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credible - 标记
苦雨斋文丛:江绍原卷 豆瓣
作者: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9 - 1
《苦雨斋文丛:江绍原卷》收录了江绍原在民俗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及小品,极有特点,极有价值。江绍原在民俗学方面是中国的开创者之一,学贯中西,精通文献,发掘出很多饶有兴致的迷信与传说、神话与科学背后的故事,旨在揭示传统礼俗中种种迷信,指出它们的荒谬、愚昧。
2021年8月17日 已读
弦理论 豆瓣
String Theory
7.8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译者: 林晓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7
【比尔·盖茨2016年推荐的5种图书之一,美国体育写作的经典之作。】
比尔·盖茨说:“这本书与物理无关,但如果你在火车或飞机上阅读,书名会让你看起来超级聪明。《弦理论》收集了5篇论述网球的最好的文章,华莱士的文笔就像罗杰·费德勒挥拍一样技法娴熟。他妙笔生花,好像动动脑子就能把金属小勺掰弯。”
有趣的是,也有人把华莱士与比尔·盖茨联系起来:“华莱士的机敏和风趣就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一样多。”(《布法罗新闻报》)
* * * * * * * * *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好的思考者”(评论家安东尼·奥利弗·斯科特),作品入选“《时代》周刊100部最佳非虚构作品”、入围“普利策文学奖终选名单”,让著名编辑迈克尔·皮奇惊叹“想出版……胜过想呼吸。”
他还被认为是 “有史以来写网球运动最棒的作家”(《纽约时报》)。他关于网球的传奇写作以豪华阵容呈现在《弦理论》中,其以竞赛者的视角、粉丝的热情完成的5篇代表作尽在其中,包含对超尘脱俗的天才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的赞美、对国际网球名人堂最年轻的成员特蕾西·奥斯汀回忆录顽皮而诙谐的剖析、对前途无量的强力底线选手迈克尔·乔伊斯技巧的细致观察、对自己作为年轻网球运动员生涯的回忆,以及在美国网球公开赛诞生初期的抵抗。他将耀眼的文学魔法带到热爱的网球运动中。
书稿由怀丁作家奖获得者约翰·耶利米·沙利文作序。
2021年8月2日 已读
感谢引进但是译文需进步
网球
反民主的全球化 豆瓣
作者: 吳國光 牛津大學出版社
資本主義的全球勝利意味着什麼?它如何改變整個世界?這些變化帶給我們什麼?英國脫歐,右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崛起,令人震驚。在法國瑪麗娜.勒龐的國民陣線,一個極右翼政黨已在冒起。這種種的選擇是對全球化的回應嗎?為什麼這些右翼政治家所宣揚的「去全球化」政治趨勢,在先進工業化民主國家出現?在民主制度已經成功建立了幾個世紀的這個政治世界裏,出現了什麼麻煩?面對所有這些重大問題,重新檢視全球化已迫在眉睫。本書嘗試提供關於全球資本主義的一種具有內在連貫性的宏觀理論,理解資本主義全球勝利的制度內涵。本書還嘗試解釋資本主義的全球勝利之後,對人類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所帶來的各種後果。
2021年6月30日 已读
机器人大师 豆瓣
Cyberiada
9.2 (59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毛蕊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 4
“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是我们的桎梏,因为不可预知性总会伴随着我们创造出的每一样东西!”
