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师傅气功表演 - 标记
獾的礼物 豆瓣
Badger’s Parting Gifts
作者: 华莱 译者: 杨玲玲 / 彭懿 明天出版社 2008 - 8
《獾的礼物》中獾是一个让人信赖的朋友,他总是乐于助人。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这天晚上,他对月亮说了声晚安,拉上窗帘。他慢慢地走进地下的洞穴,那里有炉火。吃完晚饭,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就坐在摇椅上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在跑,前面是一条长长的隧道。他愈跑愈快,最后觉得自己的脚离开了地面,觉得自由了,不再需要身体了。
第二天,狐狸给大家念了獾留下来的信:我到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
下雪了,雪盖住了大地,但盖不住大家的悲伤。
春天渐渐临近,动物们开始串门,大家又聊起了獾还活着的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互相帮助。
最后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们的悲伤。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谢谢獾给他们的礼物。他轻轻地说:“獾,谢谢你。”
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苏珊·华莱的儿童图画书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她迷人的插图将伤心的文字衬托得十分完美。
2023年9月20日 已读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送给我的。老师在绘本的扉页写了一段话,大意是祝我在绘本的世界快乐成长什么的,前段时间拿出来重新看到的时候忍不住哭了。小学的时候看这个绘本的故事,无法完全理解。我觉得我甚至有点害怕那个故事,就像“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春去花还在”这首古诗给我的感觉一样,因为我那时候也一样不能理解死亡。这是一个我后来在无数影视作品和书里面见过的桥段,一个对周边有所贡献的人死去,但是ta的“礼物”却长久地留给了还在世的人,这是一个这样沉重又温暖的故事。提起一个已经不在的人,朋友们会心一笑,但是又随即痛哭。
動物人間 豆瓣
作者: 岡田 卓也 白泉社 2023 - 6
【禁断・悪夢の"逆転"ファーム・スリラー!!】
父と娘が迷い込んだのは…"動物"の姿を纏う不気味な集団の食事会。
そこでは「人間が家畜」「人肉が主菜」。
《ニンゲン農場》を営む彼らは、人ならざる動物…いや、動物ならざる…ナニカ。
親子は最悪の"おもてなし"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る――。
一方、農場の労働者である《山猫》のネロは、この村のリーダーを務める《鹿》の男・アーネストとの邂逅により、とある記憶を取り戻すが…?
戦慄の世界観、衝撃の展開の連続、あなたに問う「命を食べる」ことの意味……。
現代の寝ぼけた倫理観に牙をむく、トラウマ必至・刺激的すぎる【逆転寓話】。
2023年6月刊
2023年9月20日 已读
本来我是很支持这种立场对调的,在现实生活里我喜欢强调人类的生命并没有比动物高贵之类的观点,虽然别人只觉得我讲话像放屁,我希望达成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目的。但是看到这部漫画里真的做了这样的事——即人类和动物地位互换,人类变成动物的猎物,被捕食、凌虐等;好像也没有很畅快的感觉。可能因为这种通过力量和地位去压制另一方的行为本来就会引发不适吧。特别讽刺的是动物们中间开始出现死亡者的时候,它们不会怀疑是同族人在进行杀戮,“我们又不是人类怎么会互相残杀”。感觉这个漫画腰斩了,明明在开一个铺陈开来一些概念的会议,结果却没有下文了。
老师好美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严歌苓 2018 - 9
丁佳心,女,三十六岁,高三(1)班班主任。
邵天一,男,十七岁,高三(1)班优等生。
刘畅,男,十八岁,高三(1)班转学生。
他爱她,他也爱她,而她呢?
隐秘而炽热的禁忌之恋,感情魔障吞噬着懵懂的青春和生命,
终于,因爱疯狂,为爱失控。
《老师好美》主要讲述了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禁忌之恋。一位36岁单身离异女班主任与两位花样少年跨越年龄鸿沟在校园中演绎了一场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严歌苓极其细腻地揭开了女性感情朦胧的面纱,描绘了情欲背后的女性及师生之间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终于,师生三人的情感纠葛碰撞出了危险火花,一场不伦之恋反噬着纯真懵懂的青春和生命。深陷爱情囹圄的女人多么糊涂与盲目,而为爱疯狂的男孩又是怎样的绝望与凶残?畸形情网缠住三个人,每个人都懵懂而炽烈地寻找感情,却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老师好美》也是严歌苓将目光首次聚焦在中学校园,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为写本书,她专程去学校体验校园生活,以期给读者呈现真切、生动、鲜活的故事面貌。
2023年9月11日 已读
这不是典型的男上位者和女下位者的权力压迫和性剥削案例。虽然丁和两个男学生之间确实存在某方面(角色、年龄经验等)的权力不对等——老师对学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这层压制关系在;但是从性别的角度看则是相反的,比如有描写刘畅的怀抱野性有力,邵天一强仠她的片段;以及丁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在生活中处于怎样一个弱势地位,她会受到中年男的性骚扰,还有混账前夫的穷追猛打;工作上的高压、不算好的经济情况还有对亲生女儿的亏欠等等,所以这个事情无法单纯地把罪责都怪到丁老师身上,她承担了超出她份额的强压,想要一些庇护所和避风港非常好理解。这完全无法和年老男对少女实行猥亵相提并论,他们只是单纯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进行压迫剥削,这些中老年男深知自己拥有的东西并清楚自己能够轻易地摧毁什么,但是他们太迟钝或者根本不在意少女的陨落。而丁却是付出了真实的爱的,并且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她缺少支撑,因此显得畸形病态。
