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尼基阿斯和约与西西里远征 豆瓣
The Peace of Nicias and the Sicilian Expedition 所属 作品: 尼基阿斯和约与西西里远征
作者: [美]唐纳德·卡根 译者: 李隽旸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2
作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第3卷,《尼基阿斯和约与西西里远征》集中考察了从尼基阿斯和约(公元前421年)至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公元前413年)这段时期的历史。作者主要依据修昔底德史书,批判性地使用狄奥多罗斯《历史丛书》、普鲁塔克作品等古代史料,对这段时期内的军事与政治事务、特别是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指出尽管这段历史时期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尼基阿斯和平与西西里远征——构成,但这两个事件的性质是一样的,即无法令各方得到满意的和平终将失败。
何为“成田” 豆瓣
成田とは何か: 戦後日本の悲劇 所属 作品: 何为“成田”
作者: [日] 宇泽弘文 译者: 陈多友、李星 译 / 杨晓辉 校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
长达30年的反对“新东京国际机场”强制征地建设的“成田斗争”,在日本战后社会运动史中具有复杂而特殊的意义。它既与1960年代的党派政治斗争、学生运动、反越战市民和平运动直接关联,又和战后日本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无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官僚主导强制开发式工业化道路密切相关。本书既从社会运动的角度切入,描述了“成田斗争”的基本过程,又依据“社会成本”理论等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新东京国际机场本身的致命缺欠,由此揭露出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欠乏和以工业化、经济开发为至上命题所导致的悲剧结果。
百年战争·第一卷 豆瓣
The Hundred Years War I: Trial by Battle 所属 作品: 百年战争·第一卷
作者: [英] 乔纳森·萨姆欣 译者: 傅翀 / 吴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作为《百年战争》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本书详述了英格兰人那漫长而充满暴力的尝试——他们试图肢解欧洲强大的国家;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征战,则造就了欧洲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篇章。本书从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的葬礼开始,追溯了百年战争的脉络,内容则一直延续到1347年加来守军投降为止。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得以回溯战争早期爱德华三世蒙受的羞辱以及他所取得的胜利:斯卢伊斯海战、克雷西之战与加来围城战。正是借由这些会战,爱德华三世首次获得了伟大军事领袖的威名,而他的部下们也由此被誉为那个年代残酷和高效的战士。
《战争的试炼》中记载的那些事件,都源自一个关乎英法两国国运的关键时期——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历史学者乔纳森·萨姆欣将为您揭开这段传奇历史。
在欧洲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是一部激烈、漫长而且曲折离奇的历史。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塑造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乔纳森·萨姆欣教授的这部巨著以宏大的视角、丰富的细节为世人展示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百年战争》这部巨著共有五卷,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前四卷,本书为第一卷。
欧洲之门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 所属 作品: 欧洲之门
8.5 (24 个评分) 作者: [美] 浦洛基 译者: 曾毅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9 - 3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的相遇,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布达佩斯攻防战1944-1945 豆瓣
所属 作品: 布达佩斯之围
译者: 陆大鹏 / 邢天宁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11 - 9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漫长和血腥的城市攻防战之一,从苏军兵临城下到城堡山陷落,共经历了108个日日夜夜。与之相比,苏军攻占柏林仅花了两周,夺取维也纳只花了6天,至于发生在巴黎、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等首都的交战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即便是战争后期被宣布为“要塞”的德国城市中,也没有哪个经受了如此之久的战火洗礼:波森30天,柯尼斯堡77天,布雷斯劳82天,从交战规模上,它们同样无法和布达佩斯相提并论。