他们是伟大的发明家,从人格交换机到末世论改造机,无所不造。
他们不仅要一起面对宇宙中无解的难题,还要为谁是更强的发明家争得你死我活。
他们是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别称:机器人大师。
◆波兰科幻名家高口碑代表作,新装上市。
◆莱姆100年诞辰纪念版,入选波兰2021莱姆年100大海外版本。
◆20个天马行空的脑洞故事,怪诞、幽默、辛辣、讽刺,《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瑞克和莫蒂》《飞出个未来》精神先驱。
◆信息量超载的机器人版《一千零一夜》,融入伏尔泰式的巧思洞见,恣意徜徉于科学、文学和哲学之间。
◆波兰原版完整引进,全译本无删节,新增5个故事。
◆上外波兰语专业负责人历时2年翻译,182条注释深入剖析莱姆的文字游戏。
◆收录波兰艺术家达尼埃尔·姆鲁兹绘制的25幅插画。
◆膜银卡材质金属感外封,装帧精美。
2021年6月23日 已读
看完 一顿暴打 之后,感受到特别现实感和画面感的幽默,然后想想写作的年份,这种前瞻性反而又让你不能发笑了
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豆瓣
7.6 (11 个评分) 作者: 也小谈 中信出版社 2020 - 7
90后程序员也小谈,一个普通工薪族,制定并实践其自创的“财务自由公式”,30岁前将实现“提早退休,财务自由”计划,跳出现实束缚,开启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
《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中,也小谈公开“财务自由公式”,手把手教你如何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提早退休。你将轻松学会:
提前规划:明确目标,制订可量化的实践计划。
投资“躺赚”:获得简单实用、易上手、收益有保障的投资策略。
积累本金:高效储蓄,理性消费与享受生活两不误。
合理保障:有效配置保险,为财务自由之路保驾护航。
这不是一本理财书,而是一本用理财为生活服务的实践手册。财务自由是很多现实问题的优选解,但实现财务自由并不需要过人的胆识、惊人的运气和高深的智慧。作为工薪族,无须精通投资,也不必成为保险行家,做好提前规划、踏踏实实稳步积累,一样可以财务自由!
2021年6月22日 已读
受命 豆瓣 Goodreads
7.0 (8 个评分) 作者: 止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3
《受命》是止庵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致敬《史记•伍子胥列传》和《哈姆雷特》的小说。这部作品关乎记忆和爱情,记忆来自既往,还没有退场;爱情指向新生,却无法生长。在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间,是一个“日暮途穷”的复仇计划。男女主人公狭路相逢,一个怀揣着秘密,纠缠于噩梦一般的记忆;一个痴想着将来,一往情深灌溉着爱情。悔与憾从而在所难免,意外与紧张也就在情理之中。
止庵在小说中,充分展示了他刻画人物与描写日常生活的能力,通过对花木、商品、交通、服饰、饮食、展览以及建筑和新闻事件的精准搭建,为读者充分勾画出一个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依循人物的脚步,乘坐107路、44路电车,读者可以穿行1984-1986年的北京城:西长安街新华门对面的花墙还在,三元桥新建成不久,音乐厅还是个大基坑;《读书》《读者》杂志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胡同口有打双人床的木匠,也有推着平板车卖棉套的小贩,冬储大白菜堆得像小山。组合家具、泡泡纱床罩、世界名画挂历、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小说复原了一个真实的八十年代的北京。
然而时间永是向前,爱与记忆的一切,都要让路给滚滚向前的时代。小说中屡屡提及的深圳,正是风吹来的方向,人物浪花一般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了分野。
2021年6月21日 已读
描绘了一种困在去年和来年,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幽微的心理状态;故事好读,确实是透着一开头就得读完的劲儿
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豆瓣
Mesmerism and the End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France
作者: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周小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4
法国大革命之前的1780年代,知识分子发现催眠术可以作为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方式,并能够治病,于是发展为一项社会运动。本书是达恩顿教授第一部法国史论著,以历来为史家所忽略的催眠术这一科学时尚为切入点,通过大量书信、手稿、手册、报刊等史料,追寻催眠术运动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变迁轨迹,探讨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启蒙运动的终结之间的关联,为揭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起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21年5月2日 已读
