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那高尚的梦想 豆瓣
That Noble Dream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诺维克 译者: 杨豫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2
《那高尚的梦想》是一部“观念史”的著作,探讨了自19世纪后期美国历史学诞生至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客观性”这一神圣理想和核心规范所遭遇的命运,即其形成和衍变,受到的挑战和修正,如何得到捍卫,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观念的风起云涌,终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乱和解体。
2020年11月3日 想读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豆瓣
作者: 王东杰 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2
大学首先应该被看作一个人文机构,即使是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工程研究,也须在此前提下进行。但人文属性却恰好是今日中国大学所最为匮乏者,结果不但建设广义的“智性社会”遥遥无期,连狭义的“学术社会”也一去难返。只有恢复大学的人文活力,才能提振中国社会的元气。
2020年10月31日 想读
文化的解释 豆瓣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9.4 (7 个评分) 作者: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译者: 韩莉 译林出版社 1999 - 11
简介:
格尔茨这本开拓性的著作,美国社会学协会1974年索罗金奖获奖作品,有助于为整个一代人类学家界定其领域的终极目的。 ——《出版家周刊》
前 言
当一位人类学家在殷切的出版商的催促下,着手收集他的某些论文,以便对他自离开研究生院后十五年中的工作作一个回顾性的展示时,面临着两个困难的抉择:收集哪些论文以及如何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收集进来的论文。我们所有这些为社会科学杂志写文章的人都有一本自己想像中的非书之书(nonbook),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把它们出版出来。我们所有的人都设想过去自己写的东西现在会写得更好,而且准备好了要自己修改而决不让编辑改动。想要从自己的行文中发现精巧的构思可能会同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一样让人失望;事后(post facto)编一个进去——“这就是我过去想要说的意思”——是一种强烈的诱惑。
面对第一个抉择,我决定只收入那些与文化概念有直接而明显关系的论文。事实上,这些论文的大多数不是理论探求而是经验研究,因为当我离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太远时,我就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例,来提出一个独特的——别人也许会认为是奇怪的观点来阐明什么是文化,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应该如何恰当地研究它。虽然重新定义文化是我作为人类学家最持久的兴趣,但是我也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比较史学和文化生态学领域里做了一些拓展——为了避免离题太远,本书就没有反映这些关注。因而,我希望,这一组论文看起来就像是一篇通过一系列具体分析而得来的论文,不要仅仅是一种“尔后我写道……”这样的对有些漂泊的职业生涯的回顾。这本书要进行论证。
第二个抉择不大容易处理。一般来说,我对发表过的文章采取一种stare decisis(维持原样)的态度,即使仅仅是因为如果这些论文需要很大的修改,那就完全不应该重印它们,而应代之以能纠正错误的全新论文,也应这么做。况且,把改变了的观点写进早先的著作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判断,在我看来不太光明磊落。这样做会模糊了选编自己的论文时首先想揭示的思想发展进程。
不过,即便如此,虽然争论的实质不受严重影响,但要是对原文一字不改,传达的就是过时的信息或因与现在已淡化的一系列事件联系过于紧密而削弱了现在还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还是有正当理由,回过头去做一些校订。
