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仙症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0 (102 个评分) 作者: 郑执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0
幻想自己曾在潜艇服役的精神病人,沈阳机场里寂寞的驱鸟员,穷鬼乐园,酗酒,黑夜,旅行者的浪迹,男孩与父亲的长久的告别……世纪之交的北方城市里,人物始终处于失落之中。
本书是郑执凭借短篇《仙症》获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和2019年首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后的全新作品,收录有被苏童称赞“贡献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仙症》、发表于《收获》2019年“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的《蒙地卡罗食人记》,及中篇新作《森中有林》等小说六篇。
魔幻故事和侦探小说元素杂糅、浓郁的地域色彩、特别的日常生活形态,以口语的简洁和幽默的声调讲述,诉说着一个男孩所完成的对于自身命运的出逃与回归。
2020年12月17日 已读
还是需要一些浪漫,来疏解生活中的压抑、憔悴,结果就是借catharsis稀释了日常的心碎,觉得又可以“撑”一些些。现实向的严肃作品一旦叫人投入,没有了网文奇幻写作中那层隔阂(好投入也好抽离),看了就会信以为真,这是天真的浪漫吧(《森中有林》)。叙事较匀称,并非只下力在结尾,整体的力量布局均衡,暂时挑不出毛病。期待下一本。
当代短篇
古利和古拉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日)中川李枝子(文) / (日)大村百合子(图) 译者: 季颖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7
《古利和古拉》已被翻译成8种文字,是日本在海外最广为人知的经典绘本之一,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田鼠古利和古拉在林子里发现一个大鸡蛋,可是鸡蛋太大没法搬走啊!这可难不倒古利和古拉,拉着大锅,背着大碗……古利和古拉在林子里烤起了蛋糕。动物闻着香味儿都跑来了,大家一起分享金黄色的蛋糕。吃完蛋糕,该回家了,猜猜看,古利和古拉用大蛋壳做了什么?
获奖及推荐记录: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次“好绘本”
先后被译成中文、英文、法文等8国文字,是日本在海外最广为人知的图画书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选定图书“基本图书”
日本厚生省中央儿童福祉审议会特别推荐图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选》
亲爱的安吉维拉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7 (152 个评分) 作者: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译者: 陶立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6
【《纽约时报》畅销书】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2017年十大好书】
【献给所有与抗性别不平等抗争的父母的一份指南】
******
几年前,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收到昔日好友的一封信,好友询问这位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尼日利亚裔作家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养育成一个女权主义者。《亲爱的安吉维拉》即是阿迪契给好友的一封回信。
这十五条无价、睿智的建议,其实是关于如何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强大、独立的女性。
这些建议直接、有力而坦诚,从给予女儿(如果她渴望如此)选择一架飞机模型而非布娃娃当玩具的自由;到和女儿开放讨论穿衣、化妆或者性向的问题,让她不要将婚姻视为一种“成就”;作家还鼓励读者破除陈腐的性别观念,抛弃那种认为女性的生活就该以厨房、家务和丈夫的需求为中心的褊狭之见。同时,作家还反驳了那种看似进步、公平的表达背后的不公平预设,比如女性“被允许”去获得成功,本质上其实是认为女性不应该拥有权力的落后意识。
《亲爱的安吉维拉》尖锐地触及了21世纪的性别政治的核心。它将开启一场全新的、被迫切需要的讨论,即在当下,女性应该如何定义并塑造真实的自我。
2020年11月29日 已读 用来判断一个现象是否不平等的标准很简单,看这个情况下代入男性是否感到突兀。
女性主义 阿迪契
春夜十话 豆瓣
作者: [日]冈洁 译者: 林明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 2
我们通常认为,数学是逻辑性的学问,而日本数学家冈洁先生却认为,数学中最重要的是“情绪”。
