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尔凯姆异世界同位体 - 标记
书籍与文明 豆瓣
作者: 刘松矗 / 武玉红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 - 2
一部英国“知识社会”进化小史
跨越百年重温维多利亚风尚
感知书籍与文明的互塑共生
《牛津英语词典》贡献最大者竟是一位精神病患者?
维多利亚“家庭天使”如何摆脱男权社会的身份桎梏?
英国三次议会改革与宪政史的学术出版有何历史关系?
以旅行著称的“维多利亚风尚”如何带动大 众旅游出版?
独特视角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
大众如何选择读物带动出版发展
作家如何生产知识引导社会阅读
学者如何构建学科创立学派理论
商人如何出版书籍传播思想文明
自1837年始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有史以来国家实力最为鼎盛、社会最为稳定的时代,历史学家将维多利亚时代称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书籍与文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人文景观》是一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知识社会”进化小史,将带领读者跨越百年重温维多利亚风尚,感知书籍与文明的互塑共生。
本书回顾了维多利时代的“知识生产”光景:构建专业化的知识学科、为国民大众出版知识与探寻知识生产的价值隐喻,详细探讨的历史个案——威廉·斯塔布斯与《英国宪政史》、约翰·默里与大众旅游指南书、钱伯斯兄弟与《钱伯斯百科全书》、“疯子”迈纳医生与《牛津英语词典》、“家庭天使”与女性阅读,反映了该时代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侧影,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印证了英国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对“知识”的重新塑造,映照出19世纪英国这一“知识社会”的理念光谱,并表现出英国“知识制造工业”现代化流变的不同样态。全书围绕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众阅读、书籍出版、学科建立、学派发展等重要事件而展开,梳理了大众、作家、学者和出版商之间的互动共存关系,展现了当时英国崇尚科学与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
◎本书获得四川大学“全国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出版
2023年1月18日 想读
维柯 豆瓣
G. B. Vico: The Making of an Anti-Modern
作者: [美]马克•里拉 译者: 张小勇 新星出版社 2008 - 5
内容简介
意大利学者焦万尼•巴蒂斯达•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第一位历史哲学家,但这一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以他1744年的晦涩难解的代表作《新科学》为依据的。马克•里拉在这部新的研究中提出,维柯是最惹人争议的反现代思想家之一,从而让他的形象更为复杂。
马克•里拉结合维柯被人忽视的形而上学和法学著作来考虑,揭示了这位哲学家对现代观点强烈的保留态度,并说明了他的历史哲学是如何恰恰从这些怀疑中产生的。而在维柯的尚未有英译本的自然法论著《普遍法权》(1720—1722)中,维柯就完全是以一位政治思想家和神学思想家的面貌出现的,他拥护理想化的罗马的权威传统,反对现代生活中普遍腐化的怀疑主义。维柯明确把这种怀疑主义归咎于现代哲学的创建者们,特别是笛卡儿。由于被纳入他对怀疑主义的批判背景中,维柯的历史“新科学”就呈现在全新的视角中了。虽然它在形式上是现代的,但仍能在此看到它的本来面目:对神的权威的一种悲观辩护,借以反对体现着现代特征的自由与理性。
本书首次对维柯进行真正全面的评介,并在评介中,把维柯对权威、政治和民政宗教的关注与他的历史理论结合了起来。同样,对于与我们时代的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的反现代传统的后续发展,他也提出了一些争论性问题。本书是纠正对维柯的“通常”解读的一剂良药,也将改变我们对维柯的研究。
评论
里拉用维柯的方法来研究《新科学》,他的目的是要给维柯思想的诞生一个清晰的描述……他已经给我们贡献了第一本真正“历史的”维柯评介。他的成就还不止这些。他还给出了维柯关于权威、政治和民政宗教的理论的一切要素各自的正确关系。《新科学》的一切更“科学的”方面都按照各自正确的思想背景在本书中得以展现。
——哈里斯(H.S. Harris),约克大学
作者令人信服地把维柯描述为既是保守分子,同时又是革命分子。说维柯是保守分子,是因为他强烈关切为传统的宗教概念、哲学概念和法学概念辩护,反对新的现代哲学概念;说他是革命分子,是因为就在他为这些传统概念辩护的行动当中,他又改造了这些概念……本书恢复了维柯贯穿始终的神学关切的核心地位,从而扩大了我们对《新科学》的认识。
——凯特•贝克尔(Keith Baker),斯坦福大学
2023年1月18日 想读
日本历史上的东与西 豆瓣 Goodreads
東と西の語る日本の歴史
作者: [日]网野善彦 译者: 褚以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 12