在后面选收的论文中,有两处与我上面的考虑有关,因而我就对原来写的东西做了些修改。第一处是第二编中的两篇关于文化与生物进化的论文,原文给出的化石年代已被确切地替代了。这些年代,一般说是向前推了,这一变化基本上未触动我的核心论证,我认为引入比较新的测算没有坏处。在考古学已经发现四百万或五百万年前的化石后,再说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 )可以追溯至一百万年前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第二处与第四编第十章《整合式革命》有关,自这篇论文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写作以来,新国家历史的潮流——如果它应该这么称呼的话——已使其中的一些内容读起来很古怪。既然纳赛尔已经去世,巴基斯坦已经分裂,尼日利亚已经非封建化,共产党已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舞台上消失,如果写得仿佛这些事件没有发生过似的,会给讨论带来不真实的感觉,而且即使现在不是尼赫鲁而是尼赫鲁的女儿在领导印度,马来亚共和国已经扩大为马来西亚联邦,这个讨论我认为还有意义的。因此我在这篇论文中做了两类修改。第一,我变换了时态,引入了从句,添加了一两处脚注等等,从而在使论文的正文读起来不太像过去的十年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我没有为了增强论证而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第二,我给每一个历史实例都增加了一段内容,概括自这篇论文写作以来与之有关的发展——而且清楚地与实例正文分开,以此来明确指出,假如有任何事件发生,它的发展显示出在这篇论文中以早先的事件为根据的讨论仍然与剔除过时事件( Rip Van Winkle)的影响有关。除了一些印刷和语法上的小更正(以及为索引风格一致所做的修改),本书的其他内容基本上没变。
不过,我增加了新的一章,即第一章,尽可能概括地表明我现在采取的立场。因为各章讨论的观点跨越十五个年头,在引论性的第一章中讨论某些事情的方式的确与出现在重印的某些其他章中的方式有些不同。我早先的一些关注——比如功能主义——现在在我的思想里已不太突出;而一些后来的关注——比如符号学——现在更突出了。但在我看来,这些论文中的思想走向是相对连贯的——它们的排列是按逻辑顺序而非年月顺序,而第一章代表的是一种努力,要更清楚、更系统地说明这一思想走向是什么:总之,努力说出我一直在说的东西。
我删掉了论文中原有的所有致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知道他们帮助过我,并且也知道给我的帮助有多么大。我只能希望他们至今还知道我也知道这些帮助。而我不再忙乱地提及他们,代之以对三个出色的学术机构的真诚的感谢: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我在那里受过训练;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我在那里教了十年书;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我现在在那里工作。在美国大学系统被抨击为不合潮流或日益恶化的时刻,我只能说,它 一直是一份拯救我的礼物。
(克利福德·格尔茨 一九七三年于普林斯顿)
2020年10月31日 想读
有闲阶级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7.4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索尔斯坦·凡勃伦 译者: 凌复华 / 彭婧珞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10
《有闲阶级论》为美国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的代表作之一,于1899年出版。
通过讨论有闲阶级的形成过程及其地位和价值,本书将社会学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消费”之上,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研究,也奠定了凡勃伦主要著作的理论基础。
《有闲阶级论》对社会的辛辣批评在当时激起了轩然大波。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对我们理解时下的社会仍不失为绝佳参考。
2020年10月28日 想读
加斯顿 豆瓣
Gaston
作者: [比利时]安德烈·弗朗甘 / [比利时]纪德海姆 译者: 杨 旭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11
轻易不动手工作,动则搞砸一切!
社畜快乐摸鱼指南
欧洲幽默漫画经典
几十种语言译本 畅销全球
五册合一,重磅袭来
承包大半年的笑料!
▼编辑推荐
◎加斯顿:欧洲“垮掉的一代”形象代言人,欧洲文化重要符号
加斯顿于1957年横空出世,迅速风靡欧洲且势头经久不息。在法国Fnac书店和《世界报》联合评选中,幽默漫画《加斯顿》与《尤利西斯》《存在与虚无》等严肃作品并列20世纪百强图书榜上。这部漫画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动画、游戏;加斯顿上过谷歌首页doodle,进过蓬皮杜中心的图书馆展览;有他的街头雕像,乃至有以他命名的街道,有纪念他的邮票,有研究他的专著……如今,这位喜剧巨星首度访华!
