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親吻窮人 豆瓣
The Poor are the Church: A Conversation with Fr. Joseph Wresinski, Founder of the Fourth World Movement 所属 作品: 親吻窮人
作者:
吉爾.阿奴以(Gilles Anouil)
译者:
楊淑秀, 蔡怡佳, 林怡伶
心靈工坊文化
2013
- 11
「如果世人知道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也許世界上就不會有赤貧存在。」——一位法國父親
「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人心。讓人恐懼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朋友。」——君群,曾是台北街友
在世界各國,不論是富裕的歐美、戰亂的中東或貧困國家,都存在著許多無法安身立命的貧窮家庭。他們失去尊嚴、遭受歧視,被認為是懶惰或命運使然,才會「變成窮人」。
1956年,當西歐沉浸在高度經濟發展的歡樂中,出身貧苦的法國神父若瑟‧赫忍斯基卻和許多被漠視、被誤解的赤貧家庭,在國慶日這天創立了「第四世界運動」,揭露赤貧的存在。這運動擴展到世界各地,現在已成為在聯合國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第一級諮商地位非政府組織。
第四世界運動的創舉之一,在於打破傳統的救濟,和赤貧家庭走向平等的伙伴關係。這個運動是以窮人為導師,肯定窮人擁有對抗貧困的豐富經驗,並和他們一起重新建構知識、發展行動,讓每個人的基本人權都獲得尊重。
《親吻窮人:若瑟神父與第四世界運動》是若瑟神父接受法國知名記者阿努以的訪談錄。若瑟神父詳述了他和這個運動在四大洲的赤貧現場,從窮人身上學到的一切;他並告訴世人,以最貧窮的同胞為優先意味著:當窮人得到和你我一樣的平等尊嚴與人權時,我們就學到了愛的真義。
「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人心。讓人恐懼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朋友。」——君群,曾是台北街友
在世界各國,不論是富裕的歐美、戰亂的中東或貧困國家,都存在著許多無法安身立命的貧窮家庭。他們失去尊嚴、遭受歧視,被認為是懶惰或命運使然,才會「變成窮人」。
1956年,當西歐沉浸在高度經濟發展的歡樂中,出身貧苦的法國神父若瑟‧赫忍斯基卻和許多被漠視、被誤解的赤貧家庭,在國慶日這天創立了「第四世界運動」,揭露赤貧的存在。這運動擴展到世界各地,現在已成為在聯合國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第一級諮商地位非政府組織。
第四世界運動的創舉之一,在於打破傳統的救濟,和赤貧家庭走向平等的伙伴關係。這個運動是以窮人為導師,肯定窮人擁有對抗貧困的豐富經驗,並和他們一起重新建構知識、發展行動,讓每個人的基本人權都獲得尊重。
《親吻窮人:若瑟神父與第四世界運動》是若瑟神父接受法國知名記者阿努以的訪談錄。若瑟神父詳述了他和這個運動在四大洲的赤貧現場,從窮人身上學到的一切;他並告訴世人,以最貧窮的同胞為優先意味著:當窮人得到和你我一樣的平等尊嚴與人權時,我們就學到了愛的真義。
英国人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Britain: From the Romans to the Present: A Narrative History 所属 作品: 英国人的故事
作者:
[英] 丽贝卡·弗雷泽(Rebecca Fraser)
译者:
叶锬焰
/
史林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 纸间悦动
2018
- 4
这是英国人的故事。如你所愿,它从古罗马时代的“不列颠尼亚”开始,一直讲到21世纪,用1100页的篇幅完整讲述英国历史。它又出人意料,在历尽贵族、政治家、历史学家的众说纷纭之后,这本书把英国史重新还给诗人。这是一部英国的新史诗。
《英国人的故事》按一个个英国君主的统治期分章,连缀起了两千年的英国历史。故事里的事,不仅有历任国王、女王的丰功伟绩或蠢事逸闻,还有英国探险家、贵族骑士、科学家、商人和艺术家惊动了世界的传奇。翻开这本书,你将邂逅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到伊丽莎白女王、被斩首的国王查理一世,再到丘吉尔、玛格丽特•撒切尔。作者语言公正而不失幽默,讲到激动之处,比如海军统帅纳尔逊战胜了拿破仑,名将沃尔夫为大英帝国赢得了加拿大,又令人忍不住热血沸腾。你将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被人们一遍遍地讲诵。
英国从封建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一路走来,十字军,玫瑰战争,百年战争,探索新大路,然后在近代崛起为“大英帝国”,纵横世界300年。动笔之时,作者丽贝卡•弗雷泽感叹道: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这个可敬的国家和这本书一样,不再有国威需要炫耀,不再有价值需要宣扬,只需要用优美而自信的语言,把光辉熠熠的英雄人物、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娓娓道来。坦然,意蕴悠远,一个大国的千年兴衰。
————————————————————————————
【编辑推荐】
1. 一部全新的英国通史,关于所有英国君王和英雄人物的新史诗。英国贵族女作家丽贝卡•弗雷泽作品,享誉大西洋两岸的通俗英国史。一盒三卷,附赠精美书签。
2. 诺曼征服、十字军、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东印度公司、丘吉尔……关于英国你所知道的,将在此汇集成一部完整的英伦史诗。《英国人的故事》回归最传统的“大人大事”的讲述手法,是关于英国君王、传奇贵族、英雄人物叙事史。以君主统治时段分章,结构一目了然。
3. 这是你见说过的英剧、女王、骑士城堡、英伦小镇背后宏大的真实历史。“一部优美的故事,犹如一船缤纷的宝藏。它一锤定音,说明历史还是要比虚构更精彩。”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称赞道。
《英国人的故事》按一个个英国君主的统治期分章,连缀起了两千年的英国历史。故事里的事,不仅有历任国王、女王的丰功伟绩或蠢事逸闻,还有英国探险家、贵族骑士、科学家、商人和艺术家惊动了世界的传奇。翻开这本书,你将邂逅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到伊丽莎白女王、被斩首的国王查理一世,再到丘吉尔、玛格丽特•撒切尔。作者语言公正而不失幽默,讲到激动之处,比如海军统帅纳尔逊战胜了拿破仑,名将沃尔夫为大英帝国赢得了加拿大,又令人忍不住热血沸腾。你将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被人们一遍遍地讲诵。
英国从封建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一路走来,十字军,玫瑰战争,百年战争,探索新大路,然后在近代崛起为“大英帝国”,纵横世界300年。动笔之时,作者丽贝卡•弗雷泽感叹道: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这个可敬的国家和这本书一样,不再有国威需要炫耀,不再有价值需要宣扬,只需要用优美而自信的语言,把光辉熠熠的英雄人物、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娓娓道来。坦然,意蕴悠远,一个大国的千年兴衰。
————————————————————————————
【编辑推荐】
1. 一部全新的英国通史,关于所有英国君王和英雄人物的新史诗。英国贵族女作家丽贝卡•弗雷泽作品,享誉大西洋两岸的通俗英国史。一盒三卷,附赠精美书签。
2. 诺曼征服、十字军、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东印度公司、丘吉尔……关于英国你所知道的,将在此汇集成一部完整的英伦史诗。《英国人的故事》回归最传统的“大人大事”的讲述手法,是关于英国君王、传奇贵族、英雄人物叙事史。以君主统治时段分章,结构一目了然。
3. 这是你见说过的英剧、女王、骑士城堡、英伦小镇背后宏大的真实历史。“一部优美的故事,犹如一船缤纷的宝藏。它一锤定音,说明历史还是要比虚构更精彩。”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称赞道。
现代世界史 豆瓣
作者:
[美] 弗兰克·萨克雷
译者:
王林
/
闫传海
…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 纸间悦动
2017
- 7
【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史》(全五卷)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世界现代史大事典。它由美国各大著名学府的历史学家联合执笔,讲述了塑造人类现代世界的62个大事件。这些事件纵贯700年的时间跨度,发生地遍布欧、亚、非、美等各个大洲。当我们思考现代世界的由来、追问国际现状的根源时,大多可以追溯到《现代世界史》所列的这62件事上。
《现代世界史》不寻求单纯的宏大叙事,它将62个大事件呈现为62个精彩并相对独立的章节。每个事件也许是一次革命、一个王朝、一段时代、一场国际大战……相应领域的专业学者在为你讲述了事件的大过程之后,会深入历史,或再现一位领袖的立国之路,或解说一场战役的排兵布阵,抑或讲述一次伟大发现的曲折历程。这样,《现代世界史》将历史的枝枝叶叶,汇聚成一棵繁茂的现代文明之树。