购于万圣。话说读完的那天去人民社和编辑老师聊天,就顺便说了历史人类学的事情,被历史专业的编辑婉转地反驳了。
天公不语对枯棋 Goodreads 豆瓣 Goodreads
7.4 (5 个评分) 作者: 姜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叙述,再现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等亲王重臣、康梁等维新人士在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闲破闷的京华掌故,更浸透着史学行家的功夫,发旧思而生新意。
全书约配两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典出沧趣老人陈宝琛的诗作“感春四首”,是诗人对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事危机的浓缩概括,作者移作本书书名,因为书中描写的诸多事件,正是发生在那个艰难的年代。
2006年初版,深受读者欢迎。此次改版新刊,作者对部分内容、图片做了调整、修订,面貌一新。
〔专家学者推荐〕
研究晚清的北京政局人物,同一主题的著作众多。姜鸣以南方才子的独特角度来写这一内容,通过老北京丰富的人与事物细节,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读来引人入胜。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很海派,也很京味,很专业、也很好看。上海人眼中的京华掌故,史学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发旧思而生新意。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流连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作者有很会讲故事,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不过,这部书的好处不止是消闲破闷,有些篇什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写就的,文章也做得很有锋芒。
——小宝 书评专栏作家
姜鸣是个有历史眼光的敏感游客,我所喜欢的,是他那种糅合了游记与历史探究的写作方式。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分量,最不显眼的地方顿时也显现出非凡的意义。
——梁文道 香港作家 传媒人
2021年4月25日 已读
好看,数次上京时阅读
米兰讲座 豆瓣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4
《米兰讲座》是著名作家余华最新杂文集。集结了余华至今尚未出版的精彩随笔,表达了余华对文学、生活和世界的深邃洞见,对喜欢余华的读者来讲,这是一次美好的思想分享和阅读体验。
余华的随笔语言灵动活泼,文笔简洁精当,不断超越自己与同代人,对流行的观念进行批判与“突围”,呈现了当代中国文学中不太多见的深厚学养和创新能力。此作让读者领略享誉海内外的余华屹立在文学思潮前沿探索的新风貌。
2021年4月25日 已读
在万象城十点书店等人时读完的;不值得买,后半部分答报纸问的内容短重复且无亮点,开篇讲文学还不错,叙述的力量,非虚构和虚构的模糊界限等等。
再次进击 豆瓣
没有编辑的编辑部
作者: 潘江祥 九州出版社 2018 - 10
对图书行业充满热情的新编辑张晗君刚入职,就面临主管即将离职、部门要原地解散的窘境。
这是一个被称为夕阳行业中吊车尾的文化公司,有混日子的老员工,有想上位的野心家,有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也有曾经离开却又重新回归出版行业的上司。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各有打算的同事,在军令状 不达任务就解散的困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各自努力着。
一个筑梦的故事,一群造梦的人。
这也许是她职场生涯中最艰难的一年。
这也许是她在图书行业职场生涯的最后一年。
每一次的前进后面都隐藏着无数故事或者事故。
每一次的进击也许都是最后一次的努力。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被迫集结在一起,从此杀入了战场……
2021年4月3日 已读
四五个小时就读完了 ,还不错。我看来也是在豆瓣围观太久了,居然一切都不陌生。
无乐之词 豆瓣
Words Without Music
9.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利普·格拉斯 译者: 龚天鹏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无乐之词》读起来就像是格拉斯先生最佳状态的作曲:层层推进,伴随着隐秘的感情回潮。
——《纽约时报》
格拉斯是当世作曲家之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位。《无乐之词》中充满了洞见和脚踏实地的常识。在最后的章节中,格拉斯以作曲家的形式感回到了他的青春期,正是这一主题激发出了他最让人共鸣的作品。——《纽约时报书评》
音乐极简主义的关键人物菲利普•格拉斯是最早抛弃“少数族裔”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之间区隔的作曲家之一。而在这本回忆录中,他解释了他是如何将作曲视为一种渐进节奏序列而非线性叙事的。——《纽约客》
美国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洛杉矶时报》
一本引人入胜的回忆录,讲述了格拉斯勇于冒险、打破传统的职业生涯。——《柯克斯书评》
2021年4月1日 已读
非常精彩!
