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生活 - 标记
革命之路 豆瓣
Revolutionary Road
9.1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耶茨 译者: 侯小翊 重庆出版社 2009 - 4
《革命之路》系美国被忽视的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往巴黎寻找激情与梦想。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但别人并不以为然。恰在此时,他得到难得的晋升机会,爱波也再次怀孕。
大好前途当前,弗兰克背叛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并设法要妻子留下。但他的计划被戳穿,爱波与其大吵一番后,决定流产,意外发生了……深受打击的弗兰克搬到城里,但新的住户源源不断地来到革命山庄,那里的生活依然继续……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影版至今没看,还是萨姆门德斯呢。
遗忘通论 豆瓣 谷歌图书
Teoria Geral do Esquecimento
8.6 (79 个评分) 作者: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译者: 王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 《遗忘通论》获得2017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2019年安哥拉国家文化艺术奖,入围2016年布克国际奖决选名单;
☆ 阿瓜卢萨是当代安哥拉乃至整个葡语世界的代表作家,也是近年来竞逐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遗忘通论》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出版,全球文学爱好者必读;
☆ 《遗忘通论》是一个女人将自己“隔离”28年的故事,一部现代城市中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段国家内战与身份建构的多舛命运;
☆ 尽管《遗忘通论》展示了饥饿、酷刑和杀戮,它的基调与核心仍旧是爱,所有读者都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
☆ 阿瓜卢萨在《遗忘通论》中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技巧,笔触既残酷又温暖,既厚重又轻盈。
————————————————————————
有些人练习遗忘,有些人害怕被遗忘,
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别人永远忘不了他。
内战开始后,一个女人出于恐惧,将自己关在家里28年,
枪声、旗帜、街上的人群,她试图遗忘一切汹涌的怪物;
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佣兵说,遗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
而血债累累的秘密警察因为自己被遗忘感到幸福……
一张记忆的蛛网,一段动荡的历史,
他们的命运在此交错,也将在梦里重新开始。
—————————————————————————
尽管《遗忘通论》展示了饥饿、酷刑和杀戮,它的基调与核心仍旧是爱……所有的读者都能在这个安哥拉的故事中找到共鸣。在阿瓜卢萨的蜂巢中,没有一个生命是孤立的,他也让读者相信,我们与这个世界紧紧相连。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一段长达二十八年的“自我隔离”。一部城市中的“鲁滨孙漂流记”。一个国家多舛的建立与认同。阿瓜卢萨以绝妙的文笔与杰出的叙事技巧,带领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唤醒已被我们遗忘的理想,与理想背后的黑白底色。
——闵雪飞
如同葡萄牙作家佩索阿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阿瓜卢萨技巧高超,他的虚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他是掌握多种体裁的大师,在侦探小说、田园牧歌和内心独白中转换自如,他向他笔下的人物倾注了饱满的热情,每个形象都生动地嵌入读者心中,呼唤着读者的同情与理解。
——美国《星报》
阿瓜卢萨无疑是讲故事的大师……他高超的叙事技巧,令笔下人物唤起了悲喜交集、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美国《华盛顿独立书评》
阿瓜卢萨已成为非洲葡语作家最杰出的声音之一,正如小说中一位人物所说,“有好故事的人简直就是国王”,阿瓜卢萨自己也能跻身非洲王者的行列。
——英国《金融时报》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via恶鸟。2020-11-1已买纸书。
上帝的宠儿 豆瓣
作者: 彼得.谢弗 译者: 英若诚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这个故事绝非一个“谋杀”之谜,也不仅仅是两个奇人之间的过招,而更多的是描写天才的实质,一个动辄出错、喜欢幻想、脆弱潦倒的人,源源不断地写出历史上最美妙的乐章,而另一个专一、聪明、成功的人,却除了平庸之作外一无所成…… 许多年来,在英国和美国,《上帝的宠儿》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部戏剧。在英国,它获得“晚间标准戏剧奖”和为年度最佳戏剧所设的“剧评奖”。它还使著名的大不列颠国家剧院享有独一无二的巨大成功。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上次那本传记完全没嗑到点上……这次找本嗑得学术点的(其实也没有)。萨莫萨它就是很好吃啊!
