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巴黎烧了吗?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拉莱·科林斯 / [法]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者: 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2002 - 7
1944年8月25日。地堡“狼穴”。
希特勒气急败坏地问总参谋长约德尔士将:“巴黎烧了吗?”
当天,正是巴黎解放日。
这本书讲述的,正是二战末期盟军解放巴黎的全过程,此中译本是老翻译家董乐山的最后译作。
《巴黎烧了吗?》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两位作家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他们在作品的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800多人,采用了其中536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数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2013年10月1日 已读
董乐山翻译文笔确实不错。那时候的译者都很认真,只是限于信息渠道少,很多军事专业术语翻译不来(别说文人了,就是军人都没几个懂的)。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之内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二战 历史 战争 法国 科林斯
联合舰队内幕 豆瓣
作者: 章骞 / 谭飞程 2007 - 6
从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日本表现出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极强的扩张欲望。日本的强大海上力量成为其实现野心的重要工具。回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海上力量发展史,就是一段扩军备战、强取豪夺、时刻准备获取全球海上霸权的历史。本书选择了二战之前和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研制和装备的有代表性的海上舰只,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纪实的风格,真实地再现了它们从设计、建造、服役、参战到毁灭的历程。通过对这些军舰的介绍,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争霸世界的野心,展现了一个帝国迷梦沙洲怕经过,昭示出强权自亡的道理。
世界史 豆瓣
作者: 吴于廑 齐世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4
《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远古时代至1500年前后的世界历史;力求体现了吴于廑关于世界从分散走向一体的全局史观,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的内容有所加强,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揭示世界从地区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成果;经我国高等院校使用多年,获得历史学教指委的推荐。台湾出版界已购得《世界史:古代史编(下)》繁体字版权;《世界史:古代史编(下)》新编本(4卷)已列入“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2004~2005年将出新版。《世界史:古代史编(下)》主要供高校本科教学使用,也是考研的重要参考书。
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 豆瓣
作者: 汪冰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 - 11
哈索 冯 曼陀菲尔出身普鲁士贵族世家,幼龄从军,二战中成为著名装甲兵领袖之一,也是获得镶钻骑士最高战功勋章的27位军人之一。他曾任第7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师长,北非、东线和西线战场都有他的踪影,洛林和阿登战役中曾与巴顿和布莱德雷等美军名将较量,纳粹帝国崩溃的前夜又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对决于奥得河畔。战后的曼陀菲尔曾任西德国会议员,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军事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本书是华文世界的首部曼陀菲尔传记,对传主亲历的重大战役有着繁简得当的精彩描绘,更是首次独到地总结了其战后经历。全书资料客观翔实,文笔生动流畅,图片精彩纷呈,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欣赏价值,又具备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复活的历史 豆瓣
作者: 李开元 中华书局 2007 - 4
刘邦与秦始皇,是隔世的两代人吗?刘邦与项羽,是敌人还是兄弟?项羽是在黄河边上破釜沉舟吗?赵高,是宦官还是人才?谁是秦帝国的真正毁灭者?……
日本就实大学教授李开元研究秦汉史三十年,钩稽史料,遍游历史发生现场,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真相,从容揭开历史的谜底,让波澜壮阔的历史复活起来。
非常道 豆瓣
7.4 (36 个评分) 作者: 余世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 5
以类似《世说新语》的体裁,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断,记录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以钱锺书、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等共三十二编。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潇水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传说中的盘古、女娲、五帝、三皇诸位宇航员纷纷登陆,就如同植物一样先恐龙一步来到世上,并为那些大型远古动物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从此,他们像蕨类一样神奇、坚强又有些古怪地带领着最早的人类在广袤的大地上扎下了根。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豆瓣
作者: 潇水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伴随战国时代的来临,我们先后看见赵无恤、魏文侯、秦孝公、齐威王、魏惠王、秦惠文君、楚怀王七大鳄鱼(按死的顺序排)浮出水面。虽然把他们叫做鳄鱼,但不要把他们想像成恶霸。当时的君王其实满随和的,因为儒教还没有参与来哄抬皇权,远没有后代皇帝那么凶巴巴的。
先秦凶猛:秦虎狼,并天下 豆瓣
作者: 潇水 2009 - 10
《先秦凶猛·秦虎狼,并天下》内容简介: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秦王政在这一年完成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他设天下三十六郡,西至甘肃宁夏,东到大海,北含辽宁内蒙,南及闽粤,天下黔首大安。
秦王政遂自比于“三皇五帝”,以为上古未有之功烈,乃自号皇帝!
至此,天下风高草长,日子何其悠扬苍茫。青铜啊,霸主啊,天下之君顿戟一怒啊,秋风黄叶伏尸百万啊,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都似一江春水,向历史深处流去吧!
