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豆瓣 豆瓣
作者: 彭明辉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在讲一个明确的主题,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强调生命的延续感和肯定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及心灵的修炼。我们都应该思考,在拼命追求成功与财富的同时,灵魂是否得到了益处,本书提醒我们省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课题。作者以他个人学思兼顾的生命过程与经验,现身说法而畅谈人生哲学,不落窠臼而切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命课题:诸如生命、死亡、际遇、幸福、财富、价值、意义、爱情、婚姻、学业、职业等等,并赋予积极面对解决问题的正能量指点,堪称是一部指点人生迷津的宝典秘笈。
针对年轻人所可能遭遇到的困境与两难的抉择,引领他们看到脱出困境的关键,以及抉择的要领。希望年轻人可以走出联考定终生的浅短视野,以长程的视野去看待人生中的困境与抉择,走出绝望与焦虑。
“生命是持续而不曾间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一时的际遇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希望读者在面对人生时,要能既积极又从容:一边累积各种能力,让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长;一边不时放空自己,让生命得到呼吸与喘息的空间。
2018年7月14日 已读
非实用主义的观点 偏实用主义的解法 不成体系 但有灵光
essay taiwan
当呼吸化为空气 豆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8.5 (128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卡拉尼什 译者: 何雨珈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2018年9月27日 已读
最初拾起是发现书名富有诗意 读来也确实如此 作者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 讲述的则是自己面对生命历程中突如其来的遭遇 种种的所感所思 而最引人钦佩的则是 文笔之间流露出的那番真诚与坦荡 恐惧也好 无力也好 面对生与死也好。保罗的妻子所撰的后记 读来也让人动容不已。相比死亡 我们更难以接受的是别离 虽然爱还在 一直都在 总不免附着太多哀伤。
essay us
奇石 豆瓣
Strange Stones : Dispatches from East and West
7.7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2019年3月22日 已读
无主题文集 以刊载过的专栏文为主。灵光与见解 都曾在三部曲中领略过 整体编排失于零散。不过关于返回美国前后的故事 那几篇写的蛮好 带着异域的眼光乃至还在以异域生活者的身份重新适应自己家园 发现往日未曾注意到的生活形态 想来也蛮有趣的。古老国度埃及的身影也已出现在篇章叙述之中 下一本书也很期待。目前而言 还是江城最喜欢。
cn essay society us
人生一瞬 豆瓣
作者: 詹宏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 5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年岁渐长,记忆发酵。
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程,往事纷至沓来。詹宏志搜索自己的生命经验,企图从灵光一闪的画面中,建立起私密的个人史。
书分两辑:辑一是生命时间轴下的凝思与追忆,捕捉各个成长阶段难忘的人、事、物,情与景;辑二则是旅程地景上片刻的忘我与不可忘怀,记述游历世界各地如日本、欧美等地的趣闻与所思所感。
2019年6月14日 已读
老饕就是老饕. 对美食的热忱让人印象深刻. 而旅行也好 探店也好 或者是寻常生活之所遇 重要的是时间中经历 每每都有 「在一场人生一瞬的邂逅里 仍然给你多年不可忘怀的记」 也挺令人佩服的 毕竟要去创造一个个闪光时刻 也需要为数不少的机缘和气力啊
childhood essay memory taiwan youth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豆瓣
小澤征爾さんと、音楽について話をする
7.9 (24 个评分) 作者: 小泽征尔 / 村上春树 译者: 刘名扬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 就像爱一样,好音乐永远不嫌多
★ 小林秀雄奖 获奖作品
★专家与业余人士、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其实隔着一道高墙。但我觉得这未必是敞开心胸对话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找出一条越过这道墙的路。——村上春树
——————————————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和名满天下的作家相遇会 聊些什么?
