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异星危机 豆瓣
All Systems Red
6.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莎·威尔斯 译者: 黎思敏 2022 - 2
你只是创造了我,但休想控制我
一个杀手机器人的自我觉醒
-
世界科幻奖大满贯得主玛莎·威尔斯作品
“杀手机器人日记”系列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
-
【编辑推荐】
☆ 本书形式新颖(日记独白),角度独特(机器人第一视角),主角有料(深受娱乐节目荼毒、轻微社恐),打破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刻板印象。本书主角是一个破解了自己系统的机器人,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如何与人类对抗、合作、相处的爆笑故事,使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沉浸式阅读。
☆ 紧贴社会热点,具有警示意义。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是否会衍生出自我意识”“人类和地球是否会被AI控制”等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该系列通过机器人的反思与成长,对类似问题作出了积极探索,同时触及了人类一直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争夺、人性的善与恶等话题,能够引发读者广泛的思考。
☆ 作者硬核,拿奖拿到手软,作品版权销售至多国。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goodreads超10万好评。套装附赠特制手册,带领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横扫世界科幻大奖的女作家。
-
“作为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一队性格迥异的研究人员、一个自称为“杀手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试图揭开这颗未知星球的神秘面纱。
从丢失风险评估报告到缺失地图内容,科考道路艰难曲折。然而,两组调查人员的全部消失,令科考队陷入极大的恐慌与不安之中。
迷雾尚未散去,坑底爆炸、怪物袭击、数据篡改等危险接踵而来,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每个人命运的喉咙,这一切究竟是意外还是蓄谋已久?
2022年1月10日 想读
人工条件 豆瓣
Artificial Condition
7.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莎·威尔斯 译者: 艾德琳 2022 - 2
你可以毁灭我,但我决不妥协
一个杀手机器人的自我觉醒
-
世界科幻奖大满贯得主玛莎·威尔斯作品
“杀手机器人日记”系列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
-
【编辑推荐】
☆ 本书形式新颖(日记独白),角度独特(机器人第一视角),主角有料(深受娱乐节目荼毒、轻微社恐),打破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刻板印象。本书主角是一个破解了自己系统的机器人,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如何与人类对抗、合作、相处的爆笑故事,使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沉浸式阅读。
☆ 紧贴社会热点,具有警示意义。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是否会衍生出自我意识”“人类和地球是否会被AI控制”等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该系列通过机器人的反思与成长,对类似问题作出了积极探索,同时触及了人类一直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争夺、人性的善与恶等话题,能够引发读者广泛的思考。
☆ 作者硬核,拿奖拿到手软,作品版权销售至多国。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goodreads超10万好评。套装附赠特制手册,带领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横扫世界科幻大奖的女作家。
-
我之所以自称“杀手机器人”,是因为大约35000小时前,我在执行任务时暴走,杀掉了几十个人类。但我自己对此印象模糊。为了寻找大屠杀的真相,我伪装成强化人类,走上了研究船“阿特”,重返事故现场。然而,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危险却接踵而至。在与危险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大脑中有些东西正在发生变化。
2022年1月10日 想读
紧急救援 豆瓣
Rogue Protocol
作者: [美] 玛莎·威尔斯 译者: 艾德琳 2022 - 2
你以为是你设定了我,其实是我选择了你
一个杀手机器人的自我觉醒
-
世界科幻奖大满贯得主玛莎·威尔斯作品
“杀手机器人日记”系列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
-
【编辑推荐】
