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人生的智慧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生的智慧
8.6 (19 个评分) 作者: [德]叔本华 译者: 韦启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1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部著作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从世俗、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真正的幸福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叔本华从理性出发,谈了“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书后附有叔本华的生平轶事和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该书自2001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此次译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更加符合叔本华的原意。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译出的全译本。
德国史稿:1555—1618 豆瓣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所属 作品: 德国史稿:1555—1618
作者: [德国] 利奥波德·冯·兰克 译者: 王顺君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 - 1
本书是兰克名著《宗教改革》的续篇,记述了从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到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前的历史。第一部分讲述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和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第二部分讲述鲁道夫二世及其统治时代,作者详细论述了1575—1619年历次雷根斯堡宗教会议,以及德意志各个教派的联盟等一系列问题。全书是研究德国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初的重要著作。
《德国史稿1555-1618》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十九世纪德国和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兰克学派”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
兰克在本书中采取的资料是在国内学术界从未看到的,特别是对皇帝鲁道夫二世、马蒂亚斯的宰相克勒塞尔枢机主教等人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政治上新旧教双方在法理上的争执也尤为激烈。德国史专业人员或爱好者必看著作。
全面讲述三十年战争(1618-1648)之前的60年欧洲历史的中文翻译著作,也是第一部引进的论述三十年战争起源的著作,对填补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有极其重要意义,全面讲述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两排诸侯的内部矛盾,本书从花体德文直译过来,中译本等于第一个用德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翻译出来的译本。
选帝侯大街56 (2016) TMDB 豆瓣
Ku'damm 56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选帝侯大街56
8.4 (50 个评分) 导演: Sven Bohse 演员: 克劳迪亚·米歇尔森 / 桑雅·杰哈特
德国电视二台(ZDF)三集迷你剧《选帝侯大街56号》以战后五十年代经济奇迹来临前的柏林为背景,讲述的保守母亲和三个待嫁的女儿的家庭故事,围绕着家庭私营舞蹈学校展开严苛道德原则、对新价值观的需求和性爱启蒙构成的多重矛盾。三姐妹的经历作为彼时在受制于男性的同时积极寻找个人身份及两性平等的一代德国女性的生活缩影。(豆瓣电影字幕翻译2.0小组)
2016年6月18日 看过
(7/10)女性主义题材,立意很好,但感觉影片本身只是中规中矩。三姐妹中,大姐选择在婚姻里对丈夫进行反击,二姐选择不理会情人付出的代价,而小妹则选择了个人自由(我不认为她选择了提琴手,所以影片最后的镜头是给了她的个人背影,而不是她和提琴手在一块)。
7分 德国
被遗忘的士兵 豆瓣
Le Soldat Oublie 所属 作品: 被遗忘的士兵
8.9 (7 个评分) 作者: [法] 盖伊·萨杰 译者: 杨华钢 新华出版社 2009 - 1
