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浩瀚大洋是赌场 豆瓣 Goodreads
8.0 (8 个评分) 作者: 俞天任 语文出版社 2010 - 5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大日本帝国海军,从建立初期的猴唯诺诺到令全世界瞩目不过用了四十年时间,之后又经过近四十年,便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是一支充满赌徒性质的军队,也是一支很有创意的军队,它能够无视一切既存的政治经济军事规则和定论而孤注一掷,从而创下了不少“首次”作战的方式和创意,同时,这又是一支极为保守、固步自封、思维方式滞后子时代达数十年之久的军队。
两种极为矛盾的性质相互依存,恰好正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所在,这也预示着它除了悲剧性的下场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结局。最终.它的归宿也只能是大洋深处——那片与其说是它们的战场,还不如说是赌场,更是坟场的地方。
军舰是成了残骸,但日本海军的软件遗产却几乎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如果仔细观察日本杜会,就会发现:来自旧日本陆军的影响确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消失了,而来自旧日本海军的影响则很可观。很多被现今人们认为是日本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或行为方式,其历史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久长.里面不少是日本海军留下来的遗产,仅仅只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而已。那是一笔有正有负的遗产,日本战后的复苏有不少地方要归功于那笔遗产,后来日本经济的停滞和徘徊,似乎也能从那笔遗产中发现端倪。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俞天任(冰冷雨天) 语文出版社 2009 - 11
在日本,说一个人喜欢犯上、自作主张,就说他是“关东军”;说一个人狂妄、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就说他是“大本营参谋”。参谋尤其“大本营参谋”,是邪恶、不可理喻的化身。
跟通常理解的“幕僚”或“军师”不同,旧日本陆军的参谋是一种荣誉资格,是“精英”,他们不但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战争。中国人常说“日本军国主义”,实质就是军队挟持了政府,而挟持军队的,却是参谋。
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回顾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事,皇姑屯事件是几个关东军参谋自作主张弄出来的;九一八事变是几个关东军参谋“先斩后奏”挑起来的,因为事变的异常顺利和成功,肇事者成了“民族英雄”,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从此参谋们更加比拼着到处搞事;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太平洋战争中诸战役,处处都是参谋们忙碌的身影:不是无端生事,就是假传军令、扣压情报。
为什么又输了战争?参谋们知道如何挑起战争,却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知道如何进攻,却不知道怎么防御(有时甚至造成皇军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迷信精神万能,拿着1905年造的枪,去打1940年代的仗;造得出自动连发的冲锋枪,却负担不起这么奢侈打法的子弹;有大炮却常常紧缺炮弹,有航母但没有石油而开不动;更奇怪的是陆军玩陆军的,海军玩海军的,互不了解、也互不帮忙。
参谋们的肆无忌惮、胡作狂为令大日本帝国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往毁灭的悬崖一路狂奔……
在这里,读懂日本
《冰眼看日本》(已出)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已出)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即出)
山的那一边 豆瓣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作者: [英] 李德·哈特 译者: 张和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012年6月4日 已读
去掉翻译的种种问题,如果自身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积累,还是不影响理解的。大部分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二战的轶闻、观点基本上都是来自这本书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是一本中国民间二战史研究幕后的“圣经”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战 二战史 军事 利德哈特
缅北之战 豆瓣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新星出版社 2008 - 11
★杨天石 杨奎松 雷颐 孙郁 止庵 谢泳 傅国涌 鼎力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
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战场
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中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
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
这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作者从中国军队进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感受记录下了这场战争的各种实况,是难得的珍贵资料,所以本书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使他到了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弹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且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实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金陵十三钗 豆瓣
8.0 (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 1
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
战争史研究-第一集 豆瓣