☆ 本书形式新颖(日记独白),角度独特(机器人第一视角),主角有料(深受娱乐节目荼毒、轻微社恐),打破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刻板印象。本书主角是一个破解了自己系统的机器人,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如何与人类对抗、合作、相处的爆笑故事,使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沉浸式阅读。
☆ 紧贴社会热点,具有警示意义。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是否会衍生出自我意识”“人类和地球是否会被AI控制”等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该系列通过机器人的反思与成长,对类似问题作出了积极探索,同时触及了人类一直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争夺、人性的善与恶等话题,能够引发读者广泛的思考。
☆ 作者硬核,拿奖拿到手软,作品版权销售至多国。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goodreads超10万好评。套装附赠特制手册,带领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横扫世界科幻大奖的女作家。
-
针对谋财害命的“灰泣”公司的诉讼正在艰难进行,曼莎博士正面回应将加入对米卢事件的调查。如果那个仿地形设施只是一个成功的幌子,那“灰泣”公司背后的企图究竟是什么?倘若曼莎博士能够拿到这些证据,那事件的调查便会变得非常有趣。
杀手机器人很讨厌关心其他的人和事,宁愿这些问题永远消失。不过很明显,一旦它开始关心,就停不下来了。
2022年1月10日 想读
撤离战略 豆瓣
Exit Strategy
作者: [美] 玛莎·威尔斯 译者: 艾德琳 2022 - 2
没有人能阻止我成为自己的英雄
一个杀手机器人的自我觉醒
-
世界科幻奖大满贯得主玛莎·威尔斯作品
“杀手机器人日记”系列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
-
【编辑推荐】
☆ 本书形式新颖(日记独白),角度独特(机器人第一视角),主角有料(深受娱乐节目荼毒、轻微社恐),打破读者对科幻小说的刻板印象。本书主角是一个破解了自己系统的机器人,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如何与人类对抗、合作、相处的爆笑故事,使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沉浸式阅读。
☆ 紧贴社会热点,具有警示意义。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是否会衍生出自我意识”“人类和地球是否会被AI控制”等问题引发了众多讨论。该系列通过机器人的反思与成长,对类似问题作出了积极探索,同时触及了人类一直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争夺、人性的善与恶等话题,能够引发读者广泛的思考。
☆ 作者硬核,拿奖拿到手软,作品版权销售至多国。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goodreads超10万好评。套装附赠特制手册,带领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横扫世界科幻大奖的女作家。
-
杀手机器人并没有被设定关心他人的程序,当它决定帮助唯一一个尊重它的人,这一定是系统故障,对吗?
杀手机器人穿越银河系的各个角落搜寻犯罪证据,以彻底扳倒贪婪无厌的“灰泣”公司,就在它准备将证据交给曼莎博士时,曼莎博士却被指控从事商业间谍活动,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事令“灰泣”如此惊慌?杀手机器人这次能否再次成功脱险?
2022年1月10日 想读
莱姆狂想曲 豆瓣 谷歌图书
Imaginary Magnitude
8.7 (27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老光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故事简介】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为政府服务了数十年后,军事计算机“泥人”造反了。
它曾作为zui高司令官,指挥跨国军事行动。
如今却当众羞辱议员,拒绝与军方合作。
然后,就此沉默不语。
“泥人”再度开口,却面向全人类,道出惊人之语。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
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
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
如果这才是进化的真相,所谓“人类是高等生物”,岂不成了荒诞的笑话?
5支细思极恐的未来狂想曲,5篇嬉笑怒骂的后现代寓言。
【编辑推荐】
◆莱姆,科幻界的博尔赫斯!
智商180,通晓7国语言,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畅销4500万册。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莱姆影响了刘慈欣、道格拉斯·亚当斯、厄休拉·勒古恩……
莱姆作品启发了《黑客帝国》中的“红、蓝药丸”概念。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翻到第135页,只读28个字就让你脸上发烧!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硬核科幻*哲学思辨*怪诞幽默*辛辣讽刺。
够黑——黑色幽默,讥讽揶揄,让我等人类面红耳热、坐立难安;
够狂——超前时代,大胆预言,天才的思维超越凡人想象,只能膜拜!
