點少有人能出其右。《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明察秋毫、毫不留情、令人難忘。
2017年1月24日 想读
食物营养与配餐 豆瓣
作者: 范志红 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 7
本书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即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讲解细致、便于应用。书中涵盖了传统营养学教材中的内容,包括各类营养素的基本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营养素的供给标准、膳食结构、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等。在知识的深度和范围方面,无论是食品、营养和保健相关学科的学生,还是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师和基层医学工作者,以及广大的营养保健爱好者们,都会发现本书符合自己的需求。
2016年12月29日 想读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徐晚晴 上海文艺出版社 · 豆瓣阅读 2016 - 10
“我,大学毕业,没有工作。
我无所事事,却又活得理直气壮、恬不知耻。
我跟人处不好,跟世界处不好,甚至无法跟自己好好相处。
我跟自己闹别扭,也让别人不痛快。
这就是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故事,我不想让任何故事发生。
理论上讲,我应该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抱怨,操持家务。
可我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在内心深处,我只想一言不发、一事无成地了此一生。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样的失意者。”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大学毕业后面对现实生活,无所适从也无所事事的生活。她冷眼旁观身边所谓的正常生活,观察围绕在她身边的各色人等,如在自家农田种仙人掌、睡莲到开修车摊的舅舅,以哭丧婆为职业的母亲,不知所踪的父亲,表面上过着正常生活的闺密,身世复杂又死于意外的同学……
书中还收录了《空闲工夫剥野菱》、《初恋》、《赤脚去印度》、《私奔》等短篇小说,它们以幽默而犀利的笔触,描述了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孩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碰撞。
2016年12月8日 想读
欧洲王室另类史 豆瓣
A Treasury of Royal Scandals: The Shocking True Stories History's Wickedest, Weirdest, Most Wanton Kings, Queens, Tsars, Popes, and Emperors
作者: [美]法夸尔 译者: 康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8
这里有你永远无法从课堂上听到的历史:从“哈布斯堡下巴”看是谁毁了王室的基因,彼得大帝为什么要收“胡子税”,娇弱的“九日女王”简·格雷为何摊上不靠谱的母亲,亨利八世频频更换王后是因为子嗣还是花心,乔治四世到底有多能吃,“疯狂的胡安娜”到底影响了几代人,纠缠王室成员的卟啉症是怎么回事……从古罗马到爱德华七世统治下的英国,从凡尔赛宫豪华的房间到巴士底狱阴暗的角落,这里有最野蛮的教养、最致命的竞争、最病态的欲望、最诡异的行为,甚至有最坏的运气。这些故事如同一个苹果青涩的另一面,不甚美观可口,却也别有一番味道。它从一个奇特的角度,展示了历史的魅力,让读者在忍俊不禁和唏嘘不已中惊叹——真实的历史远比虚构的艺术作品更好看。
本书包含11张欧洲王室家族谱系图、时空事件与君王从政时期对照表、英法俄诸国君主世系表等,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成为历史的门内汉,成为朋友眼中的吐槽大师。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豆瓣
Preußen ohne Legende
9.5 (18 个评分) 作者: (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 译者: 周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8
"普鲁士"早已烟消云散,但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今在欧洲仍处处可见。它似乎集诸多矛盾于一身,既代表秩序、正直与宽容,也象征着军国主义。普鲁士王国强盛的时期,正是伟大的《德国民法典》从酝酿到诞生的时期。这个"理性国家"与这部"模范法典",堪称绝配。身为一名普鲁士人,《不含传说的普鲁士》的作者哈夫纳以客观而理性的笔触,回顾了仅存在两百余年的普鲁士在政治法律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今天的德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我被封杀的抒情 豆瓣
わガ封殺せしリリシズム
6.9 (1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大岛渚 译者: 周以量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6 - 6
为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齐名的国际巨匠导演,大岛渚以《感官世界》《爱之亡灵》《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御法度》等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永恒璀璨的光影。他是电影界的革命家,掀起日本新浪潮运动,以先锋另类的手法开辟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用赤裸与暴力的镜头语言,揭示人性深处永恒的孤独;又以深刻隽永的文字,诠释忠贞不渝的爱情。他勇于突破传统壁垒,不断超越自我,像独自潜行深海的鱼,全力燃烧着自己,只为看见那一丝光芒。
2016年11月17日 想读
无声告白 豆瓣 Goodreads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8.0 (395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绮诗 译者: 孙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 7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
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
——————————
就是她!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
凭借处女作夺得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横扫欧美所有榜单
——————————
◆2014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第1名
◆2014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2014 Buzzfeed最佳虚构类图书
◆2014《学校图书馆期刊》年度最佳图书
◆2014《赫芬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
◆2014《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百佳图书
◆2014《TIMEOUT纽约》年度十佳图书
◆2014《奥普拉》15本年度必读文学&虚构类图书
◆2014《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
◆2014《书目》编辑年度之选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纽约时报书评》