◎安德烈·弗朗甘:欧洲幽默漫画标志性的存在,首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得主
安德烈·弗朗甘是著名的比利时漫画家,他在1974年成为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首位大奖得主,两度荣获圣米歇尔漫画节大奖,1980年瑞典漫画学院为他颁发蕞佳国际漫画作者奖。安德烈·弗朗甘是欧洲幽默漫画标志性的存在,《丁丁历险记》作者埃尔热多次表达对他的钦佩,他曾说:“我每读到一部弗朗甘的作品,都会对自己说:‘这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在他身边,我只是一个蹩脚的画师。’”
◎坏孩子、差生、摸鱼之王、糟糕员工的守护神,
加斯顿在可有可无的岗位上干出了自己的价值。是或曾经是熊孩子、差生、糟糕员工的人一定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同时是发明家、化学家、音乐家、机械师、烹饪家、鸟语学家……的人更能找到共鸣:他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咋想咋做,做啥毁啥,犯错之多令人瞠目(据好事者统计,他共闯了913个祸),吓跑同事气疯上司的能力令人咋舌,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闯祸的“匠人精神”更是令人高山仰止。
◎大道至简的哲学化身,社畜的快乐指南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论你做什么工作,是什么“家”,都可以生活得快乐。
作者的人生哲学是“人应该像小孩子玩耍一样生活”。尽管有不少评论家对加斯顿做出过多种高深的解读,但其实本书的内涵很简单,“我画加斯顿只是为了自己画得开心和逗读者一笑”——加斯顿可以说就是没心没肺的快乐的代言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加斯顿》系列漫画五册合订本。
加斯顿和丁丁一样,是比利时家喻户晓的明星公民。他是一个办公室小职员,有两个,或者三个特点:一是懒,无所事事;二,是(在工作之外)鬼点子多,爱发明,爱创造,勇于尝试;三,他的发明创造总是以失败告终。所以,他总是犯错、添乱、闯祸。事实上,他的姓氏拉格菲(Lagaffe)分开读就是La gaffe——蠢话、蠢事的意思。
加斯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饱受拉格菲之苦,但没有人会讨厌他,因为他还是个超前的环保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平爱好者,而且说到底,他就是个天真、有趣、有激情、有创意的小孩!
▼媒体推荐
我每读到一部弗朗甘的作品,都会对自己说:“这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在他身边,我只是一个蹩脚的画师。”
——《丁丁历险记》作者埃尔热
加斯顿已经和丁丁、高卢英雄一起成为第九艺术殿堂中的圣像。
——蓬皮杜大众信息图书馆馆长热罗姆·贝西耶
无所事事的办公室职员、业余化学家、公司签署合同的灾星、闯祸精,加斯顿·拉格菲已成为漫画史上蕞著名的反英雄形象。
——法国《美术》杂志专题文章
2020年10月28日 想读
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版) 豆瓣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 Myth, Reality
作者: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 李金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10
本书是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的经典之作,论述了这一问题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本书第2版新增了相关地图,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20年10月25日 想读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豆瓣
9.1 (22 个评分) 作者: 胡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出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秋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系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了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系。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胡政權顛覆了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了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了華夏化的道路。
2020年10月24日 想读
亲爱的弗洛伊德 豆瓣
作者: 玖月晞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6 - 10
轰动K城的强奸案即将落幕,甄意在律师界崭露头角。
“意外”与分别八年的言格相遇,第一面他说不记得她;第二面被他直接催眠——她见到十二年前的自己,惊天动地地追求他。
再见面,他是协助警方的心理学专家。与她一同办案,救她于危难,为护她帮她植入记忆。
八年前他的不告而别,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开始显露。
潜藏多年的神秘组织逐渐浮出水面,而所有的案件,似乎都指向了甄意……
.
“为什么上公安?”
“我想,当警察可以把你找出来么……”
“你为什么做精神科医生?”
.
.
.