作者: 阎京生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德国山地步兵
德国山地步兵史
山地步兵的编制和作战装备
山地步兵的后勤与支援
日本海军史话-明治篇
菊花与锚-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日本海军的兴起
从浪速到吉野-日本帝国海军的扩充和发展
白象之死
光盘资料:Me262教学资料
赎罪日战争 豆瓣
作者: (以色列)恰伊姆.赫佐格 译者: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 7
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豆瓣
作者: 安德鲁·兰伯特 2005
本书生动地描写了风帆时代高峰时期,即1650—1850年发生的那些不论在当时还是整个海战史上看,都极富戏剧性的海战。本书使用了大量当时的绘画作品和电脑绘制的地图、示意图,是一本精彩的海战史读物。本书是卡塞尔公司出版的多卷本著作“战争史”系列的一部,该著作内容涵盖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由各研究领域的顶尖历史学家撰写,丛书的主编是约翰基根,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之一。书中的地图由马尔克姆斯旺斯顿和他领导的团队绘制,他们发展一系列独特而极有新意的地图绘制技术,这对正文作出了精彩的补充。
今天,我们对风帆时代那些跌宕起伏的海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本书生动地描写了风帆时代高峰时期,即1650—1850年发生的那些不论在当时还是整个海战史上看,都极富戏剧性的海战。
本书从风帆时代海战的背景谈起,介绍了海上力量的起源、海军的组织结构、舰船设计、海军基地、舰载武器、海军战术以及战舰上令人神往的生活。书中不仅介绍了风帆时代的海战史、海军建设,还将海军同海军大国的国家政策、商业扩张和帝国的野心联系起来。
风帆时代的海战史始于1650—1674年的英荷战争,这场战争是现代海军力量产生的起点。作者随后讲述丁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海军的兴衰。此后,法国和英国随着各自力量的不断扩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冲突也小断激化。拿破仑的上台将风帆时代的海战推向了巅峰。大批杰出的海军将领在拿破仑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将领包括罗德尼、圣文森特,而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当是纳尔逊——尼罗河之战和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英国海军的胜利保全了自身,还为最终打败拿破仑、将其流放奠定了基础。
本书使用了大量当时的绘画作品和电脑绘制的地图、示意图,是一本精彩的海战史读物。
安德鲁兰伯特博十,伦敦国王人学战争研究邰海军史教授。他专门从事海军和战略史的研究。兰伯特是海军档案协会的荣誉秘书长及皇家历史协会的会员。他的主要著作有:《克里米亚战争英国对抗俄国的大战略1853—18569(1990年出版)、《最后的风帆舰队:1815—1850年海权的维持》(1991年出版)。
本书是卡塞尔公司出版的多卷本著作“战争史”系列的一部,该著作内容涵盖了从远古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由各研究领域的顶尖历史学家撰写,丛书的主编是约翰基根,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之一。
书中的地图由马尔克姆斯旺斯顿和他领导的团队绘制,他们发展一系列独特而极有新意的地图绘制技术,这对正文作出了精彩的补充。
2012年5月13日 已读
突然觉得英荷战争和布匿战争惊人相似:1.都是军事强国击败了经济强国 2.都是三次 3.战败方都有比战胜方更优秀的将领,却没有优秀的军队且得不到己方政府的信任(特罗姆普、德鲁伊特尔之于哈米尔卡、汉尼拔)4.战败国的制度似乎更加“民主”一些。可能这种类比很牵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界史 军事 军事史 历史
我们国家的道路 豆瓣
Our Nation's Path
作者: 朴正熙 译者: 陈琦伟 等 华夏出版社 1988 - 3
书籍简介:
我想,我们的历史遗产落在我们的肩上是过于沉重了,好象使我们无法前进。自从1945年光复以后,我们的国家遭受了特殊的苦难,17年来,两届充斥着贪污腐化的政权制造了今日危机的基础,我们正陷于贫困和痛苦的恶性循环之中。
我懂得,一个病人不能仅靠一次所谓革命的外科手术来治愈;他的健康也不能仅仅靠切除病灶而达到。要防止旧病复发,就需要经久不变地讲究卫生和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
但是,我们能在哪里找到出路呢?应当有路,有某条路。我常深夜迟迟不能入睡,思考着我们民族的过去和未来,草草记下不时产生的想法,按顺序整理出来,便写成了这本书。书中的叙述是粗糙的,描写也常常过于零散,但通观全篇,它相当忠实地表述了作者的思想。
作者简介:
朴正熙(1917年9月30日-1979年10月26日),1917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的善山市。1937年,他毕业于大邱师范学校,40年,入读新京满洲军官学校,44年毕业。
韩国光复后,服役于韩国陆军。1960年,韩国爆发了3·15选举舞弊事件以及4·19革命,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朴正熙当时担任第2军副司令。他表示要“尽快拯救陷入混乱中的祖国以及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人民”,与青年将校们一起领导了1961年的5·16军事政变。
政变成功后,朴正熙掌握了最高国家权力,成为大韩民国第5至第9任总统,任期长达18年之久。
朴正熙任内最重要的政绩在于促成京釜高速国道的兴建,亦大力推行新村运动改革农村,使韩国的物流大幅改善,经济得以突飞猛进。韩国的GDP在1969年首次超越北韩,国民普遍认为那是朴正熙的改革取得成效。
朴正熙以俭朴著称,在任内大力整肃歪风,坚定捍卫自由立场,即使身故多年仍然赢得南韩国民的掌声。
但是,70年代以后,相对性的贫困现象的深化、长期执政所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反维新民主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朴正熙的执政基础。为了保住执政地位,朴正熙反而愈加强硬地压制民主化的要求。政府通过了紧急措施,有很多人因此而被捕,此后以政治人物、知识分子、学生、宗教界人士为中心的民主化运动以及在经济开发过程中被忽略的劳动者和农民为中心的保卫生存权的运动愈演愈烈。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韩国中央情报部首长金载圭暗杀身亡,终年62岁。
冰眼看日本 豆瓣
8.1 (13 个评分) 作者: 俞天任 语文出版社 2009 - 11
《冰眼看日本》是一个中国人在日本15年的观察与思考。“无能”的日本警察,连自己也“卫”不了的自卫队,可怕的日本制造,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当日本遭遇大地震太大最盼丈夫死,没有身份证的国度,富孩子的穷生活,日本人让“爱国教育”走开,靖国神社就是这么个东西,中国人没见过的技能“奥运会”。
我们真的了解日本吗?中国距离日本到底有多远?