《日本历史上的东与西》是网野善彦早期的代表作,其中已然展现出“网野史学”的明显特征。网野在这本书中采用地域历史的研究视角,依据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学科理论,考察了历史上生活在日本列岛东西部的人们在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影响。他不仅谈论了东马西船、骑射型武者和海贼武者、东将门西纯友、源氏和平氏等有趣的历史话题,而且对于东西部地域的社会结构、政治力学关系、东国文化与西国文化等重要概念进行了富有启发的论述,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了“日本人论”和“日本史论”。
2023年1月18日 想读
科学究竟是什么 豆瓣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作者: A.F.查尔默斯 译者: 鲁旭东 商务印书馆 2007 - 11
《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版)》是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提起查尔默斯,相信许多读者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这部著作第一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国出版,是当时国内最早全面而系统地介绍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对科学哲学在学术复兴后的中国的传播、对我国科学哲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开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有不少人正是读着《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版)》走人科学哲学的殿堂的。
《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版)》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部优秀的科学哲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
2023年1月18日 想读
我们如何思考 豆瓣
Think: 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作者: [英]西蒙·布莱克本 译者: 徐向东
英语世界ZUI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写给普通人的哲学入门书
*
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知名大学推荐给本科生的阅读书目
*
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大力推荐!
*
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哲学入门书。
———休·普莱斯(澳大利亚哲学家)
***
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自哲学诞生以来困扰许多思想家(如笛卡尔、休谟、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我、心灵、自由意志、上帝、命运、善良和正义等。通过简练的叙述、逻辑严密的论证,西蒙向读者揭示了思想家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历程,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本书自1999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后,畅销多年。它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哲学知识和思考方法,也向读者描绘了哲学的本质及其魅力。
2023年1月18日 想读
对诗歌的反叛 豆瓣
9.8 (9 个评分) 作者: 安托南·阿尔托 译者: 尉光吉 / 王振 2022 - 7
《对诗歌的反叛:安托南·阿尔托文集》是国内首部关于法国作家安托南·阿尔托的文集。该文集以法文版的阿尔托作品全集作为基础,同时参照了法国阿尔托专家格罗斯芒和美国知名作家桑塔格编选的作品集,精选了阿尔托一生创作的代表作品,包括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写下的诗歌、散文、评论、剧本、宣言、书信和手记,并配有各时期作品的详尽说明。近千页的内容充满了阿尔托间不容发的意志。他的思想如同闪电暴雨,在暗昧的世界裂解出最痛苦的幽灵。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布勒东曾说“每当我被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所召唤,那都是安托南·阿尔托——这个绝妙无比而又阴郁不堪的人——是他将其强加于我的。”本书是他生命记忆的托钵,阿尔托的独一无二已经不需要向世界去证明。
2023年1月17日 想读
英国病人 豆瓣 Goodreads
The English Patient
8.7 (18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丁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布克奖得主迈克尔・翁达杰 Michael Ondaatje
布克文学奖创立50年来最佳小说 唯一斩获金布克奖的作品
奥斯卡9项大奖代表作 the Golden Man Booker Prize
从这一刻起,我和你的灵魂,找到便找到,找不到便是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一本关于绿洲的小说,关于人们如何为了国家彼此背叛,如何陷入爱河,如何和宿敌握手言和