2023年9月11日 评论 雌性怪物 替罪羊 自我牺牲情结 - 我擦的评分这么低。不过我记得我高一的时候每次语文课前五分钟都要全班轮流一个人来推荐一部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我第二次就推了这本,因为我当时就在看这本。然后语文老师就说这本不是写的很好,她是先肯定了严歌苓然后否定了这本书。说实话我现在后知后觉想说她跟小说的女主角一样是个比我们年龄大的语文老师,但是她那个时候估计也是大学刚毕业,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但是这本书的女主角丁佳心比学生大了整整一轮。我高一语文老师打lovelive分很高,而且阅片量阅读量都特别大,我们每个学生推荐的书她基本都看过。好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推我真正喜欢的书,虽然好像真正喜欢的书都是在高二之后才开始出现。而且特别搞笑我高中的时候受这个启发还写了一篇师生三角恋黄雯,而且就是,是一个女老师跟一个女学生和一个男学生。我现在在这打字都忍不住想笑,前段时间无意间翻到以前的本子看到这篇文章,太搞笑了我几乎都不记得。就是很久之前自己写的东西,过了很多年再看就好像是看别人写的东西一样。有种自己嗑产品但是圈子太冷了于是过了很多年重温自己的文就好像有饭吃了一样,。。 看这本很多时候能感受到严歌苓落后的那部分,她在无意中也在加强性别刻板印象,我认为她是会赞同“女的就该有女的样子”这种话的人。比如说“她们不是现在的母亲就是将来的母亲”,说的好像女的都会去生孩子都会成为母亲一样,实际上女的应该拥有不做母亲的权利;这样对于孩子也更公平些。又比如她描写班长杨晴“哭的时候才会完全像个女的。平常她不是个女的,只是个女干部”,但我想说女的不管怎样都是女的,除非她自愿进行变性手术,没有教条和规训应该是去教女的怎样才是一个女的,我们生下来就是女的。不会因为做了一些世俗认为“不像女的”的动作就变成男的了。不好意思搞得跟文字狱一样,我只是想举例一些她观念中让我感到有局限性和不舒服的部分。但我还是很喜欢她的文笔。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一种女性形象或许就是她这部书里描写的丁佳心这种角色,廉价的雌性怪物,有求必应的圣母;虽然我知道这是不正确的,这更像一种规训女的去拥有更高道德感的人物样板。但是她身上这种犹如替罪羊耶稣、等待被众人分食的圣餐一般的自毁情结真是好迷人。 而且如果谁说这是李国华和房思琪的性转版本我是绝对不同意的,这没有办法简单地作性别倒转。这不是典型的男上位者和女下位者的权力压迫和性剥削案例。虽然丁和两个男学生之间确实存在某方面(角色、年龄经验等)的权力不对等——老师对学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这层压制关系在;但是从性别的角度看则是相反的,比如有描写刘畅的怀抱野性有力,邵天一强仠她的片段;以及丁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在生活中处于怎样一个弱势地位,她会受到中年男的性骚扰,还有混账前夫的穷追猛打;工作上的高压、不算好的经济情况还有对亲生女儿的亏欠等等,所以这个事情无法单纯地把罪责都怪到丁老师身上,她承担了超出她份额的强压,想要一些庇护所和避风港非常好理解。这完全无法和年老男对少女实行猥亵相提并论,他们只是单纯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进行压迫剥削,这些中老年男深知自己拥有的东西并清楚自己能够轻易地摧毁什么,但是他们太迟钝或者根本不在意少女的陨落。而丁却是付出了真实的爱的,并且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她缺少支撑,因此显得畸形病态,所以导致惨淡的后果。而且对于一个身陷三角恋丑闻的主角来说,她作为一个女人相较于性侵未成年少女的老男人来说也是受到了更多的指摘和仇恨。首先是被荡妇羞辱,而后是被私刑殴打致死。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平,在性别上的双标如此明显。因为两个年轻男人的后半生毁了,所以人们就把愤怒全部迁移到一个无助而又爱太多的女人身上。丁已经够完美受害人了,但是书里书外所有人还是对她很苛刻。丁佳心你唯一的错就是你给的爱太多了,不要招惹男人无论他们多少岁,他们只会带你走向死亡。
女子监狱 豆瓣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作者: [美] 帕波•克尔曼 译者: 李兰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6
《纽约时报》畅销书
Netflix倾力打造的同名美剧获评2014及2015年度十佳美剧
《女子监狱》由作者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一心只求冒险的帕波无意中结识了一名女毒贩艾丽克斯,并在后者的要求下参加了一次运送毒金的行动。十年后,早已离开艾丽克斯过 上正常生活的她和未婚夫拉里被警方告知,贩毒案被破获,帕波遭到逮捕。帕波主动来到女子监狱服刑,为期15个月。 在这座联邦女子监狱里,帕波遭遇到形形色色的女囚,第一次领略到“监狱文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群性格坦率的女囚犯拥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历程,与此同时,她们在高墙之内也演绎着五花八门的精彩故事。
2023年9月10日 已读
剧比书要好看特别多,但是剧的编剧都是女的而且特别牛逼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惹。书相比起来平很多,没有贩毒和种族、帮派斗争,也没有我最喜欢的暴动情节(不过暴动那个部分编剧应该很大程度上是改写自阿提卡监狱暴动事件);最重要的是也几乎没有女同行为(在监狱非常常见的现象)。Piper的女友也就是Alex的原形都没怎么跟她在一个监狱过。全书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一个受优待的顺直白女在监狱安静服刑然后回家。所有抓马的部分都是编剧后续加的,主角Piper没有做小生意,没有掺和帮派斗争,没有搞同姓恋。我看完剧的最后一集的第二天也正好看完了这本。书几乎都是在外面玩等待的时候看的,如果专门空出时间来看这个肯定受不了。但剧用了很多书里的人名和一些人物癖好,我看书的时候都在猜这些人物分别对应书里的谁。btw每章标题我都很喜欢。
偶像失格 豆瓣 Goodreads
推し、燃ゆ
7.2 (104 个评分) 作者: [日] 宇佐见铃 译者: 千早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7
🌟第164届芥川奖获奖作品。

