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布劳提根诗选 豆瓣 Goodreads
THE PILL VERSUS THE SPRINGHILL MINE DISASTER
7.6 (5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理查德·布劳提根
译者:
肖水
/
陈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9
★联邦走马策划★
“垮掉派”著名边缘人物,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理查德•布劳提根★惊世诗作。
《飞越疯人院》作者肯•克西:“当我们所有人都被遗忘,人们还在阅读布劳提根。”
☀布劳提根,“垮掉派”知名边缘人物,“反文化运动”在作家中的代表,美国1960年代的文学偶像。
☀布劳提根是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村上春树处女作《且听风吟》被认为受其影响。
☀布劳提根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具有跳跃性、神经质,诗中隐喻精妙、新颖,与“现代生活”相关;诗作受日本俳句和海明威极简主义文体风格的影响,包含大量短小精悍的“口语诗”。
☀诗人肖水、陈汐精心翻译,得到诗人、学者杨小滨肯定——“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新锐设计师邵年操刀设计,装帧有如一场诗歌实验,超明亮轻盈,书脊手工撕边(每本不同),内文包含黄、蓝、红、绿4种颜色的色纸,采用“锁线+胶订”的装订方式,柔软好翻。 字体、版式特别设计,页码一律居左,营造特殊诗意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美国诗人布劳提根的九十多首代表性诗歌,包括《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河流的回归》《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
布劳提根以使用幽默与情感来推动视觉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奇特地具有一种跳跃性和神经质,简洁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精妙的隐喻。因为他的诗作简短而精妙,有俳句般的风味,他也被称为“美国的松尾芭蕉”,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布劳提根的写作以“诗意”的展开为核心,将诗歌、散文、小说整合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布劳提根风格”的新事物中。这种文体企图先让诗歌散文化,再让小说“散文式诗歌化”,继而让诗歌小说化。
这本《布劳提根诗选》是“布劳提根风格”在诗歌上的集中体现。
◉编辑推荐
●别致的意象+新奇的隐喻,堪称“脑洞大开”:
无数光年在你的发梢
堆积。
——《一场二月中旬的天舞》
这些光
通过天空中
的一个小洞
将自己泼向我。
——《星洞》
●通俗易懂+“与现代生活同步”:
太好了
在清晨醒来
一个人
不必在已经
不爱的时候
跟谁说
我爱你。
——《情诗》
●看似“内容缺失”,却以空间感产生诗意:
1
得到足够多可吃的食物,
然后吃掉它。
2
找到一个安静的可睡的地方,
然后睡在那里。
3
减少智力活动和情感噪音,
直到你抵达无声的自我,
然后倾听它。
4
——《业障修理工具箱:1—4 项》
◉书籍彩蛋
封面(封一)上的英文作者简介是设计师从布劳提根的另一本诗集《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1967年第1版)上截取的原文,老式打字机字体原样呈现!
布劳提根的最堪传世之作,实际上是他的短篇小说和诗作——短小篇章包含了睿智、创新的意象以及转折离奇的措辞,几乎注定永久地拥有读者群。
——《纽约时报书评》
他是一位在马克•吐温的传统中出现的别开生面的美国作家……只有他的死,能让我们堕落。
——艺术家 西摩尔•劳伦斯
肖水、陈汐的翻译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诗人、学者 杨小滨
“垮掉派”著名边缘人物,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理查德•布劳提根★惊世诗作。
《飞越疯人院》作者肯•克西:“当我们所有人都被遗忘,人们还在阅读布劳提根。”
☀布劳提根,“垮掉派”知名边缘人物,“反文化运动”在作家中的代表,美国1960年代的文学偶像。
☀布劳提根是村上春树“一生中反复阅读”的美国作家之一,村上春树处女作《且听风吟》被认为受其影响。
☀布劳提根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具有跳跃性、神经质,诗中隐喻精妙、新颖,与“现代生活”相关;诗作受日本俳句和海明威极简主义文体风格的影响,包含大量短小精悍的“口语诗”。
☀诗人肖水、陈汐精心翻译,得到诗人、学者杨小滨肯定——“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新锐设计师邵年操刀设计,装帧有如一场诗歌实验,超明亮轻盈,书脊手工撕边(每本不同),内文包含黄、蓝、红、绿4种颜色的色纸,采用“锁线+胶订”的装订方式,柔软好翻。 字体、版式特别设计,页码一律居左,营造特殊诗意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美国诗人布劳提根的九十多首代表性诗歌,包括《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河流的回归》《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
布劳提根以使用幽默与情感来推动视觉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而又奇特地具有一种跳跃性和神经质,简洁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精妙的隐喻。因为他的诗作简短而精妙,有俳句般的风味,他也被称为“美国的松尾芭蕉”,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布劳提根的写作以“诗意”的展开为核心,将诗歌、散文、小说整合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布劳提根风格”的新事物中。这种文体企图先让诗歌散文化,再让小说“散文式诗歌化”,继而让诗歌小说化。
这本《布劳提根诗选》是“布劳提根风格”在诗歌上的集中体现。
◉编辑推荐
●别致的意象+新奇的隐喻,堪称“脑洞大开”:
无数光年在你的发梢
堆积。
——《一场二月中旬的天舞》
这些光
通过天空中
的一个小洞
将自己泼向我。
——《星洞》
●通俗易懂+“与现代生活同步”:
太好了
在清晨醒来
一个人
不必在已经
不爱的时候
跟谁说
我爱你。
——《情诗》
●看似“内容缺失”,却以空间感产生诗意:
1
得到足够多可吃的食物,
然后吃掉它。
2
找到一个安静的可睡的地方,
然后睡在那里。
3
减少智力活动和情感噪音,
直到你抵达无声的自我,
然后倾听它。
4
——《业障修理工具箱:1—4 项》
◉书籍彩蛋
封面(封一)上的英文作者简介是设计师从布劳提根的另一本诗集《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1967年第1版)上截取的原文,老式打字机字体原样呈现!