2013年5月7日 已读
关于苏秦纵横捭阖的片段真是太精彩了。对四·君子黑得体无完肤
先秦 历史 搞笑
重说中国近代史 豆瓣
7.9 (49 个评分) 作者: 张鸣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2 - 2
编辑推荐——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它靠同学们口碑相传而走红校园,最终使更多的人对这段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历史重新认真审视起来。
这门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来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基于此,我们将这门课的讲课稿集结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是的,那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帝国骑士(第1卷) 豆瓣
作者: 汪冰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3 - 4
《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1卷)》内容简介:1941年7月创设的“钻石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曾被纳粹德国视为表彰非比寻常的战场勇敢行为和成功指挥的“终极勋饰”。尽管此后的战火愈演愈烈,但这一最富盛名的德国军事荣誉直到二战结束前也只颁授给过27名军人。《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这套四卷本著作以这27名军人为主题,试图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丰沛的历史图片,较为全面、相对客观地勾勒出他们的传奇人生和战场经历。他们中既有竞相突破空战里程碑的超级飞行员,也有隐伏于印度洋和地中海的王牌潜艇艇长;既有以战役胜利苦撑帝国危局的统兵将帅,又有凭借战术成功跃上军旅之巅的装甲指挥官;尽管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战后命运大相径庭,但他们的战时经历无一例外地丰富多样,他们的传奇、故事和传说,时至今日仍回荡于众多的军人、战史研究者与爱好者之间。他们效力的固然是一个邪恶的政府、参与的也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从纯军事角度来看,这些军人无疑构成了战争史上独具魅力的一个人物群体。
海报:
翻译官手记 豆瓣
作者: 埃利松 中西书局 2011 - 1
埃利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是最值得一读的关于1860年征战的一本著作,因为它或许是一本写得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著作。 莫里斯·伊里松(Maurice Irisson)在1886年才出版了这本书,署名是埃利松伯爵。年仅20岁,他就陪同蒙托邦将军去了中国,当时的身份是翻译,不是中文翻译,而是英语翻译。因此,他负责与英国盟军的沟通与联络。在出版这本书之前,他等待了25年,目的是不想过于冒犯敏感的英国人,他在书中谴责了英国人想在军事和外交上独占鳌头的野心。总之,在这场对华征战期间,他们以远征军的领导者自居,在法国盟军面前盛气凌人,极力贬低法国人的形象。这也是一本完全是为蒙托邦将军的荣耀而写的书。 作者所展示的史实也是有待商榷的。他经常会拿史实自由发挥。尽管如此,埃利松伯爵的这本著作是一部笔调生动、引人人胜的文献。可以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阅读本书。 一定要读一下他初到上海时的那段叙述,以及他对这座中国城市的描写。他的《翻译官手记》中最出名的几个章节是关于圆明园大洗劫的,这几个章节更值得一读。夏宫受到中国数代皇帝的青睐,他重墨描写了被毁之前的夏宫,在专栏作者之中,做这种描写的作者为数极少。埃利松伯爵笔下的圆明园洗劫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他的叙述诙谐风趣,洗劫的悲惨景象跃然纸上。其实,他嘲讽了法国人在洗劫圆明园时的混乱无序。 当然,他把洗劫的规模和法英联军的破坏缩小了,他没有谴责这些掠夺行为。但是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由一个专栏作者写的这部文献还是很珍贵的。
无畏之海 豆瓣
作者: 章骞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到1918年期间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初一场世界范围的战祸。虽说战事主要发生于欧洲,而且战场主要集中于法国北部、俄国西部以及巴尔干半岛。但是,这场战争则卷入了几乎所有的列强,而且各国动用了其所有力量,包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工程师的创意、产业工人的劳作乃至宣传鼓动家的文笔,这股汇聚着力量的洪流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影响更是遍及整个世界的“总体战”。这场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毁灭可谓亘古未有,同时战争还荡涤了整个原有的社会秩序。其影响堪称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政治格局,还是人类整个社会结构、文化生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在这场大战以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传统军事思想和体系下展开的,然而由于军事技术的腾飞而造成的巨大破坏力,使得整个战争却以付出当初根本无法预料的牺牲和浩劫而结束的。在长达四年的战争期间,推定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阵亡900万,平民遇难1000万,2000多万人负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了当时币值170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