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无声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并且,这本小说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疏的。我唯一担心的是,我对《无声告白》的刻骨崇拜,会导致读者对这本书抱有太高的期待。但这本书就是好得这么极致!深情力透纸背,刺痛你心,用词精准而克制,文风温婉而细腻。
——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语

爆发力惊人的处女作,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
——《赫芬顿邮报》

情节展开极为机智,处处撩动你的情绪……伍绮诗用扣人心弦、精彩得让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这样严肃的主题竟然可以被剖析得如此透彻,而且故事的节奏,竟然还可以越来越快,越来越惊心动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好像有阳光铺满房间。
——《奥普拉》

伍绮诗这部处女作,令人惊叹地包容了各种复杂情绪,以一种罕见的洞察力,表达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冲突,而这种表达,完全是一位精通写作的大师的杰出手笔。伍绮诗值得期待。
——《书目》

这部情感真挚、充沛的处女作小说,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开始的。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给予无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她不幸的少女生活没有任何一盎司的陈词滥调。伍绮诗的行文,是如此准确和敏锐,她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
——《出版人周刊》

一部温柔的小说处女作……这部小说可能会触发无数的悲伤,关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一个悲剧是如何影响了一个家族的故事。
——《TIMEOUT 纽约》

在这本书中,伍绮诗深入地谱写和揭晓了詹姆斯一家的秘密……这些隐藏已久,安静而具有爆炸性的真相,加之种族和性别等议题的探讨,慢慢地带领读者见识到伍绮诗文字的多愁善感和引人入胜,直至读到最后一页,深深的触动仍在心间回荡。伍绮诗的首部小说,情感复杂,仿佛一股吸引人的强劲水流,拖着你随着急流向前,直到抵达最后的秘密。
——《科克斯书评》

异常优秀,非常完整的一部处女作……这个故事令人心痛,伍绮诗非常巧妙地将这部复杂、跨越多个年代小说的线索串联在一起。《无声告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独具魅力,她深入写出了这个美国家庭里每个人内心的秘密。读完的时候,仍让人泪流不止。
——《洛杉矶时报》

神奇!感人!感情充沛,描述准确!围绕身份焦虑和巨大悲恸,作者出色地、漂亮地展开了故事……本书会和每一个人取得共鸣,只要你曾经向家人撒过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谎。
——《波士顿环球报》

一个动人的故事,对于生为女儿们的书中女性来说,文化之间的隔阂与差异是人生中的第一道课题。
——《Vogue》

我对《无声告白》爱不释手……伍绮诗的笔触细腻、观察敏锐,对李家每一位成员的描摹,对他们种族差异问题的深入挖掘,以及搜寻杀害家中二女莉迪亚真凶的线索,一直读到最后一页,都让我紧扣心弦。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第一名,《就说你和他们一样》作者乌文•阿克潘

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推理作品,也是一次对这个混种家庭的深度剖析。伍绮诗的这部处女作,张力十足,余味久久不散。
——《娱乐周刊》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爱和失去的故事,这还是一个美丽而让人难以忘怀的,讲述一位少女如何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的故事。
——《书道》

性别、种族、父母未竟的野心压在子女的肩头,对以上这些,本书进行了深刻而细腻的反思……伍绮诗巧妙的、令人信服地揭示,某种程度上,有些误解,永远无法消弭。
——《旧金山记事报》

读完了还久久沉浸在故事里面。16岁少女的死亡让她的家人们开始怀疑——她究竟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部处女作让人想起了《可爱的骨头》。
——《嘉人》

