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开放的帝国 豆瓣
The open empire :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作者: [美] 芮乐伟·韩森 译者: 梁侃 / 邹劲风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5
本书是一部视角新颖的中国古代史之作,系统介绍了从上古至公元1600年的中国历史。作者依据近年来令人目眩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新成果,重构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框架,认为传统中国并非孤立、僵化的,而是开放和生机勃勃的。除展示跌宕起伏的政治兴衰画卷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外,作者还结合其研究领域,重视民族、民间信仰和妇女问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读者在其中可以看到来自各个阶层的人的身影,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从硕学鸿儒到市井妇孺等等。另外,古代中国社会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书作者着重使用考古资料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史料,改变传统关于中国历史以政治为主线。以王朝循环为结构的固定模式,对中国历史尤其是被传统叙述方式所忽略的社会生活、民间社会、世俗信仰以及与中外交通等方面作了细致的描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中国,叙述有确切文字--甲骨文以来至汉代的历史;第二部分:面向西方,叙述三国至唐代的历史;第三部分:面向北方,叙述宋至明的历史。书中引用了大量考古和绘画、雕塑等艺术资料,使得叙述更为形象,也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The Market Revolution in America 豆瓣
作者: John Lauritz Lar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 10
The mass industrial democracy that is the modern United States bears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 simple agrarian republic that gave it birth. The market revolution is the reason for this dramatic - and ironic - metamorphosis. The resulting tangled frameworks of democracy and capitalism still dominate the world as it responds to the panic of 2008. Early Americans experienced what we now call 'modernization'. The exhilaration - and pain - they endured have been repeated in nearly every part of the globe. Born of freedom and ambition, the market revolution in America fed on democracy and individualism even while it generated inequality, dependency, and unimagined wealth and power. John Lauritz Larson explores the lure of market capitalism and the beginning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 research combines an appreciation for 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with recognition of negative and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of the transition to capitalism and relates economic change directly to American freedom and self-determination, links that remain entirely relevant today.
2012年9月27日 已读
建国之父们怀着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理想发动了革命建立了美国,在市场革命的大潮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状态被改变,人们互相依赖,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事实上失去了独立生存的地位。
2012 上图 历史 经济 美国
异类 豆瓣 Goodreads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7.3 (4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译者: 季丽娜 中信出版社 2009 - 6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
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统计结果会这样一致“意外”?这是因为:
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不过,除了机遇之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中国人的数学之所以比西方人的数学成绩优秀,得意于中国人根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
如果不听听性格比较张扬的格拉德威尔怎么说,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还那么原始。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另外一个例子所说的,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熏陶,即便是世界上智商达到195的人(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50)也只能做一份年收入6000美元的保安工作。
因此,从《异类》一书中,你能体会到机遇对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这份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机遇。
随记光阴 豆瓣
作者: 乔海燕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2 - 9
《随记光阴》是一个知青的个人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作者乔海燕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记光阴》中一篇篇故事的主人公原型,都来自于作者亲历的历史。这些人里,有为朋友而甘愿下乡的好人,有在被禁锢的时代仍保持独立思考的思想者,有躺在戏台下方就为看女演员裙子里有没有穿内衣的生产队长,有年轻时理想飞扬却被社会的正反两面都推开成为落伍者的女医生……
在大时代掀起的狂风巨浪中,他们载沉载浮,没有名字,没有面孔,没有身份,但透过这些文字,他们的七情六欲、生死悲欢、卑鄙高尚,他们的悲悯、辛酸、无奈、荒诞、希望、幽默,都真实鲜活地呈现给读者,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变迁对小人物命运的左右和影响,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对普通人苦难命运的终极关怀。