布劳提根的最堪传世之作,实际上是他的短篇小说和诗作——短小篇章包含了睿智、创新的意象以及转折离奇的措辞,几乎注定永久地拥有读者群。
——《纽约时报书评》
他是一位在马克•吐温的传统中出现的别开生面的美国作家……只有他的死,能让我们堕落。
——艺术家 西摩尔•劳伦斯
肖水、陈汐的翻译完美地把握住了布劳提根诗的诗意精髓。
——诗人、学者 杨小滨
为人民服务 Goodreads
为人民服务 [Wei renmin fuwu]
7.4 (20 个评分)
作者:
Yan Lianke
/
阎连科
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 4
Set in 1967, at the peak of the Mao cult,
is a beautifully told, wickedly daring story about the forbidden love affair between Liu Lian, the young, pretty wife of a powerful Division Commander in Communist China, and her household’s lowly servant, Wu Dawang. When Liu Lian establishes a rule for her orderly that he is to attend to her needs whenever the household’s wooden Serve the People! sign is removed from its usual place, the orderly vows to obey. What follows is a remarkable love story and a profound and deliciously comic satire on Mao’s famous slogan and the political and sexual taboos of his regime. As life is breathed into the illicit sexual affair, Yan Lianke brilliantly captures how the Model Soldier Wu Dawang becomes an eager collaborator with the restless and demanding Liu Lian, their actions inspired by primitive passions that they are only just discovering. Originally banned in China, and the first work from Yan Lianke to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rings us the debut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uthors writing from inside China today.
is a beautifully told, wickedly daring story about the forbidden love affair between Liu Lian, the young, pretty wife of a powerful Division Commander in Communist China, and her household’s lowly servant, Wu Dawang. When Liu Lian establishes a rule for her orderly that he is to attend to her needs whenever the household’s wooden Serve the People! sign is removed from its usual place, the orderly vows to obey. What follows is a remarkable love story and a profound and deliciously comic satire on Mao’s famous slogan and the political and sexual taboos of his regime. As life is breathed into the illicit sexual affair, Yan Lianke brilliantly captures how the Model Soldier Wu Dawang becomes an eager collaborator with the restless and demanding Liu Lian, their actions inspired by primitive passions that they are only just discovering. Originally banned in China, and the first work from Yan Lianke to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rings us the debut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uthors writing from inside China today.
无形之手 豆瓣
8.5 (47 个评分)
作者: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者,与米沃什、辛波斯卡一脉相承的波兰诗歌大师扎加耶夫斯基诗歌新作;
-
★一位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大师:他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21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布罗茨基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 “抒 情诗女神与历史女神在他的诗中深刻对话”,“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得以完美统一”;
-
★著名批评家桑塔格称其诗中有着“复杂的天真、天才的天真”;
-
★诗人译者李以亮先生潜心精译;精致口袋本,轻巧便携。
-
【内容简介】
《无形之手》是扎加耶夫斯基2011年的诗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跟更年轻时的作品相比,本部诗集中明显多了一些回忆/往事的成分,因而更显个人化,更显深度。在这本集子里,扎加耶夫斯基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温和,却多了一些伤感、疲倦的基调,特别是他多次写到了死亡,诗篇的终结处,常常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沉默。特别是有几首诗,是诗人对他的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朴素的文字里饱含了深情与敬意,令人动容。
-
★一位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大师:他的作品诞生于20世纪的灰烬之中,却言说着21世纪里真实的恐惧和迟疑的希望;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布罗茨基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 “抒 情诗女神与历史女神在他的诗中深刻对话”,“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得以完美统一”;
-
★著名批评家桑塔格称其诗中有着“复杂的天真、天才的天真”;
-
★诗人译者李以亮先生潜心精译;精致口袋本,轻巧便携。
-
【内容简介】
《无形之手》是扎加耶夫斯基2011年的诗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根据所涉主题精心安排。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跟更年轻时的作品相比,本部诗集中明显多了一些回忆/往事的成分,因而更显个人化,更显深度。在这本集子里,扎加耶夫斯基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温和,却多了一些伤感、疲倦的基调,特别是他多次写到了死亡,诗篇的终结处,常常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沉默。特别是有几首诗,是诗人对他的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朴素的文字里饱含了深情与敬意,令人动容。
热土荒丘五十年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
译者:
陈杰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思Cogito
2021
- 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从19世纪末开始,中亚地区有许多闻名于世的考古发现,这与享誉世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如M. E. 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学者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是本书作者的考古学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部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以及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
作者的求学生涯、随后参与或主导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师友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作者叙事简洁流畅,论述清晰缜密,书稿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通过本书,读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亚重大考古项目的发展脉络,也能走进考古学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艰辛与趣味,更能切实体会到两代优秀中亚考古学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这是一部能够激励人们爱上读书治学、激发对考古学的好奇与兴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编辑推荐
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里磨洋工,马松导师一天的行程安排会严格到连学霸都偷偷叫苦。
就算导师是世界闻名的考古专家,学生也会忍不住偷偷送他一个外号。
当画了三天三夜的古城遗址平面图被白蚁啃得七零八落时,谁都会被气到只想在床头痛哭。
在被导师抓到睡懒觉之前,捏着牙刷冲到考古场地需要几分钟?
未来的考古学家也会抱着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骑毛驴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当天气变得寒冷,野外的考古学家,不要犹豫,像猫一样睡到厨房的灶台上去吧!