◆精美双封面典藏版,科幻迷必入经典。
莱姆御用插画师Daniel Mróz授权封面。
著名科幻学者江晓原撰写序言,带你领略莱姆的思想深度与语言魅力。
莱姆基金会授权,收录多张莱姆珍贵照片。
随书附赠莱姆照片明信片。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名人评价】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莱姆)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库特·冯内古特
◆波兰的不世出的小说大师、科幻大师、未来学家、很古怪的哲学家。 ——梁文道
◆莱姆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zui智慧、zui博学、zui幽默的一位。——《发条橙》作者 安东尼·伯吉斯
◆莱姆是科幻小说中的巴赫,他在本书中对基本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变奏。——《纽约时报》
◆人们可以通过莱姆的作品来探观整个宇宙。——《纽约时报》
◆不要在这本书里寻找故事,或任何正统意义上的小说——但这是一种奇怪的、令人满意的娱乐,无与伦比的莱姆在书中从各个方面展现着他的深刻、挑衅、幽默感。——《科斯克书评》
2022年1月4日 想读
匏瓜 Goodreads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刘勃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 - 10
本书是历史写作者刘勃所著的一部孔子传记,也是对《史记·孔子世家》的一次精读。刘勃参照《论语》和《左传》等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信息比对,将孔子的人生际遇放置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并展开多重线索的想象与推测,以更多元的视野来诠释孔子的“成圣之路”,为读者理解孔子的选择、思想和境遇开拓出一个丰富的空间,提供了一些既有趣味又有启发意义的思路。
2022年1月4日 想读
六朝文明 豆瓣
Six Dynasties Civilization
作者: [美] 丁爱博(Albert E. Dien) 译者: 李梅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7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时代,政权割据、战争频发、人口迁徙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正是在这个所谓的“黑暗时期”,中国的艺术、技术、思想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外来货物,也带来了新的宗教和文化。得益于民族融合与南北差异,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饮食习惯、墓葬雕塑、音乐舞蹈等无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资深汉学家丁爱博认为,六朝是一段非常复杂的时期,对它进行任何“标签式概括”都不会很贴切。他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既宏观阐述了六朝的政治与社会,又细致描绘了六朝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全景式的六朝图卷。
2022年1月4日 想读
朱彝尊研究 豆瓣
作者: 朱则杰 凤凰出版社 2020 - 9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是有清一代第一流的文学家。他一生在诗、词、古文等各个方面的创作以及理论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并对后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朱彝尊又是清代著名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之,朱彝尊可以说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兼学者。因此,全面、系统研究朱彝尊,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此书已朱彝尊的文学研究为主,对朱彝尊各方面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一番初步的探讨,是研究朱彝尊的学术与文学价值不可绕过的专著之一。
2022年1月3日 想读
深时之旅 豆瓣
UNDERLAND:A Deep Time Journey
8.5 (23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译者: 王如菲 文汇出版社 2021 - 7
“深时”是地质时间概念,是地下世界的计时单位。在萨米族传说中,地下世界像是人世的颠倒镜像,地面就是镜面,“生者直立,而逝者行走时上下颠倒,二者的脚彼此接触”。本书讲述的是黑暗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求知之行。从中石器 时代藏骸所、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到双生地下城、地下无星河、战时万人冢,再到洞穴岩壁、冰臼、核废料处置库… 我见到了一些希望自己永远铭记之物,也见到了一些宁愿从未目睹之事。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安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隐秘的人性、漫长的文明。