《随记光阴》写作风格以白描为主,画面感强,丰富饱满,举重若轻,充分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立体多面,文字质朴、平静、生动、有趣,即使在哀痛中也透露出活泼的气息,是这部作品极为动人的特色。
海报:
来燕榭集外文钞 豆瓣
作者: 黄裳 作家出版社 2006 - 5
《来燕榭集外文钞》是著名藏书家和散文家黄裳先生近几年新发作品的全编,有文艺性散文,有文史随笔,也有杂文和游记,包括[来燕榭集外文钞]之一、[来燕榭集外文钞]之二、[来燕榭集外文钞]之三、[来燕榭集外文钞]之四、[来燕榭集外文钞]之五、[来燕榭集外文钞]之六六个章节。
黄裳先生是当今中国文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藏书家,文史专家和散文家。此书为新发现的黄裳作品全编。这些新搜集整理出来的三十五万余字文章,写作时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她高中时期一直到八十年代初,这些文艺性散文,文史随笔、杂文和游记涵盖面广,写作形式多样,既呈现出作者丰厚的学识、修养和人生经历,又系统地反映了半个多世纪间中国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行程,堪称一部文化扛鼎之作,此书的装帧设计也颇为精美。
我是猫 豆瓣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刘振瀛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也是使作者赢得不朽文名的作品。
中国流氓史 豆瓣
作者: 陈宝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民国以前流氓群体及其活动的历史专著。什么是流氓?流氓的称呼出现在何时?在历史上流氓都有哪些名目?流氓究竟从事一些什么活动?流氓的手段有哪些?流氓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如何?流氓的社会影响是怎样的?等等。本书都有生动的回答。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极富可读性。
戈尔康达往事 豆瓣
作者: [美] 约翰·布鲁克斯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 8
《戈尔康达往事:1920-1938年华尔街的真实故事》作者布鲁克斯以其权威、充满神韵而又不乏幽默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摩根合伙人等美国新式“贵族”如何像对待他们的私人狩猎场一样专横地操控华尔街。贯穿故事中心的是狂妄自大的理查德?惠特尼,这位贵族式的摩根经纪人、证交所总裁及保守派的首领,冠冕堂皇之下却是一个落入负债陷阱的“百万负翁”,最终因挪用证券锒铛入狱,展现了华尔街如何从美国贵族的宫殿圣地演变为各种平民力量角逐的场所。
2012年9月3日 已读
太阳底下无新事,如果这本书早点出版,2006-2007中国的大牛市里也许会少几个牺牲品。在游戏规则和监管措施建立起来之前,华尔街也是一个机构密谋坑害可怜散户的赌场。只是,我们明明知道历史上这样的先例,却不能免除重蹈覆辙的悲剧。
上图 历史 美国 金融
海边的卡夫卡 豆瓣 谷歌图书
海辺のカフカ
8.5 (14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其它标题: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美味欺诈 豆瓣
Swindled: 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to Counterfeit Coffee
7.4 (7 个评分) 作者: (英)威尔逊 译者: 周继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0
1820年一本名叫《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的小册子,使它的作者阿库姆成为当时伦敦最著名的化学家。书中揭露了用黑刺李的叶子冒充茶叶,用白黏土制成含片,在胡椒中掺入灰尘垃圾,泡菜用铜染绿,糖果用铅上色等等。或许食品掺假造假的历史比这更久远,然而从1820年至今,食品造假与打假一直持续到今天。作者告诉人们,奸商的伎俩,展示造假的各种手段,揭露了助长奸商涌现的风气,讲述打假英雄的故事,以及“科学”蒙骗与科学监查之间的激烈对抗,为建立值得信赖的食品标准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草根绝唱 豆瓣
作者: 张晓松 等撰文、摄影 2004 - 5
“乡土社会”的内部力量被称之为“草根力量”。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多样性与鲜活性,他们顽强延续的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卓越与悲居中的狂喜与无奈,透过生活在西南的人文学者们的顽强挖掘,在书中以具有诗意且不乏深度的文字与图像提示了出来。
君主制的历史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布林达·拉尔夫·刘易斯 译者: 荣予 / 方力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这部通俗的历史叙述篇幅不长,但它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缘起与兴衰、王权与民众及教廷的关联;皇室权威的缘由、王权之间的勾结与明争暗斗、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明,君主制是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其初期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它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共存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制;它根植于宗教仪式、君主的神性本质及君权神授的理念。而由于种种外在的和内部的原因,特别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背景的异同,若干重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的作用,该制度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政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它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淡出历史舞台。
教堂谋杀案 豆瓣
A Taste for Death
作者: [英国] P·D·詹姆斯 译者: 刘一枞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两个男人浑身是血地死在了圣马修教堂里,喉咙被残忍地切开了。一个刚刚被封为从男爵的保罗•伯罗尼爵士,另一个是喝醉了的游民。亚当•达尔格利什开始调查这起异常敏感的案件,最后发现伯罗尼家族繁荣优雅的外表下竟隐藏着丑恶和危险的秘密。
经济黑帮 豆瓣
作者: 雷蒙德·菲斯曼 译者: 冯斌 中信出版社 2010 - 8
见识一下“经济黑帮”吧。“他”是上下班高峰时间将座驾横放在纽约街头的联合国外交官,因为警察无法对其发号施令——他有外交豁免权;“他”是变戏法般将进口集装箱中的冻鸡变为火鸡而偷逃关税的走私犯;“他”是独裁者,是军阀,是寡廉鲜耻的官僚;“他”榨取了本该用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巨额援助款;“他”是精于算汁的欺世大盗,将偷盗和谋杀视为自己生意战略的一部分。而且,受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你也有可能变身为“他”。
