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二战的决定性战役(德国观点) 豆瓣
译者: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2015 - 6
汉斯·阿道夫·雅各布森编著的《二战的决定性战役》(德国观点)是一本集体写作的战史。书中描述的10次重大战役,分别由10名德国作者撰写。这些作者有的是亲身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将领,有的是德国研究战史的专家。他们所搜集的史料以德国的为主,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英美和苏联的资料。英译本专门冠以“德国观点”,说明这些作者是站在德国人的角度来探讨德国在各大战役中失败的原因。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德国人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教训的战史。这本书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参考价值在于,它可弥补英美各国及苏联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图书所存在的某种局限性。阅读此书可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若干重大战役的经验教训有个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
大宁静 (200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ie große Stille
7.6 (7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格罗因
其它标题: Die große Stille / Into Great Silence
《遁入寂静》(Into Great Silence)
所有媒体的采访都是通过电影节和各大电影发行公司约定的。 采访的时间一般都很短,而且90%以上的被采访者都会迟到。等待几乎成了电影节当中每天采访的一个主要部分了。
影片《遁入寂静》纪录了阿尔卑斯山顶上一个老修道院的生活。没有音乐,没有刻意的灯光照明,没有布景道具,没有旁白,只有少数简单的字幕。导演格罗宁(Philip Groning)孤身一人,4个月的孤军作战,两年半的剪辑,带来164分钟的寂静。这部影片似乎是在考验观众享受安宁的耐心——有句话说“只有在彻底的安静中,你才能真正倾听;只有离开了语言,你才能真正看到。”
导演格罗宁:没语言的时候你真是可以听到滴水的声音,寂静是有韵律的,在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给摄影机换带子,我觉得那声音(在修道院里)太大了,当时我都想跑掉了。你能听到250米开外有人开关门的声音,而且还不轻。
NINA:你把电影放给修士看了吗?
格罗宁:看了
NINA:反应怎样?
格罗宁:他们看了都笑了,因为互相太了解了,他们知道各自的规矩,生活规律,电影里有他们中有的人犯小错误的细节,一个修士误了时间,它跑进教堂,跳上钟楼,开始敲钟,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所有修士都笑了。因为这是在这个修士身上经常发生的事情。
NINA 您觉得您的电影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吗?
格罗宁:不,不可能。 我希望是能改变观看电影的人。但他们样的修士,已经这样生活了980多年了。他们就这样每天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已经延续了980多年,他们会这样继续下去的。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只有导演格罗宁和制片人两人出席,是电影节开幕以来最冷清寂寞的发布会之一。在场的记者不足20人,但其中很多都是看了这部影片、并真正被影片打动的人。虽然参与者不多,但气氛却很热烈。
《世界电影之旅》
德国八三年 第一季 (2015) 豆瓣 TMDB
Deutschland 83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德国八三年
7.9 (53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贝尔格 / Samira Radsi 演员: 亚历山大·拜尔 / 桑雅·杰哈特
德国83年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视剧,其故事反映的是80年代的德国政治斗争与真实现代战争之间的故事。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土生土长在东德的24岁年轻人马丁·劳赫,被强制派往西德做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的秘密间谍。隐姓埋名于西德陆军之中,他必须搜集所有关于北约军事战略的机密。万事开头难,进展并非像他想象那样顺利,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深藏不可告人的秘密……
2015年10月30日 看过
(8/10)模仿美剧谍战片的痕迹还是挺浓的,一些情节不太合理,不过较为中性的立场是本片的优点,对东德一方的人物并没有丑化,对冷战气氛的还原也做得比较好。第5集的那首歌叫《In The Air Tonight》。PS:前边登场的亚洲女服务员后来怎么没戏份了……有第二季?