*****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代表作,一九九二年获得英国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由之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夺得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奖。
迈克尔•翁达杰用抒情又准确的笔触,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里,四个伤心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置身于战争的阴影中,舔舐自己的伤痛记忆,小心翼翼走向彼此,却终将天各一方。
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孩子、身心俱疲的汉娜,固执地照顾着自己最后一个病人,她对别墅里的三个男人抱有一种圣母般的同情。卡拉瓦乔,因偷窃技能成为战争英雄,也因此失去了双手的拇指,他只能通过吗啡来重新想象自己的身份,同时对英国病人身上的巨大秘密穷追不舍。印度士兵基普,聪明、机警,战争期间他凭借自身过人的拆弹技术效忠自己的宗主国,战争结束后,他却受够了欧洲,回到了从未被尊重过的亚洲,成为一名医生。而全身被烧焦的英国病人,终日躺在病床上,流连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他一生的探险终结于一桩丑闻和情杀,而那个失落的绿洲,那个女人,会永远成为他自己的地图。
*****
翁达杰的小说主题是那些因为理想、背叛和荣誉等复杂概念而痛苦不堪的激情。小说本身就如史诗一般。
——《爱尔兰时报》
很少一本小说像《英国病人》这样,它就像是渗进你的皮肤里,不断地让你去重读。《英国病人》在外部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个体私密的情绪风暴之间 ,不着痕迹地切换。
——布克奖评委会 颁奖词
翁达杰笔下的那栋别墅的气息一直会萦绕在我们心间,诱惑我们一遍遍重读,只为感受身处其间的那份纯粹的快乐。
——《华尔街日报》
2023年1月16日 想读
数字人文导读 豆瓣
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 A READER
作者: (英国)梅丽莎•特拉斯 (Melissa Terras) / (爱尔兰)朱莉安•奈恩 (Julianne Nyhan) 译者: 陈静 / 王晓光 2022 - 10
数字人文的定义一直是该领域中最中心、最热议的主题之一。本书选取全球颇具影响力的数字人文学者关于此议题的代表性文章,从多角度对数字人文是什么、如何做、谁是数字人文学者以及数字人文是否为学科等众多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业界学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数字人文学习及研究参考。
本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多业界学者的好评,近百所开设数字人文中心或建设教学的高校,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维多利亚大学等大学的数字人文课程多将该书作为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研究员推荐的必读专业书目,在国际数字人文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数字人文在中国方兴未艾,我们真心希望这本书的译作能如其在欧美所引发的反馈一样获得国内众位学者和学生们的关注与喜爱。
2023年1月16日 想读
在流放地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李文俊 等 东方出版中心 2008 - 4
本书辑录了福克纳、毛姆、劳伦斯、乔伊斯、卡夫卡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它们是20世纪初欧美现代文学确立期的标志。 在这部选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20世纪的小说家们对故事的处理已经采取了更为复杂的方式,对人的心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别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人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恐惧本能、心理创伤和性欲等,构成了20世纪新小说最多见的笔触。
2023年1月16日 想读
反启蒙 豆瓣
Les anti-Lumières. Une tradition du XVIIIe siècle à la guerre froide
作者: [法]泽夫·斯汤奈尔 译者: 张引弘 / 甘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5
和启蒙运动一样,反启蒙也是一场政治活动。18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柏克与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确立了反启蒙理论框架。作为第一代反启蒙思想家,他们目睹了1789年世界的倾覆。卡莱尔、泰纳、勒南代表了瓦解启蒙思想的第二次浪潮,面对19世纪政治生活民主化,这一浪潮持续高涨。他们的著作从各个方面呈现了对法国衰落的思考。在19、20世纪之交,反启蒙的第三次浪潮升起,代表人物有莫拉斯、斯宾格勒、梅尼克、巴雷斯、索雷尔等人。20世纪50年代伯林登上学术舞台以后,反启蒙的辩论发生了新的飞跃。