————————————————————————————————
【编辑推荐】
1. 一部进阶版通识世界史。以当下的关切看世界近代700年,形成现代人学识积淀的开卷有益之书。
2. 有了通史,要不要来一部更高级的近代史?62个相对独立的大事件章节,既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作为常备的历史知识大辞典,有针对性地跳读、查阅。
3. 丰富扎实的世界史。每一个章节都由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撰写,例如“明朝崛起”一章就是由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撰写。
4. 制作精良,小开本精装,全书共五卷,每卷覆盖大约1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每卷书分上下册(所以一套书共10本),保证了每本书厚度在350页左右,精致、典雅、便携。
《现代世界史》(全五卷)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世界现代史大事典。它由美国各大著名学府的历史学家联合执笔,讲述了塑造人类现代世界的62个大事件。这些事件纵贯700年的时间跨度,发生地遍布欧、亚、非、美等各个大洲。当我们思考现代世界的由来、追问国际现状的根源时,大多可以追溯到《现代世界史》所列的这62件事上。
《现代世界史》不寻求单纯的宏大叙事,它将62个大事件呈现为62个精彩并相对独立的章节。每个事件也许是一次革命、一个王朝、一段时代、一场国际大战……相应领域的专业学者在为你讲述了事件的大过程之后,会深入历史,或再现一位领袖的立国之路,或解说一场战役的排兵布阵,抑或讲述一次伟大发现的曲折历程。这样,《现代世界史》将历史的枝枝叶叶,汇聚成一棵繁茂的现代文明之树。
————————————————————————————————
【编辑推荐】
1. 一部进阶版通识世界史。以当下的关切看世界近代700年,形成现代人学识积淀的开卷有益之书。
2. 有了通史,要不要来一部更高级的近代史?62个相对独立的大事件章节,既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作为常备的历史知识大辞典,有针对性地跳读、查阅。
3. 丰富扎实的世界史。每一个章节都由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撰写,例如“明朝崛起”一章就是由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撰写。
4. 制作精良,小开本精装,全书共五卷,每卷覆盖大约1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每卷书分上下册(所以一套书共10本),保证了每本书厚度在350页左右,精致、典雅、便携。
英国史(全三卷) 豆瓣
所属 作品: 英国史(全三卷)
作者:
[英] 西蒙·沙玛
译者:
彭灵
/
刘巍
…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7
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得主西蒙·沙玛,以恢弘而凝练的笔调带你进入英国故事。从罗马入侵到诺曼征服,从黑死病到伊丽莎白的辉煌,从光荣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随着他的讲述,恍如重演。人物和场景在历史幻灯中跳跃。现代文明先驱者的艰险历程令人动容。
全书共分三卷。
《英国史Ⅰ: 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第一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 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在这一卷中,西蒙•沙马唤起战争、饥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烧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亲和儿子被迫选择对立。但他也抓住了宫殿和议会的亲密关系和利润和快乐的诱惑。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示出英国贵族的众生相。这些冲突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在国会与王室之间展开。打破“联合王国”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为此丢掉了生命。比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人口比例。当宗教激情让位给可以产生利润的消费热情,它有可能成将英国变成一个致力于成为“成功的企业”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颠集合体。在几代人的经营下,英国扩展极快,他在为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帝国积蓄能量。
《英国史Ⅲ: 帝国的命运 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 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全球。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 英国从1789年法国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统治一个令人疼痛但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的国家。 混乱和革命预示着革新,但事实上家庭生活习惯和传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大英帝国承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但在爱尔兰和印度却如此相像的充斥着暴力和饥荒。 在书的最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 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
【编辑推荐】
1.值得期待的英国新通史,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
目前国内能见到的英国通史,大多是出版时间非常早的经典著作,本书是西蒙·沙玛以全新视角,配合BBC纪录片撰写的全新通史,运用了新的材料和很多BBC才能获得的特殊资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西蒙·沙玛,与霍布斯保姆和尼尔弗格森同量级的历史学家,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全美书评学会奖得主。
学术著作曾获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与霍布斯保姆并称英国历史学界双雄。
讲故事的行家、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明星。编写、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等,社会影响力只有尼尔·弗格森可与之匹敌。
3.BBC出品,必属精品,破收视和DVD销售记录。本书比纪录片更丰富、更完整。
英国高水准历史学家与BBC精良制作的结合,记录片的收视和DVD销售量都创记录。书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础上,将大量纪录片无法容纳的有趣材料和细节展现出来,同时更多的加入作者对时代状况和特征的分析和解读。
4.英国是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要了解现代化历程,当然要读英国史。
一个传统国家究竟因为何种因素转变为现代国家,从商业到宗教、从制度到文化、从科技到环境,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到底何在?。英国作为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其历史的可读性与启发性都足够说服我们去仔细研究。
5. 涵盖英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重大事件和争议人物,对世界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
事件:诺曼征服、玫瑰战争、苏格兰叛乱、光荣革命、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建立、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人物: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们、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丘吉尔。
6. 既如小说般精彩跌宕,又有史诗般宏大视野和问题意识