8分 德国
破案后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周翠 新星出版社 2015 - 3
《破案后》辑录了旅德法律学者周翠三篇关于德国刑事司法案例的系列文章——《破案后》、《世纪诉讼》和《冤狱五则》,三篇共七则案例。这三篇文章均在《读库》刊发过,其中几个案件有了新的进展,在单行本中作者也做了相应的增补。
作者梳理了大量相关案件资料,一步步记录下案件审理的进程,让普通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观摩了整个案件的过程;从作者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文献综述、援引的大量 统计数据和摘译的判决内容中,也能看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司法状况、法官心证的历程、律师工作的背景以及学者思考的维度。
这些司法档案,不仅仅可资法律工作者镜鉴,也可启迪开蒙大众读者。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6070215173.13.N4O7Ee&id=44663244878
埃尔塞:差点改变世界的人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Elser: Er hätte die Welt verändert
7.5 (16 个评分) 导演: 奥利弗·希施比格尔 演员: 卡塔琳娜·舒特勒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其它标题: Elser: Er hätte die Welt verändert / 决命13分钟(港)
《埃尔塞: 将近改变世界的人》讲述的是刺杀希特勒事件,但影片里的史实比《行动目标希特勒》要早几年。1939年。希特勒差一点被一个名叫埃尔塞的木匠干掉。那一年,希特勒的权力正在逐渐迈向顶峰,当大多数人都在狂热崇拜之时,埃尔塞成了少数几个的正义斗士。在精密的计划之下,他在希特勒演讲的讲台附近设置一个定时炸弹。可惜的是,希特勒的演讲结束得太早,炸弹引爆时希特勒已经不在现场。埃尔塞在当年11月遭到了纳粹的逮捕,遭处决。影片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本土演员的演出保持了原汁原味。
2015年10月25日 看过
(7/10)有点失望,导演虽然认真地复原了一些历史细节,但过去和现在这两条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几乎是两个独立的故事。话说埃尔塞在二战开始后不久被捕,却在二战结束前几天被处决,命运至此也够悲催的……
7分 反战 德国
夏至 (2015) 豆瓣
Letnie Przesilenie
导演: 米乔·洛加尔斯基 演员: 约纳斯·奈伊 / 菲利普·皮特洛维奇
其它标题: Letnie Przesilenie / Summer Solstice
Im Sommer 1943 ist Ostpolen von Deutschland besetzt, die Sicherheitspolizei für die Kontrolle der polnischen Bevölkerung zuständig. Vier Teenager erleben die Grausamkeiten des Krieges – und die Schönheit zwischenmenschlicher Gefühle. Romek (Filip Piotrowicz), Heizer auf einer Rangierlok, möchte Lokomotivführer werden. Und er möchte Franka (Urszula Bogucka) für sich gewinnen, die als Küchenhilfe im deutschen Gendarmerieposten arbeitet. Franka wiederum ist in den jungen Deutschen Guido (Jonas Nay) verliebt. Er wurde wegen des Hörens entarteter Musik in das polnische Dorf strafversetzt und hat nun die Aufgabe, die Bahnstrecke zu sichern sowie Flüchtlinge und Partisanen aufzuspüren. Der Krieg ist weit weg, solange Romek, Franka und Guido zu dritt sind. Doch dann findet Romek die verletzte Bunia (Maria Semotiuk), eine Jüdin. Er beschließt, dem Mädchen zu helfen…
2015年10月21日 想看 二战片?
德国
普鲁士:一个德意志邦国的历史 (2011) 豆瓣
Preußen - Chronik eines deutschen Staates
演员: Katharina Thalbach
其它标题: Preußen - Chronik eines deutschen Staates
Katharina Thalbach führt durch die 6-teilige Zeitreise und moderiert mit witzigen Anekdoten auf ihre humorvolle ur-berlinerische Art diese Chronik.
Zahlreiche Zeitdokumente, Gemälde und die Dreharbeiten an originalen Schauplätzen und Gebäuden machen diese Dokumentation zu einem informativen und unterhaltsamen Film über einen der wichtigsten Abschnitte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Im Januar 1701 krönt sich Friedrich III., Kurfürst von Brandenburg, im ostpreußischen Königsberg als Friedrich I. zum „König in Preußen“. Die Selbstkrönung des prunksüchtigen Provinzfürsten markiert den Aufstieg Bran denburg-Preußens zur europäischen Großmacht.