《被遗忘的士兵》以流畅的第一人称文笔,讲述了作者在这3年人类历史空前残酷屠戮中的个人见闻,文字描述生动、翔实,深刻刻画了作者的感受和经历。该书内容极其朴实而又深具震撼力,作者的回忆跨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对此类风格书籍的拘囿和辖制,深刻反映了普通个体生命在人类历史残酷舞台上的无足轻重。该书于1967年在美国首次发行,2005年再版。
缄默的迷宫 (201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
7.3 (43 个评分) 导演: 朱利奥·里奇尔利 演员: 亚历山大·费林 / 安德烈·谢曼斯基
其它标题: 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 / 谎言迷宮(台)
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西德,乔汉(亚历山大·斐林 Alexander Fehling 饰)是一名法院公诉人,专门负责处理违反交通安全法案的诉讼案件。一天,在法院里,他偶遇了一位名叫托马斯(安德烈·席曼斯基 André Szymanski 饰)的记者正在大声的控诉一位中学教师,他指认对方在二战期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监视人,如今却逃脱了法律制裁。
这一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乔汉深深的思考,他开始关注起周围的人对于德国曾经的暴行的认知和态度,结果令他震惊。于是,乔汉决定开始着手寻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并且让他们指认现在仍旧逍遥法外的战犯。随着调查的深入,乔汉震惊的发现,这整件事情牵连的人数之多,就连自己也难逃其咎。
2016年6月8日 看过
(8/10)另一种视角的奥斯维辛题材,德国人直面着最敏感的话题。反映阿登纳时代的德国青年对集中营很无知,觉得与自己没有关系(就像我们对文革的心态一样),主人公一行成了那个时代难得的坚持。德国能有今天对二战的思考,不完全是因为外在施压,也有内部自己的努力。
8分 反战 德国
德意志之魂 豆瓣
Die Deutsche Seele 所属 作品: 德意志之魂
作者: [德]特亚·多恩(Thea Dorn) / [德]里夏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 ) 译者: 丁娜 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8
所有被称之为德意志的 —— 一份爱的宣言。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书。两位作者的身份与经历差异不可能更大,但他们共同探究到底何谓德意志之魂,探究时他们充满爱意,又不乏批评精神;知识渊博并毫无接触恐惧。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一个民族的魂是具体的、生动的和随时可以触摸的,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一个民族的精髓也是抽象和深奥的,它既是相对恒久的,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延续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史明德
一本有趣的、常使人受益匪浅的、令人信服的读物。
——《焦点杂志》(FOCUS)
这部文化历史的参考书可以作为德国人和那些开始了解德意志灵魂的读者的家庭读物。
——《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
一部理性的、幽默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书。
——《纽伦堡报》(Nürnberger Nachrichten)
一部信息丰富并且愉快有趣的德意志灵魂的历史。
——《普法尔茨水星报》(Pfälzischer Merkur)
一部轻松的书,带来有趣的阅读享受,通过简短的文章使人的思想随文字漫游。阅读就该如此!
——德国书评网(Buecher-magazin.de)
这部百科全书不是单纯的轶事搜集,而是一部综合的充满文化和文学知识的作品。
——德国世界在线网站(Germanworldonline.com)
解读希特勒 豆瓣
Anmerkungen zu Hitler 所属 作品: 解读希特勒
作者: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讷 译者: 景德详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 9
“本书力求客观、公正地解剖并评价希特勒,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决定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但基于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哈夫讷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立场来解读希特勒的,因此书中某些论述也表现了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权观、他的战争观、他对“纽伦堡”国际法庭以“战争罪”起诉纳粹德国提出的质疑等等。这些论述存在某些主观的假设与推论,它有修于国际社会早已认同的主流看法,我们也是不赞同的。但为了保持其学术探索与研究的完整性,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与鉴别作者的观点,我们未做删节。”