在大战期间的海上,战事由海面开始全面向水下和空中扩展,成了传统意义上单纯水面舰艇决战的最后舞台。无论在北海的寒波和迷雾中破浪前进的巨大舰队,排开长达十余公里纵列倾吐炮火的壮美画面;还是秉承超人的智慧和勇气,驾驶设备贫弱的潜艇长驱敌巢挑战钢铁巨舰那种惊心动魄之情;乃至伪装成普通商船,远离故土千万里进行破交战那些伪装巡洋舰的骑士风范,却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一幅又一幅传奇的画面。当然,由于无限制潜艇战的肆虐,炮击不设防港口的舰队,盲目轰炸市镇的飞艇,却又是那么鄙夷而让人不齿。那些由于国力急遽强盛而企图挑战世界秩序的狂妄君主,那些造成无谓牺牲的拙劣指挥,也都值得让后人发以深思。
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海。
然而,对于这样一场处于世界海战史关键阶段的世纪海战,迄今为止,国内却始终难寻一部能反映其全貌的著作。且不说原创,即便是翻译作品也寥寥无几,且也基本上局限于日德兰海战、施佩舰队等个别内容的叙述。对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以反映陆上战斗为多,偶尔出现的一些对潜艇战、海上破交战的介绍,也往往停留在局部的描摹。即便在国外,从全球视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战进行全面描述的作品也并不多见。
这次山东画报出版社所出版的《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却可谓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使得我们可以探寻这片被无畏舰那种业已逝去的钢铁巨兽所主宰之海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战,是以北海为主要战场,烽火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书中除了北海主战场之外,对于其他海域的战争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此外,虽然名曰“海战史”,但是书中也有关于东非丛林湖泊中的“湖战”,以及多瑙河、美索不达米亚的“河战”,当然还有诞生后不久海军航空兵的“空战”。有时,也会遇到不得不涉及陆地战场的内容,在这个情况下,书中也会进行极为简单的相关介绍。总之希望能够给予人们对于当时整个海军作战具有较为全面完整的认识。
更加发人深思的,书中我们还能探寻到了另一种“无畏”。在寒冷的英吉利海峡击沉一艘美国驱逐舰后,德国U-53号潜艇在罗泽艇长的指挥下勇敢地浮出水面。他们不但收容了两名重伤伤员,还为生还者留下食物、淡水和药品,甚至不顾风险,向附近的英国反潜舰队基地发出标明详细方位的求救信号。这才是真正的无畏,它来源于军人的荣誉,来源于人类高贵的良知。
不过遗憾的是,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完全揭开了“总体战”的封印。那种混淆了前线与后方,混淆了军人和平民的作战样式完全释放出了深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邪恶。那种真正的无畏精神,却逐渐成为西去的黄鹤。
这样的精神,除了上面的战例之外,还是时常地闪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上战场。因此,在描述钢铁无畏舰鏖战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深深地感悟那种至高的无畏精神。
在卷尾,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不同战场在同一时间的进程,笔者在正文之后还整理出了较为详尽的年表。而且还将战争期间损失的所有主要舰艇成表列出。这些舰艇包括了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之间损失的雷击舰以上舰艇以及潜艇。这些损失既包括由于战争原因,也包括由于事故、灾难等其他原因。其中也有损失后打捞起再次使用的,对此会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另外,中立国方面损失的舰艇也一并列入表中。可见本书具有的资料性也是值得关注的。
2017年6月9日 已读
标记的时候没能想到日后能结识章老师。更没想到仅仅数月之后他就撒手人寰。一声长叹……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终于今日阅毕。在先人的高山大海面前,唯有赞叹与景仰。
一战 军事 历史 大舰巨炮 战争
將軍之夜: 韓國雙十二事件 豆瓣
作者: 【韩国】鄭昇和 译者: 王俊 時報文化 1989 - 5
現代史上,如南韓雙十二事件般戲劇性的政變,誠屬少見。而該一被稱為「準政變」的南韓近代政治史上一大懸案,雖然經過無數的媒體爭相報導後,大致的輪廓已為世人所知,但遺憾的是:事件的核心始終卻總給人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因此,鄭昇和將軍本身肯冒著自己生命的危機,寫下這本「回憶錄」,不但向歷史作了交待,更讓是非、真理,得以在適當的時機,渲洩而出。這種道德勇氣,是令人欽佩的。
全斗焕兵变青瓦台 豆瓣
作者: (韩)李度晟 译者: 于美华 时事出版社 1997 - 8
韩国《东亚日报》连载之《南山的部长们》第三卷
2020年4月10日 已读
五共的重要资料汇编,电视剧里的很多情节都能找到出处。缺点是受限于时代的原因,译者没有提供太多背景资料,而且错误也不少,对刚接触韩国历史的人不太友好。同时大部分是事实叙述,没有太多的个人评论。读完的同时同步做好了epub,待完善后会在近期分享
全斗焕 历史 政治 政治学 李度晟