念楼学短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锺叔河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
53项主题 530篇选文 百字版《古文观止》
传统文化启蒙的优选读物 拉近与经典文言文的距离
读古文,学作文,都应先学其短
◎ 编辑推荐
☆87岁老编辑,69年出版经验
著名出版家锺叔河先生心血力作,为教育孙辈而编纂的古文合集。每篇选文都由锺先生精心拣择,包含文言原文,并有白话翻译【念楼读】和评批【念楼曰】。
☆53项主题,530篇选文
内容横跨多个领域,四书五经、笔记小说、序文题跋、文论诗话、名人酬唱,涵盖各种文体,包罗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篇篇短小精悍,句句朗朗上口。
☆杨绛作序推荐,古文启蒙优选
本书承蒙著名翻译家杨绛先生作序推荐。读来增广学识,趣味无穷。适合学龄儿童和根基尚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有利于培养孩子文化底蕴,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风靡27年,魅力经久不衰
始作于1991年,连载于报刊。2002年集结为一卷本《学其短》,收文一百九十篇。2010年再版,更名为《念楼学短》,扩为五卷五百三十篇。本次再版,由作者亲自在五卷本基础上修订内容,并调整全书结构,焕然一新,终成一千二百余页的两册大书,胜过以往所有版本。
☆装帧精美,走亲访友的极佳伴手礼
本书布面精装,红底烫黑,上下册共计一千二百余页,拿在手上有分量,送亲朋体面大方。孩子语文不好,阅读古文有困难怎么办?过年回家,给亲戚小孩带什么礼物?选择《念楼学短》,感受老一辈文化人的拳拳赤子之心。
◎ 内容简介
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锺叔河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 名人推荐
《念楼学短》合集,选题好,翻译的白话好,注释好,批语好,读了能增广学识,读来又趣味无穷。不信,只要试读一篇两篇,就知此言不虚。
——杨绛
2021年3月24日 已读
这是童书定位吗?新时代的儿童大多不会看得懂这里头的幽默的,我在纳福胡同楼里看的还是挺有趣味的。
现代校对实训教程 豆瓣
作者: 尤建忠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6 - 3
本教材结合作者这几年在实际教学中大量进行实测的教学效果,选用图书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众多实际书稿问题,科学安排,供学习者练习,突出练习—练习—再练习的实训特色,以练习和讲评来加深教材使用者的理解,从而起到提高学习者实际校对能力的效果。
本书内容涵盖面广,涉及政治性要求、文字规范、词语规范、语法规范、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数字用法规范、量和单位的使用规范、文献注释规范、编排设计规范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精心设计了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专题训练部分共收录句子查错题515题;综合测试部分共收录5份试卷,每份试卷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41个句子测试题,第二部分为短文校对,第三部分为实样校对。
2021年3月23日 已读
锦鲤保佑
当代编校实务速成攻略 豆瓣
2011 - 5
《当代编校实务速成攻略》为所有文字工作者而著。认真研讨此书,可使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文字功底,并足以胜任报刊、图书的编辑、校对工作。
2021年3月21日 已读
单行道 豆瓣 Goodreads
Einbahnstrasse
8.9 (20 个评分)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姜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对本雅明所处社会生活独具一格的细节“近察”,由六十篇小品文组成,“超乎寻常”,尽管是轻松的格言、随感,短小精悍,却都语言晦涩,思维诡谲。作者坦承,本书“表现出很独特的组织或结构,它是一条街道,从极其陡峭的深度——不要从引申义来理解这个词!——凿开一副街景的缩略图, 就像维琴察著名的由帕拉第奥设计的舞台背景一样:街道”,“它是不匀质的,甚至是极端对立的,这种张力下迸射出的火花有些可能过于刺眼,有些可能过于轰鸣。”
2021年3月20日 已读
回归故里 豆瓣 Goodreads
Retour à Reims
9.0 (323 个评分) 作者: [法]迪迪埃·埃里蓬 译者: 王献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7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早已被宣判?”