《反启蒙:从18世纪到冷战》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200多年间反启蒙的历史。作者认为:现代性存在着两面,一面是为人熟知的“洛克—康德式”的现代性,但同时,在18世纪到当代,现代性的另一个侧面得以显现,这就是反启蒙的传统。反启蒙思想并非一种反动的思想,而是属于现代思想之列。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作者从不同侧面讨论了从柏克、赫尔德到卡莱尔、梅尼克、勒南、索雷尔、莫拉斯等人的观点,以及反启蒙思想在这些思想家之间的流变,阐述并再现了反启蒙思想家们所有矛盾之外的共同思想基础。
2023年1月15日 想读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Goodreads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9.1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He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22 - 8
【编辑推荐】
◆豆瓣9.1高分科幻,豆瓣图书Top 250总榜No. 47,豆瓣科幻小说榜Top10,6.6万人评分,10万人想读。Goodreads 4.2分,57万人评价。
《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盛赞:“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
◆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的科幻经典,感动全球读者的人性关怀杰作。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30多种语言译本,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多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1968年,首次电影改编《查理》,主角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1988年,日本摇滚音乐家、歌手冰室京介发行同名音乐专辑;
2000年,第二次电影改编,由《全金属外壳》《鸟人》主演马修·莫迪恩饰演查理;
2015年,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春季开播;
2019年,“一台好戏”改编的中文音乐剧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
◆初版发行55周年全新设计纪念版,知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设计,重新诠释经典科幻的当代感。
【媒体推荐】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引人入胜,高度原创。将长久被人不断阅读。——《图书馆期刊》
文学经典。独一无二的故事题材与文学成就。——《皮奥瑞亚星报》
栩栩如生、充满悬疑又动人的故事。——《纽约时报》
题材尖锐。非常具有原创性。——《出版家周刊》
一部使用具有说服力的假说来探讨情感与道德议题的科幻小说写作范本。——《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23年1月14日 想读
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豆瓣
Histoire des idées politiques dans l’Antiquité et au Moyen Age
作者: [法]菲利普·内莫 译者: 张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当我们谈及政治,总容易落入历史的碎片化陷阱,并深陷观念与现实的纠葛之中。内莫的思想史著作,呈现了观念生长的历史土壤,将政治思想的源头追溯到三股脉络:古希腊的民主与城邦思想、古罗马的法律与帝国理想,以及中世纪的教会与福音思想;通过对思想家及其作品的细微讲解,为我们理解现时代的超级大国政治提供了框架性的知识背景。
编辑荐语:
◎政治学博导刘擎教授鼎力推荐。
◎政治思想基础读本,兼具可读性与逻辑性;专业读者案头读物,兼顾历史、伦理、哲学视野。
◎本书自1998年出版后,与《现当代政治思想史》合为“政治观念史教程”,成为法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经典教学用书。
正是政治生活为理论家提供了思考的对象,并促使他们介入思想论辩之中。
——菲利普·内莫
内莫的著作尤其适合普通读者和学生,在不失学术严谨的同时,循循善诱,向读者介绍了现代政治思想的西方渊源。
——《文学沙龙》(Le Salon Littéraire)
------------------------------------------------------------------------
2023年1月13日 想读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葛兰言(Marcel Granet) 译者: 赵丙祥 / 张宏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1
目录
总序
译序
导论
一 《诗经》中的情歌
如何新闻记者古代经典
田园主题
乡村爱情
山川歌谣
二 古代的节庆
地方节庆
事实与阐释
季节的节律
圣地
竞赛
结论
附录一 关于《行露》一诗的注释
附录二 关于《蝃*》的注释
附录三 民族学注释
2023年1月12日 想读
异识 豆瓣
Le Différend
作者: [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 周慧 拜德雅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3
★★ 利奥塔重磅力作首度中译 ★★
★★ 以后现代的“异识”抵御宏大叙事的“共识” ★★
★★ 新颖的写作方式和风格,领略后现代思潮的深度和魅力 ★★
-编辑推荐-
德国人是否用过毒气室来杀害犹太人?