只要看一眼地图,我们就会对这场厮杀的动因一目了然。作为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地跨多瑙河两岸,是从东面进入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门户。具有1900年历史的这座名城至少经历过15次规模不等的围困,但没有一次造成的破坏能与二战末期的这次相比。布达佩斯一战,交战双方有超过10万名官兵献出了生命,另外因未能及时疏散,有超过38000名平民在战斗中成为不幸的陪葬品。讽刺的是,城毁人亡的结局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站在进攻方的角度来说,城市攻坚战需要充分准备,但斯大林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提早进攻,使得原计划速战速决的匈牙利战役陷入旷日持久。从防守方的角度来看,守城并非目的,只是牵制敌军、稳定战线的手段,如果上述目标达成,那么就应尽快抽身而退,避免玉石俱焚,但希特勒却执迷于在布达佩斯城下扭转战局,这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直接触犯了用兵的大忌。1945年1月间,他一方面接连发动了三次功败垂成的解围行动,另一方面却禁止守军自行突围,最后冷酷无情地责令布达佩斯要塞血战到底——历史证明,这些疯狂命令的唯一作用,就是增加了交战双方和平民的伤亡数量。
而身处前线的士兵呢?他们肯定从战役伊始便预感到了战斗的艰辛,但对于杀戮、流血和死亡,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在复杂的动机驱使下,德国人、匈牙利人、苏联人、罗马尼亚人在这座被誉为“多瑙河之珠”的城市中进行了史诗般的较量,他们都知道自己未来某天即将死去,但他们自视为大风中的一颗沙子,默默听从着命运的安排。枪林弹雨夺去了无数袍泽的生命,但幸存者仅仅是把手中的步枪握得更紧,等待下次战斗到来。抛开国籍和立场不论,那些勇敢的士兵,无论他们是已经逝去还是依旧健在,都有理由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共同拥有一种被称作“军人气质”的人格力量和一种被称为“袍泽之谊”的关系纽带,在65年后的今天,这种超越物质利益的品质已经变得格外罕见。
多瑙河之珠的一百零八天惨烈围困与挣扎
“党卫军的斯大林格勒”
2012年度最畅销二战战役专辑
● 逾500张珍贵历史照片及精细地图。
● 总232页,35万字,全铜版纸精美印刷,超厚光膜封面。
德意志皇帝史 豆瓣
作者: (德) 威廉·吉塞布莱希特 译者: 邱瑞晶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3
《德意志皇帝史》是吉塞布莱希特集40年功力,采考上百种原始资料、写作而成的巨著。本书叙述了从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9世纪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历史。书中用通俗的情调和艺术的笔法,将千年德意志的悲欢离合展现在人们面前。从书中文字可以看出,吉塞布莱希特是个极富天才的讲故事者,如果读者捧起该书,就绝对不忍释卷。吉塞布莱希特在第一卷中,主要叙述了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0世纪末的历史,讲述了在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悲惨境地、民族大迁徙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歌颂了德意志民族崇尚自由、渴望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心声。
希腊罗马神话 豆瓣
作者: [德] 奥托·泽曼 译者: 周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希腊罗马神话》是关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详尽生动的读物,按照奥林波斯众神、海(水)域神祗、地上与地下神祗、罗马家庭守护神、英雄的顺序,详细介绍了各神的身世来源、最有名的故事,以及艺术作品对他们的描述和塑造。
炮声中的电影 豆瓣
キネマと砲声——日中映画前史 所属 作品: 炮声中的电影
作者: [日]佐藤忠男 译者: 岳远坤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4
首部中日电影交涉史
一段鲜为人知的战争秘话
被战争湮没的电影与电影人
颠沛流离的命运哀歌
回望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
...................
※编辑推荐※
☆ 翘首期盼,中译本首度面世! 本书是最早研究战时中日电影交涉史的著作。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大量查证第一手日本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汇集成这本研究此段历史不能错过的经典著作。日文原版于1985年出版,30年后中译本终于面世。
☆ 厚重笔触,写就乱世众生相! 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形色复杂的中日电影人、政治家、传奇明星等接连登场。他们是苟且偷生,还是与严酷环境及命运展开苦斗,各自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疑问待解,深潜电影史禁区! 战时中日电影关系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加上大量资料文献的缺失,让学者和普通影迷一直难以全面审视,本书的出版无疑为这一方面研究添砖加瓦。一并收录百余幅罕见照片。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战时中日电影交涉史的力作,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根据大量日方见证者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以其厚重笔触书写了特殊时期电影人与严酷环境及命运的苦斗,展开了一幅并非二元论的影史画卷。
以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落魄导演、政治野心家、电影商人、左翼评论家、传奇明星等诸多形色复杂的人物接踵登场。他们究竟是以怎样的立场去理解彼此?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视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等待被解答的疑问。
...............