.
当代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传》作者
迪迪埃·埃里蓬切身之作
出版后即在《世界报》《自由报》等知名报刊引发热议
.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
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
.
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
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
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
.
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
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 编辑推荐
◎享誉国际的当代著名思想家,反思自身出身背景和成长轨迹
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已出版十几种著作,多部作品被认可为经典,也包括此书。这本书介于坦白和反思之间,既是一部个性化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讲述的故事,在研究者眼中是学术讨论,在普通读者眼中,是深入浅出、令人共鸣的回忆录。目前该书已由德国著名导演托马斯·奥斯玛雅(Thomas Ostermeier)改编为同名戏剧。
◎关注阶级固化问题和边缘群体,以实际案例为依据为努力生活而奋力抗争的人发声
父亲死后,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兰斯(Reims),并重新反思了自身过往经历、家乡及其周边地区的境况。从家人、家乡工人阶级民众的生活,女性长辈被剥夺的权利,到兰斯这一区域的被边缘化,相对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亚文化”……迪迪埃·埃里蓬关注的是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的生活,是“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是使他们获得“启蒙”的可能。
◎反思学校教育在社会对人的塑造中扮演的角色,致力于审视教育系统施加的社会指令
从父辈的教育经历到自己的教育经历,埃里蓬致力于冷静反观学校教育与社会秩序的“合谋”。从大批辍学的孩子,到无法融入校园文化而反叛、加入“亚文化”群体的孩子,埃里蓬说:“教师们已经尽其所能!……他们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学校是社会的战场之一,阶级的壁垒也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埃里蓬致力于打破隔阂,探寻新的可能。
◎从“小家庭”到“大世界”,剖析了权力与抵抗的多种形式
从因无法完成学业而懊怒一生的母亲,有暴力倾向、总是大喊大叫的父亲,到把孩子们丢给孤儿院的外祖母,作者重新理解了家人的处境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由此,他也看到了家乡误入犯罪歧途的青少年、在阶层固化中放弃学业的工人们……社会如何塑造着底层民众,底层民众又是如何屈从的?作者试图剖析塑造和屈从的机制,重新理解他曾厌恶和逃离的人。
◎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消化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的理论和思想
喜欢让-保罗·萨特、皮埃尔·布尔迪厄、米歇尔·福柯的读者将会深感亲切,因为作者会满怀激情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被他们鼓舞的,他们的理论也将与作者所经历的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生发点。
.
🐜 内容简介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
🐜 名人和媒体推荐
《回归故里》是一部引人入胜、充满勇气的作品,讲述一位法国著名作家如何使复杂的、时常冲突的社会身份与精神身份交汇在一起。
——利奥·贝尔萨尼(Leo Bersani)
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书,关于压抑,关于抛弃自己的出身,关于重获平衡。
——《美国艺术》
埃里蓬总是会回到他所说的发现心灵生命的“奇迹”中。“毕竟,”他指出,“人们应该学习,阅读令人愉快,书是你能够热爱的东西——这些态度并不是普遍的,实际上与社会条件以及你的出身背景密切相关。”我们这些足够幸运,从小时候开始就能拥有这些的人只能向他致敬。
——《卫报》
“我曾经以为,”迪迪埃·埃里蓬说,“人们可以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可以忘却个人历史以及那些生养自己的人,重新创造自己”——在回顾了那段逝去的历史,并心怀敬畏地对那些他曾经背离的人们致以敬意之后,作者用这段颇具美感的文字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背离家庭与过去是永远无法彻底实现的。或许真正的“回归故里”并不存在,但至少让我们努力“与自己,以及那个被我们抛下的世界和解”。
——《世界报》
2021年3月20日 已读
补录
Churchill and Empire 豆瓣
作者: James, Lawrence
2021年3月7日 已读
考试用,有空又翻了几章能见分晓的关键章节,不可不可。