豆瓣 谷歌图书 开放图书馆
8.6 (23 个评分) 作者: J.M.库切 译者: 张冲 / 郭整风 译林出版社 2003 - 10 其它标题:
在这部作品中,库切以几乎不加藻饰、令人心怵的笔调,讲述了开普技术大学文学与传播学教授,小说情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卢里的一桩丑闻(勾引了一位大学二年级女生并与之发生性关系)为主线。事发后,卢里拒绝了校方给他的公开悔过以保住教职的机会,来到边远的乡村,他在那里和几乎是独自谋生的女儿露茜的共同生活形成了情节的第二部分。此时他不仅要努力与多年不在一起生活的女儿沟通,还要和许多他以前根本就看不起的人共事,要做他从前想都不会去想,而且肯定会嗤之以鼻的事情,例如在护狗所里打杂。小说的第三部分是全书情节最直接给读者以震撼的部分:露茜遭受了农场附近三个黑人的抢劫和蹂躏,而其中一人居然还是个孩子;卢里也在这一事件中受伤。事件本身,事后父女两人和其他有关的人对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传达着作品的主要信息。而卢里创作歌剧《拜伦在意大利》的努力穿插在小说各处,与主情节若即若离,似乎总在向读者暗示着什么,这是第四部分。故事结尾时,抢劫强奸案不了了之,露茜怀孕,卢里要写的歌剧始终还在脑海里萦绕,同时,他还最终放弃了“拯救”一条终将一死的狗的生命的企图。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via冷建国。
科幻编年史 豆瓣
Sci-Fi Chronicles: A Visual History of the Galaxy's Greatest Science Fiction
8.8 (5 个评分) 作者: [英]盖伊·哈雷(Guy Haley) 译者: 王佳音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 - 6
《科幻编年史》涵盖1818年至今200年科幻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28种作品形态、35种科幻类型的超过2000种作品,几乎收录了所有重要科幻作品的基本信息。这里既有好莱坞大片,也有小众邪典;既有漫威、日漫,也有图像小说;既有休闲读物,也有文学经典;既有动画片,也有网络游戏 ……全书3175幅插图,其中约2000幅是出版物封面、影视海报等,还有约1000幅插图、剧照、人物头像等。本书用信息图呈现重要科幻作品的年表、故事概览等,图文并茂,既美观又便于查看,是每一位科幻迷的必备珍藏。
专家推荐
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带我们进入科幻作品的资源库。
——史蒂芬•巴克斯特(Stephen Baxter),科幻作家、英国科幻协会会长
我一直想找一本简明扼要又图文并茂的西方科幻史。《科幻编年史》正是我要找的“那一本”!
——吴岩,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浪漫奇异的想象空间
激情四溢的探索发现
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
包罗万象的科幻图典
为《科幻编年史》点赞
——尹传红,《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新颖别致的编排方式,带来视觉与思想上的冲击,让读者全方位感受最具前景的科幻艺术的生发与繁茂。
——姚海军,《科幻世界》主编、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创始人
本书梳理了科幻文艺发展两百年来浩繁的纵向传承和横向衍生关系,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对研究者和爱好者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参考。
——西夏,作家、电影剪辑师、科幻电影学者
这是科幻系的全景谷歌地图。横纵坐标轴让你知道这些科幻作品是如何蔓延生长、成功席卷票房、变成无数人的心头爱。想知道科幻文化的下一站去哪,打开这本书再好不过了!
——潘海天,银河奖5次获得者、中国第三代科幻作家、软科幻实力作者
无论是科幻爱好者,电影迷还是大众文化研究者,都能从这本《科幻编年史》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不仅从历史性的角度了解整个科幻文学类型的演变,更能看到每个作品如何跨越不同媒介形态,进而影响到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它不仅关于历史,关于想象,也关乎未来。诚挚推荐!