🌟2021年日本文学类销量榜第一名。

🌟本屋大赏提名,全日本书店最受欢迎的书。

🌟上市半年加印50次、销量50万册!

🌟读卖、每日、周刊文春等日本多家主流媒体一致好评。

🌟21岁包揽文艺奖、三岛由纪夫奖、芥川奖的女大学生作家,引发全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作。

🌟

这是一个追星女孩的故事。

也是一个偶像“从神坛跌落地面”的故事。

主人公明里今年高一,她有轻度注意力缺陷,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被拿来和姐姐比较,不仅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校园生活和打工也不顺心,追逐偶像是她暗淡生活的一束光。

4岁那年,明里第一次看少年偶像的舞台剧,他扮演的彼得·潘像精灵一样从天而降。14岁那年,明里开始追逐偶像的一切。影视作品、音乐专辑、电视节目、广告代言、周边商品,她的生活被象征应援偶像的蓝色层层包裹。

可是有一天,偶像爆出了负面新闻,他殴打了粉丝……

🌟把“偶像塌房”写成小说,真实再现饭圈生态,震撼年轻一代,掀起女性阅读热潮。
2023年8月21日 已读
很短的小说特别快就看完了。作者特别会描写那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际关系,糟糕的精神卫生还有牺牲自己才能得以存活的人生理念。第一人称“我”的状态是自毁式的、透明昏暗的。不知道怎么办,但就是做不到。觉得姐姐“哭得一塌糊涂不觉得难为情”是一种撒娇,可是我能理解,因为她尽了最大努力,所以可以问心无愧放声大哭。蛮喜欢看这种感情浓度很高的文字,可能这也是追星的意义其中之一,看另一个女孩这样虔诚地献祭自己从而受到感动。但是与此同时又非常恶心。因为她喜欢的爱豆是这样一个实际上完全不值得一提的男的。一定程度上有自觉把女孩们的心意踩碎在脚底,或者他完全不在乎。
赤朽叶家的传说 豆瓣 谷歌图书
赤朽葉家の伝説
8.9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樱庭一树 译者: 虞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4
◎这就是日本的《百年孤独》!
◎读三代赤朽叶家的女性传奇,历一场日本文化的世纪之旅
◎一边是山野神隐中的八岐大蛇、千里眼、野貉父子、财神惠比寿; 一边是泡沫经济下的暴走女郎、尼特族、热血漫画、超自然热潮!
◎故事的开头部分就占据了我心目中日本小说的首位。——宫部美雪(日本国民女作家)
◎书店大奖年度十大畅销书
🍁内容简介:
我的外婆,能用千里眼看见过去与未来的亡灵。她带着预言走进炼铁世家的红色大门,步入神话时代最后的辉煌时刻。
我的母亲,统领暴走族的不良少女,夜夜飞驰樱花国道。她挥舞染血的铁器,用青春对抗泡沫经济的疯狂。
而我,尚属无名之辈。在无聊的平成年间,我看不见任何未来……
直到外婆临终前向我告白——她杀过一个人。
家族秘密亦真亦幻,而彼时的日本瞬息万变。赤朽叶家的女人们,在时代的滚滚狂潮中,迎来了各自光怪陆离的命运!
🍁文坛名流力荐:
◎我就是为推荐《赤朽叶家的传说》才来担任直木奖评委的。——山田正纪(日本科幻推理双栖文学大师)
◎无人能敌的叙述手法,狂放强烈的异世界气息,令人目眩的强悍气势。——菅浩江(3获星云奖的日本科幻女神)
◎近年难求的丰饶之作,以罕见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文学世界。——浅田次郎(狂揽10余项文学大奖的日本国民作家)
◎这本书里大刀阔斧的笔法无与伦比,而各种生存姿态被刻画得熠熠生辉。——井上厦(日本笔会前会长)
🍁媒体疯狂盛赞:
◎这部作品持有的神秘感让人叹为观止!——《读卖新闻》
◎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决选作品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TOP3;这本推理小说好想读!TOP3
◎《朝日新闻》《读卖新闻》、NHK、TBS联合力荐
◎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韩语、波兰语等多种语言畅销世界
2023年8月21日 已读
很像《百年孤独》的部分是具有强烈的宿命感,这一点不是通过作者的上帝视角而是通过女主角万叶拥有一双千里眼来展现的。就像站在一个时间节点去展望所有的时间空间,那样的描写非常奇妙。特别喜欢毛球的故事,成年就要退出暴走族所以是非常热血青春,kids only的故事。还有毛球和妹妹百夜的感情特别古怪并且美味,不管她是真的还是一直假装看不见,都特别好吃。但这样特殊的联结却依旧要靠抢男人这种活动维系突出,会变得稍微有点老土且难以下咽了。万叶和毛球分别作为第一人称的外婆和母亲,她们的故事都特别精彩,“我”是看着这样强大的女性长大,但是自己的故事却完全拿不出手。我作为一个读者是完全察觉到了,最后几章突然莫名其妙变成推理小说,感觉是鬼子对推理的执念,跟整本书的风格一点都不搭。
下妻物语 豆瓣
作者: 岳本野蔷薇 译者: 夕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内容简介】
《下妻物语 飞车女与萝莉》
桃子的父亲是一个失败的小混混,母亲跟妇科医生发生外遇而离家。桃子从小格外冷静、有着一套自我哲学。她迷恋优雅的洛可可文化,把自己打扮成洛丽塔少女。父亲倒卖冒牌范思哲衣服,为免被起诉,两人搬到四面八方皆为田地的茨城县下妻市。在这里,桃子邂逅了飞车党少女莓。外型及兴趣皆完全不合的两人,却萌生出不可思议的友情。为送别引退的帮派大姐,桃子为莓的特工服绣上“谢谢”,完成了莓的心愿;而桃子也在莓的鼓励下向洛丽塔服装设计师的道路前进。
《下妻物语 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
居住在日本下妻市的两个高中女生——打扮冷酷而内心幼稚的飞车党少女莓,与视“洛可可文化”为精神支柱、外面纯情而内心固执的桃子莫名其妙地成了好朋友。机缘巧合下,莓竟成了桃子最喜欢的萝莉服装品牌的人气模特,桃子则以经纪人的身份常陪她去东京代官山拍广告。一次,在乘坐高速巴士前往东京途中,发生了杀人事件,被害人是某黑帮头目。莓不巧成了嫌疑犯,为解救朋友,桃子踏上了寻找真凶之路。
【编辑推荐】
萝莉少女与飞车女是如此不同的两个群体,且在小说背景地的下妻乡间,她们是异类一般的边缘人物。她们之间的友情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交集。不仅故事内容,其主人公本身即可吸引读者眼球。
由日本TBS电视台、东宝映画联合制作,东宝映画发行了同名102分钟喜剧影片。中岛哲也编剧、导演,深田恭子、土屋安娜、宫迫博之、筱原凉子、阿部隆史主演,于2004年5月29日在日本上映。
本次出版将其上下本做成套装,与前两版装帧设计有较大变动,给读者带去新的阅读体验。
2023年7月30日 已读
我看的就是这个版本。这次想标记下册也就是后缀:与杀人事件,这本。比起第一本来说要难看多了,不知道鬼子对推理题材有什么执念,他们特别喜欢在原本的故事之上加入推理元素,可能是我就不爱看推理所以非常有被骗的感觉,像动画组水剧情的几集。但是最后桃决定离开下妻去东京发展,内心对梅的表白还是看哭了,这跟上册非常相似,发现我被同样的trops又一次hook了!但还是很好哭。对这种场景的喜爱浓烈到甚至想生活在下妻物语的世界里。各种层面都没有上册好看,感觉两个女孩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或许不要写这本更好吧。在最精彩的地方止步就好了。所以中岛哲也只拍了上册的内容吧有可能,谢谢他。
下妻物语 豆瓣
下妻物語
8.2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岳本野蔷薇 译者: 夕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少女桃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靠谱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失败的小混混,母亲跟妇科医生发生外遇而离开了他们。然而,这些对桃子来说并不重要,桃子是一个从小格外冷静、有着一套自我哲学的奇怪少女。她迷恋优雅的洛可可文化,把自己打扮成洛丽塔少女,生活在想象的世界。父亲倒卖冒牌范思哲衣服,为免被起诉,两人搬到四面八方皆为田地的茨城县下妻市。在这里,被称为“轻飘飘小姐”的桃子邂逅了大大咧咧的飞车党少女莓。外型及兴趣皆完全不合的两人,却萌生出不可思议的友情。为送别引退的帮派大姐,桃子为莓的特工服绣上“谢谢”,完成了莓的心愿,而桃子也在莓的鼓励下向洛丽塔服装设计师的道路前进。
2023年7月23日 已读