情绪是影响心智与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培育“健全的情绪”,则很难真正理解数学和创造性是什么。本书从“情绪与心智”的角度,论述了认知发展、义务教育中的深层问题,同时阐述了对人性的 细微考察与独到理解,是一本影响了日本几代人的经典名作。
编辑推荐
每日出版文化奖 获奖图书
日本亚马逊非虚构图书排名第 1名(2014)
日本文化勋章、学士院奖、朝日文化奖得主
冈洁 长销名著
天才数学家的极意文集
影响几代人的不朽名作
媒体推荐
听闻冈洁先生的随笔集《春夜十话》将被光文社修订再版,我不胜欣喜。我曾在40年前留美期间拜读过此书,如今再读之仍觉受益匪浅。书中冈洁先生对数学的思考、对教育方法的考察以及对日本世态的批判仍具有警醒现世之力。
——有马朗人(日本科学技术馆馆长、武藏学园理事长、原文部大臣、原东京大学校长)
2020年11月28日 已读
200927 读过| 非常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教育 数学
Just Me 豆瓣
作者: Marie Hall Ets Scholastic 1990
2020年11月28日 已读
201002 读过| 真的好。
绘本
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 豆瓣
作者: 迟子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 - 9
本书内容包括:北极村童话、雾月牛栏、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旧时代的磨房、微风入林等。
2020年11月28日 已读
200930 读过| 太喜欢看迟子建写鬼故事了……这篇和《向着白夜旅行》。这本有十几篇短篇小说的集子里大概有五篇没看,借了太久了。《微风入林》那个治绝经的故事也很好玩。
当代短篇 迟子建
流溪 豆瓣 Goodreads
7.8 (109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4
林棹的这部小说是我这些年读到的中文小说里尤为特殊的一部。她有点恍惚的叙述方式和她描写的茂密的内容甚至具有一种互文关系,气候、植物、气温这些都因为人物的行为和感受而具有一种官能性。这种相异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学叙事的表现,这种异质性的力量,这种放任自己失常的勇气是值得珍视的。 ——孙甘露
林棹的小说值得推荐给阅读文学作品的年轻人。读者不必被她的语言狂欢的迷雾所困扰,《流溪》的写作就像是作者的一场又一场的内观,作者邀请我们进入她内在的丛林,她的写作呈现了诸多层面的现实——用的是迷人的当代汉语,尽管语言一次又一次害了我们。——棉棉
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部处女作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
2020年11月25日 已读 结构上不太稳,后部急转直下且时间跨度太不平均导致顺滑进展的感情仿佛脱离其他生活维度独自开跑坠崖,母亲死后叙述就乱了像巨怪长了个细小尾巴且尾巴只与身上某些部位相连,其余部位皆没有很好的安排。但叙述的抽离也并不让人对任何角色事物产生感情所以没了也就没了。修辞多于叙述之便,总体上平平,差强人意。特色是文字中旺盛的激情,非常充沛,精彩的女性凝视和调侃的语气——段子、讲笑一样利落的无情的快嘴艺人串口。
当代长篇
美满 豆瓣 Goodreads
7.6 (121 个评分) 作者: 淡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8
★ 在人海中打捞生活的骸骨,用现实的星星点点去注解幻想。
★ 家庭是布洛芬、多巴胺和糖,对有些人也许是水,对有些人是头痛本身。
★ 家,这个陌生人构成的集体,尘世中饱受琢磨的奇迹。
----------------
九个背井离乡的故事
九个家庭中的难民
九个格格不入者
九个在离开中醒来的人
男人疲惫,认为自己在当牛做马,同时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女人劳累,感到不受理解,同时怀有巨大的爱的渴望。
本书是80后写作者淡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九个短篇小说。这里有非常规的家、想得很多的人、焦急的父亲、相互隔离的中年夫妇、生怕怀孕的上班族,他们生活在人海之中,却被说不清的东西隔开。
他们受困于代际和性别关系,他们像如今几乎所有人一样,因为渴望或者压抑、因为不得已的人生际遇四处游走,却总是无法彼此理解。书中有我们当代的生活景观:寺庙、机场、商场、便利店、精神病院、快捷酒店、旅行网站……
这些各式各样的人对家爱恨交织,有逃避远走,也有寄托渴望,围绕着家与幸福,作出或积极或消极的努力。
1. 女儿
情侣平平常常的同居生活里暗藏杀机。你是谁?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着迷?一个犯罪故事。
2. 养生
天涯海角觅知音,家山北望泪沾襟。一个喜剧故事。
3. 山河
女孩对爱情没有好印象,因为她的父亲是个胆小鬼,母亲是位捞尸人。一个独白。
4. 过火
闽南一场净化仪式后,老人决意到更南方去。一次旅程。
5. 父母
孩子没有了,不再有孩子。一次卡在半山腰的旅程。
6. 乱世佳人
费雯丽还是奥黛丽?母亲花一生解谜,女儿只想活在谜面里。一个悬疑故事。
7. 海和海绵体
在发疯前,地质学家抓住自己珍视的东西,还顺带着蔑视了心理学。一轮测试。
8. 你还记得在上州给我变魔术吗?
