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 豆瓣
作者: [英]瑞克.艾德華斯(Rick Edwards) / [英]邁可.布魯克斯(Michael Brooks) 译者: 鍾沛君 方言文化 2018 - 7
「虛構推測」往往預言人類未來,無論悲劇或美好
「我從小就覺得什麼都可能,科幻電影讓一切成真。」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科學選書
《新科學人》雜誌聖誕節選書
★最受歡迎科普網站 PanSci 泛科學推薦★
亞馬遜四點五顆星評價,讀者一致盛讚:「引人入勝的完美讀物!」
《金融時報》、《赫芬頓郵報》、《衛報》等各大媒體強力推薦
人類未來世界的樣貌為何?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能否成真!?
►►DNA技術可以復活恐龍,讓《侏儸紀公園》再現?
►►SpaceX、NASA,人類登陸火星的契機?
►►時光機能讓我們回到過去、逆轉失敗人生?
►►受病毒感染會變成喪屍,真的嗎?
►►人工智慧是帶來希望或取代人類?
►►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嗎?
★科幻電影讓「未來歷史」,預演人類命運
還記得2002年電影《關鍵報告》中的手勢操控嗎?15年後「實現預言」,這項技術帶來巨大改變與商機,Wii、Xbox等遊戲平台,以及手機、平板等觸控螢幕大行其道;八○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李麥克和他的人工智慧霹靂車「夥計」,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自動駕駛汽車已進入實測階段,正在全球掀起熱潮……
虛構的預言,有很多都會成真!《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從《絕地救援》、《28天毀滅倒數》、《人造意識》到《異形》,將暗藏於各個電影當中、看起來深奧難解的學科理論,包括天體物理學、神經科學、生物學、哲學……以機智生動的淺顯語言解釋,帶你一同探索那些尚未找到解答的科學謎題。
★大揭露!史上最轟動電影背後的科學祕辛
「科幻電影太迷人了,你可以目擊自己的想像!」——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好萊塢並非憑空捏造劇情,許多導演、製作人、劇作家都很關注科學。BBC電視節目主持人瑞克.艾德華斯和量子物理學博士邁可.布魯克斯,以嚴謹的態度訪談諸多科學領域專家,輔以圖表解析,告訴你,電影中究竟那些劇情有具體科學根據——
◆《侏儸紀公園》:恐龍真的可以被復活嗎?
野心勃勃資本家的生物科技計畫,試圖利用琥珀中吸食恐龍血液的蚊子,來讓恐龍復活,並建造一個侏羅紀主題公園⋯⋯
►►科學家正在利用DNA復活數十個物種的動物,包括渡渡鳥、長毛犀牛、南非小斑馬等都可能死而復生。只是目前的技術尚不足以使恐龍復活,畢竟基因會劣化,恐龍時代太古老,而難以找得到堪用的DNA,但科學家仍持續努力在重新創造恐龍,難保那一天我們或許能看到有著迅猛龍口鼻部的雞……
◆《星際效應》:黑洞真的存在嗎?
某種作物疾病大規模蔓延,使農耕困難,地球已經無法居住,人類如何利用黑洞移民至新星球……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預測了重力波的存在;一百年後,LIGO觀測站的創辦人之一、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與團隊宣布探測到重力波,揭露黑洞確實存在。那麼,掉進黑洞會怎麼樣呢?你可能會展開一趟時光旅行、在平行宇宙中冒險等等,但這都是未知數。除非有人能進入黑洞,並傳來更多量子重力的資料……
◆《駭客任務》:人類生存的空間,是虛擬抑或真實?