——陈楸帆,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从创作于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到201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8》,五六百页的皇皇巨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勾勒出200年科幻发展史,对于痴迷于科幻的读者来说无异于一场阅读上的饕餮盛宴。
——燕垒生,银河奖得主
故事产生信仰。人类作为自然界中唯一会讲故事的物种,依靠这一能力战胜其他物种,脱颖而出。故事的关键在想象力,《科幻编年史》也是人类想象力的编年史。
——火星叔叔郑永春,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
媒体推荐
两百多个专题,丰富多彩的时间线、剧照和海报,配上精炼的文字,不止有电影、小说,还包括电视剧、电子游戏、漫画等,甚至书后还附上了著名宇宙飞船的图录……
——布莱恩•林奇(Brian Lynch,作家),《乔治亚周报》(Georgia Straight)
这是伟大的汇编作品,结合了时间线和百科全书的风格,拥有豪华的插图与良好的写作,涵盖小说、电影、电视和电子游戏等,是一部能引起浏览狂热的工具书……
——《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
这就是那种会让像我这样的科幻迷沉迷其中的宝藏。
——约翰·德纳多(John DeNardo),《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科幻版编辑
这是一般读者进入科幻世界的捷径,也是科幻迷开阔眼界、拓展收藏的称心工具。
——《书单》(Booklist)
《科幻编年史》的选择带你进入想象力的边界 ……探索未知和未来的所有可能性组合都收录其中……任何热爱科幻题材的人都将用心拥抱这本书。
——《北岸新闻》(North Shore News)
翻页,浏览,沉浸其中……探索未知和未来的所有可能性组合都收录其中……任何热爱科幻题材的人都将用心拥抱这本书。
——《轨迹杂志》(LOCUS Magazine)
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就在那一年夏天,玛丽·雪莱开始构思“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故事。1818年,《弗兰肯斯坦》正式出版,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小说。在过去的200年里,科幻作为一种题材,已发展出硬科幻、软科幻、文学科幻、军事科幻、外星入侵、时间旅行等数十种类型,出现了小说、漫画、电影、游戏等各种作品形态,雅俗共赏,影响深远。
《科幻编年史》以5个章节234个主题条目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超过2000种作品,涉及28种作品形态和35种科幻类型,涵盖了200年科幻史的方方面面。每个主题下汇集书刊、影视、游戏等相关产品的基本资料,通过见解深刻的文字叙述、信息图式的时间轴年表和精彩的图片展示,向读者介绍了那些令全世界为之叹服的作品的诞生及发展轨迹。
对于重中之重的作品或创作者,书中还提供了独立的“概览”页面和图片集。像《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具有开创性的重要作品条目,书中不仅列出“真实世界”里电影、电视等各种作品形态的时间线,还梳理了每部作品的情节,制作出“虚构宇宙”的时间线。
《科幻编年史》的绝妙之处在于可以信手拈来,随时翻阅,书中那些唤起美好记忆的文字描述和插图会令你爱不释手。与此同时,作为一部精美而齐全的科幻资料库,《科幻编年史》也毫无疑问会是科幻爱好者的必备珍藏。无论你是长期的铁杆科幻迷,还是初次体验科幻魅力的年轻一代,本书都可以带你进入迷人的科幻宝藏,一探究竟。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电影与文化 豆瓣
作者: 秦喜清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 - 3
本书共分为电影史:比较研究的视角;女性电影;知识分子理论与后现代美学共三编。主要内容包括: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以中国现代史学脉络为视角;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谈左翼早期电影对中国农村的再现等。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普罗萨克:对女性主义电影感兴趣的推荐下这本「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直接从第二编开始看,各节分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特别推荐)、女性导演先驱、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女作者电影、女性独立制片、黑人少数族裔女性电影。能掌握到一条清晰的女性主义电影发展脉络。
垮掉 豆瓣
作者: [美] 比尔·摩根 译者: 龙余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 1
关于《垮掉》
一代人的“嚎叫”,几代人浪迹“在路上”。
本书讲述了一群疯狂的作家以朋友身份组成了独特的社会团体,追溯了他们从“二战”时期到他们声名狼藉的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以及他们对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转型的深远影响。
有人说,“垮掉的一代”是一群滥用毒鼹的性狂热者和幼稚的自我中心者,是他们的不知羞耻让那些困惑和易受骗的公众们相信他们的言论是天才的杰作。
也有人说,垮掉一代的精神,就像穿着皮夹克的野蛮人带着匕首和自动步枪向着自己的最后时间狂奔。
所以,本书同时也讲述了这群人的叛逆与自由心灵的故事。他们逍遥不羁的生活、成堆的性丑闻、对名誉的矛盾反应,想到这些。我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觉得他们的人生并不值得敬仰,但是我们都无力否认他们的打字机留下来的文字是如此永恒、圣洁。