為什麼要睡覺? 豆瓣 谷歌图书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9.0 (8 个评分) 作者: Matthew Walker 译者: 姚若潔 天下文化 2019 - 1
缺乏睡眠成為全球流行病的今天,
我們需要超強睡眠顧問沃克傳授的睡眠全書。
這本書總結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
告訴我們睡眠複雜又迷人的真相。
睡眠與做夢的功能,超乎想像:
.學習之前的睡眠,幫助腦準備形成新記憶;
學習之後的睡眠,可以鞏固記憶、避免遺忘。
.夢提供虛擬實境,讓過去與現在的知識融合,激發創意。
.夢還能撫慰痛苦的記憶,幫助我們走出創傷。
睡眠不足的壞處,不容輕視:
.只要一晚睡四小時,對付癌症的自然殺手細胞數量剩下不到一半。
.腦中的清潔大隊運作不良,無法清除阿茲海默症的毒性蛋白。
.連續清醒十九小時後開車,你的精神狀態和酒駕沒兩樣。
.容易覺得肚子餓,吃飽了卻還想再吃,體重居高不下。
睡眠對專業領域和職場的驚人影響:
.NBA籃球運動員一晚睡眠超過八小時,每分鐘得分會提升近三成。
.NASA發現,短短二十六分鐘的小睡,就能使太空人的表現更好。
.企業中,睡眠不足的員工會缺乏生產力與創意;
管理階層睡得不好,第二天員工的生產力也會降低。
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記憶力、學習力、創意、生產力、
領導力、決策力、智商與情商、吸引力、運動表現,甚至食慾,
這些讓日間生活更精采的能力,
原來都與夜間那場神祕的睡眠有關係。
沃克是傑出的神經科學家,他熱愛睡眠,研究睡眠,
為我們描繪出當前科學對於睡眠的全盤了解,
最後還告訴我們如何睡好覺的訣竅。
2021年2月10日 已读
非常好读!我觉得睡觉这事儿attached了太多道德评判是大家不怎么睡的一大原因,还有就是互联网时代对褪黑激素“发令枪”作用的无限推迟。
袍哥 豆瓣 Goodreads
Violence and Order on the Chengdu Plain:The Story of a Secret Brotherhood in Rural China, 1939-1949
7.0 (46 个评分) 作者: 王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
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2021年2月5日 已读
02 王笛老师的中文和英文学术写作都重新让我有早年读史景迁的那种愉快
Keep Sharp 豆瓣
作者: Sanjay Gupta Simon & Schuster 2021 - 1
Keep your brain young, healthy, and sharp with this science-driven guide to protecting your mind from decline by neurosurgeon and CNN chief medical correspondent Sanjay Gupta.
Throughout our life, we look for ways to keep our mind sharp and effortlessly productive. Now, globetrotting neurosurgeon Dr. Sanjay Gupta offers insights from top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whose cutting-edge research can help you heighten and protect brain function and maintain cognitive health at any age.
Keep Sharp debunks common myths about aging and cognitive decline, explores whether there’s a “best” diet or exercise regimen for the brain, and explains whether it’s healthier to play video games that test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or to engage in more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ver what we can learn from “super-brained” people who are in their eighties and nineties with no signs of slowing down—and whether there are truly any benefits to drugs, supplements, and vitamins. Dr. Gupta also addresses brain disease, particularly Alzheimer’s, answers all your questions about the signs and symptoms, and shows how to ward against it and stay healthy while caring for a partner in cognitive decline. He likewise provides you with a personalized twelve-week program featur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your brain every day.
Keep Sharp is the only owner’s manual you’ll need to keep your brain young and healthy regardless of your age!
2021年2月2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