因为我想和你在一起。
2020年10月24日 想读
リビドーズ 1 豆瓣
作者: 笠原真樹 集英社 2019 - 2
性という怪物との戦いの物語──。
周囲から“脇役”と呼ばれ、目立つ所もない高2の脇谷イサム。密かに思いを寄せる幼馴染の初瀬に高校で再会したが、話かける事さえ出来ずにいた。更に、熱を入れる陸上でも、うだつが上がらず、バイトに明け暮れる日々。溜り続けるストレスと、持て余す際限なき性欲に悶々と過ごす中…“日常”が激変する事に──。
2020年10月23日 想读
被牺牲的“局部” 豆瓣 Goodreads
9.2 (16 个评分) 作者: 马俊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认为淮北地区之所以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牺牲这一“局部利益”的结果。
2020年10月23日 想读
论法治与德治 豆瓣
作者: 梁治平 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编辑推荐】
★ 梁治平,当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法学家之一,其作品在中国法学界的影响无出其右。
★ 积二十年之功,把中国的法治运动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观察和理解。
★ 回答的问题极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 能的?
【内容简介】
法治,关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
在本书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的眼光,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概念,“法治” 为什么会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重要政治议题? “法治”议题的提出和强化,在当时和今天是为了应对什么挑战,解决什么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法治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它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么认识和评估这场持续不断而且不断升温的运动? 被层层限定和包裹起来的“法治”还可以恰当地名为“法治”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能的?
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种所谓内在批评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某种外部立场出发,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条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是从中国现实出发,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发现这些主张内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隐藏的紧张。本书就是循着这样的思路,从内在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做一个初步的观察,在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身困境的同时,也试图说明,这样一种法治的发展,可能为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进而深化我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及其政治和法律进程的理解。
2020年10月23日 想读
再見,妖精 豆瓣
さよなら妖精
7.7 (15 个评分) 作者: 米澤穗信 译者: 劉姿君 皇冠文化 2008 - 8
令人難以忘懷的邂逅與心願物語!
日本超人氣新星米澤穗信成名代表作!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2005年度TOP20!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04年度TOP25!
當男孩遇見女孩,
為充滿不解之謎的日子開啟了一扇門……
《再見,妖精》是米澤穗信的代表作,但並不是就所謂的『名氣』與『精彩度』而言,而是指內容、題材的代表性,當然,還有創作生涯的代表性。……《再見,妖精》具有『苦澀』的無力感,與『自我』的動盪兩項青春元素,且規避了一般常用的校園霸凌、少年犯罪等題材,尚能保有青春小說的『清新』特質。在創作時序上的破繭而出,結合『謎團滿溢的日常』與『苦澀動盪的青春』的一貫風格,選為『代表作』應該很合適吧?─寵物先生─
為什麼有人在雨天跑出門,卻不撐開手中的雨傘?為什麼象徵吉祥的紅白豆沙包被放在墳墓前?為什麼兩個射箭實力相當的同學,同樣射中兩箭,老師卻稱讚一個、對另一個生氣?瑪亞,就像隻拿著放大鏡的好奇貓般,一邊觀察生活一邊不停詢問:『這有什麼哲學上的意義嗎?』剛開始我覺得她真是想太多了,但漸漸的,我發現自己也跟著她當起偵探來……
2020年10月23日 想读
迟来的翅膀 豆瓣
いまさら翼といわれても
8.8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米泽穗信 译者: 枯山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7 - 7
“冰菓”系列第六弹——《迟来的翅膀》登场!