本书作者比尔·摩根,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了解垮掉一代的人,他是垮掉派领袖人物金斯伯格人生最后的陪伴者,是唯一一个结识所有垮掉派成员的人。与市面上以垮掉派人物为主线的传记体书写方式不同,本书以时间为顺序,突出了整个垮掉派作家之间鲜为人知的无数羁绊。
2020年4月10日 想读 翻译被骂了但好像还是值得一读。
存在主义咖啡馆 Goodreads 豆瓣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Freedom,Being,and Apricot Cocktails
8.6 (18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莎拉·贝克韦尔 译者: 沈敏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2
巴黎,1933年……
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
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那种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
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2020年4月6日 想读 #已有百度云资源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读#。
台北人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译者: 白先勇 / 叶佩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0
作家与译家,克服重重困难的精湛之作。
华语文学经典《台北人》,终于渡过两种文字播迁的风险。
用英语的音调、色彩与辞藻,表出汉语原文的艺术。
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白先勇的代表作,它浓浓的历史感、圆熟的小说技巧与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永恒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华人所到之处拥有广大的读者群。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了《台北人》英文版,由叶佩霞与白先勇翻译,著名翻译家乔志高编辑校对,三人克服翻译上的重重困难,用精湛地道的英语表出了汉语原文的艺术境界,使《台北人》成为中英文双绝的文学经典。
编辑推荐
★ 华语文学经典之作,白先勇风格的最佳代表——“《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 作家与译家历时五年,克服重重困难的精湛之作——白先勇亲自担纲翻译,“英语有通天本事”的著名译家乔志高(高克毅)领航主编,群策群力,历时五载,终于使十四个中国的故事在英语中活现,以英文固有的音调、色彩和辞藻,表出了汉语原文的艺术。
★ 双语对照编排,汉英双绝的文学典藏——《台北人》是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表达的融合典范,译文与原著珠联璧合,双语编排精美呈现。主编乔志高撰写序言,道出翻译个中乾坤。
2020年4月5日 想读 @仙境兔子不明白:英文翻译特别棒。我读中文的时候脑子里会想这句怎么翻,再去看英文,总有很多让我击节赞叹之处。湖南新华已买纸书。
灯塔 豆瓣
Tout Seul
9.1 (193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译者: 吕俊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2
若未知的世界让人心生恐惧,
我们是自我封闭,还是勇敢走出去?
欧洲著名漫画诗人夏布特
最敏感忧伤的“慢镜头图像小说”
讲述人类心底无法承受的孤独和渴望拥有的自由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探索现代人内在情感的图像小说,引导读者直面人生中的种种精神困境。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父母之爱所“禁闭”、只能靠想象力生活的畸形怪人,渐渐在词典的语言碎片和无名水手的帮助下,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作品以独特的“慢镜头”叙事方法勾勒出人性中的美丑、孤独、胆怯、恐惧……具有极深的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希望《灯塔》能为深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寻得一盏明净的灯光,照亮那被遗忘的自信、善心和勇气。也许,这里会成为你下一个独自出航的港口,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 《灯塔》是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入选作品,目前已有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等多国语言版本。它在2015年4月还被法国话剧导演搬上戏剧舞台。
★ 《灯塔》呈现了图像小说中独有的慢镜头叙事手法,用丰富的景别转换和对剪影、轮廓的细致描绘推进故事情节。同时,作品还巧妙捕捉了事物在各个角度呈现的情感意象,充满了神秘的哲学气质。
★ 《灯塔》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是曾两次获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作家,画风干净有力又不失细腻。他曾改编过阿蒂尔·兰波、赫尔曼·梅尔维尔和杰克·伦敦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其中,他根据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火》改编的同名漫画,也即将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敬请关注。
...................