沙玛既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使得本书具备通俗性和趣味性,将戏剧性非常强的英国历史还原得精彩纷呈;同时,又带着问题意识来梳理时代特征、剪裁史料、深入分析,也能为学术和严肃读者提供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叙述。
7. 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画面感十足。
8. 甫一出版,就获得比纪录片更高的赞誉和评论。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
【赞誉推荐】
沙玛著作的优点是学识渊博、风格独特、雄辩滔滔
——艾瑞克·霍布斯保姆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沙玛不太在意“英国”这概念是否真的存在过。他说有,然后我们就同意了。这就是为什么这是本好书。
——《泰晤士报》
战争与和平,二者之间的林林总总,精彩纷呈的呈现在西蒙·沙玛的《英国史》中。
—— 《金融时报》
非凡之作。任何概述都无法传达这本书丰富的内容。它会让人沉浸其中,给人滋养,令人着迷。
——《纽约书评》
他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广泛深入阅读当代重构派历史,英国史的优良向导。
—— 《纽约时报》
西蒙·沙玛是天赋和成就都惊人的历史学家。
——《旁观者》
历史在他笔下恍如重演,动态跳跃与可读性兼具。
——《星期日快报》
沙玛有大师般的能力,将人物与冲突之间的关系用幻灯般的手法再现。
——《金融时报》
全书共分三卷。
《英国史Ⅰ: 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第一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 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在这一卷中,西蒙•沙马唤起战争、饥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烧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亲和儿子被迫选择对立。但他也抓住了宫殿和议会的亲密关系和利润和快乐的诱惑。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示出英国贵族的众生相。这些冲突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在国会与王室之间展开。打破“联合王国”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为此丢掉了生命。比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人口比例。当宗教激情让位给可以产生利润的消费热情,它有可能成将英国变成一个致力于成为“成功的企业”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颠集合体。在几代人的经营下,英国扩展极快,他在为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帝国积蓄能量。
《英国史Ⅲ: 帝国的命运 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 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全球。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 英国从1789年法国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统治一个令人疼痛但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的国家。 混乱和革命预示着革新,但事实上家庭生活习惯和传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大英帝国承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但在爱尔兰和印度却如此相像的充斥着暴力和饥荒。 在书的最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 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
【编辑推荐】
1.值得期待的英国新通史,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
目前国内能见到的英国通史,大多是出版时间非常早的经典著作,本书是西蒙·沙玛以全新视角,配合BBC纪录片撰写的全新通史,运用了新的材料和很多BBC才能获得的特殊资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西蒙·沙玛,与霍布斯保姆和尼尔弗格森同量级的历史学家,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全美书评学会奖得主。
学术著作曾获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与霍布斯保姆并称英国历史学界双雄。
讲故事的行家、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明星。编写、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等,社会影响力只有尼尔·弗格森可与之匹敌。
3.BBC出品,必属精品,破收视和DVD销售记录。本书比纪录片更丰富、更完整。
英国高水准历史学家与BBC精良制作的结合,记录片的收视和DVD销售量都创记录。书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础上,将大量纪录片无法容纳的有趣材料和细节展现出来,同时更多的加入作者对时代状况和特征的分析和解读。
4.英国是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要了解现代化历程,当然要读英国史。
一个传统国家究竟因为何种因素转变为现代国家,从商业到宗教、从制度到文化、从科技到环境,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到底何在?。英国作为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其历史的可读性与启发性都足够说服我们去仔细研究。
5. 涵盖英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重大事件和争议人物,对世界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
事件:诺曼征服、玫瑰战争、苏格兰叛乱、光荣革命、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建立、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人物: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们、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丘吉尔。
6. 既如小说般精彩跌宕,又有史诗般宏大视野和问题意识
沙玛既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使得本书具备通俗性和趣味性,将戏剧性非常强的英国历史还原得精彩纷呈;同时,又带着问题意识来梳理时代特征、剪裁史料、深入分析,也能为学术和严肃读者提供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叙述。
7. 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画面感十足。
8. 甫一出版,就获得比纪录片更高的赞誉和评论。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
【赞誉推荐】
沙玛著作的优点是学识渊博、风格独特、雄辩滔滔
——艾瑞克·霍布斯保姆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沙玛不太在意“英国”这概念是否真的存在过。他说有,然后我们就同意了。这就是为什么这是本好书。
——《泰晤士报》
战争与和平,二者之间的林林总总,精彩纷呈的呈现在西蒙·沙玛的《英国史》中。
—— 《金融时报》
非凡之作。任何概述都无法传达这本书丰富的内容。它会让人沉浸其中,给人滋养,令人着迷。
——《纽约书评》
他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广泛深入阅读当代重构派历史,英国史的优良向导。
—— 《纽约时报》
西蒙·沙玛是天赋和成就都惊人的历史学家。
——《旁观者》
历史在他笔下恍如重演,动态跳跃与可读性兼具。
——《星期日快报》
沙玛有大师般的能力,将人物与冲突之间的关系用幻灯般的手法再现。
——《金融时报》
瓦卢斯战役之谜 豆瓣
Das Rätsel der Varusschlacht: Archäologen auf der Spur der verlorenen Legionen
作者:
[德]沃尔夫冈·科恩/文
/
[德]克劳斯·恩西卡特/图
译者:
霍晶晶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寻找失落的古罗马军团
解开两千年来未解之谜
...................