鸡同鸭讲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这个词在日本犯忌,不能说。这个“国”字,老让人想起原来那个“皇国”。也就是说,战后一直到现在,“爱国主义”就等于“军国主义”,不是全等于起码也是约等于,反正正经人不用那词。不用那词用什么词?根本就不用,为什么要爱?这是不是个“国”?
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
日本的学校运动会自始至终没有个人表演的任何舞台,全部项目强调的只有一点:团体,你所在的团体。通过这种大量的训练和最后的比赛,对孩子们潜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日本孩子从小就从这些训练中知道:只有抱成了团才能战胜对手。
太太最盼丈夫死。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女的顿时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地准能再活个几十年。
没有身份证的国度
日本人对人手一号的身份证号码十分反感。也不知道是谁,给身份证制度起了个绰号叫“国民全员总番号制”。这个制度到底为什么不好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据说是军国主义的东西,起码会引起军国主义,战争的惨痛回忆,使日本人对这种被迫全部公开自己隐私信息的东西,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本能的仇视。
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 豆瓣
作者: 马克·费尔特 译者: 信强 白璐 程涛 2007 - 9
1972年,《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根据来自政府高层的神秘人物“深喉”提供的线索,爆出美国有史以来最惊人的政治丑闻之一--水门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黯然下台。三十多年来,“深喉”是谁一直是困扰美国政界的新闻界的一大谜团。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曾发誓在“深喉”有生之年绝不透露他的身份。所以,当2005年92岁的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终于公开自己“深喉”的身份时,立即在美国各界引起轰动。
从马克·费尔特决定将他所知道的水门事件内情告诉《华盛顿邮报》的年轻记者鲍勃·伍德沃德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在美国历史上留下重要一页。他相信,这个二十世纪最大的政治丑闻,最终必定会公开,而丑闻的主角尼克松总统,也必将下台。
在这部回忆录中,费尔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犯罪浪潮开始说起,讲述了他身为联邦调查局探员在犯罪浪潮中、在六十年代文化革命中,乃至在水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本书不仅仅是对水门事件的大公开,也是一个FBI特工的传奇人生回忆、对联邦调查局文化的剖析,和对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反思。
雪白血红 豆瓣
Blood Red Snow: The Memoirs of a German Soldier on the Eastern Front
作者: [德]京特·K·科朔雷克 译者: 小小冰人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2 - 6
这本回忆录是二战期间服役于东线的一名德军士兵的第一人称记述。作者并未着眼于对战争原因或战术使用的审视。相反,他通过记录日期,着手呈现出德军士兵日复一日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他们通常横死战场的命运。科朔雷克的许多战友被苏军坦克碾死,或被炮弹炸成碎片。作为一本毫无保留地捕捉到战争的无常和恐怖的著作,强烈推荐给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
战时日记 谷歌图书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孙宜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3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这部战时时名著包括两部分:“战时日记”和“战时通信”,前者是奥威尔在任英国BBC电台东方部记者期间所写的一本独特的日记,后者是奥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书信摘选。他以高超的叙述技巧,在日记和书信中既抒发了对战争的反思,又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战争内幕,对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与选择等都有独特的思考。作者文笔优美,识见独特而深刻,所以这些日记和书信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2019年1月30日 已读
书信和日记似乎不是一个人翻译的,日记部分翻译不行。书信部分读着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翻译的,还比较用心
乔治·奥威尔 二战 历史 奥威尔 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 豆瓣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 3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共20册,共用ISBN编号:
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曾国藩家书/大学·中庸/随园诗话/资治通鉴/容斋随笔/古文观止/易经/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千家诗/史记/成语故事/黄帝内经/格言联璧/三国志/阅微草堂笔记/幼学琼林/围炉夜话
战争是这样开始的 豆瓣
作者: 巴格拉米杨 译者: 赖铭传 / 王树森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 8
本书介绍了乌克兰苏联军队战前备战措施及战斗初期在德军突然袭击下主力遭到重大失利和重建后的反攻的情况
胜利之路 豆瓣
Дороги Победы
作者: 巴巴贾尼扬 译者: 刘名子 解放军出版社 1986 - 2
苏联坦克兵主帅巴巴贾尼扬的回忆录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高中学校图书馆看的,和巴格拉米杨的那本回忆录一起看的……我们高中有些书还是很珍版的。
二战 军事 历史 回忆录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