感人至深,大师手笔。伍绮诗没有给她笔下角色任何俗套而轻松的未来,也没有给她的读者任何虚假的希望。她给的是真实的希望。
——《安娜堡观察员》杂志

冷静,激烈……这个家庭逐步暴露了它深藏的秘密,你不由自主被这一家人深深吸引……
——《密苏里人》

伍绮诗极有技巧,她将这个悲剧的每个微小线头都捡拾了起来,顺着这些线头,牵出了很多秘密,诸多真相纷至沓来,酸楚而最终令人振奋。
——《娱乐周刊》编辑评论语

伍绮诗这部处女作的第一个章节有些阅读难度,一个家庭的大女儿死了,这个情节,对那些追逐快感的读者而言,可能是个挑战。但是,马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密集而紧凑的各种转折——这个家庭的成员们,彼此都深藏着太多从未诉说的秘密。这绝对是我今年最爱的一本小说。
——美国《大观》杂志
眼泪与圣徒 豆瓣 Goodreads
Lacrimi și Sfinți
8.7 (55 个评分) 作者: [法] E. M. 齐奥朗 译者: 沙湄 商务印书馆 2014 - 1
罗马尼亚,1930年代中叶,齐奥朗已然是新生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明星作家。他长时间泡在一座特兰西瓦尼亚图书馆里孜孜研读圣徒传记。这位当代的圣徒传作者,“梦想”自己是“这些坠落于天堂与地狱之间(圣徒的)年代记编者,他们内心激情的知己,为上帝而失眠者的历史学家”。在尼采《善恶的彼岸》启发之下,齐奥朗“探寻眼泪的起源”。他自问是否圣徒“会是眼泪那苦涩之光的源头”。
本书于1937年首次出版于罗马尼亚。“有谁知道?”他在书中第一段写道,“可以肯定的是,泪水是他们的踪迹。泪水并非透过圣徒进入这个世界,但若没有圣徒,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自己是因为渴念失乐园而哭泣。”“一个人是怎样弃绝自己并走上成圣之路的?”这是齐奥朗的疑问,也是《眼泪与圣徒》这部记录的起点。
齐奥朗关注的并非传统圣徒传中因德性而受崇拜的殉道者和英雄,而是以灵性高度著称的神秘主义者,——首先是女性神秘主义者,他们拥有关于上帝的私密知识,导致又一场“绝对在历史中爆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留下了经典之作,如埃克哈特大师,圣加大利纳·锡耶纳,圣女大德兰和圣十架约翰。
《眼泪与圣徒》是齐奥朗“在朝圣路上半途而废的挣扎记录”。在对宗教与信仰反复的拷问下,齐奥朗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放逐。
金翅雀 豆瓣
The Goldfinch
8.0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唐娜·塔特 / Donna Tartt 译者: 李天奇 / 唐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使我们更接近真实与美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由于父亲早已遗弃他们母子,西奥只能寄住在有钱的同学家。陌生的环境令他不知所措,崭新的人际关系令他倍感挫折,但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失去母亲的伤痛。
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唯一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成年后的西奥游走在名人画室和自己工作的古董店之间。他并未与这个世界变得亲近,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处于一个正在逐渐缩小的危险的圆圈中心。
《金翅雀》由美国著名女作家唐娜•塔特耗费十余年时间创作,一部会让你挑灯夜读、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伟大小说。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普利策奖获奖小说
美国文学女神唐娜·塔特万众瞩目的大师级巨作
——————
•唐娜•塔特凭借《金翅雀》入选《时代》“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作者唐娜•塔特与莫迪亚诺、昆德拉等同时位列《费加罗报》年度作家
•安德鲁•卡内基杰出小说奖
•美国书评人奖短名单
•百丽女性小说奖短名单
•希拉里•克林顿推荐书目
•版权售出32个国家或地区
•销量超300万册
•出版三年,仍位居《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
•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畅销书
•《每日野兽》年度20部“好书中的好书”第2名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5部小说第3名
•《卫报》年度6部最佳小说第1名
•《书页》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科克斯评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经济学家》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北美时尚快报》年度图书
•巴诺书店年度最佳小说之一
•《傲骨贤妻》第六季第四集致敬书目
•《饥饿游戏》电影公司取得版权,即将改编成电影或迷你剧!
•斯蒂芬•金,村上春树,希拉里•克林顿,李•佩斯……从作家、政治家到演员,众多名人一致追看
•美国亚马逊有史以来评论数最多的20本书之一
——————
媒体推荐
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有人对小说失去兴趣,这本书会让他再次产生对小说的爱。最后几页表达的思想严肃、宏大、复杂,但作者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
——《卫报》
一部现代史诗,一场旧式朝圣……带枪的狄更斯,嗑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玩古董的托尔斯泰。如果这部小说还不能为塔特赢得主要由男人组成的美国伟大小说俱乐部(约翰•斯坦贝克,哈珀•里,菲利普•罗斯等),那我们应该关闭这个俱乐部,再开个世界伟大小说俱乐部,因为这本书完全配得上这个名头。