她问他,“你记不记得以前富二代是歧视性的称呼?” 前恋人分隔两地,一场合唱愈来愈像独奏。
9. 旅行家
中年男人在三个大洲间穿行。算他在内共有三个朋友相互讲述故事。算他在内家庭共有三人彼此好奇又捉摸不定地过一生。
2020年8月30日 已读
《养生》《山河》不合格,《上州》《乱世佳人》因坦诚真实而给人带来启示宽慰甚至解放,后者简直精彩,女儿回头像父亲的脸和女儿丈夫的脸让人一瞬活了又活,是超越“人物”(是否立得住)甚至现实中的人的活。泰国小情侣和母女俩都遭遇的“三四年级”错乱很好玩。《女儿》《父母》等前几篇总提到哭,句尾来个哭,可不如《乱世佳人》只字未提让人想哭。
当代短篇
佛兰德镜子 豆瓣 Goodreads
7.9 (52 个评分) 作者: dome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9
◎ 编辑推荐
★ 一本极具名著气质的原创小说,独特的语言质感、异国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这本超越国界的小说,充分显示“新海外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在这个层层镶套的故事盒子里,时间交错,形象重叠,情节穿插,人事物互 为镜像,为历史打开了一个个裂隙。
★ 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用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 内容简介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比利时,8月31日,列日-奥斯坦德的夜车发车。在火车上,一位携带中世纪油画的乘客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两人的交谈逐渐脱离现实时间,打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远征新大陆的堂·迪亚戈,命名为“红”的修道院,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佛兰德画家……
故事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层层镶套,犹如无穷镜像,映现历史的深渊与爱的核心。
“友谊不仅诞生在熟悉的人之间,人们完全可以凭借对遥远之人的仰慕,建立坚实的激情;不必区分友情与爱情,因为友谊是从爱这个词派生而来……”
2020年8月23日 已读
通过 可萌。好看,被《不轨之举》打动过的人会喜欢看的故事。层层嵌套,巫师3里完成一个任务过程中得解关系人若干个任务听若干个故事才能得到下一个信息,比如让丢失的小羊跟着自己走那段,几乎有同步的感觉。
宗教 当代长篇
暗室手册 豆瓣
Steps
7.1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耶日·科辛斯基 (Jerzy Kosinski) 译者: 杨向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 196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被誉为与卡夫卡、塞利纳媲美的黑色寓言经典。
☆ 作者耶日·科辛斯基一生充满神秘与传奇。他是“二战”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也是阿瑟·米勒、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推崇的作家。他是滑雪爱好者,还做过摄影师,并通过伪造文件的方式成功 移民。《暗室手册》中的许多故事与作者本人经历高度重合,展现了一个异乡人在孤独与危险的生活中不断求生的旅程。
☆ 由多个短小故事组成,可以从任意一个片段读起,但连起来也是一部完整的小说。生活本无意义,但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片段的空隙中创造意义。这部书精确勾画了当代人内心的幽暗角落,但也为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爱和理解的可能。
————————————————————————
他的作品表现的是,在人类身心越轨的状态下,梦境与日常生活的尖利毒牙与斑驳色彩。
——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奖颁奖词
科辛斯基的文字能够完美传递他的意图:凝练,疏离,如宝石一般明晰,总体上充满克制。强大有力又深刻地令人不安。
——《纽约时报》
低调内敛,叙述简洁,处处克制。
——《纽约时报书评》
和康拉德、纳博科夫一样,经过神奇的训练,科辛斯基已经能用辛辣而且克制的英语写作。他是一位文体家,即使和英语母语者的作家相比,他也几乎没有对手。阅读这部小说使我确信,他是我们文坛最有天赋的新作者之一。
——欧文·豪,《哈泼斯杂志》
——————————————
