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
迷恋记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张新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 1
《迷恋记》是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笔记集,包括王尔德、阿赫玛托娃、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本雅明等等他所钟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所涉及。文字感性、贴切,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不加掩饰地寄托在评论文字中间,绝无文学评论家惯有的陈词滥调,体现了作者丰润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
2012年12月14日 已读
不时翻一翻这样的书 是一点也不累的 但在这样不费劲的阅读中 却可以开阔下阅读的视野 明确一下在自己阅读版图中自己所处的位置 于是 终究还是一次为了出发而作的休憩。
essay
致D 豆瓣
Lettre à D.
8.0 (144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高兹 译者: 袁筱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5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
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 (AndréGorz,1923-2007)。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唯一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越了哲学。(摘自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
2013年10月14日 已读
一生最美好的時光 就是遇見那個契合的人 在彼此漫長的 自在而不少羈絆的相處之中 因理解而貼近 由相愛得自然。至死方休。 “我希望談論你的時候 把你當作我一生之中唯一的真愛來談。”羡慕你們。
essay love
鸳鸯谱 豆瓣
6.7 (12 个评分) 作者: 地下天鹅绒 / 东东枪 九州出版社 2013 - 3
《鸳鸯谱》是知名博客作者、网络段子高手东东枪及著名胡思乱想家地下天鹅绒写的同名情感专栏作品合集。天马行空风趣幽默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两性关系中的种种。《鸳鸯谱》创办之初,东东枪曾说:“我给这专栏取了个名字,叫《鸳鸯谱》——是的,垂杨柳是用来倒拔的,鸳鸯谱是用来乱点的,我没打算拿自己当《人间指南》,切磋切磋呗,就当咱是病人之间的交流病情儿了,是吧?”本书一半内容是情感问答(东东枪回复读者来信),一半是情感随笔(地下天鹅绒幽默解读两性),既有了理论支撑,又有实践经验,两者相得益彰。总有篇文章让你拍手称快!
2013年3月28日 已读
一副熱心腸 說得實在話 感情之事難為言 男女心思各短長。雖則是紙上學來總為淺 卻又道茫然了無著手處。戀愛課 旁聽的 學淺了門外誤入歧途 學多了包袱傷了情懷 也是折騰。但多多少少聽君一言 只因一個懇切。
essay love
此生 豆瓣
作者: 张新颖 2012 - 1
《此生》篇什,杂七杂八。或许生活也是这个样子吧,难以齐齐整整。都是这个世纪所写,唯有《平常心与非常心》一篇,是一九九二年的旧文,因想要与新写两篇谈史铁生的文章放在一起,就一并编在这里了。
2013年5月14日 已读
琐碎平淡 不乏光彩。片段中 的确还是有许多传神的阐述与更多的引用。不过更加碎片化了吧 让整本书没有一个一贯的精神气在。
essay
谁来跟我干杯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著 / 刘国辉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 1
收有古龙的散文《不是幸福》《不是离别》《不是东西》《酒界转生》《黄昏时的小夜曲》《人生如戏》等篇。
2013年5月26日 已读
古龍真有俠客的風采 只是沒有想到 在小說之外的散文世界裡 居然有如此的昂揚瀟灑。也因著此篇的文字 更貼近 想見其為人 也更為欽佩而喜歡古龍及他的武俠作品。真誠 又深諳人生之趣的人 寫出的東西 總不會糟糕到哪裡去 而往往 會很妙的呢。
essay taiwan 古龙
Here is New York 豆瓣 Goodreads
Here is New York
8.9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Little Bookroom 2000 - 1
Perceptive, funny, and nostalgic, E.B. White's stroll around Manhattan remains the quintessential love letter to the city, written by one of America's foremost literary figures. The New York Times has named Here is New York one of the ten best books ever written about the metropolis, and The New Yorker calls it "the wittiest essay, and one of the most perceptive, ever done on the city.