——《泰晤士报》
很难说明《金翅雀》对作为读者的我产生了多大影响,以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影响。我一向喜欢“好男孩和妈妈”的故事,所以读到十三岁的西奥用残忍而美丽的文笔讲述他深爱的母亲在爆炸中丧生、他的命运被改变,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场景转换时,我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怪诞、悲伤、虚弱、酗酒、且经常干些小坏事的西奥的模样扎根于我的心里。不过,这本引人入胜的七百多页大书不止讲了悲剧和失去,还是一部关于失踪名画的盘子铺得很大的神秘小说,一部关于友谊、艺术和表象的沉思录。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生活的编年史:有时恢弘,偶尔紧张但总是感人。
——美国亚马逊编辑月度推荐
唐娜•塔特的最新小说英文版有784页,但整本书的叙述有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迷人的急迫感,和作者另一杰作《校园秘史》一样悬疑性十足。
——《出版人周刊》
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大长篇锐利、无畏、引人入胜、迅速,情节如巨蟒盘绕,细节清晰绵密,感情丰沛纠结,焦虑渐渐加深,无穷无尽……深刻检视了幸存的神秘和忧伤,美和沉迷。
——《书单》
一部凶猛的杰作。
——《华盛顿邮报》
耀眼夺目……这部令人着魔的交响乐似的小说汇集了塔特女士所有的叙述才能,读这么一本书会获得巨大的喜悦。
——《纽约时报》
《金翅雀》完全是关于艺术的一本书,我们从读第一页起就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唐娜•塔特:快速的情节,优雅的文笔,仿佛正在纸页间呼吸的人物,引人入胜的完美场景……欢乐与悲伤存在于同一瞬间,整本书会久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名利场》
一部期待已久的优雅沉思录,关涉爱,回忆,和艺术迷人的力量……宏大,自信,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一部杰作,值得我们等这么久。
——《科克斯评论》
这是一部经典,你如果没读过,读吧。你如果已经读过,再读一遍。
——《今日秀》
——————
名人推荐
唐娜•塔特的《金翅雀》读了就停不下来。
——李•佩斯(Lee Pace)
唐娜•塔特女士的书我也喜欢,新作《金翅雀》最好看。和她也聊过不少,是位相当风趣又有魅力的女性。
——村上春树
《金翅雀》是每十年才会出现几部的那种珍品,这部璀璨的文学作品直抵心灵和意识的深处……唐娜•塔特的这部小说太特别了。
——斯蒂芬•金
我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堆我正在读的或者希望能马上读的书,一般我会同时读好几本书。我正在读的是唐娜•塔特的《金翅雀》、玛娅•安琪罗的《妈妈和我和妈妈》和哈兰•科本的《想念你》
——希拉里•克林顿
一部优美的成长小说,一本直抵内心、能引发强烈共鸣的书,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男孩和一幅躲过劫难的名画的故事,人物刻画细致鲜活。
——普利策小说奖授奖词
你该把阅读《金翅雀》作为家庭作业。
——戴恩•德哈恩(Dane DeHaan)
去年每个人都在谈论这本书,现在你也可以读了。
——弗洛伦斯•韦尔奇(Florence Welch)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金翅雀》,非常喜欢。唐娜•塔特创造的人物非常丰富,情节也很吸引人。
——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
你读过《金翅雀》吗?那本书写得太美了,完全是关于艺术和生活的。
——《傲骨贤妻》第6季第4集
我真嫉妒那些比我早读到这本书的读者,因为他们比我早享受到西奥这个人物和他的奇妙旅程。
——萨拉•杰西卡•帕克
人子耶稣 豆瓣
Jesus, the son of man
作者: [黎巴嫩] 纪伯伦 译者: 薛庆国 2011 - 10
《人子耶稣》内容简介:在一个春日里,耶稣站在耶路撒冷的街市上,向群众宣讲天国。他指责文士和法利赛人,古代犹太教一个派别的成员,《圣经》中称他们为言行不一的伪善者。在向往天国的人们道路上设立圈套,挖掘陷阱:他对他们加以痛斥。人群里有一帮人是为文士和法利赛人辩护的,他们寻思着加害耶稣和我们。
我是怎样拍电影的 豆瓣
映画をつくる
8.0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山田洋次 译者: 蒋晓松 / 张海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3
《幸福的黄手帕》《黄昏的清兵卫》导演山田洋次经典著作全新修订版
山田洋次——
成长于中国东北,从卖鱼小贩到国民大导,创作超过一百部卖座影片;
艺术与商业共赢的常青树,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日本导演;
分享从影六十载的编剧、导演秘密,心路历程及艺术观念全公开;
细数片场趣事与生活感悟,带你感受“含泪的笑容”与“幸福的泪水”。
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在本书中将其几十年从影经历娓娓道来。其中既有编剧、导演的方法技巧,又有充满人性温度的生活细节。如同他的电影风格,山田洋次以平和而温暖的行文,介绍了自己从影的动机和愿望;论述了素材与剧本的关系;并以《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为例,分享现场执导的体会,探讨导演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读者不仅能从中管窥山田洋次是怎样拍电影的,也会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
2016年11月9日 想读
草木缘情 豆瓣
作者: 潘富俊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 豆瓣