擁有高超技術的駭客「尼歐」發現人類生活的地方,其實只是電腦程式所創造、一個被稱為母體的虛擬世界……
►►我們是不是虛擬環境的一部分,目前還在爭論。能否即時學習則已有實驗證實,身體運動是可能透過腦對腦介面去刺激的。藉由研究中的「解碼神經反饋」(DNF)技術,或許在不久後的未來,就能發展出更成熟的認知訓練程式……
《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以深入淺出的敘事技巧,暢談電影背後的科學議題,讓人輕鬆了解相關知識。同時也告訴我們,科幻電影將不再只是想像,更可能為人們帶來靈感與啟發,終有一天,虛構也可能化為真實。
本書特色
★受好萊塢精彩電影啟發,帶你一覽最新科學研究的瘋狂之旅
★專為科青、影癡打造,跟著科學家一窺大銀幕下的科學奧祕
媒體讚譽
「聰明!夠宅!而且相當有趣!令我愛不釋手。」─達拉.奧布萊(Dara O Briain),喜劇演員和電視節目主持人
「如果你是科技宅、影癡,或只是想知道在太空裡會不會有體臭,你都非得擁有這本書不可。」——凱特.杭柏(Kate Humble),BBC電視主持人
「精彩萬分,笑點不斷。看完這本書你都覺得自己變聰明了。」——李察.歐斯曼(Richard Osman),《冷知識百科》(Pointless)電視節目主持人
「超級好笑又有完整的學術性,讓人不忍釋卷。」——班.米勒(Ben Miller),《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學課》(It’s Not Rocket Science)作者暨喜劇演員
「知識性豐富又引人入勝……在科學研究、科幻與電影的邊界玩得不亦樂乎。」——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英國科學博物館對外事務主任
「一讀就停不下來的傑作。」——約翰喬伊.麥克法登(Johnjoe McFadden),薩里大學遺傳學教授
專業推薦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科學月刊》總編輯)
高涌泉(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超級歪(電影頻道Youtuber)
超粒方(Youtube影評)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泛科幻獎發起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2022年2月27日 想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4nlgpNHqs6R2MBVIA0_bQ
提取码:r9hi
國片電影史話 豆瓣
作者: 黃仁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0 - 5
本書主要介紹對臺灣很有貢獻,卻往往被人遺忘,被人忽視,或遭受委屈人士,例如我國第一位留美攝影師王士珍,多年來遭受委屈,有志難伸。在保守年代最勇於創新的作家導演潘壘,五○年代他替中影拍了一部描寫女人性苦悶的《颱風》,邵逸夫大大為讚賞,還有臺灣第一位留美導演陳耀圻,也受過很多委屈。被稱為新電影新導演保母的明驥,更擔當過許多不為人知的責難重任。
在中影製作《英烈千秋》等名片的張法鶴為何默默無聞。
當然予臺灣人驕傲的大導演李安,告訴你如何征服好萊塢、如何讓西方人接受他的東方思想的影片,同樣讓臺灣人驕傲的大導演侯孝賢,拍法語片、日語片後,正帶領臺灣電影走向國際化。
還有唯一出身導演的電影官廖祥雄、出身美術設計的王童、最會省錢省時的劉家昌、最具創意的電影編劇吳念真、中國電影理論先驅的臺灣人劉吶鷗、追悼勞累終生的快手導演丁善璽、創造兩岸電影雙贏的領航者李行、國際大製片家徐楓、吳思遠及導演謝晉、張藝謀、陳凱歌,攝影師李屏賓、林贊庭與林良忠,皆都是為國片邁向國際化的先鋒。
2022年2月27日 想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Jec5SnFrf-nwkKb_tD4wA
提取码:wh0h
想象的能指 豆瓣
作者: 克里斯蒂安·麦茨 译者: 王志敏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 1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他的电影符号学已被公认达到了世界电影理论的颠峰。
2022年2月27日 想读
戰慄恐怖片 豆瓣
作者: Paul Wells 译者: 彭小芬 書林 2003 - 11
《顫慄恐怖片》作者Paul Wells為專研類型電影的知名學者,本書他分析不同時期的恐怖電影所對應的社會與歷史情境,並揭示恐怖片如何反映及解釋特定時期人們的潛在心理。第一章〈打造怪物〉探討恐怖類型電影的基本主題,及它所引發的重要主題和爭議。第二、三章將二十世紀恐怖電影分為兩個時期:共識與制約1919-1960,混亂與瓦解1960-2000。也針對恐怖電影類型的歷史、主題及爭議,做了一個清楚且可讀性相當高的介紹。
2022年2月27日 想读
西游妖物志 豆瓣
作者: 赵爽 2022 - 2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对其各种角度的解读也屡见不鲜。《西游妖物志》共30章,聚焦“《西游记》中的动物视角”,按照“动物妖精”在《西游记》原著中的出场顺序,细致考证了各类菩萨、取经团队成员、取经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难的各类魔怪的身世演变及其在现实中的动物原型。充满趣味横生的观点交融与文化混搭。