2022年1月2日 想读
未被摧毁的生活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李伟长 译林出版社 2021 - 9
【编辑推荐】
1.出生入死的桑塔格、乱世里的松本清张、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危险的纳博科夫、毒舌的奈保尔、特立独行的温特森、沉默的格拉斯、生活家波德莱尔、孤独的珀金斯……这是一本评论家的文学私语,轻盈幽默、睿智犀利,不堆砌材料,不做高头讲章,将前人对作家与作品的定评搁置一旁,去捕捉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令人着迷的阅读灵思。
2.勾点连线,问迹追踪,每篇书评都是一场曲径蜿蜒的探险。从《洛丽塔》讲到它的前身《魔法师》,十几年间,纳博科夫如何为欲望找到合法的叙述者?从钱锺书的笔记中锁定一本格罗史密斯兄弟的《小人物日记》,这册小书又为何受到普里切特、贝杰曼、艾略特的共同喜爱?如此种种,作者在费力寻找、求证、确认中展开了美妙的旅程,他的阅读随笔里有自己,因此写作比表面看上去紧张得多,苦恼得多,兴奋得多,快乐得多。
3.书里书外的人生,可以互见。架飞机飞跃大西洋的女作家柏瑞尔、布洛克作品中经营书店的雅贼伯尼、松本清张小说里试图掌握自身命运的人们、“渴望成为刺猬的狐狸”伯林……每一个作家和笔下人物,都有一段绚烂流离的人生。生活会中断,但不可能被摧毁,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也是这部随笔集之于作者本人的意义——“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习性,接受自身的力不足,接受自己的不乐意,都是属于我个人的写作意义。倘能引发别人一些微小的共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喜悦。”
【名家推荐】
伟长的阅读随笔里有伟长,他才写得好,我读得兴致盎然。阅读随笔可以看作一种渴望接上了另一种渴望,更准确地说,是同一种渴望的不断延展。根本上的“动力机制”和过程中的步步探索,使得这一类型的写作,比表面看起来要紧张得多,苦恼得多,兴奋得多,快乐得多。
——张新颖
【内容简介】
青年评论家李伟长阅读随笔集。书与人生,可以互见。
波德莱尔、福楼拜、契诃夫、钱德勒、纳博科夫、松本清张、格拉斯、奈保尔、桑塔格、布洛克、温特森……我们自身所经历的生活,有助于理解一个好作家的长成,他克服了多少困难,化解了多少危机,以及他对生活会中断,但不可能被摧毁的信念。作者勾点连线,问迹追踪,从一本书说到一个人,由一条线索牵出一段故事,从书里翻到书外,见证无数绚烂流离的人生。
作者的阅读随笔里有自己,因此写作比表面看上去紧张得多,苦恼得多,兴奋得多,快乐得多。“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习性,接受自身的力不足,接受自己的不乐意,都是属于我个人的写作意义。倘能引发别人一些微小的共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喜悦。”
2021年12月31日 想读
游離色相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洛楓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6 - 2
尋求理解衣服和裝扮如何影響性別的外觀與身份認同,
討論電影與舞台演出的美學風格,
看男變女、女扮男、亦男亦女、非男非女、反串再反反串等
種種不可思議的性別形態。
女兒身抑或男兒郎?
可曾誤會任劍輝、梁無相或凌波是個男的?他們在電影裏偶爾的女裝身段祗是被誤作一種「反串」?當林青霞化身情癡的賈寶玉跟張艾嘉飾演的林黛玉生離死別,接著又變身武功高強野心統一天下的東方不敗時,會否產生「性別錯認」的快感?梅艷芳比鬚眉男子更豪邁硬朗、吳君如「女同志」的Tomboy扮相等,香港電影的故事可以從一套一套男男或女女的衣衫談起。
「女扮男裝」一直是香港易服電影製作的主流,從戲曲、武俠到時裝喜劇,無論數量還是質素都遠遠超越了「男扮女裝」的形構,從光影觀照的角度出發,來回於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電影理論、表演研究等範疇,漫說「性別易裝」的歷史建構,重新辨別女性易服者的陽剛與陰柔氣質,並從酷兒的視野分析多元性別流動的面貌,同時跟西方易服電影比較,觀察彼此在視覺呈現上的文化異同。
第一章〈傻戇樣、癡迷相〉分析粵劇「女小生」任劍輝的時裝喜劇,看她如何藉著「性別易裝」的伎倆反轉電影中曖昧的情色景觀,時男時女的身份有時候雌雄莫辨,營造性別錯摸與身份錯置的諧趣風格,扮馬姐、做騙徒、當敗家子,難得是演出「樂而不淫」、表情靈活生動,穿上女裝卻很陽剛,為她的戲曲經典建立另類的變裝形貌,卻同樣深入民心,讓戲迷津津樂道。
第二章〈西裝男人〉論述梁無相的「酷少」(Butch)本色演出,那是一種屬於上流社會貴家子弟的儀表和風度,梁無相演來幾近「祗此一家,別無分店」,同樣集中「時裝電影」的類型,結合梁氏生平奇異的際遇、形象與性向,顯影她在影片中一人分飾兩角、一身兼容兩性、亦姊亦弟的雙身隱喻。
第三章〈梁兄哥的聲情形貌〉討論凌波的「黃梅調電影」,看她如何單憑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便風魔台灣和香港數以十年,並從她的唱曲造詣像「嗓音」的音調、音域、音質和色性入手,看她怎樣以一把歌音走天涯,帶動悲慟、狂喜或天真爛漫的情緒感應,穿梭於花木蘭、女狀元等二重性別的角色,反串男裝時清靈俊秀,回復女裝時意態嬌羞。
第四章〈性別的感光片〉轉入「武俠類型」,闡釋陳寶珠的少年俠士風貌,戲曲小生出身的她在成年時期拍了數以百部的刀劍片,以北派武打身段配合粵劇功架,在片中飾演初出茅廬的江湖小子,青澀硬朗也青春勃發,體現了香港電影年代的轉型與變遷,尤有甚者,飾演男角的她在戲中不避情慾暗場,撩撥幾許想入非非的酷兒想像!