2016年5月29日 已读
主观色彩较强,但视角很独到。作者认为魏玛共和国并非被纳粹党直接推翻,它从一开始就摇摇欲坠,纳粹和其他政党只是踩了最后一脚。绥靖政策起源于魏玛时代,终结于希特勒时代。有些正确概念,只因为“希特勒曾同意过”而被否定了,但问题是:希特勒也同意2+2=4。
历史 德国
地雷区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Under sandet
8.5 (232 个评分) 导演: 马丁·赞里维特 演员: 罗兰·默勒 /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其它标题: Under sandet / 十个拆弹的少年(港)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战争期间,德军曾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则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罗兰德·莫尔 Roland Møller 饰)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然而,当任务结束之后,当幸存的孩子们满心欢喜的以为他们终于逃脱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乡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另一项同样残酷的任务。
2016年5月21日 看过
(8/10)改编自真实事件,很压抑的一部影片。多年后丹麦和德国都能冷静下来看待这些历史问题了,相较之下某几个东亚国还在互相上演怨妇大戏。最大的反战不是口头的谴责,而是引人思考。
8分 反战 德国
仓鼠鲍勃 (2009) 豆瓣
Bob
8.8 (5 个评分) 导演: Harry Fast / Jacob Frey
其它标题: Bob
《仓鼠鲍勃》(Bob)讲述的是,仓鼠鲍勃踩着它的跑轮,来到乡间的田野上碰见了让它心仪的另一半,于是,跑遍了千山万水追遍了名胜古迹,却始终离她只有那么一段距离。
礼物 (2015) 豆瓣
The Present
7.9 (67 个评分) 导演: Jacob Frey 演员: 萨曼莎·布朗 / Quinn Nealy
其它标题: The Present / 最棒的礼物
某户平凡人家,少年专注地坐在客厅里玩电子游戏。她的妈妈下班晚归,不无忧虑地劝诫儿子不要玩太多游戏,也不要让窗帘紧闭,应该让阳光洒满房间。男孩仿佛没听见一般,兀自沉溺于电视荧屏的厮杀之中。妈妈给他买了礼物,这令少年的注意力些许转移过来。他打开纸箱子,里面是一条可爱的小狗。男孩起先有些惊喜,当他发现小狗居然断掉一条腿时,心中仿佛受到极大的羞辱和冒犯一般,于是嫌恶地把小狗丢到一旁。小狗并不以为意,它好奇地注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自己找起乐来。
男孩继续玩着游戏,但是他的视线渐渐被小狗所吸引……
2016年5月15日 看过
(8/10)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单纯的鸡汤片,男孩沉迷于游戏中,恐怕也是想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上的平等。
8分 动画 德国 治愈系
德国人 第二季 (2010) 豆瓣
Die Deutschen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德国人
8.3 (13 个评分) 导演: Robert Wiezorek / Christian Twente 演员: Hans Mittermüller / Stefan Weinfurter
Die Deutschen (“The Germans”) is a German television documentary produced for ZDF that first aired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008. Each episode recounts a selected epoch of German history, beginning (first season) with the reign of Otto the Great and ending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German Empir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November 2010 the second season of Die Deutschen was published in German television (ZDF and ZDFneo), beginning with Charlemagne, the Frankish King, and ending with Gustav Stresemann, the Chancel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during the Weimar Republic.