太喜欢看反差了,看这种性格迥异的人成为朋友,她们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和对方背道而驰,如此不同甚至直接在outfit上展现出来,以至于这样两个人并排走在街上就会引来许多侧目。不过另一个吸睛的原因是她们都如此的极致,拒绝妥协和中庸地在朝着地狱的路上狂奔。完全贯彻洛可可精神的桃子只吃甜的食物,即便有30分钟的路程去车站也不骑车而是坚持走路,只穿那种别人说的轻飘飘的服装,即便自己孤身一人即便不受欢迎依然我行我素。而莓虽然没有通过重型机车的驾驶证考试只能骑时速30公里的小绵羊,也将车子改装成认不出原貌的浮夸模样;在特攻服和爱车的背后写上大大又土气的汉字。不在意别人会怎么想,只是觉得这样很可爱/很酷,所以就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她们精神的共性是反抗的、朋克的。
2023年7月23日 评论 ヤンキーちゃんとロリータちゃん - 有天在图书馆的日本文学区域逛的时候看到这两本书。我特别特别喜欢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中岛哲也的电影的色调我很喜欢,里面的天总是黄不拉几的,让我想到我做梦时梦到的那种颜色不正常的天空。这种滤镜和颜色发狂了,いかれている。黄种人在这种场景中会更加黄。 而且电影省略了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比如狱本野蔷薇真的很喜欢写桃子怎么从乡间的下妻坐公交车去东京,但是真的很繁琐且冗长,虽然确实可以表现出主角们所在的乡下就是有这么交通不便,而且这些细节也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吧。不过对于电影来说还是删掉这种没有什么趣味性的情节比较好。说到这个我搜了下作者的近况,好搞笑看到他ig主页全是他一只手比C放在脸颊上的自拍照。看样子他的工作像是走访日本每个旅游景区(实际上应该没有工作,非要说有工作的话,作家),我算是知道他书里那些事无巨细的日本街道描写是怎么来的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看他的书游览一下日本,不过是20年前写的了可能参考价值也不太大。他本人看起来更像是桃,所以《下妻物语》这本书是以桃为第一人称描写(?)他会穿那种膝盖上有白色蕾丝的长裤,还发推说自己编辫子但是姐姐母亲都没有发出质疑,虽然是平庸的家人但是很好(语气真像桃,同学朋友家人都只是人生中出现的管理员)。不过他的耳朵打成了筛子,还有两三个耳桥,比起洛可可的萝莉来说,更像是喜欢穿孔的ヤンキー。 太喜欢看反差了,看这种性格迥异的人成为朋友,她们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和对方背道而驰,如此不同甚至直接在outfit上展现出来,以至于这样两个人并排走在街上就会引来许多侧目。不过另一个吸睛的原因是她们都如此的极致,拒绝妥协和中庸地在朝着地狱的路上狂奔。完全贯彻洛可可精神的桃子只吃甜的食物,即便有30分钟的路程去车站也不骑车而是坚持走路,只穿那种别人说的轻飘飘的服装,即便自己孤身一人即便不受欢迎依然我行我素。而莓虽然没有通过重型机车的驾驶证考试只能骑时速30公里的小绵羊,也将车子改装成认不出原貌的浮夸模样;在特攻服和爱车的背后写上大大又土气的汉字。不在意别人会怎么想,只是觉得这样很可爱/很酷,所以就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她们精神的共性是反抗的、朋克的。 关于桃对于洛可可引申出的一些举动在现在看来是落后的,比如穿很紧的束身衣来展现身体线条,不事劳作贪图享乐的观念,“女子体弱是美德”等等。桃子为了贯彻洛可可精神,伤害了自己的健康(虽然书中并没有描写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她好像只吃甜食也不会蛀牙,牛久大佛一战也没有显示出体力上的不支),也降低了自己的舒适度和行动的方便性。但是她在一个特别乡下的乡下做这件事就是很酷,她在满是混混的乡下,在所有人的审美都是去超市买衣服的地方,坚持洛可可美学特别令人感动。她是一个非常独立且特别的人。 而桃和莓两个人又在遇到对方之后,有短暂地成为对方过,这就像是关系变得亲密之后的一些渲染和交融。莓因为陪桃去baby的店里,被人发掘去做了萝莉服装的模特,也不知道怎么说啦反正她长得特别适合做轻飘飘的衣服的模特(我觉得这个角色简直为土屋安娜量身打造,因为她具有混血感的外形确实很适合萝莉服装)。而桃作为一个洛可可优雅精神的秉承者,竟然为了救莓而喊出她自己觉得粗鲁不堪但却很能震慑关东ヤンキー们的关西话,那样不顾形象地骑着小绵羊冲入人群,就算变得灰头土脸她的眼神和表情如此坚毅。 另外一说,《下妻物语》的书有两本,一本是这个《飞车女与萝莉》,也就是电影版《下妻物语》的完整故事内容;还有一本是《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我现在还在看,看到一半多了,感觉不是很好看。作者开始描写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的篇幅变长了,而且故事是那种推理小说,我不是很感冒。你知道这本书就像什么吗,就像以前看民工动画片,《飞车女与萝莉》就像是精彩绝伦的主线故事剧集,而《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就是动画组水集数用的,不看也完全没影响。有种大事已了的散漫无趣感。 电影确实改编得很好啦,删去了原文一些冗杂的描写,而且还加上了一些非常电影感的剪辑镜头,比如她俩在代官山漫步的那段,还有牛九大佛战斗结束之后两人坐在小绵羊上风吹起她们头发的镜头。还有一些是电影自己加的,桃从母亲的子宫里飞出和快速的闪回。不过书有书自己的好,看书的时候桃每次吐槽莓的句子好搞笑,而且就是在不经意间就会来上那么几句,好有意思。还有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牛久大佛一战,书里面是桃也上场身体力行战斗了,她本来想投那个水球,因为混混们以为是炸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让她们逃走了;而电影里面是桃长达几分钟的嘴炮编造故事:关西腔(?)+混混口癖+不文明语言,看久了还有点尴尬的。
知觉之门(插图本)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 Heaven and Hell
9.0 (6 个评分) 作者: [英]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庄蝶庵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 - 4
◆ 平装版出版三年后好评不断,绝版后重新编辑制作的【海量插图精装本】!
◆ “垮掉的一代”“雅痞”“嬉皮”几乎人手一本的不朽经典。在那个时代,赞美这本书就是一种政治正确。
◆ 收入超100张插图,逐文逐图领略大门开启的世界!
◆ 英国伟大作家、《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斯·赫胥黎最具献身精神的作品!用迷离的文字记录下了亲自服用迷幻剂之后的超感官体验!
◆ 深刻改变了二战后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一代又一代西方人的主流审美!影响力波及文学、美学、神秘学、艺术、设计、音乐、绘画、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 催生了迷幻摇滚乐,塑造了Pink Floyd、大门、地下丝绒等迷幻摇滚乐队,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了他们:披头士 | 鲍勃·迪伦 | 大卫·鲍威 | 杰克·凯鲁亚克 | 乔布斯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吕克·贝松 等。
——————————
阿道斯·赫胥黎晚年时应朋友之邀,亲自尝试了从一种名为佩奥特的仙人掌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麦司卡林,并且导致了诸多幻觉的出现。同时,赫胥黎的朋友以及妻子也在旁录下了整个过程。事后,经历过幻象的赫胥黎内心无法平静,便根据脑海中的种种回忆,以及重听录音中自己的喃喃细语,再加上自己对于幻觉的种种思考,写下了《知觉之门》一书,并在之后又写作了它的续篇《天堂与地狱》。两篇上下呼应,借着对幻觉的解读,探讨了超越整个时代的终极问题:人脑究竟有没有极限?当利用外部因素打开大脑紧锁的神秘之门,人会不会成为无限?——“清除一切迷障,知觉之门将开,万物显出本相:如其所是,绵延无止。”
另值一提的是,在阿道斯·赫胥黎临死之时,面临巨大的病痛,他给妻子在纸上努力写下了最后的遗言:“LSD, 100微克,肌内注射。”
——————————