在书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动物科普……“虚”“实”两个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层叠嵌套、抟土重塑……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一窥吴承恩《西游记》的形成过程。
作者文思活跃,文笔跳脱,用另类视角品读西游,带来一番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2022年2月22日 想读
虚土 豆瓣
作者: 刘亮程 2022 - 1
【编辑推荐】
▲ 虚土庄从开始到建立,没有干一件正经事。虚土庄把劳动的事情都放下了,只做跟心灵有关系的事情。
▲“刘亮程宇宙”的源头,《一个人的村庄》前传
《一个人的村庄》《凿空》《捎话》《本巴》,关于刘亮程的一切,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最初的痕迹。
▲ 由无数故事织成的,唯一的故事
五岁时,“我”看这一群人远去,后来他们全变成我,替我过完了一生:
• 赌徒的故事:赌徒们常年经营着一个叶子赌局,在一片落叶身上押注全部家当。
• 车户的故事:做顺风买卖的人一辈子都顺风,西风起时出发,再等一场东风把他刮回来。风不刮,他就不走。
• 守夜人的故事:每个夜晚都有一个人守着村子。守夜人在白天睡觉,夜晚醒来,后来,他们全变成了老鼠。
……
▲ 一本童年之书:童年是我们的陌生人
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虚土》中的孩子,我们往中年走,往老年走,而他独自回头去过自己的童年,离我们越来越远。
【内容简介】
《虚土》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写了一个如梦的世界。
早晨,虚土梁上,一个五岁的孩子被开门声唤醒,看见村庄里的人都赶车去出远门。五岁的他矮矮的,只能看见许许多多人的脚、马的腿,看不见他们的眼睛。忽然,他认出了人群中有一个瘦瘦小小的自己。他坐在马车上,歪着头,脸朝后看着村庄不断消失。
从那个早晨之后,村庄里的人再也没看见早晨,他们醒来时总是中午。而那个五岁的孩子也不再长大,只是做梦。等他醒来,村庄的人都老了。他们围着他,让他说出,那个早晨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名词解释】
虚土:荒野的土,自然形成的土。它还未被脚步踩实,生根。故事中,一座村庄立在茫茫的虚土梁上。
【名家推荐】
《虚土》可能是刘亮程抒情的极致,以至于会给人产生镂金错彩、拆碎不成片断的失败之书之感。叙述人一直在询问“我不长大,行吗”,因为“长大的只是那些大人”,他坚持以一个五岁孩童的阳光和思想来打量这个世界,以绝假纯真召唤虚土的实心与内核。
——刘大先
这是我写的最困难也最入情的一本书,几乎不能完成。
——刘亮程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田园的忧郁 豆瓣
作者: [日] 佐藤春夫 译者: 郑民钦 2022 - 1
《田园的忧郁》收录作家佐藤春夫两则中篇小说《田园的忧郁》和《都市的忧郁》。为了逃避城市的苦闷和喧嚣,一个青年带着妻子和两条狗、一只猫,来到武藏野的乡下。然而退居这荒僻之地后,焦虑和幻觉却常常向他袭来……
“和平与幸福的生活,在短暂的人生中是极为短暂的”,本书以诗一般的笔触,描绘出都市青年面对青春的忧郁、苦闷与彷徨,充满世纪末的颓废气息和倦怠感。本书对中日作家影响深远,直接促使郁达夫写出了《沉沦》,并重磅收录鲜少翻译出版的名篇《都市的忧郁》。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日本妖怪 豆瓣
作者: (日)岩井宏实 译者: 黄悦生 2022 - 1
河童、天狗、雪女、化猫、山姥、桥姬、辘轳首、小豆洗、海坊主、泥田坊、大百足、八岐大蛇、酒吞童子、大太法师、一目小僧、见越入道……
《日本妖怪》原名《日本妖怪百科》,全书分“山里的妖怪”“水里的妖怪”“村里的妖怪”“宅院里的妖怪”四大类别,作者是日本知名民俗历史学者岩井宏实,他在搜集考证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手法对100多种妖怪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日本妖怪的奇幻、夸张、神异、诡谲全面传达给读者。书中还搭配了鸟山石燕、葛饰北斋等浮世绘大师的200余幅妖冶鬼魅的精美绘画,是研究日本妖怪和日本文化不可错过的佳作。
★“妖怪顺其自然来到人类的想象世界,而人类也从未停止对妖怪的喜爱,妖怪是寄托梦想与浪漫的绝佳之物。”
★日本民俗历史专家岩井宏实力作,鸟山石燕、葛饰北斋等绘图,100多种妖怪,200余幅插图,让大师带你进入奇幻诡谲、善恶并存的“百鬼夜行”异世界。
★河童、天狗、雪女、化猫、山姥、桥姬、辘轳首、小豆洗、海坊主、泥田坊、大百足、八岐大蛇、酒吞童子、大太法师、一目小僧、见越入道……一本图文并茂的日本妖怪百科全书!
★《日本妖怪》原名《日本妖怪百科》,作者是日本知名民俗历史学者岩井宏实,他在搜集考证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手法对100多种妖怪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日本妖怪的奇幻、夸张、神异、诡谲全面传达给读者。书中还搭配了鸟山石燕、葛饰北斋等浮世绘大师的200余幅妖冶鬼魅的精美绘画,是研究日本妖怪和日本文化不可错过的佳作。
★大开本,全彩精装!