※获奖记录※
第七届川喜多奖颁奖词:佐藤忠男先生以其开阔的视野、犀利的分析和卓绝的文章组织能力写出了大量高超绝妙的电影评论文章。他在回溯时代对于现有电影史进行再检讨的同时,饱含激情、给予第三世界的电影发展强烈关注。在其百余种著作中,《炮声中的电影》是查阅大量丰富资料之后苦心写成的不朽之作……
百年都铎王朝 豆瓣
How To Be a Tudor 所属 作品: 百年都铎王朝
作者: [英] 露丝·古德曼 译者: 杨泓 / 繆明珠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
1485年,亨利•都铎结束了延续三十年的“玫瑰战争”,建立王朝;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在里士满王宫去世,为持续百余年的王朝划上句号。
在这段时期,历任统治者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他们没收教会财产,支持圈地运动,在海上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英国成为史上疆域最广的“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不过,露丝•古德曼认为,比起大人物的政治权谋、战场上的血腥厮杀,了解民众与统治者的生活细节,能够让读者更接近这个时代的真相。
本书以时间为序,以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透过农夫与工匠、贵妇与国王、酒馆老板与剧院经理的视角,生动讲述了都铎人的故事,还原了英国历史上这段繁荣而充满激情的黄金时期。
表裏日本 豆瓣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作者: 蔡亦竹 遠足文化 2016 - 11
你是否老是翻開「繩文與彌生」就決定放棄日本史?
就算死背強記 (還沒說到秀吉就忘了崇神天皇哪一位!)
各個人名地名xx名也無法體會日本之所以迷人的文化精髓?
大學生眼中的歌廳秀老師蔡亦竹蔡桑告訴你,日本文化不是這樣讀不能這樣讀!
一支筆(或鍵盤)在他手中便成了雅俗能賞老嫗可解的歡唱麥克風
且看他如何出古入今 上寫天皇下述賊軍、左打日本士族右攻台灣權貴
將真實的日本又笑又罵又鬧又演給你聽 還不時深情回望台灣以史喻事借日勸台
要你捧腹絕倒之餘驚覺日本的真滋味已經悄悄化為你的文化DNA
但是放心笑完之後絕對不會揮一揮衣袖只留下一片雲彩
你會在蔡桑立體鮮明的人物刻劃與事件剖析中明白:
.「平民取代天皇!」──糾結日本史七百年的咒怨,不只出自八點檔劇情般的天皇家悲劇,還凝煉了深沉的宗教信仰觀
.聖徳太子惹怒隋煬帝以後,一定有做了哪些事才讓這個國家得以從「倭」變成「日本」
.旅人必訪的京都金閣寺,原來是棟承載野心、慾望、父子情結與愛恨情仇的偉大見證!