Über mehr als 200 Jahre hinweg bestimmt der Hohenzollern-Staat entscheidend die deutsche Geschichte. Preußen erobert sich die Vorherrschaft im Deutschen Reich und wird zu dessen Machtzentrum. Der Staat Preußen, Sinnbild deutscher Machtansprüche, wird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durch Be schluss der Alliierten aufgelöst.
Preußen hat stets sehr gegensätzliche Beurteilungen provoziert. Preußen ist Aufklärung und Absolutismus, ist Militarismus und Minderheitenschutz, ist Disziplin und Untertanengeist. Preußen ist der „Alte Fritz“ und der Polizist mit Pickelhaube. Preußen ist heute Geschichte, aber seinen Wirkungen und Auswirkungen kann man sich nicht entziehen.
Die 6 Folgen dieser Chronik
1. Vom Kurfürstentum zum Königreich (1640–1713)
2. Vom Königreich zur Großmacht (1713–1786)
3. Von der Reformzeit zur Revolution (1718–1848)
4. Mit Blut und Eisen: Der Weg ins Deutsche Reich (1848–1871)
5. „Heil Dir im Siegeskranz“ – die Zeit des Wilhelminismus (1871–1918)
6. Republik, Nazi-Herrschaft und Untergang (1918–1947)
EXTRA: Umfangreiches Booklet
猪命 (2009) 维基数据 TMDB IMDb 豆瓣
Pig Me
7.3 (36 个评分) 导演: Mette Rank Tange 演员: Carsten Knudsen / Rebecca Bang Sørensen
其它标题: Pig Me / 悲惨的小猪
阴森可怖,灰暗冰冷的大城市一隅,伫立着一个杀气腾腾的屠宰场。无数头猪被运送到这里,等待它们的只有开膛破肚,供人果腹的悲惨命运。一头小猪费力的从猪栏探出头来,见到同伴们血腥的下场,心中大骇,于是想尽办法逃出屠宰场。然而一路上种种景象,无一不是对猪的屠戮与虐杀。小猪走头无路,偶然来至一家宠物店门前。看到人类关爱小动物的景象,它的心中甚为感动,于是偷偷钻进宠物店,希望自己能作为宠物被人买走。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各色人等不断来往宠物店内,任小猪做出怎样谄媚的姿态,始终没人将它放进眼里。
夜深人静,悲伤的小猪号啕大哭……
2015年10月16日 看过
(7/10)也许有个别猪通过“努力”博得主人欢心变成了宠物猪,但你不在那个小概率之中……
7分 动画 德国
冷杉溪 第一季 (2015) 豆瓣
Tannbach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冷杉溪
8.3 (31 个评分) 导演: Alexander Dierbach 演员: 亨丽埃特·肯夫里乌斯 / Jonas Nay
片名是Tannbach,这是个虚构的农村小村庄的名字,按德语音译可翻译为“塔恩巴赫”,按意译可翻为“冷杉溪”(注:冷杉是一种针叶树,常用作圣诞树),但在电视剧播映时,也可能会用其它的片名。
据介绍,Tannbach这个村庄座落于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和北部连接的图林根州的接壤地带。这个地区在二战即将结束时,先是由美军占领,后又被苏军占领,最后在分别建立西德(全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东德(全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时,这个地方被划在了边界上,在该村中间流过的溪流变成了界河。以二战末期和1945至1952年的战后时期为时代背景,突出选择了三个家庭的成员,以及其他居民、战俘、逃兵和纳粹投机分子等各种人物,在村中,穿行往来于两岸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之间,发生和展开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故事。
2015年10月2日 看过
(9/10)推荐结合之后一起发行的纪录片一起看。