2022年2月17日 想读
日落大道:对话比利·怀尔德 豆瓣
Conversations with Wilder
作者: [美]卡梅伦·克罗 译者: 张衍 中信出版集团 2022 - 3
“也许年轻时的比利·怀尔德塑造的最伟大的人物,就是比利·怀尔德自己。 ”
★好莱坞黄金时代伟大的导演
★十五次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七次获奖
★首位同时获得三项奥斯卡奖的电影艺术家
【内容简介】
比利·怀尔德是首位同时获得三项奥斯卡奖的电影艺术家,好莱坞黄金时代大师级导演。他留下了诸多影史经典,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银幕上的“神话”瞬间,多次荣膺国际电影大奖。及至高龄,他依旧是一个对电影与电影业满怀嘲讽的观察者。
在本书中,比利·怀尔德与卡梅伦·克罗畅谈自己在好莱坞中心三十年的种种,包括创作历程、幕后细节、影坛逸事等,梦露、赫本、杰克·莱蒙等著名影星也在其中悉数登场。前后两代导演的对话,真切展现了怀尔德的电影与人生,以及好莱坞数十年的历史和智慧。
【名人推荐】
我想感谢上帝,但是我并不信仰上帝,所以我想感谢比利·怀尔德。——费尔南多·楚巴
卡梅伦·克罗的这本 访谈录就像怀尔德最好的电影一样,观察敏锐,简洁精确,充满趣味但底色严肃。比利·怀尔德是我们所剩无几的真正的大师之一,来自影史一去不返的黄金时代。这让《日落大道:对话比利·怀尔德》更加珍贵。——马丁·斯科塞斯
2022年2月16日 想读
浪漫的中国 豆瓣
作者: 杨联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4
本书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化和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更突显除了五四以后女性意识觉醒对社会文化,尤其对文学的重大影响,梳理出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题材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具有创新意义;研究方法较为独特新颖,用“关键词”构成思潮史的变化,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史料丛集丰富,尤其是晚清民初的许多史料支撑了本书的核心观点。
2022年2月14日 想读
大脑通信员 豆瓣
作者: 赵思家 2022 - 2
这是一本有关大脑神经的趣味科普通俗读物。
爱情真的由多巴胺控制吗?为什么你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差?人的睡眠受什么影响?为什么你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戒烟为什么这么难?
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大脑,而负责调控有关“快乐”“记忆”“上瘾”“恋爱”等重要事情的,则是大脑中的通信员——神经递质。
作者在本书中将用生活化的语言为我们系统专业地解释什么是神经递质,它们在大脑中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将七种最常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GABA、内啡肽一一讲清楚。
2022年2月9日 想读
无时序的世界 豆瓣
作者: 叶锦添 2022 - 1
◎ 编辑推荐
1986年,叶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执行美术,
由此步入美术与服装设计领域。
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
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
直至万茜主演舞台剧《倾城之恋》……
叶锦添塑造了 “太平公主”“玉娇龙” “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造型,
同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设计风格。
他是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艺术家;
也是深受吴宇森、林怀民、李安、李少红、赖声川等人推崇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诠释者。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 叶锦添最新艺术随笔集,呈现三十五年的创作之路,勾勒出一部融合经验与反思的个人艺术史,一个华丽流转的美学世界。
本书是叶锦添三十五年个人艺术探索与思想聚合的整体展现,他从个人的创作经验出发,大胆融合东西方元素,贯通古典美与当代感,形成了独特的 “新东方主义美学”风格,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 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世界,诠释从传统与文化中获取灵感、生发创意的方法。
叶锦添以思辨的笔触,探析艺术创作之源,捕捉孕育于文化中的灵感:东伦敦的叛逆、香港的矛盾与现代性,桃花源的古典意象、爱因斯坦的现代世界观,费里尼诠释虚幻之物的方法、李安所塑造的“自我第一”的视觉……重写古典,融汇现代。正式基于深厚的人文内容,《英雄本色》《大明宫词》《卧虎藏龙》等作品中的造型及艺术风格才得以成为一代经典。
“我的兴趣是重新去感受这个东西的出处在哪里,怎么样可以找到这个源头,并把它确立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 融会贯通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为所有人打造交流畅达无碍的艺术公共空间。
“世界上有一种全人类共通的交流方式,就是艺术。”叶锦添的创作囊括服装、舞台、电影美术、视觉艺术等多元领域,一直在寻找新的艺术语言,现代舞、环境剧场、京剧、昆曲、日本艺伎表演、韩国唱剧、非洲鼓乐……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艺术元素丰富着他的表达,塑造了丰富的内容层次与开放空间,让人与人的沟通借由艺术通达无阻。
★ 艺术性典藏设计,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感受。
里外封设计。封面选用演员万茜在叶锦添全新舞台剧《倾城之恋》的剧照。内文收入大量精美震撼的图片,其中大部分是他亲自拍摄,更有难得一见的手绘稿,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具有各类作品的色彩、造型、质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内容简介
1986年,叶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执行美术,由此步入美术与服装设计领域。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直至新作舞台剧《倾城之恋》……叶锦添塑造了 “太平公主”“玉娇龙” “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造型,同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他是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艺术家;也是深受吴宇森、林怀民、李安、李少红、赖声川等人推崇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诠释者。