E.B. White's underground classic, and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ly written, accurate portrayals of the world's most diverse and interesting city.
2013年5月28日 已读
White真的是會寫 也無愧於一個有情懷的作家 一番文字盡顯心意 。紐約 不免想望一個世界之都的模樣。BTW 讀散文 詞彙量不足真是硬傷啊……
city essay
在漫长的旅途中 豆瓣
8.6 (30 个评分) 作者: [日] 星野道夫 译者: 蔡昭仪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2
单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带扎营一个半月,所拍摄所写下的冰河挤压滚落至海中的声音;长期在海湾中冒着酷寒与浪涛,划着小独木舟来回巡弋所捕捉到的座头鲸深潜前扬起尾鳍的画面;一个人横跨阿拉斯加的四季,在各地扎营所记录下的驯鹿……
日本国宝,极地摄影家星野道夫最后遗作。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长期只身行旅于酷寒的极北大地,对于生活在严苛自然环境中的人与动植物,以镜头和执着投注关怀的目光,同时也以无尽的温柔笔触,诉说重新省思所谓“丰富人生”与“幸福”定义的静谧话语。
透过书中真切质朴与撼动心灵的叙事构图,读者可以跟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沿着一幅幅的照片,将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极北大地,进行一场回归自然的心灵之旅。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2014年8月2日 已读
漫長旅途的終點 是新生活的開始 難得的是 一如往日的不羈和朝氣 ;難得的是 一如往日的純粹和自足。极北之地的惊鸿一瞥 生命的坚韧与世界的壮美 一览无余
essay
归有光文选 豆瓣
作者: 归有光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 - 9
《归有光文选》精选归有光各体散文八十篇,分别予以“题解”“注释”“评点”,有助于读者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书后附录归有光传记、有关评论资料以及参考文献,可供读者深入研究时参考。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古代散文选注评点读物。
2014年7月14日 已读
念念不忘 这是名篇《项脊轩志》的主题 也是震川文集诸多文章的旋律。震川先生文笔斐然 珍贵的是 对于一生数度与至亲生别离的苦痛的领悟 与即使惨淡也依旧怀有的热诚 对于亲人的眷恋 于世道不公的愤慨。故而 览阅其文 不乏感人肺腑动人心肠之处 有明一代 也少有之。
essay
早晨从中午开始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
本书收集了路遥创作谈、自传、言论方面的文章。
2013年9月15日 已读
这部随笔是路遥对他以毕生心血所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一书的回顾。文字平实 如同倾听 虽因言语有些不适 对其苛求自己有所不忍 却依然不由敬佩。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他对于自己事业 对自己的严苛 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巨著 则是对他的超越常人的努力的回报 不 这不是上天的恩赐 是一个异常坚毅的勇士 抱怀着重大的使命感 靠着自己并不轻盈的天赋与近于沉重的奋斗去一点点争取来的。
essay leave
城门开 豆瓣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9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2013年9月23日 已读
那时如同棋盘落下的棋子一般存在的三不老胡同1号屋里生活的赵振开还没有成为那个久在异乡的漂泊者北岛 还有在后来 他意图以文字去重塑着的自己曾徜徉的那座古老城池北京在烟云翻卷的年月 一段属于自己 还有时代的记忆 “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cc essay 北岛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豆瓣 Eggplant.place
6.8 (4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
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
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
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当年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
走向国境边界,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
花费最多机票钱,说最多外国话,多少次飞越太平洋……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
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
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
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2013年10月4日 已读
旅行書遍地的時下 這本書還是有獨特的味道 無論為著什麼樣的原因離家 勇敢地出發 去四周 去遠方 去看不同的人們 體驗別樣的生活 用異國他鄉的經歷來灌注自己 以他國的文字來書寫自己 還有 多年以後的回歸 心的返鄉與安定 都是難得的。另 藉此領略了下日本作家的中文書寫與八十年代的他者視野。
essay travel
有一天啊,宝宝…… 豆瓣
8.6 (49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 7
这是蔡康永在节目搭档小S怀孕期间,以和小S未出生的宝宝聊天的语气写作并结集出版的随笔集。篇篇短小精湛,充满着智慧与禅机,早已超越了对特定人和物的看法,而上升到了对人生的感悟。
蔡康永对生活的态度,有时轻松有时庄重;蔡康永看见的世界,有时荒谬有时缤纷。透过蔡康永最深情最温柔的文字,你将发现,原来人生是这么精彩好玩的!