※编辑推荐※
日耳曼为什么没有被罗马人征服?为什么罗马人停下了征服世界的脚步,而是止步于莱茵河、多瑙河之后?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公元9年罗马总督瓦卢斯带着他的三个军团在“条顿堡森林”走向了 覆灭,结束了罗马在日耳曼地区的扩张野心,使得罗马帝国转而采取防守态势。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了今天欧洲的罗曼语和日耳曼语族的基本分界线。千百年来围绕着这场战役的争论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大的争议是,它真的发生在今天的条顿堡森林吗?德国著名作家沃尔夫冈·科恩和画家克劳斯·恩西卡特在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中,利用了当代的考古发现,结合了大量的史料,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同时还向我们描述了公元元年前后罗马日耳曼交界地区的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画面。
...................
※媒体推荐※
“沃尔夫冈·科恩用侦探小说一般的笔触,用整洁而惊险的故事讲述了考古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太好了!”
——《环球探索少年版增刊》
“沃尔夫冈·科恩把考古学家的搜索描述得如同惊悚片一样,真的令人不忍释手。
”——《杂志学校》
“整本书的叙事在各种观点之间保持了绝妙的平衡,同时年迈的插图大师克劳斯·恩西卡特略带点讽刺,又非常有信息量的插画也为本书增色不少。一本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比《罗马军团》一书更为出色。”
——《新苏黎世报周日版》
解开两千年来未解之谜
...................
※编辑推荐※
日耳曼为什么没有被罗马人征服?为什么罗马人停下了征服世界的脚步,而是止步于莱茵河、多瑙河之后?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公元9年罗马总督瓦卢斯带着他的三个军团在“条顿堡森林”走向了 覆灭,结束了罗马在日耳曼地区的扩张野心,使得罗马帝国转而采取防守态势。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了今天欧洲的罗曼语和日耳曼语族的基本分界线。千百年来围绕着这场战役的争论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大的争议是,它真的发生在今天的条顿堡森林吗?德国著名作家沃尔夫冈·科恩和画家克劳斯·恩西卡特在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中,利用了当代的考古发现,结合了大量的史料,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同时还向我们描述了公元元年前后罗马日耳曼交界地区的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画面。
...................
※媒体推荐※
“沃尔夫冈·科恩用侦探小说一般的笔触,用整洁而惊险的故事讲述了考古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太好了!”
——《环球探索少年版增刊》
“沃尔夫冈·科恩把考古学家的搜索描述得如同惊悚片一样,真的令人不忍释手。
”——《杂志学校》
“整本书的叙事在各种观点之间保持了绝妙的平衡,同时年迈的插图大师克劳斯·恩西卡特略带点讽刺,又非常有信息量的插画也为本书增色不少。一本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比《罗马军团》一书更为出色。”
——《新苏黎世报周日版》
医院骑士团全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医院骑士团全史
9.5 (10 个评分)
作者:
马千
台海出版社
2016
- 5
这是中文世界第一本有关医院骑士团的历史作品。读者可以通过作者流畅的文笔细致了解这个基督教著名教团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通过书中大量的插图获得感性而直观的信息,全方面解读医院骑士团近千年的历史。该书虽然并非出自专业人士之手,但其中燃烧着对那些陌生文明的求知欲,对神秘国度古老故事的探求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它将给我国关于世界文明研究的宝库增加灿烂的鲜花。
——拜占庭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志强
圣约翰医院骑士团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对天主教会的发展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史都有重要的影响。马千先生这部新著作吸收了相关的权威史料,把这段历史讲得绘声绘色,相信一定可以带给读者知识与享受。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译者,陆大鹏
医院骑士团(又名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原为以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为核心、以保护救济朝圣者为目的组建的天主教修道会,随着十字军运动兴起而发展为军事组织,为西方三大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医院骑士团全史》涵盖了它从11世纪至今900余年的漫长岁月。本书回顾了骑士团的 缘起与壮大,介绍了它的组织结构和军事生活,重现了从耶路撒冷、阿卡至罗德岛、马耳他的历次经典战役,还原了杰拉尔德、瓦莱特、卡拉瓦乔等著名人物的音容笑貌。自1798年被迫离开马耳他后,医院骑士团的军事色彩已不断淡化,但它作为古老的国际公益、慈善、医疗组织在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拜占庭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志强
圣约翰医院骑士团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对天主教会的发展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史都有重要的影响。马千先生这部新著作吸收了相关的权威史料,把这段历史讲得绘声绘色,相信一定可以带给读者知识与享受。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译者,陆大鹏
医院骑士团(又名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原为以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为核心、以保护救济朝圣者为目的组建的天主教修道会,随着十字军运动兴起而发展为军事组织,为西方三大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医院骑士团全史》涵盖了它从11世纪至今900余年的漫长岁月。本书回顾了骑士团的 缘起与壮大,介绍了它的组织结构和军事生活,重现了从耶路撒冷、阿卡至罗德岛、马耳他的历次经典战役,还原了杰拉尔德、瓦莱特、卡拉瓦乔等著名人物的音容笑貌。自1798年被迫离开马耳他后,医院骑士团的军事色彩已不断淡化,但它作为古老的国际公益、慈善、医疗组织在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日本史 豆瓣
Japan A Modern History 所属 作品: 日本史
作者:
詹姆斯·L.麦克莱恩
译者:
王翔
海南出版社
2009
《日本史(1600-2000)》内容简介:日本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你可以很容易地跳下现代地铁,然后躲进古老庙宇的静谧之中,或者坐在咖啡店里,一边享受法式烘焙的咖啡,一边听着最新的爵士音乐,从窗户向外看时,却发现有老妇人经过,身穿传统和服,手提三味线,一种三根琴弦的琵琶,它在“浮世”——日本近世早期城市中的戏院、妓院等风月场所处处可闻。
……日本现代化努力中的缺陷和失败的事实是:太多的人依然居住在不合格的住宅里;教育体制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太长,以致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的时间。
……日本现代化努力中的缺陷和失败的事实是:太多的人依然居住在不合格的住宅里;教育体制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太长,以致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的时间。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豆瓣
The Ottoman Endgame: War, Revolu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1908-1923 所属 作品: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作者:
[美] 西恩·麦克米金
译者:
姚志宏
中信出版社
2018
- 8
