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国历史风云录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陈舜臣 译者: 陈亚坤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本书原名《中国五千年》,是陈舜臣的代表作。五千年华夏历史的风云变幻、世事沉浮,从远古到近代,从荣光到黯然,从分裂到统一,一个个大的时代的起落,一个个王朝的兴亡盛衰,一个个民族的迁徙扩张,都被作者平静从容写来,视角非凡,笔触冷峻。这本书书写了中国的世界和世界的中国,具有史家的大手笔和大气魄。
南北战争三百年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7.6 (22 个评分) 作者: 李硕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 其它标题: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
写兵种、战术之细节 补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 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夜航船 豆瓣 Goodreads
8.8 (1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
《夜航船》不是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浅白的文言讲说的四千多个文化段子,绝大多数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或者往雅处说,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知道的社科知识。极少量虽然可以说有荒诞不经的意味,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也尝不可以看看。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寺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彀、徐夫人之类是也。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这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期名曰《夜航船》。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杜甫 豆瓣
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
作者: (美) 洪业 译者: 曾祥波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9
洪业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此书可与已故北大教授陈贻焮完成于1988年的三卷本《杜甫评传》并称东、西方杜甫研究的杰构。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 豆瓣
6.7 (10 个评分) 作者: 北溟鱼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8 - 5
从慷慨悲凉的建安七子,到魏晋禅代之际睿智却凄凉的正始名士,从放荡不羁却落入凡尘的竹林七贤,到五胡入中原、世乱时危而狷介轻狂的中朝名士,再到晋室南渡之后的一手麈尾轻扬一手挥鞭北指的太元名士,他们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他们中天姿秀出者甚、精神高洁者甚、行止彪悍者甚、蛇精病者甚。他们终于脱离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活泼泼的值得尊敬让人欣赏却无法复制的个体。这么多闪烁着智慧和生命之美的个体,如同当风的披帛,如同流过溪涧的酒觞,如同和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俯仰天地的情怀,给了我们高贵、直率又让人喜爱的范本。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拥挤而焦虑的十字路口,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松子落 豆瓣 Goodreads
8.3 (23 个评分) 作者: 苏枕书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6
【编辑推荐】
★ 继《有鹿来:京都的日常》《京都如晤》之后,苏枕书最新随笔集。
★ 一个人在异乡第九年,寻得投身生活的勇气。
★ 细致入微的京都城市素描,近身导览奇趣丰富的千年古都。
★ 精装,清雅素净,作者亲绘四幅主题为行旅、人情、岁时、缓归的水彩插画,护封内藏有留学手记。
★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者孙晓曦设计,散落的松针暗藏玄机,等你来发现。
★ 客居京都满九年、已进入第十年:在异乡照见自己,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 献给离开故乡,异地求学、工作、定居,面对生活挫折常萌生无力感的都市青年——痛苦有各种形状,虽然彼此不能知道,甚至多方掩饰,但希望你不感到孤独。
【内容简介】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京都。
九年时光,青翠转浓荫,是漫长光阴凝缩作一粒琥珀,是长镜头流转中的迅疾一瞬。苏枕书游学京都已历九载寒暑。住在遍植松、柏、橡、杉、樟的山中,她真诚记下客居最久之地的变化与永恒:有对古书店的追踪及探访,对日本国民性的观察,还有当地普通家庭的寻常风景。同时,她也坦陈自己的历程,叙写投身生活的耐心与勇气,犹疑中的探索与获得。
望花 豆瓣
作者: 邓安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5
大学刚毕业的热血青年张云松,怀着对事业的一腔热血,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然而,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微薄的薪水和生活的重压,一点点蚕食着他的少年意气,只有在出差前往小镇望花镇的时候,他才能收获一些难得的平静。
望花镇离市区不远,全镇的支柱企业望花酒厂是张云松所在广告公司的大客户,半个镇子的人都在酒厂工作。在这里,张云松遇到了赵娟,一个曾经也怀有梦想,却无奈家庭压力不得不进入酒厂工作的女孩。赵娟的细心、温柔,让张云松对她多了一份情愫,而张云松所处的环境,也让赵娟再次燃起了对离开镇子、出去闯一闯的渴望。两个人走得越来越近,但现实的残酷,却一再打击着他们……
诗与它的山河 豆瓣
作者: 萧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这部新著。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中国通史 豆瓣 Goodreads
9.2 (18 个评分) 作者: 吕思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 4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之一,完成于1939年,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叙述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册按历史顺序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本书此次列入《吕思勉文集》出版,以上海开明书店的初版为底本,吸收了杨宽、吕翼仁先生的校订成果,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夹注,同时尽量保留了著作的原貌。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豆瓣
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李惠仪 译者: 文韬 / 许明德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进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阐释往事的原则和模式。当古人开始有意识要探寻历史,他们会进以思考重现阐释过程的方法,会更加重视阐释历史的基础。那么,阐释的结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如何瓦解?对历史的理解有哪些可能, 又有哪些局限?本书回答这问题。
【名人推荐】
这一学术成果非常可观。它不仅提供了大量质量极高的英译(可与中文原文相对照),而且以精密细致的方式比较了不同的篇章,详细阐释了叙事所描述的事件。它意在分析修辞背后的目的,以及其它促使人们把《左传》视为“历史”的特质。
――戴伟生(Stephen Davidson)(美国西南大学)
通过此书的撰写,李惠仪为中国史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一项有趣而重要的分析。她成功地论证了中国古代史官在保存过往文献的同时,不仅努力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力图条理自己的经历和记忆,并为之赋予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古今中外撰写史书的人都会遇到这两个问题。因此,本书值得所有从事历史研究的专家阅读。
――王晴佳(罗文大学)
论书绝句 豆瓣
作者: 启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6