《经济黑帮》讲述的是一段进入经济发展阶段的神奇探险。得益于作者的天才探索,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事件,如纽约的违章停车和苏哈托的一次感冒,部成了理解这个世界到底如何运转的工具。很少有一本经济学著作能像本书一样这么有趣且如此重要。
菲斯曼和米格尔运用经济学理论深入探究这些“黑帮”的思维,而且提出能为世界贫困地区和人民带来改变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资金援助以缓和干旱时期这些地区的暴力冲突,引导世界银行不再纠缠于最可能遭腐败侵蚀的援助项目以确保援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跟着《经济黑帮》一起,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阴面”来一次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吧。
In The Plex 豆瓣
8.2 (10 个评分) 作者: Steven Levy Simon & Schuster 2011 - 4
2012年7月31日 已读
看起来还不错,内容也比较新,作者和google也有较深的关系。阅后再仔细评价哦
2012 IT google 上图 企业史
最底层的10亿人 豆瓣
作者: 保罗•科利尔 (Paul Collier) 译者: 王涛 中信出版社 2008 - 7
虽然全球经济空前繁荣,但仍有10亿人口被甩在了发展的行列之外,沦为全球经济社会中最底层的10亿人,而这其中有70%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长期陷入停顿或衰退,而且至今看不到改进的希望。这些人和这些国家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构成了世界不稳定的因素。本书剖析了制约这些国家发展的各种陷阱——战乱陷阱、自然资源陷阱、恶邻环绕的内陆陷阱以及小国劣政的陷阱,提出了帮助这些国家摆脱困境的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将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全球减贫事业当中,本书对于国人了解全球贫困状况、贫困的优抚机制以及当前国际上有关减贫的各种建议和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辛亥:摇晃的中国 豆瓣
6.7 (15 个评分) 作者: 张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辛亥:一盘很大的棋
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最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澂、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本书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
《辛亥》: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
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100%。
辛亥: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
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
《辛亥》:一本书读懂尚武中国
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燃灯者 豆瓣
8.3 (30 个评分) 作者: 赵越胜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9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 厚重如山,空灵如诗——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
周辅成:文化,就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人沐浴于文化中,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鼓舞我们的心灵。
赵越胜: 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
驱动力 豆瓣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作者: [美] 丹尼尔·平克 译者: 龚怡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2
 《驱动力》是趋势专家、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最新著作。在书中,作者详细阐释了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是对当前传统有关人类积极性理论的颠覆之作。
 过去我们大部分人都遵循着如下的行为模式:老板答应我们加薪,我们的工作就格外卖力;用功可望拿到好分数,我们就花更多时间读书;迟到要扣薪水,我们就乖乖准时上班……本书将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是什么在激励着你?
 丹尼尔•平克以40年来有关人类激励的研究为基础,揭示了胡萝卜大棒这样的外部激励措施已不是激励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最好方法。在书中,他审视了驱动力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在每章的结尾处,还提供了实用的工具箱。
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成果,作者丹尼尔•平克为每个人、每个组织指出了在胡萝卜大棒失效的时代如何提高绩效、焕发热情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大富时代 豆瓣
作者: 布赖恩·伯勒 译者: 王勇 / 陈青 2011
在《大富时代:得克萨斯四大石油豪族的兴与衰》中,布赖恩·伯勒叙述了20世纪伟大的经济政治源泉——得州石油权势集团的兴衰过程。融得州四大豪族几代人的故事为一体,伯勒讲述了20世纪这个美国主导的世纪中一个有关金钱,家庭和权力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时人称为四巨头的罗伊·卡伦、H·L·亨特、克林特·默奇森和希德·理查森,个个出身卑微,最后却都成为得州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石油家族的创建者。和同行一起,他们把美国的财富和权力扩张到南部和西部,为现代保守主义的崛起提供了大部分资金,还把三个土生土长的得州人送入白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后来被称为大富豪,还一起创造了美国的新传说:耀武扬威的得州石油巨头拥有私人岛屿、广阔的牧场,或许还有一两支橄榄球队,和总统以及好莱坞明星相交甚厚。
真实情况比神话更神奇。H·L·亨特从得州最大油田的发现者那里把油田攫取过来,一步步发展成为美国首富:他一生拥有多个妻子。克林特·默奇森在自己的墨西哥庄园招待英国王室成员,还跟胡佛一起参与赌马,甚至进行肮脏交易。小学就辍学的卡伦用自己的数百万美元来重振倒霉的得州共和党,他还是参议员麦卡锡早期的也是重要的支持者。四大家族中最具传奇色彩、最爱玩乐的单身汉理查森和很多位总统都是好朋友,其中包括最具决定性的林登·约翰逊。凭借他在约翰逊崛起过程中投入的数量空前的献金,理查森永久性地改变了金钱影响政治的方式。
四巨头的后代出现在头条新闻中的频率要远远超过他们自己,而且有几个后代的收入也远远超过了他们。除了个别例外情况,这些家族的财富都先后因为痛苦的家族仇恨、丑闻、破产等原因被终结,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富豪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但是,正如得州本土作家布赖恩·伯勒在这本非常引人人胜的著作中揭示的,即使在当今时代,得州石油集团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