2013年10月6日 已读
親愛的寶寶 有一天 你會被最珍視你的人賦予一個可愛的名字 還有期許 當你躺著 爬動 蹣跚走起 當你哭泣 哈笑 快樂莫名 他們都會靜靜地注視著你 看著你長大 領著你看世界 給予真誠的提醒 而那深情之下 穿越過了你所已知與未知 溢著整顆心 滿滿的幸福 都因為你的到來。
essay
敬重与惜别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张承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9 - 1
中日关系,始终是每位中国人都应该直面的一个现实
中日两国百年恩怨的前世今生
两国未来趋势最具预见性的著作
本书是作家张承志总结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若干章节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尽管时而披沥胸臆,但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虽是一册散文,但力求处处考据。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把中国同时作为剖析和批判的对象,大声疾呼着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2013年10月9日 已读
堀田善衞说:我们互相握手,手掌之间渗出了血。即便努力忘却,还有不可忘却的东西。从一个更为切近的角度 去看待日本国 历史 国民性还有亚细亚主义 相关的阐述中所能领会的是民族偏见和历史裂痕之外 别样的思绪 那是回顾很久的从前 也是在眺望一个值得思虑和期许的未来。
essay
冷记忆2 豆瓣
7.8 (18 个评分) 作者: (法)让•波德里亚 译者: 张新木 王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内容简介
让·波德里亚被誉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具有煽动性的作家。他被认为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领军人物”,西方马克思主义左翼孤独的神枪突击手,他也被称为是关于诱惑或关于大众文化的代表性哲学家。在《美国》和《冷记忆1》之后,本书是超现实领域里一个个人系列纪录里的第三部。异质、非凡,具有才气逼人的原创性,波德里亚在本书中广泛撒网,在进行自传式回忆的同时,也结合了对于美国、文化产业危机、小说/理论新观念,以及对于后现代“口头”乱伦的进一步思考。波德里亚把哲学写作与诗意写作融合为一,再次以富有洞见的迷人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现实的注解。
☆媒体评价
《冷记忆2》是波德里亚思想精华中的精华。性爱追求平衡,美国胜于欧洲,虚无主义玩笑似的人间蒸发。这是一部回忆录,它介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与科幻作品之间,其微妙的力量就在于波德里亚对分析与自反性冥思的融合。
——Susan Willis, Duke University
犀利,阴郁,才气卓然,具有爆发力,这些碎片都有各自所针对的目标:我们的技术理性的优越感与胜利进程的基本预设——以及我们“当前各种形态的绝望”。
——Mike Gane,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2013年10月15日 已读
如衕夏日甘泉一樣凜冽 優美 思辨的語言 這樣的下午與傍晚 讓記憶自一冊薄薄的書中 近乎沒有先後的鋪展開來 回轉銜接 似是從記憶細胞裡包裹的一切都在此刻視線中擴展出四通八達的思緒。
essay france
失败之书 豆瓣
8.2 (35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失败之书》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这本散文是诗人在流浪的路上的一些采撷。诗人北岛说,散文和漂泊之间,按时髦的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在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四年间,他曾住过七个国家,搬了十五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北岛自80年代末移居国外后,就开始了其漂泊的一生,在流浪中不断进行创作……
2013年10月29日 已读
漂泊 在那一片浩大的天地間漂泊 遇見 在觥籌交錯和言語駁雜中遇見 孤獨與自足。中文是數十年間唯一未曾放下的行李 而詩歌 在種種飄忽不定裡 又何嘗不是一個浮標呢?失敗不見得頹喪 書寫卻足見光榮。