——若要回答“是”,那就得有活生生的证人,证明自己死于毒气室。然而,若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人,那毒气室就纯属虚构吗?
★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重磅力作
——从批判上述诡辩出发,展开对语言、权力和人性的思考;提出“异识”概念,质疑最终将导向宏大叙事的“共识”,极具鲜明的后现代人文主义色彩。
★ 欧陆传统与分析潮流的实验性结合
——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融入康德式的历史理性批判中;融合西方哲学史上诸多重要思想家的学说或关键概念,通过创造性转换,重新激活经典思想。
★ 完整呈现后现代派的伦理政治纵深
——这本颇具零度写作风格的作品,有力回击了以“事实”“真理”之名来重塑历史的修正主义,强调了生存的独特性和个体叙事的尊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利奥塔历时九年(1974—1983)完成的他自认为极具复杂性和哲学性的文本。在这个时期,利奥塔同时写作了《后现代状况》和《正义游戏》,本书延续和发展了这两个早一点的文本中对语言游戏的讨论,产生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短语哲学,并且比它们更为深入地思考了当代知识、伦理、艺术和政治的问题。
本书涉猎广泛,包含了对大屠杀、现代性、伦理、历史和政治的分析,所有这些主题都与他的异识观点联系在一起。他强调了某些组成短语的方式被主流的话语类型禁声或排挤。本书为利奥塔后期的作品提供了理论根基,在人文学科中具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任何严肃对待利奥塔作品的批评家无法绕过的一个中心文本。
-媒体推荐-
通过《异识》,利奥塔为我们提供了他所谓的“哲学书”。……他独自承担自己的风险,大胆地开始了一项巨大的事业:使哲学与我们的时代同步。
——《世界报》
利奥塔的这本书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认识:作为一个哲学作品的构建阶段;作为对一个当代问题的认识;作为描述当今知识状况的尝试。在现实中,这三个方面显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利奥塔的思想一直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希望把自己介入他和他的读者所处的环境中。
——《文学半月谈》
2023年1月9日 想读
纪念 豆瓣
Zaknor:Jewish History and Jewish Memory
作者: [美] 约瑟夫·哈伊姆·耶路沙米 译者: 黄薇 2022 - 2
--------------------专家媒体赞誉
1950年代以来犹太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纽约客》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讨论了古老的犹太戒律和传统记忆,与相对较新的犹太人对历史的兴趣之间的千年张力。
——《美国历史评论》
本书对犹太人的集体历史记忆进行了出色的、基础性的新评价。它以一种优美的风格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戈尔森·D.·科恩
----------------------编辑推荐
1. 记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2. 荣获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3. 清晰解释犹太记忆与历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 哈罗德·布鲁姆导读
-----------------------内容简介
为什么讲述实际发生事件的历史没有在犹太教中发挥作用?
为什么历史学家从来不是犹太人集体记忆的第一个保存者?