2015年10月2日 评论 期待下一季 -   我并不反对日本和德国拍反映自身战争伤痛的作品,关键是现在日本很多二战影视只是单纯地喊冤喊痛,并没有反思社会本身的问题。   相较之下大部分德国的二战片都会从各种角度思考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走向失控,或者从领导层(帝国的毁灭)、或者从军人(从海底出击)、或者从犹太人(何处是我家)、或者从普通人(偷书贼)、或者从青少年(最后的桥)、或者从帮凶(生死朗读)、或者从现在的人(过客的忧伤)、或者从人性(浪潮)、或者从战争本身(我们的父辈)、甚至是从“反思二战”这点本身(缄默的迷宫)……   以上我列举的这些冰山一角的作品,单独列出来看,它们都是从特定的某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但把它们综合起来时,你就会看到德国人的确非常认真地思考他们为什么当年会那么疯狂,这种反思不是单纯地来一句“不好意思给你们添了麻烦”,也不是将责任全部推卸在希特勒一个人身上(《帝国的毁灭》中戈培尔就有一句台词“是人民选择了我们纳粹党,我们并没有强迫他们”)。   而这些是“现在”日本影坛所缺乏的(我强调“现在”就是因为日本过去有并且很流行,主要都在上世纪,日本并不是像大陆宣传的这样是一个“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事件”、“从不作战争道歉”的国家)。翻阅日本近几年的主流二战影视,其格调几乎是清一色的“我们好惨、我们好惨、我们真的好惨哦”,然后没了,什么都没有了,完全没有一丝其他内容,没有反思社会,没有批判军政府,当然也没有美化战争,只有一句唐伯虎口中的“这难道还不够惨吗?”。   《冷杉溪》是一部讲述冷战的作品,却也是二战的延续。这部作品还是比较地图炮的,把纳粹、美国、苏联、西德、东德都轮着给炮轰了一遍,其中美军不再以救世主的形象登场,出于方便地统治当地的目前还包庇了一些纳粹官员,之后还有亲美青年还误杀了一名亲苏青年,而他们俩以前曾经是好友。   但这部作品并没有为黑而黑,不同立场的群体中都有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而这部剧集也巧妙地给各个立场的范围内都设立了几个主角。   德军中有绍贝尔这种纳粹余孽,也有安娜的父亲这种良心未泯的军人,但美军官员却启用了前者而将后者送进了劳改营里。美系角色也不完全都是负面形象,如弗里德里希的母亲就是好人。而本片重点批判的苏联和东德也不都是些恶棍,弗里德里希和县长都是片中的正面形象。   还有些角色非常独特而真实,比如那个上吊的老奶奶,从性格上来说,她是个心地很好的人,但她终生信奉纳粹,甚至在观看了犹太集中营的纪录片后依然为希特勒辩护。   然而最悲剧的地方是,意识形态竟然可以分裂好几个家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弗里德里希为了政治站队宁愿与自己的美国母亲分道扬镳,而妻子安娜为了支援丈夫则选择与父亲分居东西两地,昔日纳粹的绍贝尔一家也是各种貌合神离。   战争和政治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这是德国人在二战后经常思考的问题。   常有人问为什么理性的德国人为何会发动二战?其实理性与疯狂并不冲突,这世上多的是“理性的疯狂”,在二战中德国人喜欢程序化地将人“处理掉”,而日本人更享受刀枪之间夺人之命的快感,这也是一种“理性”和“感性”。   再者,如果把“二战”看作是整个“帝国主义时代”的尾声的话,那么德国只不过是“最后一个动手的强盗”罢了,他和英、法、俄、美、西、葡、荷……的主要区别,不过是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先对非洲、美洲、印度、中国这些弱小的小国痛下宰割之手,而德国揍的对象恰恰就是这些前辈哥们。曾有印度官员说幸好有希特勒这么一闹削弱了另外几个老牌帝国、才让印度得以翻身,这话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所以并不是“只有德国人发动过战争所以要谢罪”,而是“德国人更认真地去思考战争”。二战后溶入欧洲的德国发现用和平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国家崛起、甚至重新当上欧洲一哥。所以反思战争和政治压迫的危害性也就成了一种社会需求。   人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学会用战争以外的手段去达成国家目的。如果欧盟能以和平的方式统一成一个类似国家的集体的话,那么也就让人类看到了以非战争的手段完成统合的榜样。
9分 反战 德国
起着风 (2013) 豆瓣
Wind
8.9 (13 个评分) 导演: Robert Löbel
其它标题: Wind /
萧索的荒原之上,从左向右刮着极其强劲的风。男人顶风而行,他坐到一个吧台上,和其他的男人相对而饮,只要抬起酒瓶就能让酒自动流入嘴里。带着孩子的女人前来,她用绳子把孩子绑上,这样就不会被狂风吹走。有的独自和狂风在打乒乓球不分胜负。长头发的男人排成一列,理发师只要轻松动动剪刀,那头发就会随风飘散。人们看起来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不适。
一个强壮的男人掀开地面上的盖子,他走入地道,那里有一台巨大的鼓风设备。他是来给同伴换班的。换班的一刹那风停了,而人们能否适应这短暂的无风生活呢?