1911-1923年之间,一系列战争逐渐吞噬了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人们都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这段历史,但其实他们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本书作者西恩•麦克米金根据最新披露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崭新的关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根据作者对今年来公开的奥斯曼和俄国档案的突破性研究发现,《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揭露出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战后中东地区不稳定新局势的战略深层原因。
通过令人惊叹的讲故事能力,麦克米金以奥斯曼帝国的角度重新创造书写了一段史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描述多重复杂、有多个交战方的战争时,他可能秉持一名真正学者的克制,对各方保持中立的态度。
另一方面,麦克米金在本书中出色地重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倾覆,记录了现代土耳其的诞生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瓜分帝国的领土,对奥斯曼帝国灭亡过程中的种族、宗教屠杀,人口强制迁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本书,现代中东各方面问题的源头得以为大众所知。
---------------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欧阳泰
30《当代欧洲史》[美]斯图尔特·休斯
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查尔斯·曼恩
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
34《专家之死》[美]托马斯·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荷]弗雷德·斯皮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推荐,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内忧外患时,一次次充满艰辛和血腥的改革,奥斯曼帝国的终结,现代中东的诞生。
1. 一本理清现代中东问题源头的重要历史著作。
2. 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
3. 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誉为“对奥斯曼帝国的精心研究和探索”。
4. 作者高超的叙事能力将奥斯曼帝国晚期纷繁复杂的诸多事件编织为一个引人注目且见解独到的故事。
5. 见识丛书,装帧设计精美,内容独到深刻,有颜值,有内涵。
------------------------------
【名家推荐】
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精心研究和探索,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使当代中东的局势变得复杂化。 这本书解释了现代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该地区的分裂如何影响其未来。学者和关心中东局势的人都将从阅读本书中受益。——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一次更深度的解释……书中独到以及富有感染力的部分要数安纳托利亚东部和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人与土耳其人之间的战斗。麦克米金先生对这段历史的与其他历史学家相比独树一帜。 首先,他对当时土耳其官方深表同情,他的视角更接近当时土耳其的官方路线,而不是后期一些勇敢的土耳其自由派所采取的修正主义,自我批评的方式。 其次,在研究沙皇档案的基础上,他对俄罗斯帝国的思想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 麦克米金的作品为读者带来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修正焦点。——《经济学人》
一本有价值的学术作品……麦克米金通过奥斯曼和俄罗斯档案中以前不为人知的资料,谴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中东局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法两国在1916年“赛克斯 - 皮科特协议”中作出的决定的遗产。——《图书馆期刊》
权威性的作品……通常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西方,但在东方奥斯曼帝国舞台上发生的事件细节同样需要关注……麦克米金认为,当战争升级时,各方首脑都被自己的短视和先入为主的的偏见阻碍,军事方面动作轻易地粉碎了任何理性的建议和规划……对想要进一步了解现代小亚细亚面对的破坏和混乱的人来说,麦克米金扣人心弦的故事叙述风格和文学派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源。——《出版人周刊》
发人深思.....虽然大多数关于现代土耳其诞生的故事都是一派欣欣向荣,但麦克米金看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断时续的崩溃,以及俄国革命后的短暂成功,这些成就揭示了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盟友之间敌对行动的深层原因。——《科克斯》杂志
传统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研究集中在欧洲西部的战壕战争中,西恩•麦克米金则将突破性的档案研究和天才的历史叙述结合起来,讲述了“一战”中东方的故事。 从布尔什维克革命到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麦克凯恩把历史上最伟大的冲突之一的戏剧性和世界性的动荡事件编织成一个引人注目和有独到见解的故事。 正如莱昂·托洛茨基,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和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人物在这些页面上跨越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悄悄溜走,读者将从新的角度看到一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关于第一次世界的战的书有很多,但很少有作品像本书一样重要且好读。——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 : 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的《奥斯曼帝国的终结》像是一块土耳其软糖,旧帝国的味道、气味和记忆融汇在一段新的历史中。……作者以惊人的独创方式将所有大众熟悉但不连贯的线索汇集在一起:青年土耳其党、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德国联盟、加里波利、伊拉克、在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惨烈的也是被遗忘的战争、对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黑海海战、阿拉伯劳伦斯的传奇故事。这本书填补了战争中被忽视的一面,追溯了现代中东的出现。——杰弗里•瓦夫罗,《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作者
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学术壮举,为现代中东的起源提供出一种新解读和独特见解.”——罗杰·克劳利,《地中海三部曲》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呈现出一幅地狱般的全景图,描述了十二年来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以及其直到今天给世界带来的一些问题。——诺曼·斯通,《土耳其简史》作者
通过令人惊叹的讲故事能力,麦克米金以奥斯曼帝国的角度重新创造书写了一段史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描述多重复杂、有多个交战方的战争时,他可能秉持一名真正学者的克制,对各方保持中立的态度。
另一方面,麦克米金在本书中出色地重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倾覆,记录了现代土耳其的诞生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瓜分帝国的领土,对奥斯曼帝国灭亡过程中的种族、宗教屠杀,人口强制迁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本书,现代中东各方面问题的源头得以为大众所知。
---------------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欧阳泰
30《当代欧洲史》[美]斯图尔特·休斯
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查尔斯·曼恩
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