以上是瑞德维拉扎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考古场地的日常生活。这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在这部回忆录里,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他最崇敬的导师马松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学同学们,都是有趣生动的人物,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部能够吸引你一直读下去的回忆录。书中的黑白老照片更是满满年代感,把读者瞬间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亚考古世界。
本书属于《新丝路艺丛》。继《地中海城记》和《陌生人马可》之后,让我们跟随“中亚考古骑士”,从北高加索的切格姆出发,穿越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城,直抵帕米尔西部的巴克特里亚,探寻中亚考古的艰辛岁月和辉煌成就,回味两代学者的青春芳华和趣味日常。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从19世纪末开始,中亚地区有许多闻名于世的考古发现,这与享誉世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如M. E. 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学者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是本书作者的考古学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部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以及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
作者的求学生涯、随后参与或主导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师友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作者叙事简洁流畅,论述清晰缜密,书稿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通过本书,读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亚重大考古项目的发展脉络,也能走进考古学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艰辛与趣味,更能切实体会到两代优秀中亚考古学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这是一部能够激励人们爱上读书治学、激发对考古学的好奇与兴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编辑推荐
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里磨洋工,马松导师一天的行程安排会严格到连学霸都偷偷叫苦。
就算导师是世界闻名的考古专家,学生也会忍不住偷偷送他一个外号。
当画了三天三夜的古城遗址平面图被白蚁啃得七零八落时,谁都会被气到只想在床头痛哭。
在被导师抓到睡懒觉之前,捏着牙刷冲到考古场地需要几分钟?
未来的考古学家也会抱着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骑毛驴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当天气变得寒冷,野外的考古学家,不要犹豫,像猫一样睡到厨房的灶台上去吧!
以上是瑞德维拉扎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考古场地的日常生活。这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在这部回忆录里,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他最崇敬的导师马松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学同学们,都是有趣生动的人物,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部能够吸引你一直读下去的回忆录。书中的黑白老照片更是满满年代感,把读者瞬间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亚考古世界。
本书属于《新丝路艺丛》。继《地中海城记》和《陌生人马可》之后,让我们跟随“中亚考古骑士”,从北高加索的切格姆出发,穿越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城,直抵帕米尔西部的巴克特里亚,探寻中亚考古的艰辛岁月和辉煌成就,回味两代学者的青春芳华和趣味日常。
中央公园西路 豆瓣
Three One-Act Plays
7.9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宁一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观察者 豆瓣
La giornata d'uno scrutatore
7.6 (12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毕艳红
译林出版社
2022
- 1
🟡聚焦荒谬的真实,抨击真实的荒谬
人在什么限度内可以称为人?何为幸福的真谛?
🟡都灵•选举站•监票员的一天
故事脱胎于卡尔维诺1953年、1961年的候选人和监票经历
🟡《观察者》简体中文版初面世,收录卡尔维诺谈《观察者》:
✍️十年磨一剑——
“为了写出这部如此短的小说,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挑战写作舒适区——
“我在《观察者》中涉及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以前从来不敢触及的”;
✍️标志着卡尔维诺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终结——
“卡尔维诺在小说与散文充分融合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内容简介】
《观察者》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从来不敢触及的……这篇如此短的小说花费了我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1953年的选举中,奥尔梅亚被任命为都灵一家投票站的监票员。对手党派为了拉选票,引导成群的残障人士参加投票:在吠叫、大笑声中,在各种可怕的畸形人中,他们收集着那些卧床不起的病人的选票。奥尔梅亚旁观着,反思着,他想要力挽狂澜……
【名人评价】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人在什么限度内可以称为人?何为幸福的真谛?
🟡都灵•选举站•监票员的一天
故事脱胎于卡尔维诺1953年、1961年的候选人和监票经历
🟡《观察者》简体中文版初面世,收录卡尔维诺谈《观察者》:
✍️十年磨一剑——
“为了写出这部如此短的小说,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挑战写作舒适区——
“我在《观察者》中涉及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以前从来不敢触及的”;
✍️标志着卡尔维诺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终结——
“卡尔维诺在小说与散文充分融合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内容简介】
《观察者》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从来不敢触及的……这篇如此短的小说花费了我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1953年的选举中,奥尔梅亚被任命为都灵一家投票站的监票员。对手党派为了拉选票,引导成群的残障人士参加投票:在吠叫、大笑声中,在各种可怕的畸形人中,他们收集着那些卧床不起的病人的选票。奥尔梅亚旁观着,反思着,他想要力挽狂澜……
【名人评价】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水浒传的诞生 豆瓣 Goodreads
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
6.7 (7 个评分)
作者:
孙述宇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
- 11
岳飞竟是宋江的历史原型?
