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你的夏天还好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8.7 (359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2021年5月17日 已读
200904| 通俗世情小说作底本,戏剧性上有些不成熟,不够自然,但赤忱的表达却让人一瞥韩国城市社会的成色,又为人物动容。原以为只是青山七惠、文珍式描摹都市中产、近中产女性的心事一二三,没想到从《三十岁》和《一天的轴》中读到了很让人难为情的东西,是作者独一份的特色吧。对壮年女性、没有上升希望的年轻人、出租司机、青年女性间友情的关注,让人耳目一新。
韩国短篇
寻找张展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孙惠芬 2017 - 2
近些年创作中的一个异数。在满地蝼蚁般的无力青年形象过剩的情形下,在密密麻麻零余者书写已成为一种“纯文学恶俗”之时,小说将以最为罕见的饱满可感、真切可信的新人典型的书写,成为作家自己文学履历上的现象级力作;在真正具有内在力量感的青年形象已经缺席太久、遍寻无望之时,终于找到张展,这也许会是一个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事件。
2021年5月13日 已读
结构、故事简单,叙事啰嗦。第一人称剖白,很好上手,自带流畅感,但不节制时,在戏剧性或真实性上做得不足可能连一篇高楼直播帖都不如。戏剧性有硬拗拼凑感,像在堆叠套路,细节太少不够日常损伤真实性(唯一的细节是烹饪土豆?)。问题是值得一看值得一写的问题,coming-of-age问题,人的路本是越走越窄的,难的是这其中有自觉自知,有本真的探索。“不能用苦难交换成功“,“人的永不磨灭的自我是什么“都值得一说。形式上像习作。
当代长篇
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彭剑斌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11
彭剑斌小说代表作
当代中国文学最动人的篇章
*
十四篇小说,紧贴生活的尘土,触及皮肤的温度
回忆最细微的历史,个人的历史,动作的历史
相遇的历史,以及离别的历史,沉默和无意中打破沉默的那些往事
*
以梦一般的叙事技巧,超乎生存的耐心与冷静
书写人生中微小的感受,刹那的不安,倏忽的出神,永恒的嗡鸣……
漂泊的异乡人,终于将身心的承受,减少至无声
*
这是我梦想中的中国南方语言的一次梦想中的胜利。这些小说,对情节的安排,对应该展开的细节的选择,对应该摈弃的事物的摈弃,都是由语言决定的。那些虚构的事件可能或不可能在现实里发生,从来不是我写小说时应该或不应该这样去写的依据,应不应该写,语言说了算。我创作小说,其实就是虚构一群用文学的语言说话的人民,并梦想着他们在语言上过着无比优越的生活。(彭剑斌)
*
彭剑斌的小说以其自有的别致格调娓娓道来,能把熟视无睹的事物写得令人向往,字朴言智,悬疑天成,没有煽动性。——章明 [导演]
*
在文学世界里,他似乎有意(或者是嗜好)要化解“意义”,试图把外界的客观事物,纳入心灵漩涡,溶解消化,转为一种没有存在的且又不容置疑的永恒的嗡鸣。当然,这个过程是无声的,是无声的劳作。我信任和羡慕这种劳作,因为它呈现的虚无是如此的纯粹,可以说,虚无在彭剑斌的句子里现身,与句子融为一体。——金特 [小说家]
*
彭剑斌的作品,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似乎永远暗藏着一幅肖像,一个敏感,善于自嘲,不甘堕落的青年作家的肖像。类似的肖像,在乔伊斯或加缪式的文本里也能找到,但彭剑斌的作品是中文织就的,是那种不追求时髦,纯正,自省而高贵的中文。单凭这一点,他的作品就已经是当代中文写作的最上品,必须品读和收藏。——王梆 [作家]