第五章〈永遠長不大的「小飛俠」〉輪到另一位武俠反串奇才登場,那就是馮寶寶的「小白龍」系列,從童星的生涯開始,她早已粉墨登場演出小男角或小宰相,十四、五歲的青春期卻以東洋俠士的姿態打造新派武俠風格,但「小白龍」的角色猶如西方的「小飛俠」(Peter Pan),永遠不會跟任何女角談情說愛,因著「性別易裝」的設置而被「去性化」(desexualized),馮寶寶演來冷靜沉忍!
「七公主」不能少了蕭芳芳,第六章〈從玉女到Tomboy〉以「林亞珍」的形像追蹤她從電影過渡至電視、再回歸電影的特殊形態,作為「TB」的中性典範和諷刺時弊的喜劇人物,「林亞珍」折射了蕭芳芳反轉自我的轉型意識,透現了七十年代香港的社會問題,成為日後這個動盪城市的集體回憶和文化符號。
第七章〈大美人的男色景觀〉展現林青霞的反串歷程,從二十二歲首次易服飾演驕縱癡情的賈寶玉,到連續演出徐克的電影,包括《刀馬旦》的革命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武林野心家,最後還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來個慕容燕、慕容嫣的性別與人格分裂,締造無可抗拒又充滿爭議的易裝神話,到底林青霞有沒有主體性?這個章節以迂迴的正反角度論辯「反串了仍是大美人」的悖論!
香港能有幾個演員能穿西裝、軍服、中式長衫、西式婚紗、日式和服而能穿出變貌?又能有哪個演員可以扮演女飛俠、政治特務、甚至「鹹濕皇帝」?第八章〈女俠、軍裝與西裝女人〉研究梅艷芳百變的身體與色相,探索她的女生男相、軍裝麗人和反串男人的星河圖譜,自言「不是美人、是陰陽錯」的她如何憑藉個人的演技、型格和身段,結合光影流動的性別觀照,開啟那複雜而矛盾的明星形相。
吳君如是近年電影圈中備受爭議的人物,第九章〈女漢子.江湖情〉探討她逐漸撕裂的酷兒形相,從一九九六年的《4面夏娃》與一九九八年的《洪興十三妹》說起,看早期的她如何以TB的boyish顯露女性的陽剛特質(female masculinity),然後是《得閒炒飯》,依然延續灑脫硬朗的氣息張揚「女同」身影,但到了《12金鴨》,潛藏的浮誇、淺薄和粗俗卻因應導演的男權意識而浮出地表!
2021年12月28日 想读 传了个度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xgGjGQ5QoIcdBhx34ZziA
提取码:gs0h
香港銀幕左方 豆瓣
作者: 李以莊 / 周承人 雙原子創意及製作室 2021 - 1
本書研究香港左派電影公司在1997年前的發展歷史,過程中克服哪些內外危機,其作品的思想和定位有什麽變化。兩位作者在內地生活,經歷過歷史的荒誕,熟識中共內部運作,對香港左派影人有一份同理心,不少左派影人都樂意接受他們的訪問,留下了寶貴的記錄。誠如黃愛玲所言,將來的學者研究香港左派電影,觀點角度可能不同,但都要從它出發。
2021年12月28日 想读
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 豆瓣
Catch and Kill:Lies, Spies, and a Conspiracy to Protect Predators
作者: 羅南‧法羅 译者: 鄭煥昇 臉譜 2021
「每一個開口的女性,都是在成全另外一名女性。」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羅南.法羅,
燃起 #Metoo運動燎原之火的第一手實錄
★出版空降美國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榜
★《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柯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2019年最佳書籍
★入圍2019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最終名單