李欧梵、罗新、商伟、杨早共同推荐
文史结合研究的典范之作
揭示水浒故事源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编辑推荐
◎颠覆传统上认为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 传》创作的最大一股推动力
◎对常见的宋代史料进行了精彩、大胆的解读,在熟练运用史料分析和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一套完整系统的叙事,为水浒爱好者、宋史爱好者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
◎勾勒被遗忘的抗金忠义人群像,感同身受地解读他们的境遇,揭示普通民众在绝境中的不甘与反抗,为这些被历史暗流吞没而失声的渺小者和无名之辈,书写一阙慷慨悲歌
☆学者推荐
谁都知道水浒是关于强人(outlaw)的故事,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是强人讲给强人听的关于强人的故事。一本把水浒故事与岳飞时代完美联系的书,不止是关于文学的,更是关于历史的。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孙述宇教授关于《水浒传》的诞生,结论十分惊人:一是从内容及流传推断,指出《水浒传》是“强徒写给强徒看的书”,其实是一部用故事教人怎样当强盗的“宝典”;二是结合南宋的时代环境,大胆推测宋江原型并非仅是梁山泊盗匪,更是含冤而殁的岳飞在小说中的投影。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推断虽未成为定论,却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研读《水浒传》这部奇书的视野,也催化出文本与时代共生的想象。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金瓶梅的艺术》和《水浒传的诞生》是两本难得的好书,所有的小说爱好者都不该错过。我至今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时的兴奋和收获。孙述宇先生是真正懂小说的,从《金瓶梅的艺术》中可以随处读到他的精彩洞见。他参照欧洲现代小说来读《金瓶梅》,让我们知道好的小说是中外相通的,可以相互启迪。他对《水浒传》的来历做了深入的考察,别有一番心得,读史的朋友们也会有所收获的。
——商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将《水浒传》置于宋金战争的背景中,精彩地运用史料考证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过去读者一般认为的水浒故事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尤其是与岳飞及南宋初年民间武装抗金的忠义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传》创作的最大一股推动力。本书分为“《水浒传》的来历”“《水浒传》内外的人与事”“心态与艺术”三部分,用大量笔墨检视小说中的人物、地方、事件与真实历史和地理的关系,检点小说原型人物的悲壮事迹,也分析了《水浒传》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论证历史真实的人与事在《水浒传》中投下了大量影子。
李欧梵、罗新、商伟、杨早共同推荐
文史结合研究的典范之作
揭示水浒故事源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编辑推荐
◎颠覆传统上认为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 传》创作的最大一股推动力
◎对常见的宋代史料进行了精彩、大胆的解读,在熟练运用史料分析和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一套完整系统的叙事,为水浒爱好者、宋史爱好者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
◎勾勒被遗忘的抗金忠义人群像,感同身受地解读他们的境遇,揭示普通民众在绝境中的不甘与反抗,为这些被历史暗流吞没而失声的渺小者和无名之辈,书写一阙慷慨悲歌
☆学者推荐
谁都知道水浒是关于强人(outlaw)的故事,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是强人讲给强人听的关于强人的故事。一本把水浒故事与岳飞时代完美联系的书,不止是关于文学的,更是关于历史的。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孙述宇教授关于《水浒传》的诞生,结论十分惊人:一是从内容及流传推断,指出《水浒传》是“强徒写给强徒看的书”,其实是一部用故事教人怎样当强盗的“宝典”;二是结合南宋的时代环境,大胆推测宋江原型并非仅是梁山泊盗匪,更是含冤而殁的岳飞在小说中的投影。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推断虽未成为定论,却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研读《水浒传》这部奇书的视野,也催化出文本与时代共生的想象。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金瓶梅的艺术》和《水浒传的诞生》是两本难得的好书,所有的小说爱好者都不该错过。我至今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时的兴奋和收获。孙述宇先生是真正懂小说的,从《金瓶梅的艺术》中可以随处读到他的精彩洞见。他参照欧洲现代小说来读《金瓶梅》,让我们知道好的小说是中外相通的,可以相互启迪。他对《水浒传》的来历做了深入的考察,别有一番心得,读史的朋友们也会有所收获的。
——商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将《水浒传》置于宋金战争的背景中,精彩地运用史料考证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过去读者一般认为的水浒故事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尤其是与岳飞及南宋初年民间武装抗金的忠义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传》创作的最大一股推动力。本书分为“《水浒传》的来历”“《水浒传》内外的人与事”“心态与艺术”三部分,用大量笔墨检视小说中的人物、地方、事件与真实历史和地理的关系,检点小说原型人物的悲壮事迹,也分析了《水浒传》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论证历史真实的人与事在《水浒传》中投下了大量影子。
青春燃烧 豆瓣
6.5 (19 个评分)
作者:
徐靖
漓江出版社
2021
- 10
