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罗马人的故事10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10
8.2 (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韦平和 中信出版社 2012
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帝国的道路从罗马出发,北至严寒的北海,南至酷热的撒哈拉,西之大西洋,东到幼发拉底河。再从英国到叙利亚,从德国、巴尔干到埃及,延伸直罗马世界的各个角落。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基础设施更能体现罗马人的天赋。对于同样认识到基础设施重要性的现代人来说,罗马人堪称“基础设施之父”。罗马作为庞大帝国的心脏,循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将资源及政令源源不绝的送至帝国的各个角落,也将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公共建设推广至西方文明世界。硬件的大道、桥梁、水道,打通了帝国血脉,也滋养了每一寸土地;软件的医疗、教育、邮政制度,给予人民最舒适健康的环境和知识的力量。罗马人证明了道路并非仅能靠双脚踩出来,水不一定只能依靠人工打水取得,鬼斧神工的工艺技术加上脚踏实地的民族精神,创造出文明伟大的里程碑。
2016年4月5日 已读
很乐意看到盐野花一册的篇幅讲述罗马的建筑。我不认为历史等于统治者八卦史,所以我读三国时,不仅要了解孙曹刘三人的成败,也想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不过盐野批评同时代其他文明若还能理解,那么批评现代文化就过火了,今天的医院不如罗马宽阔,但看病更容易的事实不能忽略啊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9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9
8.8 (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这是一个罕见的幸福年代。公元二世纪是当代罗马人口中的黄金世纪,图拉真、哈德良和安敦尼连手将罗马帝国带入新的高峰,成为后世贤君的典范。他们三人为罗马人所提出的罗马皇帝三大责任:外交、内政和基础建设,并为此鞠躬尽瘁,在个人特质差异中展现出优秀领袖的多样风貌。身为首位行省出身的皇帝,图拉真的眼光自然不只落在本国;他并吞达其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将国土扩展至极致。而战功彪炳也无法掩盖他在内政上的成就,他消弭了中央及地方的对立,使帝国的结合更加紧密。继位的哈德良为了视察和重建帝国,展开前所未见的旅行,足迹踏遍不列颠、地中海、东方和北非,所到之处为地方带来了希望,重建了统治体系。个性温和的安敦尼,稳健的人格完美落实了帝国统治,恢复帝国愈趋浮动的秩序,也安定了人们的心灵。
2016年2月26日 已读
无趣的皇帝,往往才是最好的皇帝。
历史 罗马
柏林1961 豆瓣
Berlin 1961: Kennedy, Khrushchev, and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所属 作品: 柏林1961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肯普 译者: 武凤君 / 汪小英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
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史类最佳图书
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 宏篇巨作
1961年,赫鲁晓夫把柏林叫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被广泛讨论,但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塑造冷战格局上却更为关键、更为凶险。美苏两方如此近距离地荷枪实弹、列阵对垒,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次失误、一个头脑发热的指挥官——核大战的触发就在瞬息之间。一方是未经试炼的美国年轻总统,他还未从猪湾事件中彻底脱身;一方是苏联总理,被中国人、东德人还有苏联政府中的强硬派包围。随着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他知道,柏林的危局不但关乎苏联帝国的兴衰,更关系着他本人在克里姆林宫的权位。
一方从不试图理解另一方,双方都极力掌控局势。如此,一周接一周,危险步步滋长。
基于大量文献和采访,辅以新颖而惊人的洞察力,如戏剧一般的写作手法,本书以一种对20世纪历史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对于21世纪的我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我们轻易地忘记了冷战中最恐怖、最危险的一次危机。那时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近在咫尺,剑拔弩张。《柏林1961》情节紧张,引证丰富,发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诸多教益。——亨利·基辛格
这是最好的历史写作。肯普娴熟地剖析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为重要的一次战略对抗,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冷战的复杂性。——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真是绝好的一出戏!1961年柏林的对峙是冷战的转折点,远比古巴导弹危机更为重要,更富启示。这是一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个魅力型领导人基于误读的碰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肯普引人入胜的叙事是文学与学术结合的典范。——沃尔特·伊萨克森,《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作者
弗雷德抓住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造就了二十八年的世界秩序。《柏林1961》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危机四伏、变幻不定和进退两难的当今世界局势中,具有借鉴意义。——查克·哈格尔,美国现任国防部长
弗雷德里克·肯普用生动的描述、机敏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研究为冷战中关键而危险的一页提供了新的洞见。他将徘徊在核战边缘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又带回到我们身边。——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布鲁金斯学会主席
罗马人的故事8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8