长大成人的路上,谁都有必须面对的谜团。
神山市即将举行合唱祭,开演前负责独唱的千反田爱瑠却去向不明。折木奉太郎从暑假开始前爱瑠的状态、伊原摩耶花和福部里志的调查与证言、参赛曲目以及某个人的谎言中找到线索,独自前去寻找爱瑠。爱瑠究竟身在何处,她的真正想法又是什么呢?(《迟来的翅膀》)
全书分为六个短篇,在充满活力又带点苦涩的故事里,古籍研究社四名成员的过去和未来也逐渐明朗……
2020年10月23日 想读
悉达多 豆瓣 开放图书馆
8.9 (386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其它标题: 悉达多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0年10月22日 想读
在美国发现历史 豆瓣
作者: 王希 / 姚平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出国浪潮中,本书的作者们背负着理想、期待,以及改变命运的渴望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为了生存、尊严和追寻真理而挥洒血汗。当他们以“成功者”和“过来人”的目光审视那段苦乐参半、异彩纷呈的人生历程时,他们渴望讲述,渴望为往昔留一点纪念,给后来者一点启迪。
他们创造历史、他们撰写历史。三十一位历史学者用浸透人生感悟的史笔,记录了自己在美国求学与工作的经历、对美国理想与现实的解读,书写了一份因真实而精彩的历史实录。
每个历史研究者都面对着“两个历史”:一个是他所研究的过去的历史,是他所希望重构和解释的对象;另一个是他所属于的学术史,他所作的历史重构和解释不可避免的是这个还在持续着的历史的一部分。一个有价值的历史研究应该对这两个历史都作出贡献。
——巫鸿
我意识到自己具有的多重身份,我既是“里面的人”——在中国长大,又是站在外面往里看的人——我的困惑和问题意识,和我在西方的生活有直接关系;我既是历史的亲历者,又是历史的研究者。多重身份有时会造成不同身份之间的“紧张”,但也有助于超越单一身份可能带来的局限,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
——叶维丽
(这些作者)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充满了鲜为人知的失败与成功、痛苦与光荣、博弈与创造的故事。本书的许多篇章是他们作为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历史学人对人生经历的社会学式的观察与思考。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生故事不但激人意气,而且耐人寻味。
——王希、姚平
2020年10月21日 想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 豆瓣 Goodread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9.2 (68 个评分) 作者: [美] C.赖特·米尔斯 / 李钧鹏 闻翔 主编 译者: 李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要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有特定的心智品质,而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他们没有能力以特别的方式应对自己的私人困扰,以控制通常隐伏其后的那些结构转型。 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我的主张是,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2020年10月20日 想读
毒婦 豆瓣
毒婦。 木嶋佳苗100日裁判傍聴記
6.7 (6 个评分) 作者: 北原Minori / 北原みのり 译者: 陳系美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2013 - 7
半個世紀以來,最轟動日本社會的案件!
玩弄男人的純情,奪去他們的性命,大把揮霍他們鈔票的兇手,
竟是貌不驚人的她?!
這是一起引人無限想像的案件,
你不禁想問:
「倘若今天被告是個美女,或加害人與被害人的性別顛倒,
一切,是否就不一樣了?」
男人憤怒:「怎麼會有人被那種女人騙倒!」
女人好奇:「那樣的長相,她憑什麼?」
「稀有的結婚詐欺師」、「平成毒婦」、「黑寡婦」……
被媒體過度渲染報導的連續殺人案被告 —木嶋佳苗
媒體稱她是空前絕後的「毒婦」;
男性們則願意不斷掏錢奉獻給她;
審判中關於性愛的赤裸發言、異於常人的價值觀,
以及特立獨行的裸露穿著都受到矚目;
甚至出現一群對她產生「共鳴」的「佳苗女孩」……
史無前例的100日審判、高達1億日幣的詐欺金額、無數被玩弄於股掌的男人。
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
絕對稱不上美女的容貌,卻能易如反掌操縱著好幾位男性的原因是?
她的價值觀為何會如此特異卻強韌?
她所相信的、追求的「愛」,是否真不同於你我——?
獨家深入審判現場,
第一手報導全國矚目的百日審判過程,
揭露最不為人知的人性黑暗與慾望糾結
被告的「名器」自豪造成法庭騷動
家屬證實:被殺害的男人嘴角帶著幸福的微笑。
激動落淚的男檢察官VS.不為所動的女被告!