2014年国际足联巴西世界杯 (2014) 豆瓣
2014 FIFA World Cup
8.8 (27 个评分) 导演: 塞普·布拉特 演员: 内马尔 / 里奥内尔·梅西
2014年巴西世界杯(英语:2014 FIFA World Cup)是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
这是继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举行,也是继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五次在南美洲举行。
巴西世界杯共有32支球队参赛。除去东道主巴西自动获得参赛资格以外,其他31个国家需通过参加2011年6月开始的预选赛获得参赛资格。
巴西世界杯期间,总共在巴西境内举办共计64场比赛角逐出冠军。
同时,巴西世界杯是首届运用门线技术的世界杯。
2015年8月26日 看过
(满分)2014年世界杯无疑是最幸福的时刻。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支操蛋破队早早滚蛋(罗本干得好!5球太爽了!),连着还带上英格兰和被日了4球的葡萄牙。半决赛德国赢巴西7球不想评论,重要的是K神打破世界杯进球纪录、并向斯科拉里老贼报一箭之仇。之后决赛德国干掉了一路小胜到决赛的阿吹,简直爽!!
10分 德国 纪录片
德国人 第一季 (2008) 豆瓣
Die Deutschen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德国人
8.6 (20 个评分) 导演: Christian Twente 演员: 威廉二世皇帝
第一集:奥托与帝国
第二集:亨利四世和教皇
第三集:巴巴罗萨王权
第四集:路德和民族
第五集:华伦斯坦和三十年战争
第六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及女皇
第七集:拿破仑和德国人
第八集:罗伯特·布鲁姆和三月革命
第九集: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
第十集:威廉二世和世界
2015年7月24日 看过
(9/10)第二季人人影视只翻译了前两集,其中第1集《查理曼大帝》时间位于一季第1集之前,第2集位于一季的第3、4集之间。(这部影片极力避免了对战争英雄的过度歌颂,一些不同于国内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之间解读为宗教之争后面貌完全不同以往的印象了)
2016年5月11日 评论 《德国人》时间顺序 -   终于在B站补完了第2季。因为第1季获得不错的反响剧组就补拍了十集凑成第2季,所以完全可以按时间顺序来观看。(注意第2季的第3集时间线早于第2集。)   第2季一集:卡尔(查理)大帝和萨克森[742—814] 第1季一集:奥托和帝国[912—973] 第1季二集:亨利四世和教皇[1050—1106] 第2季三集:希德嘉·冯·宾根和女权 [1098—1179] 第1季三集: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和狮子亨利[约1122—1190] 第2季二集:腓特烈二世和十字军东征[1194—1250] 第2季四集:查理四世和黑死病[1316—1378] 第2季五集:托马斯·闵采尔和农民革命[1489—1525,和路德同期] 第1季四集:路德和民族[1483—1546] 第1季五集:华伦斯坦和三十年战争[1583—1634] 第2季六集:奥古斯特二世(强力王)和爱情[1670—1733] 第1季六集:腓特烈大帝和女皇[1712—1786] 第1季七集:拿破仑和德国人[1769—1821] 第1季八集:罗伯特·布鲁姆和三月革命[1807—1848] 第2季七集:马克思和阶级斗争[1818—1883,和俾斯麦同期] 第2季八集:路德维希二世和巴伐利亚[1845—1886,和俾斯麦同期] 第1季九集: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1815—1898] 第1季十集:威廉二世和世界[1859—1941,1918年退位] 第2季九集:罗莎·卢森堡和自由[1871—1919] 第2季十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和共和国[1878—1929]
9分 德国 纪录片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 豆瓣
作者: [德国] 利奥波德·冯·兰克 译者: 杨培英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为三卷本“兰克史学文选”的第一部,两位德国编者吕森和约尔丹教授为中译本撰写了长篇导言,系统评述了兰克生平及其学术思想,为读者了解兰克提供了方便。《历史上的各个时代》(Über die Epochen der neueren Geschichte,直译“论近代史上的各个时代”),在兰克的五十多本着作中,虽然篇幅不大,但对于了解他的历史观念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代表作。
此书原为1854年兰克为巴伐利亚国王讲授历史的记录稿,在兰克逝世后的1888年正式发表。