7.9 (17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葛奇蹊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人掌握政权的动向,由军团推举三人先后称帝,日耳曼和犹太民族也趁机争取独立。内战的动荡和皇位的不确定,使罗马公民陷入疲乏,他们的热情不再,冷眼看待这即将崩解的世界。公元69-98年,这是一段塔西佗笔下充满苦恼与哀怨的时代。罗马帝国面临许多冲突-帝位的争夺、同袍兵刃相向、边民伺机而动,在这一连串的考验之下,罗马能否浴火重生?或是陷入混乱的分裂,告别昔日光辉?要想克服类似“制度疲劳”的这种危机,依靠健全的常识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才是最好的办法,罗马又一次迎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2016年2月2日 已读
很久以前在基督史里看到过图密善,当然从基督教的视角来看图密善是十恶不赦的,从元老院的角度来看也是个一无是处的暴君,但这些很大程度上还是统治者自身的权力斗争,若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建设的话又可能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维基对图密善的描述也要比百度百科靠谱的多。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7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7
8.4 (20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涂华忠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罗马人的故事7:臭名昭著的皇帝》内容简介:从美丽的卡普里岛到罗马大火,罗马四位臭名昭著的皇帝相继登场。作者一方面根据塔西佗的《编年史》、苏维托里乌斯的《罗马皇帝传》,一一展示罗马人眼中罗马皇帝的恶行;另一方面颠覆以往史家的说法,通过当时希腊人与犹太人的叙述,重新评断非罗马人眼中罗马皇帝的德政。短短五十四年间罗马皇帝几番更迭,是英雄创造的时代已远?或是暴君当道的世纪来临?
2016年1月7日 已读
本卷几位主角并不陌生,看基督史时就屡屡提到他们,不过我倒觉得他们的最大罪行是:剿匪不力……印象深刻的是科塔吃饭时说了提比略几句坏话,结果被同桌人告发,但提比略却只说:餐桌上这点破事也能拿来检举人,真叫人悲叹。PS:拜蘑菇所赐,尼禄篇一直脑补红SABER……
历史 罗马
财富之城 豆瓣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and Lost a Naval Empire 所属 作品: 财富之城
8.8 (49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杰·克劳利 译者: 陆大鹏 / 张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2
地中海史诗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财富之城》则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不过侧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与战争,尤其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数百年间,威尼斯从礁湖渔村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并且开疆拓土,盘踞了爱琴海沿岸许多地区,凭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强悍的海军和金钱贿赂,左右逢源于东西方势力之间,与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时期与双方都发生过武装冲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豆瓣
父が子に語る近現代史 所属 作品: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岛毅 译者: 郭清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1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向女儿讲述
被回避被忽视的日本近现代史
...................
※编辑推荐※
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
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
从思想文化中挖掘日本近代转折的根源
发出直指日本民族内心的质问——
“当时的日本国民无力阻止 军 部的行动,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 16 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开国”更早的18 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开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 18—20 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
※作者的话※
“不管是多么不堪的事,只要那是事实,作为大人的我们,就有义务毫不隐瞒地让你们知道。”
“请正视这个事实,好好去理解周围国家是如何看待日本的,然后再以日本人的身份,开始你们的未来。”
忠贞不贰? 豆瓣
Unbounded Loyalty: Frontier Crossings in Liao China 所属 作品: 忠贞不贰?
作者: [英]史怀梅(Naomi Standen) 译者: 曹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前三章)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border)、族性(ethnicity)、忠诚(loyalty)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后三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从唐亡至“澶渊之盟”近半个世纪民众的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
罗马人的故事6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6
8.2 (2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徐越 中信出版社 2012 - 6
《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内容简介: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屋大维开始运用卓越的政治手腕,宣布回归共和政体,受赠“奥古斯都”的尊称,确立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罗马和平”。这一卷的主人翁——奥古斯都并没有像苏拉那样大放异彩,痛快淋漓;也不像恺撒那样性情愉悦外放,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然而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迎接死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深谋远虑的奥古斯都一直在另一个战场努力不懈。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书中所讲的故事。