※内容简介※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个孤独的夜晚,点亮他想象中的世界。当他闭上眼睛、用手随意指向一个单词时,那些荒诞离奇的画面便接踵而来……
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
※推荐语※
《灯塔》堪称一部发人深省的哲学漫画,作者创造了一个异化、空虚的独特空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作品的结尾正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它在结束的同时又开启了比孤独更为深远的课题——无私与宽容。
——漫画家Joël Heirman
376页至纯至深的情感,温情和幽默,忧伤和欢喜,互相交错,如梦如幻,它让我思考,又让我心碎。感谢夏布特,带给我一段如此凄美的孤独旅程。
——日本读者
夏布特从来都不惧挑战,这一回他选择了大海作为故事背景,仅仅开头几页就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气。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9月刊
一部极简主义的黑白作品,却绽放出如此强烈的人性光辉。
——法国漫画书评网
2020年4月4日 想读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豆瓣 Goodreads
How We Got to Now: 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
9.1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蒂文·约翰逊 译者: 秦启越 中信出版社 2016 - 9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这是一本以新颖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本质的科普常识巨著。专注于人类文明史上6种里程碑式的创新发明,审视伟大创意的力量与回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倾心之作。同名纪录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分辑播出,并取得良好收视。6项创新,6种颠覆世界的方式。这是一本现代器物史,透析人们日常使用的基本物品的起源;更是一本社会变迁史,通过日常用品的演变透视社会生活的演进。
2020年4月3日 想读 via思南说。
克莱因壶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クラインの壷
8.6 (405 个评分) 作者: [日]冈岛二人 译者: 张舟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 9
什么时候你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
.
日本虚拟现实VR题材开山杰作,
超前《盗梦空间》20年!
传奇推理作家组合冈岛二人预言之书,以超强的技术预见力,30年前就已完美构想出虚拟现实游戏体验装置!
.
这是一部拥有“噩梦特质”的小说,是一次鲜有的、堪比3D观影、脑洞大开的、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独特体验。——资深推理人天蝎小猪
.
.
上杉彰彦从未如此兴奋——他写的故事被伊普西隆研发公司买下,即将制作成颠覆时代的全新游戏《克莱因2》(Klein 2),并受邀与少女梨纱一同担任游戏测试员。
上杉彻底陷入了由K2造就的完美虚拟世界,为它的逼真、超前赞叹不已。然而随着测试过程的深入,伊普西隆公司行事神秘得令他生疑,游戏中更不断听到有人警告他:“快逃!”
与此同时,一个自称是梨纱好友的女孩找到上杉,她说梨纱已失踪多日,音信全无。然而在寻人的过程中,两人都开始怀疑对方在撒谎,因为他们的记忆完全对不上……
2020年4月3日 想读 via 星所。溺水:「安利《克莱因壶》!套娃梦境的鼻祖,89年的一部科幻推理了,感觉《红辣椒》和《盗梦空间》的概念都来源于这本来的。」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豆瓣
Veronica Decide Morrer
7.7 (67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保罗·柯艾略 译者: 闵雪飞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二十四岁的维罗妮卡厌倦了死水般的日子,决定服药自杀。 醒来时,她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家精神病院,四肢捆绑、一丝不挂,并且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只剩下最后一周时光。 在与疯人们的相处中,她出乎意料地体验到人生的欢愉和真实的自我,深深爱上梦想成为画家的英俊男子爱德华。生活的热望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 可是,已到尽头的生命如何挽回?