在总共19次讲座中,兰克概述了直至他所生活的时代,欧洲历史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序言中,他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概念做了反思,提出每个时代都是特殊的,有其独特的原则和效能。继而,按照编年顺序讲述了一系列的历史性事件及其看法:罗马帝国时期,东方与西方的联系是基督教得以传播诚为世界性宗教的先决条件;形成民族国家和教皇特权的中世纪;欧洲大国产生的18世纪;以及兰克本人所处的“革命时代”,即他所称的危机时代。最终,他认为,人类虽然有可能在物质方面取得进步,但却完全不可能在道德方面日臻完美。
*
每个时代都直接与上帝相关联。
每个时代的价值不在于产生了什么,而在于这个时代本身及其存在。只有从这个观念出发去观察研究历史以及历史上的个体生命才有意义,也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历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在特定历史时代中的所思所为,这样就能发现除去道德观念等恒久不变的主要理念之外,每个历史时代都拥有其特定的趋势和自己的理想。
历史学家的第二项任务,是寻找各个历史时代之间的区别以及前后历史时代之间的内在联系。
历史的进步,不是一种呈直线上升的运动,而更像是一条按其自身方式奔腾不息的长河。万物的造主俯瞰着整个人类的全部历史并赋予各个历史时代同等的价值。启蒙历史观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应该认识到,在上帝面前,各个时代的人是权利平等的。
——利奥波德•冯•兰克
***
编者导言
序言
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基础
第二章 日耳曼移民和对阿拉伯人的征服导致罗马帝国的变化
第三章 加洛林王朝时代和德意志皇权
第四章 等级森严的僧侣统治制度时代(11-13世纪)
第五章 14世纪和15世纪
第六章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第七章 17世纪和18世纪大国的产生和发展
第八章 革命时代
译后记
不含傳說的普魯士 豆瓣
Preußen ohne Legende 所属 作品: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作者: Sebastian Haffner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译者: 周全 左岸 2012 - 3
普魯士是一個神話。對某些人來說,它的名字代表著秩序、正直與寬容;對其他人來說,它卻集軍國主義與反動作風於一身。身為普魯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現在拋開舊有的傳說,娓娓道出這個國家的歷史──它僅僅以獨立國的身分存在了一百七十年。
哈夫納解釋了普魯士的特殊之處,表明它是一個人工化的產物:普魯士需要極度強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將分散各地的國土凝聚成一個相互連貫的整體。在數百年的演進過程當中,普魯士是由民情迥異的德意志與斯拉夫殖民地區共同生長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礎、沒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說是一個「理性國家」。廉潔的政府以及對宗教的寬容,使得普魯士成為十八世紀歐洲最現代化的國家。它的危機閞始於法國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後陷入緩慢的死亡,國家社會主義則促成普魯士的毀滅。
塞巴斯提安.哈夫納探討這個不尋常的國度時,心中不存偏見、抱持批判態度,但不無欽佩之意,使得本書成為一部關於普魯士歷史的獨特著作。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 豆瓣
Von Bismarck zu Hitler 所属 作品: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作者: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译者: 周全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9 - 10
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崛起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連續打敗歐洲兩個古老強權?又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內,就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以《一個德國人的故事》《解構希特勒》等暢銷書,成為二十世紀史最重要見證者之一的哈夫納,這次要帶我們回顧「德意志國」短短七十四年的興衰起落史,細數從普魯士王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如何創建德意志帝國,一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將日耳曼民族的國家帶往毀滅之路。