房慧真(作家)、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馬欣(作家)、陶晶瑩(主持人、作家)、張子午(《報導者》記者)、張亦絢(作家)、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顏擇雅(作家、出版人)、羅筱薔(吾思傳媒 女人迷內容編輯)──推薦
二○一七年一次例行性的電視新聞調查工作,讓羅南.法羅接觸到了一則沒有人敢大聲討論的新聞──好萊塢有個超大牌製作人如掠食動物般在獵豔,而沒人動得了他。
是因為眾人的恐懼,是因為他的財力,也是因為有個要人噤聲的陰謀集團沆瀣一氣。隨著法羅與真相的距離愈來愈近,處於灰色地帶的高價律師與有軍事背景的私家調查員也鬼鬼祟祟地發動了祕密的恐嚇行動,威脅著要終結他的記者生涯,跟蹤他的一舉一動,還把他家族裡的性虐待事件搬出來當武器威脅他。
這是個不曾有人說出的故事,講的是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的大人物,是如何用一般人聞所未聞的監控與威脅手段去強迫新聞記者就範,逃避自身的法律責任,也去逼使受虐的被害者不准發聲。這同時也是一個女性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女性是如何賭上所有,只為了揭發真相並點燃一場全球性的社會運動。
握拳推薦——
美國好萊塢的影界大亨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醜聞曝光後,以美國為起點,吹起了擴及全球的「#MeToo」反性侵害和性騷擾運動。從林奕含案、伊藤詩織案、鈕承澤案,甚至最近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案,利用權勢性侵害和性騷擾案件一再地發生,並沒有停止社會大眾對於被害者的檢討與究責,忽視權勢四周所存在的層層共犯體系,這些共犯結構因為畏懼或依附權勢,甚至擔任安排性侵害和性騷擾的掮客。
馬奎斯說:「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這本書透過調查工作,帶著大家靠近真相,深刻指出根植於權力不對等關係的脅迫。讓讀者理解地位、階級及權威如何逼著性暴力被害者沉默噤聲,而為求自保的加害者又是如何形塑被害者的自願。權力不對等的關係還需更多的想像與命名,透過故事看見現象及脈絡,幫助我們理解體制,產生改變。
現代婦女基金會長期投入性別暴力的防治工作,我們在實務工作上所服務的個案,有家內亂倫案、職場案,體育球隊案、學校和安親班案,真的族繁不及備載,這些個案都是權力不對等關係的受害者。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權力不對等關係「背後的陰影」,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如何運用正當權力對抗不正當權力?性暴力(me too)涉及的,包括性別歧視,職場不平等,以及被新興公關產業威脅的言論自由。書中讓我們看到,必須對抗的不止是權勢,也是權勢得以購買的技術、人際與服務。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獲得如書中抽絲剝繭的資訊細節。這本反抗實錄內容既廣且深,是給予倖存者的堅固禮物,也提供社會大眾與時俱進的最新知識。此外,我想說,羅南堅持與勇敢的精神,也很感人。
——張亦絢(作家)
這是一場抵抗性暴力的戰爭。
——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
在性暴力案件的現場,最難的往往是描述。不論是言語的、行為肢體,或者文字,受害者或旁觀者,我們難以用所謂精確的語言,重新還原一切的經過,以構成一場具有說服力的指控。因為你知道,在那個當下發生的種種,並不按照事態邏輯;你還沒有能開口問為什麼,它已經結束了。
然而,記憶仍是深刻的武器。 沒人說得清楚,但沒人可以擺脫記憶。這本書拼湊了哈維.溫斯坦--一個震撼好萊塢界性醜聞事件的始作俑者,他如何長年構築一個難以攻防的性暴力犯罪系統;挖出一個,你會再發現另一個,彷彿深不見底。在這些報導敘述中,你不會很快得知答案的全貌,但你可以很快感覺到所有的不對勁;它像是一場排列組合,如果我們將所有祕密的記憶都擺放出來,你會看見什麼?