ローマ人の物語
8.7 (9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徐越 /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3 - 11
1、内容简介
《罗马人的故事》(15册套装),完美收官。最值得收藏的罗马史经典。在这平庸年代,人人渴望英雄,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决然出走日本,远赴罗马,寻找英雄。定居罗马三十多年,十五年写就15册巨著《罗马人的故事》,还原一个意大利半岛的小国成为世界帝国,持续1300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读懂了罗马,才能读懂过去的欧洲和今天的世界。
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
------------------------------------------------
2、盐野七生和《罗马人的故事》获奖记录
·1970年获第24届“每日出版文化奖”(文学·艺术)
·1981年获“SUNTORY文艺奖”(思想·历史)
·1982年获第30届“菊池宽奖”
·1988年获第27届“女性文学奖”
·1993年获第6届“新潮文艺奖”
·1999年获第2届“司马辽太郎奖”
·2001年获土木学会“出版文化奖”
·2006年获第41届“书店新风奖”
·2000年盐野七生获颁意大利“国家勋章”
·2001年盐野七生被日本文部省评为“文化功勋人物”
·2005年盐野七生获日本“紫绶勋章”
日本狂销1090万册,韩国狂销250万册
----------------------------------------------------
3、读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的理由
A.对于以超级大国为发展目标的当代中国,在欧洲历史上可作为借鉴的,唯有古罗马帝国。
B.古罗马人智力不及希腊人,体力不及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技术不及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及迦太基人,但为什么能够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一个庞大的罗马帝国。
C.古罗马被视为人类史上最早的大型跨国企业,有见识的企业领袖和经营者必读罗马史。
D.罗马史被广泛应用在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中,领导者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读罗马史。
E.古罗马帝国的国家与民族、中央与地方、自由与法制、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每一项都与现代中国息息相关。
F.盐野七生,被誉为最受男人欢迎的女作家,有着女性罕有的理性概括能力,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作者定居罗马30多年,有着不同于以往西方作家的第一手资料和东方视角。
-------------------------------------------------------------
4、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煌煌15 册的巨著,作者盐野七生写了15 年,我曾整整读了一年。读后,逢人就推荐。
过去我也读过罗马史,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这类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盐野七生不同,她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这其间涉及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方方面面,视野极广,见人所未见。正如她自己所说:“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罗马帝国宛如一个强大的跨国企业,《罗马法》就好比这个企业的内部规章。这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思维惯性、话语系统、人力资源储备,甚至还有自己的保安系统。制度、人才、资源配置等等,都是罗马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书会被国外一些研究者拿来当作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的现成教材。结局意味着过去的历史的终结,也意味着过去管治方式与现实的不匹配,转型则是一个新的开始。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读《罗马人的故事》,我觉得第一它没有意识形态性,这个真的很好。按照当时的感觉来写历史很好。第二,它的文笔是故事和评论、评价结合,所有的年代、人物都是经过论证考察,因此不具备虚构性,但是又具备可读性,这个非常好。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古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跟中华帝国对比,有很多相似之处,罗马的文化、体制传承下来,文化遗迹也出来。但是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一脉相承,连文化的内涵都没怎么改,帝国的结构都没怎么改。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我如饥似渴地读完。掩卷长思,深深敬佩。一位日本女人这样如痴如狂地写古罗马,发掘2000 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她的细腻描写让你身临其境,她的逻辑铺陈促你遐思当下因缘。我读过许多不同作者的罗马史,只有盐野七生女士真正带我走进历史。这是一本历史,也是一本游记,还是一本政论,更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