宫崎骏、高畑勋、押井守、富野由悠季、大友克洋、安彦良和、川口开治……他们注定是日本动漫产业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举足轻重的一代人,他们大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度过青春期,而那个时代,正是日本战后左翼社会运动最激烈的时代。日美安保条约掀起了长达十多年的社会运动风潮,正是这场日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运动,洗礼了整整一代日本年轻人,其中的很多人投身日本动漫产业,共同打造出日本战后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产业,铸就了战后日本动漫的黄金时代。
本书从动漫人和动漫作品的角度出发,探寻黄金一代动漫人的青春岁月,追寻左翼社会运动与日本动漫亚文化的关联与脉络。
本书从动漫人和动漫作品的角度出发,探寻黄金一代动漫人的青春岁月,追寻左翼社会运动与日本动漫亚文化的关联与脉络。
柘植義春漫畫集:紅花、鄰近的風景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柘植義春
译者:
黃碧君
大塊文化
2021
- 9
「日漫有兩座高山,其中一座是手塚治虫,
另一座就是柘植義春。」
打破漫畫的框架,
從「現實」看見「超現實」,在「夢境」與「日常」間遊走。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中文版首度問世!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特邀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
•收錄日本評論家川本三郎為台灣版全新撰寫的精彩專文
「深愛日陰處而非日照處、暗巷裡而非大街上、『非主流』而非『主流』......這裡雖然沒有繁華,卻有遠離社會喧騷的靜謚。」——川本三郎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
「他的創造力充滿著一種內在性與解放,使他置身於不可避免且極難忍受的處境。......創作於是(對柘植義春而言),就像是無止境地挺著轉向前方的身驅,卻又準備好要脫逃。」——白土三平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自家編選的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
「柘植義春漫畫的革命性,不在於揭露某些存於日常生活中心的事物,而在於呈現隱藏在較為『不尋常』範圍內的事粅,在那些我們可以稱為『心之漂浪』的深處。」——寺山修司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分為兩集同時出版。本書為第二集,收錄了10篇重要代表作:
〈紅花〉、〈滿酒屋少女〉雖然是完全獨立的兩篇故事,但在情境與角色上卻十分相似:一位旅人來到了偏鄉祕境,遇見有著曲折身世的少女。旅人就像是旁觀者,雖然對少女抱著好奇,卻僅是個過客身分短暫參與,沒有進一步涉入少女的生活。
〈現實客棧〉描寫現代人碰上肯定只會憤怒客訴的旅館投宿經驗,主角並非透過旅行享受限期的、奢侈的、消費性的時光,而是直接空降到他人的日常之中。為了找尋漫畫題材而出遊的設定,可說是柘植義春自我的化身。
〈海邊敘景〉的故事從陽光明媚的熱鬧沙灘開始,隨著場景轉至人煙罕至的斷崖,也安排主角在此相遇。結尾以跨頁表現淒冷蒼茫的大海,帶著一絲感傷卻又相當浪漫,營造出男女邂逅的微妙氣氛,也是柘植義春作品的名場面。
〈吉保的犯罪〉與〈夢中散步〉描繪了意識下突然冒出的虛幻陰暗面,一個投射出異樣性愛妄想的扭曲世界。特別的是,〈夢中散步〉畫風陡然一變,以清淡的線條與許多空白,展現不同以往的清新質樸。
〈夏天的回憶〉與〈無聊的房間〉都是以同居情侶為主角,整體調性逐漸輕快而不再沉重,在看似不合理的主情節下,是真實情侶間發生的種種日常。
〈散步的日常〉運用詼諧自嘲的方式,講述為了三百圓而苦惱的困窘。,理應相當淒慘,卻因為用的方式呈現。同樣將「我」設定為漫畫家,自傳性相當濃厚。
〈鄰近的風景〉將柘植義春對老舊街區的嚮往、對邊緣人的同理,毫不保留地述說。義春喜歡這些寂寥的地方並以其為舞台,儘管和當時日本高度成長的「開朗」氣氛沾不上邊,但他深知這些破敗之處的美好。
「我感覺,雖然是我造訪這個地方,我卻是個一事無成的人、一位失敗者,但我覺得很好。」——柘植義春
(※同時出版《柘植義春漫畫選集:螺旋式、李先生一家》,收錄另外9篇義春重要代表作,不可錯過!)
另一座就是柘植義春。」
打破漫畫的框架,
從「現實」看見「超現實」,在「夢境」與「日常」間遊走。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中文版首度問世!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特邀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
•收錄日本評論家川本三郎為台灣版全新撰寫的精彩專文
「深愛日陰處而非日照處、暗巷裡而非大街上、『非主流』而非『主流』......這裡雖然沒有繁華,卻有遠離社會喧騷的靜謚。」——川本三郎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
「他的創造力充滿著一種內在性與解放,使他置身於不可避免且極難忍受的處境。......創作於是(對柘植義春而言),就像是無止境地挺著轉向前方的身驅,卻又準備好要脫逃。」——白土三平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自家編選的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
「柘植義春漫畫的革命性,不在於揭露某些存於日常生活中心的事物,而在於呈現隱藏在較為『不尋常』範圍內的事粅,在那些我們可以稱為『心之漂浪』的深處。」——寺山修司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分為兩集同時出版。本書為第二集,收錄了10篇重要代表作:
〈紅花〉、〈滿酒屋少女〉雖然是完全獨立的兩篇故事,但在情境與角色上卻十分相似:一位旅人來到了偏鄉祕境,遇見有著曲折身世的少女。旅人就像是旁觀者,雖然對少女抱著好奇,卻僅是個過客身分短暫參與,沒有進一步涉入少女的生活。
〈現實客棧〉描寫現代人碰上肯定只會憤怒客訴的旅館投宿經驗,主角並非透過旅行享受限期的、奢侈的、消費性的時光,而是直接空降到他人的日常之中。為了找尋漫畫題材而出遊的設定,可說是柘植義春自我的化身。
〈海邊敘景〉的故事從陽光明媚的熱鬧沙灘開始,隨著場景轉至人煙罕至的斷崖,也安排主角在此相遇。結尾以跨頁表現淒冷蒼茫的大海,帶著一絲感傷卻又相當浪漫,營造出男女邂逅的微妙氣氛,也是柘植義春作品的名場面。
〈吉保的犯罪〉與〈夢中散步〉描繪了意識下突然冒出的虛幻陰暗面,一個投射出異樣性愛妄想的扭曲世界。特別的是,〈夢中散步〉畫風陡然一變,以清淡的線條與許多空白,展現不同以往的清新質樸。
〈夏天的回憶〉與〈無聊的房間〉都是以同居情侶為主角,整體調性逐漸輕快而不再沉重,在看似不合理的主情節下,是真實情侶間發生的種種日常。
〈散步的日常〉運用詼諧自嘲的方式,講述為了三百圓而苦惱的困窘。,理應相當淒慘,卻因為用的方式呈現。同樣將「我」設定為漫畫家,自傳性相當濃厚。
〈鄰近的風景〉將柘植義春對老舊街區的嚮往、對邊緣人的同理,毫不保留地述說。義春喜歡這些寂寥的地方並以其為舞台,儘管和當時日本高度成長的「開朗」氣氛沾不上邊,但他深知這些破敗之處的美好。
「我感覺,雖然是我造訪這個地方,我卻是個一事無成的人、一位失敗者,但我覺得很好。」——柘植義春
(※同時出版《柘植義春漫畫選集:螺旋式、李先生一家》,收錄另外9篇義春重要代表作,不可錯過!)