*
最近几年,彭剑斌是我最喜欢的汉语作家。有时我都舍不得看,我想他写个说明书都会很动人的。——谢丁 [作家]
2021年4月30日 已读 真挚细腻 清新自然。一种贴近日常纹理的书写,似乎能找到那种George Saunders说的“一句一句写下去”也就是一天一天活下去的节奏,是特别的因而真实,是个人化的,又因为真实而给人带来希望……一旦进入移步换景的城市日常活动我就会迷失,看了前后文也不知道(记得)在写什么,生活也曾让人这样。故事性强、别致又完整的《继月》《画条龙》是我会想写出来的那种小说,但也许不会记很久,没情节的《你从哪里来》和《异承无》等,却有种富有个人色彩的奇怪的隽永,能贴近当代市井的浮面细致白描,也是出其不意的勇气。
当代短篇
老虎来喝下午茶 豆瓣
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 朱迪斯·克尔 译者: 彭懿 / 杨玲玲 接力出版社 2014 - 5
有个小女孩叫索菲。
有一天,她正和妈妈在厨房里喝下午茶。
突然,门铃响了。
妈妈说:“会是谁呢?”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老虎来喝下午茶》这样的故事开头可能很平淡,但是意想不到的故事就要发生了——索菲开门一看,原来是只毛茸茸的花斑大老虎!它好饿好渴,好像和大家一起喝下午茶……
朱迪斯奶奶2013年在接受BBC采访时曾谈道:“这是我女儿快三岁的时候,我给她编的一个睡前故事。”朱迪斯奶奶的女儿塔西当时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看大老虎,只要一有时间就不停地央求妈妈:“讲讲老虎吧(Talkthetiger)!”朱迪斯奶奶和每个妈妈一样,带着满满的童心和爱意一遍一遍地给女儿讲自己编的老虎故事。
1968年《老虎来喝下午茶》在英国出版,一经出版就受到家长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和追捧。朱迪斯奶奶在采访里说:“故事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写出来的,每一笔画都是我带着对女儿的爱画出来的。”现在,90余岁高龄的朱迪斯奶奶还是喜欢和女儿一起去动物园看那些迷人的大老虎,重温当时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而甜蜜的回忆。
2021年4月29日 已读
210303 想读 “讲讲老虎吧(Talkthetiger)!”
绘本
羊呆住了 豆瓣
5.8 (19 个评分) 作者: 李盆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11
“无文体写作”横空出世
八十九篇作品实验又好玩
不写诗的广告人不是好小说家
知乎鬼才李盆作品首次结集出版
🐑编辑推荐
作者远离文坛、远离名利场、远离小圈子、远离对历代大师的迷信、远离道德制高点、远离各式桥段与套路、远离颠倒梦想,得以留存天真与纯粹,得以达成诗性与实验性。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入的小说多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却以一种高度自由的、超现实的手法加以表现。内容涉及童 年回忆、日常观察、社会学思考、科学幻想、古代传奇等。语言灵活多变,叙事充满诗性,往往在极短的篇幅内,提供一个看待周围世界的全新视角。作者以其强大的想象力与精简、清奇的语言风格,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中文写作的又一新的可能。
🐑名人推荐
李盆的作品有着奇妙的叙事角度,这个角度是一种在主人公内部的远观,就像你胃部的一粒电子,对整个的你的那种远观。一种微观的宏大。对这样的写作天分感到嫉妒。