这是一部由众多短小的故事片段构成的小说。这些故事写到了:被信用卡的魔力迷住的乡村女孩;一只不断吃掉自己触须的章鱼;疗养院里的游客、病人和滑雪教练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做了逃兵的一天;富人圈子里的赛车游戏以及这场游戏最终造成的惨剧;为了避免被处决,而在刹那间成为行刑者的情境;“我”离开故乡,来到富足又冷漠的新大陆,开始艰辛、危险又充满诱惑的生活……科辛斯基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想象糅合在一起,连缀起这部洞察20世纪生活启示录。小说揭示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控制和异化,人与人之间危险而脆弱的关系。但在这种生存中,主人公也在发现美的完成和人与人互相理解的可能。
2020年7月27日 已读 名字记成暗室笔记?暗室手记?观看,施虐,解救,旁观(的自己或神父),交易(信用卡),等待(女朋友被lj想到昨天读的《章鱼男孩》),对病患、被囚者、无知女孩、打工女孩(跟大动物还要先被票选的那个)……无头尾的小节故事,初初完全被形式吸引——不是穿梭在巫师3世界里到处做支线的我吗。总体猎奇,但能在形式上拓展眼界的我来者不拒。想再读纸书,刚想道,主人公穿越荒野或村庄军营国界,什么也不记住,什么也不留念,心上轻松,仿佛才能记这么多,要想活下去,就得假装没心碎。
美国长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ducated:A Memoir
8.7 (412 个评分) 作者: [美] 塔拉·韦斯特弗 译者: 任爱红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0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2020年7月22日 已读
一个恐怖故事。单纯就“受教育”来说,《掉队的人》中从村县到读出来跨越的知识、阶层和资源的鸿沟更大,每一个读出来的中国人天然是一个故事集,这本的戏剧性不在于“受教育”(schooling)这层,而纯是自己的家庭“没有困难硬要创造困难”。这是个走出家庭的故事,在某一刻,家就没有了。算是读的第一本严格意义的coming-of-age故事?且知道了工地里的人多容易受伤,工伤有多么普遍又难防。
回忆录
穿睡衣的作家 豆瓣
Journal d’un écrivain en pyjama
作者: [加拿大] 达尼·拉费里埃 译者: 要颖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穿睡衣的作家》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加拿大移民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一部散文集。全书糅合了杂文式的思考与小说式的趣闻轶事,章节之间暗藏联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风趣幽默的无名作家肖像:“无名作家,正如人们说的‘无名战士’,穿着睡衣。”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讲述了作者写作第一部小说时的经历。第二部分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新手写作指南,涉及故事开篇、观点表达、景物描写、自我批评、童年叙事等一百多个话题。通过这份指南,作者与读者分享了他私人的阅读体验和文学喜好,影响他写作生涯的不仅有荷马、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这类文学巨匠,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名字……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41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20年7月18日 已读
看不下去,差强人意啊。啰嗦得不行,这本和《长恨歌》,我和婆婆的意见都一模一样,啊呀啊呀
意大利长篇
异旅人 豆瓣
8.1 (16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8
Ken Kitagawa,北川研,日本富裕家庭的次子,有西方血统的漂亮面孔,自毁倾向的内心。
受到双语作家多和田叶子的影响,研念了早稻田大学俄文系,毕业后赴美留学G大,在那里邂逅了学院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师生。
话痨的比较文学博士艾萨克,在冰淇淋店打工的小太妹范妮,艾萨克的中国室友复,红发、不修边幅的C教授,艾萨克的导师"霸王龙"K教授,"女厕所头牌"古典学教授M教授。
学院并非象牙塔,既有争夺金字塔位置的刀光剑影,也有情感与肉身的多角关系。在研的第一人称叙述中,青春也不是明媚的坦途,充斥着自我分析、自我厌弃和自我欺骗,在异乡的徘徊中,研与C教授之间,逐渐生出如蛛丝般不可靠的牵系。
如何创作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 豆瓣