Historical events are recreat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live action scenes and computer generated animations. The series was filmed at over 200 different locations in Germany, Malta, and Romania at a cost of approximately €500,000 per episode.
2016年5月11日 看过
(9/10)终于在B站补完了最后几集。没有第3季略遗憾。
9分 德国 纪录片
科尔贝格 (1945) 豆瓣
Kolberg
导演: Veit Harlan 演员: Heinrich George / 克里斯蒂娜·泽德尔鲍姆
其它标题: Kolberg
During Napoleon's victorious campaign in Germany, the city of Kolberg gets isolated from the retreating Prussian forces. The population of Kolberg refuses to capitulate and organizes th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French army, which immediately submits the city to massive bombardments.
2023年7月10日 看过
和《伟大的囯王》同一个班底拍的片子,戈培尔参与了制作,但想吐槽的是,如果事先不提它是纳粹拍的,就单看影片本身,你恐怕很难从中看出什么纳粹美学之类,甚至感觉它的煽动性还不如《康熙王朝》、苏联的《解放》之类。影片并没有鼓吹德国人多么优秀、也没有丑化法国人,更多的是展现德国人面对法军入侵时如何努力克服危机,而且花了一定篇幅讲述战争对普通人的摧残。而事实上,战后大多囯家拍的片子也就这种格调,真要讲煽动性,还得数《嗷呜2》之类……我看过的纳粹拍的影片也有好几部了,结果这些影片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是在拼命鼓吹种族言论,而是着重于渲染自己怎样被别囯欺负、然后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奉起反击,因而展开特殊作战行动,说纳粹爱好和平、不想战争,是别人不想和谈执意把双方的人民拉入战争的火海、是美英鬼畜在拱火升级战争,说自己是想从美英鬼畜手中解放欧洲、然后不懂纳粹兄弟情的欧洲各囯却甘愿当美英鬼畜的棋子,说元首以一囯之力挑战西方几十囯真的好霸气BARABARABARABARA………………
8分 德国
现场清理人 第一季 (2011) 豆瓣
Der Tatortreiniger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现场清理人
9.0 (16 个评分) 导演: Arne Feldhusen 演员: 比亚内·梅德尔 / Katharina Schubert
该剧讲述了犯罪现场清理员黒箜在清理犯罪现场的时候遇到各路奇葩,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叙述风格影射了许多如今热门的社会现象,家庭暴力,明星炒作,媒体搬弄是非...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by:meijubar.net
2016年5月2日 看过
(7/10)各种德式恶意……很多人一集弃这很可惜,其实只要习惯了这种抖M节奏,越到后边会越有意思。况且我早已被德国电影洗脑得产生被虐倾向,要接受这种黑色闷片并不难……
7分 德国 黑色幽默
人脑离心机计划 (2011) 维基数据 TMDB IMDb 豆瓣
The Centrifuge Brain Project
8.8 (26 个评分) 导演: Till Nowak 演员: Leslie Barany
其它标题: The Centrifuge Brain Project / Le Projet centrifugeuse cérébrale
位于美国弗洛里达州的离心研究所,首席工程师尼克•拉斯罗维茨博士效力于此。他向采访者介绍,“人脑浓缩离心计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家从旋转木马入手,打算制造更大的娱乐装置娱乐大众。他们研制了旋转球,但是如何让最顶端的人安全下来是关键问题。事后博士用募集的资金开了家自有的娱乐场。他们研究推出了结婚蛋糕,结论是对男女老少皆不宜。之后他们降低刺激性,设计了类似摩天轮的太空传送带,无奈完整坐完一圈需要14小时,有的人干脆在上面睡着了,坐过站后只能再来14小时。岁月流逝,各种奇葩发明相继诞生,人们追求刺激,对抗重力,在一条娱乐致死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2016年5月2日 看过
(8/10)字幕组开心就好…………………………………………
8分 德国
希特勒回来了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Er ist wieder da
7.8 (350 个评分) 导演: 大卫·韦恩特 演员: 奥利弗·马苏奇 / 法比安·布施
其它标题: Er ist wieder da / 希魔回来了(港)
二战结束70年后,沉睡的希特勒(奥利佛·马萨奇 Oliver Masucci 饰)竟然苏醒了。再度走上德国柏林的街头,眼前的一切已经和当年大相径庭,而他的一帮拥簇也早已经不再身边,希特勒陷入了迷惘之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网络时代里,自己因为“长得太像希特勒”而一跃成为了网红,接踵而至的聚光灯和赞誉令希特勒内心里建造帝国的梦想死灰复燃。