——多抓鱼CEO 猫助
李盆发明了一种新的修辞,那就是按摩。锤击着读者的语感和思维方式,直到它们发热、翻身,并自愿舒展成另一个样子。
——编剧 梁边妖
李盆,李盆的关键,是他捅到了极少有人用笔尖能够抵达的物种起源。野生蒜,文字谷物,城中村个人调查,现代蕨类,老树上刷下一个新号码,咬不断的社会学,当代贴吧艺术,响铛铛是凭自己用手打了这些个,很多作家,记者,学者,艺术家都想啃但啃不到的,块状不明文学物体。实属罕见,而且,在我看来——非,常,绝。
——广告人 成长
2021年4月24日 已读
文体值得推广,国外书店文学区十本有一本是这样的小段落随性书写,还多被划到“poetry”里。有些严肃的东西,批判或讽刺或愤怒的情绪,在简中世界很少见,又因意识到这少见而悲观,“竟嗅到了一丝自由,好久不……”有些文字的罗列让人想到乌青诗的形状,文题的起法又让人想到不流
当代短篇
长日将尽 Goodreads 豆瓣
The Remains of the Day
8.8 (231 个评分)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译者: 冯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5
《长日将尽》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但史蒂文斯过于冷酷地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而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同时也折射出一战与二战之间那段非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2021年4月15日 已读
好。英文版和电子版都没读进去,从第一次被推荐,到现在已过去七八年。买了纸书,硬着头皮熬过序章后,终于领略了未曾见识的风景。有些书的好,好在让你认识了另一面的自己,将另一重自我,展现在你面前。管家的内心交战,如同此样五六天一轮的,应该已进行了无数次,然而不到有浮于水面的人事结果/标志和话语显现,终究是暗藏于心又一次又无数次被压抑掉的感情和冲动,最终逼迫我们承认的,究竟要是怎样一种“显现”呢?也许年轻时都曾因务实或恐惧或兢兢业业,失掉或否认浪漫的可能、自由或诚实的可能,然而又有几人能在途中某处意识到自己蜿蜒的愚忠,将毕生精力错付的事实,及过去几十年,由驯顺导致的委顿。
石黑一雄 英国长篇
雾岛夜随 豆瓣
作者: 不流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1
保罗的口袋书店创始人短篇小说首次推出
十六年文学创作结晶
面对残酷现实,一个男人的沉沦、醒悟与搏击
⛰️编辑推荐
青年作者不流,写作十六年,首度正式出版小说集《雾岛夜随》。
小说人物时常处于卡夫卡式的窘迫境况,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不断地来回滑动、游离,一边默默承受时间所施加的暴力,一边又不断寻找反抗的机会。
琐碎细微的描述文字、巨细靡遗的心理分析、富有层次的叙事节奏,写出了现实的奇幻性与奇幻的现实性。
作者善于营造静谧和暧昧的氛围,从不经意的日常小事切入,着力捕捉和呈现意识与环境在人物身上的作用原理,试图唤起读者微妙的情感共鸣。
⛰️内容简介
《雾岛夜随》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其中的人物大多生活在当下,却又想着逃离其间的疲惫无力:因偷窃而陷入一系列窘迫处境的懵懂少年;回忆青春热血、渴望勇气的中年男子;以暴力美学来抵抗虚伪与庸俗的童年伙伴 ;被两位女友共同驱逐而无处可归的多情男人;在漫长雪灾中经历各种离奇事件的酒店工作人员……
当生活的拙劣假象被一次次地揭穿之后,是奋不顾身地反叛对抗,还是视而不见地重返平庸?