34《专家之死》[美]托马斯·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荷]弗雷德·斯皮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推荐,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内忧外患时,一次次充满艰辛和血腥的改革,奥斯曼帝国的终结,现代中东的诞生。
1. 一本理清现代中东问题源头的重要历史著作。
2. 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
3. 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誉为“对奥斯曼帝国的精心研究和探索”。
4. 作者高超的叙事能力将奥斯曼帝国晚期纷繁复杂的诸多事件编织为一个引人注目且见解独到的故事。
5. 见识丛书,装帧设计精美,内容独到深刻,有颜值,有内涵。
------------------------------
【名家推荐】
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精心研究和探索,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使当代中东的局势变得复杂化。 这本书解释了现代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该地区的分裂如何影响其未来。学者和关心中东局势的人都将从阅读本书中受益。——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一次更深度的解释……书中独到以及富有感染力的部分要数安纳托利亚东部和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人与土耳其人之间的战斗。麦克米金先生对这段历史的与其他历史学家相比独树一帜。 首先,他对当时土耳其官方深表同情,他的视角更接近当时土耳其的官方路线,而不是后期一些勇敢的土耳其自由派所采取的修正主义,自我批评的方式。 其次,在研究沙皇档案的基础上,他对俄罗斯帝国的思想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 麦克米金的作品为读者带来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修正焦点。——《经济学人》
一本有价值的学术作品……麦克米金通过奥斯曼和俄罗斯档案中以前不为人知的资料,谴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中东局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法两国在1916年“赛克斯 - 皮科特协议”中作出的决定的遗产。——《图书馆期刊》
权威性的作品……通常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西方,但在东方奥斯曼帝国舞台上发生的事件细节同样需要关注……麦克米金认为,当战争升级时,各方首脑都被自己的短视和先入为主的的偏见阻碍,军事方面动作轻易地粉碎了任何理性的建议和规划……对想要进一步了解现代小亚细亚面对的破坏和混乱的人来说,麦克米金扣人心弦的故事叙述风格和文学派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源。——《出版人周刊》
发人深思.....虽然大多数关于现代土耳其诞生的故事都是一派欣欣向荣,但麦克米金看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断时续的崩溃,以及俄国革命后的短暂成功,这些成就揭示了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盟友之间敌对行动的深层原因。——《科克斯》杂志
传统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研究集中在欧洲西部的战壕战争中,西恩•麦克米金则将突破性的档案研究和天才的历史叙述结合起来,讲述了“一战”中东方的故事。 从布尔什维克革命到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麦克凯恩把历史上最伟大的冲突之一的戏剧性和世界性的动荡事件编织成一个引人注目和有独到见解的故事。 正如莱昂·托洛茨基,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和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人物在这些页面上跨越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悄悄溜走,读者将从新的角度看到一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关于第一次世界的战的书有很多,但很少有作品像本书一样重要且好读。——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 : 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的《奥斯曼帝国的终结》像是一块土耳其软糖,旧帝国的味道、气味和记忆融汇在一段新的历史中。……作者以惊人的独创方式将所有大众熟悉但不连贯的线索汇集在一起:青年土耳其党、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德国联盟、加里波利、伊拉克、在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惨烈的也是被遗忘的战争、对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黑海海战、阿拉伯劳伦斯的传奇故事。这本书填补了战争中被忽视的一面,追溯了现代中东的出现。——杰弗里•瓦夫罗,《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作者
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学术壮举,为现代中东的起源提供出一种新解读和独特见解.”——罗杰·克劳利,《地中海三部曲》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呈现出一幅地狱般的全景图,描述了十二年来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以及其直到今天给世界带来的一些问题。——诺曼·斯通,《土耳其简史》作者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作者:
(日) 唐纳德·金
译者:
孙建军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本书勾勒了1720-1830年间,西学在日本的发展与实践。这段时期的前后两个年份中,前者标志着官方开始关注西学,后者则是驱逐西博尔德出境的年份。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的话,那么,从1868年回溯到1720年的近150年,则可以说是酝酿这场近代化的漫长的准备期。彼时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锁国,拼命探索来自国外的新知识。像本多利明这样有着充沛精力并极富热情的人们,促使日本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
本多利明是本书的核心人物,其手稿中的任何一页都充分表明他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近代日本。在他的书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不安、好奇和接受。本多好奇于新的发现,乐于开阔眼界,甚至带着某种喜悦揭示日本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座小岛而已。对那些认为中华文明才是源远流长的日本人,他公然宣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埃及才更为久远、更加崇高。他发现,世界充满了奇妙的事物,他坚持认为日本应该取诸所长。他尝试用西方人的视角观察日本,明了时局必将扭转,如今的国家已被严重耗费德行和物力。即便如此,他仍确信日本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本多利明是本书的核心人物,其手稿中的任何一页都充分表明他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近代日本。在他的书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不安、好奇和接受。本多好奇于新的发现,乐于开阔眼界,甚至带着某种喜悦揭示日本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座小岛而已。对那些认为中华文明才是源远流长的日本人,他公然宣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埃及才更为久远、更加崇高。他发现,世界充满了奇妙的事物,他坚持认为日本应该取诸所长。他尝试用西方人的视角观察日本,明了时局必将扭转,如今的国家已被严重耗费德行和物力。即便如此,他仍确信日本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玫瑰战争简史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所属 作品: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作者:
[英] 大卫·格拉米特(David Grummitt)
译者:
廖艺
2018
- 1
【编辑推荐】
.