柘植義春漫畫集:螺旋式、李先生一家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柘植義春
译者:
黃碧君
大塊文化
2021
- 9
「日漫有兩座高山,其中一座是手塚治虫,
另一座就是柘植義春。」
打破漫畫的框架,
從「現實」看見「超現實」,在「夢境」與「日常」間遊走。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中文版首度問世!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特邀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與專文解說
「深愛日陰處而非日照處、暗巷裡而非大街上、『非主流』而非『主流』......這裡雖然沒有繁華,卻有遠離社會喧騷的靜謚。」——川本三郎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
「他的創造力充滿著一種內在性與解放,使他置身於不可避免且極難忍受的處境。......創作於是(對柘植義春而言),就像是無止境地挺著轉向前方的身驅,卻又準備好要脫逃。」——白土三平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自家編選的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
「柘植義春漫畫的革命性,不在於揭露某些存於日常生活中心的事物,而在於呈現隱藏在較為『不尋常』範圍內的事粅,在那些我們可以稱為『心之漂浪』的深處。」——寺山修司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分為兩集同時出版。本書為第一集,共收錄9篇重要代表作:
〈螺旋式〉是柘植義春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講述主角被水母刺傷,血流不止,欲尋找醫生卻落入如鬼打牆般的迴圈,塑造出他人即「惡夢」的恐懼。1968年發表時,在藝文界與大學生之間掀起了一陣熱潮,離奇的故事、前衛的敘事手法、加上意味深長的意象,醞釀出濃濃的絕望與瘋狂。
〈源泉館老闆〉與〈柳屋老闆〉可說是姐妹作,兩篇都以偏僻淒涼的小鎮作為背景,旅人來到只有女主人的破舊旅館,在妄想夢境或是其他時空,成為了旅館的老闆。
〈山椒魚〉是只有七頁的極短篇,透過全篇的獨白,與從動物出發的獨特視角,營造相當晦暗的黑色幽默,令人聯想到卡夫卡。
〈沼〉可謂柘植義春的蛻變之作,是他剛開始在《GARO》發表漫畫時的大膽嘗試。描寫東京來的獵人受神祕少女邀請,在山村借住一晚的故事。漫畫結合了性與死的意象,但整篇沒有明確的事件發生,擺脫了故事優先的框架。
〈吱子〉具半自傳的色彩,重現豢養文鳥的意外之死,帶出內心的陰影。是緊接在〈沼〉之後發表的作品,完成度相當高。
〈不可思議的信〉由早期貸本漫畫作品重新改繪而成,透過一封陌生人的信,解開母親墓地之謎,帶著懸疑與推理的色彩。
〈夜入侵了〉圍繞在一對失和的同居情侶,有不少暴力、性變態的場景,將男主角精神的不穩定以及對異樣性愛的妄想赤裸坦露。
〈李先生一家〉講述莫名其妙住進主角家的奇怪鄰居,充滿著滑稽嘲諷的調性。也可以從中看出柘植義春獨鍾破舊郊區的情懷。
「我或許是想要了解,關於過去與目前人生的關係、生與死、虛構與真實,然而我對這些事物卻一無所知。」——柘植義春
(※同時出版《柘植義春漫畫選集:紅花、鄰近的風景》,收錄另外10篇義春重要代表作,不可錯過!)
另一座就是柘植義春。」
打破漫畫的框架,
從「現實」看見「超現實」,在「夢境」與「日常」間遊走。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中文版首度問世!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特邀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與專文解說
「深愛日陰處而非日照處、暗巷裡而非大街上、『非主流』而非『主流』......這裡雖然沒有繁華,卻有遠離社會喧騷的靜謚。」——川本三郎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
「他的創造力充滿著一種內在性與解放,使他置身於不可避免且極難忍受的處境。......創作於是(對柘植義春而言),就像是無止境地挺著轉向前方的身驅,卻又準備好要脫逃。」——白土三平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自家編選的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
「柘植義春漫畫的革命性,不在於揭露某些存於日常生活中心的事物,而在於呈現隱藏在較為『不尋常』範圍內的事粅,在那些我們可以稱為『心之漂浪』的深處。」——寺山修司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分為兩集同時出版。本書為第一集,共收錄9篇重要代表作:
〈螺旋式〉是柘植義春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講述主角被水母刺傷,血流不止,欲尋找醫生卻落入如鬼打牆般的迴圈,塑造出他人即「惡夢」的恐懼。1968年發表時,在藝文界與大學生之間掀起了一陣熱潮,離奇的故事、前衛的敘事手法、加上意味深長的意象,醞釀出濃濃的絕望與瘋狂。
〈源泉館老闆〉與〈柳屋老闆〉可說是姐妹作,兩篇都以偏僻淒涼的小鎮作為背景,旅人來到只有女主人的破舊旅館,在妄想夢境或是其他時空,成為了旅館的老闆。
〈山椒魚〉是只有七頁的極短篇,透過全篇的獨白,與從動物出發的獨特視角,營造相當晦暗的黑色幽默,令人聯想到卡夫卡。
〈沼〉可謂柘植義春的蛻變之作,是他剛開始在《GARO》發表漫畫時的大膽嘗試。描寫東京來的獵人受神祕少女邀請,在山村借住一晚的故事。漫畫結合了性與死的意象,但整篇沒有明確的事件發生,擺脫了故事優先的框架。
〈吱子〉具半自傳的色彩,重現豢養文鳥的意外之死,帶出內心的陰影。是緊接在〈沼〉之後發表的作品,完成度相當高。
〈不可思議的信〉由早期貸本漫畫作品重新改繪而成,透過一封陌生人的信,解開母親墓地之謎,帶著懸疑與推理的色彩。
〈夜入侵了〉圍繞在一對失和的同居情侶,有不少暴力、性變態的場景,將男主角精神的不穩定以及對異樣性愛的妄想赤裸坦露。
〈李先生一家〉講述莫名其妙住進主角家的奇怪鄰居,充滿著滑稽嘲諷的調性。也可以從中看出柘植義春獨鍾破舊郊區的情懷。
「我或許是想要了解,關於過去與目前人生的關係、生與死、虛構與真實,然而我對這些事物卻一無所知。」——柘植義春
(※同時出版《柘植義春漫畫選集:紅花、鄰近的風景》,收錄另外10篇義春重要代表作,不可錯過!)