阅读盐野的罗马史与罗马人,时空穿越两千年,体验着人类文明中顽强生长并趋同的精神动力,尽管语言、宗教、习俗、体质和自然环境有千差万别,但内在的思辨、伦理、行为、愿景和组织制度却可以彼此熟悉和理解的。现代人往往以仍然蓬勃发展的中华文明与曾经衰落的罗马文明进行比照,发掘出许多文明之谜和文化冲突的理念。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有关古罗马的书汗牛充栋,我也看过一些,但总觉得对古罗马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读完这套书,古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胡适先生在评论好友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时说:“史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这样综合的,有断制的叙述,可以见作者的见解与天才。盐野女士的《罗马人的故事》,完全符合这一标准。盐野七生不仅在介绍罗马史,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评论与分析,既综合了其他学者的见解,又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经济学家 梁小民
《罗马人的故事》既是历史,又是政治,还有人性。我们终于有了一部不但有价值和深度,而且有趣好看的罗马史。
盐野七生耗时15年,写下了这本恢宏巨著。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宽容,找到了法治,找到了共和精神,找到了人性中那些最卓越向上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也许可以籍借此书来思考一个强盛大国真正的生命力源泉何在。
——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刘瑜
盐野七生女士写的是罗马人的故事,她的描述你读起来很轻松,但是你要看她后面的参考文献,就知道她认真的参考了很多学者的作品,甚至在我们这些学习过罗马史、罗马法的人看来,有些很难懂的作品,她都钻研过。
打通学术作品的障碍,普及罗马法中自由与平等的真意是《罗马人的故事》的一大意义。
——中国罗马法研究专家 费安玲
我读这本书主要是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就是了解西方。我们读古罗马可以研究,可以了解现代的西方,比如西方法制精神怎么来的,我们从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些答案。这是第一个收获。第二个收获,因为我们是研究管理的,所以我们从这本书里可以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领袖,比如你要学习魅力性的领导人就读恺撒,要是学制度建设者就读奥古斯都。我们也可以学到组织,比如罗马军团的组织,比如人才的培养。比如组织的变革,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它确实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著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张建君
《罗马人的故事》是一部很好的历史读物,介于学术著作和历史小说之间,正是我一再期待的“公共知识产品”。我一口气读完第一部,很佩服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叙事。其中特点难以尽述,作者的朴实、亲切随处可见。重要的是,作者不是做高头讲章,不是写政治经济教科书,而只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罗马的发家和繁荣。她对罗马的解读涉及面极广,如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等。让人读来一点儿也不枯燥。
——青年学者 余世存
盐野七生年轻时就心仪罗马,为此到罗马定居,一住半生,写了很多关于罗马的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这套《罗马人的故事》。 15册书写了15 年,字里行间其中倾注了她对古罗马风物的无限向往,其行文流畅,叙事简洁明快,令人读来手不释卷。 而除此之外,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罗马,对国家、公民、宗教、权力等概念进行解读,试图古为今用,寻求一国家之强盛,一种族之崛起的普适性原理。其本人慨然而讲,不掩其非凡志气:“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财经作家 学者 吴晓波
我一直在看《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中信出版社给这套书写的宣传语叫“古罗马——今天中国最需要读懂的国家”,为什么最需要读懂?因为你真正读懂罗马,才能读懂今天的欧洲和世界,因为今天的欧洲和世界很多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思想的设计,是按照他们时代的思维进行设计。但是同时你会想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可能更多的要在这方面有一个相互的理解,西方人要更知道中国是靠文化进行统治,哪怕它变成一种意识形态,但是西方更多的要靠制度进行统治,当然这不是中世纪的时候,中世纪基督教也做了一些改良,主要还是靠政治制度进行统治。
——原央视主持人 行知探索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曲向东
国家兴盛的关键是对败者的“宽容”。支持罗马繁荣最重要的是国家意志、国家建设、帝王能力和公民。
——日本媒体评论
历史的假设,是应对变化的最好指导。
——日本钢铁集团总裁 三村明夫与盐野七生对谈
历史是最好的教训,也是最好的娱乐。
——盐野七生
2016年11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