本书是叶锦添的全新艺术随笔集,囊括他在服装、舞台、电影美术、视觉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等多元领域的美学观点与实践层面的探索,诠释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主张,以及从传统与文化中生发创意的方法。贯穿于其中的,是他对于时空、未来、科技、人与周围及自身关系的哲学式思考。
他承袭了讲求意境的中国审美传统,游走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美感之间,以充满创意与可能性,流美华丽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富有东方诗意的艺术世界。
◎名人推荐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叶锦添的舞台服装与造型极出色,艳丽夺目。基本上是“加法”,布料头饰富丽细致地叠上去,大处小节充满精心巧思,他为汉唐乐府设计的服装,为《醮》和《楼兰女》设计的造型都是台湾舞台的经典。
——林怀民
与我合作的美术指导中,他是最勤于跟我作抽象沟通的一位,这对导演有时是一种挑战,却又是很大的启发。这种特质使他成为我良好的切磋对象,尤其是通过困苦的《卧虎藏龙》一片的制作,他成为我少数“务虚”的知交。
——李安
叶锦添带给我的冲击不只是所谓唯美的服饰,而是一种欣赏习惯。一个开放的美学思想。因为他的思想就是狂放的,无拘无束的。
——李少红
跟叶锦添合作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看到自己的戏剧理想,通过服装就能够展示出来,感到神奇!我们合作的《如梦之梦》中,叶老师帮戏设计了四百多套服装,除了主角最绚丽的旗袍、洋装、燕尾服,还有一般路人所穿的一切服装。这让惊讶,也让我敬佩。敬佩的不只是敬业精神和工作能量,更是他对不同时代的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理解。
——赖声川
2022年1月20日 想读
流俗地 Goodreads
9.1 (131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 - 4
《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 华语文学的惊喜收获
王德威×王安忆 倾力推荐 “黎紫书为当代马华文学注入几分少见的温情”
《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迂回曲折的情节,仿佛召唤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小事。
在“楼上楼”的他们如风中之烛,看似脆弱实则强韧,一旦离开,便流落于人海各自漂流;仿佛走的那一日也意味着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宽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热带国度的风土民情、政治时局,人们追忆往事,每翻开一页象是自己被时光推到了局外,旁观着当年的自己。
这里的雨下得频繁,人生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发生。那些记忆如今被掀开来感觉依然湿淋淋,即便干了,也像泡了水的书本,纸张全荡起波纹,难以平复。
马来锡都世俗小城里的平淡生活,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
个人命运的创伤与徙家流落,不同族群关于各自民族的身份认同与情感交融。每一种悲凉的生存底色中,都高昂着人性的倔强。每一个个体的浮沉,都渗透着作者对历史饱含关怀的回望,对现实政治有距离的观望,对海外华人民族身份的复杂情结。
2022年1月20日 想读
不只是厭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8.1 (17 个评分) 作者: 凱特.曼恩(Kate Manne) 译者: 巫靜文 麥田 2019 - 12
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名厭女者嗎?絕非如此。
厭女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
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是一個強制女性不得踰越本分的執法機構──
而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為何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情結?兩者有何不同?
◇厭女情結如何與性別歧視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在越是貌似性別平等的「後父權」國家,厭女的反撲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仇視全體女性,只厭惡「做出特定行為的女性」,謬誤何在?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原諒厭女的男性,有時還比男性表現得更加厭女?
◇為何大眾傾向於責怪厭女攻擊的受害者,甚至認為她們罪有應得?
◇厭女情結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集體意識之中?
◇政壇作為「有毒陽剛氣概」之傳統典型場域,使得當代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什麼樣的巨大挑戰?
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一槌定音之作,出版後在性別學術界獲得極大迴響。其論述以女性主義分析哲學角度出發,另闢開創性觀點,且大幅討論知名社會與政治案例,將過去許多曖昧難辨的厭女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不僅翻新了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更指出過往相關解釋的偏誤與不足。曼恩指出,厭女情結乃是一敵意系統的展現,與其採用心理學解釋,更應詮釋為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方能尋求解決之道。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深植人心,往往難以察覺或對抗,本書則為「拆解厭女」提供了最關鍵的指引。
2022年1月16日 想读
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 豆瓣 谷歌图书
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
9.4 (22 个评分) 作者: 卡洛琳.克里亞朵.佩雷茲(Caroline Criado Perez) 译者: 洪夏天 商周出版 2020 - 7
一本你我、企業、學界、醫界、政府,都該閱讀的重要著作!對女性不友善的體制與設計多不勝數,有些甚至出人意料。且看英國得獎自由人權活動家佩雷茲一一道來,提出可行解方!