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 豆瓣 Goodreads
6.0 (5 个评分) 作者: 周恺 译林出版社 2020 - 12
《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是新锐小说家周恺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个故事,书写“肉身的堕落”与“诗意的纯粹”。
“那阵子,我的处境很是糟糕,白天去电台上班,稿子念得磕磕巴巴,总是被投诉,晚上又在家写着这么一帮无望的人”——推演自己未来的侦探小说家、聚会前夜突然失踪的杂志社主编、在公墓旁搭棚而居的流浪汉、以七个名字经历七段人生的伪装者……
这是一部在写作之初不考虑发表的作品,写给每一个困境中的你。“真正的自由必定是对自我的要求,与他者无关。孤独是困境,而自由不是,我们随常陷入自以为是的孤独困境中。”
2021年3月21日 已读
我不知道我在看什么。性描写的部分难看,是你见惯了的那套男性文人用文体包装过然而最粗俗也不认真、不费力的对性的想象。很难想象写下它们的人经历过什么平等的亲密关系。比喻又显出浅薄流俗,引经据典+比喻就更是要命。我的时间被浪费了,我将用一年治愈今天,这种*纯*文学尤其是关于写作或文学史的文学,真的会给人留下创伤。
14只老鼠(第2辑) 豆瓣
作者: 岩村和朗 2010 - 9
《14只老鼠(第2辑)(套装全6册)》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家族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在日本已经畅销20余年,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在这个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十个孩子组成的三代同堂老鼠大家庭中,十四只老鼠团结合作,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十四只老鼠三代同堂,年龄个性能力都不同。他们一起为生活团结合作,各自发挥特长、互相照顾,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过着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这种不畏生活艰难、勇于自己动手,热爱自己家庭的态度,是现代都市儿童的最佳亲子读本。
作者透过自然、细致的画面,再现出老鼠们的智慧、勇敢、机警、群策群力的、动脑创造的积极人生观。书中丰富多彩细腻唯美画面里隐藏着好多惊奇,好多神思,仔细阅读才会发现,反复玩味才有惊喜。
读者可以依循书中的文字提示仔细分辨书中看去近似实则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在一种美轮美奂的意境中不知不觉进入小老鼠的世界,以老鼠的眼光去发现大自然无穷的新鲜和奇妙。而拥有这系列图画书的小读者,也学会了从外表、服装去判断谁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从老大到老十……最终,这十四只老鼠成为读者的亲密玩伴,伴随读者一起去大自然探险、游历、劳作、嬉游……
作者岩村和朗对大自然的熟稔于心,观察入微,“十四只老鼠”系列中无数细节、故事,尽被巧妙编织于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变迁中。读者可从图画中分辨不同季节动植物的生态,在不知不觉学会面对绚烂的大自然远观近察,体验时序之美,变迁之韵。
《14只老鼠洗衣服》
夏天给人的感觉,常常是黏腻的热与汗。而十四只老鼠在炎炎夏天,全家合作到溪边洗衣服,却从工作中享受到无限的清凉与舒畅。
孩子们很容易将清洁和家事,视为苦恼的负担。《14只老鼠洗衣服》的故事,便希望能扭转孩子的刻板观念,让孩子发现,原来清洁和家事像游戏一样轻松有趣,而不再心生畏惧与排斥。
《14只老鼠的秋天大游行》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14只老鼠在捉迷藏的时候,意外地撞见了游行的队伍。
这本故事展现了家人间彼此关爱的亲情本质,在看到老鼠们寻找老六时的焦急心情,相信你一定会被他们的亲密感情所感动。幸好结局是令人雀跃的,老鼠们不但找到老六,同时还找到好多好吃的食物,为玩耍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14只老鼠的摇篮曲》
黄昏太阳下山后,是一天中最轻松舒服的时刻了。辛苦工作了一天,终于可以歇歇腿、泡泡澡,享受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全家围坐,说说今天发生的趣事,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然而,这对早出晚归的忙碌现代人来说,却成为了一种奢望。