恶意的平方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胡正欣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0
滨江中学在高考前惊现谋杀案,物理老师徐玉阶在教师公寓内离奇身亡,头颅不翼而飞。
曾就读于滨江中学的年轻警察宁微君受命参与侦破,为了帮助昔日的班主任魏书平洗脱罪名,宁微君苦苦找寻其他凶手存在的证据,却意外收到魏书平坠楼自杀的消息……所有的谜团在高中生侦探林昱出现后,方才慢 慢清晰,最后的真相不禁让人震惊惋惜。
————————————————
◆《推理大师》《谜•悬疑》杂志原主编胡正欣,曾推出大批原创推理写作者。作为本格推理界实力派作者,他将带你纵观古典推理小说,领略精妙评论,构建全新“心证推理”王国——恶意的平方,等你来开方!
◆致敬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绫辻行人、西泽保彦等大师,
将推理小说评论,融合进步步推进的情节。
◆致敬雷蒙德•钱德勒,
综合《湖底女人》中的“无头尸体诡计”及其他,提炼为“无头尸体讲义”。
◆致敬G.K.切斯特顿,
在青年警察宁微君与高中生侦探林昱的对决中,将“心证推理”充分演绎。
◆迷人微笑,冷静诡计,将难言恶意层层包裹。
烧脑推理,精巧解构,将幽暗秘密层层揭开。
————————————————
朗朗书房·暗影长廊悬疑推理系列:
胡正欣《恶意的平方》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89/
轩弦《泫然·谋杀档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92/
河狸《剪刀中的幽灵》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84/
何袜皮《龙楼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20293/
何袜皮《有病的情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04199/
曾就读于滨江中学的年轻警察宁微君受命参与侦破,为了帮助昔日的班主任魏书平洗脱罪名,宁微君苦苦找寻其他凶手存在的证据,却意外收到魏书平坠楼自杀的消息……所有的谜团在高中生侦探林昱出现后,方才慢 慢清晰,最后的真相不禁让人震惊惋惜。
————————————————
◆《推理大师》《谜•悬疑》杂志原主编胡正欣,曾推出大批原创推理写作者。作为本格推理界实力派作者,他将带你纵观古典推理小说,领略精妙评论,构建全新“心证推理”王国——恶意的平方,等你来开方!
◆致敬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绫辻行人、西泽保彦等大师,
将推理小说评论,融合进步步推进的情节。
◆致敬雷蒙德•钱德勒,
综合《湖底女人》中的“无头尸体诡计”及其他,提炼为“无头尸体讲义”。
◆致敬G.K.切斯特顿,
在青年警察宁微君与高中生侦探林昱的对决中,将“心证推理”充分演绎。
◆迷人微笑,冷静诡计,将难言恶意层层包裹。
烧脑推理,精巧解构,将幽暗秘密层层揭开。
————————————————
朗朗书房·暗影长廊悬疑推理系列:
胡正欣《恶意的平方》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89/
轩弦《泫然·谋杀档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92/
河狸《剪刀中的幽灵》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4384/
何袜皮《龙楼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20293/
何袜皮《有病的情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04199/
這就是天堂!: 我的北韓童年 Goodreads 豆瓣
"Ici, c'est le paradis!"
8.1 (7 个评分)
作者:
Hyok Kang
/
Philippe Grangereau
译者:
陳怡華
衛城
2011
- 6
據說,金正日小時候爬樹摸過彩虹,你相信嗎?但北韓人民不得不信。
一九九七年前後,北韓的嚴重饑荒餓死了幾百萬人,民不聊生,金正日公開槍斃負責農業的書記徐寬熙等十八名官員,就在饑荒最嚴重的時候,十三歲的姜赫與父母決定成為脫北者,游過零下十二度的圖們江逃至中國,隱姓埋名了四年。之後遭中國公安追捕,再輾轉逃至越南、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終於在二○○二年抵達南韓接受庇護。
二○○三年春,法國記者菲利普.格蘭傑羅在布拉格的人權會議上見到姜赫。年輕的姜赫可能出於羞澀,連麥克風都不敢拿。不過,姜赫當時的經歷都展示在這次活動租用的大廳,牆上掛著他的素描,有些描繪細膩,有些潦草,但是都洋溢著孩童身上那種自然的真誠。他難以用言語訴說經歷,卻畫得出奇得好,對細節記得非常清楚。
兩人的合作催生了這本書,從一個孩子的眼光,見證了北韓九○年代的社會實況與饑荒悲劇,沒有一本北韓的書,提供如此多北韓人的生活細節與成長經過,同時也是姜赫家族三代的幻滅故事,姜赫的祖父拋棄在日本的一切返回偉大的祖國,以為是天堂,結果卻是地獄,祖父抑鬱而終後,姜赫與父親也離開了家鄉,成為失根的朝鮮人。身處自由世界的姜赫,想擰斷金正日的脖子,但夜裡,他經常夢見自己潛逃回北韓去見過世的祖父,是的,這些夢讓他想起了北韓,是的,他們是對地獄有鄉愁的一群人。