本书是研究集体记忆问题的史学名著,曾荣获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全书对犹太记忆和犹太历史的编纂做了从古至今的全景式考察,系统地概括论述了犹太民族参与过去的方式。作者对历史与记忆做出重要的区分。他认为,如果说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那么犹太人就是西方“记忆之父”。犹太人是一个记忆的民族,而不是历史的民族。犹太民族有圣经、口传训言、口传律法,但几乎没有史书。
本书写给所有对历史、民族、集体记忆之间的模糊关系感到好奇的人——无论是不是犹太人。在现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地位不一定是理所当然的,记忆也自有其通路。
2023年1月9日 想读
语言的第七功能 豆瓣
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
7.9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洛朗·比内 译者: 时利和 / 黄雅琴 海天出版社 2017 - 1
1980年2月25日,罗兰•巴特与密特朗总统用完午餐,刚走到大街,一辆卡车迎面而来,把他撞倒在地。光天化日之下,一场暗杀如是发生。
巴特身上有一份罗曼•雅各布森未公开的文件《语言的第七功能》。据说只要掌握了这种功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语言来控制和战胜他人。
警长巴雅尔请来了年轻的语言学家西蒙参与调查。正在进行总统竞选的吉斯卡尔给他们的任务是找到这种第七功能。这意味着要质疑知识界的一批精英:福柯、德勒兹、阿尔都塞……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神秘强大的罗格斯俱乐部浮出了水面,他们在博洛尼亚见到了翁贝托•埃科,在美国校园中遇到了正在经历生死对决的德里达与塞尔……
渐渐地,西蒙身上表现福尔摩斯和007的特质,而巴亚尔警长则对法国哲学、文学和社会学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他们也开始感到困扰:或许自己并非真实地存在,而只是小说中的角色?
2023年1月9日 想读 这个简介笑死了
启蒙运动的生意 豆瓣
作者: [美]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顾杭 / 叶桐 商务印书馆 2023 - 1
☆一部关于启蒙运动的独具特色的研究,一部为书而写的妙趣横生的传记
【编辑推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抽象的。《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一书则把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还原成一幅鲜活生动的画卷。围绕《百科全书》的组稿、撰稿、编辑、印制、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争斗,在欧洲大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民众,几乎都被裹挟进《百科全书》的出版过程中,从而也被裹挟进思想启蒙的洪流之中。其中作为重要角色的出版商,都未曾以传播启蒙运动为己任,但他们在《百科全书》出版上的激烈竞争,却推动着启蒙运动在欧洲的传播。可以说,启蒙时代成就了《百科全书》的出版,而《百科全书》也造就并推动了启蒙时代。本书不仅对于启蒙运动的研究者颇有启发,对于今天的出版从业者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欧洲文化史家罗伯特•达恩顿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纳沙泰尔公司的数万份档案材料为基础,详细研究论述了18世纪后半期历版《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密切关联,细致勾勒出《百科全书》的“生平”,囊括了造书、传播、盗版等方方面面,展示出启蒙运动的撰稿人、出版商、印刷商、印刷工人以及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出作为一场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运动,何以成为了一门生意。
2023年1月9日 想读
什么是社会学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赵鼎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 5
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间序列叙事是人类在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时所采用的两类最为基本的叙事形式。如果说历史学是一门以事件/时间序列叙事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学则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历史学和社会学也就构成了社会科学中的两个最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或者说它们是其它专题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比如法学、商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工作、宗教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应该包括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母学科。
2023年1月8日 想读
时间不存在 豆瓣
7.1 (21 个评分) 作者: 韩松 / [美] 刘宇昆 译者: 李鸣弦 / 王亦男 作家出版社 2018 - 8
————编辑推荐————
★科幻领域顶尖影响力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精心策划
★22位作者共获得10次雨果奖、7次星云奖、4次轨迹奖、2次世界奇幻奖,横扫世界所有顶级幻想小说大奖。
★精心设计,给您带来超美阅读体验
★故事、漫画、插画、评论、访谈全面呈现
★信息量爆表, 物超所值
————媒体推荐————
●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却塑造了我们,驱赶着我们,无法回头地从存在走向不存在。——保罗•金凯(英国科幻评论家,曾长期担任阿瑟•克拉克奖评委会主席)
●《途中小憩》让马森一跃成为科幻舞台的明星,这篇杰作深入而微妙地影响了当时的“新浪潮”作者。——卫报
●西尔弗伯格的《时海捞针》即将被米拉麦克斯影业搬上荧幕,制作者是《为奴十二年》的编剧约翰•雷德利。——SYFY频道
●刘宇昆的《七个生日》用一场家庭情感冲突,带我们在浩瀚的时间中审视气候变化问题。——芝加哥论坛报
————作者寄语————
■罗伯特•索耶(加拿大科幻作家,曾获雨果奖、星云奖、坎贝尔纪念奖及加拿大极光奖)
未来总是比过去好——这并不是幻觉!