这本书细腻描绘出从黄昏到夜晚十四只老鼠的家居生活情形,虽是例行公事,孩子却可以从这日常活动中,深深感受到全家欢聚一堂的温馨甜蜜气氛,也提供一个家人相处的良好模范。让自己也好好的放松一下,跟家人一起享受睡前的好时光吧。
这是一本适合在睡觉前陪孩子一起共读的书,读完故事,唱首摇篮曲,孩子一定会有个甜美的梦。
《14只老鼠的蜻蜓池塘》
在这本书中,小读者将首次看到十个兄弟姊妹单独出游的景况。炎炎夏日里,十只小老鼠征求爸妈同意,结伴到离家不远的蜻蜓池塘玩耍。一路上,大孩子细心照顾并维护年纪较小弟妹的安全,流露浓厚的手足之情。小老鼠们更发挥创意巧思,就地取材做成小船,划行池塘、戏水玩乐,度过一个凉爽愉快的夏日午后。
此外,作者也再次展现对大自然的观察入微,细腻描绘出各种蜻蜓以及水边小生物的生态和习性。孩子看完书,彷佛和小老鼠们一起同游蜻蜓池塘,共享欢乐的夏日时光。
《14只老鼠种南瓜》
一颗小小的南瓜种子,如何结出大南瓜?作者借着十只小老鼠种南瓜,让孩子体验一场历经辛苦耕作,终于欢喜收割的喜悦和成就。
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放手与信任。这次小老鼠们种南瓜,父亲除了一开始带领开垦播种外,之后全部交给孩子全权负责。父母的信任正是孩子最大的鼓励,十只小老鼠果然认真负责不偷懒,不负所托的种出好大的南瓜。希望孩子和妈妈都能感受到老鼠的用心,勉励自己培养独立负责的好态度。
想呀想呀想不停:吉竹伸介的灵感笔记 豆瓣
思わず考えちゃう
6.7 (17 个评分) 作者: [日]吉竹伸介 译者: 马文赫 未读·文艺家·海峡文艺出版社 2020
日本当下超人气插画家、绘本作家吉竹伸介的生活随笔集。48篇随笔,近百幅小漫画,记录作家对日常的细心观察,捕捉瞬间的奇思妙想,收获灵感与创意。时而萌化人心,时而带来惊喜和感动,时而又“丧”又治愈……在云淡风轻的笔墨间,蕴藏着幽默、哲理与温度。
编辑推荐:
★百万级畅销书作者、日本人气绘本作家吉竹伸介的生活随笔集。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作者吉竹伸介是各大图书榜单的常客,曾多次荣获日本“MOE绘本书店大奖”、《纽约时报》年度图画书奖等多项高含金量奖项。本书是他的全新力作。
★揭开作家“私藏”笔记本,近百幅小漫画首度公开。
吉竹伸介是一位细心的生活观察家,他随时随地都会带着笔和本,记录日常的所见所闻和奇思妙想,不断挖掘藏在生活小事里的宝藏;反过来,这些内容也为他的插画和绘本创作增添灵感。
★捕捉不经意的美好和脑洞大开的时刻,还原平凡生活里的多姿多彩。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工作?发明一个可以吸走烦恼的纸?生活碎碎念+人生小哲学,脑洞清奇、想象力爆棚。48篇随笔,篇篇精彩。认真记录生活,就是认真对待生活。
2021年2月26日 已读
一旦开始表达就会发现世界上“自己表达不了的趣事”吗……发现自己不会、不能是快要做成什么事的预兆?画漫画是让处于消沉情绪中的自己浮上日常水面的方式。以及“幸福就是干脆地去做该做的事”(那决定的时分)。**9平方米范围内发生的事能用9平方厘米大的纸记录下来吗?**再看《今天也要好好地过》里那些表情,有了更细和相近的体会
吉竹伸介 漫画
有呀有呀书店 豆瓣
あるかしら書店
9.2 (57 个评分) 作者: [日]吉竹伸介 译者: 任青云 中信出版社 2018 - 8
日文版销量突破20万!2017达芬奇图书第一名!12万小学生评选喜爱图书第二名!
小镇的街道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家“有呀有呀书店”,这里专卖“和书有关的书”,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客人,到这里寻找稀奇古怪的书。这里有:
 只能在月光下读的书
 可以孕育“作家树”的书
 两个人在一起才读的书
……
这里还有跟书有关的一切:
 水中图书馆
 会下“书雨”的村庄
 藏在墓碑中的书架
 影响人读书欲望的“读书草”
……
只要你向店长描述你的需求,他就会一边说着“有呀有呀”,一边把书拿到你的面前。这就是日本超人气作者吉竹伸介的“幻想书店”,这里有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温暖疗愈的轻哲理和一切有关书的奇妙物语;这里不仅售卖书,也隐藏着书的秘密,寄托着人们对书的爱。书依靠人们的幻想而生,人们又依赖书的幻想而活。
本书是日本知名童书出版社白杨社成立70周年纪念作品,宫西达也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等全球知名绘本作品就诞生在这个出版社。本书上市仅15天就加印四次,征服日本排行榜,也征服所有大人和孩子的心!