.英雄不怕出身低?!可偏偏在古代日本出身低等於在台灣沒黨證(?),足見跨越血統階級高牆的豐臣秀吉展現多強大的意志與歷史意義
.壽司、天婦羅、拉麵蕎麥麵,傳習於味覺間的不是別的,而是百年不摧的文化意識與職人精神
對台灣人而言,日本如此親近,卻又像戴著面紗永遠看不清楚她的面容。就連日本偉大的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一生完成了無數的歷史小說巨著,卻也在人生的後期致力於散文寫作,想要探求出日本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樣貌。
既然日本是台灣關係密切、甚至具有特殊感情的鄰國,那麼我們台灣人就不能永遠只是倚靠日本人所寫的日本論、甚至是中國觀點的日本論,而該也有從我們角度出發的日本觀察和感想才對。
本書力圖以貼近年輕學生族群的語言,活靈活現述寫日本的歷史文化,內容縱橫古今,題材橫跨宗教、英雄到飲食。期望透過此書讓大眾讀者對日本建立更真實的文化認知,在對日本懷抱崇仰孺慕之情時,能夠更深入、更正確地了解日本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歡迎每位愛好日本的朋友不要只是在金閣寺打卡完就算日本文化走一遭了
讓我們一同認識這個最熟悉的陌生國度,探求日本的原型
★首刷限量贈品:2017插畫年曆海報 (海報視覺由本土插畫家鄭景文 隆重敬獻)
中世纪史 豆瓣
作者: [美] 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 天地出版社 2019 - 1
1.美国著名史学家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作品让他所在的辛辛那提大学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机构变得名声大振,这样的现实影响力在所有历史作品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2.迈尔斯教授因为这些作品的受欢迎而广受尊敬,去世时辛辛那提大学降半旗为他志哀。
3.迈尔斯教授写作这些作品时,所费精力之大,态度之严谨,功力之扎实,都是常人所远不及的。他对于历史地点的知识,都是通过旅行获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亚马孙的荒野中亲手埋葬了弟弟。他经常去教堂,但他的书秉持进化论的观点,他因此而遭受到不少的辱骂和指责,仍然不为所动。
4.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评价极高,“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饱受赞誉。
5.从东方文明古国,到希腊,到罗马,到中世纪,直到近代,一气呵成;断代史与通史互相参照,互为补充,理想搭配;市面之上,独此版本。
6.内附经典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7.我国的史学大家何炳松、周谷城,甚至文学名家矛盾都受其影响,强烈推荐。
8.以一人之力,博览列国,贯通古今,体例之完善,条理之清晰,都是寻常的历史作品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9.史观明确独到,史料详实,确实是一套值得信赖的史学力作。
《中世纪史》为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尔斯编写的中世纪史教科书。它叙述了自西罗马帝国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期间的历史。本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而且“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备受赞誉,是一部真正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历史著作。
世界近代史 豆瓣
作者: [美] 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 天地出版社 2019 - 1
《世界近代史》为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尔斯编写的近代史教科书。它叙述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世界历史。本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而且“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备受赞誉,是一部真正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历史著作。
希腊史 豆瓣
作者: [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 译者: 袁建伟 天地出版社 2019 - 1
《希腊史》为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尔斯撰写的希腊史著作。它叙述了自希腊文明的起源至希腊被罗马征服的历史。本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能感到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而且“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备受赞誉,是一部真正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历史作品。
罗马史 豆瓣
作者: [美] 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 天地出版社 2019 - 1
《罗马史》为美国著名历史家迈尔斯教授编写的罗马史教科书。本书可以说是罗马史中完善的版本之一,它叙述了自罗马起源至公元800年查理曼恢复西罗马帝国昔日版图的历史。这与一般的罗马史都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罗马史的终点,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不但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罗马(西部罗马)的历史,而且还涵盖了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早期及欧洲中世纪前期的历史。本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而且“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备受赞誉,是一部真正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历史著作。
无规则游戏 豆瓣 Goodreads
Games without Rules: The Often-Interrupted History of Afghanistan 所属 作品: 无规则游戏
8.4 (45 个评分) 作者: [美] 塔米姆·安萨利 译者: 钟鹰翔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11
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他出生和成长在喀布尔,于1964年移居美国,兼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他讲述的阿富汗故事饱含对故国家园的深切关怀,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内在原因。他坦言,在阿富汗,西方式的民主没有植根的土壤;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阿富汗人将无法生存。
阿富汗是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邻国,然而,我们对这个深陷战争漩涡的国家知之甚少。干旱、贫瘠的土地,培育出阿富汗人独特的群体意识;永无休止的争夺、频繁的政权更迭,造就了阿富汗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提醒每一个潜在的入侵者:你们能留下的只有坟墓,而且什么也带不走。
阿富汗的先民在史前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这里自古就是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各种政治势力的交结之处,不断处于外族的征服和统治之下。过去的200多年,阿富汗每隔40年就会有强权侵入,干预其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进步。阿富汗深陷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断裂的洼地,对于阿富汗人来说,辉煌的往昔是模糊的,历史必须重新开始。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
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外族名将传 豆瓣
作者: (古罗马)奈波斯 译者: 刘君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外族名将传》主要描述的是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将领。奈波斯并未试图为这些传主们建立一个精确的年代背景,而只是通过描述各个传主所参与的主要战役或政治斗争让读者去体会其中的年代关系。关于传记的内容,奈波斯竭力强调他是在写传记,而不是在写历史。因此奈波斯的书中不仅记载了人们赖以闻名的政治军事成就,而且描述了个人闲暇时的消遣、个人兴趣和生活细节。有人据此人为,奈波斯是真正撰写政治家传记(不是历史专题文章)的第一人。
1924 豆瓣
所属 作品: 1924
作者: [美] 彼得·罗斯·兰奇 译者: 杨献军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8 - 10
1924年,对希特勒、对德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虽然希特勒还没有夺取政权,但正是在这一年里,希特勒发生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他不仅将自己称为绝对正确的领袖,他还将自己称为人类的救世主!