立法委員 王婉諭‖圖文作家 吉娜兒‖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律師、作家 呂秋遠‖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周于萱‖律師娘 林靜如‖吾思傳媒、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瑋軒‖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專任教授 畢恆達‖作家 蔡詩萍‖律師 賴芳玉‖立法委員 賴品妤——重磅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2019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2019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獎★2019年英國Books Are My Bag讀者票選獎得主★《泰晤士報》2019年時事類最佳書籍★《新政治家》、《觀察者報》、《金融時報》、《週日泰晤士報》2019年度選書
落實真正的性別平權,就從搜集性別分析資料開始!
試想以下情形:外出如廁總是大排長龍;手機或各式器具大到讓人難以操作;醫師開的藥並不適合你的身體;發生車禍時,你有高達47%的機率受到重傷;無論在職場或家中,你付出的無數無薪工時不受到認可或重視……如果你覺得上述情況似曾相似,很有可能你就是女性。《被隱形的女性》揭露在這個主要為男性打造的世界裡,人們總是系統性的忘記納入一半人口的意見與經驗。自由人權活動家佩雷茲首度融合全球跨領域的案例分析、故事,以及研究,揭露性別分析資料不足所造成的嚴重偏誤,說明女性以哪些隱而不顯的方式遭到漠視,以及此種現象對女性的健康與福祉所造成的影響,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各界好評這個世界從辦公室空調到妳的子宮都有人要管,妳還不拿起這本書破解並回擊嗎?身為女人,妳的戰場就是身為女人這件事情,妳必須替自己上戰場。——圖文作家 吉娜兒
每個國家社會都有大量的「社會性別資料缺口」。作者使出洪荒之力,搜集各種資料來證明,除了有這樣的「缺口」存在之外,還有一些補綴「缺口」的作法,讓讀者逐漸看到可以讓女人不再隱形的行動與作法,帶來改變的希望。——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
如果歷史(history)的書寫不應再向男性傾斜、只是集結「他的故事(his story)」,而有可能翻轉視角、讓無數的「她」終能現身,那麼找出個人生活與公眾場域裡的「性別資料缺口」,從藥劑量到演算法,從物件設計、統計數據到政府決策等等習焉不察之處著手,就是打破女性慣常沉默、建立新史觀——herstory的必要工程。本書也推薦男性閱讀,因為讓女性隱形噤聲的社會結構,也會成為男人渴望自在發聲的框限。請一起加入閱讀覺醒與自由靈魂的改變行列。——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
非常推薦大家看完之後,可以把這本書送給不想承認男性紅利的男性朋友、煩惱政策該如何修正推動的公務員,以及至今仍然小看自己貢獻的女性朋友。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這樣的男性偏誤存在,我們才能夠更有意識的去讓政策、設計變得更完善。——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周于萱
這本書是所有對女性與性別議題有興趣的人的必讀之書!作者用清楚的案例與結構,讓所有人理解性別數據跟每個人的關係,從健康、交通、國家制度到醫藥發展等,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情跟性別無關,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的,性別作為一個角度存在的必要性。親愛的,不論你是誰,這本書就是必讀的經典。——吾思傳媒、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瑋軒
本書讓人大開眼界——世界各地所有的政策與決策制定者都該一讀。——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兼首席大臣 妮可拉.施特金(Nicola Sturgeon)
卡洛琳.克里亞朵.佩雷茲從犀利的角度,剖析了絕大多數的社會規範在制定時都忘了考量女性——從演算法、藥物劑量到政府政策皆是如此。知識就是力量,要是我們想要改變,就得明白系統運作的方式。這本書就是你的武器,把它交到你認識的每一個人手中。這本書太棒了!——律師、英國上議院工黨黨員 海蓮娜.甘逎迪(Helena Kennedy)
《被隱形的女性》挑戰世人未知與忽略的主題,並解釋背後的成因。作者寫出了這本令人震撼且大開眼界的重要著作,分析了知識與無知的性別政治。從科技到天災的種種實例,這本前所未有的書即時提醒我們,女性何以必須起身領導影響我們生活每一層面的各種制度。——英國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 珂迪莉亞.范恩(Cordelia Fine)
值得一讀再讀,充滿事實與洞見。既幽默又精采的重要著作。——英國演員、作家 羅伯特.韋伯(Robert Webb)
《被隱形的女性》內容豐富完整且毫不枯燥,令人讀得津津有味。這是一本既學術又有趣,且非常重要的書。——英國遺傳學家、廣播主持人 亞當.盧德弗(Adam Rutherford)