進去過的人出不來,記憶使他們痛苦;但也會因為記憶被讀取,而獲得釋放的可能。我們無法精確地描述性暴力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所以這是一場困難的調查過程;但它因為有更多人的參與,把這些模糊的字句吞嚥下去,雞蛋終究會讓高牆倒塌。
——羅筱薔(吾思傳媒 女人迷內容編輯)
「性虐待的新聞如何遭到打壓,深入的蒐證報導又如何無懼於威脅、恐嚇與有權有勢者的掩護將鍋蓋掀開。讀來令人齒冷!」
──《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一針見血如黑色喜劇……令人驚豔地介紹了身處全球最大條新聞的震央是什麼心情,同時這當然也是一篇克服萬難才做出來,讀來令人屏息的新聞報導作品。」
──《衛報》(Guardian Weekly)
「對抗權力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想盡一份力的話你請讀一讀本書。」
──蘿絲.麥高文(Rose McGowan)
「恭喜@羅南法羅出了#CatchandKill這本傑作。非常精采的調查報導,絕無冷場的閱讀體驗。」
──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
「扣人心弦……記錄於《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書中的行徑著實而深刻地讓人心痛,但也有幾絲希望從字裡行間流露。」
──《紐約時報》書評珍妮佛.薩萊(Jennifer Szalai)
「這本書既是回憶錄,也是間諜故事,更是一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寫照,女性受害者與作者的毅力在其中一覽無遺──即便情勢對她們與他是多麼不利。或許法羅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他願意去傾聽,願意去相信,願意奮不顧身犯險去採取行動。」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當中深刻地潛入了美國的媒體世界,描繪了好萊塢是如何用錢堵住人嘴,唐諾‧川普有哪些離經叛道的行為,同時還同場加映了民間間諜與沒有肩膀的新聞從業人員。這本書會牢牢抓住你,讓你想一頁接著一頁翻下去的作品,一如當中法羅對溫斯坦交手的過程,滴淌著讓人嘴巴會闔不起來的真相爆料,同時也有令人動容的真情時刻……」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2021年12月28日 想读
喂——出来 豆瓣
7.8 (36 个评分) 作者: (日) 星新一 译者: 王维幸 / 李盈春 译林出版社 2021 - 7
《喂——出来》结集了星新一31篇作品,包含《喂——出来》《小偷公司》《爱的通信》《漫长的人生》《妖精配给公司》《午后的恐龙》等。这些短篇题材新颖、知识新鲜、想象新奇,结尾出乎意料;同时立意深刻,读罢让人不禁反思。
村庄里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洞,人们尝试了各种手段也弄不清它有多深。有人却想出了一个利用它的方法……
小偷公司正在策划一起偷窃行动,目标是去往情妇住所的一个富人的钱包……
一个研究宇宙语言学的男人非常没有女人缘,他绝望到给宇宙发了一封电文。没想到,真有外星女人给他回电了,还主动要来地球见他……
新时代,科学的发展让人类的寿命大幅度延长,但这让升职变得尤其困难。于是,想升职的小领导就想出了设计陷害上司的办法,但结果出人意料!
2021年12月28日 想读
邪典电影 豆瓣
作者: 李闻思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0 - 6
邪典电影(cultfilm)在电影学界和电影爱好者之间是一个非常有名,但又总是伴随着含混和误解的名词。它在电影发明的早期就初露端倪,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集中爆发。今天,电子媒体时代的邪典电影不仅没有如一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正在消失,反而已渗透到电影产业,甚至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某种亚文化的风格、电影生产的惯例、市场营销的策略或是宣传与发行的常规手段。
《邪典电影:一种亚文化的历史》将邪典电影作为一种电影亚文化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与之相对应的是主流电影文化,即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好莱坞电影文化。将邪典电影的发展置入好菜坞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探究它的概念、范畴、类型及意识形态的表述,观察其是如何在特定的时期显露出来,如何得到身份确认并被贴上标签,如何历经发轫、高峰和衰落,并最终转变为何种形态。同时,该书还探讨了它的追随者,作为某种暂时的亚文化群体的成员,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连结”乃至参与文本创作的。
无论如何,令人欣喜的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邪典电影纳入专业的电影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
2021年12月26日 想读
三国史话 豆瓣
作者: 吕思勉 中华书局 2014 - 7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著作。
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和三国文学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和地理环境之间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认为读史要审慎对待各类资料。该书文字流畅,问题意识强,是一部难得的三国普及读物。
2021年12月25日 想读
装腔启示录 豆瓣
6.4 (15 个评分) 作者: 柳翠虎 2021
【豆瓣阅读第二届长篇拉力赛总冠军作品】
人间装腔观察实录,都市男女互撩手册。
唐影是律所小律师,姿色中上,因为初恋的影响,人生时刻不忘装腔。她笃信:“假装拥有,直到你真的拥有。” 她在律所工作的过程中,接连遇到了富商马其远、海王许子诠,也和自己的初恋重逢。她在工作过程中,和同事有竞争,也和一些人建立了良师益友的关系。她在恋爱中,也曾经彷徨过,直到跟许子诠在彼此试探中,在装腔中发现真实,确认了对方的心意,她也最终找到了真爱。直到此时,她才从假装拥有,成为真正拥有。
-
【编辑推荐】
1.豆瓣阅读第二届长篇拉力赛总冠军作品,点击阅读量超396万次,读者9.6高分力荐!