How to Write 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 东陆生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本书分为五个长短不一的部分。第一章是关于幻想小说的界定。介绍什么是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以待读者对其范围设定有所了解,并能按图索骥,去参考已有的著作。第二章篇幅长。手把手地教你解决建构一个未知世界所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建构世界也许是创作一部优秀的幻想小说中重要的一环。第三章是关于科幻小说或奇幻小说的结构的。它告诉你如何把你建构好的世界幻化成你的小说,或者是如何让你的故事完美地融合在这个世界里。在第四章中,注重写作实践,处理只有幻想小说家们才会遇到的,关于情节展开和语言风格之问题。第五章讨论销售你的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时的实际问题。
2020年6月30日 已读 via 鸟川芥。《安德的游戏》的作者。“最好的故事讲述者是喜欢写故事的人,而不是想出名赚钱的,因为他们喜欢好的故事,并且想要与人分享。这才是最基本的动力。即便是那些阴暗的、恐惧的或者压抑的故事,也是人与人之间人性的连接。”写自己《哈特之希望》的创意酝酿过程有趣,最后一章实用。
写作 科幻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 豆瓣 Goodreads
8.2 (28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0
继上一本诗集《白刃的海》出版之后,倪湛舸一直未停止她在诗歌创作上的探索,形式上她为中文诗歌带来了一种新的气象和节奏,而在她自由连接任意穿越的言说方式背后却是一种冷彻人寰的洞察。《雪是谁说的谎》主要收入她三年来的诗创作,共有“情之所钟”“太极生两仪”“永恒冻土”“赛博普罗之歌”“春秋繁露”“去人欲,存天理”等九辑。诗人直面生命的深渊和世情的幽微,审视时代的喧嚣和人心的虚妄。
~~~ ~~~
倪湛舸诗歌的世界视野,神秘气质,敏感性……令读到它的人无不惊艳绝倒,譬如,突然,我会通过她诗的某一行想到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一个巅峰画面;倪湛舸诗歌写作技艺(包括题材)的丰富性、独创性更是当代诗人中无与伦比的,芝加哥的费特,缅甸的佛陀……悉数来到她的手腕。
——西南交大教授、著名诗人柏桦
湛舸的诗有种把你打懵的感觉,特别直接,又不确定,画面感也非常诡异,看似工整而自洽,但它里面有非常猛烈的东西,它就是博尔赫斯说的“阿莱夫”,非常凝缩,又包含着各种矛盾。她有类诗,创造了独特的、快速推进的写法。从一个核心但又比较细微的画面开始发力,引发出一个巨大时空体的震荡和变形。这种意象和语速的调度,如果没有很成熟的控制力,是无法操作的。
——北京大学副教授、著名诗人胡续冬
倪湛舸生活在母语氛围之外的美国,但她的诗歌写作并没有像一些海外华语诗人的语言一样传旧、无效或者失控。她的语言有神秘的裂变、自我意识强烈、节奏跃出爵士的音质。她诗歌里的汉语想象,一时涌动清澈的奇迹,一时在未被觉察里有所体悟。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变化总是离诗歌若近若远,但倪湛舸在意象的叠加里创造出规矩外的多元情境。好的诗歌有如甘霖自天上而下,词悬在半空,势如闪电,降落时的速度与方向没有固定的调式,但最后承载的是她对世界的理解及接纳之后的心灵。
——《诗歌与人》《中西诗歌》主编黄礼孩
2020年6月22日 已读 冰河那块每一个都像一个丰富的故事。
倪湛舸
达洛卫夫人 豆瓣
8.7 (2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孙梁 / 苏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达洛卫夫人描写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全书以主人公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为枢纽,突出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和习惯势力的“大医师”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时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本书让读者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特色,同时告诉人们,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们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睡觉去,小怪物! 豆瓣
Au lit, petit monstre!