于是,希特勒决定利用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希特勒的计划在刚开始似乎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渐渐的,分歧产生了,他无法掌控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
2016年4月7日 看过
(7/10)一个人有否犯罪意识,并不在他是否犯中二崇拜张子强、叶继欢等“传奇大盗”,而在他是否认同这样的暴力价值观。这部影片能够上映恰恰是德国人勇于自省的体现。从来不缺反纳粹的纳粹。想研究法西斯思想,不必跑到欧洲对德国人上纲上线的,在百度明朝贴吧里,你就可以找到大量新纳粹的活样本
2016年5月27日 评论 纳粹主义不是德国人才会有的特产 -   看到很多人围绕这部片讨论自己对法西斯主义的看法。我想大部分人都有意无意地把“法西斯”视为希特勒的个人产物,而无视它是古罗马、古希腊、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的人类文明特产。   这部影片能够上映恰恰是德国人勇于自省的体现。可以多看下德国人拍的二战片,他们并没有回避自身的责任、并勤于思考先辈们当年失控的原因,比如《浪潮》和《死亡实验》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作品,而对希特勒本人,近些年来也不再是以往的一味妖魔化(事实上妖魔化本身就是推卸责任的体现——这话并不只是针对德国人),而是尝试从中性的角度去解读这个历史人物,《帝国的毁灭》与《施佩尔和希特勒》就是这方面的佳作。   谴责“恶魔”很容易,思考“恶魔形成的过程”却很难。希特勒并非娘胎里诞生的“天生恶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一味片面指责德国人选出了希特勒,与德国人片面指责希特勒一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很多人张嘴就是反法西斯口号,可一旦把话题跳出二战范围,他们就会暴露出对战争帝王的屈膝跪舔和对“有效率杀人”的无脑膜拜,并常常把暴力的施加化妆成制止暴力的的手段。而网上也从来不缺像法西斯民众那样、被煽动一下就大发“正义春”用语言暴力对他人实行群体“制裁”的网民。   法西斯理念,本质上就是极端思想、排外(包括“外地”)、盲目军事崇拜、用爱国主义取代一切道德、用(种族、血统、出生的地理位置)作为衡量别人的唯一标准……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并不是“只有德国人这个种族才会产生”、“只有流德国人这样血统的人才会产生”、“只有出生在德国这个地理位置上的人才会产生”……   想要研究法西斯思想,不必跑到欧洲对德国人上纲上线的,这世上从不缺以“反法西斯”名义宣扬法西斯哲学的书影,而进入百度明朝贴吧,你就可以找到大量标准新纳粹的活样本,他们有着最标准的纳粹言论、最标准的纳粹思维、最标准的纳粹逻辑…… PS:最后,在指责德国人把票投给纳粹时,请先看到这个前提:纳粹党是合法的、可以被选举的,正是魏玛当局给了它这些权利。我们中国现在就算在反日气氛最激烈的时期,也不会让一堆高喊“杀光日本人,抢劫日本人财产无罪”的无脑愤青,走进权力的中心。
7分 反战 德国
丧钟 (2014) 豆瓣
The Passing Bells
8.4 (5 个评分) 导演: 布兰登·马赫 演员: 帕特里克·吉布森 / 杰克·劳登
本片属于BBC一战纪念剧集系列,是英国和波兰的合拍片,整部剧在波兰拍摄。故事的主角是一群青年人,当战争到来时,他们被迫踏上战场,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西线战场,加里波利之战,索姆河战役等在剧中都得到了体现。
银翼夜枭01:暗夜女巫 豆瓣
Le Grand Duc 1- Les Sorcières de la Nui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法]雅安(Yann) 文 / 罗曼·于高特(Romain Hugault) 图 译者: 徐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8
【编辑推荐】
《银翼夜枭》是法国最畅销的空战系列漫画,展现了苏德上空的速度与激情:空中的“二战”史诗,敌对阵营的爱情。由老牌编剧执笔,故事精彩,堪比好莱坞大片。女性飞行员人物角色独特。画手出身于军事飞行员世家,在作品中忠实地还原了飞机、武器、服装等每一处历史细节。
【内 容简介】
1943年冬,在“二战”东线战场上,强大的德国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将火与钢向着处于劣势的俄军肆意倾泻。
面对碾压机一般的纳粹,苏联空军只有寄望于英雄飞行员,希望他们能阻滞德军的进攻。
有一群年轻的女战士,背负着扰乱敌机的使命,驾驶着缓慢、老旧的飞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决心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她们组成了“暗夜女巫”,莉莉娅就是其中的一员。德军阵营中的伍尔夫中尉是最优秀的飞行员,“银翼夜枭”的驾驶者,但是他反叛、不守纪律……从心底反纳粹。“暗夜女巫”与“银翼夜枭”不可避免地在空中相遇了……
【推荐语】
精心编制的战争传奇,令人目眩的精妙画作。
——漫画评论网站Planetebd
真实的环境、奢华的绘画、史诗般的空战场面、细节详实的战机……忠实再现了苏德上空的钢与火之战。脱帽致敬!