《论书绝句》(增补本)收录著者历年来评论书学的七言绝句一百首。每首绝句后另有短评,纵论历代书法名家及书法名迹传本的优劣及真伪。辞简而意周,见解每有独到处。附印书法名迹,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短评也是小品文佳作。可供阅读欣赏。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魏晋南北朝 豆瓣 谷歌图书
中華の崩壊と拡大︰ 魏晋南北朝
8.2 (36 个评分) 作者: 川本芳昭 译者: 余晓潮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 - 2 其它标题: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魏晋南北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当时周边地区如日本、高句丽、百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与许多国内学者不同,川本芳昭打破了国别的限制,而试图以“东亚世界”的眼光解读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播与接受、以及这种文明的传播所带来的民族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辽金史论 豆瓣
作者: 刘浦江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 5
目录
自序
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
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
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
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联姻——兼论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
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
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
金代户口研究
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
金代户籍制度刍论
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女真人与汉人的土地争端
金代“通检推排”探微
论金代的物力与物力钱
金代杂税论略
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
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
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
《契丹国志》与《大金国志》关系试探
《三朝北盟会编》研究
范成大《揽辔录》佚文真伪辨析
附录一 本书征引史料版本备览
附录二 本书作者学术档案
唐代基层文官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赖瑞和 中华书局 2008 - 5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唐代最常见的几种基层文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全书共分七章。前五章分别探讨了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等若干种唐代基层文官,第六章则综合讨论这几种文官的共同课题,诸如俸钱、任期、办公时间与假期等,最后一章描绘出两幅唐代基层文官的“理念型”,可与史书所见真是唐史人物做比较。
本书虽为研究官制的专著,然征引了大量唐史人物作为例证,读来生动有趣,既可为研究唐代基层文官制度之工具书,又对理解唐代士人之仕宦生活大有助益。
迦陵讲赋 豆瓣
作者: [加拿大]叶嘉莹 2019 - 7
本书将叶嘉莹先生在《文史知识》上刊登的讲赋的内容集结于一册。叶先生讲诗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有关赋的讲解,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头一次与大家见面,所以具有新颖性。叶先生讲解了赋体大家鲍照的《芜城赋》,庾信的《小园赋》《哀江南赋序》,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既梳理了赋这种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又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地讲解了各篇文中涉及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典故、语言常识等。读者可以在一种娓娓道来的氛围中,对赋这种文体及其*负盛名的作家的几篇名作有一个生动鲜活的认知。
鸟瞰古文明 豆瓣 Goodreads
L’Antiquité Retrouvée
9.0 (43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译者: 严可婷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0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文明全景
借由细腻画笔,溯着时间之流,触碰千年前的繁华巨梦
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横跨九大地域,近百座建筑群跃然眼前
它们是古代统治者雄心与抱负的见证
也是我们理解古希腊、罗马、埃及文明的最佳途径
🌟 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在信念与梦想中建构而成。
它们并不只辉煌于历史,其光芒也照耀了后世前进之路。
🌟 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凭借集绘画、建筑与考古学于一身的天赋, 将那些化为尘土,颓成残垣的古老废墟重新修葺。
📕 内容简介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切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 编辑推荐
☆130幅复原图呈现古地中海文明三千纪的繁华与梦幻
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87个地区与城市,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将古地中海文明全景呈现。
☆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巨擘率领的专家团队,用纸笔精准重构历史发生之地
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逾10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发表古代城市复原图数百幅,更有超过千幅作品被阿尔勒考古博物馆收藏。作者及其团队(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等)从事专业城市复原图绘制工作30年,每一幅复原图的背后都包含着千万条信息。
☆图文结合,详解城市历史与其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城市规划,城市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详实说明,深入古代城市的肌理。无形的历史受肉于各有魅力的城市,变得可以被触碰、抚摸。
☆ 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历史之美
冰冷的研究成果被转换成生动的水彩画作,错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景观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又给予读者充足想象的空间,带领读者亲临其中,感受其美。
☆各色城市、各式建筑,多角度透视历史
历史不仅仅属于帝王将相,更属于芸芸众生;历史中的城市不仅仅有都城、重镇,也有着边境据点、乡野小镇。从帝王宫殿、神庙到普通人家、磨坊,本书所绘城市不仅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城,也有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区,通过叙述后者平常而不失波澜的的生活,给人们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角度。
波斯笔记 豆瓣
7.8 (6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0
这部关于波斯帝国历史的新著,是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研究中国先秦、秦汉历史的延伸。与以往从希腊视角解读波斯帝国史不同,《波斯笔记》从波斯与中国比较的视角出发,换了个方向看波斯,也换了个方向看希腊、罗马。波斯帝国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大,不仅囊括了中近东的所有国家,也囊括了丝绸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国家;第二是统一,与秦汉帝国相似,它也是“车书一统”的大地域国家;第三是与中国关系很密切,不论是贵重商品、动植物还是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以波斯为中介。本书对波斯帝国史的深入探讨,为中国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