以犀利文风和细腻笔触,写尽都市男女百态,并强势登榜的冠军作品。点击阅读量超396万次,加入书架近4万人!被“喜马拉雅”“西瓜视频”“芒果TV”3家观察团选择投票的言情爽文。
2.芒果TV同名电视剧《装腔启示录》,定档2022年风剧场!
芒果TV发布,官宣2022年定档季风剧场播出,看都市虐恋,高手过招。原著抢先看!
3.人间装腔观察实录,都市男女互撩手册
女主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白莲花和绿茶系,而是目标明确,狡黠可爱,还会耍一点点小聪明。男主也不再是情深似海的人设,而是海王本王、一台大型中央空调,也带着一点点的渣。
4.何为“装腔”?
装腔,人类行为之一。是指以获取虚荣心的自我满足甚至欺骗性质的行为,向别人表现出自己所不具备的气质。不精致,就刻意假装精致,直到你真的精致。不自信,就努力强行自信,直到你真的自信。没有,就假装有,直到哪天拥有。认真地使用伪装,将让你告别伪装。
-
【一句话推荐】
人间装腔观察实录,都市男女互撩手册。豆瓣阅读长篇拉力赛总冠军作品,阅读量超396万次。芒果TV官宣同名电视剧!
2021年12月25日 想读
情感与制度 豆瓣
作者: 郑雅如 凤凰出版社 2021 - 9
父权社会的人伦悲剧,三个母亲的生育困境。母子亲情被反复剥夺,“父至尊”与“母至亲”的艰难抉择。一本史语所中古女性史的经典著作,揭示父系家族传承的血泪真相。李志生、胡阿祥、仇鹿鸣、徐冲等专家学者倾情推荐,让历史告诉你,女性的未来应通往何处。
长期以来,古代中国的父系家族一方面利用体制规范刻意压低母亲的地位;另一方面,“强迫”女性必须生育,将养育子嗣的工作交给母亲,并通过史传称扬塑造理想的母亲形象,利用女性的母职为父系家族的传承服务。
本书从东晋于氏据“礼”抗争、上表争子的例子出发,揭露母职经验对女性自身的特殊意义,以及可能引发的对父系制度的根本挑战。于氏最终的失败表明,超逸出父系制度的女性经验,父权社会往往“无心”去理解。母子关系对父系制度的挑战,只是架构内的修正。
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
于氏和陶氏为什么会三番两次经历失去儿子的痛苦?
古代父权社会是“母凭子贵”还是“子以母贵”?
古代女性凭借什么去挑战父权社会的压制?
从汉代就已产生的胎教观念,是如何规束孕妇言行举止的?
同样作为母亲,父权社会下的古代女子面临怎样的生育困境?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地追求女性主义?
2021年12月23日 想读
魏晋风度二十讲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冯友兰 / 李泽厚 华夏出版社 2009 - 1
《魏晋风度二十讲》所编选的一系列文章是近几十年以来学界对魏晋风度的研究成果的一小部。范围大致限定在三个领域内:对魏晋风度的总体论述,对名士诸如清谈、任诞、纵酒等生活方式的分梳以及对具体人物的评价。由于这些文章的作者专业不一,情性有别,环境有别,因此视角各异,彼此观点难免有抵牾处。譬如宗白华先生在其脍炙人口的名文《论 和晋人的美》中把晋人描绘得风神潇洒,简直达到了人生境界的极致,令人神往无限。而鲁迅先生在其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则添加了些调侃,扯下名士们潇洒的外表而露出虚浮的内面。不过这也并不矛盾,风流又岂是一语可以言尽的?正是这些不同侧面累积成我们关于魏晋风度的整体印象。
2021年12月2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