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一个非天才人物却开创了天才所不能完成的伟业;通过罗马开国皇帝一生,可以了解到天才恺撒的理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创业容易守业难。此书正式进入罗马帝政时代,奥古斯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罗马帝国这首超级战舰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值得现代人深思。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却和恺撒完全不同。他如何维护大帝国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2015年12月1日 已读
奥古斯都的一生注定在很多战争英雄史的爱好者眼中是“无趣”的,但我觉得这一卷反而写得比上一卷出色。盐野对奥古斯都虽然持正面评价但不像对凯撒那样脑残粉,这样一来倒可以平静下来理性地分析奥古斯都一生的功过是非,多了些“个人看法”,少了些第五卷那种强加于人的演义手法。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5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5
8.8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野七生 译者: 谢茜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内容简介:公元前49年,恺撒渡过卢比孔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继而进攻马赛,出击西班牙,平定地中海西部,随后转战马其顿,追击庞培,最终在北非战线彻底降服以庞培为首的元老院派,为将罗马帝政化而进行全面改革。本册充分展现恺撒的理性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现代的观点,重新诠释恺撒和埃及女王克丽奥佩脱拉以及西塞罗的情、义关系,栩栩刻划恺撒故事性的一生。恺撒一贯宽容败者的精神,是罗马史上最动人的足音。
2015年11月10日 已读
盐野偏爱恺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和主角有点摩擦的人物一个不留地黑出翔,我不喜这种写史态度,把安东尼和埃及艳后的政治写成狗血言情剧我无法苟同,而西塞罗这种牛津罗马史得给他留一整章的文豪,在盐野笔下不但戏份少得可怜还被明褒暗贬。相较下《汉尼拔战记》反而更出彩。
历史 罗马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豆瓣 Goodreads
父が子に語る日本史 所属 作品: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7.9 (28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岛毅 译者: 王筱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0
东大教授父亲为女儿写作的日本史
比教材更真实更有趣
【编辑推荐】
身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父亲
心怀对女儿满满的爱
也为澄清历史的本来面貌
写下了这本更有趣更真实的日本史
——————————
从神话时代到江户末期
从陆奥平泉到西南雄藩
从天皇、圣德太子到武士、浪人
从遣隋使到黑船来航
————————————
反思教科书僵化的编写方式
将日本史置于全球视野之下
以思想史家的问题意识
解构“故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历史”的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罗马人的故事4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4
8.0 (27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张伟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罗马人的故事4:恺撒时代(上)》内容简介:公元前100年,恺撒降生。青少年的恺撒历经马略的杀戮、苏拉的独裁,致力于建立集权力与权威于一体的新秩序。时势造人,随后恺撒征战高卢,远征不列颠,击退日耳曼。并决意渡过卢比孔河,与庞培对战。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因为他能超越时代的藩篱;但天才之所以能超越时代,也正是拜当时的时势所赐。本册讲述从出生到渡过卢比孔河之前的恺撒,如何巧妙地利用罗马国家、政局、社会重重的危机,将个人推向颠峰,创造罗马历史的辉煌。
2015年10月10日 已读
盐野毫不掩饰对恺撒的偏爱,让他当了一卷半的唯一主角,当然恺撒确实并非一介武夫,他像刘邦一样确立了新的制度,比亚力山大出彩。克拉苏是个很容易招黑的娃,尤其斯巴达克斯的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盐野同样不忘了把他给黑出几斤翔来,但客观地说克拉苏不过是有功有过罢。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3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3
8.8 (3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刘锐 中信出版社 2012 - 3
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持续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产生于内部的敌人。这就如同人体一样,强健的体魄可以抵御外来疾病的入侵,但是内脏器官的疾患,却会制约身体的健康成长,并使人饱受折磨。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受到罗马霸权扩张到地中海全境的刺激,罗马经济结构发生剧变。一方面,骑士阶级兴起,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由元老院所主导的寡头政体,在面临汉尼拔战争的危机时,高度发挥机能,权力不断集中,而开启“平民派”与“元老院派”抗争的世纪。作者以人物和事件交错的叙述方式,突显公元前133年~前63年这个革命动荡的世纪。成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成为霸者之后罗马人的种种困境与混乱,值得经营现代生活的你我深切反思。
2015年9月7日 已读
改革就是重新分配利益,但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往往不会乖乖地让出利益,所以历史上的每次改革都是铁血的较量。此时如果改革者无法对旧势力办到“民主之后杀你全家”,那么下场好点的就像商鞅,被旧党杀全家但改革保留了下来,下场不好的就像格拉古兄弟,被杀全家改革也被废。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2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2
8.9 (43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2 - 1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最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最后会败给罗马人?