精彩极了,又富娱乐性。——《纽约客》

赫胥黎将神秘主义归结于药物的作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纽约时报》

这本书指引了无数的嬉皮士“动身上路”。——《每日电讯》
2023年6月24日 已读
我在微信读书建了一个molecule相关的书单,想着任意的书看一本,molecule的书看一本,这样交叉着看。然后我看完美丽新世界之后就点开知觉之门,但是完全没意识到作者都是赫胥黎。这本书主要是他使用麦斯卡林之后的一切感受和体验,大多数是他观察周遭的世界以及一些品鉴艺术品,还有一些从此引发出来的思考。感觉看插画版比较好,因为他在书中提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如果可以看到图片的话会直观很多。从书里能看出来他很清醒,表述很有条理,但是他对精神活性分子的迷恋是如此强烈,所以他的遗言是:LSD,100微克,肌肉注射。
马戏团之夜 豆瓣
Nights At the Circus
8.4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杨雅婷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曾获得詹姆斯•泰特•布雷克纪念奖
2006年初改编成舞台剧于英国伦敦利瑞克汉默史密斯剧院(Lyric Hammersmith)上演
一向擅长魔幻写实技法的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这次以巡回马戏团为舞台,将时空安排在新旧世纪交接之处,带领读者倾听号称“整部世界史上唯一一个羽丰翼全的处女”的空中女飞人——飞飞——细数她如何飞上马戏团之顶的怪诞经历!
因为一双天使般斑斓翅膀而赢得“伦敦维纳斯”称号的飞飞掳获了所有观众的心,更撩起了许多男人的欲望,但记者华尔斯起了疑窦:“她是真的存在,还是虚构 出来的?”为了厘清真相,也为了日渐增长的爱欲,他跟随飞飞的脚步一同参与巡回马戏团的演出。他能揭发这个空中骗子的真相吗?
卡特在《马戏团之夜》里灵巧地戏弄“叙述”的本质,将故事与故事层层堆栈交错,呈现如万花筒般炫惑迷人的架构,再加上哥特式的华丽叙事让情欲膨胀的临界隐藏在马戏团帐棚的背后,真实且丑陋的世界让人不得不信以为真,偶尔出现的零星意外却又让人怀疑,眼前看到的 文字是真实抑或是谎言?整部小说看似记实,又似谎言虚构,是卡特发挥说故事女巫的本事,在读者眼前上演前所未见的文字马戏。
聪明、性感、逗趣、惊人。——《英国独立报》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让人大笑同时也发人省思。至高的幻想小说巨作。——《观察家日报》
情感奔放且荒诞不经的奇想故事,引人入胜,直教人陶醉狂喜。——《洛杉矶时报》书评
安吉拉•卡特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同行作家们,将他们引向了种种梦幻世界,这些世界充满了巴洛克风格的壮丽、童话般的恐怖和对未来世界异化残骸的各式幻想。在《马戏团之夜》中,她为女主人公飞飞创造了一种淫秽粗糙的新型东伦敦语言表达,将我们带回了一个位于19世纪末新旧转折点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各式各样的人类与动物。——《泰晤士报》
《马戏团之夜》具有一种光辉灿烂的魔力,但是这种魔力根植于一种粗俗、丰富而有力的语言……一部令人迷醉的作品。——《文学评论》杂志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一出布满各种具有强烈效果的片段的戏。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以不可思议的效果完成可思议之事,令人着迷。——《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无论以何种标准,这都是一本非凡的书。——英国《卫报》
2023年6月24日 已读
以前就很喜欢看马戏团相关的作品,之前美恐的freak show我好喜欢看。但是有次广场看到马戏团放了那个西游记什么猴哥的歌,然后里面一只猴子被铁链锁着被要求做各种动作,感觉讽刺极了就立马离开了。就像这里面描写的小丑一样认命绝望的悲哀氛围。但是也有关于小丑的非常神性的描写,或许小丑正是耶稣基督,“那是个遭到鄙视和排斥的形象。一只代罪羔羊,佝偻的肩膀上堆积着暴民的狂怒,他是受嘲笑的对象。”下次估计还会看安吉拉卡特的书,虽然这些作品在很久以前被创作出来,但是作者的女性意识非常超前,而且对于女性友谊的描写也很棒。飞飞和莉琪是无血缘关系的母女,偶尔会拌嘴但是亲密无间;女狱卒和女囚犯相爱并越狱逃亡,反抗监视者的故事;纳尔逊嬷嬷打造的完全由女性组成的世界,连看门狗都是母狗,所有猫都是雌的。
美丽新世界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BRAVE NEW WORL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9.2 (275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胥黎 译者: 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6 其它标题: 美丽新世界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2023年6月24日 已读 可能是美国版1984,加入了美国本土化的drugs,苏摩的原身可能是麦斯卡林,并且在此基础上升级,完全没有副作用。但是副作用可能是说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但像精神活性分子一样,对精神造成了什么不可逆的作用就不一定了。和1984的执行办法是两个极端。1984是极端的无乐趣,美丽新世界则是完全放任低级乐趣。解决了体外子宫的问题,但女性在这样的社会里仍然是玩物一般的存在。可能想表达所有人都不重要都为了统治阶级无知地活着,但女的处境更甚。他借伯纳德之口表达对自然生育的赞颂,就像一个局外人对生育的压力伤痛一无所知但又喜欢表达自己的深知灼见一样。可能赫胥黎也从没把女的当做过人,就像阿尔法对埃普西隆和一切下等的社会阶级一样。如果美丽新世界真的存在,那赫胥黎肯定认为自己是阿尔法。
帕拉尼克谈写作 豆瓣
Consider This: Moments in My Writing Life After Which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7.6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 译者: 李雪雁 2022 - 7
本书是恰克·帕拉尼克的写作回忆录,他在书中分享了《肠子》《搏击俱乐部》《窒息》等诸多畅销书的创作经验,通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传授严肃实用的写作技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作指导用书。
2023年5月19日 已读
我买了这本书,感觉以后用到的时候可以常常翻阅。我上次写同人的时候,偶然看到微博上有人总结他这本书里的一些要点,我也狠狠受到启发,然后就运用在写的文里面了。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在日常中训练写作还有观察细节的方法,以及写作时可以派上用场的小技巧。当然如果不是朝他这样的作家目指す的话其实不必这样做。还有一批书单(我之后有空要慢慢看看)。里面有一章在说让读者产生共鸣还是畅销之类的话题,我读了感到真诚的十分心满意足,只出于兴趣写,只为娱乐自己,这样也已经足够让我感到快乐(说实话是我写的铜仁确实没人看笑得。。)。而且我原先就好喜欢帕拉尼克写的故事,他说故事不疯魔不成活,他写的故事完全就是这样。我真是爱看他写的那些疯子发癫一样的故事,他的故事永远不会让我感到没劲。我想,写东西很快乐,痛苦又快乐,我会继续写。
邹氏女 豆瓣
6.9 (50 个评分) 作者: 章诒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7
“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