——法语版读者评论
这是一部题材(“二战”东线战场)比较少见的漫画,讲的是人性在战争的野蛮漩涡和愚昧深渊中的大冒险。
——亚马逊读者评论
【获奖】
2008年巴黎布尔热国际航展航空连环画节最佳绘画及色彩奖
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夏朗特青年总理事会奖
2009年法国尚贝里最佳画集奖
2009年巴黎布尔热航空航天博物馆奖
柏林1961 豆瓣
Berlin 1961: Kennedy, Khrushchev, and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所属 作品: 柏林1961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肯普 译者: 武凤君 / 汪小英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
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史类最佳图书
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 宏篇巨作
1961年,赫鲁晓夫把柏林叫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被广泛讨论,但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塑造冷战格局上却更为关键、更为凶险。美苏两方如此近距离地荷枪实弹、列阵对垒,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次失误、一个头脑发热的指挥官——核大战的触发就在瞬息之间。一方是未经试炼的美国年轻总统,他还未从猪湾事件中彻底脱身;一方是苏联总理,被中国人、东德人还有苏联政府中的强硬派包围。随着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他知道,柏林的危局不但关乎苏联帝国的兴衰,更关系着他本人在克里姆林宫的权位。
一方从不试图理解另一方,双方都极力掌控局势。如此,一周接一周,危险步步滋长。
基于大量文献和采访,辅以新颖而惊人的洞察力,如戏剧一般的写作手法,本书以一种对20世纪历史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对于21世纪的我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我们轻易地忘记了冷战中最恐怖、最危险的一次危机。那时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近在咫尺,剑拔弩张。《柏林1961》情节紧张,引证丰富,发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诸多教益。——亨利·基辛格
这是最好的历史写作。肯普娴熟地剖析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为重要的一次战略对抗,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冷战的复杂性。——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真是绝好的一出戏!1961年柏林的对峙是冷战的转折点,远比古巴导弹危机更为重要,更富启示。这是一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个魅力型领导人基于误读的碰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肯普引人入胜的叙事是文学与学术结合的典范。——沃尔特·伊萨克森,《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作者
弗雷德抓住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造就了二十八年的世界秩序。《柏林1961》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危机四伏、变幻不定和进退两难的当今世界局势中,具有借鉴意义。——查克·哈格尔,美国现任国防部长
弗雷德里克·肯普用生动的描述、机敏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研究为冷战中关键而危险的一页提供了新的洞见。他将徘徊在核战边缘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又带回到我们身边。——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布鲁金斯学会主席
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2014)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Who Am I - Kein System ist sicher
7.8 (649 个评分) 导演: 巴伦·博·欧达尔 演员: 汤姆·希林 / 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其它标题: Who Am I - Kein System ist sicher / 黑客搏击会(港)
本杰明是一个这样的人:三次元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十足的屌丝&Loser,难以找到存在感,没有时尚感、没有朋友,也没有女朋友。但是二十五岁的他却是一个的电脑极客,拥有对数字技术不可思议的天赋。而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马克思是一个渴望“黑客世界”的潜在革命者,他注意到了本杰明在 网络方面的惊人才华,马克思、本杰明和神童斯蒂芬以及保罗私人组建了黑客组织CLAY,并且为了正义入侵国际安全系统。他们凭借高超黑客技术的所为引起了德国秘密警察组织、欧洲刑警组织的重视,并且一个邪恶的黑客将他们视作威胁,想要将他们除去。本杰明因此感觉到自己正在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并且他们的目标似乎不值得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2015年12月10日 看过
因为汤姆希林而追了这片……
7分 德国
感化院 (2015) 豆瓣
Freistatt
8.5 (71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布鲁蒙德 演员: 约纳斯·伯格 / 路易斯·霍夫曼
其它标题: Freistatt / 收容所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德国,少年沃尔夫冈(路易斯·霍夫曼 Louis Hofmann 饰)的母亲再嫁,他和继父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在一场冲突之后,继父将沃尔夫冈送入了感化院之中,沃尔夫冈就此开始了充满了痛苦与折磨的监狱生活。
倔强的沃尔夫冈不愿意沦为残暴统治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挣扎换来的却只有伤痕累累,唯一支撑着他的,是记忆中来自母亲的温暖。沃尔夫冈决定和同伴安东(Langston Beckford-Uibel 饰)一起逃跑,两人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回到了小镇上。可是,当母亲看见沃尔夫冈时,却并未表现得如他所想象的一般高兴,更残酷的是,没过多久,他便再度被继父和母亲重新送回了感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