出门之前 豆瓣
おでかけのまえに
作者: (日)筒井赖子 著 / (日)林明子 绘 译者: 季颖 2013 - 9
星期天的早晨,绫子早早地起床了,今天她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野餐。爸爸妈妈在忙着准备要带去野餐的东西,绫子也没闲着,她一会儿帮忙装饭盒,一会儿帮忙拉提包,可结果却是越帮越忙……爸爸妈妈一边说着“哎呀呀”,一边耐心地收拾残局。最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家人出门野餐喽!书中体现了真正的儿童视角,将孩子对外面世界的那种渴望、兴奋和热切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林明子典雅温柔的画风把孩子的每个神态变化和细微表情表现得分外动人。
2021年2月24日 已读
这本非常好。
绘本
妹妹住院了 豆瓣
作者: [[日]]筒井赖子 著 / [日]林明子 绘 译者: 季颖 2017 - 5
阿惠的妹妹总爱拿她的娃娃去玩,阿惠并不太情愿。但是,有一天妹妹生病住院了。孤单的阿惠心里七上八下,十分为妹妹担心。阿惠和爸爸决定去医院探病,要带什么礼物去给妹妹呢?她写了一封信,还用包装纸包了一个大礼物……清新爽直的文字,配合林明子插图中温暖的色彩、柔和的线条,轻柔地讲述了亲情间爱与接纳、分享与成长的温馨故事。
2021年2月24日 已读 住院的格局是很像的,只是故事我其实不喜欢。
绘本
想要一棵好大的树 豆瓣
作者: (日)佐藤晓 文 / (日)村上勉 图 译者: 彭懿 2012 - 4
在一个大晴天里,男孩小薰对着狭小的院子想象出一棵属于自己的好大、好大的树。这棵树很粗,得爸爸、妈妈,再加上妹妹帮忙才好不容易抱过来。这棵树还很高,能看得见远处的山和小镇。树上还有一所专属于小薰的小木屋,松鸦、山雀和松鼠是他的邻居……拥有那样一棵大大的树,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心愿吧。小薰想象中的大树和树屋,体现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体现了孩子对专属自己的秘密小天地的渴望。画家村上勉用设计独特的画面,在七个连续的跨页中,分段展示出这棵神奇大树的庐山真面目,让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变得真实可信,令人无限向往。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全书的最后,爸爸和小薰一起,亲手栽下了一棵树苗,这当中不仅饱含父子亲情,更寄托了一种理想,让想象的世界在现实中得到了延伸。
风吹来的梦 豆瓣
作者: [日] 佐藤晓 著 / [日] 村上勉 绘 译者: [日] 猿渡静子 2019 - 1
春雨之夜,睡不着的孩子闭上眼,听着咚咚的风声,陷入空想的世界……可能是从遥远星球来的飞船,坠落了;可能是雷神从天上,掉到地上;也可能是妖怪们在跳着,奇怪的舞……
天马行空的幻想,优美的诗歌文字,富有韵律感的节奏。一起进入诗意、冒险的孩子的想象世界吧!