《邹氏女》是写狱中同性恋的。作者说,女性同性的社交之间,是有情欲表现的。若用彻底的“去性欲化”处理,那就不符合事实了。邹今图成为同性恋者,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的熏陶?这几乎是无法说清的。留玖是用墨较多的一个。她是个什么样人?是男人的灵魂锁在女人的身体,是男与女的整合体。其实,很多同性恋者并不把性行为看得那么重。她(他)们很注重情感!真的。《邹氏女》之所以设计了让张雨荷举起利刃朝自己的手臂砍去的惊骇之举,也是想告诉人们,同性恋世界有着“以情索命”的惨烈感情。
继《刘氏女》、《杨氏女》之后,这是章诒和情罪小说系列之第三部。
2023年5月1日 已读
评价咋这么差。。其实我读着还蛮感动的。虽然作者每次描写邹还有邹家的女仆六九的时候都说她们是“女人的身体里住着男人”,让我觉得很困惑。可能因为作者还在主流的性向&主流的性别气质的观念下被驱动,她觉得男人的性取向是女人,所以邹今图和六九喜欢女人便是“身体里住着男人”,但是很显然她们二人并不患有性别认知障碍吧,只是说她们性格以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可依靠或者厚实,不能够这样就说她们是“男人”。这种性格特质女人也会有,并不是男人特有。所以我会觉得作者很多处描写过于刻板印象和落后了。但是我很感动最后一段张雨荷自己砍手说她也有血。让我想起一个接客过多的妓女在另一个女人的陪伴下开始正常来月经,而这种一同这样流血的情谊是只能存在于女人之中独一无二的的联结。
脑子不会好好睡 豆瓣
The Nocturnal Brain: Nightmares, Neurosciences and the Secret World of Sleep
7.3 (6 个评分) 作者: [英]盖伊·勒施齐纳 译者: 高天羽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21 - 7
★ 睡眠意义重大,埋藏问题万千
睡眠组成我们每个人至少1/3的人生,而我们对它却少有认识。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阶段,睡眠模式有怎样的不同?睡眠中脑子内部上演着怎样的生化神经大戏?睡眠和抗氧化、防癌、抵抗心血管疾病和痴呆有怎样的关系?睡眠不足又会有怎样的急性及慢性危害?难受的“鬼压床”有没有破法?看似睡眠问题,背后竟然有神经损害、癫痫、抑郁等诸多原因?……种种重要问题,本书都会提供答案。
★ 比虚构更精彩的真实案例
确实需要上课疯狂睡觉的中学生,可以得到医院的证明和假条?走在十字路口也会有人突然睡倒,这不是好危险?老奶奶梦游了几十年,过程中的高光项目竟是驾驶摩托风驰电掣?男子来咨询说梦话的困扰,却牵出了女友的精神问题……这些事件听来匪夷所思,却都是真实病例;其精彩乃至惊险固然令我们眼界大开,而其中真实的困境、道理、抗争、关怀,对我们每个会睡觉也还会醒来的人,都有巨大启发意义。
★ 不容错过的领军医生+故事大王
作者是神经/睡眠科的主任医生,二十几年一直受训、供职于相关领域执牛耳的医学机构(帝国理工医学院、英国国立神经内外科医院、惠康桑格研究所、盖伊医院睡眠中心……),乃至担当领军人物,拥有傲人的学术成果和丰富的病例积累,同时又具备通过BBC等媒体向公众科普、讲故事的多年经验和特色鲜明的英式幽默感。在本书中,作者同时发挥了专业和叙事两方面的长处,将奇妙故事和神经机理巧妙结合,读来令人大开眼界、手不释卷。
别小看睡眠问题。长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长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
作为从业多年的睡眠科临床主任医师,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众多亲自诊治的病例 :睡梦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还可能睁眼开车甚至殴打伴侣;清醒时,也可能因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这些症状背后的机理,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打开本书,你将同时收获阅读悬疑故事的快乐和指导睡眠健康的科学信息。
2023年5月1日 已读
还蛮有意思的,虽然是科普性质的书,但是每章有一个古怪的睡眠相关的病例介绍,所以还蛮容易读的。然后大脑和相关的睡眠知识都是穿插在里面。甚至觉得读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一种奶头乐(对读物/影视作品的轻松性的最高评价)。而且对大脑好感兴趣,大脑真是太复杂太神奇了。就算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都还没有研究透彻它到底是如何运作,一些精神活性药物与大脑作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研究出来。即便是不聪明的我也拥有这样一个精密的大脑,我身体里的东西只为我存在只为正常运作我,好感动!然后还顺带去看了一下作者提到的他做的那集睡眠之谜的电视节目,知道熬夜对身体伤害很大但还是无法停止。让我在短暂能活着的时间里做所有我想做的事。
野猪渡河 豆瓣
8.6 (51 个评分) 作者: 张贵兴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1
★一个由瑰丽、绚烂、血腥的文字所编织的历史寓言
★红楼梦奖首奖、联合报文学大奖等多项华文文学大奖获奖作品
★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张贵兴 十七年酝酿长篇史诗巨作
▼编辑推荐
◎张贵兴是当代华语文学重要作家,《野猪渡河》为他停笔十七年后重出文坛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获得多位重量级作家:甘耀明、李锐、哈金、言叔夏、吴晓乐、董启章、连明伟、黄锦树、骆以军好评推荐,并以横扫之势囊括几乎所有华语文学大奖。
◎《野猪渡河》的文字风格强烈,以浓密诡谲的修辞营造热带雨林中溽热腥臊的氛围,并且运用南洋丛林原始苍莽的异域元素:野猪、鳄鱼、猴子、夜枭、苍鹰、犀鸟、蜥蜴、蟒蛇、箭毒树、棕榈树、椰子树,糅合油鬼子(裸身色鬼)、庞蒂雅娜(飞天人头)、泥怪、帕朗刀、日本妖刀、土著猎头等各类民俗鬼怪传说,将魔幻现实、雨林书写发挥得淋漓尽致。
◎《野猪渡河》讲述南洋华人在二战期间遭受日军侵略凌辱虐杀的一段痛史,带领读者进入那个地狱一般的血腥暴烈时空。在热带莽丛中的人兽群象中,我们寻迹祖辈所曾经历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前夕,英国殖民地砂拉越的华人聚落猪芭村建立了“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全村老少热闹为中国抗日举办募款活动,村民男女之间情愫互生,对于即将到来的灾祸隐有预感。1941 年 12 月,日军全面入侵,与“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相关的所有人等,包括妇女、孩童,全部遭到惨无人道地清算。在被占据的三年八个月中,人与动物的分别模糊,生命以各种恐怖酷烈的方式轻易地消逝,情欲与兽性在南洋雨林里赤裸裸地展演开来。
▼媒体推荐
◎张贵兴的文字冷静、瑰丽,寓繁复于精练,不动声色地描绘血腥的杀戮场面,以暴易暴,极度挑战读者的阅读底线,建构了他在生与死、人与兽、善与恶之间,曲折迂回的历史哲学和暴力美学。——笔力雄劲,构思恢宏,《野猪渡河》成就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又一经典巨著。
——红楼梦奖首奖评介
◎《野猪渡河》则近乎火力全开,不只是野猪群,猴子、鳄鱼、豪猪甚至萤火虫。而那荒莽大地上与人做生存竞争的庞大野猪群,那人猪大战,即便不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壮观的,也是中文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作家 黄锦树