就是这本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起写成的,六堂关于古典音乐、关于人生的“公开课”。
从日本神奈川到东京,从美国檀香山到瑞士日内瓦湖畔,在日内瓦驶往巴黎的特快列车上……历时一年,从秋到夏,在暖茶与点心陪伴的午后,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畅谈音乐、文学与人生。
——————————————
我入行时还是单身,一周领一百美元, 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我在纽约租的第一套公寓是半地下的。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就能从窗口看到行人的一双双脚。(小泽征尔)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无论在我音乐启蒙阶段还是职业生涯阶段,都是一位精神偶像,他是我成长中的导师。(李云迪)
本书的内容非常具有深度与广度。不仅是音乐迷,相信文学迷们也会很喜欢。(新潮社)
非普通读者 豆瓣
The Uncommon Reader
8.0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伦·贝内特 译者: 何宁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非普通读者”活动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30489/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 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泛若不系之舟 豆瓣
8.3 (38 个评分) 作者: 傅真 中信出版社 2014 - 8
《藏地白皮书》作者 “最好金龟换酒”博主傅真
迷失于世俗标准,困惑于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傅真决定为自己的人生按下暂停键。她与丈夫毛铭基从英国飞往墨西哥,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个国家,写成兼具爱恨情仇与人生思考的《最好金龟换酒》。
在《泛若不系之舟》里,傅真与毛铭基行走于印度、泰国、缅甸、老挝等亚洲国家,最后回到二人初见的拉萨。这本书的文字跟随他们颠沛流离,在记事本、电脑、夜车、小旅馆和咖啡店中辗转漂泊,诚实地记录着他们一路的见闻故事,探索着信仰、精神与内心价值,也见证着普通小人物身上顽强的生存本领。无论生活多么沉重、艰辛或不公,他们奋力向前,笑着流泪,珍视情感,保有尊严。
西京杂记 豆瓣
作者: (晋)葛洪 撰,周天游 校注 三秦出版社 2006 - 1
《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 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此书,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但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五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均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
2021年1月5日 已读
偏杂志. 记述了各种道听途说来的以往年代好玩的事儿. 形式上比较随心所欲 文字通俗 但作为流水帐而言 其趣味多少还是有的 很多掌故也是今日中国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与渊源了.
china essay history
老学庵笔记 豆瓣
作者: 陆游 译者: 李剑雄 / 刘德权 中华书局 1979 - 11
《唐宋史料笔记:老学庵笔记(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学庵的一首诗(见剑南诗稿卷五十)。老学庵的命名,大约在淳熙之末(一一九○年),陆游退居故乡山陰(今浙江绍兴镜湖以后]。庵在镜湖边上,只有茅屋两间,但背绕青山,面临碧水[二],对诗人来说,倒也是个读书写作的好地方。陆游又自叙其老学庵命名之义,说是“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燭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十三老学庵诗自注)。他的老学庵笔记当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可能有些条目写於在这之前,但最终的完成,应在镜湖边上闭门读书之时,否则不会以老学庵作为书名的。陆游的幼子陆子遹说:“老学庵笔记,先太史淳熙、绍熙间所著也[三]。”这话大抵是可靠的。
陆游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见识广博的学者。会稽续志说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味;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聲名振耀当世”。在陆游众多的著作中,老学庵笔记所佔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内容豊富,颇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关抗金活动的记载较多,如卷一记宋高宗赵构“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去,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卷二记殿前司军人施全刺杀秦桧,又记民间画家赵广宁愿被斩断右手拇指,也不愿为金军绘画遭擄掠的宋朝妇女,又记在金人佔领区内,有一个在原宋都开封卖炒栗子出名的平民李和,他的儿子冒着危险向南宋派往金廷的使臣挥泪进献炒栗子等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抗金情绪,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围中投降派的强烈愤恨。对於秦桧的揭露,如卷一记秦桧“杀岳飞於临安获中,都人皆涕泣”,又一条记秦桧“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卷三记秦桧的“十客”,卷二记宋汴讽刺秦桧所为是“去不得的勋业”,卷八记秦桧专權忮刻,卷二、卷三、卷五分别记载秦桧的儿子秦熺及孙女的仗势欺人,强横霸道等等。对於农民起义,如卷三记童贯镇尘方臘起义时买卖官爵,卷九记王小皤(波)、李顺起义的经过,有助於对农民起义的开究。笔记中还有大量的篇幅,记有关当时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種逸闻趣事,则有助於对文化史的研究。另外,陆游的山会诗话没有传下来,笔记中还保存一些有关诗论的材料,可以见出他的一些作诗主张。对於老学庵笔记,前人有过不少好的评价,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说陆游“生识前辈,年及耄期,所记所闻,殊可观也。四库总目提要说笔记“轶闻舊典,往往足备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说它“雜述掌故,间考舊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这些话,並不过分。总之,内容豊富,態度严肃,资料性强,是这本笔记的特点。在宋人的笔记之中,它可列入佼佼者的行列。
旅行与读书 豆瓣
7.0 (24 个评分) 作者: 詹宏志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8
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阅读家,一个纵横于文化与商界的实践家,
知行合一詹宏志,他永远保有少年般的热情与好奇,
读着不同的书,走不一样的路,在每次忠于自己的选择里,
旅行就是一段勇敢前进的人生。
2016台北书展年度之书
他像一个归乡的老水手,一个博古通今的说书人,细细述说着旅行中的惊喜和失措,决定与彷徨:
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被旅行社诓骗却皆大欢喜的厨房体验;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峇里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在阿拉斯加天地独行般的行迹;土耳其街摊品尝两个羊头的滋味;京都东京梦幻美食的纪行……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2021年10月5日 已读
旅行与阅读是相互促成的关系 只是阅读牵引出的缘分 更多一些吧. 本书相比詹早先的两册追忆童年青少年时代的随笔集 时间上更靠后 切近中年时代. 不同年岁和经历的洗礼 所带来的 是可能迥异的偏好与习性. 这在本书中也多有应证. 当然 对于美食文化的探索 无论奢侈还是平民化 都没有什么不好的. 出于对美食的热爱就很好. 詹的见识与文笔在这方面也多有体现. 数篇随笔中最喜的 一篇是本书同名篇 一篇是附录关于科幻与旅行关联性的妙论 至于其它 重要的不是明确的目的 而是探索的心吧.