实际上,当时的希特勒远离社会,因啤酒馆暴动失败而待在监狱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深入阅读、写作、审判和演说,造就了他后来的思想。目前为止,还未有人研究过希特勒一生中关键的这一年。在《1924》这本书中,彼得·罗斯·兰奇尽可能丰富地描述了这一年的故事和场景,这对我们理解战争狂人希特勒、他的作品和他后来种种残忍行径是至关重要的。
约翰·亚当斯 (2008) 豆瓣 TMDB
John Adam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约翰·亚当斯
9.1 (56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霍伯 演员: 保罗·吉亚玛提 / 劳拉·琳妮
HBO的历史迷你剧John Adams,根据美国第二任总统John Adams的生平以及美国初期历史改编,Paul Giamatti主演,演员阵容强大,由于约翰·亚当斯在任恰值英美战争时期,所以同时还有大量英国演员加盟,大量服装道具都由BBC支持,所以场面上将是一部向罗马看齐的巨作。
约翰·亚当斯是托马斯·杰斐逊组成的《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后来又当选为总统(1797-1801),曾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由于他体型较为矮胖,因此有 "圆胖先生" 的称号。约翰·亚当斯任职期间在内政、外交方面均无明显成就,1800年竞选总统时被托马斯·杰斐逊击败。他和杰斐逊都是在美国独立五十周年纪念日──1826年7月4日去世的。其子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
HBO推出的这部7集长的《约翰·亚当斯》,根据获得普利策大奖的同名畅销书改编,此书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传记文学之一。该剧描绘了约翰·亚当斯波澜壮阔的一生(相对于美国人而言),特别是约翰·亚当斯对美国的立国之道及社会基础的贡献。美国所奉行的所谓 "自由" 、"民主"、"人权" 等基本政治理念,均萌芽于约翰·亚当斯执政时期。此外,该剧还集中介绍了约翰·亚当斯和他的妻子艾比盖尔的爱情故事。艾比盖尔不仅是约翰·亚当斯的爱人,也是他坚定的政治盟友和支撑亚当斯家族的主心骨,她和丈夫的爱情曾被美国人认为是 "美国历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该剧由奥斯卡获奖演员Paul Giamatti和Laura Linney主演,著名导演Tom Hooper执导,Tom Hanks(汤姆·汉克斯)担任执行制片人。编剧Kirk Ellis曾撰写过《Into the West》的剧本,因此对历史题材的改编驾轻就熟。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豆瓣
父が子に語る近現代史 所属 作品: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作者: [日] 小岛毅 译者: 郭清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8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讲述日本近现代史
◎ 编辑推荐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向女儿讲述
被回避被忽视的日本近现代史
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
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
从思想文化中挖掘日本近代转折的根源
发出直指日本民族内心的质问——
“当时的日本国民无力阻止军部的行动,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不管是多么不堪的事,只要那是事实,作为大人的我们,就有义务毫不隐瞒地让你们知道。”
“请正视这个事实,好好去理解周围国家是如何看待日本的,然后再以日本人的身份,开始你们的未来。”
◎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 16 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开国”更早的18 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开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 18—20 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