2020年4月2日 想读 逛多抓鱼发现的。@Ashley:居然和我大病之后的体验感相吻合了也太奇妙了。
拉德茨基进行曲 豆瓣
The Radetzky March
8.6 (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约瑟夫·罗特 译者: 曹英华 天地出版社 2018 - 2
《拉德茨基进行曲》通过描写特罗塔一家四代从1859年到1916年的经历,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逐步衰落。“拉德茨基进行曲”原本是对1813年前后反拿破仑的奥地利统帅拉德茨基和对哈布斯堡王朝往昔的颂歌。这部小说以此命名,表达了作者对帝国往昔的怀念,是作者唱的“一首奥地利的安魂曲”。面对20世纪的现实,作者深知奥匈帝国的“荣华”已经不可能恢复。
————————————————————————————————
编辑推荐
1.约瑟夫•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和托马斯•曼的《魔山》、歌德的《亲和力》、卡夫卡的《审判》等一同获得《理想藏书》德语文学排名的前十,并同时获得最佳德语小说第八名。
2.《拉德茨基进行曲》英文首版时,得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库切和戈迪默的推荐,戈迪默还为《拉德茨基进行曲》撰写了长篇导读。
3.《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的史诗!也是约瑟夫•罗特最具代表的作品。
4.《拉德茨基进行曲》写的不止是特罗塔家族的命运,它也像征了整个奥匈帝国的兴衰消亡,作者把对帝国往昔的审视与怀念,全都倾注在他这部最为平实、看似平淡,却血脉喷张的作品里。
————————————————————————————————
名人推荐
一部杰作……约瑟夫·罗特的所有作品无异于是他运用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创作完成的一部悲剧集合体。除了托马斯·曼以外,任何一个其他的当代作家都无法达到像他这样的创作的整体性。他为我们竖立了一根永远不会停止攀爬的梦想标杆——卢卡斯把它称之为无法达到的目标。
——纳丁·戈迪默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深刻、最优秀、可读性最强的文学作品之一:它和托马斯·曼,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以及罗伯特·穆齐尔的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
——哈罗德·布鲁姆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 《西方正典》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奥匈帝国末日的书,一本关于社会和人的末日的读本,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就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 爱伦堡,爱创解冻文学潮流的苏联犹太人作家
————————————————————————————————
媒体推荐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约瑟夫·罗斯的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作品通过特洛塔家族的经典传奇故事反映了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社会生活,是一幅文明衰落的完美画像,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约翰·库切 《纽约书评》
2020年4月1日 想读 几百年前Kindle买过。
恶魔的交易 豆瓣
Mephisto
作者: [德]克劳斯·曼 译者: 姚国树 天地出版社 2018 - 7
最初连吃顿好饭都要借钱的喜剧演员亨德里克,后来他不但在舞台上演戏,也在生活中演戏,他总在撒谎,然而他又从不撒谎,他的虚假就是他的真实。最后他又因“梅菲斯托”这个角色成功进入“上流社会”,同时也使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恶魔签订了一份邪恶的协议。亨德里克也曾试图帮助他的朋友,或 者将集中营里的艰辛告诉内阁总理,但他总是担心失去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世界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要发生也只有一次。然而现在,他手上已有了永远也洗刷不掉的污点......
编辑推荐
1.本书原著首版后不久,就被列为“影射小说”,遂被封禁长达35年。待解禁后首次德文版印发33万册。
2.原著改编电影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3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3.法国知名剧作家将本书还改编成了舞台剧,进行全国公演,引起了强烈反响。
4. 本书是为了“分析那些为苟且偷生而背信弃义的知识分子的心理,这些人为了华而不实的名声和转瞬即逝的财富而出卖他们的才华”。
名人推荐
小说读起来轻松,饶有兴味,可以说极其出色,许多地方十分诙谐,语言也很优美、清晰……——托马斯· 曼
以这样一种扣人心弦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由众多人物上演的杂技艺术的范例,而且如此成功地将娱乐、讽刺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这实在是太好了。——斯特凡· 茨威格
媒体推荐
亨德里克是一个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的人,但却无法改变这种行为。他的行为不是出于信念,而是出于对自由的恐惧和厌恶。因此,他始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 ——《纽约时报》
此书令人称奇。取材于真实事件,却将表现主义发挥到极致,使得其像一把刺入人体的匕首一样。——《科克斯书评》
2020年4月1日 想读 几百年前Kindle买过。
Apropos of Nothing 豆瓣
Apropos of Nothing
9.3 (6 个评分) 作者: Woody Allen Arcade 2020 - 3
Apropos of Nothing is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Woody Allen's life, both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and describes his work in films, theater, television, nightclubs, and print. Allen also writes of his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friends, and the loves of his life.