地球之盐 (2014)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Le sel de la Terre
9.2 (263 个评分) 导演: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演员: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 维姆·文德斯
其它标题: 제네시스: 세상의 소금 / セバスチャン・サルガド/地球へのラブレター
  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看到巴西巨坑五万掏金者的集体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冲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续着生存。每次的拍摄方案都是经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响。合导的儿子伴着老爸远征,只见他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云温达斯最心仪的传奇摄影师萨尔加多,就是大地之盐。获康城影展某种观点评审团特别奖,入围角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中国兔子德国草 豆瓣
作者: 周锐 / 周双宁 2011 - 5
“中国兔子德国草”是一套非常特别的书。著名作家周锐是作品主人公爱尔安的舅舅,他和爱尔安的妈妈周双宁,通过电子邮件的“国际合作”形式,一起合写了这套书。周双宁,以母亲特有的细腻温情,为我们详细记录了爱尔安的逸闻趣事。周锐作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幽默大师”,则以细腻幽默的笔调全新演绎了爱尔安的成长历程。全书从爱尔安出生开始写起,写他两岁时在南京外婆家的日子,然后写他回德国上学的的经历………爱尔安越长越大,书也越写越厚。圣诞节的搞怪礼品,爱尔安的中国功夫,德国的灯笼节,他的德国伙伴,国外的风俗礼仪……爱安尔丰富有趣的异国生活会让人大开眼界,大呼好看!那时候,你就明白什么是“中国兔子”,什么又是“德国草”啦!
2015年5月26日 已读
这一集的看点挺多,《伪钞制造者》的作者也有登场。这种描写德国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作品,其实远比那些德国社会研究专家、哲学书或留学生的短暂体验……更能呈现出一个较真实的德国,剃除掉死板、纳粹、哲学……这些标签后,你会发现德国也是一个普通的国家。但国家能普通是最好的。
小说 德国
中国兔子德国草 豆瓣
作者: 周锐 / 周双宁 2014 - 8
系列第6册《天才躺在地上》。
2015年5月23日 已读
系列第6册《天才躺在地上》。这集有个情节很搞笑,爱尔安学开车时被后边的光头司机大吼大叫,教练看不下去了就下车和光头很有礼貌地道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拔掉对方车内的钥匙,扔到马路十字口,然后和爱尔安快速开车逃走了……(脱衣舞那集倒写得挺严肃…………)
小说 德国
四星之路 (2014) 豆瓣
Die Mannschaft
9.2 (27 个评分) 导演: Martin Christ, Jens Gronheid, Ulrich Voigt 演员: German National Football Team 德国国家足球队 / 尤阿希姆·勒夫
其它标题: Die Mannschaft / 四星之队
一部关于德国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夺冠旅程的纪录片。
2015年3月12日 看过
(9/10)其实我很大程度上并不算一个德粉,只是克洛泽和卡恩的粉丝而已,06年卡恩被架空和退役后,我基本上就不太想看球赛了,还好有K神在,让我坚持到了2014年,并最终看到了K神成功向斯科拉里报一箭之仇还捧起了冠军杯,作为一个12年的K神粉,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9分 德国 纪录片
自由之日:我们的国防军 (1935) 豆瓣
Tag der Freiheit - Unsere Wehrmacht
6.9 (7 个评分) 导演: 莱妮·里芬施塔尔 演员: 赫尔曼·戈林 / 鲁道夫·赫斯
其它标题: Tag der Freiheit - Unsere Wehrmacht
在线观看
2015年3月10日 看过
无需字幕就可看。以前以为看这类片时秒秒钟猛烈批判就叫“不被洗脑”,但这其实只是被另一种意识形态洗脑而已,当你学会用技术优劣的眼光去看任何观点的纪录片,才算初步摆脱洗脑了。中二病晚期的人不用看此片就能法西斯化,他们正被美帝主旋律、红色经典、那年兔、明朝那些事儿……洗得大发政治春呢。
8分 德国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