海报:
2015年8月15日 已读
盐野出于罗马控的属性将叙事重点放在罗马一边,却无法掩盖汉尼拔成为耀眼的明星。汉尼拔的人生经历接近项羽,但军事思想却更类似乐毅、孙武等人。相比战役上的几次胜负,他更出彩的在于战争手法上的更新,这些都影响了后世人。他和同时代的名将是“发明电灯”和“制造电灯”的区别。
历史 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1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1
8.2 (66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1
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罗马从建国到第一次、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的五百年间的历史。这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漫长岁月里的故事,即使在它的鼎盛时期,它都时常处于进一步退半步的状态。罗马后来之所以能成就大业的重要原因,基本上就是在这五百年间萌芽的。就好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积蓄起来的力量到了三十而立之年才开始了解其真正的价值一样。
2015年7月26日 已读
读完了第一本。写得不够严谨,但足够详细,对我这样的罗马史小白来说是挺好的入门。其实盐野本人也说自己并非专业史家,而是“认真的门外汉”。第一册同时也是半部古希腊史,可见罗马和希腊紧密的联系(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准确,温泉关战役实际并不只有三百斯巴达勇士)。
历史 希腊 罗马
亚洲的叛逆 豆瓣
作者: 徐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 6
从遥远的神话时代起,日本就是亚洲的“另类”。与中国、朝鲜等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它的古代历史真的太有“特色”了。本书将会说到很多你可能从来没听过的故事。等读完后,各位读者就能明白:明治维新这场惊天巨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日本能走到中国的前面,靠的不是什么运气,而是它的那些“历史特色”——这是一个不按我们的规矩来生存的“叛逆”。
2015年7月18日 想读 评分好高……写得真的有那么好?望下自己的钱包,还有想买的书,先观望再说………………
历史 日本
古希腊的故事 豆瓣
作者: 王其钧 2008 - 6
《古希腊的故事》以介绍古希腊的历史、文化、建筑、绘画、文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主,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古希腊文明的源泉、古风时期的希腊发展、古典时期的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时代的更迭、希腊化时期的文明、衰亡中的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的故事》文美图美,知识结构严谨,是中国学者自己编撰的介绍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的别具一格的丛书之一。对西方及外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年轻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套非常实用的文艺课外阅读书籍。
2015年7月6日 已读
书名叫《希腊文物的故事》更好,王其钧是研究文物的,这书偏重文化和建筑的介绍,对历史进程一笔带过。每页都有插图,满足了我的视觉,文字叙述趣味性一般,神话人物名一下希腊式一下罗马式令人头疼……希腊史入门还是比较推荐《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或《图说天下:希腊》这类。
历史
周末读完希腊史 豆瓣
A TRAVELER'S HISTORY OF GREECE
作者: [英]蒂姆·博特威尼 / [英]科林·尼克尔森 译者: 张曜 / 万美文 2013 - 9
蒂姆·博特威尼、科林·尼科尔森编著的《周末 读完希腊史》为《周末读史丛书》(第二辑)之一。
希腊,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 ,并对三大洲的历史文明发展有过重大影响。古希腊 艺术和建筑的成就令世人惊叹,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依 旧能吸引观众,荷马的史诗更是被译成无数种语言, 但“希腊”二字的内涵还远远不止这些。从古希腊到 拜占庭,再到现代希腊的嬗变过程中,希腊人都经历 了什么?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怎么会生出现代船王亚里 士多德·欧纳西斯,伯利克里怎么就成了“希腊的菲 利普”《周末读完希腊史》在叙述希腊发展史的同时 ,又对其民族的特性娓娓道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探寻玛雅文明 豆瓣
所属 作品: 探寻玛雅文明
作者: (美)林恩·V.福斯特 译者: 王春侠 商务印书馆 2006 - 5
玛雅文明从最早出现到16世纪被西班牙人占领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发展,神秘的玛雅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玛雅象形文字的破译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理解,玛雅文明影响着整个中美洲的发展。玛雅文明在科学、数学、建筑和制造技术的起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本书介绍了玛雅文明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玛雅文明和考古、玛雅文明的变革、哥伦布前的玛雅地理、社会和政府、战争和冲突、宗教、宇宙观和艺术、信仰和习俗、建筑、计算、天文和历法、书写、经济、工业和贸易及日常生活等。
地图上的古希腊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地图上的古希腊史(第二版)
作者: 陈超 / 刘衍刚 东方出版中心 2014 - 8
《地图上的古希腊史》一书以五十多幅原创绘制地图加简短说明文字的形
式,文图对应地讲述了古希腊克里特岛文明初萌到希腊化时代终结这两千多
年的历史的历史。
——黑暗时代后城邦的逐步崛起
——希腊民赖以形成的改革三部曲
——“历史之父”带你游览希腊人身处的世界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纠缠
——全盛时期雅典的荣光
——古希腊的多处神域圣所与四大运动会
——亚历山大的东征壮举和所开启的希腊化时代
..
古希腊说不完道不尽的种种传奇,将在地图和文字的交融中,得到最直观、最
简明的呈现,便于随时快速查阅,简明扼要理解。
2015年6月15日 已读
入门之上、学术之下。一些错别字没有修正。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但没有引用根据和史料出处,只有较为熟悉希腊史的人才能理解,对于完全不熟悉的人来说恐怕会不明觉厉。总的来说不适合新手入门和老司机,大体是面向对古希腊稍知一二的群体。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