■克里斯多夫•普利斯特(曾获阿瑟•克拉克奖,《致命魔术》获星云奖最佳剧本奖提名以及世界奇幻奖)
幻想的世界让人激动又满足,更是一场欢乐之旅。最美妙的作品应该一半是思考,一半是乐趣。
■伊恩•沃森(英国科幻作家,曾获得多次雨果奖和星云奖提名,参与电影《人工智能》的剧本创作)
75年的人生之旅中,我的作品第一次以中文出版,多么奇妙的时刻啊!
■詹姆斯•冈恩(美国科幻作家、研究者,获“达蒙•奈特纪念大师”称号,入选科幻奇幻名人堂)
长期以来我观察着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幻热潮,这种热情来自科幻对未来的笃信,是我们探索可能性的时间机器。
■韩松(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中国顶级科幻作者之一,多次在海内外获得大奖)
从未来来的故事,连接未来的天梯
2023年1月8日 想读
施特劳斯的真相 豆瓣
The Truth about Leo Straus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作者: [美]凯瑟琳·扎科特 / [美]迈克尔·扎科特 译者: 宋菲菲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3 - 9
列奥·施特劳斯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也最神秘的哲学家之一。他被视为新保守主义的思想鼻祖,具有塑形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强大力量。真相果真如此?
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施特劳斯追随尼采、海德格尔和卡尔·施米特的足迹而属灵活变通的保守派。本书作者凯瑟琳·扎科特与迈克尔·扎科特对此 提出质疑,他们主张施特劳斯的标志性思想乃“返回古典”,这是由于施特劳斯相信,现代思想与相随而来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暗中破坏了政治健全,甚至影响了真正的哲学的可能性。他们由此推断,施特劳斯是自由主义民主清醒的捍卫者:他既认识到自由主义民主的优势,也意识到它的劣势。
本书亦考查了施特劳斯众多学生及追随者们形色各异的作品,揭示他们分裂为对立阵营的起因——源于施特劳斯本人思想内部的紧张关系。对于希望更充分理解这位谜样的哲学家与其极具争议的思想遗产的读者而言,本书是一部必读之作。
《施特劳斯的真相》写得不偏不倚且极具洞察力。它破除了种种神话(无论由施特劳斯的朋友还是敌人散播的),并且有力地追踪了那些美国思想家彼此冲突的抉择,尽管他们都受惠于施特劳斯。
—— William A. Galston,布鲁金斯学会
在我们看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巨大力量、原创性、哲学深度和重要意义的思想家。我们想将他从误解中释放出来,以便那些善于深思的阅读者——在此我们强调是“阅读者”——能以对其思想本身恰当的方式来思考施特劳斯颇受争议和非正统的思想。
——凯瑟琳·扎科特、迈克尔·扎科特
凯瑟琳·扎科特和迈克尔·扎科特在思想方面出了很大一份力。他们着手于现代最为人蓄意误解、最遭致不公正诽谤的哲人中的一位,平心静气地对其进行分析并透彻推敲。关于列奥·施特劳斯——他的工作、据称邪恶的政治影响——的言论大多都产自于被误导的政治敌意,对此,扎科特夫妇以泰然自若的姿态拨乱反正。《施特劳斯的真相》,对任何想知道施特劳斯这位难以捉摸的重要思想家思想成就真实情况的读者而言,都有必要一读。
——Roger Kimball,《新批评》 编辑和发行人,Encounter books的发行人
2023年1月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