《被隱形的女性》結合一連串衝擊人心的事實,令人擔憂與沮喪的同時,依舊引人入勝,一讀就停不下來。——英國阿斯頓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吉娜.里彭(Gina Rippon)
太棒了。這是一本足以改變世界的書——劃時代的研究鉅作。——《泰晤士報》記者 凱特琳.摩蘭(Caitlin Moran)
揭露真相,啟發人心,令人震驚之餘又充滿希望,足可謂俗世聖經。——英國作家 珍妮特.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本書一針見血的指出整個制度的驕傲自滿,號召人們起身反抗……本書提供女性起身行動的動力。所有男人都該讀這本書。」——《獨立報》、《泰晤士報週日版》專欄作家 克莉絲蒂娜.派特森(Christina Patterson)
本書改變了遊戲規則;它堅定的提出一連串令人震撼的事實,充滿哀傷、瘋狂、可惡但又滑稽可笑的真相。作者鑽研長久以來無人能夠回答的問題,寫下此引人入勝的作品……本書極且野心、視野宏大,令人耳目一新,講述當我們忘了納入全人類一半的人口,會發生何事。所有的政策制定者、政治人物和經理人的書櫃上,都該放上這本書。——《泰晤士報》記者與專欄作家 梅蘭妮.瑞德(Melanie Reid)
太精采了……本書條列令人震驚的事例,指出人們向來把人視作男人,此遍及各地的現象扭曲了我們對人類的看法。——美國《國家》雜誌記者 凱莎.波利特(Katha Pollitt)
畢生讀過最重要的著作。——網站「你該認識的女性」(Women You Should Know)
一本非常精湛的著作,想要打破父權社會的人都需要本書提及的資訊。——《愛爾蘭時報》
一本超乎想像的好書。——知名獨立電台節目《隱形的99%》(99% Invisible)主持人 羅曼.馬斯(Roman Mars)   本書以令人震驚的方式,讓我們看到多少人因性別資料缺口付出巨大代價,這些代價包括收入、時間、婦女健康,甚至有婦女為此賠上性命。——美國《Bustle》雜誌
作者以清晰的文筆建立論點,呼籲人們拓展包容力,同時以沉著又令人驚喜的幽默,描述制度隱藏的偏見以及種種性別資料缺口。有些讀者也許會說男女早已平等,性別不再重要,然而本書正是此種說法的當頭棒喝。本書必定會受到大眾歡迎。」——美國《科克斯書評》
雖然過去數十年,婦女推動了各種革新與改變,但本書證明我們仍有好長一段路要走。而第一步就是找一間舒適溫暖的房間,好好閱讀本書。——美國女性網站PureWow   本書挑戰常規,人人必讀。——美國《出版者週刊》   女權運動人士卡洛琳.克里亞多.佩雷斯的著作令我們瞠目結舌。本書深入探討當今社會(仍舊)把婦女排除在外的現象。——網路媒體Refinery29英國站
2022年1月16日 想读
巴黎图书馆 豆瓣
The Paris Library
作者: [美] 珍妮特·斯凯斯琳·查尔斯 译者: 张文跃 中信出版社 2021 - 10
20世纪30年代末,生活在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热爱阅读的女孩奥黛尔,怀着对图书的热爱,应聘到巴黎亚米利加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虽然有来自生活和成长的现实烦恼,但她也收获了友情和爱情。纳粹占领巴黎后,奥黛尔和亦师亦友的同事们尽心维持图书馆的运转,只为给巴黎民众提供最后的心灵庇护所。可是,随后而来的变故,让奥黛尔的生活分崩离析,她不得不远走他乡……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蒙大拿州小镇弗罗伊德,少女莉莉面临青春期的苦恼:母亲的离世让她突然面对生死离别,父亲的再婚让她对新的家庭关系无所适从,同龄人的社交压力让校园变成修罗场……
一个午后,深陷冗杂平庸生活的少女莉莉,意外闯进独居的奥黛尔的家中,阴差阳错地阻止了一场自杀。自此,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的生活轨道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成长史。
2022年1月14日 想读
唐诗三百首 豆瓣
唐诗三百首
作者: 【清】蘅塘退士 2021 - 11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孙洙、徐兰英夫妇编选的唐诗选集,收录七十六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所选诗作众体兼备,雅俗共赏,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俗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本版在孙氏伉俪选编基础上,对选目进行适当调整,增补卢照邻、杨炯、张若虚、李贺、罗隐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唐代诗人代表作,对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选篇也各有扩充,后总计收录九十七家三百八十四首唐诗,皆为经过时光验证、脍炙人口之佳作。
体例上按照诗人生活时代先后顺序编次,以呈现唐诗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发展流变与时代特征。
随诗配有诗人小传和诗歌创作背景,并对诗中出现的人物、地理、风俗、名物加以注释。搭配注释,当代读者可以轻松吟诵赏读,陶冶性情,培养欣赏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之能力。