一场煮豆燃萁的王位拉锯战
掀起了英国历史上长达三十多年的血雨腥风
.
从圣奥尔本斯战役的第一滴血
到亨利七世降下内战的帷幕
.
命运之轮在这段岁月里急遽转动
在血色氤氲的英格兰土地上
奏响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
【内容简介】
.
1450~1485年间的玫瑰战争被认为是英国尤为错综复杂的历史之一。
.
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三十多年血雨腥风的争斗,充斥着大量的区域性仇杀,强大的人格魅力则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力量:神秘且充满魅力的理查三世,王位之争的幕后黑手“立王者”沃里克。而诸如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以及安茹的玛格丽特这些美貌而诡计多端的女人们,也曾一度统治着当时的王朝。
.
作者大卫·格拉米特将这一复杂时期的种种史实置于15世纪英国王权及政治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风格独具的叙事手法中,这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也着实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
【权威推荐】
.
作为著名的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英格兰历史学家,格拉米特博士成竹在胸,运笔老到。他敢于挑战却又不固执己见,对其他历史学家的意见亦十分珍视,将争议坦然公布,进而能够启发读者独立思考。因而这本书布局巧妙,涵括了实质性的代表人物、三大显赫的皇室及贵族的族谱以及涉及各个章节的权威参考书目。总之,这本书确实引人入胜,且读起来会令人兴味盎然。
——拉尔夫·A.格里菲斯(Ralph A.Griffiths)
斯旺西大学中世纪历史系名誉教授
.
阅读大卫·格拉米特的《玫瑰战争简史》,你绝对会感到物超所值。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引导读者领略了错综复杂、颇具争议的玫瑰战争全貌。玫瑰战争始于1399年兰开斯特家族篡夺王位。大卫·格拉米特对玫瑰战争有着深刻的见解与卓越见识。另一方面,在书的末尾,读者又会对这场内战有一个新的审视。大卫·格拉米特重新强调该时期的人口规模和数量对历史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了政治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化。大卫·格拉米特对15世纪末期英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件的重新评估,无疑将在研究都铎王朝方面引发新的议论狂潮。
——A. J.波拉德(A. J.Pollard)
提塞德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
.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简介】
.
来自于英国 I. B. Tauris 出版公司的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写作严谨、可读性强,对于我们在 21 世纪理解和感悟历史,可谓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见仁见智的历史争论,这一系列独辟蹊径,试图基于史实本身对其做出全面而公正的解释,这样既能激起普通读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也能进一步感染广大的历史学习者及专业学者。因此,在讲述历史领域的重要主题、思想史、宗教、政治、古典研究、哲学观点等内容时,本系列丛书特意避免使用平淡乏味、冷漠刻板的方式进行陈述——那只是给初学者讲授史学入门知识的通常做法。长期以来,这一系列丛书一直致力于给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特定历史概况的基本史实。但除此之外,这套系列丛书还能起到更多的作用。例如,书中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解释过去的人们在特定的背景下是如何理解某个历史主题,以及其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作用。这种新颖的分析方式很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现在更好地理解这些特定的历史主题。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中众多的历史主题,相较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丛书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解析,同时内容却简洁而紧凑,不愧是“在介绍历史知识方面更为出类拔萃”(introductions with an edge)。
.
一场煮豆燃萁的王位拉锯战
掀起了英国历史上长达三十多年的血雨腥风
.
从圣奥尔本斯战役的第一滴血
到亨利七世降下内战的帷幕
.
命运之轮在这段岁月里急遽转动
在血色氤氲的英格兰土地上
奏响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
【内容简介】
.
1450~1485年间的玫瑰战争被认为是英国尤为错综复杂的历史之一。
.
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三十多年血雨腥风的争斗,充斥着大量的区域性仇杀,强大的人格魅力则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力量:神秘且充满魅力的理查三世,王位之争的幕后黑手“立王者”沃里克。而诸如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以及安茹的玛格丽特这些美貌而诡计多端的女人们,也曾一度统治着当时的王朝。
.
作者大卫·格拉米特将这一复杂时期的种种史实置于15世纪英国王权及政治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风格独具的叙事手法中,这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也着实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
【权威推荐】
.
作为著名的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英格兰历史学家,格拉米特博士成竹在胸,运笔老到。他敢于挑战却又不固执己见,对其他历史学家的意见亦十分珍视,将争议坦然公布,进而能够启发读者独立思考。因而这本书布局巧妙,涵括了实质性的代表人物、三大显赫的皇室及贵族的族谱以及涉及各个章节的权威参考书目。总之,这本书确实引人入胜,且读起来会令人兴味盎然。
——拉尔夫·A.格里菲斯(Ralph A.Griffiths)
斯旺西大学中世纪历史系名誉教授
.
阅读大卫·格拉米特的《玫瑰战争简史》,你绝对会感到物超所值。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引导读者领略了错综复杂、颇具争议的玫瑰战争全貌。玫瑰战争始于1399年兰开斯特家族篡夺王位。大卫·格拉米特对玫瑰战争有着深刻的见解与卓越见识。另一方面,在书的末尾,读者又会对这场内战有一个新的审视。大卫·格拉米特重新强调该时期的人口规模和数量对历史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了政治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化。大卫·格拉米特对15世纪末期英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件的重新评估,无疑将在研究都铎王朝方面引发新的议论狂潮。
——A. J.波拉德(A. J.Pollard)
提塞德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
.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简介】
.