「我認為是這個社會,造就了這個驚世駭人的毒婦。」(本書作者)
木嶋佳苗在法庭上的供詞——————————
「有人跟我說,他目前為止做過的女人裡,沒人比我還銷魂!」
「與其說是我那方面的技巧很好,應該是我那裡的天生機能,比一般女性還好。」
「我的魅力就是一般女性所沒有的自由奔放。」
「在 性愛上,我知道我能給男人不同於一般女人的世界。我做了很多研究,希望能將性的奧義推向巔峰。當我這方面的能力逐步上升後,從男人那裡拿錢,讓男人的性愛 層級提升,對高水準的男人提供撫慰和活力,變成了我的工作。這是一般女人辦不到的。在這個領域收錢,我認為是正當的報酬。因為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關於木嶋佳苗
1975年,木嶋佳苗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是兄弟姐妹四人中的老大。 由於受母親的耳濡目染,木島佳苗自幼喜歡彈鋼琴,從小就會做出一手可口的飯菜和精美的糕點。
從2008年起,她開始以「佳苗廚房」的網名在各大婚戀網站上徵婚,竭力將自己包裝成溫柔婉約的淑女形象,誘使一些急於尋找配偶並且有一定經濟基礎大齡剩男、宅男受騙。
2009 年1月到8月期間,木嶋佳苗分別認識了53歲的公司職員寺田隆夫、80歲的退休老人安藤健三和41歲的公司職員大出嘉之。在跟他們建立情人關係後,木嶋佳 苗從三名男子處借到大筆錢財,過著奢侈的生活。隨後這三名男子後來均離奇死亡。屍檢顯示,三人都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在其中兩名死者體內還發現了安眠藥成 分。
由於這名蛇蠍女子手段狠毒,日本媒體送給她「黑寡婦」、「毒婦」的雅號。這起案件也在日本國內引發了廣泛關注,被譽為日本的「黑寡婦案」。
2012年4月,日本埼玉縣地方法院宣布,木嶋佳苗殺人罪名成立,被判處死刑。退庭後,回到看守所的木嶋佳苗立刻決定上訴。
2020年10月18日 想读
时间与主义 豆瓣
作者: 刘永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作者生平喜读书。专业之外的史学论著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著作,平常也是时有涉猎的。“涉猎”之“猎”,是很有意味的一个词。如果史学是本行,其他学科就是别人的领地,而踏入别人领地,拿走别人的东西,就相当于德塞都所说的阅读实践中的“偷猎”(poaching)行为。在旁人看来,这种“偷猎”也许是不务正业,我自己却是甘之如饴,有益于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提供新概念和新方法。若是论述其他朝代的佳作,还有助于展开跨朝代的关联和比较,进行贯通性的思考。
2020年10月17日 想读
大学史话 豆瓣
作者: 金以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8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首先在几个大都市创立了一批以实用为中心的专科学校,但传统旧式教育中的科举制,仍在当时社会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华民国成立后,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仍很缓慢。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特别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大增,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由此得到较快发展,并为其后大学的逐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10月17日 想读
天下得失 豆瓣
作者: 汪朝光 / 王奇生 译者: 2012年5月第1版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 5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生命史》内容简介:蒋介石的“天下”既从“马上”得之,也从“马上”失之;既顺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这样惊天动地的一得一失,竟在蒋介石一身一生中“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这是何等的生命体验?什么样的人能承受这样巨大的人生起伏?经历了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竟还能“寿终正寝”。这样的“淡定”,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即使不承认蒋介石是“伟人”的人,恐怕也不能不承认蒋介石是一个“非凡”之人吧。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生命史》是几位作者合作撰写的有关蒋介石研究若干篇章的结集,利用蒋介石日记,也利用其他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对蒋介石的一生做了一个初步的描画,也许可以称为几位作者的尝试。至于对蒋介石复杂一生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蒋介石客观而求实的历史评价,远非几位作者初步的研究所可担当,或许还有待于学界将来的不断努力吧。
2020年10月1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