全书依《全唐诗》与诗人别集精校,部分作品勘校上优先参考"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本)。
全彩印刷,图文并茂,收入七十余位书画名家上百幅山水佳作与人物长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附赠《唐诗年表》,尽览二百八十九年间唐代历史发展进程,在历史中理解唐诗;纵观唐代重要诗人生平与活动,知人论世,以诗解史。
2022年1月13日 想读
铸剑 豆瓣
8.6 (51 个评分) 作者: 原著:鲁迅 / 编绘:昔酒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冰冷的剑、落下的头,在猛火与滚水中,新的人性诞生了
——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
“青春和热血浓缩为砍下的头颅,无比轻灵而又勇敢无畏,向那幽冥的深处前行了。”
★文学经典的视觉演绎, 诗与魔幻的纸上剧场,人性与艺术的反抗狂死曲
先锋绘本作家、 图画造梦师——昔酒打破文字与视觉的界限,重建全新绘本美学,以艳异笔触唤醒鲁迅故事的精魂:侠的悲歌,反抗的火焰,信念与复仇的二重奏。
★色彩与想象铸造的图像诗:比火焰炽热,比刀锋明亮,比爱与鲜血更浓郁艳丽
最失控、最浓墨重彩的“大片感图像诗”:分镜、转场、蒙太奇、马赛克……用诡奇绚丽的画面,将反抗之歌逼入纸中。从故事到人物,从场景到服饰,昔酒精妙呈现传统美学的异变,推入现代想象的高潮。
★鲁迅最具“鬼气”与现代性的Cult故事,一场弱者革命和幽灵的复仇
这场弱者革命中,爱与血腥不可分,阴郁、冷血的杀戮场面会透出爱的旋律。而古老的复仇提升为纯粹的艺术,《铸剑》赋予了复仇这一永恒主题新的意义,就是艺术与人性的境界。
★豪华爱藏版: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全本装帧设计,精细耕作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细节
黑色锁线精装,全本采用特种纸;初回限定:赠送眉间尺大幅头颅海报
封面金属专银印刷、镭射火焰冲击视觉;全本插画与文字分别使用两种特种纸,颜色还原度高、手感细腻光洁;大开本210*260mm尺寸,可180°平摊 ,极致享受图像阅读。
🔥【内容简介】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搜神记》的《三王墓》改写,再现古代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
先锋绘本作家昔酒为鲁迅这篇经典小说创作全新图像绘画,风格冷酷神秘,诠释荒诞叙述,平添奇异幻彩。
👻【名人推荐】
《铸剑》之妙,如青焰赤苗,绘画解构令人赞叹。最清冷的青、最朽媚的黄、最魍魉的黑……这些曾几何时想象中的色彩、构图如今被还原而出,令人心悸。
——著名海报设计师 黄海
一首荡气回肠的图像诗。历史和想象,在昔酒的画笔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唤醒了故事中沉睡的意义。就《铸剑》而言:关于复仇,关于牺牲,关于千百年来笼罩不去的幽暗时代的吹息。
——书评人 牧羊的水鬼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鲁迅给黎烈文的信
鲁迅用他那诡奇而绚丽的笔触,将复仇精神充分地诗化了。这把无情的复仇之剑,既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宴之敖者的精神象征,又是鲁迅思想、人格、情感的化身。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铸剑》是一部精彩的四幕散文剧。
——李欧梵
2022年1月12日 想读
我的盖世英熊 豆瓣
作者: 鲍鲸鲸 2021 - 1
我们平凡,我们又幸运,
遇到那一个人从天而降,
让我们肩披盔甲、心生柔软,
让我们懂得生活里可以弱小、可以失败,
却唯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滞不前,
让我们想要竭尽全力,勇往直前。
现实中,极少有人能成为英雄和伟人,
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成为风华绝代的人。
《我的盖世英熊》讲述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一群小人物的温暖故事和奋斗历程。北漂青年张光正毕业后当了四年酒店门童,整日浑浑噩噩,人生毫无追求,却因为一场恋爱改变了生活轨迹。他喜欢上了对面小区的空姐郑有恩,为了制造相遇的机会,他加入了郑有恩的妈妈柳美莉的广场舞队伍,逐渐打破了自己对广场舞阿姨们的刻板印象,被她们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所感染,重拾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张光正的执着与勇气,也改变了独来独往的郑有恩、不敢面对真心的王牛郎、因害怕失败而放弃考研的陈精典等人。人生从来不易,张光正和身边的朋友们都曾心灰意冷,而最终亦都选择披荆斩棘、全力以赴……偌大的城市中,一个个平凡的人,为了成为自己生活里的英雄而不断努力着。
2022年1月1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