来自于英国 I. B. Tauris 出版公司的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写作严谨、可读性强,对于我们在 21 世纪理解和感悟历史,可谓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见仁见智的历史争论,这一系列独辟蹊径,试图基于史实本身对其做出全面而公正的解释,这样既能激起普通读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也能进一步感染广大的历史学习者及专业学者。因此,在讲述历史领域的重要主题、思想史、宗教、政治、古典研究、哲学观点等内容时,本系列丛书特意避免使用平淡乏味、冷漠刻板的方式进行陈述——那只是给初学者讲授史学入门知识的通常做法。长期以来,这一系列丛书一直致力于给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特定历史概况的基本史实。但除此之外,这套系列丛书还能起到更多的作用。例如,书中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解释过去的人们在特定的背景下是如何理解某个历史主题,以及其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作用。这种新颖的分析方式很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现在更好地理解这些特定的历史主题。
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丛书中众多的历史主题,相较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丛书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解析,同时内容却简洁而紧凑,不愧是“在介绍历史知识方面更为出类拔萃”(introductions with an edge)。
日俄战争 豆瓣
日露戦争 起源と開戦 所属 作品: 日俄战争
作者:
[日] 和田春树
译者:
易爱华
/
张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日俄战争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仅给日本和俄罗斯国民,而且给朝鲜和中国国民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关于这场战争,建立在对日本和俄罗斯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几近空白,更遑论兼顾到朝鲜和中国资料的研究。本书中对中国资料的研究虽然仍显薄弱,但大概可以说是首次在 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吧。
日本于1945年战败之后,出现了反省本国战争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不令人羞耻的,是堂堂正正的,似乎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决战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大地与海洋中进行的一般。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其间陆地上的交战,是在中国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所居住的地方发生的。
还有人相信,日俄战争是日本和白人帝国之间的战争,日本将白人打败,给了那些被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奴役的亚洲人民以希望。……然而,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本书所写下的,是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我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然后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和田春树《致中国的读者朋友们》
本书是 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作者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并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一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识,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作者和田春树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俄罗斯、苏联和朝鲜问题专家,曾有《朝鲜战争全史》等多部重要著作问世。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
日本于1945年战败之后,出现了反省本国战争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不令人羞耻的,是堂堂正正的,似乎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决战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大地与海洋中进行的一般。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其间陆地上的交战,是在中国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所居住的地方发生的。
还有人相信,日俄战争是日本和白人帝国之间的战争,日本将白人打败,给了那些被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奴役的亚洲人民以希望。……然而,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本书所写下的,是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我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然后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和田春树《致中国的读者朋友们》
本书是 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作者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并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一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识,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作者和田春树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俄罗斯、苏联和朝鲜问题专家,曾有《朝鲜战争全史》等多部重要著作问世。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
南北战争三百年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7.6 (22 个评分)
作者:
李硕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
其它标题: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
写兵种、战术之细节 补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 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写兵种、战术之细节 补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 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国王的两个身体 豆瓣 Goodreads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aeval Political Theology 所属 作品: 国王的两个身体
8.8 (14 个评分)
作者:
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
译者:
徐震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
对嗣后的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政治体亦然。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他个体的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的下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越时间的“祖国 ”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体的“头”,即国王的永久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古今政治体的根本问题。
康托洛维茨耗时十年,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两个身体”的中世纪渊源,从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种与“二体”有关联的思想谱系——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政治体永久性,即人民政体的“头”的永久性问题。他精心雕琢自己一生的巅峰之作,试图用历史材料本身散发出的魅力,抵御激进主义的思潮,揭示现代国家的生成问题。
必须指出:英国剑桥史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派所建构的西方史学强大话语权,让《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政治思想史经典的谱系,被某些意识形态的蜘蛛网所遮蔽。《国王的两个身体》会让今天的读者想到这样的道理:斩首作为政治体的人民身体的“头”,无异于斩除一个人民国家应该景仰的高贵精神——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的珍珠彻底破碎。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他个体的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的下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越时间的“祖国 ”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体的“头”,即国王的永久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古今政治体的根本问题。
康托洛维茨耗时十年,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两个身体”的中世纪渊源,从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种与“二体”有关联的思想谱系——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政治体永久性,即人民政体的“头”的永久性问题。他精心雕琢自己一生的巅峰之作,试图用历史材料本身散发出的魅力,抵御激进主义的思潮,揭示现代国家的生成问题。
必须指出:英国剑桥史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派所建构的西方史学强大话语权,让《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政治思想史经典的谱系,被某些意识形态的蜘蛛网所遮蔽。《国王的两个身体》会让今天的读者想到这样的道理:斩首作为政治体的人民身体的“头”,无异于斩除一个人民国家应该景仰的高贵精神——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的珍珠彻底破碎。
拜占廷简史 豆瓣
The Lost World of Byzantium 所属 作品: 拜占廷简史
作者:
(英) 乔纳森·哈里斯
译者:
庞国庆
/
吕丽蓉
…
中信出版社
2017
- 11
拜占廷帝国近11个世纪的兴衰以及最终灭亡的历程引人深思:它在面临不断威胁其生存的动荡和入侵时,为何依然可以延续久远?在最终灭亡时,又为何消失得如此彻底?
在拜占廷领域资深学者乔纳森·哈里斯看来,拜占廷帝国虽然历经劫难,屡屡面临大军压境,但它不仅凭借不同寻常的外交策略获得生存,还因其华丽的艺术和建筑而昌盛一时,更是欧洲、地中海和近东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哈里斯通过跨越10个世纪的10位历史焦点人物,为世人介绍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明,阐述了它在悠久历史的背后所掩盖的经常令人绝望的巨变。他的这部作品涉及拜占廷帝国社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和艺术等重要领域,勾勒出了拜占廷文明的核心特征,探索了拜占廷帝国对周边邻国和现代世界所带来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拜占廷领域资深学者乔纳森·哈里斯看来,拜占廷帝国虽然历经劫难,屡屡面临大军压境,但它不仅凭借不同寻常的外交策略获得生存,还因其华丽的艺术和建筑而昌盛一时,更是欧洲、地中海和近东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哈里斯通过跨越10个世纪的10位历史焦点人物,为世人介绍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明,阐述了它在悠久历史的背后所掩盖的经常令人绝望的巨变。他的这部作品涉及拜占廷帝国社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和艺术等重要领域,勾勒出了拜占廷文明的核心特征,探索了拜占廷帝国对周边邻国和现代世界所带来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