作者: (比利时)马里奥·拉莫 文/图 译者: 刘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
睡觉的时间到了,小怪物依然精力旺盛,兴致盎然地满屋子跑个不停……做爸爸的只好采取武力措施,将小怪物强行抱起,准备将他扭送上床。被爸爸控制后的小怪物,用自己的小心思跟爸爸斗智斗勇,对爸爸提出的要求不停地说“不”,尝试了很多小花招来拖延上床睡觉的时间。这是比利时绘本作家马里奥·拉莫自编自绘的故事书,看似简单,但剪裁得当,体现出一种简洁明快的美感,是一本能让孩子们迅速产生共鸣和认同感的图画书。
全球“猎身” 豆瓣
8.3 (49 个评分) 作者: 项飚 译者: 王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为什么印度的整体社会发展缓慢,而软件出口却独领风骚?为什么美国的IT公司不断裁人,同时又引进外国雇员?作者基于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长达两年的人类学实地调查写作此书,指出其中关键在于IT产业中的“猎身”体系。它是指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全球化劳动力配置和管理体系。
2020年6月1日 已读
130714 项飚。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via Nostos.| 200531 去年写文章用
社会学
私恋失调 豆瓣
作者: 倪闻天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4
●渣的真相是什么?少有的男性视角 ,抽丝剥茧般分离出爱情中的逃避和卑劣,这是正在发生的爱情,不被传统约束,更自由也更理性
承诺、家庭、生儿育女,不如信号满格更能满足安全感;爱情长跑、恋人未满、灵魂伴侣,情感的深浅与时间无关;这是95后00后的爱情,被加速着前进,却迟迟走不到终点,在一种看似轻佻的关系里,我们窥见了爱情的全貌……
●你以为的一生只爱一个人,其实是一遍遍地爱上一个人
《从前慢》成了向往,《想见你》是别人的故事,此刻正在发生的是《私恋失调》:争吵,矛盾,猜忌,疯狂,偏执,顽固,自私,占有,背叛……我们身上那些病态的、失调的部分,恰恰决定了爱情的走向。
●炽烈的情感+冰凉的现实感,代入感令人觉得自己正站在书里,真实得让你恍惚自己就是剧中人
酣畅和龃龉同在,纠结用戏谑包装,幽默中隐含着忧伤,“这种故事就该活在小说里”“扎心幽默”“语言太棒,一句废话没有”“是心目中好小说的模样”!
●剖开了当下的两性关系,让我们从中获得理解和告别
小说讲述了爱情中那些无法面对也根本说不清的事,带我们看清爱情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整个过程,大量的细节巧思和内心独白,引导我们理解关系中的另一方,并在“放下”这件事情上,最后推你一把
●“爱太狡猾,总在对方缺席时最为强烈”青年作家倪闻天首部长篇作品
●当爱情悬而未决、当你在深夜里单曲循环时,请打开这本书
———————————————————————————
和程夏冬第一次见面那晚,“我不会爱任何人”这句话,安沉午说了两遍。他排斥感情纠葛,警惕惯常的恋爱关系,过往的惨烈经历让他明白,认真就有伤害。他以为,这次和往常一样,即便生出渴望和想念,哪怕是嫉妒和占有欲,只要他不承认,那就不是爱。
退掉令人羡慕的婚约,从成都移居北京,程夏冬交出了自己所有的安全感,两只箱子里是她最在乎的生活,站在面前的安沉午是她一眼就认定的人。程夏冬以为,当爱情无路可退时,就一定能向前走。
可他们谁也没能守住这些“以为”。
——“我一直以来挺自以为是的,以为什么都是能想明白、说清楚的,以为只上床不恋爱就能万事大吉,以为清晰的计划加上高效的行动可以解决所有难题。现在我不这么以为了。现在,我只想要你。”
2020年5月19日 已读 看到校友写出“我们男的就是如何如何”“你们女的就是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句子,还是蛮失望的。写当代婚姻爱情可以少一点这样粗暴的判断吗?期待看到不是建立在这种没有生机的dogma上的故事。别的问题是俩人的性并没看出特别在哪儿。结构清晰,故事完整。
当代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