◎如果说张贵兴借猪喻人,那也只是叙述的表象。他其实无意经营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猪狗”。《野猪渡河》读来恐怖,因为张贵兴写出了一种流窜你我之间的动物性,一种蛮荒的、众牲平等的虚无感。蠢蠢欲动,死而不后已。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在《野猪渡河》中,侵略者和反抗者都彻底地化为野兽,互相残杀。野猪人化,人也完全地野猪化。到了最后没有英雄,只有死者和幸存者的分别,而幸存者生不如死。杀人不但并不光荣,更加是毫无意义的。从这一点看,《野猪渡河》是反史诗的,也即是现代的,以及虚无的。我说它虚无并不是批评,而是想指出它的时代意义。
——作家 董启章
◎在张贵兴的笔下,你不仅可以看到热带雨林的荒莽、瑰丽,更可以见证所谓人类文明史的残酷与血腥。滔滔不息的猪芭河上,永远翻滚着此岸的天堂和炼狱。
——作家 李锐
◎《野猪渡河》是雄劲奇异的小说,将历史、神话和传说融为一体,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真实又魔幻的世界。
——作家 哈金
◎《野猪渡河》,近年来华文创作的顶尖拔秀之作,如一帖双倍浓缩的咖啡胶囊,读者受此一注,在短时间的心悸反应中,品尝了作家沉潜十多年谱写出的人性挽歌。
——作家 吴晓乐
▼获奖记录
☆ 第八届红楼梦奖首奖
☆ 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大奖
☆ 2019 年台湾文学金典奖年度大奖
☆ 第15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 2019 年台北书展大奖小说奖
☆ 2018 年 OPENBOOK 中文创作年度好书
☆ 2018 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 2018 年博客来年度选书(华文创作)
☆ 第43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2023年5月1日 已读
马来文学也有拉丁魔幻的感觉,因为潮湿燠热的描写第一次进入我视线的时候是拉丁文学的模样,所以以后我每次看见相像的东西就要提它一遍。但是不管是马来还是台湾,它们的炎热的语种都离我更接近,就像它们写这些的时候鬼子与杀戮、横尸与癫狂都会一同而来。我喜欢看克药般的迷幻文字,但是这个作者的描写我倒是没那么感冒,可能因为他堆叠太多绮丽喧哗的辞藻看起来从容得不像是药劲正上头,有点刻意做作,导致读者看的时候也好累。里面发生的事情虚虚实实,因为鸦片恩膏令人精神抖擞如梦似幻。不过他营造的氛围倒是蛮适配的。说实话我看这本也大部分没看懂什么,这本看了好久,也可能是阅读体验太疲惫。
钦天监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西西 世界·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
一部透视历史的巧构颠覆之作,一幅浩瀚星空下的人间图景:
小说讲述明末清初,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时代,以观天象为业的周家从南京迁居北京,周若闳子承父业,进入钦天监学习。故事围绕主人公与妻子持续一生的对话,以两条线索展开,主线讲述发生在钦天监的一场千年未有之对话,新思潮启蒙的大幕,掀开一角;副线将主人公一生种种奇遇缓缓铺开,从客死异乡的传教士,到命不由己的帝王侍从;从言传身教的开明父亲,到义结金兰的同窗知己……作者以近乎天真的语气探问世事、追究历史真相,叙述从容克制,于朴素中闪现智慧的光芒。
小说刻意描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锋、人们思维发生大转折的时代,通过东方占星术、周易、史学与西方天文学、几何、数学、地理学等思维方式的交流与碰撞,巧妙穿插历史文献,史料、圣旨与奏折、明清笔记、传教士的日记和回忆录、文学家作品片断、历史公案等资料,为小说创造了多维空间;细致地描写了紫禁城和老北京城的趣味生活,展开庙会、洗象、小吃、京城乞丐等一幅历史风情画卷。
2023年4月3日 已读
蛮厚的一本书,不过读起来倒也还挺流畅的。这本书的话,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大段是那种摘出来好像跟人物没什么关系的内容。尤其是有一段主角在学习几何,什么点线面,有点像在上小学数学课也有点像在看百度百科。 觉得作者写的主角这一家子还有他的朋友,都不那么主流。他读的钦天监没做大官的可能,每天研究天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外国传教士。但是我们现代人看的话,会觉得他们比较先进,因为传教士带来先进的知识。还有考国子监(我个人觉得相当于烤公那种)的,就是显得比较清高,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义其实我没这个意思。反正他们就是不那么热衷追逐名利,时代起起伏伏,但是他们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中,充实地过自己的一生。在如此热衷传宗接代有繁衍癌的当代柴那,现在看这本书里面,男主的父母竟然都没有催他们生孩子,而且男主和他妻子都觉得随缘就行。
2023年4月3日 评论 很先进的古人 - 蛮厚的一本书,不过读起来倒也还挺流畅的。我一直以来不太爱看古代为背景的书,记得高中的时候蛮喜欢一个作家写的东西,但是很不爱看作家写的古代背景的小说。一个可能是因为我对古代太不了解,有的时候听播客讲古代的东西,比如赏石或者丝绸之路这种的, 主播提到一些名词都听不懂,然后就更没兴趣了。第二个可能是因为我看古代的这种东西大部分时候是体会个氛围,有种哦知道了古代是这样的,就没了。这本书的话,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大段是那种摘出来好像跟人物没什么关系的内容。尤其是有一段主角在学习几何,什么点线面,有点像在上小学数学课也有点像在看百度百科。 而且觉得作者写的主角这一家子还有他的朋友,都不那么主流。就是他读的钦天监没做大官的可能,每天研究天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外国传教士。但是我们现代人看的话,会觉得他们比较先进,因为传教士带来先进的知识。而且主角就是那种很容易接受新东西的人,不会说觉得因为外国人的知识就忤逆老祖宗然后抵制怎么样的。而且会觉得他们相比起那些在朝廷上勾心斗角的,还有考国子监(我个人觉得相当于烤公那种)的,就是显得比较清高,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义其实我没这个意思。反正他们就是不那么热衷追逐名利,时代起起伏伏,但是他们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中,充实地过自己的一生。 而且在如此热衷传宗接代有繁衍癌的当代柴那,现在看这本书里面,男主的父母竟然都没有催他们生孩子,而且男主和他妻子都觉得随缘就行,一直到中年吧好像都没有小孩。然后有人弃婴在他家门口,看重了他们的人品,把孩子送给他们。 并且当初男主到了应该成婚的年纪(不是我要这么说,没有人应该结婚的年龄,人应该可以选择一辈子不结婚),父母让他和从小指腹为婚的女孩结婚。本来男主艺谋了一个晚上,因为他一直喜欢青梅竹马的邻居,不想娶一个不认识的人。结果一到早上发现指腹为婚的就是自己的青梅竹马。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一些情节真是美好的像是假的一样。而且显得男主一晚上抑郁的乌龙似乎只是为了帮助他想清楚自己的心意。实际上我觉得他和自己的妻子一直以来也很难说完全就是爱情,小的时候是朋友,这么多年相互通信还有交流,使他们精神上达到极高的契合度。结婚似乎只是加上一个他们并不需要的束缚。 还有就是男主的一个蒙古人同学,在学校里面成绩很差,读书也很痛苦。但是最后因为很喜欢马也很会照料马,就一家人都被朝廷雇佣去养马了。就感觉对现在也很有启示作用吧,读书读不起来也可以走别的路;并不一定要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死磕。
始于极限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8.9 (33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22 - 9 其它标题: Letters Between Chizuko Ueno and Ryomi Suzuki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