essay travel 北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豆瓣 Goodreads
8.8 (64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2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本次重版,“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2013年11月10日 已读
essay
蓝房子 豆瓣
8.8 (31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 3
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写他在国内国外的所见、所闻、所忆、所历。北岛的散文如他的诗一样优美,高雅,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他娓娓道来,如谈家常,亲切而自然,使人阅读轻松,有陶然之感。
2013年11月16日 已读
So……其實這是《失敗之書》的另一個版本罷了 還是精選版。不過選文其實不錯。
cc essay 北岛
九篇雪 豆瓣
7.7 (27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气的全部故事。通过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还包括《又见炊烟》、《草言草语》、《草木一村》。
2013年11月28日 已读
清澈而有力的文字 得以讓我透過那些我所無法觸及的生活 空寂的山野遼闊的草原 天地之間穿行的歲月 那些面對自然時的辛苦與周折 看到但漫逸而出的豁達與坦然 並不由舒暢和喜歡。面對艱難 她並非不害怕的 但她依然選擇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努力為之 不由敬佩。
essay 李娟
学飞的盟盟 豆瓣
9.2 (22 个评分) 作者: 朱天心 / 绘者 谢海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记得那年樱花季,我与一位妙龄新人类坐在御苑那棵垂樱前,从头到尾新人类不看花就跟我讲《学飞的盟盟》。讲得我爆笑连连怀疑那是一本笑话集。而同为小说业者,我怎么看还是以为,此书是小说家有一次机会对一个人类初生小孩的田野观察,被观察者盟盟,和盟盟的涂鸦,好幸运被记录保存了下来。 ——朱天文
目 录
亲密而疏离(1994 年版序) 侯孝贤
关于新版(2003 年版序) 朱天文
自序
学飞的盟盟
盟盟的马儿
穴居者盟盟
黑手盟盟
寂寞的盟盟
台北最后两个文盲
盟盟的采撷生涯
学游的盟盟
盟盟的玩具
盟盟上幼稚园
盟盟的死知识
盟盟的主人
盟盟的下辈子
听三国的盟盟
盟盟的萍水相逢
盟盟与雷义
盟盟的抽屉
盟盟的小勾们
盟盟的脸儿
独生女盟盟
盟盟与表妹
盟盟的温州街
盟盟的哭
盟盟与植物
盟盟与蝌蚪
盟盟与宝福
盟盟的叔叔们
盟盟在娘胎
盟盟出生彼日
盟盟的台北地图
盟盟与爸爸
盟盟的日本
与盟盟争食
盟盟去大陆
盟盟与三三
盟盟的偶像
盟盟与阿朴
盟盟的日记
盟盟与丑房子
木匠盟盟
说谎的盟盟
盟盟与蜥蜴
盟盟与选举
盟盟的画儿
盟盟的刚刚家
盟盟的动物园
盟盟与种花爷爷
盟盟与ノビタ
盟盟与我(代跋)
2013年12月24日 已读
盟盟真是如精靈一樣 讓人驚奇。而這冊由生活記事與少時習作連綴而成的書 也不妨視為一份現在對過去的致意。見證一個孩子的成長 一點一滴 都是鮮活生動。
essay
空谷幽兰 豆瓣
Road to Heaven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译者: 明洁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10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这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书中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书中数十幅插图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2014年1月31日 已读
一個深諳中國文化的漢學家的西北遊歷志 倘若說這不稀奇 稀奇的則是 他對於隱士這一遊離於社會之外 卻又頗有精神意義的群體的探訪 為我們揭開了神秘面紗 也在不知不覺間親近了禪學。哪怕不出於對於現代文明的思索和個體的應對之道 單純是好奇 也頗為有趣和引人回味。終南山 未必是誰的歸處 卻無疑是一個深厚和明亮的地方。
es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