2020年3月30日 想读 www好像有点可爱。但我还没有看过伍迪艾伦诶!(惭愧)会很像Jesse的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谷歌图书 豆瓣
9.0 (17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2020年3月25日 想读 via IBECOMEHARDER。
云游 豆瓣
Bieguni
8.9 (84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译者: 于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新晋诺贝文学奖得主 托卡尔丘克 长篇力作
2008年尼刻奖、2018年布克国际奖获奖作品
移动是神圣的,不要停下!116个片段组接为漫漫旅途
如粒子穿行在世界之中,成为一切时空里的奔游者
✈ 编辑推荐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 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巧合的是,得知这一消息时,作者正开车跨越德国边境。
◎ 由116个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组成,一部兼具组诗与史诗特质的奇妙作品,展现一个无比开阔的、多层次的世界,轻与重在此交织,可以从任何一段开始阅读。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之后,作者以更具哲思的视角进入现实与历史,不断行动的同时不断观察,如记录一位也许正在记录“我”的邻座游客:我们互为互文。
◎ 2007年《云游》问世,次年获尼刻奖(波兰最高文学奖);2018年英译本出版,当年获布克国际奖,次年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作者走出波兰迈向国际,奠定世界声誉的力作。
◎ 从波兰语初版到英译本问世,用了十年,从布克奖到诺贝尔文学奖只用了一年。本书已授权四十余国。
◎ 被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称为“辉煌壮丽的作家”,并视为叛逆的同路人。
✈ 内容简介
《云游》是一部星群小说,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是一部源于候诊室的书,作者找医生验血,候诊时突然意识到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认识。然后研究开始了,作者甚至为此一整年在阿姆斯特丹研究解剖学。是一部由116个或长或短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保存——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随着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运动这个主线而展开。
✈ 媒体推荐
托卡尔丘克独具辨力的目光让事物都变了样,以同样的敏锐,她的作品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正如她笔下旅行的角色,书中的叙述视角一直在游移,一直在观察、阐释,总是精彩透彻。
——《纽约客》
《云游》美妙而零碎地观察着人类对于永恒的渴望。
——《华盛顿邮报》
在这个动荡、狂热的时代,没有比本书更好的旅伴了。
——《卫报》
116段旅途组成的翱翔之书。
——《芝加哥书评》
如果你喜欢在地图的边缘徘徊,《云游》就是你需要的旅程。
——国家公共电台
国际布克奖获奖作品《云游》是一本奇崛、超现实的作品,拥有极其少见的美感。它能带给你其他任何作品都不具备的阅读体验。无论是从最好乃至最疯狂的意味上来讲,《云游》都携有梦一般的特质;你会几乎感到需要把自己的头脑弯曲为一个侧影,才能跟随上它的“刹那、琐碎、一闪而过的格局”的踪迹。当这本天才的小说引领读者双脚离地,它充满魔力——激动人心,奇异,在知觉层面上活力四射。
——《娱乐周报》
✈ 名人推荐
我试图用一种新的语言方式来叙述旅行经历。旅行并非是线性的经历:我们从一个飞机场到另一个机场,从一个公交车站到另一个公交车站,这样的经历像是在不同的陆地穿梭。……读者……可以在机场、火车上读这本书。这本书很容易阅读,读者可以根据其喜好的顺序随意阅读书中的章节,可以从一个短故事跳跃到另一个短故事,从一个人物跳跃到另一个人物,当然最终,读者会感觉到这本书的完整性。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辉煌壮丽的作家
——S.A.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奖得主)
一部卓越的小说,作者堪比塞巴尔德。
——安妮·普鲁(《断背山》作者)
✈ 获奖记录
2008年,获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奖。
2018年,获布克国际奖。
2020年3月21日 想读
文本盗猎者 豆瓣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8.8 (53 个评分) 作者: [美]亨利·詹金斯 译者: 郑熙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本书是传播学媒介分析和文化研究经典著作,2012年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的20周年纪念版。本书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文化白痴”,而是将他们看作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电视粉丝热衷于对媒体文本进行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并且从大众文化资源中盗取零散的片段,讲述自己的故事,阐发自己的欲望。本书的作者从粉丝和学者双重知情人身份的角度出发,以详细而生动的具体案例,分析了《星际迷航》《布雷克七人组》《异形帝国》《侠胆雄狮》《双峰》等电视剧粉丝的再创作行为和社群生态,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考察粉丝社群,重点关注其社会机制、文化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大众媒体、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和观众意识形态及能动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2020年3月20日 想读 via三联《专访亨利·詹金斯:粉丝的权利与边界》。多抓鱼已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