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

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

⚡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力作,首次坦诚从未透 露的过往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人,或许也曾被自己的刀锋所伤。上野坦言“我也走过了充满羞耻和失败的人生”

·

⚡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

⚡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在女性主义遭污名化的当下,上野千鹤子予以强力回击:“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

⚡话题之作,横扫日本图书市场,“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人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小说家花房观音诚挚推荐:“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作家本岛理生盛赞:“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铃木凉美的文字,一面极其冷静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杂着活生生的真心话,隐现着无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岛本理生

上野千鹤子解体了铃木凉美,也使得她得以摆脱母亲和男人的手,开始作为一个人生存。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向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女性伸出的双手。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小说家花房观音

从头到尾,我就像被钝器击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着我的衣领说,“喂!别给我装作没看见!”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亚马逊读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艰难。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身为女人果然还是一种福音。——国际政治学家三浦瑠丽
2023年3月13日 已读
很好看,看的时候收获很多,也经常截取片段出来跟朋友分享讨论。 我觉得我的想法和铃木凉美比较接近,觉得无法和男的说通什么东西。我时常觉得上野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从心底里又觉得没法实现,她觉得不相信人类的闪光点是很亵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真的觉得人类很完蛋,早点灭绝比较好。就跟对我爸一样的感情,某些时刻真的是某些,也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他真的是死了比较好。人类某些时刻也让我很感动,但是我心底里知道还是灭绝了好。 不过看上野讲的真的能明白很多,看到许多新观点。特别是她写为什么她还没有对男的失望这一点,她认为能在和男人为对手的恋爱游戏中了解自己和他人,最终引导我们走向一种畅快的孤独,我觉得可以看作自身修行的一种,这在我看来很新颖。 另外上野有一封的开头描绘了植物和季节的变化,让我想起文豪给我写的信。
血の轍 13 豆瓣
作者: 押見修造 2022 - 4
2023年3月2日 已读 静一准备跳电车轨自杀的那一段画的太神,精神线条全部扭曲,对不起对不起我急着去死。准备跳的那一瞬间母亲的幻象出现,手臂从背后绕到前面圈住肩膀,这个姿势和那时候小茂开玩笑在悬崖上推静一,母亲突然出现抱住静一,一模一样。小茂嘲笑她過保護,实际上是连静一死亡的自由也剥夺。
血の轍 12 豆瓣
作者: 押見修造 小学館 2021 - 11
少年審判、開廷…裁きの行方は!?
高台で向き合った従兄弟の”しげる”は、
かつてママに高台から突き落とされた”自分”だったーー
僕が消えることが正しいこと…そう思った瞬間、静一は”自分”を葬るため
しげるを突き落とし、殺めた。
それは、己の中のママとの決別の儀式。
罪悪感を一切感じることなく、静一は鑑別所に収監される。
そこで静一を待ち受けていたのは「内省」の日々。
深淵に意識が向かうなか、心の隙間にスルリと入って来たのは
しげるを殺してまで決別を試みた「ママ」だったーー!!
【編集担当からのおすすめ情報】
単行本(紙+電子)累計160万部突破!究極の”内省”エンタメは、漫画表現の未知なる領域へと突入します!
2023年3月2日 已读
血の轍 11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押見 修造 小学館 2021 - 6
ママ。もう僕は、迷わない。
「あの山に行ご」ーー
真夜中に突然現れたしげるは、そう言いながら静一を誘(ルビ:いざな)った。
静一が連れて行かれたのは、かつて静一が幼い頃にママから突き落とされた
町の高台だった。
「ママがよんでるよ」
しげるが放つ言葉が、静一の深淵に潜んでいたママを呼び起こす。
ママに対する激情を吐露する静一。
しかし、静一は再びママに取り込まれてゆく…
そして導き出したひとつの”答え”が、静一を衝撃の行動に!?
2023年3月2日 已读 所以为什么,难道妈妈从前那样恨静一和吹石在一起,两性意味的亲吻,全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爱上孩子吗?但最后她还是失败了,于是她放弃了。就像曾经给了小孩很多很多爱,但又全部收走一样。收走之后你就会知道,其实她原来给的东西,也不是真正的爱,只是她在努力过程中制造的爱的有毒仿制品。我不要做这个小孩的母亲了,因为,他已经是杀人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