一九九七年前後,北韓的嚴重饑荒餓死了幾百萬人,民不聊生,金正日公開槍斃負責農業的書記徐寬熙等十八名官員,就在饑荒最嚴重的時候,十三歲的姜赫與父母決定成為脫北者,游過零下十二度的圖們江逃至中國,隱姓埋名了四年。之後遭中國公安追捕,再輾轉逃至越南、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終於在二○○二年抵達南韓接受庇護。
二○○三年春,法國記者菲利普.格蘭傑羅在布拉格的人權會議上見到姜赫。年輕的姜赫可能出於羞澀,連麥克風都不敢拿。不過,姜赫當時的經歷都展示在這次活動租用的大廳,牆上掛著他的素描,有些描繪細膩,有些潦草,但是都洋溢著孩童身上那種自然的真誠。他難以用言語訴說經歷,卻畫得出奇得好,對細節記得非常清楚。
兩人的合作催生了這本書,從一個孩子的眼光,見證了北韓九○年代的社會實況與饑荒悲劇,沒有一本北韓的書,提供如此多北韓人的生活細節與成長經過,同時也是姜赫家族三代的幻滅故事,姜赫的祖父拋棄在日本的一切返回偉大的祖國,以為是天堂,結果卻是地獄,祖父抑鬱而終後,姜赫與父親也離開了家鄉,成為失根的朝鮮人。身處自由世界的姜赫,想擰斷金正日的脖子,但夜裡,他經常夢見自己潛逃回北韓去見過世的祖父,是的,這些夢讓他想起了北韓,是的,他們是對地獄有鄉愁的一群人。
巴黎图书馆 豆瓣
The Paris Library
作者:
[美] 珍妮特·斯凯斯琳·查尔斯
译者:
张文跃
中信出版社
2021
- 10
20世纪30年代末,生活在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热爱阅读的女孩奥黛尔,怀着对图书的热爱,应聘到巴黎亚米利加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虽然有来自生活和成长的现实烦恼,但她也收获了友情和爱情。纳粹占领巴黎后,奥黛尔和亦师亦友的同事们尽心维持图书馆的运转,只为给巴黎民众提供最后的心灵庇护所。可是,随后而来的变故,让奥黛尔的生活分崩离析,她不得不远走他乡……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蒙大拿州小镇弗罗伊德,少女莉莉面临青春期的苦恼:母亲的离世让她突然面对生死离别,父亲的再婚让她对新的家庭关系无所适从,同龄人的社交压力让校园变成修罗场……
一个午后,深陷冗杂平庸生活的少女莉莉,意外闯进独居的奥黛尔的家中,阴差阳错地阻止了一场自杀。自此,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的生活轨道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成长史。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蒙大拿州小镇弗罗伊德,少女莉莉面临青春期的苦恼:母亲的离世让她突然面对生死离别,父亲的再婚让她对新的家庭关系无所适从,同龄人的社交压力让校园变成修罗场……
一个午后,深陷冗杂平庸生活的少女莉莉,意外闯进独居的奥黛尔的家中,阴差阳错地阻止了一场自杀。自此,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的生活轨道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成长史。
脊椎之軸 豆瓣
8.5 (10 个评分)
作者:
夏宇
作者自印
2020
- 2
這些詩是從一個箭頭開始的,2009年春天,好逸惡勞的女詩人整好一個背包,踏上了一千六百公里的徒步之旅,她跟著箭頭走,有時候跟著貝殼,花了五個月,走到箭頭消失的地方,中世紀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大西洋岸。她遵從一個古老的毀滅與重生的儀式,燒掉了衣物和鞋,以及厚厚一疊大小不一的紙張,上面是沿路隨手寫下的橫七豎八幾百個句子。
必須說:呃紙張一燒完她就後悔了,當天晚上她開始默寫燒掉的句子,這個過程花了十年,找回十之六七,句子與句子互相編織,又生出另些句子,匯集成一本詩集,三十三首詩。
詩集一如既往,顯示她是個形式狂熱者,天真的符號數字驅魔者。垂直的脊椎,平行的箭頭,生之強大驅力,死之莫名意志,一豎一橫,在地表移動,當淺薄的腳印早已消失回歸洪荒,詩集戮力以鑄字打凸的方式,去掉油墨,重現當年荒野躑躅的痕跡,這過程極端繁複,歷經無數工序,報廢四五百本,薄薄112頁在手上端詳,恍若無物。
後記兩千字暫且敷以油墨,因為必須翻譯不易閱讀的打凸文本,待閱讀完畢,讀者願意接受作者的建議,撕開紙張邊緣的虛線,一本完全沒有油墨只有痕跡的詩集就完成了。
後記沒有那麼重要,那詩呢?詩稍微重要,它們會晚點消失,當空氣中的微塵與水分滲入紙張,摧毀打凸的張力,字將逐漸攤平,默默消失,逐日逐分逐秒,我猜,十幾年後吧,你會得到一本幾近空白的詩集。
作者希望讀者不要拍攝複製書內詩句頁面隨意張貼,第一是尊重勞動成果,第二是尊重其他讀者閱讀的樂趣。
必須說:呃紙張一燒完她就後悔了,當天晚上她開始默寫燒掉的句子,這個過程花了十年,找回十之六七,句子與句子互相編織,又生出另些句子,匯集成一本詩集,三十三首詩。
詩集一如既往,顯示她是個形式狂熱者,天真的符號數字驅魔者。垂直的脊椎,平行的箭頭,生之強大驅力,死之莫名意志,一豎一橫,在地表移動,當淺薄的腳印早已消失回歸洪荒,詩集戮力以鑄字打凸的方式,去掉油墨,重現當年荒野躑躅的痕跡,這過程極端繁複,歷經無數工序,報廢四五百本,薄薄112頁在手上端詳,恍若無物。
後記兩千字暫且敷以油墨,因為必須翻譯不易閱讀的打凸文本,待閱讀完畢,讀者願意接受作者的建議,撕開紙張邊緣的虛線,一本完全沒有油墨只有痕跡的詩集就完成了。
後記沒有那麼重要,那詩呢?詩稍微重要,它們會晚點消失,當空氣中的微塵與水分滲入紙張,摧毀打凸的張力,字將逐漸攤平,默默消失,逐日逐分逐秒,我猜,十幾年後吧,你會得到一本幾近空白的詩集。
作者希望讀者不要拍攝複製書內詩句頁面隨意張貼,第一是尊重勞動成果,第二是尊重其他讀者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