2021年2月24日 已读
非常好。不仅是作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大人也能从中得到安慰。从《想要一棵好大的树》认识的作者,这本同样好。
绘本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3 (75 个评分) 作者: 吴晓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11
在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走上作家之路的吴晓乐带来了她的第一本随笔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她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 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由于下笔精准,简中版尚未上市,就有读者手敲其中篇目分享,获上千人共鸣。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的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的比例。
《习得复忘掉》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打自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
《我与我的血》
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圣母病再见》
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
2021年2月19日 已读
真诚之作。坏情话、正果、肥狗,写母亲的两篇(叛逆期、海上来)都非常好。“母亲没有藏私,她并没有为我们精心规划出缜密如针的学习计划,也不曾给我们编排时程,她甚至没有对于我们的成绩好坏,标上一次评价。她只是把我们引进了水畔。我们见她泅水,拍浮,时而没入水体的核心,时而仰出水面深深吸进一口气。我们从此以为,一个人能够不被惊扰地默默读完一本十万字的小说,跟舔食一大汤匙的奶粉、玩了一整个下午的游戏,一样快乐,一样值得百年追求。”
散文
菲菲生气了 豆瓣
When Sophie Gets Angry Really, Really Angry...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莫莉·卞 文/图 译者: 李坤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 3
“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作者莫莉·卞在回忆自己童年经验时这么说。基于这样的回忆,她创作出《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直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
《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这个故事的重心与特色,是将情绪状态以直观的画面形式呈现,作为主角的孩子是整个情绪处理的主控者。这种方法不同于常见的以文字描写来表达情绪的作品,或是以大人所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为基础,在叙述中进行教诲的童书。作者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和极具表现力的图画,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绪,直观形象地把它呈现了出来。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渲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作者对这个过程形象细腻的描画,加上对孩子心理感受贴切的了解,使得小读者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菲菲,也毫不设防地进入情节与氛围的中心,同时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以及对情绪历程的了解!
2021年2月8日 已读
在lulu家
绘本
再造与自塑 豆瓣
作者: 刘亚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3
1949-1965年,中国共产党再造新工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新人”的历程。共产党人试图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推翻在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塑造出一种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既是工人、又是知识分子的“工人知识分子”形态。从本质上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而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共对工人的再造既是一种对人性的改造,也是对复杂人性的重新发现。
2021年1月31日 已读 问题意识不明确,没有thesis,四个角色比较割裂,选择学校与作协的理由牵强。缺少整体性。比如,若能聚焦于“如何制造新人”(逻辑、程序、结果etc)等问题重新结构,也许会更好看,叙事会更统一。从个体故事切入时代的叙述挺有特色。
历史
鲸鱼破冰 豆瓣
作者: 文珍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 - 11
如何漫游如何发现 如何命名
如何以沉默说出 以目盲看见
如何变作承载雨水的空罐
练习说出一切并听到心如银币
————
青年作家文珍首部诗集,一场从未结束的破冰之旅。
————
作者自1997年开始创作诗歌,但极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此处按创作年份选入其2003年至2019年间创作的七十 三首诗歌。
科恰里特山下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董夏青青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5
这部小说集由十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又不乏勾连的短篇组成。故事均以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所在之地,广袤荒凉的西域边疆为背景,讲述戍边军人与边民卓尔不群的生命传奇。全书仿佛一本当代的边塞诗,闪着冰川的光泽,泛着边地的寒气。

《科恰里特山下》写当代军人在极限环境中的艰辛与坚忍,在死亡的恐惧中坚持内心正确;《垄堆与长夜》写高原退伍军人虽无法穿越迷雾,却愿意始终凝视生活之渊;《近况》写在戈壁构成的简单生活中,一个内心矛盾、脆弱、敏感又坚强的人群……书中每一个被写到的人都有一段独特的光影,每一个置身粗粝世界里让人心痛的人,都收束在作者精悍、诗意的表述之中。
2020年12月24日 已读
中午本来想做别事,不巧拿起了《科恰里特山下》,真入迷啊,人一入迷,就什么都忘了。描景太特别了,那不寻常的冷峻和热切,看得人身上一会儿刮大风,一会儿闻到桂花。虚构是生活的譬喻吗?也许更长些,或不那么像寓言会更好?可能太想打动人了,而篇幅撑不起情感的浓度。如果小说不按篇幅分体裁而像音乐那样,这本属于民谣。
当代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