essay taiwan 詹宏志
俗世奇人(叁) 豆瓣
作者: 冯骥才 作家出版社 2020 - 1
俗世奇人(叁)延续《俗世奇人》壹、贰风格,由十八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描写天津卫的乡土异士和市井奇人。他们中绝少精英,都是活在你我身边的凡人,但其言谈举止又有非凡之处。作者对篇中人物照例有褒有贬,他们那种强韧剽悍的性格瑕瑜互见,无不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融入此间百姓集体的好恶。作者谋篇布局功力深厚,文字短小精妙,回味无穷。
2022年1月4日 已读
共三辑 很怀念 尤其重读少年时代初度接触的第一部时 种种人事传奇感让人欣喜 当代已然现代化的天津则无处寻觅了 后两辑的故事 本身也还好 甚至说老爷子有心写出来就已经是完满了 天津卫市井间熙熙攘攘的氛围感也不坏 虽然总觉得缺点什么.
cn essay people
高卢战记 豆瓣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8.9 (7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 凯撒 译者: 任炳湘 商务印书馆 1979 - 9
《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很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凯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共七卷,记述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迹写成一卷。凯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因此,《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2022年5月24日 已读
战史其一. 凯撒的文笔是真好 着墨上偏客观叙事 把自己作为第三者角度下的一个叙事对象 从而毫不违和地熔铸到近乎丰碑的征服战争史之中. 条理清晰 内容翔实 行文优雅的文段之下 是他对高卢 日耳曼等蛮族的详加认知 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明确的敌我预判 以及指挥战争的艺术 字里行间还能瞥见的是凯撒高超的公关能力.
essay history
寻味东西 豆瓣 Goodreads
Collected Essays
7.6 (24 个评分) 作者: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 - 4
《鱼翅与花椒》之后
跟扶霞一起吃东吃西
跨越东西饮食版图
打破舌尖上的偏见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扶霞的文字肯定是你的菜。如果你一日三餐味同嚼蜡,我觉得这本书不读也罢。
——《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作序推荐
打破中西餐饮偏见
能吃绍兴臭 霉菜为什么抗拒欧洲奶酪?
畅谈西方美食趣事
用不同材质的勺子能吃出不同味道的菜肴!
探秘知名菜品历史
宫保鸡丁、左宗棠鸡的由来……
讲述个人烹饪经历
伦敦家中后院亲手杀鸡吓坏邻居……
在这部美食随笔中,扶霞通过“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通”以及“食之史”四大主题,用自己一贯的细腻与幽默笔触,生动描写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各种差异和关于美食的精彩趣事。
2023年2月22日 已读
专栏文集. 中西饮食文化见闻录. 扶霞厨艺上学贯中西 撰文的视角无疑有讨巧处 经验方面也挺深厚. 对外国人介绍不同国度的饮食 也力求深入浅出 而不只是留下些浮光掠影的东西. 趣味还是好的 印象上 没早先读的《鱼翅与花椒》《鱼米之乡》两作好 大抵是源于内容上展现的亲切程度的差异 早期作品的论述 情感上隐于其后的姿态.
essay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